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谏臣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生于唐代巨鹿,即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他以直谏敢言著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征的父亲魏长贤精通文史,博学多才,曾做过北齐著作郎,后因直谏朝政,贬为上党屯县令。父亲正直倔强的品质,对青少年时代的魏征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然而由于父亲去世较早,家业也因此衰落。穷困的生活,并没有磨灭魏征的意志,他性格坚强,胸怀大志,喜好读书,多所涉览,尤注意于历代兴衰得失之道,这为以后他的从政、治史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魏征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为人耿直不阿,遇事无所屈挠,深为精勤于治的唐太宗所器重。

唐太宗屡次引魏征进入卧室,请教执政得失,魏征也喜逢知己之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朝政得失,频频上谏。

魏征的谏诤涉及面很广,除了军国大事外,还对唐太宗其他一些不合义理的做法提出善意的批评。很多时候,尽管唐太宗对魏征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毕竟认识到魏征是忠心奉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魏征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唐太宗偃戈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

唐太宗即位之初,曾与群臣谈及教化百姓之事。唐太宗认为,大乱之后,恐怕难以教化。魏征则认为,长久安定的人民容易自满,自满就难以教化;经历乱世的人民容易愁苦,而愁苦就有利于教化。这就像饥饿的人渴望食物,焦渴的人渴望饮水一样。

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制订了经国治世的基本国策,对于“贞观之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征还提出了以静为本的施政方针。

他认为,隋朝虽然府库充实,兵戈强盛,但由于屡动甲兵,徭役繁重,虽然富强,最后失败,其原因就是因为“动”。现在唐朝初定,在大乱之后,人心思治,所以当以安静为本。他以静为本的思想,主张社会有个安定的环境,与民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为了防止劳役百姓,魏征还劝谏唐太宗停止周边诸国的入朝贡献,并停止一些规模较大的活动,以减少国库的开支。

在当时,文武百官都以为封禅为帝王盛事,又天下乂安,屡次请求东封泰山,唯独魏征不同意。

他认为,尽管唐太宗功高德厚,国泰民安,四夷宾服,但皇上大规模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费用实属不该。唐太宗在魏征的规谏下,又恰遇河南、河北数州闹水灾,就停止了东封活动。

魏征认识到,帝王修饰宫宇,奢侈无度的结果,必然会疲劳百姓。在与唐太宗谈及此事时,魏征曾以隋亡为鉴,说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提醒唐太宗切忌奢侈,以防重蹈覆辙。

唐太宗曾让人在益州及北门制造绫锦、金银器,魏征就上言,劝止此事。唐太宗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征认为这是渐生奢侈之风的危险信号,于是马上给他敲一下警钟。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

魏征率直地回答说:“君之所以明,是因为他兼听;君之所以暗,是因为他偏信。”

他主张君主兼听纳下,听取臣下的正确意见,以克服君主的主观片面性。帝王久居深宫,视听不能及远,再加上自己的特殊身份,很难了解社会实际。可见,兼听纳下,也是魏征的政治思想之一。

唐太宗在实践中推行了兼听纳下的思想,调整了君臣关系,改变了帝王传统的孤家寡人做法。而臣下也对朝廷施政中的失误之处,积极上书规谏,匡弼时政。如此一来,君臣同舟共济,集思广益,上下同心,从而开创了贞观年间的谏诤成风的开明政治。

在一次奏疏中,魏征援引了管仲回答齐桓公在用人问题上妨害霸业的5条:一是不能知人;二是知而不能用;三是用而不能任;四是任而不能信;五是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可以说,知、用、任、信、不使小人参之,基本上概括了魏征的吏治思想。

知人是用人的首要问题。在用人问题上,魏征特别强调君主的知人。魏征指出君主知人,才能任用忠良之士,这是天下致治的先决条件。

魏征认为识别人臣的善恶是知人的一个重要内容。魏征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在用人标准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天下未定之时,一般是专取其才,天下太平之时,则非才德兼备者不可任。

他的这一用人思想,是和变化的客观形势相适应的,也是可取的。赏罚分明,不徇私情,也是魏征的用人思想中的一个内容。此外,他也反对重用宦官。

在这方面,唐太宗很多时候都采纳了魏征的意见。

魏征在与唐太宗等人讨论创业与守业之难时认为,要守成帝业,使国家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居安思危。他认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是由于帝王忘乎所以,无心政治,因而导致了国家的危亡与覆灭。

他以此提醒唐太宗,要小心在意,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魏征常以亡隋为借鉴,以说明居安思危的迫切性。他总结隋亡的教训,作为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以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639年5月,魏征趁唐太宗诏五品以上官员议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奏唐太宗,这就是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疏中列举了唐太宗搜求珍玩,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频事游猎,无事兴兵等10条弊端,言辞直白,鞭辟入里,再次提醒唐太宗慎终如始。

唐太宗看完奏疏后,欣然接纳,并对他说:“朕今天知道自己的过错了,也愿意改正。如若违背此言,再无面目见到诸位爱卿!”

说完亲手解下佩刀,赐予魏征,还赐予魏征黄金十10斤、马两匹。

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尽股肱之力,辅助唐太宗理政,已成为唐太宗的左手右臂,以至于助成“贞观之治”。

魏征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对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善于将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以史为鉴,以此论治道,劝唐太宗。

他根据唐太宗的诏令,修撰了《周史》、《齐史》、《梁史》、《陈史》、《隋史》五朝历史。五部史书总监虽是房玄龄,但房玄龄政务繁忙,魏征是实际的总监。

他还亲自动手,撰写了《隋史》的序和论,还为《梁书》、《陈书》、《齐史》写了总论。他治史谨严,有“良史”之称。

636年,五朝史书修撰完毕,唐太宗为嘉奖魏征,加封魏征为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

642年7月,魏征病重,唐太宗下手诏慰问。

魏征居室简陋,生活俭朴。唐太宗还特别下令为他建了一个正厅,还赐给屏风等物。

同年9月,唐太宗说:“方今群臣,忠直没有超过魏征的。”于是,罢去魏征的宰相职务,拜为太子太师。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亲临魏家哀悼,悲痛异常。他停朝5天,令百官参加葬礼。送葬时还登楼遥望魏征灵柩,还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

唐太宗对魏征的去世,十分悲痛。曾感叹地说: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他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魏征的历史性评价。

[旁注]

北齐: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于550年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6帝。577年被宿敌北周消灭,享国28年。

贞观之治: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因当时年号为“贞观”,故称。由于唐太宗实行开明政治,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显仁宫:显仁宫是隋代新都东都洛阳建设时的龙头工程。为了显仁宫更加漂亮,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都输送洛阳,充实显仁宫。显仁宫工程落实到位之后,成为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宫。

光禄大夫:官名。战国时代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唐以后用作散官文阶之号。光禄大夫为从二品,紫金光禄大夫为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

魏长贤(550年~624年),钜鹿郡下曲阳,即今山西省晋县人,迁居相州内黄,即今河南省内黄县。博涉经史,北齐时为著作佐郎,欲改撰《晋书》,后因讥刺时政,出为上党屯留令,其志未遂。魏长贤生子魏征,为大唐一代名相。

[阅读链接]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魏征,说他曾参加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起义军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曾经劝说建成杀害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板起脸问他:“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魏征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李世民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