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春牛戏——牛娘戏

牛娘戏最早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主要流传于桂东南地区,深受当地农民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将其定名为牛娘戏。

牛娘戏中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受当地农民喜爱。在演唱时以唱为主,它的以四三结构的七字句的唱词,符合我国诗歌平仄规律,唱起来字正腔圆,通俗易懂。其唱腔一般为四平调,没有音乐,一韵到底,不分角色行当,男女同腔。因此除了生、旦主角外,演员们串角是普遍存在的。

舞春牛衍生牛娘戏

传说那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在广西岑溪地区住着一个非常善良的青年,这个青年的名字叫郭小二。

郭小二非常的勤劳善良,每天他都早出晚归,卖力的耕种着田地,经过了几年地辛苦努力,郭小二的家中终于有了一些余粮。

当时大批的难民来到了岑溪地区,善良的郭小二看着难民一个个苦不堪言的样子,心中十分悲伤,回到家里留下仅够自己支撑到收获时节的口粮,将其他的粮食全都散发给了难民。

难民拿着粮食离开了,郭小二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在心中暗暗为他们祈祷着。

正在这个时候,郭小二听到院子外面响起一阵低低的呻吟声,他走出去一看,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妪正俯身在地面上,两只无神的眼睛用祈求的目光注视着他。

郭小二连忙将老人扶进自己的家,帮老人洗漱干净,然后给老人送上了热乎的饭菜。

没想到老人住在郭小二家不走了,一住就住到了腊月。不但吃完了郭小二当初预备下的粮食,而且还睡着郭小二的床。

郭小二菩萨心肠,依然照顾着老妪,丝毫没有什么怨言,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顺。

这一天到了除夕夜,郭小二手中端着饺子来到老妪身边,给老妪送来了年夜饭。

老妪看着郭小二,突然开口问道:“孩子,你现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郭小二笑着对老妪说道:“战乱荒废了很多田地,可是我个人能力有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田地荒废在哪里,如果要是有一头牛就好,那样我就可以耕种更多地,收获更多的粮食,到时候也可以帮助更多的受苦人。”

老妪听着郭小二的话,非常满意地点头,对郭小二说道:“孩子,我在你这住了半年多了,眼看着过年了,我也该回家了。下面我说的话你一定要记住:明年春天的时候,你用泥土堆一个牛的样子,然后用柳条一边唱歌一边抽打它,当你唱完之后,你要祈祷老天风调雨顺,保佑你获得丰收。”

郭小二用心记着老妪说的话,虽然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是他担心自己不记下来老妪就会伤心,所以他记得很用心。

郭小二记住之后,发现眼前的老妪身前背后突然出现了仙气,衰老的老妪脸上的皱纹也渐渐退去,呈现出一张充满了威严并且能带给人慈祥感觉的脸。

郭小二看到这里,“噗通”一下跪在地上连连叩首。

神仙低头看着郭小二,亲切的说道:“孩子,我是九天玄女,你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明年你就会有你的牛了。这半年来谢谢你对我的照顾。”

仙人说完之后,身上带着七彩霞光,消失在郭小二的面前。

郭小二看着刚才还摆在桌子上的饺子,才确定自己确实真的遇见了神仙。

第二年的春天,郭小二按照神仙的吩咐,在田地之中用春泥堆砌了一头牛,然后用柳条抽打着牛身子,口中不断地唱着山歌,到最后向上天祈祷风调雨顺,祈祷丰收。

就在这时,在田地之中一声低沉的牛叫声响起,只见一头健硕的大黄牛出现在他的身边。大黄牛用脑袋蹭着郭小二的手臂,郭小二将大黄牛带回了家。

后来,郭小二发现大黄牛非常能干,不但力气大,而且还通人性。善良的郭小二经常将大黄牛借给周围的邻居使用。

郭小二获得大黄牛的经过被人们知道了,人们每年都会在春天的时候用春泥堆出牛的样子用柳条抽打,并且会唱歌祈祷。这个习俗,被称为“舞春牛”。

岑溪流行着舞春牛的习俗。每年开春,农人便在村头晒坪,用泥塑成春牛,由当地有名的长者执鞭抽牛,口中念念有词,有说有唱,保佑风调雨顺。接着,围观的群众也争相举鞭抽打春牛,边打边唱,手舞足蹈,祈求平安。

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

舞春牛的习俗,是“牛娘戏”的源头。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牛的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牛娘戏的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人主唱,二至三人帮腔伴舞,有时有些即兴的表演。后来,渐次向娱乐方向发展,演唱内容不仅限于祈神祝愿,还编演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生活片断。

牛娘戏的剧情一般是表现农事劳动过程,如耕田、播种、插田等,称为“插戏”,开始由歌舞向戏剧形态发展,但舞春牛或插戏的演出都离不开牛公、牛婆两个角色,后来,插戏成分不断扩大,终至脱离舞春牛而独立进行。

在岑溪民间,牛娘戏班人数一般在10人至16人之间,表演时,演员唱完一个上下句,打一轮锣鼓。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惯用比兴,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喜剧特点突出,表演风格通俗朴素,深得地方群众的喜爱。

据载,自清乾隆时期起,岑溪就有牛娘戏班常年活动,剧种流传分布以岑溪为主。牛娘剧已经成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剧种。

[旁注]

腊月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个纪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先民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九天玄女 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原为我国上古神话中的战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虽然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个深谙军事韬略,术法神通的正义之神,是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

神仙 是儒教《礼记》中规定的“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风雨雷电以及宗庙鬼神。神仙分为“天、地、人鬼”3个类别。由于儒教限制平民对神仙的崇拜和祭祀。于是,这些神仙在道教里被古人广泛崇拜。

春牛 立春时的风俗之一。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用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古时习俗,在立春日要进行迎春仪式,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鞭打春牛;由地方官吏行香主礼,叫做“打春”或“鞭春”。

六畜 或称六扰、六牲,是马、牛、羊、猪、狗、鸡6种家畜的合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先后选择了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逐渐成为家畜。牛耕田,马负重,羊供祭,鸡司晨,犬守户,猪宴飨,各有所长,在悠远的农业社会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阅读链接]

牛娘戏历史悠久,经历了原始时代至秦汉时期民间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敬牛舞牛习俗和崇尚龙母的孕育起源期,汉代至元末明初“唱春牛”“爆肚戏”的萌芽转型期,明代以后从爆肚戏到有完整剧本、器乐伴奏和表演程式的形成成熟期,新中国成立至现在的螺旋形的发展振兴期。

1982年,牛娘戏被收录入《中国戏剧词典》,同年,牛娘剧《亲家》被搬上荧,20世纪90年代,牛娘戏载入《中国戏曲志》,登上了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