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壮族特色的壮剧
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如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穿长红袍,唱歌跳舞以娱神,古时候人们称之为“傩”。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述壮族的歌唱习俗时说:
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由于壮剧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人民生活区域的戏剧种类共同组成的,所以壮剧的唱腔也是复杂多变的,并不是统一的模式。
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
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曲版。
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
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角色起唱都带“快哥来”3字,意即“哥快来”,男角色起唱都带“侬阿里”3字,意即“妹在哪里”,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
壮剧主要唱腔的唱词,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互相押韵。
壮剧唱词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同中有变,婉转起伏,连绵不断,听而不厌,韵味无穷。这在我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壮族人迷壮剧,因为不但剧情是壮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来特感亲切。
从艺术上看,壮剧声腔可大致分成3类:第一类的音乐接近板腔体,表演程度接近京剧、粤剧、滇剧等大剧种,以“哎咿呀”、“哎的”和“乖海咧”三大声腔为代表;第二类的音乐为联曲体,类似广西彩调、云南花灯那样的民间小戏,以“咿嗬海”声腔为代表;第三类是解放以后吸收了当地民间歌舞新发展起来的品种,以《螺蛳姑娘》为代表。
壮剧按其所唱衬腔的不同,分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4类。所谓衬腔,就是在每段唱词的开头或一句唱词的结尾,加上几个有声无义的引腔或拖腔。“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属于前一种,如“哎的呶啊,我名侬智高”,这种腔调就叫“哎的呶”;“咿嗬嗨”属于后一种,如“稻谷金黄就要收啊,那斯嗬留嗨呀咿嗬嗨呀嗬嗨”。“咿嗬嗨”是富宁壮剧的主要衬腔之一。
壮剧曲调变化非常鲜明,因为壮剧的主要唱腔叫正调,其曲调比较自由,可根据剧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变化发挥。此外,还有悲调、小调等。
壮剧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无不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令人喜爱。
壮剧的音乐曲调充满着壮族民歌风味,而且每个曲调都是结合行当来伴奏。
大调是用于伴奏小旦的唱腔的。曲调婉转抑扬,异常优美。多半是用十六音符,全曲以曲子的第一句为主。反调是用于伴奏武生打仗时用,节奏强烈,多用八分符及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很少用。
沙调是小生出场时的伴奏曲,附点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较多。
过场调是旦角走路时的伴奏曲,旦角走路时作舞蹈身法,用扇子遮脸,走一步要半蹲一下。这支曲调也可以说是一支舞蹈伴奏曲,华丽、优美、感人。
皇帝出场有时也用过场调伴奏。加冠调只能用于皇帝出场时用,多半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婉转动听,非常柔和。
壮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
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北路壮剧主要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伴奏乐器;南路壮剧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壮师戏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为伴奏乐器;富宁壮剧主要以土锣、土鼓、铓、钹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为伴奏乐器。
广南壮剧的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等。打击乐器有脆鼓、大鼓、铓锣、大锣、大小钹、大号等。
南北路壮剧的表演,皆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72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皆博得观众的好评。壮师戏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
广南壮剧的表演特点是舞蹈性强,以扇子为主要道具,生用团扇,旦用折扇。主要曲调为女唱“乖哥来”,男唱“依阿里”。
广南壮剧演出前由班主进行开台仪式。在后台设一香案,烧香3柱,酒3杯,敬献戏神,班主口中念念有词,祈祷演出成功,乞求神灵保佑全村寨人安畜旺、五谷丰登,演出结束,以同样形式收台。
广南壮剧演出一般是在广场上垒土台或用石条木板搭临时戏台,顶上盖一块大布篷,一块横幕从中一隔,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横幕中画麒麟、龙凤等图案,两边挂门帘,帘上画荷花、石榴、寿星等图案;后台置条桌一张,上供老郎神牌位。两边放衣箱、头盔、把子等;前台置一桌二椅,文场居左,武场居右,戏师傅坐在桌后提示台词,指挥演出。
广南壮剧演出有“文不离扇,武不离刀,侧身出场,台中亮相,先礼后唱,拜揖人场”的传统表演程式。文官出场的“上引台”程式接近汉族剧种的“排朝”;武将出场的“上跳台”接近滇剧早期的“推衫子”。
广南壮剧在表演过程中,艺人所表演的角色被人们称为:
小姐庄重,书生文雅,大王草莽……惟小丑放荡不羁,可以唱前不礼人,入场不揖,插科打诨,任意发挥。
壮剧的剧目比较丰富,现在能说出名字的有340多出。其中,一类是反映民族斗争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的;一类是根据演义小说改编的连台本;另一类是取材于民间唱话的;还有就是生活小戏及创作、改编的剧目,如《刘三姐》、《螺蛳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移植剧《焦裕禄》等。
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宝葫芦》、《红铜鼓》、《金花和银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莫一大王》、《百鸟衣》、《白马姑娘》、《夜明珠》、《玫瑰花》、《水轮泵之歌》、《解臼》、《双状元》、《双花配》、《牛郎》、《顺知戽海》、《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薛平贵》、《金纱帕》、《瓦氏夫人》、《万年树》、《曲折的水沟》等。
壮剧音乐主要来源于山歌、民间说唱、道场音乐等,按戏曲音乐的划分可分为腔、曲牌、唱词、乐器几个部分。壮剧表演也有一些传统步伐、调度规则,但不拘泥于过多的程式,而是根据壮族宗教歌舞及剧目需要,不断吸收民间及汉族戏等各类表演技艺进行充实,形成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壮剧的化妆有俊扮和脸谱之分,俊扮是生、旦行的一般装扮,搽底油、拍底色揉红、描眉眼,脸部干净没有勾画其他的线条图案。脸谱有一定的格式,人物性格品性自然分明。
壮剧的唱腔,不像其他剧种有各式各样的调及板眼,只分生、旦、净的唱法。旦角唱腔婉转、优美、细腻,滑音较多。演员与音乐配合上较自由,只要音乐拉到中音的地方演员就可起唱。
壮剧在打击乐的配合方面,每唱完两句,打击乐就打一次,生角的唱腔明朗,行腔较多。演员与音乐、打击乐的配合与旦角同,只是不要小锣,花脸唱腔,声音浑厚、有力,打击乐的配合是几样乐器一齐打,在音乐上只能用反调伴奏。
壮剧的打击乐与其他剧种也不同,只有一种锣鼓经,在用法上与弦乐紧密结合。唱腔与音乐打击乐的结合也是很紧的。不管什么行当,每唱完两句,总要打一次打击乐。
壮族人民最喜欢武术,特别是打拳。壮剧舞蹈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掘的。壮剧的武生表演,动作有力,节奏很强,身段不多,但有浓厚的民族风格,表演艺术看起来虽然粗糙,但具有一定的民族独特风格。
壮剧原来没有服装道具。清朝光绪年间有人到广西经商,才带回一批服装道具。在这之后壮剧艺人开始根据不同角色,逐年增补改制,才丰富起来。但服装有民族特色,大部分用黄褐色。
旦角穿的与平常的壮族服装一样,只在头上包手巾,然后在手巾上戴上一道箍。传统壮剧的服装多为自制,大多用自织的土白布,布料按戏服的式样绘制各种图案。
壮剧上演剧目大多来自本民族的生活实践,反映壮民族的生活意愿和审美习惯,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因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性特色。
壮剧在演出中多伴随着民族的活动而产生和发展。一般都在婚嫁喜庆,节日歌圩才登台演出,具有浓烈的民间习俗特色。
壮剧既有源于本民族的土曲、土调,民间杂耍和民间舞蹈的继承,也有对民歌、八音、时令、小调的吸收,还有从兄弟剧种的音乐、曲牌、表演形式、技巧的引进。形成了壮剧自身艺术的多源性特色。
壮剧演出唱、念都用壮语,引用本民族谚语、比喻、俚语和格言,语言生动、词汇丰富,对仗工整、押韵上口,醒人耳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戏剧语言特色。
壮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题材内容、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等几乎融了壮族原生态文化,并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展示,成为壮族文化的宝库和传承重要载体。
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宗教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它经历了从事娱神、人神并娱,再到娱人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其唱腔也是从山歌小调、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变过程。同时,又吸取了汉族地方剧种的艺术养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对我国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具有实证性的价值。
[旁注]
周去非 字直夫,南宋著名地理学家。历钦江教授,淳熙中,通判静江府。所撰《岭外代答》10卷,分地理、土风、物产、边帅、法制、财计等20门,共294条,记载当时岭南的山川、古迹、物产资源,以及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习俗等情况。
联曲体 又称曲牌联缀体,是指将以上各种单曲体有选择地、巧妙地联缀起来进行歌唱。在板腔体音乐出现以前,联曲体是戏曲、说唱音乐及器乐曲的主要形式,它对我国音乐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
衬词 是在我国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常用的衬词有哎、啦、唻、啰、等。
韵律 多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诗词韵律大致包括3个方面:一是平仄,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二是对偶,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体现了汉语语音的特点。
云南花灯 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云南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云南花灯戏演出的许多剧目,都具有朴素单纯、健康明朗的民间艺术特色,充满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
散板 戏曲板式。为节拍自由的散唱,结构常以唱句逗和词逗为相对节拍单位,尤其对于表现悲痛、凄切、愤慨等情绪有其独到之处。我国古代音乐追求清、静、淡、远之意境,刻意控制使用动感强烈的鲜明节奏,而注重运用散板。
马骨胡 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形制与奚琴类型的乐器相似,音色清脆明亮、悦耳动听,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曲、说唱音乐、壮剧和布依戏等戏剧伴奏。
葫芦胡 壮族、布依族弓拉弦鸣乐器。壮语称冉卜,“冉”为胡琴统称,“卜”为葫芦,意即用葫芦制成的胡琴,故称葫芦胡。形制独特,音色浑厚,常用于器乐合奏或为壮剧、布依戏伴奏。
铓锣 云南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铜制。体圆面平,形与一般锣同,但中有乳头凸起,用木槌敲击,圆润低沉,音色别致。主要流行于傣族、崩龙族及景颇族中,常由4面或5面编为一组,大小不一,挂在架上敲击演奏。
五谷 古代所指的5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主要指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我国五谷文化举足轻重,可谓人类文明之起源。
滇剧 是戏曲剧种。滇剧包括丝弦、襄阳、胡琴等3种声腔和部分。杂调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而逐渐发展形成的,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剧种。滇剧的表演艺术继承和吸收了徽、汉、秦腔等剧种。
《螺蛳姑娘》 壮剧作品。作者为壮族剧作家周冠熬、李贵恩、黎方。分为《赶街》、《同心》、《定计》、《斗智》、《水漫》5场戏,着力刻画了螺蛳姑娘与土司斗争的聪明机智。剧目表演还吸收了壮族歌舞,更增添了作品的民族色彩。
薛平贵 民间传说中的唐代人物,出身贫寒,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抛绣球选其为婿,其后,薛平贵从军远赴西凉征战,辗转成为西凉国王,回到中原与王宝钏相聚。中国各地有许多关于薛平贵事迹的戏曲剧种广泛流传。
道场 原指佛成道之所。后借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的道场。也泛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天师道场等。
武术 又称国术或武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壮族服装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壮族女子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格言 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阅读链接]
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在1894年的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犯我边境,壮族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时,乡亲们杀鸡宰羊,共同欢庆胜利,也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形成吃立节。“吃立”,壮语的意思是“欢庆”。
壮剧已经彻底融入了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每到吃立节,当地的壮剧表演艺术家都会载歌载舞。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