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石刻的书法艺术

汉魏石刻与书法完成了完美结合,石刻所体现的书法艺术,在《汉魏十三品》摩崖石刻中得到了鲜明体现。因其位于石门,又称“石门十三品”。

《汉魏十三品》在褒斜道附近,是陕西穿越秦岭的古代交通要道。这条要道北起眉县斜谷,南至汉中褒谷,全长约249千米,始建于战国时期。道的南端有一隧道,称为石门,是我国古代第一座利用“火焚水激”方法而人工开凿的隧道。

隧道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险坡、断崖以及褒河水中、沙滩的大石上,多有由汉及宋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历代开通、复修褒斜道、石门和山河堰工程情况的记载,有的是参观、游览的留念题记。其中最为书法家称颂的珍品,即所谓《汉魏十三品》。其中汉魏时期的书法以篆隶体为主,其珍品尚属罕见。

第一品《石门》摩崖,上刻“石门”二字,为隶大字摩崖,是状物抒怀之作。

第二品《鄐君开通褒斜道》,又称《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或《开道碑》,刻于石门洞南山崖上。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63年刻成,字体界于篆隶之间。此碑由于被山土埋没,直至1000余年后的南宋时期才被发现。

此石据铭文记载,东汉永平年间的63年,汉中太守钜鹿鄐君奉诏用广汉蜀郡巴郡刑徒2690人,动工开通斜栈道,工程历时3年之久。另据史籍记载和考查,该栈道上著名的古石门隧道,就是由鄐君主持在这段时间首次开通的。

此石书法气魄宏伟,布局饱满,笔划较细但遒劲有力,融入篆意,高古伟岸,加上天然石纹背景,更增添一种奇趣。其结字方古舒阔,因自然石势作字,字之大小及笔画的长短、粗细皆参差不整,没有波磔,天真朴拙而很有气势,保留了早期隶书的许多特点。

第三品《鄐君碑释文》,位于第二品的下方,是南宋南郑县令晏袤的题记,刻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的1194年,是楷书作品。晏袤是南宋绍熙年间南郑县令,性嗜古,尤工隶书,号称有宋以来写隶第一高手。

1193年,刻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鄐君开通褒斜道》,因为雨水冲刷,显露出来。晏袤发现后非常兴奋,于是在原摩崖下方另刻了一方摩崖,即将这方汉代摩崖初次发现的经过情况,以及原刻文字的内容加以注释,考古学家称之为《鄐君碑释文》摩崖。

第四品《李君表》,或称《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记》、《汉永寿石门残刻》,李君名李寓。东汉顺帝永建年间的126年刻。内容是颂扬李寓修建褒斜栈道的功绩。该石刻位于石门洞北口外的西壁,但早被泥沙封闭,直到1000多年后的清同治时的1874年才被发现。

《李君表》通高70厘米,上沿宽40厘米,下沿宽43厘米,隶书。字迹多漫漶,结体较方整,隶法古拙质朴。

第五品《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杨孟文颂碑》、《杨厥碑》。东汉建和年间的148年11月刻,隶书。额题“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杨君名涣,字孟文。碑文有“汉明帝永平四年杨孟文所开,逮桓帝建和二年,汉中太守同郡王升乃嘉其开凿之功,琢石颂德云”。

《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行,每行30字至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全文共655字。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东汉汉中太守王升撰。

《石门颂》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

《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

《石门颂》摩崖石刻是我国著名汉刻之一,它与洛阳《郙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张祖翼评论说:

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力弱者不能学也。

第六品《杨淮表记》,全称《司隶校尉杨淮从事下邳湘弼表记》,亦称《杨淮碑》。刻于东汉熹平年间的173年。杨淮是《石门颂》中司隶校尉杨孟文的后人,他的同郡人卞玉看到《石门颂》表彰杨孟文开通石门的功绩后,就把杨的后人杨淮、杨弼兄弟两人的官职和政绩追述刻石,故又称《卞玉过石门颂表纪》。

《杨淮表记》为摩崖隶书,碑文7行,每行25字至26字不等,共计173字。该碑书法奇逸古雅,与《石门颂》相近。

《杨淮表记》书法雄古遒劲,笔势开张,用笔沉着扎实,结字参差古拙。其章法,因石势而书,纵成列,横不成行,字态因字立形,疏宕天成。如第六行“也”字为此行末字,故形体较大,第七行“过、此、追、述”4字,波笔舒展,极尽开张之势。

若将此刻与《石门颂》、《开通褒斜道摩崖》等视为一组,与同时期山东曲阜一带《史晨碑》、《孔彪碑》等庙堂碑相较,则见两地迥异之地域书风。

第七品《玉盆》,“玉盆”两字刻于石门南褒河水中的一块大石上,其石自然如盆状,光洁如玉,石的周围刻有题记“穷溪河之胜,刻玉盆之阳”。尚有其他题字,但均已剥蚀,不可辨认。

“玉盆”二字为汉隶,相传是“汉三杰”之一张良所书,为《汉魏十三品》中的4方汉隶中最早的书刻,历代名家在“玉盆”处多有题咏。

第八品《石虎》,高100厘米,宽50厘米。隶书“石虎”二字刻于石门对面稍南褒河东岸石虎峰下,旁有小款隶书“郑子真书”。

“石虎”二字工稳厚拙,据说西汉隐士郑子真看到山峰极像石虎,是其抒怀之作。但是否出自郑子真手笔,尚待论定。

第九品《衮雪》,“衮雪”二字刻于石门洞南褒河水中的大石上,隶书。河中流水冲击大石,激浪翻溅如滚滚雪花状,故称“衮雪”。因刻石左下角有“魏王”二字,故疑为曹操所书。

也有人认为“衮雪”二字并非曹操所书,因曹操到汉中时尚未封魏王,不可能自称魏王,并且“魏王”二字的风格显然不同于“衮雪”二字,很可能是他人加上的。故此刻石究竟为何人所书尚无定论。

“衮雪”二字近篆而非,属隶又违,行笔纵放不羁,确有波涛澎湃之势,表现出曹操的风采神韵与魏武精神。“衮”气势磅礴,充满刚毅,好似一个象形字,上边三点一口似水花,下边一撇一捺一竖钩,三钩均朝上翘起,像湍急的水流,给人以张扬、不羁、活泼、沸腾、激荡、舞动的阳刚之气。“雪”字平和、内秀、收敛、平静、朴实、飘飘洒洒,柔情万种,合二为一,阳刚而不失柔美。

第十品《李苞通阁道》碑,又称《李苞通阁道题名》,刻于石门洞北口外石碑上。曹魏景元年间的263年刻,碑文为:

景元四年十二月十日,荡寇将军浮亭侯李苞字章,将中军兵、石、木工二千人始通此阁道。

碑文下方还刻有南宋宁宗庆元年间的1195年中秋日,还有南郑县令晏袤的释文题记。

该摩崖石刻虽寥寥数言,却是简明朴素的纪实之作它基本反映了当时修道的规模及其经过,对后人研究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及书法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依据。

第十一品《释潘宗伯、韩仲元李苞通阁道题名释文》摩崖,简称《潘宗伯、韩仲元》,位于石门北口洞上方的峭壁。南宋晏袤解释潘宗伯、韩仲元阁道题名、李苞通阁道记的内容,是宋代仿写汉隶的好作品。

第十二品《石门铭》,全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间的509年正月,太原典签王远书,由河南郡口阳县石师武阿仁凿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

汉中褒斜谷口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最险之处开凿穿山隧道,历时6年而成,古称“石门”,后来石门道破废,北魏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修褒斜道。《石门铭》就是为纪念此事而作的,为著名摩崖石刻。

《石门铭》是北魏体书格的典型,后来清代学者康有为将此碑用笔归属圆笔一路。历来追求北派书风的书法家笔调多从此碑出。

《石门铭》是北魏摩崖石刻的代表,也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崖面广阔,摆脱纸张限制,大书深刻,笔阵森严,气势雄峻,故而书风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表现出大朴不雕的阳刚之美,堪称鸿篇巨制。

《石门铭》正书,凡28行,满行22字,后段题记为7行,每行9字至10字。它吸取了处于同一地的汉隶名品《石门颂》苍劲凝练的篆隶笔法,笔势与体势则吸取了汉隶跌宕开张、奇崛大气的特点,书风超逸疏宕、舒展自然。康有为誉之为“神品”,在《广艺舟双辑》中评曰:

《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宙》等碑,皆夏、殷旧国,亦与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笼也。

书者王远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但康有为推测为南北朝碑书十大书家之一。《石门铭》是魏碑中可以临摹、借鉴的上佳范本之一,历史上的许多著名书法家都曾得到此石的启发。

第十三品《山河堰落成记》,又名《重修山河堰碑》,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的1194年刻于原在石门洞口南右侧崖际,是石门及其南北山崖的104种摩崖中最大的一块石刻。晏袤书,隶书16行,每行9字,字大20厘米左右,记述了重修山河堰情况。

山河堰位于石门南的褒河中,相传是西汉丞相萧何修建的,而“山河堰”可能是“萧何堰”的误传。此堰后经多次增修,1194年又进行了此次修复,时任南郑县令的晏袤参加了修复和扩建工程,竣工后他写了这篇记事。

《山河堰落成记》暗含篆意,略参行草笔势,整体风格取向为秦汉古韵,雍容华贵,宽博端方,造型醇古,中宫紧结,主笔夸张,点画飞动,风神逸宕。它既继承了汉魏书体的厚重雄强,唐楷结构的规正严谨,又具有宋人笔法的流畅生动。

上述《汉魏十三品》后来不在原来的山崖壁石上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家兴修水利,决定在汉中褒谷兴建石门大坝,拦截褒水灌溉、发电,从1969年到1971年,将其凿下,搬藏于汉中市博物馆。

《汉魏十三品》在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给人以书法艺术美的享受,是汉代以来书和刻两者的最高艺术结晶,是研究汉隶的重要实物,在中外书法界和金石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旁注]

褒斜道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后汉台区北15千米,褒谷口在褒城镇。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千米,斜峪关即斜峪关水库,长235千米。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由于经常毁于战乱,历代修葺不断,并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

结字 书法用语,指字的点划安排与形式布置,也称为“结体”或“间架”。汉字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等和偏旁的宽窄、高低、侧正等,构成了结字的不同形态。用笔和结字是辩证的关系,但从学习的深浅阶段讲,则应以结字为上。

汉中 古称南郑、梁州、兴元,是汉江之源,位于陕西西南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江上游,秦岭南麓、南屏大巴山,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是汉中盆地。

张祖翼 (1849年~1917年)字逖先,号磊盫,又号磊龕、濠庐。因寓居无锡,又号梁溪坐观老人。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金石收藏家。张祖翼是最早走出国门看世界的清朝名士之一。

汉三杰 即“汉初三杰”,说的是汉朝建立时的张良、萧何、韩信这3个人。汉高祖刘邦曾说,他之所以得天下,得力于这3个人。他认为自己运筹帷幄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

郑子真 (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名朴,字子真。西汉节士,隐逸民间,修身自保,非其所有,决不苟求。他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京师。约从南宋时起,因褒城小谷口而附会出郑朴题记、故里等讹传。

典签 又称主帅、典签帅或签帅。古时府州部内论事,皆用签。前叙所论事,后书某官某签,府州皆置典签掌管。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权力不大。刘宋中期以后,君主用寒士出身的亲近左右充当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事,甚至照管诸王的饮食起居,职位虽低,权力渐重。

刺史 古代官职。汉初,汉文帝以御史多失职为由,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巡查各地,不常设置。汉武帝开始设置剌史,“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13部或州,各部设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起着积极的作用。

康有为 (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清代政治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国家,是参与“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早年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儒家学说到佛学、道学,再由佛、道之学到西学的曲折过程,他的理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

圆笔 书法上指起笔、收笔及折画的转折处呈现出圆劲的形状。其运笔方法为:逆入平出,下笔时用裹锋,即不使笔锋分散开来,然后提笔运行,写到末尾,不顿不折,一驻即收。这样笔画圆润透逸。此外,圆笔也是绘画工具,常用于进行细部描绘。

唐楷 唐代楷书,是一种法度完备的书体。唐代是书法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其标志性的成就之一便是“唐楷”的形成。自唐楷形成以后,学书法者一直视之为书法技能训练的最佳范本。唐楷的代表人物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和虞世南。

[阅读链接]

在陕西汉中褒谷中的褒河山崖,原有“衮雪”石刻。传说在215年夏,魏王曹操带领文官武将游于褒水,但见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魏王兴起,索来文房四宝,奋笔疾书“衮雪”二字以比喻之。文武看出“衮”字少了三点水,曹操自然明白,用手一指滚滚激流说:“这不是水吗?”

在场的文官武将,这才如梦初醒。后来,“滚雪”景象再也看不到了,唯有“衮雪”刻石仍藏在汉中博物馆。曹操诗文华盖天下,而他的书法却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