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山麓的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白带山西南麓,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1年,隋文帝在诸州高爽清净之所建舍利塔,北京西南白带山上的智泉寺也奉安了舍利,建造了舍利塔。

隋炀帝大业年间,智泉寺静琬秉承其师南岳天台宗二祖北齐慧思大师的嘱咐,深感法灭危机,为有效保护佛藏,发愿刻石藏以不朽。

静琬刻经之举受到了大隋朝野的支持与响应,611年,隋炀帝临幸白带山附近的涿郡,皇后萧氏施绢千匹以助静琬,于是朝野上下争相为静琬刻经施舍财物。

静琬时期所刻石经至少有《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9部,最初刊刻的《华严经》藏于白带山雷音洞左之第8洞,《法华经》等则嵌刻于雷音洞内的石壁上。从此在白带山开创了石经刊刻事业,因此白带山后世又称石经山。

到唐代贞观年间的631年,为了刻经的需要,在白带山下大规模修建庙宇,并把原智泉寺重新命名为“云居寺”。

在唐代最早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冥报记》中,对云居寺的这段机缘有详细的记载:

静琬早就有建寺的打算,但由于缺乏木材一直未能如愿。事有凑巧,631年6月,一夜大雨,引起山洪暴发,上游河岸崩塌,数千株巨大的松柏顺流漂至白带山下,于是静琬招来工匠,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利用这些木材建起了云居寺。

云居寺创建时形成了三院格局:即东峪云居寺,又称东云居寺、东峪寺或东域寺,在石经山以东;西峪云居寺,又称西云居寺、西峪寺或西域寺,在石经山以西,即后世之云居寺;中峪云居寺,又称中云居寺、中峪寺或中域寺。

此外,石经山上以华严堂为中心,形成了石经寺,又称云居上寺、雷音寺。在距云居寺不远的岩上村,还有专供刻经的磨碑寺。

此后,云居寺的刻经事业历经玄导、僧仪传至惠暹、玄法,尤其在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为房山刻经的全盛时期,因为得到了唐玄宗的八妹金仙长公主的大力支持。

730年,唐玄宗经金仙公主奏请,颁赐新旧译经4000余卷,作为刻经底本,命长安崇福寺沙门、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智升亲自负责运送至云居寺。

在惠暹和玄法刻经时,雷音洞及其左右各洞藏经已满,于是又在雷音洞下开凿两洞,将所刊刻石经藏于此洞内。玄法时期于唐开元末年开始刻造玄奘所译长达600卷的佛经《大般若经》,754年刻至163卷。

在此期间,静琬的第三代弟子惠暹对云居寺进行了第一次重修。金仙公主奏请唐玄宗,将云居寺四周东接房南岭,南逼他山,西止白带山,北限大山分水岭的大片山场划给云居寺作为刻经费用。

云居寺僧人为了感念金仙公主之德,特于白带山顶的石塔上刻下铭文,这座石塔世称“金仙公主塔”。此塔为笋状四面小石塔,通高3.67米,其下部由四块汉白玉石板竖砌成方形龛状塔身,龛门浮雕拔券,门两侧各浮雕金刚力士一尊,上部为七重宝檐,宝珠刹,造型酷似西安小雁塔和云南大理三塔。金仙公主塔至今仍完好地立于白带山顶。

“安史之乱”爆发后,房山的刻经工作也未停止。自789年至809年,受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的施助,用了20年左右,续刻了《大般若经》300卷前后至412卷的100余卷,终唐之世,这部600卷的《大般若经》续刻至第520卷左右。

唐武宗登基后,主张废佛,云居寺被迫停废,后虽得恢复,但唐末至五代的战乱使石经刊刻被迫停顿下来。

到了940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划燕云十六州归入辽人版图,在辽皇室的支持下,云居寺开始转机,再度兴盛。

964年,云居寺住持谦讽和尚对云居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共修建大小庙宇70余间,使唐末五代以来“风雨之坏者及兵火之残者”得以修复,并且扩大了云居寺的规模。

谦讽和尚与辽官员朝议郎行右补缺王正合力倡导,云居寺广联僧俗,结千人邑会,成为我国古代为寺院募捐的社会宗教组织。对于谦讽组织的千人邑,南宋史学家王正在《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中记载:

春不妨耕,秋不废获。立其信,导其教,无贫富先后,无贵贱老少,施有定例,纳有常期,贮于库司,补兹寺缺。

1027年,涿州刺史韩绍芳游览白带山,发现了刻经始末,乃奏请辽圣宗耶律隆绪恢复刻经,辽圣宗赐普度坛利钱为刻经经费,又委派瑜伽大师可玄提点镌修,勘讹刊谬,补缺续新,重启辽代大规模刻经。

韩绍芳先补刻了《大般若经》中残损的10卷经文,接着又开始从521卷刻起,续刻了《大般若经》的最后80卷。

1041年9月,涿州刺史刘湘承袭前任韩绍芳续刻《大般若经》至第600卷,计经碑240条,最终完成此经的镌刻。

《大般若经》的刊刻历经唐至辽代共计300年时间,共刻石1512条,是《房山石经》中最多的一部。

此后,至1057年云居寺刻完全部《大宝积经》120卷,计经碑360条,至此完成4大部佛经,它们是:《华严经》、《大涅槃经》、《大般若经》和《大宝积经》。

辽代的早期刻经均藏于藏经洞内,后由于各洞已满,至辽大安年间的通理大师时开始改单面刻经为两面刻经,并由大板改为小板,大字改为小字。通理师徒所刻的4000余片经碑和道宗刻经碑180片,均暂时放于山下。

由于藏经洞已满,自辽代起,云居寺僧人在云居寺南塔所在塔基的南侧建起一座石经地宫,用以珍藏辽金时期所刻的《契丹大藏经》10082片。

随着幽州地区社会的稳定,辽人开始恢复石经刊刻。在辽重熙年间至大安年间,云居寺建起了北塔和南塔。

北塔又称罗汉塔,建于辽重熙年间,为寺僧文密化钱3万余缗而建。北塔造型极为特殊,是楼阁式、覆钵式两种形式相结合的塔。塔的下部为八角形须弥座,上建楼阁式砖塔两层,其上置覆钵和“十三天”塔刹,完全是一个早期的喇嘛塔。历经千年沧桑,北塔仍以其雄伟的英姿成为云居寺的象征。

后世修缮北塔时,塔基上所镶的200余块有“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铭文的佛偈砖朽坏,需要去旧换新,但是苦于没有替代品,工程无法进行。

在当时,北塔东南10米处施工用的淋灰坑里的石灰水一夜之间向正北流渗而尽,有洞长达10米,距北塔塔基不足两米。有人推测或许塔基下有藏宝洞,遂停工挖宝。这时,奇迹出现了,从洞中挖出了辽代建塔时埋下的佛偈砖221块,拆旧易新,恰巧用去220块,仅余一块,此机缘足见古人建塔时虑事之缜密,仿佛早就算准了未来修缮时有此之需。

南塔建成于1117年4月,为寺僧绍坦所建。塔13层,高60余尺,内藏舍利300余粒。

辽代云居寺的佛教宗派由晚唐的禅、律共处,改为律宗。

金代直至金明昌年间,云居寺并未因朝代更替而间断刻经事业。1180年,义谦法师继任云居寺住持,改律为禅。金世宗子、章宗伯父完颜永中施刻的《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就在义谦住持之际。金人继辽代之后续刻自辽代开始刊刻的《契丹大藏经》,并因此才使此经留传后世。

义谦对云居寺“重建廊宇,别建僧庵,西序东厨,焕然顶新”,当时长乡城义井院、李河灵岩寺以及歧阳开化寺皆请义谦为提控宗主。

1215年,蒙古大军攻破辽中都,大元一统后,云居寺得到元执政者的重视。

1315年,元仁宗命朝廷官员明里董阿前往涿州代自己进香,顺道至云居寺视察石经。明里董阿回京后,奏请元仁宗赐经律论一大藏,藏于云居寺内。

元代在元文宗、元宁宗之际,云居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复,至1332年才告结束。

1341年4月,高丽僧人慧月又修葺了石经山华严堂,并补刻了堂内残损的5块经版。

大明立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于1388年派名僧道衍到云居寺视察,道衍为隋静琬开创刻经事业所感,题《石经山诗》并序镌于华严堂石壁上。

1428年,道教的北派全真教代表人物陈风便、南派正一教王至玄等,仿效佛教刻经,募刻了道教的《玉皇经》等4部共刻石8块,送至石经山藏于第七洞中。

1393年和1444年,明政府又对云居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明永乐年间,中天竺僧人桑谒巴辣曾修复东峪云居寺,改称“东峪观音寺”,并成为该寺住持。

桑谒巴辣是在我国佛寺担任住持的第一位印度僧人。他在1405年率领诸国使臣至明政府进贡方物,在南京受到永乐皇帝接见,并被封为“圆融妙慧净觉弘济辅国光范衍教灌顶广善西天佛子大国师”,允其随方传教,自在修行。

在此之后,桑谒巴辣奉诏居于北京崇恩寺,并在内府教授官员学梵语,有不少王公大臣投其门下,削发为僧。他还于1436年大修了崇恩寺。

桑谒巴辣圆寂后,塔葬于东峪云居寺附近的白云陀金香炉山清峰岭上。桑谒巴辣传播的是秘密大乘佛教,自明永乐年间桑谒巴辣重修东峪寺后到成化年间,东峪寺住持哩提干资罗及西峪寺住持嗔嗒悉哩,他们都是桑谒巴辣的梵僧弟子,从而开创了我国佛寺由印度僧人任住持的先例。

1592年,五台山一代高僧真可法师至石经山雷音洞参礼,发现洞内像设瘫敝,石经薄蚀,还在雷音洞拜石下石函内起出3颗肉舍利。于是,真可法师在明代慈圣皇太后李彩凤等人的资助支持下,赎回骨塔和香树庵,并为香树庵购置500亩的下庄一所。

此外,真可法师还将东、西云居寺的住持、执事僧召集一处,严加训示,重申戒律,再肃清规。

明万历末年至天启、崇祯年间,吴兴沙门真程劝说在北京的南方籍官僚居士葛一龙、赵琦美、冯铨、董其昌等刻造石经,他们采取先集资在北京石灯庵用小石版刻好佛经,然后送往石经山贮藏,共刻经10余部。并于雷音洞左侧新开一洞,将这些石经藏入其中。

1631年初,出资刻经的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在新开的洞额题“宝藏”二字,故此洞也俗称为“宝藏洞”。

至此,历时千载的房山云居寺石经刻造事业宣告结束。

到了清代,云居寺改为临济正宗,世代相传,而且在1672年终于迎来了溟波大师任住持。溟波大师后被尊为云居寺重开山第一祖。

据溟波大师自述,他7岁即被父母送往天仙庙出家,后在北京悯忠寺受具足戒。曾经师从天津如来庵大博禅师开悟,40岁入主云居寺。

溟波大师是清康熙年间的著名高僧,蜚声遐迩,曾得康熙帝亲自垂问法力,并赐白金30两添钵。

在溟波大师主持下,云居寺共修复建设殿宇、禅堂、寮房、厨库200余间,整修了西域寺、东域寺、梦堂庵、云居寺双塔、戒坛,以及石经山藏经洞、暴经台等一应建筑。

此后,重开山第二代圆通法师继承乃师遗志,至1698年将云居寺重修工程告竣。

圆通的弟子重开山第三代、传临济正宗三十五世了尘法师也是一代有作为的住持,移大悲坛,修两壁僧寮,建藏经阁。

云居寺蒸蒸日上的时候,正是清康乾盛世,后世将清代前三代重开山祖师圆通、了尘、光泰并称云居寺“三公”,并将他们三人的遗骨分别安奉在3座形制相仿的覆钵式塔中,墓塔均为东向,石砌覆斗座,覆钵塔身,塔刹为十三天承宝珠,通高均为7米,并列位于云居寺北塔以北的平台上,俗称“三公塔”。

经过历代多次增修、重修的云居寺,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由当代佛教领袖、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居士题写的“云居寺”寺匾悬于寺门之上。

云居寺山门前有汉白玉的款龙桥和台阶石狮,整座寺庙,依山而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即天王殿、毗卢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弥陀殿与大悲殿,各殿逐次提升,各正院之旁又有配殿,蔚为壮观。

云居寺中路以北为行宫院,寺之北部有北塔罗汉塔、三公塔,右侧有石经地宫和琬公塔、压经塔即续秘藏石经塔。

山门即天王殿,出天王殿前有木牌楼一座,左右为钟鼓楼,院东北隅修竹耸翠,溪流环绕。

正殿为毗卢殿,殿前的两通石碑为1688年立,记载了重修寺院经过。毗卢殿门悬匾“慧海智珠”,两旁悬对联“林外钟声开宿月,阶前幡影漾清辉”,均为清代乾隆帝御笔。

毗卢殿后通过两道砖阶攀至第一平台,有一座韦陀小殿兀立其上。

入第二道院为释迦殿,门额悬匾“耆窟香林”,殿联“石洞别天清净地,经函常护吉祥云”也是清代乾隆帝御笔,殿内供释迦牟尼像。

释迦殿后由旁梯升至第二平台,即第三院,有正殿“药师殿”,内供药师佛,悬乾隆题匾“香云常住”,药师殿后有两石阶连第三平台。

进入第四院为寺院中心所在,院落宽敞,花木扶疏,院右为方丈居所,院左为文殊殿。

正殿为弥陀殿,悬乾隆御题“金轮正觉”,内塑阿弥陀佛像,后堂供观音坐像。弥陀殿院内还立有清康熙年间造的经碑《金刚经》《药王经》两方。

绕行弥陀殿后,拾级攀入第五院,庭院甚阔,立碑4方,正殿为大悲殿,悬乾隆御匾“莲台净域”,内供大悲观世音菩萨,相貌慈悲,供于神龛之内,外遮深色薄纱。

殿右为藏经殿,有小门与大悲殿通。藏经殿深且广,殿内巨柜林立,中存经卷。

此外,第四院有南北跨院,南院有殿两座,一座为祖师殿,内供云居寺历代住持像,另一座为地藏殿;北院有大殿两组,一为千佛殿,另一为行宫院,为清代历朝皇帝驻跸之所。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的石经、纸经和木版经,号称“三绝”。石经历经了隋、唐、辽、金、元、明6个朝代,绵延1000多年,镌刻佛经共1122部、3572卷、14278石,分别珍藏于石径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石经地宫中。

镌刻如此大规模的石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我国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被誉为“北京敦煌”。

云居寺纸经现藏2.2万多卷,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刻印本包括明永乐时期南京印刷的近3000卷的《南藏》印本和一部1440年《北藏》印本7000余卷,一部1613年《北藏》印本3000余卷。藏文经卷共4种1000余卷,属于最早的藏文印刷品。手写佛经多数为明代抄本,最早书于1540年。云居寺纸经数量之多,为国内各大名寺所罕见。

云居寺木版经,是始刻于1733年至1738年的清代《龙藏》,梨木雕刻,刻工精细,佛像及版面生动美观。这批《龙藏》木版经共7.7万多块,先后存放于故宫武英殿、柏林寺、智化寺,后分别运至云居寺,全部木版经重达400余吨,堪称我国木版经书之最。

云居寺塔建有很多,其中包括唐塔7座,如开元十年塔、开元十五年塔、景云塔、太极塔与石径山金仙公主塔等;辽塔5座,如云居寺北塔即罗汉塔、开山琬公塔、续秘藏石经塔、老虎塔等;以三公塔为首的明清代塔若干。此外还有隋唐碑刻等历史文物。

云居寺中有4件铜质品弥足珍贵,分别是:铜佛1尊、铜锅2口和铜香炉1尊。

铜佛乃供奉于云居寺弥陀殿内的阿弥陀佛,这尊铜佛高约3米,重7.5吨,仅修复一个缺损的指头就用去铜料1.5公斤。

铜锅是云居寺的镇寺之宝,有一大一小两口,大锅直径3米,小的直径1.5米。据说过去云居寺香火鼎盛时有800僧众,两口铜锅烧一次饭足够800僧众吃一顿。铜锅底部均匀地分布着一些凹槽,是为防止熬粥时里面有小沙子而特意设计。

铜香炉为明宣德年间铸造,三足鼎立,古朴敦厚,是一件难得的铜铸法器。

云居寺不仅藏有石经与千年古塔,而且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两颗佛祖肉舍利。这是世界上唯一珍藏在洞窟内而不是供奉在塔内的舍利,与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为千年古刹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气。

[旁注]

天台宗 我国佛教宗派之一。实际创始人是陈隋之际的智顗。因其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智顗注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其教义主张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显现,以中、假、空三谛圆融的观点解释世界。

智升 唐代名僧。730年,于长安西崇福寺东塔院撰开元释教录20卷,详录后汉明帝至唐开元时传译至我国的大小乘经律论三藏、贤圣集传,及失译缺本等,共收录5048卷,敕入大藏。此录为经录中最完备者,古来凡言及翻译经典之书,亦皆以此录为标准。

刘济(757年~810年)北京人,唐代藩镇割据时期任卢龙节度使,忠于朝廷。卢龙节度使即幽州节度使,又称范阳节度使,是唐王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天宝时期的十节度使之一。后来直到五代时期割据河北,一直为河北三镇之一。

《大宝积经》又作《宝积经》,唐代菩提流志等译,凡120卷,收于大正藏第11册。系纂辑有关菩萨修行法及授记成佛等之诸经而成,在我国佛教界,被称为五大部之一,有着崇高的地位。全经内容泛论大乘佛教之各种主要法门,涉及范围甚广,每一会相当一部经,亦各有其独立主题。

喇嘛 藏语意为“和尚”。本来并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称为喇嘛、和尚的,只有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才能具此称呼。在我国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处,皆称僧为喇嘛,意思是上师。

全真教 也叫全真道、全真派,是世界道教的主流宗派,被天下奉为“太上玄门正宗”。该宗嗣太上老君遗教,秉东华帝君演教,承正阳帝君钟离权和纯阳帝君吕洞宾二祖传教,开宗于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气、全神”和“苦己利人”为宗旨,并逐渐包容合并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

真可(1543年~1603年)俗姓沈,字达观,明末僧人。17岁到苏州虎丘云岩寺出家,拜虎丘僧明觉为师,闭户读书。20岁受具足戒后,广研经教。对修寺、刻经,颇有业绩。始自楞严寺,终至云居寺,复兴梵刹计15所。晚号紫柏大师,门人尊他为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的杰出代表。

覆钵式塔 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的塔,因塔身形如倒扣的钵而得名,基本结构相同,有八种不同的风格。塔的每层结构都表达着一种宗教意义,从下向上分别是:基座、塔身、塔脖、塔刹。巨大的塔身蕴含着深厚的佛教内涵。

方丈 我国佛教虽然一般将住持称为“方丈”,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寺庙就有住持,而方丈必须是上规模的寺庙群才能有。并且方丈可以兼任多个寺庙,而住持则不能。一般来说,方丈必须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门和佛教协会任命才能生效。

敦煌 位于我国甘肃酒泉,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中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00米。存有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法门寺 位于炎帝故里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阅读链接]

在云居寺弥陀殿院内,有座嘉庆御碑亭。嘉庆御碑是一块卧龙碑,雕刻精美,做工考究。碑上玉龙腾跃,祥云环绕,碑身两面分别刻有清嘉庆皇帝两次游幸云居寺时御笔亲题的诗文《云居寺瞻礼二十韵》和《再游云居寺》,词藻华丽,书法遒劲,是一代天骄的代表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次日军战机轰炸,有一块炸弹弹片神奇地击中了《云居寺瞻礼二十韵》诗中的“云”字,且恰恰切去了“云”字的下半部分,形成一朵云衬托于“云”字的下方。这一巧合不得不称为云居寺的灵异所在。大概云居寺通过这朵云来谴责日本军国主义制造的战争阴云,给世界文明带来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