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气息浓郁的苗戏
苗族的历史悠久,其先祖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蚩尤部落时期。同时,苗族崇拜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所有这些,都在苗戏之中得到了具体地表现。
苗戏的舞台服装很有特色,不管什么行当,均以苗族现代服装为基础。但业余剧团与专业剧团,历史剧目与现代剧目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专业剧团的戏服,在苗族现代服装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革,特别是演出历史剧目时,变化更大。
苗戏的服装非常有特色,日常生活中的民族服装完全可以用来当作戏服。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我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等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从用色上看,苗戏的服装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5种。从服装的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
苗族人们在表演苗戏的时候还会带上各种各样的首饰。例如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苗族音乐格调古朴,内容丰富。苗族音乐既有刚毅、率直、粗犷、豪放的一类以飞歌为代表,又有柔情、委婉、细腻、深沉的一类。
苗族音乐主要有飞歌、酒歌、游方歌又叫马郎歌、理俗歌、祭祀歌、儿歌等歌声。歌声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这些歌曲种类在苗戏之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酒歌包括大歌、开歌、祭祖歌等。苗族飞歌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典型苗歌,苗语称之为吼歌、喊歌、山歌。是青年男女隔山隔水的情况下,为互表诚意,邀约游方而放声抒怀的一种情歌。
在迎送客人和宴酣时,有时也用飞歌。飞歌曲调有挂丁、凯棠、湾水三种。乐曲终止音低。苗族情歌的四声音阶微低,终止音拖腔,强弱起伏,低回婉转,抒情柔和。多数为独唱和二人合唱,少数为对唱。
苗戏在表演过程中有4种不同的做法,有的用歌剧和歌舞剧手法设计音乐,属于歌剧风格;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借用戏曲板式节奏变化去创腔,是苗戏走戏曲路子的一种尝试;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成山歌剧,在原始民歌基础上,根据剧情及人物性格进行发展,甚至把几支同类型的曲调糅合成一曲,给唱腔赋予新的生命;有的则是采用曲牌连接的结构形式,在唱腔中,结合板式变化的变奏手法来弥补不足。
根据曲调的特色,苗戏艺人们会采用相应的演唱方法。在做功方面,还没有固定的程式,根据剧目题材和演出单位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
苗戏的过场曲牌,是根据苗族唢呐曲改编的。苗戏的锣鼓点有两种来源,一是用苗族鼓舞、狮舞的锣鼓点为基础,发展成固定的锣鼓经;另一种则是吸收京剧的锣鼓点,略加变化,用地方特色乐器演奏。
苗戏乐队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除了二胡、中胡、扬琴、三弦、笛子等民族乐器之外,还有一些苗族的乐曲。如拉弦乐器“牛角器”,这是苗戏的主奏乐器,音色明亮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竹唢呐也是苗族的传统乐器,音色明亮,但音域太窄。
武场面的打击乐则有土锣、土钹、包包锣、竹柝等。竹柝很有特点,原是巫师的迷信工具,在苗戏中将它作为板鼓使用。
苗戏的舞台演出语言目前尚未统一,大体上有用苗语、汉语两种形式。专业剧团大多是用汉语,业余剧团演出苗戏,都用当地苗语为舞台语言。
农村业余剧团和演农村生活小戏时,大多是用生活化的表演,专业剧团则较多采用了程式化的表演。他们有的是直接从苗族生活动作中提炼程式,如走路、唱歌、站立等,苗族妇女走路摆手、扭腰的动作很有特色,也搬上了舞台。苗族唱歌有托腮的习惯,因此也就形成了全托、半托、假托3种程式。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锦鸡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艺人在表演苗戏的同时,也从苗族舞蹈中提炼表演程式,从苗族巫师的动乱中提炼出矮步、垫步等程式;另外也借鉴、吸收汉族戏曲表演程式。
艺人表演过程之中融合苗族巫师的一些步法,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苗戏表演程式。武打表演,业余剧团多以苗族武术为主,如苗拳、苗棍、苗刀。
苗戏以前的剧目剧情单一,程序固定,严格安排在祭祀法事中,仪式化程度较高。新中国成立后,《友蓉伴依》是苗戏产生的标志性剧目。
1955年的广西大苗山县,就是现在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当时的文化馆壮族干部覃桂清根据苗族曲艺“果哈”的唱本《友蓉伴依》改编成同名文学剧本,搬上舞台,参加广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从此,广西诞生了苗戏这一新的民族剧种。
1956年,根据“果哈”唱本改编的《哈迈》又搬上舞台,参加1957年元月举行的广西第二届民间文艺会演,获优秀编剧奖,优秀演员一、二、三等奖。《哈迈》由覃桂清改编,李道奇导演,莫清为总艺术顾问。由凤玉英饰哈迈,潘正雄饰米加达,梁锦兴饰古谍。196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哈迈》剧本单行本。
《哈迈》的剧情是:传说古代天地相通,哈迈的母亲从天上嫁到苗家,按女还舅门的习俗,哈迈应嫁给天上舅父的儿子,哈迈因爱上勤劳后生米加达,所以被舅父骗到天庭后,又设计逃回人间,舅父率众家丁追赶而来,迫使一对情侣投崖殉情。米加达变成甘雨,哈迈化成清泉,造福深山苗寨的乡亲。
苗戏的声腔体系至今尚未形成,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比如用原始苗歌为唱腔的形式等。原始苗歌好处在于简便易行,群众喜爱;不足则是旋律性不强,戏曲特色也不够鲜明。
以苗族民歌为素材,创作新的唱腔,这是专业剧团和部分业余剧团,为了提高苗戏音乐的戏剧性与表现力所作的尝试。1958年,苗戏进入城市演出,一些专业演出团体对唱腔的发展进行的各种尝试。
[旁注]
图腾 是记载神的灵魂的载体。是古代原始部落迷信某种自然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等,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我国人的图腾一般为龙。
织绣 是用棉、麻、丝、毛等纺织材料进行织造、编结或绣制的工艺。我国织绣工艺品种繁多。绚丽多彩。主要有刺绣、织锦、缂丝、抽纱、花边、绒绣、机绣、绣衣、绣鞋、珠绣、地毯、手工编结等。
酒歌 我国风俗歌的一种。主要流传于全国各民族中,演唱于传统节庆、婚丧、祭祀等礼仪活动的宴饮时刻。故也称酒礼歌、酒曲等。酒歌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实用性,通过互唱酒歌来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
飞歌 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以台江施洞地区歌曲最为优美。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歌曲多为青年妇女所唱,有时,青年男子也唱,独唱较少。
竹唢呐 选材为“罗汉竹”。竹唢呐的音色之美,表现在连音的缠绕、吐音的欢快、舌尖的巧用等,散发出啸音、滑音、颤音、叠音、垫音、人声、鸟鸣等。竹唢呐的音韵极为传神,精湛的演技别具风格,堪称民俗瑰宝。
苗语 一般认为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分3大方言:湘西、黔东、川黔滇,各方言又分一些次方言或土语,其中川黔滇方言分为7个次方言,各个方言及次方言内部还有土语之分。各方言及次方言之间差异较大。
芦笙舞 2000多年前我国南方就已经有了葫芦笙和葫芦笙舞,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两个语支。芦笙舞的舞蹈形象在古文物中有生动的反映,如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
苗刀 属于我国古兵器,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是苗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阅读链接]
湖南的苗戏发展要比广西稍快些。石成鉴是湖南花垣县麻栗场乡老寨人,谙熟苗傩艺术。1954年春,他与苗族艺人吴兴华用7天的时间写出第一个剧本《团结灭妖》,又与石成业、刘光旭等人将剧本付诸排练场。
1954年2月初,正值新春佳节,又逢立春时分,《团结灭妖》在麻栗场进行了首场演出。演出惊动了四乡八寨,苗民们涌向了麻栗场。他们看着以苗歌苗舞苗语演出苗家古老的神话故事,万众欢呼:“我们有了自己的‘戏雄’!”戏雄就是湖南的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