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碑石的篆刻成就

在两汉时期的碑、墓记、碣、摩崖、石经等文字石刻中,西汉时期的发现甚少,绝大部分是东汉时期创作的。

碑系长方形石刻,由趺、碑身、碑首3部分组成。趺即碑座,碑身刻文,碑身的上端是碑首,碑首往往有题额,也称碑额。

汉代碑文多为隶书,碑额多为篆书。汉碑一般为方趺,个别也有龟趺的。碑首有圭形和圜形之分,汉代多为圭形碑首,在碑首和碑身之间有圆孔,圭首和圜首也有有圆孔的。汉碑一般没有纹饰,但也有在碑首刻龙和四神图像的。

墓记也称始于东汉时期,当时未成定制,也未见有自称墓志的。有的略近方形,有的长方形,也有圭形似碑的。

墓记置于墓内,或刻于墓内石壁上。还有刻于墓祠内的。石经的碑身为长方形,两面刻字,形制与碑相似。另外,还有附刻于建筑物上的文字,如阙身上所刻的题记,以及墓室“黄肠石”上的刻字等。

碑刻的内容大体可分为颂功、记事、墓碑和墓记、契约、经典5类,其中以颂功、记事及墓碑和墓记3类发现较多。

颂功的碑刻,有些除记颂某人的功德外,往往在碑阴及碑侧,刻有资助立碑的门生故吏的姓名和资助钱数。

著名的颂功碑刻有:《刘平国碑》记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等人开山建关的事迹,所以也称《刘平国开道记》;《西狭颂》记颂武都太守李翕平治理西狭阁道的事迹;《裴岑纪功碑》记颂敦煌太守裴岑战胜匈奴呼衍王的事迹;《曹全碑》记述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和事迹,碑阴刻有立碑故吏等姓名及资助钱数;《张迁碑》记张氏祖先及张迁为榖城之长时的政绩,碑阴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及出资钱数。

记事碑刻包括事件、诏书、奏文、公文文书等内容。

著名的有:《乙瑛碑》记述汉鲁国相乙瑛请求于孔庙置卒史执掌祭祀的往返公文,以及对乙瑛的赞词;《礼器碑》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和制作礼器等活动,碑阴及两侧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和资助钱数;《张景碑》记述张景包修堆在堤坝上准备抢修用的土堆等设施,以免其本家世代劳役的事。

墓碑、墓记刻有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经历、死亡日期、家族世系,以及对逝者的颂辞。墓碑立于墓前,碑阴和碑侧常刻有门生故吏的姓名,有的刻逝者的家族世系。

著名的墓碑有:《鲜于璜碑》记述鲜于璜的生平经历,最后官职为雁门太守,碑阴记述其家族世系;《孔宙碑》记述孔宙生平事迹,碑阴开列门生、故吏、弟子、门童等姓名籍贯。

墓记置于墓内,其特点是有四言韵文,以颂扬逝者并表哀悼,例如:《马姜墓记》记述马姜生平和家世,姜为贾仲武妻,伏波将军马援之女;《许阿瞿墓记》,记述5岁的许阿瞿的死亡年月日,以及对逝者的哀悼;《缪宇墓记》记彭城相缪宇的生平。

除了碑和墓记,还有碣、摩崖、石经等石刻。碣为立石刻字,形制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无严格规制,著名的如《裴岑纪功碑》等。

《裴岑纪功碑》全称《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碑高1.39米,宽0.61米,无额,隶书6行,每行10字。记载了敦煌太守裴岑击败匈奴呼衍王侵扰、克敌全师的一次战役。此事史书皆不载,故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此碑隶法简古雄劲,兼有篆意,为著名的汉碑之一。字体系以篆入隶,圆劲古厚,气势磅礴。字形较它碑为长,宽博大度,章法茂密。

摩崖系利用天然崖壁刻石,现存最早的摩崖为东汉时期的褒斜道石刻。褒斜道是古代由关中越秦岭入蜀的交通要道,石刻主要是记颂开通此道的功德。

褒斜道石门的东西两壁及附近,现存古代摩崖石刻百余品。其中以汉魏刻石为主体的10种,世称“石门十三品”。记颂东汉开通褒斜道事迹的有《鄐君开道碑》、《杨君石门颂》等。

《鄐君开道碑》又称《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或《开道碑》。记载了汉中太守钜鹿鄐君奉诏开通斜栈道的巨大工程。

此碑书法结字方古舒阔,因自然石势作字,字之大小及笔画的长短、粗细皆参差不整,没有波磔,天真朴拙而很有气势,保留了早期隶书的许多特点。

《杨君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

此碑字迹放浪形骸,天真自然,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显示出上承篆隶,下启行草的特征。

《杨君石门颂》对后世影响很大。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海》初版封面上的“辞海”二字就源于汉代石崖摩刻《杨君石门颂》。

汉石经通称《熹平石经》,是东汉灵帝时刊立的。从175年始刻,到183年完成,历时9年。这部石经是东汉学者、书法家蔡邕倡议建立的,并亲手参与经文的书写。这是我国有石经之始。

汉石经因为是熹平年间始刻的,所以后人习惯上称《熹平石经》,与其他朝代所刻的石经加以区别。此外还有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今字石经》的。因为汉石经只用隶书一种字体书写,以区别于魏石经,因为魏石经是用古文、篆、隶三种字体书写的。

《熹平石经》共46块,全部用隶书书写,碑石正反两面刻字。石经立在洛阳太学讲堂东侧的瓦屋里,并且有专人看守。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土,据说现已集存80OO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

《熹平石经》碑高3米多,宽1.5米。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除《论语》外,皆当时学官所立。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周易》、《尚书》、《仪礼》三经校记不存,无可考;《鲁诗》用鲁诗本,有齐、韩两家异字;《公羊传》用严氏本,有颜氏异字;《论语》用某本,有毛、包、周诸家异字。

《熹平石经》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自汉代创例后,又有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宋石经、清石经。同时,佛、道等诸家也刻有石经,构成我国独有的石刻文献。

汉代刻石的书法艺术成就很高,书体基本上是方整的小篆,形成了汉篆体方、笔挺,结法密的特点。尤其是方折笔势,从书法发展来说,它是秦篆过渡到汉篆,以至汉隶的重大发展。尽管这些刻石的字数不多,但它是研究我国汉字字体演变的重要实物资料。

就碑刻书法而言,碑刻在西汉时,极为罕有,到了后西汉后期突然大增,即到了东汉,隶书逐渐成熟,东汉前期的隶书碑刻和刻石,由于它是承袭了西汉末期的书风,所以其笔画无波势和有波势的两种风格并存。

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当时树碑的风气很是盛行,石刻渐多。这时期的汉隶比起东汉初期,其点划撇捺显明,已完全脱离了篆意,已变为纯粹的隶书了。到了汉桓帝、汉灵帝时,隶书定型化,即汉隶已到了完全成熟的时期。

这个时期,汉碑的精华,包括笔法、结体、风韵和格调,而且是大力加工和异彩纷呈的时期,因而书法日趋精巧了。这种法书出自森严的官定标准书体,成为汉隶的极盛时期。并且遗留下许多碑版,汉末以来陆续有所发现。

由于东汉树碑立传之风很是盛行,碑版书法多种多样,笔法互异,体态不一,风格亦不一,但都属成熟的隶书,成为后人学习的善本,其最具有代表性者亦相当多。倘按风格神韵,大致可分为五大流派:

属于工整精细,法度森严一派的有《乙瑛碑》、《史晨前后碑》、《礼器碑》等,是隶书的正宗。

属于飘逸秀丽,圆静多姿一派的有《曹全碑》、《孔庙碑》、《韩仁铭》等,这一派是汉隶的精品。

属于风神纵逸,烂漫多姿一派的有《石门颂》、《杨淮表》、《封龙山颂》等。

属于方整宽厚、茂密雄强一派的有《张迁碑》、《鲜于璜碑》、《衡方碑》等。

属于气度宽阔,厚重古朴一派的有《郙阁颂》、《鲁峻碑》、《夏承碑》等。

墓碑在汉代占据主要地位,在我国东汉初期开始流行起来。从那时起,立碑的习俗就一直延续到现代。所以,至今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石碑,成为我国古代书法发展演变的可靠见证。

[旁注]

黄肠石 考古学名词。汉墓构筑形制之一。黄肠石流行于东汉前期土坑竖穴诸侯王墓,是由西汉黄肠题凑的黄肠木发展而来,用黄肠石构筑或凿出的石墙,石材分为长方和方形,酷似黄肠木的断面,长度约1米。上面有时会有墨书题字或刻字,多记载年号,工匠名,产地。反映了当时对资源的强大控制力。

左将军 左将军,武将官职。古有三军,上军、中军、下军。行兵打仗之时,任命将领,让他们将上军、将下军,意即统率上军、统率下军而已,并无上将军之类的特定官职。汉末以后,将军名号繁多,而简单的前、后、左、右将军的称呼,遂渐废弃。

太守 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历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时期,新增州府渐多,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伏波将军 这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伏波”其意为降伏波涛。至汉武帝时,战事频仍,将军广置,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中将军等。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伏波将军的人物,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

褒斜道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台区北15公里,褒谷口在褒城镇;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斜峪关即斜峪关水库,长凡235公里。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由于经常毁于战乱,历代修葺不断,并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

蔡邕 (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人,即现在的河南开封。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名才女蔡琰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为“蔡中郎”。蔡邕精通音律,通经史,善辞赋,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洛阳太学 东汉最高学府。东汉政府提倡儒学,致使太学人才济济,名流辈出,为东汉政权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当时洛阳太学规模浩大,人数最多时达到3万人。历经数百年,它是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教育史上堪称奇葩。

隶书 亦称汉隶、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秦代书法家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阅读链接]

蔡邕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他不仅功在《熹平石经》,还创造了书法中一种特殊的笔法“飞白体”。相传是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

“飞白体”的笔画有的地方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画突出,在书写中产生力度,使枯笔产生“飞白”,与浓墨、涨墨产生对比。利用“飞白”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当然书法的功力在“飞白”中也能充分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