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繁荣艺术

明清时期,篆刻好手如林、派别繁多,印章篆刻艺术和碑石篆刻艺术百花齐放,造成了篆刻艺术的繁荣。

明代明代篆刻家、书画家文彭继承与创新篆刻艺术,被后来篆刻家奉为篆刻之祖。其他如汪关等人也都各树一帜。明代碑刻较为盛行,石刻方面以南京明孝陵神道石刻著称于世。清代印章篆刻流派纷呈,尤其是“西泠八家”,风格各异。清代既有数量甚多的碑刻,也有许多建筑石刻和陵墓石刻,它们作为建筑的重要构成附丽建筑物之中,艺术是取得了不少创新的成就。

明代篆刻流派与名家

我国印章篆刻发展到了明代,已经进入了专业艺术创作领域。印章升华为篆刻艺术,揭开了文人流派印的帷幕,从此形成了明代灿烂的印章流派篆刻艺术,涌现了风格各异、成就卓著的篆刻大家。

明代篆刻共经历了270余年,先后涌现了以文彭、何震、苏宣、朱简、汪关为代表的“吴门派”、“新安印派”、“泗水派”、“皖派”和“娄东派”五大流派。

文彭,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是明代著名文学艺术家文征明长子,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世称“文国博”。在我国篆刻艺术史上,文彭首开明代流派印之先河。被推为一代宗师。

文彭治印基本上承袭汉印和元代赵孟頫朱文印,但其风格受元人篆刻的影响比较大,因而静逸雅丽,秀润流畅,用刀富有变化,一洗隋唐宋元印文呆板的习气,呈现一种清丽隽永的美感。

文彭印的印边处理得很自然,有古朴苍厚的艺术效果。说明他有意识地追求和借鉴汉代古铜印的古朴、残缺、斑驳的自然风格。他首创了在印章的侧面用双刀刻行书边款的刻法,其点画圆润俊美,如毛笔书写一般,无刻凿之痕,犹如古代行书碑帖。从文彭开始,印章具款便传于后世。

文彭刻印有自己的创作思想,而且善于总结技法理论。如:“刻朱文须流利,令如春花舞雪;刻汉文需沉凝,令如寒山积雪;落手处要大胆,令如壮士舞剑;收拾处要小心,令如美女拈针。”文彭这些经验之谈,行成了明代“吴门派”篆刻艺术流派的治印要旨。

“吴门派”又因文彭其号为“三桥”,又称“三桥派”。他的印风为当朝和后世印人效仿并奉为典范,如书画家和篆刻家归昌世、诗人和书画家李流芳等人,因而形成我国篆刻史上第一个篆刻艺术流派。

何震,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山人,安徽新安人,即现在的属江西婺源。曾久居南京,与文彭在师友间,在明代篆刻史上同文彭齐名。

何震是一位职业篆刻家,以治印名世。他除早岁师文彭外,还从当代大收藏家顾从德,项元汴等处鉴赏了大量的秦汉玺印,金石碑版,又对汉魏的铸印、凿印、玉印等风格苦心钻研和探索,吸收了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敢于创新。

何震的篆刻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刀法上。他首创的切刀法,富金石味,苍劲朴厚,工稳匀称,由此可以看出何震对篆刻创作极为严谨。

从何震“紫门深处”,“云中白鹤”,“听鹂深处”,“青松白云处”等印章,可以看出用刀稳健,线条平直拙朴,冲刀畅快猛利。他的印章边款独创单刀刻款法和切刀刻款法,一刀一笔,刚爽而有金石味,独辟蹊径,为后世篆刻所效法。

何震在篆刻艺术上还致力于理论研究,著有《续学古编》。由于何震在篆刻艺术方面独树一帜,风格别具,成为印学一代宗师,世称为“新安印派”,亦称黄山派、徽派、皖派。

“新安印派”印人较多,追随者如梁袠、苏宣、程林、江皓臣、汪镐京、吴午叔、朱简、程朴、汪关、汪泓、金光先、陈文叔等人。后来,汪关、朱简和程邃在篆刻艺术上又独张门户,自立风格。

苏宣,字尔宣,又字啸民,号泗水,又号朗公,安徽新安人。他自幼喜读书及击剑,其篆刻得文彭传授,同时又受何震的影响,是当时仿汉印热潮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篆刻家。

苏宣刻印章,冲刀法、切刀法相融,表现了气势雄强,沉着凝练的风格,为当时仿汉印的代表人物,作品流遍海内。特别是上海、苏州、嘉兴一带受他影响的较多,被后世列为“泗水派”。在当时与文彭、何震鼎足称雄,是明代万历年间印坛公认的三大主流派之一。

苏宣曾经在1617有专谱《苏氏印略》4册问世,马新甫、施凤来、姚士慎、曹远生为之作序。受他影响篆刻家有程远、何通、姚叔仪等人。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后更名闻,安徽休宁人。他居黄山,好远游,工诗,受业于陈继儒,与当时的书画家李流芳、赵继儒等人交厚,时有唱和。

朱简治印受当时何震的影响,加上他修养广泛,治印不拘于时尚,印文笔意浓重,动感强,有草篆意趣,独具个性,开辟了一条迥然不同的创作途径。从而成为了“皖派”的代表。

朱简用刀以切为主,首创短刀碎切刀法,一笔由多刀切成,印风以苍莽峻峭、纯拙见胜,刀意、笔意兼备,有较强的韵味及内涵和鲜明的个性。

朱简潜心于文学,尤精古篆,对古玺印考证、篆法研究、章法探讨、真赝辨别、谬误勘正等诸方面有所成就。于1610年和1611年两年时间完成《印品》一书,1625年出版。他在《印经》上说:“余初授印,即不喜习俗师尚。”说明他在篆刻创作上独具见解。他的印章风格对清代以丁敬为首的浙派受到了启发,而且影响甚深。

朱简创作的印谱《菌阁藏印》2册,名为“藏印”,实为朱简自己篆刻作品。又著有《印经》、《印品》《印书》、《印图》、《印论》、《印章要论》、《修能印谱》等。他的印学研究对当时的印学发展和篆刻的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清代印学研究影响较深。

汪关,原名东阳,字杲叔,又字尹子,因得汉“汪关”铜印而改名,安徽歙县人。他治印师何震,却有自己独到心得。

汪关取法汉印中的铸印及经典作品。汉印基本功极深,篆法端庄和谐,刀法圆润,婉转,光洁流利,工稳平整,自然爽利,白文印稍作并笔处理,风格渊静工致,细朱文印工整醇美,古雅飘逸。汪关一扫文彭、何震前人尚残留一股板滞之气,又开创了新的篆刻艺术风格。

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周亮工认为,文彭、何震为猛利派,汪关为和平派。后世印人推崇汪关得文彭“正传”,并称“文汪”,可见汪关的印风给后世影响极深。

汪关的所创这一风格称之为“娄东派”。作品有《宝印斋印式》2卷行世。汪关所创的“娄东派”传人有清初沈世和、林皋、吴先声、巴慰祖等。

明代除了篆刻流派和篆刻大家外,篆刻理论也基本形成了体系。史无前例的印学理论所显示的广度、深度、力度,正说明了流派印取得的非凡成果。

比如,徐官精通篆学,撰有《古今印史》1卷;甘旸工书法,精篆刻,有《集古印正》5卷,并附有《印章集说》、《甘氏印集》、《甘氏印正》;赵宦光兼文学家、文字学家、书论家于一身,有作品集《赵凡夫先生印谱》行世;程远篆书、篆刻俱佳,著有《古今印则》4册;金光先明清之际的印坛巨擘,著有《金一甫印选》;梁袠是明末著名篆刻家,有《梁千秋印隽》;程朴工于篆刻,辑有《忍学堂印选》2卷,等等。

总之,明代篆刻已经成为士大夫重要的艺术活动。著名的篆刻们创造性地继承了前人的成就,力图在印章上表现出丰富的意境,使方寸之地,气象万千。而明代的印学理论,对清代的篆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旁注]

两京国子监 明代两京是指北京顺天府即今北京、南京应天府即今南京。明代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代时的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行书 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边款 泛指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题记。它起源于隋唐。当时制印部门的工匠,只是在一些官印周围刻上制印年记、编号和释文等内容,虽然还称不上艺术,但已形成了边款艺术的雏形。它使后来明清乃至当今边款艺术得以发展起来。

切刀法 篆刻中,运用切刀刻印,刀杆先偃后起。起刀时,刀杆与印面约构成40度交角,先将刀角似正锋锲入,而后使劲旋动腕力将刀把扶起,使刀刃全部入石为止。这种起刀谓之正入法,按上述起刀法起刀,先伏后起,指刀柄在一起一伏的连续动作下,一个刀痕接一个痕地连缀而成笔画之一缘。

冲刀法 刻印刀法之一。即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全力执定刀杆,力锋向外去,刀杆微卧,与印面大略成30度至45度角。以无名指抵住印章边缘,以控制进刀的力量深度和速度,避免失刀。然后以执刀的三指压刀角入石,一般自右向左或由上而下,依靠腕部力量,不停顿地大胆直冲推进。

[阅读链接]

文彭治印不假别人之手,从写到刻全由自己完成。他在南京国子监时,于西蟜桥,见有一老翁肩挑两筐石,牵着的驴子背上也驮着两筐石,准备到附近的集市上去卖,遂购得四筐石头,该石原为雕刻妇女装饰品用的灯光冻石。

自从文彭得石之后,不做牙章印,以灯光冻石刻印。后来被兵部左待郎汪道昆要去一半,请文彭篆写好印文,然后请何震刻成。于是,冻石之名始见于世。后世大量使用石质印料刻印始于文彭,这种比较低廉的印章载体,使篆刻艺术得到了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