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瑰宝——侗戏

侗戏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多流行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的侗族村寨。

侗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经过广大侗族人民的集体创作、集体传播,不断得到加工、改造,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民族民间特色鲜明,并且尚在发展之中。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从学术上看,它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民间剧种之一。

吴文彩创造侗戏艺术

那是在清嘉庆年间,在黎平县茅贡乡腊洞寨有一个名叫吴文彩的人。他从小聪慧,喜好唱歌,读过私塾,粗识汉字。

随着吴文彩渐渐成年,在唱歌方面他开始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天赋。每一次侗寨举办对歌、赛歌大会,他都会在对歌和赛歌的盛会上,与其他青年男女对歌时对答如流,并获得了人们的好评。

后来吴文彩不再仅仅满足于传唱已有的歌曲,他还把侗族起源传说编成“祖源歌”,把侗族的习俗礼仪、道德风尚编成“劝世歌”,把男女青年的交往编成“情歌”。吴文彩创作的作品歌词优美,情真意切,音韵和谐,四方侗族青年都尊称文彩为歌师傅。

吴文彩中年的时候,出游过王寨、茅坪、洪江、古州、丙妹、三江等地,开阔了视野,看了汉戏、桂戏和阳戏,便萌发了编侗戏的念头。

吴文彩回家后,闭门3年,于1830年移植编出《李旦凤姣》和《梅良玉》两部作品。并开创了以侗装扮相,用侗语介白,用二胡锣鼓伴奏侗歌唱词和独特步调等表演形式的侗戏。

吴文彩创造的侗戏,演员均由群众自愿组合,唱腔分平板、哀调、仙腔,表演完全民族化。他把汉族的故事《朱砂记》、《二度梅》等改编成《梅良玉》、《凤姣李旦》等剧本,在侗乡广为传唱,深受侗族群众欢迎。

侗戏在很快茅贡乡侗寨内部广泛流传,随后逐渐流传到外地,黔湘桂交界的从江、通道、三江等处的侗寨相继建立侗戏班子,逢年过节,村寨之间交流演出,蔚然成风,千里侗乡亦公认吴文彩为“侗戏师傅”。

侗戏产生之后,不断吸取桂剧、彩调、祁阳戏、贵州花灯戏等其他戏曲剧种的营养,逐渐提高和完善,最终演变成表演有说有唱、曲调丰富、别具风格的独立剧种。

侗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亦受到了汉族地方剧种的影响。对其作用较大的剧种有贵州的花灯戏、湖南的阳戏和花鼓戏、广西的桂戏和彩调。

与侗戏艺术交流较为密切的是桂剧和彩调。吸收过这些剧种的一些表演程式,借鉴过它们的唱腔曲调,演出汉族古装戏,在化妆和服饰方面也参照汉族地方戏曲的传统方法。

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侗戏已传遍广大侗乡。从江、黎平、榕江等县的侗族群众,逢年过节,都要演唱侗戏,并举行纪念吴文彩的祭祀活动。

1952年,三江县在林溪区集会,各乡剧团都来会上演出。阳烂乡侗族桂剧艺人杨正明、杨校生看了侗戏,感到十分亲切和新鲜,回来后便组织一班人,把连环画《杨娃》改编成侗戏在本地上演,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1954年,阳烂乡划归湖南省通道县,侗戏便在通道县流传开来,并逐渐形成了湖南的侗戏。因为侗戏是用侗话演唱,所以深受侗族人民的喜爱,因而也发展很快。1952至1954年,仅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县便有90余个村寨组织了业余侗戏班子。

[旁注]

吴文彩(1798年~1845年),清朝贵州黎平人。侗戏祖师。从小入私塾读书,因家境清贫,13岁跟父干农活。秉性开朗,聪明好学,对侗族叙事歌、礼俗歌、情歌、酒歌有浓厚的兴趣,不仅爱唱、弹、跳、舞,而且爱编歌。

情歌 情歌在小调中占的比重很大,其艺术水准往往也比较高。它们词曲并茂,表达出劳动人民真挚感人的爱情,是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也更加脍炙人口的一种,在历代劳动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的爱情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贵州花灯戏 清末在贵州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阳戏 一种流行于湘西的地方小戏剧种。是在湘西山野的樵歌、秧歌、炉歌、船歌、傩歌、采茶歌以及其他民族民间歌舞和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影响下,形成了流行于湘西一带的地方小戏剧种阳戏。

[阅读链接]

在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流行着一种俗名称“咚咚推”的戏曲,这就是新晃侗族傩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在舞蹈表演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著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

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