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贤相萧何

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生于西汉泗水郡丰邑县中阳里,即今属江苏省丰县。汉朝初年丞相,政治家。谥号“文终侯”。

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其后又制订汉律,为东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不朽功勋。与张良、韩信并称“汉初三杰”,萧何位居其首。

萧何年轻时在秦时的沛县做县里的狱吏。他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尤其是和其中的秦泗水亭长刘邦,感情更不一般。

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为县里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结果途中大部分人都逃走了。刘邦自己度量,即使到了骊山也会被按罪被杀。于是就躲了起来,藏到荒凉的芒砀山的深山老林中。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起反秦的大旗,各地豪杰云集响应。此时做狱吏的萧何与曹参、樊哙等人时常聚会,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发展。萧何设法让樊哙去芒砀山找回刘邦,打算共同起义。

刘邦从樊哙这里得知萧何意图后,立即率众奔沛县而来。来到沛县城下,刘邦在帛上写了一封告沛县父老书,用箭射入城内。

沛县百姓看了刘邦的信,就聚集起来攻入县衙,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在萧何等人的力举下,刘邦做了沛县的县令。于是,他们便在县衙大堂举行了仪式,誓师起事,并按楚国旧制,称刘邦为“沛公”。

刘邦才深知萧何真心拥戴自己,内心十分感激。从此,萧何紧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

公元前208年9月,项梁叔侄杀了会稽郡守殷通,举起义旗。不久,便召集了20余万兵马,并与刘邦所部会于薛城。

众将约定:项羽从北路向西攻秦,刘邦从南路西进向关中进发,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后,谁先入秦都咸阳谁当关中王。

刘邦率军勇往直前,凭靠张良等人的谋划,避实就虚,剿抚并用,一路夺关斩将,直抵关中。萧何身为丞督,则坐镇地方,督办军队的后勤供应。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大军兵临咸阳城。秦王政子婴设计杀了奸相赵高,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于是,起义大军开进了咸阳城。

将士们见秦都宫殿巍峨,街市繁华,顿时忘乎所以,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

萧何进入咸阳后,一不贪恋金银财物,二不迷恋美女,而是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他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

萧何做官多年,他知道,依据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几乎总揽一切朝政。

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了如指掌。

对萧何的做法,刘邦很是佩服,遂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5000户,并派兵卒500人为萧何贴身侍卫。

刘邦率先攻入咸阳后不久,项羽也率军入关,并自封为西楚霸王,占有梁楚东部9个郡,建都彭城,即现在的江苏徐州。并背弃原来的约定,改立刘邦为汉王,辖治荒远偏僻的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

为了阻止刘邦东进,项羽又把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分封给了3个秦朝降将。

刘邦看出了项羽的险恶用心,憋了一肚子气,有心与项羽决一死战,怎奈势单力薄,实难取胜。只好采纳萧何、张良等人的建议,隐忍入蜀,休兵养士,广招人才,待机再与项羽争个高低。

刘邦按张良的计谋,偃旗息鼓,人不解甲,马不停蹄,急匆匆地向巴蜀进发。一路上,许多来自其他诸侯王军中的兵士自愿投到刘邦的旗下。

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楚营中逃出,投奔刘邦的。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刘邦平定了天下。

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采纳张良、韩信所献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挥师东进,留下萧何负责征收巴蜀之税,供给军粮。

汉军将士人蜀后,思念家乡,东归之心甚切,一旦东归,个个如猛虎下山,奋勇争先,直杀得雍王章邯的兵马丢盔卸甲,落荒而逃。汉军一路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便占据了三秦之地。

刘邦令萧何坐镇关中,安抚百姓,同时负责兵员和粮饷的筹措与补给,自己则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彭城进发。

由于几经战事,这时的关中已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秦都咸阳被项羽放火烧了3个月,已成一片瓦砾。萧何留守关中后,马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

萧何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仅颁布实施新法,重新建立汉的统治秩序和统治机构,修建宫廷、县城等。另外又开放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让百姓耕种,赐给百姓爵位,减免租税等。

他还让百姓自行推举年龄在50岁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们为“三老”,每乡一人;再选各乡里的三老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酒肉。

由于萧何办事精明,施政有方,颁布利民法令,关中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前线的需要。

公元前203年,项羽由于连年战争,陷入了兵尽粮绝的困境。而此时,萧何坐镇关中,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供应汉军,补足汉军缺额。刘邦也因此得以重新振作,多次转危为安,并逐渐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好形势。

后来,刘邦越战越强,终于逼得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消灭项羽、平定楚地后,诸侯联名上《劝进表》给刘邦,推举他为皇帝。刘邦论功行赏,最后定萧何为首功,封他的食邑也最多。

很多功臣因此愤愤不平,说他们都身经百战,而萧何只不过发发议论,做做文字工作而已,毫无战功,为什么他的食邑反而比我们多?

于是,刘邦问大臣们:“你们知道猎狗吗?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用来指示行踪,放狗追兽的是人。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况且你们只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带两三个家里人,而萧何却是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这些功劳怎么能抹杀呢?”

大家都无言可答。

行赏分封诸侯后,定都的问题又迫在眉睫。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定都咸阳。于是,刘邦暂居栎阳,命丞相萧何营建咸阳。

公元前199年,咸阳皇宫——未央宫竣工,萧何请御驾从栎阳到了咸阳。至此,西汉建都长安,历时200余年,萧何成为该城的最早规划和设计者。

公元前195年4月,汉高祖刘邦病逝于长乐宫,享年62岁。同年,太子刘盈即位,这就是汉惠帝。萧何继任丞相。

不过这时,萧何年事已高。这期间,萧何参照秦法,摘取其中合乎当时社会情况的内容,制订了律法共9章。这是汉朝制作律令的开端。《汉律九章》删除了秦法的苛繁、严酷,使法令更为明简。

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病危之际,再一次向汉惠帝献计献策,举荐曹参为相。

曹参继任丞相后,遵照萧何制订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

[旁注]

亭长:乡官名。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1000米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

关中: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为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陕西,即在长安附近关中一带。这里是秦国的发源地。因为陕西是春秋战国时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

垓下:古地名,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垓下古战场俗称霸王遗址,现在叫霸王城,当年的垓下古战场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城东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垓下村一带,现在的垓下村就是2000多年前的霸王古城。

未央宫:西汉皇家宫殿,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约3000米处,因在长乐宫之西,汉时称西宫。由于当年位于西汉都城长安城的西南部,命名很可能是位于未,即西南方的中央宫殿之意。

长安:西安的古称,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迁徙,但大致都位于现在我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从西周到唐代先后有21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长安。是世界历史及我国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字季。汉朝开国皇帝,在位8年。谥号“高皇帝”。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对汉民族的发展,我国的统一强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泗水沛,即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樊哙(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县,即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为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一心腹,楚汉时期仅次于项羽的第二猛将。封舞阳侯,谥武侯。

项梁(?~公元前208年),下相,即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楚国贵族后代,项燕之子。项羽的叔父。在反秦起义的战争中,因轻敌,在定陶被章邯打败,战死。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秦末起义军领袖、西楚王朝的建立者,著名军事家、“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同叔父项梁在会稽郡斩杀郡守之后迅速崛起,举兵反秦。后在垓下被刘邦打败,自刎于乌江边。

张良(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字子房,祖先五代为韩国丞相,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张良在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年),淮阴,即今江苏省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后遭刘邦的疑忌,以谋反罪处死。韩信是我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汉惠帝(公元前210~公元前188年),刘邦次子,西汉第二任皇帝,在位7年。谥号“孝惠”。“孝”意即孝子善于继承父亲的事业。此后,汉朝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只有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因是中兴之主而例外。惠帝死后葬在安陵,在陕西西安附近。

[阅读链接]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羽,并曾多次向他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萧何与韩信多次谈论后,发现韩信是个奇才。

但韩信思量自己难受重用,就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连夜追回。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才,应重用韩信。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7月,选择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