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楷模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或伏龙。生于三国时期的琅琊阳都,即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诸葛亮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跟随叔父到了襄阳。叔父去世后,诸葛亮和弟弟一起来到隆中卧龙岗,一边种田一边读书。年轻的诸葛亮博览群书,喜欢钻研学问,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他在隆中结交了不少渊博学者,经常同他们一起游玩、交谈。诸葛亮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常自比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管仲、乐毅,渴望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局面中施展才华。

诸葛亮27岁那年,遇到了刘备。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先在荆州立足,再占益州,和孙吴及南方蛮夷结盟,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的高论,为其才智所折服,便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离开隆中,做了刘备的军师。

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统一南方。东吴孙权想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诸葛亮很高兴,就去了东吴。

东吴阵营中有主战派,也有主降派,诸葛亮当着东吴孙权的面舌战群儒,用激将法,使孙权下决心抗击曹操,结成了孙刘联盟。

在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败曹军,这一仗为刘备在南方立足和后来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帮刘备取得了荆州。后来,他又帮助刘备取得了益州。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诸葛亮做了丞相。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充分利用了这里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刘备北伐的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

他休士劝农,实行军屯,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此外,诸葛亮亲自考察后修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说山河堰灌溉可以农田46000亩。诸葛亮时修筑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沿用至今。

这些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士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建蜀初年,蜀国南部少数民族发生叛乱。诸葛亮亲自率兵南征,去平定叛乱。诸葛亮善于用兵,7七次擒获叛王孟获,但他每次都放了孟获,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安心归蜀。

诸葛亮不仅军功卓著、治国有方,他的艺术造诣也是很高的。

诸葛亮喜爱书法,在青少年时代就进行过刻苦的训练,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书、草书都写得很出色。即使战事十分紧张频繁,他仍然不忘临池挥毫。他的很多书法作品被北宋皇宫内府所珍藏。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

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

张彦远记述当时一些近代画家,如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绘画作品的售价:“屏风一片值金两万,坎者售一万五千,”“一扇值金一万。”并说汉魏三国画家的作品,在唐代已是“有国有家之重宝”,“为世代之珍”。

从张彦远他的记述中,可以大致看到诸葛亮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诸葛亮精通音律,喜欢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他既会吟唱,又善操琴,同时他还进行乐曲和歌词的创作,而且还会制作乐器,如制作七弦琴和石琴。不仅如此,他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诸葛亮的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

诸葛亮还有很多发明创造,比如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八阵图、孔明锁、木兽、地雷等,无不展示出他长于巧思的才艺。

诸葛亮一直没有忘记统一天下的愿望。

227年,诸葛亮向刘禅上了《出师表》,安排好内政,出兵北伐。蜀军进军顺利,后来由于派马谡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蜀军被迫撤回。为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并自贬三级。

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北伐。

他率领10万大军,占据武功,在五丈原扎营,与魏军在渭水两岸形成对峙局面。由于司马懿采取坚守的方针,在速战不成的情况下,诸葛亮令士兵屯田,准备长期坚持。

8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终年54岁。死后安葬在定军山。

诸葛亮临终时还留下退军密计,导演了一场“死诸葛吓退活司马”的好戏,使蜀军安全撤回。

诸葛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真正做到了他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旁注]

卧龙岗:卧龙岗有承德卧龙岗和南阳卧龙岗。南阳卧龙岗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纪念地,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汉中之战:东汉末年群雄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由于汉中是益州北方的一个郡,接近三辅地区,而且易守难攻,因此刘备在214年平定益州后,于217年北攻占领了曹操的汉中,战事维持了两年。最终,刘备占据汉中,在秋天自立为汉中王。

五丈原: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镇,即现在的蔡家坡镇境内,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5丈。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三国时期古战场,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埋葬于此。定军山建有武侯墓。

[图注]

乐毅 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魏将乐羊后裔。中山灵寿,即今河北省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他曾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创造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诸葛亮常常以乐毅自比,才能不在乐毅之下。

刘备(161年~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即今河北省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为统一天下北方作出重大贡献。同时,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即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即现江苏省徐州睢宁西北。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在位23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并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又字升之,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40年。谥号“怀皇帝”,庙号仁宗。263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即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但马谡却于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诸葛亮痛斩。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和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谥号“文贞”,后改为“文宣”。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等。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阅读链接]

我们现在所见的馒头,据说原来是指顶替用来祭祀的俘虏蛮夷的头,所以称为蛮头。后改用“曼”字,以避讳人祭的蛮头,再后来,加了“饣”旁成为现在的馒头。

话说诸葛亮平定孟获班师回朝,大军到了泸水却不能过河,因为按照习俗,需要拿49个蛮人的头来祭祀河神。

次日,诸葛亮用面粉合面,中间裹肉,做成了人头状,来顶替人头,用以祭祀。结果大军顺利地渡过了泸水。自那以后,人们在祭祀时,除了猪、牛、羊等祭品之外,又增加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