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道场的广通寺

广通寺又称法王寺,位于北京北下关高梁桥附近,该寺为元代法王寺别院,元至初年本刹住持贵吉祥所建,是三藏法师默克沙实哩的宏法道场。

高梁桥在北京西直门外1千米的地方,离北京可谓近在咫尺,它的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匡胤北伐时,曾在高梁河边与辽景宗耶律贤展开过一场激战。此役也是杨家将留在北京的唯一足迹。

元世祖忽必烈时期,郭守敬为了漕运的需要,引昌平的浮泉水到西山瓮山泊后,再从瓮山泊把水引入市内积水潭,高梁河成了必经的水道,曾在高梁河上建了一座石桥名为高梁桥。后来,就在高梁桥附近修建了广通寺。

明王朝刚刚建立时,传说宰相刘伯温奉明成祖之命在北京建都,但一夜之间北京城内各水井都没有水了。刘伯温意识到这是因为没有参拜龙王惹龙王生气了。但此时龙王已经将北京城里的水用鱼鳞水篓装好,用车推走了。

刘伯温急忙召来大将高亮出城赶水,命他扎破水篓后急尽快往回赶,千万不可回头。

高亮遵命急忙前往,在玉泉山通海的海眼附近追上了龙王。高亮挺枪刺破了鱼鳞水篓,回身拖枪便走,耳听身后水声不绝。

高亮走到西直门前,正看到刘伯温站在石桥上向他招手,他以为没事了,于是回头望了一眼。没想到一个大浪打来,将高亮和大战马一并卷去。

北京人为纪念高亮,将刘伯温所站的石桥称为“高亮桥”。后人因谐音逐渐转称高梁桥。将龙王推水轧出的沟称为车道沟,高亮拖枪划出的沟后来成为一条河,称为“高亮河”,后谐称高梁河,也称金河。

明初太监刘瑾随太后经高梁桥入广通寺进香,当时仍名法王寺。1559年,由内官监太监田用和御门圈太监梁经出资重修法王寺,并改名为广通寺。

重修后的广通寺比以前规模和建筑都有了明显增加,首先是四周增加了围墙,寺四角还建有高楼,成了踏青人登高远眺的理想场所。

广通寺中有两道石碑,为明嘉靖时的大学士徐阶撰文,余姚士绅李本书,成国公希忠篆额。

明代不断有出宫养老的太监到广通寺居住,颐养天年,因此广通寺与皇宫内的联系从未间断。

进入清代以后,康熙年间又有僧人捐资修无量寿佛殿三楹。前为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左右环以十八罗汉,再后为方丈,各二十七楹,作为禅堂、斋堂和厨库。使广通寺在附近的庙宇犹鹤立鸡群,巍然壮观,成为京城春游胜地。

1673年,康熙微服私访到圆明园,路过西直门广通寺,在忆禄居品尝过薄脆后大加赞赏,后传旨进奉,从而使薄脆这种北京传统小吃闻名遐迩。1712年,康熙皇帝曾为广通寺作御书“广通寺”额。

1733年,清政府拨库银在广通寺殿前立清雍正皇帝《御制广通禅寺》碑,此碑记“雍正十一年八月,特发帑金,重为修葺”,随后表明了他对“圆修万行,则欣厌之情灭,尘缘之妄空”的看法。

1768年冬季,清代著名高僧彻悟大师参访京都广通寺粹如纯大德。后来他继任广通寺方丈,前后14年如一日地用功办道,为众树立典范,策勉后学,乐此不疲,在佛教界有了很高的名望和影响,广通寺也因之声名远扬四方。

[旁注]

三藏法师 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我国,对来印度、西域佛典,从事汉译的僧侣,常尊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人即有此称。

徐阶(1503年~1583年)字子升,号少湖。明代政治家。早年即工诗文,善书法,且为明嘉靖帝所信任。明嘉靖朝后期至明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的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斗倒了权势熏天的严嵩,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无量寿佛 阿弥陀佛之译名。净土三部经中,小经存梵名题曰阿弥陀经,大经举译名题曰无量寿经。阿弥陀含无量光,无量寿之二义。于密教为五佛中之西方尊,于胎藏界曰无量寿,于金刚界曰阿弥陀。据说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够避免一切痛苦。

彻悟大师(1741年~1810年)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号梦东。清代著名高僧,我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幼时聪慧颖异,长而喜好读书,儒家典籍,“四书五经”,靡不遍览。兼善作诗、词、赋,甚为世人所尊崇。

[阅读链接]

相传京戏《法门寺》的故事即发生于广通寺。京剧《法门寺》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目,自京剧诞生的200余年来久演不衰。这出戏让人们产生了“法门寺降香的地点到底在哪里?”的疑问。众所周知,法门寺在陕西省凤翔县,离北京2000余里。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明朝正德年间,京城仍在北京。那么北京距陕西这么远,不可能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到那里去礼佛降香。

其实,法门寺的原形就是法王寺。法王寺到明以后不断有出宫养老的太监到此居住颐养天年,因此与皇宫内的联系从未间断。刘瑾随太后降香时仍名法王寺,况且与“法门寺”名只有一字之差,其时间地点非常吻合。由此可知,《法门寺》的故事就发生在广通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