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乡音——桂剧

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之一,俗称桂戏或桂班戏,是用桂林方言演唱的剧种。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南宁等地市和梧州地区北部操官话的城乡。

桂剧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在武戏中也多文做。桂剧剧目丰富,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由于其产生和发展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都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兄弟剧种相似。桂剧声腔、演技深受影响,发展日臻成熟。

祁剧催生桂剧出现

清代乾隆年间,在桂林的青山绿水之间,一条石阶路弯弯曲曲从山脚直通山腰,石阶路的尽头是一座书院。书院大门高悬一个牌匾,上面写着“儒林书院”4个大字。

此时的儒林书院寂静无声,学子们已经放学,书苑内只剩下一个年过四旬的先生,此人叫王崇文。他是湖南衡阳王家旁系,幼时曾经就读于湖南岳麓书院,师从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王崇文后来离开湖南来到桂林开办书院,取名为儒林书苑,已经有20多个年头没有回过湖南了。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王崇文对家乡更加思念,此时正站在山腰青石之上,抬头向家乡的方向张望。王崇文忍不住对着山风吟着《离骚》之中《湘夫人》的诗句:“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正在此时,忽然有人接着王崇文的诗句继续吟道:“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州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王崇文顺着声音看去,发现一个青年人正背负着双手,站在山间石阶之上,神采奕奕得看着自己。王崇文开口问道:“请问,你是何人?”

台阶下男子说道:“学生钱塘金农,好游历,久闻先生大名,先来特意拜访。”

王崇文听到金农的话后,对金农笑着说道:“恐怕你不是来拜访我的,而是来打探端午节时哪个班社前来表演的吧?”

金农听到王崇文的话后,有些尴尬,笑了笑说道:“惭愧,被先生看穿了。我早就听说湖南祁家班表演精湛,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亲眼观看。昨夜住店之时听说王先生每年都要邀请家乡戏班在端午时节前来助兴,于是想打听一下情况,看看是否有幸在此得偿所愿,观赏祁家班的表演。”

此时的金农还远没有什么名气,“扬州八怪”的名望还没有打响。尽管如此,王崇文也对金农另眼相待,将金农让进了学院内部,奉茶相待。

这一夜,王崇文与金农两人相谈甚欢,讨论了整整一晚屈原,从《离骚》说到《九歌》,而后又讲到《九章》,天色将亮,两个人才知道已经整整一夜没有休息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金农一边等待祁剧戏班的到来,一边与王崇文互相学习。他们一起钻研书法,一起讨论金石和绘画,兴致高涨的时候,两人手持酒器,对月长歌。

终于到了端午节的时候,祁剧戏班如约而至,并且在端午节的演出上表演了《目连传》,唱了整整7天的大戏。这7天的表演让桂林的老百姓如痴如醉大呼过瘾。

金农终于要离开了,他恋恋不舍地与王崇文告辞,想到了那迷人的祁剧,金农感慨着说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看到这么精彩的祁剧,此时我真想置身于祁剧戏班之中。”

金农的一句话提醒了王崇文,王崇文立刻意识到人有腿可以离开,但是戏剧是没有腿的,只要当地有人学会,那么就会在这里扎根。

金农走后,王崇文联络当地商人,提出了派人学习祁剧组成专业戏班进行表演的想法,这个想法立刻就得到了商人们的赞成。接下来商人出钱物色了很有有潜力的艺人,让他们学习祁剧。

几年时间过去了,这些艺人一个个都达到了出师的标准,他们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带回到家乡,开始进行表演。成为当地节庆日子里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上面这个故事,反映了清乾隆年间湖南祁剧戏班到桂林演出,从而催生桂剧产生的历史事实。祁剧戏班在演出期间,受桂林话影响,逐渐改变语音。一部分祁剧艺人落户桂林后,开始用桂林话演唱祁阳戏,时人称为“桂林班”,后人即称“桂剧”。

最早进入桂林的祁剧戏班,是来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湖南,当时祁剧已经大红大紫,戏班经常走出湖南省,足迹遍及桂、粤、赣、闽、滇、黔诸省。

尤其是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各地的文人墨客为了祭祀屈原,纷纷前往屈原的老家湖南,重金邀请有着丰富楚文化底蕴的戏班前往各省进行表演。

在当时的南方,邀请正宗湖南名班进行端午表演的行为已然蔚然成风,已经是一种文化标志。所以每年过了二月初二之后,湖南周边各省的大儒就会联系当地商人,由商人出资前往湖南聘请戏班。

湖南的戏剧种类很多,但在这些文人与商人的眼中,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戏剧却仅仅只有一个,那就是祁剧。因为屈原的出生地就在祁剧流传的地方,所以祁剧最能代表屈原流传下来的楚文化内涵。

最早的桂剧班社,有清代道光年间唱多种声腔的三合、三庆等名班,之后又有瑞华、老仁和、上升、卡斌、锦华等班。

从1882年开始,桂林各地相继出现宝华群英、翠华、兰斌小社等桂剧科班,自此桂剧与祁剧逐渐分离,但是桂剧与祁剧艺人时有相互搭班演出,相互聘师传授技艺。

桂剧剧本的创作可追溯至1896年,清同治进士唐景崧为“桂林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成为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

桂剧的唱功不是以高昂、亢亮、激越为特点,而是以圆润甜美,秀丽委婉见长。有如缓缓浮云,潺潺流水,也似和风细雨,飘然而来,沁人心脾。

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弹腔,分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其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北路高亢雄壮,南路委婉低沉;阴皮略带凄婉悱恻,背弓则长于表现悲壮凄惨的情绪。

桂剧的唱腔并不是开始就以秀丽婉转见长,著名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改革桂剧之初,还评论桂剧腔调不如京调的宛转变化,但觉得它比京调来得朴素一点,尤其是字句比较容易听得出。

在欧阳予倩改革桂剧之后,在保持桂剧的音乐特色的同时,大胆地吸收兄弟剧种有益于桂剧的唱腔曲牌来丰富桂剧。再且,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桂剧名角不断涌现,桂剧的表演逐渐完善定型,其风格趋向于委婉细腻。

另外,桂剧是以桂林话来唱的,桂林方言发音比较平和,唱起来声调尤其婉转低回,抑扬有致。

桂剧的伴奏乐队分为文场、武场。前者使用二弦、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战鼓、大堂鼓、小堂鼓、板、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

锣鼓点以“正开台”和“花开台”两组锣鼓套子为主,包括起板、长槌、纱帽翅、凤点头、九连环、大吉头、水底鱼等。这些乐器在音色上各有特色,是桂剧各声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旁注]

岳麓书院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为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北宋时期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湘夫人》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金农(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53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离骚》 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

祁剧 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清代末期又称“楚南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时间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殉国,也成了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

声腔 是区分戏曲艺术中不同品种的称谓。声腔是戏曲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一般是把戏曲中某些音乐和演唱相类似的腔调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我国古典戏分北杂剧和南戏两派,由于流传地域不同,逐渐形成昆山腔、弋阳腔、皮黄和秦腔等四大声腔。

西皮 是戏曲腔调。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汉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都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西皮又称“北路”,同二黄称为“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

欧阳予倩(1889年~1962年),著名戏剧艺术家,湖南省浏阳县人,1916年起做京剧演员,创造了独特的舞台表演风格。著有《欧阳予倩剧作选》、《自我演戏以来》、《一得余抄》、《电影半路出家记》、《唐代舞蹈》、《话剧、新歌剧与中国戏剧艺术传统》等。

梆笛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在演奏上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在气息运用上较猛,并采用了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特殊技巧。

[阅读链接]

祁剧是湖南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湖南省8个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中,只有祁剧占据了永州、衡阳、郴州、邵阳、怀化、娄底等大半个湖南省的地盘。

祁剧兼有高腔、昆腔、弹腔声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永河、宝河两大流派,其舞台语言均统一使用祁阳官话。演唱时永河派由鼓师帮腔,宝河派用唢呐帮腔,声调高扬、激越。祁剧剧目繁多,曲牌丰富,是弹腔为主的多声腔的湖南大戏种。祁剧的流传对桂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