2.《环城林荫道》
《环城林荫道》写的是儿子寻找父亲的故事,比较鲜明地体现了莫迪亚诺“新传奇”小说的特色。情节似真似幻,清晰具体而又扑朔迷离, 梗概如下。
小说主人公“我”告诉读者,他的父亲很早就抛弃了他。他对父亲一无所知,直到十七岁时,才在一只抽屉里发现一张有父亲的照片。他小心地拂去灰尘,突然,照片中的人物、景物都活现起来:
在枫丹白露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吧里,自称为“德克凯尔男爵” 的父亲和另外三个人在一起喝酒。那三个人是一个男人,一个老头,一
个金发女郎。他们在高谈阔论,唯独“我”的父亲不言语;他们欺侮他, 把喝剩的酒泼到他脸上,甚至拧他的脸;可是父亲一动不动,一声不吭。“我”心中很是难过,于是进入了照片中的酒吧,来到他们中间。那老头是报社社长,约“我”为其报纸撰新闻稿。“我”答应了,为的是抓住一切机会接近父亲。可是父亲似乎根本就不认识“我”,或者根本不想认识。任“我”怎样热情,父亲也不理“我”。一天晚上,父亲离开酒吧准备回家时,“我”急忙要求陪他走一段路。两人一路上沉默无语。走到一座黑森林的房子跟前时,父亲简单地说了声“晚安”就消失在黑房子里了。
“我”继续在他们中间象侦探一样调查情况,以便分析出父亲的真实面目。这样过了好久。一天,父亲突然承认他是“我”的父亲并带“我” 回家。可是,当出租汽车司机问他车往哪儿开时,他却犹豫不愿说。总算到了家,父亲一边给“我”安排吃喝和房间,一边却又显得有些惊慌。他要“我”和他一起做生意,我答应了,为的是好了解父亲。可是不久, 在一次外出经过地铁站台时,父亲突然把“我”推向滚滚前进的车轮。“我”幸免于死。“我”仍然一往情深,继续不懈地寻找父亲。10 年后, “我”终于又找到了他。可他似乎又根本不认识“我”了。“我”仍然尾随着“您”(小说改用主人公直接对父亲说话的叙述方式)。一个坏蛋逼您交身份证,“您”吓得面如土色,我抓住坏蛋,严惩了他。不久又有一群警察跟踪“您”,逮捕了“您”。那天,“我”象往常一样站在离“您”不远的地方,“我”冲过来对警察说:“他是我父亲!”警察打了“我”几耳光,把“我”和“您”一起押进囚车。囚车在“我” 曾经尾随“您”的许多地方穿行⋯⋯“您”为什么要抛弃亲生儿子?“您” 干了什么坏事吗?“我”仍然一无所知。
从这个情节梗概中可以看到所谓“新传奇”小说的几个特色。第一、环环相扣而没有谜底的悬念。小说一开始就使人大费猜疑,父亲和酒吧里的人是什么关系?那些人为什么对父亲无礼?接着又出现神秘的黑房子,父亲为什么住在里面呢?以后,父亲为什么又认“我”,认了“我” 又为什么要杀“我”?流氓为什么迫害他?警察为什么抓他?——悬念一个未解,另一个又结,使读者愈读愈疑,愈疑愈急,决心看个水落石出。可是,直到全书结束,仍然水不落石不出。悬念不仅诱发读者的好奇心,而且富于哲理美,这种没有结局的悬念,可因读者的经历、审美能力、政治观点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答案。
第二、运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主人公凝神看着一张照片,看着看着,上面的人像居然活动起来。随着人物活动范围的延展,照片的背景空间也越来越大:先是酒吧,四个人在里面吃喝。接着“我”走进照片, 然后是利沃里街,意大利广场,奥尔良门,乔治五世大街,地铁月台上的人群,隆隆驶过的地下列车,警察局⋯⋯总之,几乎绕了巴黎环城林荫道的大半圈。一张普通的照片是容纳不下这么多内容的,照片上的人物景物也不会动。这种不近情理的手法,是电影手法的运用,与银幕上再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画面是一回事,也即作者为主人公编排的心理活动程序的再现。
第三、运用“间离”、“陌生化”手法。小说把“我”对父亲的感情写得非常动人。“父亲”似乎是个犹太人,处处被人欺凌。尽管绝情
于儿子,但仍是“我”执意地追随爱悯的对象。“我”口口声声“我父亲”如何如何,仅小说的前半部分(直呼父亲为“您”之前)就出现了80 多次“我父亲”的呼唤。每当出现“我父亲”,“我的无限深情便喷涌而出,使读者也油然而生悲悯,与“我”发生共鸣。但每当情节发展到这个地步,作者便总要对那张照片进行一番说明,提醒读者:这故事纯属虚构,只是一张照片引起的幻景。这是作者有意识地调动“间离效果”,运用“陌生化”手法,使读者不致过分沉醉于情节与情绪当中, 而对小说中的事件、人物进行理性的考察,追索其中深刻的蕴含。
第四、场景与细节逼真而主题与涵义隐蔽朦胧。小说中的描写酷似现实生活,真正有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事的感觉,但意义非常费解,读者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思考:犹太人的处境,人的“寻根”意识,家庭关系反常,人生痛苦,世界荒诞⋯⋯社会的、个人的、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抽象的、⋯⋯不可穷尽。犹如小说中无头无尾的悬念。这既是小说的魅力,也是小说的遗憾。
归根结底看来,《环形林荫道》这样的“新传奇”小说,是现实主义的大众文学与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已显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征象。但就其反映的生活而言,它是极为切近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