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普照——北京外八刹

北京著名佛寺和“内八刹”相对的是“外八刹”,它们是:觉生寺、广通寺、万寿寺、善果寺、天宁寺、圆广寺、南观音寺与海慧寺。这8个寺庙均在北京的老城区之外。

在“外八刹”中,仅觉生寺和万寿寺有遗址可寻,而且后来得到过修葺,并建成了博物馆。其他几座庙只是保留在地名和一些老人的记忆中了。在“外八刹”中最有知名度的是觉生寺,这里的大钟堪称世界的第一大钟。

钟醒众生的觉生寺

觉生寺位于北京西北部。据寺中碑刻记载,清雍正皇帝认为,京城西直门外曾家庄,此地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宜为寂静清修之地。因此于1733年正月下令兴建佛寺,并为寺庙取名觉生寺。

觉生寺于1734年建成,山门之上的石匾额上,有清雍正帝御笔“敕建觉生寺”5个字,四周刻有9条出水穿云的飞龙。正门的每扇大门都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意味该寺为皇家寺庙。

觉生寺占地3.8万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及东西藏经楼,主殿房两侧各有配殿。

大钟楼是觉生寺内的核心建筑,高20米,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楼内青石砌成的台基上高悬永乐大钟,因镌刻有《华严经》,又称华严钟。

永乐大钟为明成祖朱棣令京师铸钟厂铸造。明成祖定鼎北京后,借助弘扬佛法来宣传以“大明永一统”为核心内容的施政纲领,行使其文化、政治使命,这是他下令铸造永乐大钟的真实目的。

永乐大钟铸成后,先是悬挂在内宫掌管百官作佛事的机构汉经厂,这是专门为皇帝、后妃礼佛的场所。遇有万寿圣节时,撞钟作佛事。

明成祖驾崩后,汉经厂被废;明万历年间,明神宗恢复汉经厂,并将永乐大钟移至当时京西新建的万寿寺。因为万寿寺是继承汉经厂的制度而兴建的,1577年,汉经厂所收藏的汉文佛经被迁移时,这口大钟也被一起迁至万寿寺。到了明天启年间,以“京城的虎方,不宜有金声”为由,将大钟弃于地。

清王朝建立后的清雍正时期,一位大臣于1733年4月向清雍正皇帝上奏折中说道:

觉生寺在京城之乾方,在圆明园之巳方,钟之本体属金,若移安觉生寺后甚为合宜。若在京城之东南安设,位属贪狼木星,有金木之克,未为合宜。看觉生寺殿宇五层,后阁属土,若在阁后另建一层安设此钟,取金土相生之意,甚属妥协。

经过朝臣们的一番争论,雍正皇帝最后下令在觉生寺的五重殿后,建大钟楼,将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里悬挂。但不久雍正皇帝驾崩,移钟计划未能实现。

敕建觉生寺的工程,自1733年正月起,告成于1734年冬,但将钟从万寿寺移过来,一直到1743年才建成悬挂大钟的钟楼,历时10年,觉生寺这才得以全面竣工。

经此移钟盛事,在许多史籍中有详细记载,觉生寺也因此被称为“大钟寺”。

由于永乐大钟通高6.75米,口径3.3米,重46.5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钟。钟身内外铸有佛经咒100余种,总计23万多字,所以它又是世界上铭文字最多的大钟。字体端庄隽秀,传为明初书法家沈度所书。

这样“魁梧”的大钟当初是怎样挂到钟架上去的呢?相传运大钟时,先要每隔一里挖一眼井,再沿通过的道路挖成浅沟,在冬天从井里提水注沟等结冰后,将钟放在冰上用畜力拖行。

大钟运到目的地,在预定的位置堆起土堆,将大钟拖到土堆顶上,四周16根柱子和大梁全是六拼楠木,将柱子坑掏好,立上柱子,架上梁,使这些木柱联成一体,把重量分散到每根柱子上。

钟架钟钮处,是一根长1米、宽6厘米的铜穿钉。穿钉虽小,但承受9万余斤的大钟却很安全。原来,当时的工匠在铜穿钉中心处铸进了一根低碳钢芯子,增强了承受力,该铜钉两头就藏在两个引人注目的蒲牢兽纽的后面。

钟挂好后,将钟下的土清理走,大钟就悬了起来,然后盖上钟亭楼顶。

永乐大钟之所以声音效果好,是因为永乐大钟下有一个直接砌在青石台基上、呈八角形的水池,池深70厘米,直径4米,池口距钟口1米,形成了“共鸣”池。

因此,钟声清扬激越,可达方圆百里,低音频率丰富,穿透力强,余音可持续3分钟之久。内行人从钟声中分辨出十几种音素所产生的和谐音调。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何等的聪明。

历史上,大钟寺不仅是佛教徒做佛事的场所,在清代也是京师皇家祈雨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清代皇室宗亲非常重视祭祀活动,其中也包括传统的祈雨拜天活动。这项活动有一定的季节性,它与农事活动和自然灾害连在一起。

清代初年,遇上久旱无雨,为了祈求上苍降雨,皇帝要亲自前往圜丘、黑龙潭、大高殿等处去祈雨。

乾隆帝曾先后多次驻跸驾临大钟寺。除1767年外,乾隆每次都留下了吟咏大钟寺大钟的诗文。其中1747年所作《御制觉生寺祈雨诗》,于1764年被镌刻于御制碑阴。诗曰:

侵晨奠静安,返跸礼栴檀。

结习镇如此,觉生良已难。

聊因甘雨足,稍为畅怀宽。

调御无忧喜,金刚四句观。

1787年,乾隆正式下旨辟大钟寺为祈雨场所。从此,永乐大钟除逢年过节外,“非祈雨不鸣”。每当遇上久旱无雨之年,皇帝亲自赴大钟寺拈香祈雨。皇帝不来时,则由皇亲国戚轮流代替,直到清末。

大钟寺虽是皇家寺庙,平时香火亦很旺盛,是京城的八大传统庙会之一。尤其是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日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届时善男信女来烧香拜佛,祈福还愿者络绎不绝,来逛庙会观大钟、看热闹者也大有人在。

大钟寺因地处郊野,寺外空旷,又距城不远,为商品贸易提供了场地和客源。很多商贩都来设摊售货,应时食品、儿童玩具、日用器皿、大小农具,无所不有。各种曲艺杂耍艺人也在此设场演唱。

同时,城乡各处的民间花会、高跷、旱船、太平车、耍狮子、竹马等也在庙内外表演。庙内香烟缭绕,钟磬齐鸣,人头攒动,几无立锥之地;庙外幡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比肩继踵。

在大钟寺庙会上,除烧香拜佛外,最吸引人的是庙外的“跑快车”和“走马”。满族人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岁时记》中描述大钟寺庙会的景象:

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日。十日之内,游人坌集,士女如云。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乐,超尘逐电,劳瘁不辞。一骑之费,有贵至数百金者。岂犹有金台市骏之遗风欤!

跑车又叫“跑热车”,就是赛车,不仅赛谁的车跑得快,还要看车的装饰,挽车骡子的体形、毛色,以及御者的穿戴打份、执鞭行走的姿势等等。

就车的装饰来说,车围子就是给车穿上“衣服”,一般用深浅两色蓝棉布缝制,只有外面一层。高级的用绸缎呢绒,里外都有围子,更高级的分单夹皮棉纱,根据季节变换。冬天用灰鼠脊、狐脊作里面围子。

在车围周圈镶嵌13块玻璃,谓之“十三太保”。夏天轿箱前有撑竿支凉篷篷,遮住辕骡,轿箱两侧也支凉篷,谓之“双飞燕”。

车围子外面镶边、包角等处,还都有各种花纹图案以及流苏、网络等装饰。

挽具即以木、皮革、麻、棉制成的鞍、夹板、缰绳、笼头等,上面均有装饰,有的甚至镶金嵌玉,所谓的“金鞍玉辔”。

挽车的骡子也很讲究,长相要好,毛色要纯。都经过特殊训练,拉上车要小跑,但蹄下不乱,故叫“跑车”。

走马也就是赛马,但不准马的四蹄腾空的往前蹿,而是四个蹄交替着走,要走得快,走得稳,故叫走马。

走马还要看鞍鞯是否鲜明,骑手的穿戴是否讲究入时,骑术是否高明,等等。谁胜谁负,还要根据观众的喝彩声来分高低。

在庙会期间,凡来大钟寺的,不管是烧香拜佛还是游览看热闹,不仅要一睹永乐大钟雄姿,还乐于参加“打金钱眼”活动。

所谓“打金钱眼”,是指永乐大钟顶部那个碗口大的洞眼,本是为保护钟体而特地做的。不知从何时起,民间盛传那钟眼是一个“金钱眼”,若能把钱投入眼内,来年必定大吉大利,万事如意,掷进越多越吉利。

于是,人们争相登楼用铜钱投击小孔,投中者铜锣叮当作响,谓可得福发财;有人屡打不中,不把囊中之钱用尽,不肯罢休。大钟下之池中铜钱盈尺,开庙半月足够寺僧一年之需。

现在,“打金钱眼”已作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保留下来,在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六的庙会期间,凡是要登梯看大钟的人都要往“金钱眼”中掷几枚硬币,希望投中,来年诸事顺利。当然这只是游客娱乐的一种方式而已。

[旁注]

门钉 在古代建筑物中,门钉只在板门上使用。据说门钉源自墨子所说的“涿弋”,长2寸,见1寸,即钉入门板1寸左右。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后世门钉成为铜制的圆形突起装饰,并且数量和排列有一定之规。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为宣讲圆满顿教的“经中之王”。据称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

沈度(1357年~1434年)字民则,号自乐,篆隶真行诸体皆能,被明成祖誉为“我朝王羲之”,擢为翰林修撰、侍讲学士,善书之名超过时辈如解缙、胡广、梁潜等人。因此之故,其小楷成为官场中人和士子效仿的对象,遂为“台阁体”及清代“馆阁体”之滥觞。

庙会 又称“庙市”或“节场”。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庙会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旱船 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逢年过节,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木架上有各种装饰,艳丽不凡。

太平车 民间社火舞的一种,也叫车灯、小车舞。是用竹子或木条扎成独轮车架,外边蒙上布,也是套系在女舞者的腰间,好像坐车的样子;另一个人一般为庄稼汉打扮,在后面推车,模仿推独轮车的动作,和车中女舞者配合,翩翩起舞。

[阅读链接]

永乐大钟被称世界钟王。最为举世罕见和引人惊叹的奇迹,莫过于将23万多字的佛教经文和咒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铸满了大钟的每一寸表面了。明成祖晚年潜心撰写《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凡42卷,20万言。其中前20卷10万字便刊登在永乐大钟不朽的版面上。23万字的版面,安排得如此匀称整齐,从头至尾绝无空白,又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要经过一番精心的运筹和计算。

据说是大书法家沈度率京中名士先在宣纸上把经文写就,然后用朱砂反印到钟模上,再由工匠雕刻成凹陷的阴文。剩下的事,便是以火为笔,以铜为墨,将这光洁挺秀、见棱见角的23万金字一挥而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