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圣地——北京三山宝刹

老北京俗称“三步一庙,七步一寺”,据《北平庙宇通检》一书载,北京旧城内和近郊区有佛寺840多处,但最著名的19座寺庙,就是“八刹三山”了,在“八刹三山”中,“三山”指的是潭柘寺、戒台寺和云居寺。

潭柘寺地处北京门头沟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建于西晋;戒台寺位于北京门头沟的马鞍山麓,建于隋开皇年间;云居寺位于北京房山白带山西南麓,建于隋大业年间。这3座寺庙均始建于唐代以前,很早就是北方佛教圣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大量的文物古迹。

潭柘山麓的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始建于西晋时期的307年,是北京最古老古寺。

潭柘寺建寺之初,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当时佛教还未能被民间所接受,因而发展缓慢,后来竟然逐渐破败。

到了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来幽州开山建寺,“持《华严经》以为净业”,潭柘寺就成为了幽州地区第一座确定了宗派的寺院。

关于“潭柘寺”的寺名,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佛教华严宗高僧华严和尚居住在幽州城北,“其所诵时,一城皆闻之,如在庭庑之下”。很多信徒踊跃捐助,助其在幽州开山立宗。所以,华严祖师就去找当时的幽州都督张仁愿,向其求建寺之地。

张仁愿对华严祖师说:“和尚想要多少土地,地址可曾选好?”

华严祖师就带着张仁愿,来到了潭柘山嘉福寺附近西坡姜家和东沟刘家的土地。张仁愿对华严祖师说:“这是有主之地,我也不好擅自做主。这样吧,我把姜姓和刘姓地主一起叫来协商。”

姜、刘两位本不想给,但看在张仁愿的面子上,对华严祖师说:“和尚想要多少土地?不可太多,太多的话我们以后就没有饭吃了。”

华严祖师知其俱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地主,良田无数,便取出自己的毯子对二人道:“不多不多,两位施主可否割这一毯之地与我?”

姜姓和刘姓地主一看只有锅盖大的一块毯子,忙不迭地答应,并且请张仁愿做中人。

华严祖师见张仁愿答应了做中人,就把手中布毯往空中一抛,只见布毯在空中越来越大,且迟迟不落地。吓得众人目瞪口呆。

不一会,布毯已经大到遮天蔽日,两地主面如土色地喊:“够了,够了!请大师慈悲,不要让它再大了!”

华严祖师含笑看了二人一眼,说了一声:“落!”于是毯子就落了下来,直直盖住了好几座大山。

张仁愿对两人道:“这一毯之地就让与华严大师,二位可不要反悔。”

二人一看真佛在此,哪敢反悔。

于是华严祖师就在此地以破败了的嘉福寺为中心,修筑殿宇,扩建寺院。

在当时,寺院后山有两股丰盛的泉水,一眼名为龙泉,一眼名为泓泉,两股泉水在后山的龙潭合流后,流经寺院,向南流去,不仅满足了寺院日常的生活用水,而且还能灌溉附近大片的土地农田。因此,华严祖师命名此寺为“龙泉寺”。

华严祖师以一毯之地建寺的大神通却广为流传,当地人都私下称此寺为“毯遮寺”后经千年,“毯遮寺”就逐渐演变为“潭柘寺”。

唐代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潭柘寺也因此而再度荒废。

五代后唐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从实禅师来到了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才使潭柘寺重又繁盛了起来,“师与其徒千人讲法,潭柘宗风大振”。当时的潭柘寺也从此由华严宗改为禅宗。

辽代时期,由于幽州地区律宗大盛,而禅宗则发展缓慢,潭柘寺的香火衰微。到了金代,禅宗在中都地区有了很大的发展,潭柘寺先后出现了数位禅宗大师,大大提高了寺院的声誉。

1141年,金熙宗完颜亶到潭柘寺进香礼佛,这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使后代皇帝争相效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潭柘寺的地位,繁盛寺院香火,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金熙宗将当时的寺名龙泉寺改为“大万寿寺”,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开创了皇帝为潭柘寺赐名和由朝廷出资整修潭柘寺的先河。

金大定年间,皇太子完颜允恭代表其父金世宗完颜雍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当时的住持僧重玉禅师为此特写下了《从显宗皇帝幸龙泉寺应制诗》,记述了当时的盛况。后于1194年镌刻成碑,立于寺中,镶嵌在金刚延寿塔后边地阶的崖壁上。其诗写道:

一林黄叶万山秋,銮杖参陪结胜游。

怪石阑珊蹲玉虎,老松盘曲卧苍虬。

俯临绝壑安禅室,迅落危崖泄瀑流。

可笑红尘奔走者,几人于此暂心休。

从诗碑的内容上看,当时的潭柘寺已经相当繁盛,自然景色十分优美。诗碑为研究潭柘寺在金代时的历史状况,为研究金代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和实物佐证。这块诗碑是潭柘寺的宝贵文物,而且非常有名,历史上被称为“金代诗碣”。

在清代编写的《潭柘山岫云寺志》中也记载了这首诗,名为《从显宗幸潭柘》,此外文字上也略有不同。

在金代,潭柘寺禅学昌盛,其代表人物是临济宗大师广慧通理禅师开性。开性是北京怀柔县人,9岁时在潭柘寺出家,拜戒振禅师傅为师,学习禅宗中临济宗佛学。后来云游辽东和齐鲁等地,遍访名山古刹,向各地高僧学习佛法,归来后在马鞍山竹林寺弘扬禅学。

大定初年,潭柘寺的善海禅师带领僧众来到竹林寺,恭请开性回潭柘地任住持。开性任住持期间,在朝廷的资助下,对潭柘寺进行了长达11年的大规模整修和扩建,使潭柘寺的殿宇堂舍焕然一新。

潭柘寺的禅学从此中兴,开性也成了金中都地区公认的禅宗临济宗的领袖,使潭柘寺成为了临济宗的中心寺院。开性终老于寺中,圆寂后被佛门尊为“广慧通理”禅师。

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到潭柘寺出家,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礼忏观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寺僧称之为“拜砖”。明孝定皇太后曾将此砖镶嵌在一个花梨木匣内迎入大内,后送归潭柘寺,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是一座砖体僧塔,塔铭“妙严大师之塔”,塔为砖砌六面棱柱实体,五层重檐,高约五丈五,因墓塔曾被盗,几近倾倒,后在塔北建一砖垛,扶正了此塔,这座塔也是潭柘寺中唯一的元代建筑物。

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崇信佛教,特别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寺极为青睐,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

明初时,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为高僧,从侍燕王朱棣。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仍参与军政大事。

姚广孝功成名就之后,辞官不做,而是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在这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

关于潭柘寺,在北京有一句流传很久的话,叫“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幽州就是古时候的北京,所以后来北京改名,这句话就变成了“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据说当年明成祖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姚广孝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北京城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

后来,由于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这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犹存遗址。

明代从明太祖朱元璋起,历代皇帝及后妃大多信佛,由朝廷拨款,或由太监捐资对潭柘寺进行了多次整修和扩建,使潭柘寺确立了后世的格局。

在明代,潭柘寺是当时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许多外国人久慕潭柘寺的盛名,而纷纷到此来学习佛法,有的甚至终老于此。其中最著名的有日本的无初德始、东印度的底哇答思、西印度的连公大和尚等人。

1595年,达观大师奉神宗皇帝朱翊钧之命,任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在此期间,由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出资,在达观大师的主持下,对潭柘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达观大师与朝廷密切,经常奉诏进宫为皇室讲经说法,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潭柘寺与朝廷的联系。

明代潭柘寺曾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明宣德年间,“孝诚皇后首赐内币之储,肇造殿宇”,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从1438年2月到第二年9月,潭柘寺又大兴土木,在皇室的资助下,扩建寺院,广造佛像。

在此期间,明英宗“诏考戒坛”,奉明英宗之命,在寺内修建了戒坛,明英宗赐名为“广善戒坛”,越靖王朱瞻墉还在寺内建造了一座高大的金刚延寿塔,1440年,明英宗“颁大藏经五千卷”给潭柘寺。

1497年,司礼监太监戴义出资作为工食费,并奏请明孝宗拨款,对潭柘寺再次进行了整修和扩建。

1507年3月到次年9月,潭柘寺又进行了历时一年半的整修,“殿庑堂室焕然一新,又增僧舍五十余楹”,再一次扩大了寺院的规模。

1594年,由明孝定皇太后出资,整修潭柘寺,增添殿宇,并建造了方丈院等房舍80余间。

明代的200多年期间内,皇帝几次对寺院赐名,因而寺名几次更改。明宣宗曾经赐名“龙泉寺”,明英宗曾经“敕改仍名嘉福寺”,但民间仍称其为“潭柘寺”。

1686年,清代康熙皇帝降旨,命阜成门内广济寺的住持僧,著名的律宗大师,与自己相交多年的震寰和尚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

当年秋天,康熙皇帝驾临潭柘寺进香礼佛,并且留住了数日,赏赐给潭柘寺御书金刚经10卷、药师经10卷、沉香山1座、寿山石观音1尊、寿山石罗汉18尊。

1692年,康熙皇帝亲拨库银1万两,整修潭柘寺。在震寰和尚的亲自主持下,从这年秋到1694年夏,历时近两年,整修了殿堂共计300余间,使这座古刹又换新颜。

1697年,康熙皇帝二游潭柘寺,并亲手为山门额匾书写了“敕建岫云禅寺”6个楷体大字,寺名遂正式成为“岫云寺”。从此潭柘寺就成为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康熙还作有《为震寰和尚题照》诗一首:

法像俨然参涅槃,皆因大梦住山间。

若非明锦当合法,笑指真圆并戒坛。

1698年,康熙皇帝为牌楼亲题匾额,并赐给潭柘寺12桶桂花和8杠龙须竹,这就是寺中著名的“金镶玉”和“玉镶金”竹。

1699年,康熙皇帝命著名的律宗高僧止安律师为潭柘寺的钦命住持,并赐给潭柘寺镀金剑光吻带4条,安装在大雄宝殿的殿顶上。

据说,康熙皇帝有一次来到潭柘寺时,看见大雄宝殿正脊的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这对鸱吻见了康熙帝,竟然跃跃欲动,大有破空飞走之势。于是康熙皇帝就命人打造金链将它锁住,而后又在上面插上了一只宝剑。几百年后,这4条金光闪闪的吻带依然完好如初。

清雍正年间,一向深居简出的雍正皇帝也曾专程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作有《潭柘寺》诗:

省耕郊外鸟声欢,敬从祗林拥入鸾。

法苑风飘花作雨,香溪水激石鸣喘。

含桃密缀红珠时,嫩箨新抽碧玉竿。

胜地从容驻清华,慈云镇日护岩峦。

1742年,乾隆皇帝第一次游幸潭柘寺,“赐供银二百金、匾额九、楹联二、诗二、章幅子一轴、法琅五供一堂”。

在潭柘寺,到处都留下了乾隆皇帝的墨宝。如他在《猗亭小诗》中写道:

扫径猗猗有绿筠,频伽鸟语说经频。

引流何必浮觞效,岂是兰亭修歧人。

1744年,乾隆皇帝还把御笔《心经》和自己手书的诗篇赐给了潭柘寺。

清代嘉庆皇帝也像其前辈一样,崇信佛教,他也曾到潭柘寺进香礼佛,游玩赏景,曾作有《初游潭柘岫云寺作》五言诗一首:

西山古潭柘,今日径初由。

问景层层妙,入门步步幽。

春辉在峰顶,老树倚阶头。

礼佛参心性,听泉泯去留。

璇题标上界,神物护深秋。

花雨诸天净,圆光万象周。

一宵亦旧业,中道勉前修。

汲汲离佳境,随云出岫游。

潭柘寺经过数次维修和扩建,寺院建筑规模庞大,错落有致。其整体布局严谨有序,不愧为皇家寺院。

潭柘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3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西路曾有愣严坛、戒台和观音殿等。

此外,还有位于山门外山坡上的安乐堂和上、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等。塔院中共有71座埋葬和尚的砖塔或石塔。

山门外是一座三楼四柱的木牌坊,牌楼前有两棵古松,枝叶相互搭拢。牌楼前有一对石狮,雄壮威武。过了牌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就是山门。

山门正中券门上方匾额“敕建岫云禅寺”出自康熙之手,山门两侧红墙嵌有醒目大字,左为“佛日增辉”,右为“法轮常转”。

天王殿殿中供奉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侧塑有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

天王殿前,有“潭柘二宝”之一的宝锅,是一口铜锅,直径1.80米、深1.1米,为和尚们炒菜专用锅。在东跨院北房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一次煮粥能放10石米,需16个小时才能煮熟。

关于这两口锅,还有“泼砂不漏米”之说,原来,锅底有“容砂器”,随着熬粥时的不断搅动,砂石会沉入锅底的凹陷处。

天王殿两旁为钟鼓楼,后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建筑,面阔5间,上下檐悬有御赐金字大匾,上檐为康熙手书“清净庄严”,下檐为乾隆手书“福海珠轮”。

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釉彩碧绿斑斓,造型生动,高2.9米,仅比紫禁城太和殿上的正吻小0.5米,在北京古建筑中位列第二大。鸱吻海口大张,银牙凌翘,其前后两侧各盘曲有一条“S”形金龙,金龙为鲜亮的金黄色,镶嵌在橙黄色的琉璃大吻上十分醒目。在正吻两侧,各拴有一条长约两丈的镀金锁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佛祖塑像,塑像后面背光上雕饰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火焰纹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像。均为木质漆金,雕刻精美。

据潭柘寺的寺志记载,在大雄宝殿佛像前原有两棵神奇的柱子,“每年春夏之交焕彩如新,人莫测其所以”,被称作“自油柱”,奉为寺宝,不料1692年大殿失火,两棵“自油柱”未能保存下来。

整座大殿宽大的月台围以镂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栏,中有一座大焚香炉,烟云缭绕,为“潭柘十景”之“殿阁南蒸”。

大雄宝殿后面就是斋堂院,是和尚们吃饭的地方,堂后有三圣殿,但这两座殿都在后来被拆除,只剩下两棵高大的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

传说这两棵娑罗树是明代由印度移植而来,已有600多年的树龄。据清乾隆年间《日下旧闻考》第105卷记载:

惟殿左银杏大者一株,高十丈余,围约二丈余,其旁复生小者三株,高数丈。寺僧云,前一株生,适当圣祖临幸时;后二株生,适当皇上临幸时。

这两株银杏东侧一株较大的被乾隆皇帝御封为“帝王树”,西侧封为“配王树”。此记载被广大信众传说为帝王树每逢清代的一位皇帝登基,必生一枝干;每逢一位皇帝驾崩,其枝会自裂或与母干合而为一。

潭柘寺随地势层层拔高,中轴线终点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名毗卢阁。阁顶大脊用砖砌成,大脊正面镂空雕出“游龙戏珠”图案,8条奋鳞扬爪的游龙追逐着一颗光焰四射,向上升腾的宝珠,十分壮观。

在大脊后面,是雕刻着6只展翅的彩凤簇拥着一朵朵硕大的牡丹花的“凤戏牡丹”图。在大脊两端的鸱吻上面也雕刻有美丽的图案,正面是“飞龙戏珠”,后面雕刻的“龙凤呈祥”却是一只展翅飞舞的金凤高翔在上,其下则是一条游龙,金凤高高在上,占据了整幅图案的三分之二,是图案主体,而游龙则起一种陪衬作用。

毗卢阁檐下正中悬有乾隆御匾“圆灵宝镜”,殿内供奉五尊佛像,自东向西分别为:表示福德的南生佛;表示觉性的东方阿佛;法身佛即如来佛;表示智慧的西方阿弥陀佛;表示事业的北方不空成就佛。

阁前植有腊梅、探春、二乔玉兰等名贵花木,殿两侧有“云梯百尺”通往上层阁楼,是眺望寺容山景的最佳位置。

圆通殿和地藏殿在毗卢阁东,平行排列,两殿之间有一座高大、洁白的僧塔,名为金刚延寿塔,由越靖王朱瞻墉建于1437,为石砌覆钵式塔,高17米,舍利塔后侧墙壁上嵌有一块刻石,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寺中最古老的石碑“金代诗碣”。

寺院东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清代皇帝的行宫院,主要建筑有万寿宫、太后宫等。

方丈院和行宫均在清康熙时修建,颇具江南园林之意境。行宫院建成后,康熙皇帝来住过数次,以后乾隆皇帝也驾临住于此处。

行宫院中在方丈院东侧,竹地之北有一绿琉璃瓦顶单檐四角攒尖亭式木结构建筑名为流杯亭,坐北朝南,乾隆帝御笔题额“猗犴亭”。

亭内地面为一巨石,地面刻出弯弯曲曲的十余厘米的水槽,深约三寸,取自古代“三月三”“曲水流觞”的习俗。水道呈龙虎形花纹图案,南侧看是龙头,北侧看是虎头。

此院中幽静雅致,其中流杯亭北侧的竹林最为奇特,系潭柘寺极为有名的翠竹。该竹高3米至5米,竹干金黄色,每隔一节就有一道翠绿如玉的垂直线条,名“金丝挂翠”,即前面提到的“金镶玉”。

流杯亭南房后还有一片竹林,正和金丝翠竹相反,竹干翠绿如玉,每个竹节前后交替各有一垂直金线,名“碧玉镶金”竹,即前面提到的“玉镶金”。

据文献记载,以上两种竹原产我国成都,称“金镶碧竹”,后移植到浙江杭州一带栽植。自1699年康熙皇帝赐给寺内以来,这些珍贵名竹已有300多年,但仍枝繁叶茂,成为潭柘寺一景。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是楞严坛、戒台大殿、药师殿、文殊殿、观音殿、祖师殿、龙王殿以及西南斋、写经室和大悲坛三处自成系统的院落,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

楞严坛位于戒坛大殿南面,是一座亭式重檐攒尖式木结构圆殿,建在八方形汉白玉须弥座上。两层屋檐造型不同,下层为八方形,上层呈伞形,顶端为鎏金宝顶,因属多面型建筑,故门与清王室成员书赠的额匾均多。

殿内有一座八方形的佛坛,为木架结构,高8.3米,直径5.3米,每一侧都镶有玻璃窗面,正中供奉楞严佛。楞严坛是过去寺中高僧讲授《楞严经》和每年举行盛大的“楞严会”的地方。

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3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

观音殿位于西路建筑终点,位于寺院地势最高处。据说此殿专为安置妙严公主所建,曾有著名的拜砖。殿上高悬乾隆皇帝手书“莲界慈航”匾,内供观世音菩萨。明万历年间,住持达观禅师曾命人在观音殿中塑起元世祖忽必烈一家4口人的彩像。

祖师殿在观音殿西侧,因潭柘寺开山祖师华严禅师在此示寂,故此殿名为“祖师殿”。殿内挂有10幅潭柘寺住持僧人的画像,每幅画像都有一首赞诗,为入画者歌功颂德。

龙王殿在祖师殿西,建制建小。但殿前廊上置有“潭柘二宝”之一的石鱼,长1.7米、重150千克,看似铜,实为石,敲击可发出五音。

据传说,石鱼原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了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天夜里,急风暴雨,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

潭柘寺的寺院外围,分布着僧众养老的“安乐延寿堂”以及烟霞庵、明王殿、凉亭、龙潭、海蟾石、观音洞、上下塔院等景点,犹如众星拱月。其中,最为传奇的,是西观音洞院内的一尊清代肉身佛。

在西观音洞院内的东南角,有一条石砌甬道盘山而上,沿路前行不远,又是一座小院,这里就是老虎洞,原名菩提洞。洞内塑有“疯魔和尚”因亮法师的肉身坐像,身旁右侧塑有一只俯首贴耳的卧虎。

“疯魔和尚”法号因亮,河南省汝南府新蔡县人,幼年在本乡出家,1862年来到潭柘寺,受具足戒。据说在光绪年间,有一次恭王奕訢到潭柘寺进香,在山门前的怀远桥上,被正从寺里出来的因亮和尚冲撞了马头,将奕訢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因亮和尚冲撞了六王爷,因而不能再留在寺里,于是他就住进了下塔院东面的蝎子洞里,并养了一只鸡和一只狗与自己做伴。

因亮法师精通医道,他长年在潭柘山、马鞍山一带行医治病,并且两次去过天津,行医济世40余年,用针灸和中草药救治好了无数的百姓,并且分文不取。因他修边幅,性情怪异,貌似疯颠,因而世人都称他为“魔佛”、“魔王老爷”、“疯魔和尚”,而其本名反而知者不多。

因亮法师直到晚年才又回到潭柘寺,就住在老虎洞里,每日前来听其讲经和求医问药的善男信女不计其数。

据说在潭柘寺后的虎踞峰上有一只老虎,时常下山伤害牲畜,后来受到寺内“疯魔和尚”因亮法师的教化而弃恶从善,改吃素斋。它每日都伏在因亮法师身边,听其讲经,中午跟随因亮法师去寺中喝粥。

因亮法师圆寂后,此虎悲痛欲绝,不食不动,终日哭泣,5日后也死去了。

后来,寺僧在寺院内的龙王殿与一音堂之间,修建了一座殿堂,名为“魔佛殿”,将因亮法师的遗体经处理后,包上泥,塑成了一尊“肉身佛”,供信士弟子们祭拜供奉。

因为殿堂太小,殿前的地方又窄,每天从河北、天津以及附近数十里前来祭拜魔佛的人成百上千,拥挤不下。潭柘寺决定整修因亮法师生前所住过的西观音洞南侧的菩提洞,用以供奉因亮法师。

因亮法师的信士弟子们得讯后,纷纷捐款资助,将“原洞叠石加高,前修抱厦并神路一段”,在洞内用因亮法师的灵骨作为支架,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因亮法师坐像,并在其身边塑了那只殉主而死的“神虎”。

潭柘寺演义千年佛教史,传承历代信众愿,成为了北京佛寺中地位殊胜的一道传奇。

[旁注]

张仁愿(?~714年)原名仁亶,唐朝宰相、名将。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后任肃政台中丞,检校幽州都督,兼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唐中宗继位后,他授左屯卫大将军、检校洛州长史,但不久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沿黄河北岸修筑3座受降城,向北拓地300余里。

从实禅师 我国后唐时期最著名的僧人。他曾在幽州城内的大万寿寺以及潭柘寺内弘扬佛法。据1511年谢迁的《重修嘉福寺碑记》中记载,后唐时有从实禅师和他的弟子约1000在此地讲法,后来圆寂后,被尊为华严祖堂。

华严宗 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我国十三宗之一。在判教上尊《华严经》为最高经典,并从《华严经》的思想,发展出法界缘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圆融的学说,发挥事事无碍的理论。此派从盛唐立宗,至武宗灭佛后,逐渐衰微。

临济宗 禅宗南宗5个主要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门下分出,始于临济义玄大师。义玄从黄蘖希运禅师学法33年,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

圆寂 佛教语。梵语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所谓圆寂,具足一切功德为圆,远离一切烦恼为寂,德无不圆,患无不寂。最初这是可以称为一种境界的.后来婉言僧尼死为圆寂。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元末明初政治家、诗人兼高僧,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1352年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他是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此外,他在北京城的布局及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代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我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

震寰和尚 即震寰律师,震寰、名照福,孟姓,是清时潭柘寺钦命重开山第一代住持。最初依延禧寺名驰剃染,受具戒于广济寺的万钟律师,精进潜修,究求律学,声望极高。他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康熙曾3次来到潭柘寺,并作诗称赞震寰律师。

止安律师 清朝钦命潭柘寺第二代止安超越律师,名超越,王姓。1675于戒台寺道光和尚座下圆具,1676年任潭柘寺监院。止安律师生平奇迹很多,但他告诫让徒不要向别人提起。他主持寺务不辞辛苦。止安律师于1702病逝,终年61岁。

鸱吻 也叫鸱尾、鸱吻或螭吻,是龙生九子中的儿子之一,好吞食。后来成为殿脊的兽头之形,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兽。按照我国五行的说法,鸱吻属水,克火,因而将其放置在屋脊是为了镇免火灾。

阿难 又称阿难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19岁时就因聪慧过人,记忆力强成为佛陀的侍者。阿难侍奉佛陀27年,跟着佛陀到各地传道。他是佛陀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的一位,被称为多闻第一。据说他继承摩诃迦叶之后,成为僧团的领导者。

龙凤呈祥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神性的互补和对应,使龙和凤走到了一起:一个是众兽之君,一个是百鸟之王;一个变化飞腾而灵异,一个高雅美善而祥瑞,两者之间的美好的互助合作关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曲水流觞 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

三师七证 三师与七证师的并称,指僧尼受具足戒时,戒场必须具足的戒师人数。又称十师、十僧。“三师”三师是得戒和尚、羯摩和尚和教授和尚。七证师则是证明受戒的莅会比丘。凡此十师均须于受戒前恭请之。“七证师”是证明受戒的莅会比丘。

龙王 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龙是我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分别指:东海龙王敖广、西海龙王敖钦、南海龙王敖润和北海龙王敖顺。

肉身佛 肉身舍利,是佛教一个特有的现象,是指修行到一定境界后,身体会与世不朽,永存世间,在佛教中认为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肉身舍利的肉身,原意是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躯,而在佛教中则指“全身舍利”。

[阅读链接]

潭柘寺作为北京地区的古刹名寺,历史上游客云集,香火极盛。从金代起,上至朝廷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来此寺者数不胜数。特别是从明代之后,潭柘寺成了京城百姓春游的一个固定场所。

潭柘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在历史上曾形成了多条古香道,从不同方向通往潭柘寺。这些古道历经成百上千年,为潭柘寺的对外交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潭柘寺主要有芦潭古道、庞潭古道、新潭古道、门潭古道和潭王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