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之花——壮剧

壮剧又叫壮戏,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

壮剧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也曾受到汉族民间艺术和戏曲的影响。因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和流行地区不同,其唱词、道白用壮族的方言土语,富有民族特点。壮剧分为广西的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和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

众多戏剧构成壮剧

壮剧又叫壮戏、板凳戏、门口戏、平地戏、游院戏,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壮剧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壮族主要是由7种流行在壮族的不同传统戏剧共同组成的,他们分别是:德靖木偶剧、马隘壮剧、田林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和师公戏。

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马隘壮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田林壮剧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剧,流传于文山富宁县,师公戏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来宾、贵县等地。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

南路壮剧用南路壮话演出,主要分布在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阳、田东等县;北路壮剧用北路壮话演出,主要分布于广西田林、西林、隆林、凌云、乐业以及云南富宁、南等县。

由于壮剧是由7种不同戏剧组成的,所以壮剧具有其他戏曲所不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壮剧的发展并不是由某一个戏曲的时间传承而发展,而是由不同剧种共同并进这种平行形态构成的。

壮剧是在壮族民歌、舞蹈、杂耍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据现有材料看,壮剧大约在清初已初具规模,清代中期有自己的剧作者、剧本和戏班。雍正时期已经比较成熟了。

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

清康熙年间出现的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板凳戏唱本。乾隆年间的1765年,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这是北路壮剧最早的组织。

后来到了清嘉庆年间的1815年,在壮族南部出现了半职业性的壮剧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经传承了七代。

第七代班主黄永贵曾参加过南宁的粤剧班社,在这过程中抄了60多个粤剧剧本,回乡后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以土语形式演出。他还组成螺阳剧社,成为北路壮剧的代表。

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侬智高》,最多时有64个演员同台演出,从此奠定了北路壮剧的基础,并出现兴盛的局面。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他在1845年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

辛亥革命前后,南路壮剧逐渐发展为唱做合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壮族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

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柳州、百色一带,它是从巫师跳神的师公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

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化妆表演。

云南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前者以富宁壮剧为代表,后者以广南壮剧为代表。过去人们称富宁壮剧与广南壮剧为“土戏”。

土族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富宁土戏有近300年历史,主要流行在富宁县城关、皈朝、剥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仑、花甲、谷拉、阿用、郎恒等乡镇,鼎盛时期业余戏班多达百余个。富宁壮族把演壮剧称为“掴弄裰”,意译为汉语就是“做土族的耍”。

广南壮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或沙戏,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分为北路沙戏和东路沙戏,皆形成于清光绪年间。

壮剧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几番沉浮:乾隆年间形成演出班社,光绪年间北路壮剧达到鼎盛阶段,但随后便很快衰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又出现危机。

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剧再次获得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旁注]

民间文学 是“五四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学术名词,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即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木偶剧 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又名傀儡戏。木偶剧是我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木偶作为戏剧性的表演,出现在汉代。用木偶表演故事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杂耍 旧时对曲艺、杂技等技艺的合称。亦称“什样杂耍”。有时是一部分游艺活动项目的称谓。一般指某些活动性的游戏,如投掷,套圈等。也专指杂技表演中手技和顶技节目。有民间杂耍表演,木偶、魔术、猴戏等。

土语 就是某个地区的地方语言或土话。俗称“土话”。对地域方言作层次分析时,低于次方言的层次。它既可用于指“方言小片”,即根据同一次方言的内部差异所划分的更低方言层次;也可用于指“方言点”,即根据同一小片内的方言差异所划分的地点方言。

侬智高(1025~1055年),壮族,是我国北宋中期广西安德州人,成年后与其父的长期活动在广源州,后来成为壮族少数民族首领。作为一名壮族首领,侬智高领导壮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反抗交趾掠夺骚扰,做出了一定贡献。

壮语 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泰国语、老挝语、傣族语、掸族语等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国外有学者将壮语称为“北泰”语。南壮和北壮发音微有差别,但都是同源。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

诗剧 用诗体写成的剧本。先秦时代楚国屈原的《九歌》,是我国最早的诗剧雏形。诗剧有的虽具有戏剧的形式,但只供阅读,不适合剧场演出,它在与史诗、抒情诗并称时,也称“剧诗”。诗剧的创作,不仅要求语言凝练、含蓄、流畅,讲究韵律和节奏,还要符合戏剧舞台性的特点。

土族 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

鼎 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夏商周三代及秦汉延续2000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在古代时期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阅读链接]

清光绪初年,北路沙戏建立了底圩、弄追、坡佣、者卡、西松戏班,东路沙戏建立了里扣、乐贡戏班。1916年,北路又建立了普迁戏班。1957年,东路建立了板蚌戏班。在这些戏班中,有6个是“麽公”负责执掌,担任戏班班主。故有“‘麽公’不开腔,戏班不开箱”之说。

沙戏这种戏剧与巫术相结合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原半戏班中的大部分“麽公”成了编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