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娘戏的艺术风格
岑溪牛娘剧是岑溪老百姓最喜爱的地方戏,其演出形式有点像东北的“二人转”,歌词每句七字,有点像七律,但不要求像七律那么工整,可押白话韵,易听、易懂、易记,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牛娘剧经过历代传承和演变,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农事劳动的情节增加了一整套舞牛动作。
早在牛娘剧成型之前,人们在舞春牛时,两个插田姑娘伴唱,唱词也大为增加,并有了简单的牛娘音乐唱腔,后来又增加了鼓锣等乐器。一些民间艺人还把生活中的事通过舞春牛唱出来,也是即兴演出,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后来民间艺人就把唱词记下来,经过收集整理,并在演出时加进了一些生活情节,形成了最初的牛娘戏。清乾隆、嘉庆年间艺人梁丽堂、李世钊等,把一些佛经故事和广东传入的木鱼、南音唱本改编演出,并建立了梁丽堂班。这是最早的牛娘戏戏班。
1908年,由莫华钊组建的集庆堂班,是最有影响的戏班,该戏班的著名艺人莫玉芳“玉姐”在演出时吸收了民歌小调,丰富了牛娘戏的音乐。
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广东粤班演员来到岑溪,加入了集庆堂班,便将广戏的演艺传授给牛娘戏演员,牛娘戏吸收了粤剧的表演程式及服饰装扮,向更成熟阶段发展。
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牛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牛娘戏的舞美比较简单,演员的化装、服装都比较生活化,布景只需一块后幕,具有简洁、朴实的特点,极适宜在基层农村演出,故数百年来能得到传承发展。
古装牛娘戏舞台多为临时扎起来的,灯光自然是几盏电灯或者日光灯之类,谈不上什么刻意的装饰。灯下的布幕或者演戏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穿着,均为大红大绿深黄等鲜艳夺目之色。
牛娘戏多为传统牛娘戏也就是古装牛娘戏,传统剧目有《陈世美》、《高文举》、《十五贯》、《逼上梁山》等,多演绎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
牛娘戏的表演都是农民自己平时农事劳动的直接模仿,动作十分生活化。故其表演程式大都是写实性的,舞台调度多是击乐伴奏时演员的简单换位。
牛娘戏的行当一般分为生、旦、老、丑4类,因牛娘戏班人员一般不多,演员一般不超过10人,有时跑龙套和打锣鼓的一两个人都是戏迷客窜的。
牛娘戏的舞美比较简单,演员的化装、服装都比较生活化,布景只需一块后幕,具有简洁、朴实的特点,极适宜在基层农村演出。
牛娘戏所演的戏大都只有剧本提纲,或者只有故事梗概,唱词和对白多是脱口而出的。说到台词,那才是牛娘戏功力之所在。
牛娘戏的台词那是带着泥土气息,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语言。牛娘戏的特点是以唱为主,唱词多是四三结构的七字句,演唱时用属于语系的桂东南地区的白话。
牛娘戏的唱词符合我国诗歌平仄规律,唱起来字正腔圆,唱词生活气息浓厚,多能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等手法,诙谐有趣,通俗易懂。如:
山中树木有高底,木硬好用做耙犁,
只要中间弓得正,那管两头齐不齐。
比兴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兴”,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牛娘戏还大量运用比兴等手法。如:
想吃果子上木摘,几时等得大风吹;
想娶老婆自己追,几时等得人作媒。
这句唱戏运用比兴手法,先言果子事,再表婚姻意,比兴有韵致,颇具感染力。
牛娘戏中很多的唱词,生活气息很浓,虽然随口而出,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唱词却工整对仗、押韵、朗朗上口。因此在表演过程中主角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为主角的人,往往是耍贫嘴和调笑的高手,他们往往也是当地许多人的梦中情人。如:
石上种竹石下荫,海底种松万仗深,
八仙台上放盏灯,只换油来不换心。
虽然牛娘戏的唱腔很单调,剧情也很简单,并且唱词也没多少文化的底蕴,但在当地却很受男女老少的喜爱。
牛娘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其表演形式、音乐曲调都极具地方色彩,是一种典型的原生态艺术。
牛娘戏说法的起源,据说最初是“舞春牛”,主唱者舞动纸糊的牛头,扮着“牛”,两个伴唱者身着彩服,头戴彩巾,扮着“插田姑娘”,边舞边唱。
牛娘戏的一大特色就是“爆肚”。所谓“爆肚”,就是演员们在演出时的唱词和道白工整对仗,押韵,朗朗上口,并且是即兴演出。牛娘戏的传统乐器主要是鼓、钹、锣三种,演员唱完上下两句后即打一次击乐。
20世纪70年代后,牛娘文艺工作者不断给牛娘戏注入新鲜血液。现代牛娘戏的音乐曲调融汇吸收了粤剧、采茶、鹿儿、南音等剧种的音乐,最常用的有山水调、采茶调,增加了唱腔表现的多样化。
为了使牛娘戏的情节更加跌宕起伏,现代牛娘戏器乐伴奏音乐的表现多样化也得到了增加,其中,二胡、高胡、中胡、南胡、月琴、大提琴、笛子等乐器出现在牛娘戏的舞台上。
现代牛娘戏剧目中多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歌颂好人好事,批判旧思想、旧风俗。传统牛娘戏的曲调、唱词及演出风格的特点依旧被现代牛娘戏沿用,但是现代牛娘表现手法更加灵活,对白比传统牛娘戏多,内容更加生活化,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剧中人物贴近生活,不受传统牛娘戏角色的限制。
2002年,岑溪市获评为“广西民间艺术之乡”,同年,牛娘戏荣获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乡村青年文化活动项目”。2007年1月,广西区人民政府将岑溪牛娘戏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在国家文化部评定的12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风云榜上,岑溪市榜上有名。牛娘戏迎来了发展历史上的春天。
[旁注]
二人转 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木鱼 宗教法器,木鱼之名称由来,盖取“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击之,用以诫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佛、道通用之木鱼,与铜磬为一对不可分离之通神乐器,皆系仪案上必备之法器。
粤剧 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
诗歌 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词和歌曲的总称。它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
对仗 我国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
押韵 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二胡 北方的民间乐器。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能表现深沉、凄惨的内容,也能描绘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现力。
[阅读链接]
牛娘戏作为广西地方乡土戏剧的一种,一直以来深受平南人的喜爱。平南牛歌戏的唱词、唱腔曲调以本地腔调为主,唱词也多采用群众熟悉的民间语言,一般一人可以扮演多个角色,演员一般都学过敲奏,所以牛娘戏的伴奏人员不固定,可以轮换。牛娘戏的舞台美术表现也较为简单,在晒场或草坪或室内围个圆圈,挂一块幕布放一桌两椅,就可以演唱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视听设备的发展,牛娘戏被录制成光盘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