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与贤良寺

龙泉寺与贤良寺是北京“内八刹”中的两座寺庙。龙泉寺位于陶然亭西侧的龙爪槐胡同,又称龙树院。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始建于宋代,创建人为谷静端禅师,号龙泉老人,故寺名“龙泉”,寺内原有龙泉井,水味甘美,后倾废。

传说168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清圣主康熙皇帝得闲,带着一行人来到龙泉寺,受到方丈等人的热情接待。

康熙皇帝早有耳闻,龙泉寺的老方丈棋艺很高,并且那里的泉水甜美,就想来龙泉寺一游,与老方丈品茗、对弈。当下便找老方丈手谈一番。

老方丈的棋艺果然很高,一连下了3盘棋,康熙皇帝全输了,他面子上有点过不去,很想难为一下老方丈。

康熙皇帝自认为博学多才,就想用对对联的方式,难为难为老方丈。于是康熙说道:“长老的棋艺,的确是名不虚传,朕欲赐长老御宴,只是时辰尚早,不如拈联答对,凑趣助兴,长老意下如何?”

老方丈起身叩谢道:“谢圣上龙恩,贫道斗胆,请赐上联。”

康熙帝略加思索,说出上联: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康熙出罢上联,心想:我这上联不但打“岩、枯、柴”3个字,而且我们坐着的地方正对着岩上一棵枯树,下联要对得恰当谈何容易?

不料老方丈略一沉思,随口对出:

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真妙。

此联中也有3个字:“泉、好、妙”,正与康熙上联的“岩、枯、柴”字,同为合成字,且对仗工稳。

康熙感觉方丈的这个下联对的无懈可击,心想:难道老方丈真是个人才?那我也就不虚此行了。心中暗喜。

这时,御宴已经摆好,康熙随手指着桌边的两盘豆,又说出一字联:“豆。”让老方丈对。

老方丈看到桌上放着一瓯油,就对道:“油。”

康熙又说道:“两碟豆。”

老方丈再对:“一瓯油。”

康熙想了想,狡辩说:“长老差矣,我所说的并非酒宴席上的‘豆’,而是两只蝴蝶在花丛中戏斗,两蝶斗。”

老方丈从容对答:“皇上!我所说的,也并非酒席宴上的一瓯油,而是一鸥鸟在池塘里戏游,一鸥游。”

康熙听了脸上露出笑容,亲自起身,高举酒杯:“朕敬你三杯醇酒。”

老方丈不敢违背皇上的意愿,只得喝下。

随后,康熙同方丈同桌进餐。席间两人谈着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各发高论,康熙皇帝暗喜,终于找到了可以与自己谈古论今的人。

渐渐地,老方丈与康熙皇帝交上了朋友,皇帝经常到龙泉寺看望、请教,老方丈也经常为皇帝的治国安邦出谋划策。

康熙的卫士、清初第一诗人纳兰性德,也作有五律《塑龙泉寺诗》:

招提偶然到,在宿离喧杂。

列有雯始开,双扉晚初阖。

禅心投钵龙,梵响下檐鸽。

既闲陵阕望,亦谢主宾答。

遥夜一灯深,石炉烧艾纳。

1685年,龙泉寺由住持无生禅师重修,竣工后,立重修碑,邀请清顺治时进士、清康熙时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熙撰写重修碑文。

重修后的龙泉寺坐北朝南,分中路、西路、东路3路建筑,其中东路建筑后来拆改。

中路,从南往北依次是山门、大殿、后殿,山门已拆除。大殿建在高大的青石台基之上,面阔5间,七檩硬山顶,前出廊灰筒瓦屋面,排山勾滴,正脊雕有花饰。大殿两侧为东西配殿,西配殿面阔3间,七檩进深,硬山顶,前出廊。

后殿位于寺院的最北边,面阔5间,七檩硬山顶,灰筒瓦屋面,排山勾滴,雕花正脊。

主殿的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3间,七檩硬山顶,前出廊,灰筒瓦屋里,正脊为灰瓦排列而成的镂空花脊,山墙廊步开有券门,连接游廊。

主殿的西边建有耳房8间,五檩硬山顶,灰筒瓦屋面,镂空花脊。中路西部廊庑位于大殿和后殿两座西配殿之间,面阔7间,硬山顶,五檩前出廊,当心间为门道,通往西跨院。

西路后世仅存一进庭院,由正房、南房及西殿房组成。正房面阔3间,七檩硬山顶,前出廊,镂空花脊,排山勾滴。南房为小式结构,面阔3间,五檩硬山顶。西配房面阔3间,小式结构,五檩进深,灰梗瓦屋面。

龙泉寺 全寺共有殿宇、僧舍等245间。寺内罗汉、神像78尊。铜、铁钟、大鼓、铁钟磬、锡供件、佛龛、鼎、琉璃制清规牌、竹禅画佛像等33件,《大庄经》、石刻《金刚经》各一部。

龙泉寺中原有一眼井,水味甘美,可与当时南城以水甘传名的姚家井的水质媲美。

龙泉寺在清代中期以后,是文人、政客游赏唱赋之地。当时龙泉寺的庙会非常兴盛,有香客募捐,在东院建万缘茶棚,施茶施粥,普结善缘。

贤良寺位于北京东城金鱼胡同、校尉胡同、煤渣胡同一带虎头峰下,这里风光秀丽,堪称吉壤,最早在明朝时是御赐著名的“十王府”。清军入关后,这里就成了清王公贝勒的府邸。1734年建寺前,寺庙所在地原是清雍正皇帝的弟弟怡亲王允祥的王府。

允祥的怡王府面积很大,除王府井东边临街的一些地方外,校尉胡同以西,金鱼胡同以南,帅府园胡同以北,这一大片地方都属怡亲王府。

允祥在生前表示,自己百年之后将宅改为寺庙,故1730年他去世后,怡王府即改为寺庙,其名字“贤良寺”由雍正皇帝赐名,并御撰碑文。

最早的贤良寺被1750年完成的《乾隆京城全图》忠实地绘入图中。府门南侧添建了碑亭、燎炉等。在帅府园添建了寺门,寺门对面建有影壁一座。

1733年,于贤良寺内设藏经馆,广集经本,校勘编纂《大藏经》。1755年,乾隆皇帝又下令将贤良寺移建冰渣胡同。

移建后的贤良寺面积减少,但仍规模不小,主要建筑有山门、碑亭、前殿、正殿、经楼、东西配殿、寮房等。正殿面阔5间,为绿琉璃瓦歇山顶,悬木额“贤良寺”。其余建筑均为大式硬山灰筒瓦顶,还有乾隆皇帝御书《心经》塔碑。

贤良寺的塔院原有两处,当地俗称东、西塔院。后仅存东塔院,东塔院有两塔,两塔坐北朝南,东西排列,均为藏式塔。东边一塔高约7米,完好无损,为吕和尚之塔;西边一塔高约8米,塔刹已失,为明公和尚之塔。贤良寺的塔院以东,有座完整的四合院,名曰贤良堂。

因贤良寺距皇宫很近,所以以往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之后,贤良寺便成了外省的朝廷重臣进京朝见的住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炙手可热的地方督抚进京都寄住于此。

李鸿章第一次进京时便住这贤良寺,之后的无数次进京,李鸿章均居贤良寺。贤良寺西三跨院是李鸿章自己出钱翻修的,西三跨院东廊和贤良寺连着。李鸿章居住的这排房,主间有50多平方米,还有两间各15平方米的配间。

此外,康有为、沈子培、王病山等维新派人物进京时,也曾寓于此,左宗棠进京也多次在此居住。

李鸿章去世后,西三跨院送给贤良寺,算作了庙产。李鸿章生前用过的绿呢大轿,还一直存放在贤良寺的藏经楼中。

贤良寺后为游人喜爱之处,寺庙地势宽敞,肃静无哗。据《北平旅行指南》记载:

庭中古柏参天,老槐荫地,清凉至甚。如夏季吾人苟置身庙中,就荫凉下,盘膝而坐,以茶一瓯,书一卷,祛斯炎氛。倦而抛书一觉,午梦初长,不知炎暑,怡然自得,则不啻又一桃园也。寺中有画壁,画工精致生动,实臻上乘;艺术之佳,洵为近代所罕见。壁上系一罗汉像,左手下隐伏一白额猛虎,右手张一大扇,作飞扬状,盖喻隐恶扬善之意也。

从《北平旅行指南》记载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贤良寺当年的模样。现在的贤良寺的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只剩下寺东边的一进小院,深藏在校尉小学的高楼东边。

[旁注]

对联 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又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它是一种对偶文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熙(1654年~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代君主。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王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保和殿 北京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1420年,初名谨身殿,明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时改为保和殿。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

硬山顶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左右两端不挑出山墙之外。硬山建筑是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

影壁 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有影壁的话,鬼看到自己的影子,会被吓走。另外,影壁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

歇山顶 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共有9条屋脊,即1条正脊、4条垂脊和4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阅读链接]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贤良寺去世于钦差大臣任上,终年78岁。消息传到慈禧处,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忍不住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据史书记载,临终前李鸿章曾吟诗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这或许就是李鸿章一生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