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之外的其他小说

在创作《红与黑》的前后,斯丹达尔还写了一系列小说。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早期的《法尼娜·法尼尼》(1829)和后期的《加斯特里女修道院长》(1839)。象当时法国流行的浪漫小说一样,它们都是以异国情调为背景,以男女爱情为主线,表现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富有荡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法尼娜·法尼尼》的故事发生在斯丹达尔长期旅居过的意大利, 写的是民族独立与个性解放,或者说是“革命”与“爱情”之间的尖锐矛盾。青年烧炭党人彼特罗逃出监狱之后与贵族小姐法尼娜·法尼尼相遇,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热烈爱恋。法尼娜决心抛弃自己的门第、财产而与情人结合。但彼特罗为了投身于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毅然告别了心爱的姑娘。法尼娜为了让彼特罗脱离烧炭党人回到自己身边,不惜告密, 使彼特罗领导下正策划起义的同志被逮捕。为了与同志共患难,彼特罗也自动投案入狱。在狱中,他得知告密者竟是自己的情人,忿怒不已, 与法尼娜决裂。法尼娜最终与另一位男人挽手走进了教堂。法尼娜的形象很复杂。她高贵、美丽,却又玩世不恭;富于同情心,却又喜欢颐指气使;爱得真诚热烈如火如荼,却又无比自私不顾大义;有强烈的叛逆

性和冒险精神,却又甘愿随波逐流,最终沉沦于世俗。真善美与假丑恶以近乎纯粹的自然状态统一于她的一身。她与梅里美笔下的“恶之花” 嘉尔曼有着类似的艺术魅力。这个小说是斯丹达尔的浪漫主义中短篇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

另一类是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有《阿尔芒斯》、《巴玛修道院》、

《吕西安·娄万》等。它们的思想内容都与《红与黑》有密切关系。前者《阿尔芒斯》以复辟王朝即将颁布索回贵族损失的“赔偿法”为政治背景,以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为情节线索,表达了反封建的思想和对拿破仑的崇拜。后者《吕西安·娄万》是一部未完成的杰作,又名《红与白》,主人公吕西安是大银行家之子,青年时代富于共和主义理想, 但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了军队和官场。他厌恶官场陋习,却又身不由己同流合污。小说通过他的经历,揭露了七月王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政界丑闻。如果说《阿尔芒斯》是《红与黑》的“前奏”,《吕西安·娄万》是《红与黑》的“尾声”,那么,《巴玛修道院》则可以说是《红与黑》的姊妹篇。其中的主要人物法布利斯颇似于连,只是出身高贵结局稍好一点。他也向往过非凡的英雄事业,追求过爱情,他想通过宗教职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和“野心”。但由于身处王政复辟时代,他的一生虽然曾经显赫却又毫无意义,最后隐居到巴玛修道院了却残生。这部小说的社会历史内容丰富,批判精神强烈而深沉,细节描写,心理刻画都很出色, 问世不久,巴尔扎克就写了专论《贝尔先生研究》对它热情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