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明珠的广化寺

广化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元代,什刹海曾是南北大运河北段的起点,水域宽阔,景色优美,当时的广化寺就是元大都很有影响的佛刹。

据史籍记载:元代时有一僧人,每天持诵佛号,诵一声,拿一粒米,20年间积到48石,愿力感动四众弟子,由此殊胜因缘,开始建造广化寺。此后,元代高僧溥光之曾在广化寺住持寺院。

明代初年,广化寺曾一度荒废,据碑文记载,明成化与明万历年间寺院进行两次重修,重建后的广化寺成为净土宗寺庙。

据寺内1599年的《弥陀会记》碑记载:明万历年间,广化寺规模宏大,净土宗住持圆环率众举行了盛大的陀弥法会,盛况空前。

清代时期,广化寺更成为京都有较大影响的净土宗佛刹。禅宗临济派大德自如和尚接任广化寺方丈以后,改子孙庙为十方丛林,被称为广化寺中兴第一代。

清道光年间,广化寺改为子孙剃度庙。据道光年间《请书碑》中记载:住持广殊法师敦请自如和尚任方丈,广化寺改名“十方寺”,而“什刹海”得名一说就源于“十方寺”。

自如方丈圆寂后,印法法师继任方丈。自1826年始,历20年,募资重修了殿堂僧舍。正如《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所载:

后海北岸之广化寺,古刹中之新者。闻光绪韧年残败殊甚,后募化于恭邸,为之重修正院殿宇。

清光绪年间,广化寺重修正院殿宇,至3个院落之间回廊环绕,僧房毗连,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众多小四合院,即“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寺内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的前身。1908年,张之洞将个人藏书存放寺中,奏请成立京师图书馆。次年获准,清政府派缪荃孙主持建馆事务。

后来,教育总长蔡元培派江翰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次年开馆接待读者。不久,京师图书馆迁馆它处,广化寺又恢复为佛教寺庙。

1927年,玉山法师任广化寺住持。在玉山法师的经营下,广化寺闻名四海,有常住僧众50多位。玉山法师注重修持,率领僧众实行禅净双修。他在寺内立下了“三不”制度:不攀龙附凤、不外出应酬佛事、不私自募捐化缘,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后来,寓居广化寺的溥心畲居士协助玉山方丈重修了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阁等处。为广集资金,当时还邀请了知名书画家题字作画,在中山公园水榭展开义卖,得款捐助广化寺,使修复工程圆满成功。

同时,广化寺还创办了“广化佛学院”,聘请著名佛教学者周叔迦、魏善忱、修明、海岑、溥儒等任教,招收学僧数十人。后又创办了广化小学,免费招生。

其后,虚云大师率弟子7人自武汉来京驻锡广化寺,当时在京的佛教界人士李济深、叶恭绰、陈铭枢、巨赞及佛教徒纷纷前来参礼这位佛学大师、禅宗高僧,广化寺再次名盛京城。

广化寺得天独厚,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的北岸,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拥有殿宇329间,整座寺庙建筑布局严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寺院南侧有影壁,向北为山门殿,匾额书“敕赐广化寺”五个金粉大字。山门内东西两侧为钟楼,寺内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

中院是全寺的主体建筑。正中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要殿堂,两侧对称排列着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首座寮与维那寮。这些殿堂组成了广化寺的正院。

山门背面,有关于北派青绿山水首座溥心畲为母亲办葬礼时在广化寺停的灵的介绍。说明溥儒和广化寺的渊源颇深。

溥儒是清道光皇帝曾孙,恭亲王奕訢之孙,载滢贝勒的次子。因此,成年后书画作品上常常用“旧王孙”印章或署名。他的山水画宗法宋元,以淡雅见长,较少烘染,着重线条钩摹。绘画不图功利,无一点“商品气息”,整个画面充满着一种和谐的静谧之气。初次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一鸣惊人,赢得美术界人士的肯定。他与张大千齐名,以他们的山水画成就分峙南北画坛,当时被誉为“南张北溥”。

天王殿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殿内中间供奉弥勒菩萨,;弥勒像后供韦驮菩萨,东西两旁则供四大天王。

四天王的形象,多有不同,广化寺所塑的四天王形象为:南方增长天王,青脸,持青光宝剑,职风;东方持国天王,白脸,抱碧玉琵琶,职调;西方广目天王,红脸,握混元珠伞,职雨;北方多闻天王,黄脸,托黄金宝塔,职顺。所以四大天王结合起来即为“风”“调”“雨”“顺”,寓意四大天王保护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五佛宝殿中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梵文的本义是“光明遍照”、“遍一切处”、“大太阳”,所以又叫“大日如来”。密宗金刚界和胎藏界都将之奉为主尊佛。

“三身佛”中的法身佛毗卢遮那就是大日如来,因而,毗卢遮那实际上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之一。他在密宗里又成了大日如来,在五方佛中代表法界体性智。

大日如来的造像在宋代以前如菩萨形,头髻如宝冠。宋代以后是头戴五宝天冠,天冠上有五化佛。

五尊化佛中,正中者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接下来是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东方香积世界阿阀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微妙声佛。

钟鼓楼为七堂之一,建于寺院的左右两侧。钟鼓是法会时僧俗集会的报时器具,有高僧大德莅临寺院时,钟鼓齐鸣,以表示尊重、恭敬。寺院早上先敲钟,后接鼓,晚上先敲鼓,后接钟,所以称晨钟暮鼓。

钟楼下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寓意地狱救苦,度化众生。鼓楼下面供奉的是文殊菩萨。

祖师殿又作影堂、祖堂,用来安置宗祖、开山、列祖遗像的建筑物。禅苑中,特批安置达摩像的地方为祖师堂。

每月的初一、十五,早课结束以后,全体僧众都要列班前往祖师殿,顶礼三拜,称为礼祖,表示对达摩祖师和历代祖师的恭敬和感恩。

药师殿中供奉的是药师琉璃光佛,左手持药壶,右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并称为药师三尊。

弥陀殿是供奉阿弥陀佛的殿堂,同时还供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弥陀如来为中尊,悲智二德全备。观世音菩萨为左胁侍,主悲门。大势至菩萨为右胁侍,主智门。三尊者共称西方三圣。

法堂位于五佛宝殿的后方,乃七堂伽蓝之一。其功能相当于讲堂,是方丈和尚集众说法的地方。

藏经楼是存放佛教《大藏经》的楼宇。建在五佛宝殿后,分上、下两层。佛教大丛林为楼堂结合,一般寺院为楼殿结合,即以藏经楼、法堂、般若堂或藏经楼、毗卢殿的形式出现。广化寺即为藏经楼、般若堂相结合。

东院由戒坛、斋堂、学戒堂、引礼寮等殿堂组成四合院。

其中的斋堂就是寺院的食堂。凡吃饭时,应先作五观,然后才可以吃,称为“沙门受食五观”。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客堂是接待外来僧众和信徒、管理寺庙日常事务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知客。

西院的主体建筑有大悲坛、祖堂、法堂、方丈室、退居寮等。各殿均有配殿,西侧两路各有二进院落,有观音阁、地藏阁、方丈室、法堂、祖堂等。东路尚存二层殿,其余均已拆改。

3个院落之间回廊环绕,僧房毗连,形成一座大四合院中有众多小四合院,整座寺庙古柏苍翠,花草溢香,曲径通幽。

嵌于廊壁的佛画寺内有石碑4通。一些书法石刻嵌于廊壁。后世重修颐和园佛香阁时,曾从寺内移去一尊大佛,并举行开光升座典礼。

广化寺共收藏一批藏经、佛画、碑刻、僧人影像及名人字画等珍贵物品1716件,其中图书1087部,字画282件,碑拓298件,其他物品49件,不少是古代珍品,有很高的价值。如明水乐年间翰林院刻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清雍正皇帝抄写的《金刚经》,还有不少明清名人字画。《大藏经》共4藏,2761函,也十分珍贵。

尊崇佛教是清代国策。清雍正皇帝自云:“少年喜读佛典,成年更事研经。”雍正帝称其临写的佛经为“冲锋破敌之宝篆”。其中最爱的佛经当属《金刚经》。在雍正眼里,金刚喻指无坚不摧地勇猛突破尘世的劫难与关卡,抵达“彼岸”。故而,雍正自称“破尘居士”。

雍正帝御笔《金刚经》在乾隆一朝,曾被尊奉为护国镇物,藏于内宫。从这一层意义上探寻,雍正写经入藏紫禁城后,乾隆皇帝重新装潢,将之作为了“护国息灾”的圣品。

《大正藏》中,收录了唐朝翻译的有关毗沙门天王的密教经典七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不空译的《毗沙门仪轨》,此经详细记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毗沙门显圣之举。

唐玄宗时期,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三位印度僧人来华,创建密宗。不空译出《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仪轨》以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多种典籍。

广化寺曾在农历九月十三日至十九日举行礼忏讲经法会。山门外,“佛日高悬光明世界,法轮大转普利人天”的对联十分醒目;大殿前的横幅书写道:“观音道场,和平法会。”北京佛教界人士聚集一堂,祈祷人民安乐,世界和平。法会结束时,还施放瑜伽焰口,演奏出祥和安宁的佛教音乐。

广化寺一年四季都风景优美,其中以秋季最为好看,那时菊花盛开,古刹里檀香菊香融合成静谧安详的味道。

[旁注]

什刹海 关于什刹海的得名,据考证有一说是因为元代该地为积水潭码头,在这一地区共有广化寺、保安寺、弘善寺等10座古刹。而“十刹”与“什刹”词意相同,什刹海寓意佛法如海,其名甚雅,故名此地为“什刹海”。

净土宗 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我国净土宗第一祖庭源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林寺。净土宗与禅宗是对我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唐代创立后流传于中、日、韩、越等地,至今不衰。

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虚云大师(1840年~1959年)俗名萧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幼时从师读儒书,17岁离湘至闽,19岁至福建鼓山涌泉寺出家,拜常开为师。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6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5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有“禅宗泰斗”之誉。

山门 寺院正面的楼门。因为寺院多居山林之处,故有此名。虽然后世寺院多造于平地、市井之中,也泛称山门。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又称三门。即使仅有一门,也称为三门。

弥勒菩萨 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我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原为弥勒菩萨释迦牟尼佛座下大弟子之一,由于他即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阎浮提世界成佛,所以也称弥勒佛。

达摩 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我国禅宗的始祖,故我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他曾驻锡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传衣钵于慧可。

知客 禅林中司掌迎送和应接宾客的职称。是寺院西序六头首之一。知客的主要职责以接待宾客为主,故来客的食宿、听法、拜谢等礼法,皆由知客引领。无论在家出家,进入寺庙之后,如果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客堂咨询。

《金刚经》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阅读链接]

近些年来,北京市佛教协会筹措资金对广化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四进殿堂以及东西配殿、配楼,进行全面维修,油漆彩绘一新,奉安佛像,从市文物部门请来一尊毗卢遮那大铜佛像供奉在大雄宝殿,天王殿的四大天王、二金刚也重新塑造,逐步恢复了清净庄严的面貌。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化寺一直试图创设一种契理契机的弘法方式。努力发扬佛教的爱国爱教、济世利民之优良传统,教导人们信众如何完善人格、服务社会、净化心灵,为构建和谐北京、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