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沧桑的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北京广安门外北面,初建于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延兴年间,原名“光林寺”。
隋代仁寿年间,隋文帝改光林寺名为“弘业寺”。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其弟子为在中原传播佛教,将一包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献给隋文帝,隋文帝颁旨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法门寺、天宁寺均为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时,弘业寺重建,改名“天王寺”。
到了辽朝建都北京时,天祚帝在1119年至1120年在寺庙后院添建天王寺舍利塔,此塔的建筑师是寇世英、寇世兴。当时外省到京做官或做生意的人,都要先到天宁寺拜佛以求平安。建塔历时10个月。
主持建塔者是天祚帝的叔叔耶律淳,他在1122年称帝,号天锡皇帝。但仅3个月耶律淳就去世了,这座塔也就成了这个短命王朝的唯一纪念。
金代辽后,将天王寺改名为“大万安寺”。但在元末时,大万安寺毁于大火,只剩下了一座孤塔。
从明代画家王绂《游天宁寺》诗中可以看出,元末明初时该寺院的荒凉景象。诗云:
古寺寻幽竟夕晖,败垣芳草路依微。
鸟啼空院僧何在?树老闲庭鹤自寻。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于1403年下旨重修庙宇。到了1455年,明宣德皇帝改称“天宁寺”。此后,在明正统年间又曾改名为“广善戒坛”,但其后又恢复了天宁寺的名称。
清初时,天宁寺的塔顶坍塌,康熙帝曾下旨重修。其后,乾隆皇帝在1747年和1783年两次修复天宁寺。乾隆皇帝还御笔赞美寺中古塔。
天宁寺过去的规模宏大,分中路、东、西三路,后世仅存中路。中路有山门殿即韦驮殿,山门前有高大古槐两株。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山门殿内,前供弥勒佛,后站持杵韦驮。
山门殿后为前院。前院正北为寺的主殿接引大殿,殿门上书“接引殿”。门前有一副对联:
金界庄严,铃语钟声流静梵;
运台馣霭,香云宝相现慈因。
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内供接引佛,寓意接引众信徒进入佛门广接佛缘。大殿前有碑刻数方,其中有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
接引殿前,过去有大殿释迦殿,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高大的舍利塔矗立在院中。
天宁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通体实心砖塔。全塔总高57.8米。是唐代建筑风格的典型作品。
当初隋文帝将供奉的佛舍利分别在中原三十州各建一塔秘藏,602年佛舍利入天宁寺塔。
有史书记载天宁寺石函下葬情况:
隋仁寿二年,三月二十六日,石函始磨,两面以水洗之,明如水镜,内外相通,紫光焰起,其石斑驳,又类玛瑙,润泽炫耀光似琉璃。至四月二日起斋行道,至三日起庆时,舍利前佛香供养。灯光焰庭,众星夜朗,有素光舒卷在佛与之上,至八日舍利入函。
初建时的塔为木塔,有台阶可上,后寺院毁于兵燹,只余孤塔,辽代改建成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身高57.8米,史载“其中无阶级可上,盖专以安佛舍利,非登览之地也”。
塔建于一个方形砖彻的大平台上,塔的平面是八角形,立面显著地分为塔座、塔身和十三层塔檐3部分。
塔的最下部是须弥座,有壶门浮雕一道,须弥座上面是具有斗拱勾栏的平座和三层仰莲瓣,承以塔身。莲瓣初建时是用铁制,可以注油燃灯,清代重修后才改成砖塔。由须弥座、平座、莲瓣三层组成的塔座承托着高高的塔身,厚实且稳重。
莲座之上的十三层密檐轮廓线呈现丰满有力的“券杀”。每层系缀风铃,每逢风起,铃声铿锵。据《京城古迹考》载:原塔檐上悬“有铃2928枚,合计重10492斤”。
塔身上部由斗栱挑出层层密檐,斗栱的转角斗栱及两角之间的斗栱均为斜栱的形式,保留着典型的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
下部四面设半圆形券门,门两旁高浮雕金刚力士、菩萨、天部,砖柱上浮雕升降龙。所有雕饰,造型优美生动,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天宁寺塔造型秀美端庄,挺拔稳重。特别是八角形的平面近似圆形,易于减小对风的阻力。虽然历经800多年的历史,且处于北京地区春秋两季风的影响之下,仍然完好无损,为辽代砖塔的代表。
辽代时,每月初八点燃360盏灯,映衬着浮雕金刚力士、菩萨、天部,全塔3400个风铃齐鸣。当时北京可没有什么高楼,北京故宫太和殿的高度也不过是30.5米,天宁寺塔绝对是当年北京的标志性建筑。
明清时期,天宁寺塔的一种神秘现象“梵宫塔影”,被列入当时京城“宛平八景”之一。《天府广记》中称:每天中午,天宁寺大士殿中门即使关闭,大阳光也能从门缝照进去,而此时,天宁寺塔的全部塔影恰好映在其中,殿内会出现数十个塔的倒影。
据《帝京景物略》称:
为舍利珠影也,珠光上聚,报入塔影,影入隙光,光则倒受。倒者,光中塔影,非此塔景也。佛光,日也,舍利珠光,月也,光色青白,每见,以夜及晦及雨也。佛光恒在,人目体阴,避光日中,见影门隙。
寺内僧人曾传说,天宁寺塔的饰物声音高了,塔身就会出现光色。这种情景有时一年一见,有时数年一见。
明朝嘉靖年间某年三月二十八日晚,诗人王世贞恰好借住寺中,入夜,微雨簌簌,塔上饰物响声高了,只见塔身发出青白色的光焰,上下闪烁,到了天亮才消失。
这座塔历经数百年的风霜雨雪的考验,依旧完整美丽,实为北京最珍贵的建筑艺术遗物之一。清王士祯《天宁寺观浮图》诗赞云:
千载隋皇塔,嵯峨俯旧京。
相轮云外见,蛛网日边明。
历史上曾经记载,春节时皇帝率领百官到天宁寺燃灯供佛,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月初八点燃360盏灯。百姓聚众观灯,祈祷吉祥。全塔共悬挂风铃3400个,风作时铃齐鸣,仿佛编钟的声音一样悠远。有古诗为证:
灯明三百六十点,最好天宁云外塔。
风撼三千四百铃,恨无梯级上青冥。
舍利塔院宽阔,东、西亦有配殿,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
塔院后面为清幽的四合院“兰若院”。“若兰”是一个非常女性的名字,据说天宁寺早年曾是一座庵,而且释迦牟尼、文殊菩萨等等庙内供奉佛像与其他寺庙有所不同,这里的佛像都有着女性一般的面孔。
在清代,天宁寺中“设有花肆,尤以桂花、秋菊为有名”,此外还有牡丹和芍药等花,每到春秋两季京城中人纷纷携酒前去赏花野眺,文人骚客前去访古探幽,留下不少诗篇。寺中还常有卖鼻烟的,游人多要买些回去赠送亲友,故有“天宁寺闻鼻烟”的俗语。
[旁注]
王绂(1362年~1416年)绂,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别号鳌里、又号九龙山人、青城山人。明初大画家。少为弟子员,明永乐初以善画供事文渊阁,拜中书舍人。博学,工诗,擅画,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
舍利 俗称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因而又称佛骨、佛舍利。舍利形状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颜色也不同,有白、黑、绿、红色等。佛教认为,舍利子的形成与修行者生前的修行有密切关系。
须弥座 又名“金刚座”、“须弥坛”,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须弥座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金刚力士 在佛教中叫那罗延,乃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在我国古代的传说中是守护四极的天神,女娲补天后,天地为了不让四极折断,派了4名金刚力士守卫,所以才把天给保住了,世称“四大金刚”。
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清初杰出诗人。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清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
[阅读链接]
天宁寺塔初建时为木塔,后辽代改建成实心砖塔。虽然塔身实心不设置楼梯,不能登塔眺望,似乎是专门用来安放佛舍利的。但是随着辽王朝的灭亡,天宁寺塔下是否有安放佛舍利的地宫,便成为天宁寺头号之谜。在重修天宁寺过程中,于接引殿东侧金刚砖下发现一口倒扣的大缸。大缸被慎重地出土,缸内却空无一物,缸壁上确有大小两个规则的圆洞。
“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大缸是什么时代,什么人埋的?”“为什么要埋在大殿金刚砖下?”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人们激烈的争论,莫一是衷,也使天宁寺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