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时期——千古忠良

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历史上的中古时期。

在这跨越数个朝代的历史阶段,出现了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其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思想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成熟并不断制度化。

在这1100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贤臣良相,治世高人。他们变法图强、拯时救世,体恤民艰、轻徭薄赋,不计得失、冒死苦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名扬千古,垂范后世。

千古一相李斯

李斯(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又名李通古。生于战国末年楚国上蔡,即今河南省上蔡西南。秦朝丞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因其政治主张的实施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李斯年轻时曾在楚国做过郡掌管文书的小吏,后来离开楚国,到当时学术气氛最浓的齐国投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由于他读书认真,钻研精神很强,学业优良,成绩突出,所以很得老师荀子的赏识。

李斯学成之后,先投在秦国吕不韦的门下做舍人,后来为秦王政所赏识,提拔他做长史。

李斯为秦王政出谋划策,建议秦王政派人持金玉珍宝出使各国,以便游说、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达到各个击破,逐一吞并的目的。秦王政采纳并实施了了李斯的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于是,秦王政重用李斯,提拔他为客卿。

正当李斯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积极为秦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出谋献策,施展才华之际,六国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并不示弱,他们纷纷给自己的国王献计献策,或以武力对抗,或派出间谍到秦国,采取各种方法削弱秦的力量。

李斯中了反间计,秦王政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准备撵走身边的一些谋士。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有抱负,有智慧,也敢作敢为。

他不怕犯颜获罪,直接给秦王政写了一封信,劝秦王政不要逐客,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实际上是李斯贡献给秦王政的一份广收贤才强国,进而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政见谋略书。

秦王政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看了李斯的《谏逐客书》后,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再次重用李斯,提拔他为廷尉。

同时,秦王政招揽了一大批贤将良才。如史书上著名的王崎、茅焦、尉缭、王翦、王贲、李信、王离、蒙恬等都是来自别国的客卿,他们在秦统一天下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斯为秦王政消灭六国、统一天下出谋献策,作出了很大贡献。秦朝统一天下后,秦王政做了始皇帝,称为秦始皇。李斯对统一后的秦帝国,如何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为秦始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实行郡县制。

秦国统一六国后,李斯提出实行郡县制,由中央集权,加强统一,这样才能天下安宁。秦始皇于是发布诏令,把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的确立,加强了统一的封建国家的中央集权,推进了历史的发展。

二是统一文字。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命令全国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命李斯制作标准字样,即小篆。紧接着,为了推广新制的文字小篆,李斯亲做《仓颉篇》7章,每4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

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创造的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形成隶书了这一新的书体。从此,隶书便作为秦代官方正式书体。

三是统一度量衡。

李斯把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则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24铢为1两,16两为1斤,30斤为1钧,4钧为1石固定下来。

为了有效地统一制式、划一器具,李斯又从制度上和法律上采取措施,以保证度量衡的精确实施。

四是修驰道、车同轨。

李斯以京师咸阳为中心,陆续修建了两条驰道,一条向东通到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旧地。这种驰道路基坚固,宽50步,道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棵。

后又修筑“直道”,由九原郡直达咸阳,全900千米。又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筑“五尺道”,以便利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在湖南、江西一带,修筑攀越五岭的“新道”,便利通向两个地区的交通。

就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为与道路配套,李斯还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以此保证车辆的畅行无阻。

五是统一货币。

在李斯的主持下,货币规定了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每镒重24两,以铜半两钱为下币,10000铜钱折合1镒黄金。并严令珠玉、龟、贝、银、锡之类作为装饰品和宝藏,不得当做货币流通。

同时,规定货币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私人不得铸币,违者定罪等。李斯此举被后人认为是经济史上的一个创举。“秦半两”因其造型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一直使用至清朝末年。

至此,李斯在他辅佐秦始皇匡扶天下的过程当中,完成了他最后一个使命。

公元前208年7月,李斯因为在秦始皇驾崩后与宦官赵高合谋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被腰斩于市。

纵观李斯在秦统一天下前后的作为,几乎每干一件大事都能产生影响千年的效果,并影响后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名相重臣比比皆是,但大多不过功在当朝,时过则境迁,相比之下,李斯可以说是建立了累世之功。

[旁注]

舍人:这里指古代官职名称。始见于《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说:“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秦汉至明代之间宫中都设有舍人,如秦汉置太子舍人,魏晋有中书舍人。

长史:战国末年秦已置,如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的属官中都有长史,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后各代王府也设长史,总管府内事务。但在元代,仅在储政院设此职。

客卿:古代官名。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秦朝以后也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战国中后期很多秦国人也担任客卿,主要是执行对抗诸侯的战争、外交事务,外国人即可称客卿,也可称上卿等卿相,是仅次于相国的职务。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时改名大理,武帝时恢复旧称,哀帝时又改为大理,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后又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至北齐罢废。

弃市:即在大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秦时死刑种类众多,如车裂、腰斩、枭首等,其中就有弃市。秦汉的弃市不是斩刑,而是绞刑。

腰斩: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这种刑罚周代已经出现,直至雍正年间方被废除。《秦并六国平话》卷记载:“李斯、李由虽无罪犯,枉受其罪,只得枉招……遂具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小篆:秦相李斯发明的字体,又称秦篆。其特点是字形长方,笔画横平竖直,平衡对称,上紧下松。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汉字的古文字,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隶书:秦相李斯改造的字体,也叫“隶字”、“古书”。其特点是字形平直方扁,笔画有折无转,并有波挑。秦代的隶书叫秦隶,也叫古隶,后来的汉代则为汉隶,也叫今隶。秦代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又名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在历史上都非常著名。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卫国濮阳,即今河南省濮阳人。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政治家、思想家。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他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他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秦王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生于河北省邯郸。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赵高(?~公元前207),秦二世时丞相。秦始皇去世后,他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他成为丞相,设计陷害李斯。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政子婴所杀。

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即秦二世,嬴姓,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秦二世即位后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后被赵高的心腹阎乐杀死。

[阅读链接]

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李斯在厕所见到老鼠吃粪便,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后来,李斯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地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

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像在粮库里偷吃粮食的老鼠,才能为所欲为,尽情享受。

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不甘寂寞的。后来,他在终于秦国受到秦始皇的重用,干出了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