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相典范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生于隋唐时期的齐州临淄,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唐初良相和谋臣。谥号“文昭”。

他监修国史,制订唐朝律令,倡导儒学,综理朝政,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后世把房玄龄当做良相的典范。

房玄龄12岁时,在随父亲去京师一行之后,他综合听到、看到的情况,经过多日的思考、分析,认为大隋帝国一定会很快灭亡。

房玄龄12岁时所分析的隋朝大势,10年后得到了证实: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埋葬了隋王朝,暴君隋炀帝死在了扬州。

隋炀帝继位后,滥用民力,挥霍无度,短短几年,隋朝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各种矛盾激化。一些隋朝官吏也拥兵自重,伺机取隋而代之。

617年5月,太原留守李渊在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等辅佐下起兵反隋,挥师南下,沿汾水进军关中。

在李世民所部进抵渭水以北时,房玄龄从隰城赶来投靠李世民。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

随后,房玄龄在唐军入据关中、建立唐朝及李世民挥军取河陇、北救晋阳、东定中原、攻取河北等统一战争中,均尽其所能,给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

在作战中,唐军每歼灭一部敌军,别人争着寻求珍宝之物,房玄龄则总是先收揽各种人才,安置在幕府之中。发现有谋臣猛将,他便想方设法与之结交。因此,那些谋臣猛将愿为李世民尽其死力。

在用人问题上,房玄龄还常给李世民出主意。

例如,杜如晦原是秦王政府兵曹参军,不久迁陕州长史。房玄龄认为杜如晦人才当用,便向李世民建议说:“杜如晦,王佐人才。大王欲经营四方,非如晦不可。”

李世民接受了这一建议,将杜如晦又调回秦王政府。后来,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跟从李世民东征西讨,参谋帷幄。“玄龄善谋,如晦能断”,两二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李世民,为唐朝统一天下立下巨大功勋。

李渊称帝后,分封自己的4个儿子。长子李建成忌妒次子李世民的才华和功绩,欲谋害李世民。

对李世民兄弟之间的尖锐矛盾情况,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一起多次劝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又征询了其他僚属的意见,终于下定决心于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建成等。

当年8月9日,李世民接替李渊当上了皇帝,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封房玄龄为邢国公。

房玄龄于628年当上了宰相。

他处理政事尽心竭力,用法宽平,深受李世民信任。因此,李世民诏令他主持制订唐朝律令。

房玄龄研究前朝的律令后认为,旧法中的很多规定不符合情理。因此,他在制订唐朝律令时,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他主持制订的唐律共500条,立刑名20个等,其中削烦去害、变重为轻的条目多不胜记。他还主持制订唐令1590条,统一规定了枷、杻、钳、鏁、杖、笞等刑具的长短宽窄。他还删节唐朝建立以来的皇帝诏令,定留700条,颁布执行。

房玄龄崇尚儒学,所以极力推崇孔子。李渊当皇帝时,国学之中的庙堂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飨。房玄龄等建议以孔子为先圣,颜回配飨。李世民诏令执行。

在房玄龄等倡导下,唐朝大收天下儒士,根据他们的学识,分别予以录用;还扩大各类学校招生。

李世民多次亲自到国学听博士讲授儒学。四方儒士纷纷负书而至长安。吐蕃、高昌、高丽、新罗等少数民族酋长也派子弟进长安入学。国学之内学生接近万人,前所未有。

唐初形成这种教育兴旺的局面,与房玄龄的积极倡导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643年,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和百济联兵进攻亲近唐朝的新罗。645年,李世民不听房玄龄劝谏,下诏进攻高丽,结果损兵折将。

后来,李世民又改用轮番攻扰的办法,试图先疲惫高丽后大举进攻,结果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激起邻国的不满,国内人民怨声载道。

649年,房玄龄在病榻之中上表,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甚为感动。

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当场授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

房玄龄去世后,太宗为之废朝3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后来,又把房玄龄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时常前往怀念。

[旁注]

汾水:即汾河。在山西省中部,为我国黄河第二大支流。源于山西宁武管涔山麓,贯穿山西省南北,流经静乐县、古交市、太原市、清徐县、祁县、介休市、霍州市、洪洞县、临汾市、侯马市,在河津附近汇入黄河。

配飨:也称作“配飨”。飨,通“享”,谓有资格承当某事。指孔子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孔庙。

高丽: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封建王朝之一,是亚洲中世纪时一个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的国家,首都开京,即今开城。

昭陵:指唐太宗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西北的九嵕山上。陵园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24位功臣的画像,并时常前往怀旧。凌烟阁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即今甘肃省秦安西北。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谥号“太武皇帝”,后又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和“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李世民(599年~649年),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朝第二位皇帝。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在位23年。他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初名相。与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

长孙无忌(597年~659年),字辅机。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河南省洛阳人。李治继位后,欲立武昭仪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高宗偏听许敬宗诬陷,逐去其舅父长孙无忌的官爵,流放黔州,后令自缢。

[阅读链接]

有一次,唐太宗赐给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但房玄龄最爱的是自己的夫人卢氏。唐太宗命人传旨宣卢氏上殿面君。

卢氏出身于名门望族,有强烈的男女平等意识。她对唐太宗说:“女子终身只是一夫,男子凭什么就可以多娶妻子?”

唐太宗命人拿来一壶事先准备好的毒酒,说:“今天你不答应就把这壶毒酒喝了!”

卢氏接过毒酒一饮而尽,结果却安然无恙。唐太宗哈哈大笑,原来壶中装的是醋。李世民对她十分赞赏,此后再也不拿美女赏赐给房玄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