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如山的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生于宋代庐州,即今安徽省合肥市。历任知县、知州、监察御史、户部副史和地方三路转运使、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枢密副使。谥号“孝肃”。

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其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小说、戏剧,使其清官包公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包拯在28岁时考中了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当初考取进士后,担任大理评事,实职为建昌知县。

但包拯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不忍心离开,就推辞没有去就职,后来调任和州管收税的官。父母不愿离开家乡,包拯就辞掉官职,日夜侍奉双亲,这样过了10年。

父母相继去世后,包拯还在父母的坟旁建造了一个茅屋守孝。守孝期满后,还在父母坟前徘徊,久久不愿离去,最后经别人劝说,才到吏部报到。

包拯做官期间,每到一个地方都为当地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由于他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很受人民爱戴。

包拯在出任扬州天长知县时,一天,有个农民来告状,说他家的牛昨晚被人割了舌头,请求查清此案为民伸张正义。

包拯询问了一些问题,估计是冤案,但没有证据,就对农民说:“你先回去吧!”

那农民不走,说:“我的牛流血不止,不能吃东西,怕是活不长了,那该怎么办?”

包拯说:“你回家把牛宰了,但不要声张。”

按照当时的法律是不能私自宰杀耕牛的。农民回家后,真的把牛给杀了。

几天后,有人举报说:“有人违反官府命令私自宰耕牛。”

包拯盘问:“你知道他为什么宰杀耕牛吗?”

那人回答:“不清楚,听人说好像是舌头割掉了。”

包拯脸一沉,说:“给我拿下!”

那人大吃一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忙认罪求饶,一桩奇案立刻真相大白。从此民间流传有个审判牛舌案的包公。

包拯刚到庐州时,县衙门口告状的人忽然多了起来。包拯感到奇怪,于是亲自到县衙了解实情。原来好多人是告包拯的舅舅抢占民田,欺压百姓。

包拯很生气责问县令:“这些案件为何不审理?”

县令说:“那些人是诬告,我已命令派人把他们赶跑了。”

包拯听了更生气,厉声问道:“你怎知是诬告?身为县令,你本应为民做主,却不体恤民情,反把告状的人赶跑,理应将你查办。姑念你是初犯,暂且放过。你现在要加紧审理!”

县令并不知道包公是什么意思,还以为他与其他的上司一样贪污包庇,所以不知如何是好。按法律应该逮捕包拯的舅舅,但他不敢这样做。

因此,他吞吞吐吐地说:“包大人,现在公务繁忙,这个案子就先压一下。”

包拯坚决不同意,他亲自派人将舅舅缉拿归案。

包拯夫人董氏劝他手下留情,包拯说:“不是我包拯无情无义,是舅舅胡作非为,天怒人怨,我是这里的父母官,理应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大公无私。舅舅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我如果宽恕了他,不依法惩治,我就无法再管理这庐州了。”

包拯的儿媳崔氏也来求情。包拯对儿媳说:“舅爷照顾你,我很感激,可这和案子是两回事,他犯了法,我如不执法,告状的百姓会怎么看我,他们还会相信官府吗?”

包拯把平民百姓送来的一份份状子摆在面前,又令衙役找来原告,然后让衙役将舅舅带上大堂。

包拯舅舅发现坐在堂上审他的是自己的外甥,气得浑身发抖。

包拯怒喝道:“大胆罪犯,你扰乱乡里,不但不老实认罪,反辱骂本官,有失体统!拉下去,打!”

衙役立刻将舅舅拉下,重打40大板。

那些同包拯舅舅一样横行霸道的乡绅都在府衙门外等候,当他们听到“啪啪”的板子声,都大惊失色,吓得屁滚尿流。从此,这些人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

人们都赞扬包拯为民除害。包拯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得到了民众的爱戴,同时也震慑住了一批横行不法的乡绅。

有一年发大水,河道阻滞,积水不通,经过调查,是一些地主侵占河道用来修筑花园。包拯下令,清除全部河道上的建筑。地主们不肯拆除,拿出一张地契狡辩说那是他家的产业。

包拯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地契是地主自己伪造的,他十分恼火,立即下令地主拆掉花园,并向宋仁宗揭发那些地主的恶行。

地主见包拯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怕事情闹大了对自己不利,便乖乖地拆了花园。

包拯在开封府当府尹时,改变陈规,采取有利于百姓申冤的措施。开封府原来规定百姓到府衙告状,不能直接到公堂向知府递交诉状。

诉状由“牌司”传递,老百姓为了自己的诉状能够递上去,只有花钱贿赂他们,否则诉状就递不上去。包拯于是让老百姓直接到大堂陈述案情,为了方便,甚至连通往大堂的小门都拆了。

包拯在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事期间,以唐代的魏征为榜样,敢于直谏。他多次当面批评皇上朝令夕改,失信于民的行为,并积极向皇上进言要听取和接受合理的意见,明辨是非,爱惜人才,端正刑法。

包拯当监察御史时,有一个叫张尧佐的人,因为他的侄女得到宋仁宗的宠爱而得到三司使的高位,包揽了全国的贡赋和财政事务。他贪婪成性,对老百姓大加搜刮,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有许多官员向宋仁宗告张尧佐的状都被扣住了。

包拯知道后,亲自去拜见宋仁宗,劝说仁宗“不要爱屋及乌,使没有才德的人身居高位,使天下人失望”。

宋仁宗虽不愿意撤张尧佐的官,但还是照办了。改任为地方节度使,包拯认为不妥,又上书苦谏。

宋仁宗因怕宠妃生气,不忍革去张尧佐之职,包拯以辞官归隐威胁宋仁宗,宋仁宗只好相让,永远不提升张尧佐的职。

当时有个叫王逵的人,曾任湖南、江西、湖北等路转运使,每到一地他都随意加派苛捐杂税,侵吞公款。包拯屡次上书弹劾。宋仁宗把王逵贬为徐州知州。

由于王逵关系网十分严密,上下打点些银子,不久又恢复原职。包拯得知后,第七次上书,直言王逵之恶,指责其“不管到哪里任职,都不讲法理。残酷地对待百姓,民怨极大,恳请罢免其职务,以免天下百姓受累”。

由于包拯的据理抗争,宋仁宗罢免了王逵,为民除了一大害。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包拯弹劾官吏不避权贵。郭承佑是宋太宗的孙女婿,并且是宋仁宗皇后郭氏的族人,所以职务升迁很快。包拯在应天府时,因弹劾郭承佑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而遭到贬黜。

不久,宋仁宗又派郭承佑负责代州边防。代州是防御辽朝的前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郭承佑却不懂军事。

包拯从国家利益出发,上书请求罢免郭承佑,另选军事能人。这次,宋仁宗听取了包拯的意见。

包拯弹劾官吏完全是根据他本人的实际情况执公进言,绝无个人恩怨,因此,连被弹劾的官员也无话可说。

1041年,包拯调到端,即今广东省高要县做知州。端州是当时每年进献给皇帝的贡品端砚的产地。

因为有利可图,在包拯来之前的知州,都趁机向老百姓征收大量的端砚,送给朝里的大官们,换取升官发财的机会。

包拯到端州以后,不但没有贪污一块端砚,而且派人查清以前官吏贪污端砚的情况,然后严格规定按每年20块的数量制造端砚,官员贪污的端砚一律交公,百姓制砚的工钱由官府付给,给当地百姓减轻了负担。

同时也得罪了其他的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但包拯一点儿也不害怕。

包拯主持三司期间改变了过去的一些做法。以前,凡是各种封藏于仓库供皇帝用的物品,都从各地摊派,造成百姓困难。包拯特此设立市场,实行公平买卖,此后百姓不再受到侵扰。

泰州、陕州、斜谷一带官府衙门的造船木材,大都是向百姓征来。契丹在关塞附近聚集军队,边境的州郡经常发来警报,朝廷命令包拯到河北征调军用粮草。

包拯上书说:“漳河一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然而大多被用来牧马,请把这些土地全部交还百姓,让他们耕作种植。”

解州池盐的专卖法令,加重了百姓负担,包拯到那里筹划,请准一律听凭自由买卖。这些建议都被朝廷采纳。

包拯性格严峻正直,他厌恶官吏盘剥百姓,他不轻易与人相交,不会用伪装的笑脸来讨别人喜欢,当时曾流传着包拯的笑脸和黄河的水变清一样难以看到。平时没有私人请托的书信,旧友、亲戚同乡都断绝往来。

虽然当官了,可是衣服、饮食同当平民时一样,这在宋代官场上是绝无仅有的。

他还经常嘱咐孩子们说:“我的后代子孙做了官,若有犯贪污罪的,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不许葬在祖坟中。不顺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拯在一次处理政务时,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旋即病逝,终年66岁。

由于包拯正直无私,赢得了历代人民的衷心敬仰,他的事迹妇孺皆知,形象被神化,他的英名千古流传。

[旁注]

吏部:我国古代官署。从西汉到清朝,各代设有尚书有常侍曹、尚书、吏部尚书、文选清吏司等。1911年,清政府的责任内阁设立制诰、铨叙等局,吏部遂撤。另外,除吏部以外,还有户部、礼部、刑部、兵部和工部五部,即所谓“六部”。

乡绅:乡绅阶层主要由那些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包括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三司使:官名。唐代始设,总管国家财政。三司的设立最初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财权,后来三司是一个几乎无所不管的部门。北宋前期为最高财政长官,是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

转运使:官名。我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初曾派若干转运使赴各地供办军需,事毕即撤。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于各路设转运使,称“某路诸州水陆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

开封府 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威名驰誉天下。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建筑面积13600万平方米,气势恢弘,巍峨壮观,与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应,同三池湖水相映衬,形成了“东府西祠”的壮丽景观。

[阅读链接]

开封的老百姓纪念包拯,在开封府旁修建了一座包公祠。当时,开封府署内有一通题名碑,凡是在开封府任过府尹的,姓名都刻在碑上,只有“包拯”两个字被后人抚摸最多,以致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指痕。

现在,这通石碑仍然保存在开封历史博物馆里,“包拯”两字已模糊难辨。

开封包公祠毁于明代末年,当时明军为阻挡李自成进攻,扒开了黄河大堤,大水把开封府署和包公祠都冲毁了。大水过后,只在包公祠遗址上留下一个小水潭,被称为“包府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