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下的戒台寺

智周大师是隋末唐初的一位高僧,素以戒行见称。他于622年在北京西郊马鞍山下创建了慧聚寺,作为自己的隐迹之地。慧聚寺又称会聚寺,就是现在戒台寺的前身。

唐末,慧聚寺多年荒废中被严重毁坏。到了辽代建都北京时,律宗高僧法均大师决心重振业已颓废的慧聚寺,广募资财,大兴土木,于1069年建了一座菩萨戒坛。

1070年,新戒坛建成,开坛演戒,一时成为万人向往的佛教圣地。辽道宗耶律洪基特意下诏授法均大师为崇禄大夫守司空。自此以后,慧聚寺的住持都与皇室保持着密切的来往。

慧聚寺坐西朝东而略有些偏北,是辽金时期寺庙面东“朝日”的典型代表。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将其中轴线直指35千米以外的北京城,可谓匠心独具。

元代末年,慧聚寺连遭几场大火,几近全毁;明代,慧聚寺进行了3次大修,并在明宣宗时重建。

1441年,明代的知幻大师又主持重修了戒坛大殿和戒坛,形成了成熟的后世寺院格局。戒坛完工后,知幻大师被推为第一代传戒坛主师,并主持传戒。

知幻大师生于1401年,俗姓刘,名道孚,字信庵,7岁时在南京灵谷寺出家,拜庆受和尚为师。1426年随庆受大师来到北京。此后知幻大师出入宫禁之中,为皇室讲经。

1434年,知幻大师为慧聚寺住持坛主,主持重修工作。明英宗皇帝为了能经常与知幻大师谈论佛法,在北京城内居贤坊为知幻大师修建了一座下院,作为他进城后的住所。

1448年,慧聚寺正式改名为“万寿寺”,但由于此寺以戒坛而著名,所以世人称之为“戒台寺”。

明嘉靖时期,从1550年至1556年,对戒台寺进行了历史上最大一次由皇室组织的全面修缮。

清康熙、乾隆两朝也均对戒台寺殿宇进行过扩建,因此后世建筑基本是明清时期建造的。

1685年,康熙帝巡视西山,在戒台寺驻辇,这是他第一次来戒台寺。他发现戒台寺周边私挖滥采成风,庙宇破坏十分严重,于是降下圣谕并立碑为戒,令戒台寺周围,禁止凿山采石。这块碑也被后人誉为“名山之护符,禅门之宝诰”。

此后,康熙帝又多次来到戒台寺,并为寺内题匾撰联,大雄宝殿“般若无照”的横匾和“禅心似镜留明月,松韵如篁振舞风”的楹联以及戒台殿内“清戒”匾额均出自康熙帝之手。

清代乾隆帝也曾多次来戒台寺赏玩,并留下多处墨宝真迹。大雄宝殿的“莲界香林”、戒台殿内的“树精进幢”两块匾额均出自乾隆皇帝之手。原千佛阁“智光普照”匾额、“金粟显神光,人天资福;琉璃开净域,色相凭参”的楹联也是出自乾隆帝的手书。

戒台寺内最为闻名的古丁香,就是当年乾隆帝初游戒台寺时为了给古刹增辉特命人从圆明园中移植而来。而且乾隆帝对于“活动松”更是情有独钟,且数次为其题诗,刻于活动松一侧石碑上。

从清代乾隆年间起,北京的一些民间组织,如地藏会、三元大悲会、大悲随心经会、广善米会、五显财神会等在戒台寺内的空地上建起了一些小殿,如财神殿、娘娘殿、老爷殿、地藏殿等,使这座千年梵刹出现了一些民间信仰的神殿。

戒台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律宗寺院,寺内的戒台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戒台”之首,另两座分别是福建泉州开元寺和江苏宝华山隆昌寺。戒台寺的戒坛不仅因其体量最大而被尊为“天下第一坛”,而且还有着悠久的戒传历史。

清代时期,戒台寺曾出了一位活了128岁的“老寿星”,他就是明池上人。明池自16岁在戒台寺出家后,每日诵《药师经》,昼夜不息。清光绪年间的戒台寺住持妙性和尚曾问过他:“为何日夜诵《药师经》长年不断?”

明池上人说:“常诵《药师经》,可以享寿128岁。”

1890年冬天的一个半夜时分,妙性方丈在禅房中打坐,忽然听见外面有杂乱的脚步声,连忙出去观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却什么都没有看见。心中还在疑惑,忽见明池上人居住的茅舍无缘无故着起了大火,妙性方丈连忙喊人救火,火灭之后,房中的明池上人已在火中坐化而去了。

事后妙性方丈查看了明池上人的度牒,屈指一算,原来明池上人果然活了128岁。

后来,爱新觉罗·载滢曾对此写诗赞曰:

寂寞梦香印,茅茨慧业精。

自修遂自了,无灭亦无生。

白首参经义,青莲悟法程。

百年禅诵苦,千古智光明。

戒台寺有两组建筑群,其实有南北两条中轴线,南中轴线上自西向东依次分布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遗址和观音殿,多为明清时期扩建;而北中轴线上是戒台寺的特色所在,包括山门殿、戒坛殿、大悲殿及罗汉堂,是唐、辽金建筑的主要分布区。

戒台寺很特别的是其山门殿处于一座四合院之中。四合院式的建筑格局在明代就已经形成了。

四合院式建筑以先天八卦而设计,西北为艮卦,艮为山;东南为兑卦,兑为泽,因而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取“山泽通气”之意,并称之为“吉门”或“财门”。东北方向为震卦,是次好方向,必要时也可以开门。

对此,戒台寺的山门根据当时的习俗,建起了外院,并在南北两侧外院墙上按照兑卦和震卦的位置分别各开了一座门,即南配门和北配门,并在北配门外又开辟了大钟院,而南配门因有吉位财门,故成为了出入寺院的主要通道,从此形成了山门殿需由左侧南配门进入的格局,戒台寺也就没有了正门。

戒台寺尤以松树出名,活动松、自在松、九龙松、抱塔松和卧龙松,合称“戒台五松”,它们各有风采。

“九龙松”是一棵白皮松,巍然屹立在戒坛院的山门前。此树在唐武德年间种植,至今已有1300多年。它高达18米,直径2米有余,主干分成9股,白色表皮上遍布褐色斑点,像是斑驳的龙鳞。九龙松一干分九枝,直指蓝天,宛如9条银龙守护着戒坛,故名。

山门前方有3座辽元时期的经幢,尤其是元代经幢,有一组八人的乐队浮雕,各个袒胸赤足,手中拿着笛、箫、排笙等乐器,造型皆为西域印度或尼泊尔乐师的形象,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山门殿为南轴线上的第一座殿堂。两侧与院墙相连,左右各有一个旁门。殿前有石狮子一对,并立有清康熙皇帝撰文的“万寿寺戒坛碑记。”

山门殿面阔3间,单檐庑殿顶,灰筒瓦覆顶。四角挂有风铃,门额上挂“山门殿”斗子金匾。殿内前后贯通,中间为通洞。两侧各立有一尊泥质彩绘的护法神塑像,一为密执金刚,一为那罗延金刚,面部表情生动,高约3米,是泥塑佳作。

山门殿明代称“优波离殿”,因其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故而得名。清代改称“明王殿”,供弥勒佛和四大天王。

后来,山门殿则供有原千佛阁的木质大佛龛,这尊木雕佛龛为明代遗物,雕工异常精湛细腻,高4米,长3.7米,宽1.55米,下方为木制须弥座,龛内上方有3个玲珑的雕龙藻井,周围饰满了各式龙纹与花饰,整个佛龛共雕了146条大小不一的龙,堪称艺术精品。

山门殿后南道,有一座高大的青铜焚炉,高3米,重5000斤,坐落在汉白玉雕的须弥座上。该铜焚炉十分精美,顶部为重檐歇山式殿顶造型,下部有镂空的门窗,炉身下部为双耳四足长方开鼎炉,正面铸有“阿弥陀佛”,两侧铭文“香蒸宝顶供佛天,一切众生成正觉”。整座焚炉“色澄碧如古旃檀”,花纹柔和,古朴凝重。

铜焚炉铸造于1599年,是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诚心铸造”并捐给戒台寺的。

山门殿后是天王殿与大雄宝殿,“龙凤松”就在天王殿院内,是两棵古松的合称,在甬道两侧南北分立。南侧的凤松树干略向东倾而高挑的树尖却扭向北面,极似扭头回顾、凤尾下垂的凤凰,有种女性特有的清幽之美;与之南北相对的龙松却另具形态,盘曲虬结,如同翘首南顾的苍龙,具有一种男性的阳刚之气。两松相距数丈,但树顶的主枝几乎相连,如同龙凤交颈,引人遐思。

大雄宝殿在天王殿后面,坐落在近两米高的月台上。门额上高悬清乾隆帝手书“莲界香林”雕龙横匾。原来还挂有清康熙帝所题“般若无照”匾额和“禅心似镜留明月,松韵如莫振舞风”的楹联。

殿内屋顶上有3个木雕藻井,上圆下方,井内各雕有一条团龙。下方汉白玉石雕的须弥座上供有明代铸造的铜质横三世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南侧为阿弥陀佛。北侧为药师佛。每尊佛像高3.2米,重5000千克。

大殿前左右两侧各有3间配殿,左侧为伽蓝殿,右侧为祖师殿。

在大雄宝殿后面台阶上方左右两侧,有两株对称而生的古松,这就是“卧龙松”和“自在松”。卧龙松干长10米多,蜿蜒横生,宛如翔云归来的苍龙,爬过石栏,翘首横卧在石碑之上,碑上有清恭亲王奕訢亲手所书的“卧龙松”3个字。

与卧龙松相对的“自在松”高达25米,也是辽代所植。它矗立在大雄宝殿前,姿态舒展有致,显得逍遥自在。一个大枝向着大殿方向延伸,仿佛是在虔诚地守卫着佛祖。清末田树藩《西山名胜记》中有诗云:

松名自在任欹斜,随意生来最足夸。

世态炎凉浑不管,逍遥自在乐天涯。

诗中虽是赞松,也是高僧们无意功名,满足于平淡生活、自由自在的写照。

大雄宝殿之后,原有一座三层檐略呈方形的高阁,阁内分上下二层,有旋梯相通,上层有5个阁龛,每个阁龛内又分为28个小龛,每个龛内各供3尊高约3寸的小佛像。下层也分龛供佛,全阁共有大小佛像逾千尊,因此被叫做“千佛阁”。

千佛阁始建于辽代咸雍年间,明清两代曾进行整修。原为三层檐楼阁式木结构建筑,庑殿顶。宽27米,进深24米,高30余米。门额上挂有清乾隆皇帝手书“智光普照”的匾额。门内楹柱上有乾隆手书楹联:

金粟显神光,人天资福;

琉璃开净域,色相凭参。

千佛阁前的“活动松”,是一棵高达25米的油松,相传是元代时的住持月泉高僧手植。此松树呈伞形,枝杈牵连交错,特点是用手牵动其任何一枝,它全身的枝干都会摇动起来,“引一枝而全身发”。

清乾隆皇帝每次到戒台寺,都要摇动活动松,以此取乐游戏。乾隆为这棵奇松起名“活动松”,并先后3次为它题诗,其中有诗句“摇动旁枝老干随”,皆刻在此树西南侧的一块圆顶石碑上。但后来的活动松已不是乾隆皇帝看到的那一棵,而是清光绪年间补栽的。

“活动松”为什么能活动呢?原来它的主干和大枝都向东倾斜,整个树体重心不稳,所以一枝动则全身摇。

阁内正中供有高大的毗卢遮那佛铜像。两侧砖墙镶以琉璃壁饰,遍布阁龛。每龛内都供有一尊高10厘米的木雕小佛像,共计1680尊。

“千佛阁上坐神佛,纳得天下福满门。”千年香樟木雕弥勒佛,作为戒台寺唯一一尊露天佛,为一整块千年香樟木根雕,雕工精美,形态可掬,盘腿而坐,袒胸露腹,自然形态惟妙惟肖。

弥勒大佛伴随古刹的晨钟暮鼓,用恒久的笑容看尽了这尘世的春来秋去,常得日月之光,纳天地灵气,立于千佛阁上修得万佛之心,用万世不变的欢喜笑颜,用大肚笑纳天下事,也容载着天下人的希望。更用笑容感染着人们开心做人,开心做事,开心地生活。

从千佛阁遗址往北拐,首先看到一个两进的四合院,清恭亲王奕訢曾在这里隐居10年。院内幽雅清静,自清代以来,这里以种植丁香、牡丹闻名,尤其黑牡丹等稀有品种,更是锦上添花,故称牡丹院。牡丹院的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它将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形式与江南园林艺术巧妙融合。

沿千佛阁左后的石梯登临而上,可到达另一层高台,即戒台寺最高的建筑观音殿,面阔3间,正中一间供有观世音菩萨像,左右两间为恭亲王奕訢的书房。

在戒台寺观音殿前台基的边缘,围护有一道青石栏,在石栏柱头上从北向南排列有17头大石狮子和8头幼狮,其中有绣球嬉戏,有给幼狮喂乳,有掌托幼狮等各种造型。

这组石狮子雕刻细致,线条清晰,刀法流畅,舒缓有致,甚至比卢沟桥的狮子更显清秀细腻,与颐和园十七孔桥的石狮子类似,是戒台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精品。

戒台寺北路为戒坛院建筑群,戒坛院是一长方形的院落,前有山门,两厢为36间配殿和五百罗汉堂,中心建筑为戒台大殿。

戒坛大殿也称作选佛场,始建于辽朝的1069年,金、元、明、清各代均有维修,保持着明代建筑形式和风格。

此殿面积676平方米,高20多米,造型独特,为重檐盝顶与四角攒尖顶相结合的木构建筑,即四面坡的殿顶正中有一方平台,平台四周和正中各有1477年由僧人德秀捐赠的铜质鎏金宝顶,中间一个高约5米,四周的4个较小。远看如同5座小塔并耸,玲珑剔透。

殿顶上下檐有“风铃”环绕,上层是圆风铃,下层是方风铃,暗寓天地之形,且每个风铃上都铸有“阿弥陀佛”4个字。

殿内的屋顶正中的“斗八藻井”十分精彩,是明正统年间的木构佳作,分为上圆下方两部分,上部是一圆形的穹窿式建筑,天花板为金漆彩绘,正中是一条倒挂的木雕团龙,张口鼓须,盘旋向下,周围有8条升龙与之彼此呼应,形成了“九龙护顶”的绝妙构局。下部是一方形的井口,其四周雕有许多的小天阁,天阁上雕有众多的小佛龛,内有精工细雕的饰金木质佛像,宝相庄严。

门内横舫上,挂有清代乾隆皇帝手书的“树精进幢”金字横匾,内侧挂有康熙亲笔的“清戒”二字匾额。可见数朝对戒台寺感情之深,着力之重。

戒坛大殿正中有青石砌成的“品”字形高台,此戒坛为明代所建,高3.25米,分3层,每层都有须弥座,3层合为一须弥山。

在每层须弥座束腰处,都雕刻有小佛龛,其中上层每面7个,共计28个;中层36个;下层则正面13个,其余三面各有12个,共计49个。而且佛龛的体量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每个佛龛内都有一个“戒神”,共计113个。

戒台殿内的113尊戒神是不可多得的奇景,这些戒神泥塑金身,神形各异,有的威武雄壮,有的面目狰狞,有的顶盔贯甲,有的仙风道骨,一个个栩栩如生,生动传神。这是北京地区绝无仅有的一组戒神塑像,难得的艺术珍品。

戒坛最上方平台面积32平方米,是受戒的场所。最靠西的一侧有一尊高3.35米的释迦牟尼漆金塑像,像前有10把硬木椅和一个紫檀木的雕龙供桌,体现了受戒仪式的“三师七证”的座位排列次序。

戒坛左前方有一座大钟亭,位于6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原是地藏院的附属建筑。钟亭为卷棚顶,4根支柱呈“八”字形叉开斜立,式样别致。在亭内原挂有一口高3.2米,下口直径2.2米的大铁钟,名叫幽冥钟,主要供每年的7月30日戒台寺做地藏法会之用。

大钟亭背后三面环山,前方东望平原,居高临下,毫无遮拦。由于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天然巨大的共鸣箱,钟声经过震荡共鸣,被环山反射而回,从东北侧开口处冲出,因而可以传得很远,据说在20千米之遥的阜成门外八里庄都能听得见。

幽冥钟后来已不复存在,改挂一口明景泰年间铸造的铜钟,钟高1.6米,下口直径0.9米,壁厚8厘米,钟纽高0.3米。此钟为八峰波形口,钟纽为虹形双龙头蒲牢,钟体上铸有云纹,铭为“大明景泰X年X月X日制”。此钟原挂在戒坛大殿内,供举行受戒仪式之用。这口铜钟虽然比原来的大铁钟要小得多,但铸造精美,工艺考究,线条流畅。

戒台寺的钟声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清代的江宁织造曹寅,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曾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名曰《马上望戒坛》:

白云满山谁打钟?马首西来路不逢。

据此相看如一梦,因缘还欠戒台松。

戒台殿后面是大悲殿及左右庑的罗汉堂,殿中原有清乾隆年间所塑的五百罗汉像。

在戒台院的东南部,是清恭亲王奕訢在1884年罢官后修建的“慧聚堂”。院内还有3棵逾百年的丁香树。

戒台院东北方有塔院,内有1448年时的戒台寺住持知幻和尚重建的辽代法均和尚即普贤大师的墓塔,该塔初建于1075年,但年久失修有所损坏。塔为七层密檐砖塔,塔刹是一朵莲花,塔身下部也采用了莲花的托座,塔上有塔铭:

大辽故崇禄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普贤大师之灵塔,大明正统十三年中秋日筑坛知幻道孚重建。

在辽塔的南面,还有一座建于同一时期用于埋藏法均和尚袈裟、食钵等物件的“衣钵塔”。

在戒坛院山门前的北侧,有著名的“抱塔松”,抱塔松又称抱浮图,为金代所植。相传它本是天上的一条神龙,被玉帝派下凡来守护法均大师的墓塔。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龙松怕墓塔被雷电击毁,就扑身过去,伸出两个大枝像人的双臂那样抱住古塔,形成古松抱塔的奇观。

抱塔松长达5米的主干,像巨龙一样爬过山门前的矮墙,两条枝杈扭转着盘绕在台基下方法均大师墓塔的两侧,恰似巨龙伸出前爪护卫古塔。抱塔松旁有经幢3座,一座建于元,两座建于辽。

历史上戒台寺经常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因而逐渐形成京西重要的民俗活动。据《宛署杂记》载:

四月赏西湖景,登玉泉山游寺,耍戒坛、赶秋坡、观佛蛇。

明代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五,京西佛诞庆典的大型民俗活动共有5项,在门头沟境内的3项中有2项在戒台寺,分别是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五的“赶秋坡”,农历四月十二的“耍戒坛”。

赶秋坡是指戒台寺每年农历四月佛诞庆典说法期间全国歌女舞女在戒台寺的大聚会。全国各地的歌女舞女都在这一时期聚集到戒台寺附近的秋坡,载歌载舞,比歌声,赛舞艺,交流切磋,成为戒台寺庙会和京西民俗活动的一大特色。

[旁注]

智周大师(668年~723年)俗姓徐,濮阳人。唯识学者,玄奘的三传弟子,慈恩宗的忠实信徒,有“释门梁栋”之称。他因厌倦城市的喧嚣,于隋末来到北京马鞍山隐居修行,并整修和扩建了寺院。名列《续高僧传》,被尊为戒台寺开山祖师。

般若 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钵罗若”,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意译“智慧”,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

度牒 政府机构发给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都是绫素锦素钿轴,就是品官所用的纶诰,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确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时还可以免除地税徭役。

先天八卦 又称伏羲八卦,传说是由七千年前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观物取象而作。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在八卦变过程中,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接着是四象,最后是八卦,它们是宇宙形成的过程。

石狮子 我国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我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在我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我国的灵兽。

正觉 佛教中指修行的境界。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又作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正觉是等于佛而不是真正成佛,比佛差一级,正觉虽然觉悟没错,但跟佛还是不能相等。只有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者才能成佛,故成佛又称“成正觉”。

药师佛 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人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东方琉璃净土的教主。据佛教传说,药师佛行菩萨道时,所发之十二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成佛后,他始终践行着大愿。

庑殿顶 又称四阿顶、庑殿、庑殿、五脊殿。汉族传统宫殿建筑的屋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佛殿、皇宫的主殿等重要的建筑是采用重檐庑殿顶,是最尊贵的形式。

香樟木 樟科植物樟的木材。常绿乔木。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生于低山平原。质地坚韧而且轻柔,不易折断,也不易产生裂纹,拥有天然美丽的纹理和花纹,而且散发着浓郁的特殊香气,所制作而成的香樟木家具具有防虫、防蛀、防霉、杀菌等功能。香樟木年份越久越珍贵。

宝顶 建筑构件,用于封护攒尖顶雷公柱使不受雨水等浸蚀,所用材料多为金属或琉璃,形状有圆形、束腰圆形或宝塔形。具有丰富的装饰性。皇家陵寝主人的坟墓高高隆起的土丘称宝顶,底下是地宫。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墓就建有宝顶。

幢 又作宝幢、天幢、法幢,在最初的用处是号令三军,掌握进退,后被佛教应用。其用料和工艺各不相同。汉传佛教一般仅用于庄严佛殿,用绸布做成圆桶状,上面刺绣花纹或佛像、菩萨像、天龙护法、佛经、咒语等;藏传佛教则在多处应用,如在佛殿的屋顶上,树立鍱铜镏金的幢,在数公里以外就能见到。

《红楼梦》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章回体长篇小说。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

袈裟 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制作时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后缝缀,像一块块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称作慈悲服、无上衣、离尘服、解脱服等。是僧人最重要的服装。

[阅读链接]

以戒台寺为中心构成的佛教艺术古迹群,是北京西郊一道亮丽的风景,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遐想。

古迹群东南15千米石佛村的摩崖造像群,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群;东1千米古香道路边有一块巨石刻有“阿佛”两个明代大型摩崖刻字;原慧聚寺的一部分因有泉水胜景而分出一座“玉泉寺”即“西峰寺”;离寺500米处有一座建于明代的精美汉白玉石牌坊,它也是戒台寺的外大门;寺院西面极乐峰的山洞鳞次栉比,其中部分山洞在明代被改建成了石窟寺,也是当年戒台寺高僧静修之地;东南侧的外塔院松柏苍翠,宝塔高耸,是明清两代戒台寺高僧安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