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篆刻流派与名家

清代篆刻是我国篆刻艺术史继汉代篆刻之后又一次出现兴盛的气象。尤其是从清代中期以后,篆刻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而且对篆刻艺术的研究也达到一个历史性的高度。

清代篆刻经过清初的发展,至清代中期,随着以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的崛起,篆刻艺术更加繁荣,篆法、技法、章法都已成熟,而富有极为鲜明的艺术个性。

丁敬,字敬身,号砚林、钝丁、梅农、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孤云石叟等,浙江杭州人。他针对当时印坛因袭守旧,提倡独创的精神,在篆法、章法、刀法诸多方面形成了个性的艺术语言,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开创了一代印风。

丁敬以切刀法追求秦汉印章的大意,刀法轻重有致,方中有圆,钝拙见胜,印文的线条表现了强烈的节奏感,奠定了浙派篆刻艺术的风格。

丁敬对入印文字颇有研究。他针对明代以来印人用字都以《说文解字》为范字,使印人在印章的配篆上受到了很大局限,便大胆地提出不要受到《说文解字》的束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篆刻家的印章布局的思路和创作手法。

丁敬篆刻,兼收各个时代的长处,沉浸日久,章法稳重严谨,格调拗涩而劲挺,孕育变化,气象万千。他注意印外求印,于治印之外从事金石考证、研究禅理、书画、诗词等,他的篆刻表现一种奇古典雅,神流韵闲,苍劲纯拙,清刚朴茂,力挽时俗矫揉妩媚之态,印文参用隶、楷点画,布局变化多端,时出新意。

丁敬刻边款沿袭何震单刀刻款的方法,但较前人有所发展。奏刀即进刀前不起稿,以刀代笔,一刀一笔,自然简捷,他的这一刻款方法给后来印人不少新的启示。

丁敬篆刻艺术的崛起,给清代中期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继而出现了以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

蒋仁,原名泰,字阶平,因得“蒋仁之印”铜印而改名,号山堂、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人。

蒋仁主要继承丁敬晚年风格较为鲜明的篆刻形式。他治印,运刀滞涩,印风古秀神韵,崇尚朴厚,学丁敬篆刻,深得精髓,苍劲简拙,自有创意。

蒋仁刻印款,用“颜体”行书,极富书味,别具一格。他一生不轻易为人制印,故在“西泠八家”中他的印流传最少。

黄易,字大易、大业,一字小松,号秋庵,别署秋影庵主、散花淮人、莲宗弟子等。浙江仁和人。由于黄易与丁敬同为研究金石学,均善刻印,时称“丁黄”。

黄易治印受业于丁敬,对宋元各家印有所研究,故其印风格较丁敬、蒋仁又有新意。

黄易认为,治印需“小心落墨、大胆奏刀”,可谓深得篆刻三味。所作印章布局平稳自然,善变化,从拙处得巧,得印人精髓;印文突出隶楷笔意,深明缪篆之法,用刀稳健。楷书印款有晋人之风,自成一格。

奚冈,原名钢,字纯章、铁生,号萝庵、鹤渚生、蒙泉外史、散木居士、浙江钱塘人。他擅书法、绘画,篆刻师法丁敬,旁及秦汉。

奚冈得丁敬之传,却无丁敬之豪健,拙中求放,淡雅隽永,方中求圆,而秀逸之气跃然于纸上,且自成面目,风格与黄易接近。时人誉其与黄易、吴履为“浙西三妙”,“西泠八家”之一。

陈豫钟,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人,出生于金石世家,癖好金石文字学,精墨拓,收藏古印、书画、佳砚甚富,工书画。

陈豫钟篆刻宗法丁敬,谨守法度,工整秀润,朴拙典雅,印款常作密致细字楷书,极为工秀,印章自成风貌,为“西泠八家”之一。

陈鸿寿,字子恭,一字曼生,又号老曼、恭寿、曼公、曼龚、夹谷亭长、种榆道人、胥溪渔隐,浙江钱塘人。精古文,书法诸体皆能,善画梅,曾任溧阳知县时,以宜兴陶土制紫砂壶,并镌刻铭词,人称“曼生壶”,得者珍视如璧。

陈鸿寿篆刻师法丁敬的基础上,参以汉法,刀法劲挺泼辣,豪迈遒劲,印文点画有动感,突出神态,使浙派面目为之一新,为“西泠八家”之一。他比陈豫钟小6岁,印与之齐名,世称“二陈”。

赵之琛,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人。擅长金石文字,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能自成一家。

赵之琛篆刻受业于陈豫钟,能集黄易、奚冈、陈鸿寿等各家之长,善于从多方面汲取艺术营养,用刀爽朗挺拔;印文结构不但秀美,还善于应变;章法布局平稳匀称,极尽分朱布白之能事。

赵之琛印款用楷书镌刻,秀劲涩辣。其印作为陈鸿寿所推许,被后人学习浙派刻印的蹊径。其印章风格集浙派之大成,为“西泠八家”之一。

钱松,本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别号铁庐、西郊、耐清、秦大夫、未道士、西郊外史、云和山人、老盖,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塘人。工书画,善琴瑟乐曲,酷好金石文字。

钱松篆刻得力于汉印,尝摹刻汉印2000方,在篆刻艺术上,受西泠诸子特别是丁敬的影响较深,创作多是浙派风格,用刀一洗陈法,切中带削,线条的立体感甚强;章法大胆,时出新意;后期风格自成面目,但仍有浙派之迹。赵之谦曾誉为“丁、黄后一人。”为“西泠八家”之一。

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又有完白、古浣、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别署,安徽怀宁人。是清代杰出书法家和印学家。

邓石如的篆刻初学何震、梁褒,后来以自己书法之用笔、结体,运用到篆刻上,把篆书上生龙活虎千变万化的姿态运用到印章上来,这是印学家从未有过的,特别是朱文印,光气闪烁,不可逼视,更有创造性的发展,呈现出刚健挺俊、流动多姿的印文书体,一改唐以来拘谨之态。

邓石如刻印,用刀猛利流畅并辅已披刀,他运刀着力点不在刀尖而在锋脊,迎石冲披,作品爽利洒脱,苍劲浑厚,凝重流畅,刚柔相济,方圆并举。

邓石如用“刚健婀娜”来评判自己的印,这是非常恰到好处。以“铁、钩、锁”来论其刻印,是谓要旨。“铁”,指刀法,铁笔就是以刀代笔,要使刀刚健有力;“钩”,指笔法,字要圆润遒劲,爽利流畅;“锁”,指章法,字与字的配合要紧揍,整体相连,浑然天成。

邓石如篆刻边款也体现了他的书法的特长。内容极富文学性。在印章的形式上真、草、篆、隶诸备。双刀、单刀皆用,尤以双刀款法笔意浓烈,引人注目。

邓石如的篆刻艺术在明清印坛地位显赫,后世印人推崇至备,对清代中后期的印坛影响至深。故后世印人称之为“邓派”,又称“新徽派”、“后徽派”。

篆刻艺术在晚清时达到顶峰,出现我国篆刻史上第二次兴盛时期。在清代晚期的篆刻成就比较突出的有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徐三庚、吴熙载等印人。

赵之谦,字益甫、撝叔,号冷君、悲盦,无闷、憨寮、子欠、悲庵、悲翁,浙江会稽人。学问文章根底深厚,书画篆刻皆第一流。

赵之谦治印,朱白皆精,无论印章大小,其篆法、章法姿态纷繁,形式多样;布局虚实相生,字形基本是方的,转折处外方内圆;白文印纵横交叠、苍劲爽利、方圆兼备。

赵之谦运刀如运笔,挥洒随意,表现力极强,刀法十分娴熟,精湛。他用单刀冲刻的白文印“丁文蔚”打开了齐白石印章风格的门扉。他在印章边款艺术上首创以汉魏书体阳文刻款。并刻有一些汉画中的图案,或人物,或山水,或动物等。使印章款识艺术形式更丰富。

黄士陵,字牧甫,一作牧父,亦作穆甫,号倦叟、黟山人、倦游巢主,安徽黟县人。幼承家学,年轻时得到王懿荣、吴大徵的指点,遂留居广州。又学丁敬、黄易、陈鸿寿、邓石如、吴让之,印章水平已经较高。

黄士陵善于在平淡无奇的印面中通过恰当的夸张,达到化静为动的效果。他对印章文字的处理,其成就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印学家。他能根据作品的需要,对文字加以适当改造、简化,甚至以楷字入印,使篆刻作品丰富多样。他以广博的学识和修养形成了自己的篆刻艺术语言。

黄士陵的边款除文辞隽永严谨之外,在技法上也有所更新。他以稳健的推刀法,使印款含蓄质朴,结体尤见古拙错落。他的印学在广东、香港影响较大。晚年的篆刻颇具特色、独张一帜,后世称之为“黟山派”。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缶翁、老缶、缶道人、苦铁、破荷、大聋、酸寒尉、芜菁亭长等,浙江安吉人。与吴熙载、赵之谦、胡钁并称为“晚清四大家”。

吴昌硕一生治印,风格几经变更,早期从浙派印入手,后专攻汉印,一度以浙派的切刀法追求拙涩风格,随后又继学皖派印风,取法邓石如、吴熙载、钱松、赵之谦等人。尤其对“西泠八家”之一钱松甚为钦服,深受钱松后期雄浑跌宕风格的影响,取法古玺和秦汉印,又融入历代金石碑碣文字造型艺术,及金文、陶文、封泥、汉三国篆碑、汉晋砖文等;其篆结取法邓石如、赵之谦圆转的基础上,掺入《石鼓文》的体势,他一生于《石鼓文》功夫最深,早期临摹肖似,后加熟练,出以新意。

吴昌硕的印章也体现了石鼓文那种高古奇崛,貌拙气雄的意态,印文线条以浙派苍莽滞涩为基础,突出笔意,刀法自如,冲切披削兼使,用钝刀硬入,强化了笔画锐钝、方圆、轻重的变化,所表现的是古朴、豪迈、浑厚、苍劲的风格。

吴昌硕在技巧的表现上,不单是刀法技巧的表现,他一洗前人旧制,用敲击、磨擦、凿、刮、钉等多种手法造成印面残缺破损的古朴之趣,以印章斑驳的形式来表现浑厚的金石味,而且他这种表现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而是自然的流露,这是非高超的艺术修养的印人能为的。这就是所谓“既琢且雕,还返于朴”。

由于吴昌硕的学问好,功夫深,气魄大,识度卓,终于摆脱了寻行数墨的旧藩篱,形成了自己的高浑苍劲的风格,将明清篆刻艺术六百年来的印学推向一个新的顶峰,成为一代宗师。

徐三庚,字辛榖,号井罍,又号袖海,别号金罍、洗郭、大横、余粮生、金罍道士、金罍道人、金罍山民、荐木道士等,浙江上虞人。工书法,尤擅篆刻,善摹刻金石文字,并擅长刻竹。

徐三庚印飘逸妍美,疏密分布对比强,有磅礴之气,刀法精熟,笔势酣畅,时人誉为“吴带当风,姗姗尽致。”他的边款取法在晋唐汉魏间,刀法猛利,自成面目。

吴熙载,原名廷,字熙载,避同治帝之讳,50岁后更字让之,亦作攘之,别号让翁、晚学生、晚学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江苏仪征人。善画,工篆书,擅篆刻。

吴熙载出包世臣之门,是邓石如再传弟子,篆书纯用邓法,挥毫落笔,舒卷自如,虽刚健少逊,而翩翩多姿,独具风格。篆刻初以汉印为师,30岁后见邓石如的作品,敬佩不已,遂倾心效法邓石如的篆刻,而且在邓派的风格上自成面目。

吴熙载印富有张扬的个性,刀法圆转熟练,气象骏迈。他一生刻印以万计,破前人藩篱而自成面目;印文方中寓圆,刚柔相济,粗细相间,婀娜多姿,刻白文常作横粗竖细的处理,追求纵横变化;用刀或削、或披,圆转熟练,流畅自然,突出笔意,气象骏迈,发前人所未发。布局应情处理,极富变化。镌刻行草印款,飘逸劲丽。他的篆刻对后世的印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晚清杰出的印家之一。

除了上述篆刻流派及其著名大家外,清代还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印学理论家,他们以独具的艺术眼光,阐述了印学中的技法、美学观、各派源流等,为我们研究清代篆刻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比如,周亮工著的《印人传》最有影响,此书是他倾其毕生精力、遍访印人的呕心力作。只可惜周亮工《印人传》未完成,于1672年去世。他的《印人传》以传记体的形式,对每位印人的创作思想、师承关系、流派风格,审美范畴进行了论述。为后世印学提供了很珍贵的印学史资料。他还有《赖古堂文集》、《书影》、《字触》、《闽小记》、《读画录》、《尺牍新钞》等行世。

再如魏锡曾,他一生对金石拓本、印谱、名人印蜕汇辑甚富,嗜印有奇癖。他自己不刻印,但对印学的研究独具慧眼,入木三分。他的印学理论散见于“序”、“跋”和诗中。他撰写的《论印诗二十四首》,对明、清时期各流派印人的论述,可谓淋漓尽致,恰当好处。其诗之文采隽永,才情并茂,是晚清杰出的印学理论家、鉴藏家。

清代印学理论家及书籍还有:秦爨公著《印指》,福建陈鍊著《印说》,浙江董询著《多野斋印说》、《续三十五举》,福建林霔著《印说十则》,冯承辉《印学管见》,浙江姚晏著《再续三十五举》,海阳汪维堂著《摹印秘论》,广东陈澧著《摹印述》,海宁陈克恕著《篆刻针度》,北京许容著《说篆》,山东张在辛著《篆印心法》,江苏鞠履厚著《印文考略》等。

清代的印谱随着清代的篆刻艺术的发展印谱与日俱增。主要的印谱有:周在浚、周在延合辑《赖古玺印谱》,陈介祺辑《十钟山房印举》,汪启淑辑《飞鸿堂印谱》,吴大澂辑《十六金符斋印存》,吴式芬辑《双虞壶斋印存》,吴云辑《二百兰亭斋古铜印存》,丁仁辑《西泠八家印谱》,魏锡曾辑《吴让之印存》,赵之琛著《补罗迦室印谱》,赵之谦著《赵撝叔印存》,吴昌硕著《缶庐印存》,刘鹗辑《铁云藏印》等,共统计印谱约73种,410卷之多。

上述这些印学理论及印谱,为后世学习清代篆刻,了解清代篆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旁注]

西泠八家 是指丁敬、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他们的篆刻艺术风格又被称为“浙派”,是清代以杭州为中心的篆刻流派,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其治印宗汉法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方中有圆,苍劲质朴,古拙浑厚,别具面目。

颜体 唐书法家颜真卿的字体风格。其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学张旭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世称“颜体”。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具有端庄美、阳刚美和人工美。颜体一出,唐代书坛为之一新,是盛唐气象鲜明标志之一。

陶土 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具吸水性和吸附性,加水后有可塑性。颜色不纯,往往带有黄、灰等色,因而仅用于陶器制造。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

结体 书法术语,亦称“结字”、“间架”“结构”。具体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笔法、结体和章法是书法技艺的三个要素。我国古代论述结体的专著,比较著名的有唐代欧阳询《三十六法》、明朝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清朝黄自元《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等。

吴带当风 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周亮工 (1612年~1672年)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人。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生平博极群书,爱好绘画篆刻,工诗文,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

[阅读链接]

清代乾隆皇帝曾经多次巡游江南,浙江督抚为了迎接圣驾,就在西湖岸边建造了一座行宫,由于奚冈的名气较大,地方官员就请奚冈前去宫内作画。

奚冈对此坚决回绝,督抚一怒之下,就派人执械将他押至行宫。奚冈不畏权势,坚决地说:“焉有画而系之者?头可斩,画不可得!”督抚的幕僚十分钦佩他这种勇气,赞道:“尔非童生,乃铁生也。”此后,奚冈便以“铁生”为号。奚冈作为一介书画人士不以官交,实是气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