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脸戏——师公戏
师公戏是清同治年间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的河池、宜山、贵县一带。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也称木脸戏。最初剧目的内容以驱鬼酬神为主,后来有以神话和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目。
除广西外,安徽、陕西等地的师公戏与端公戏及贵州、四川等地流行的师道戏、师公脸壳戏、庆坛戏等,均与师公戏同属一个类型。由于各地师公舞均有相对统一的祭祀内容和基本相同的服饰道具,因而在表演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风格特色。
跳岭头衍生师公戏
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跳鬼僮,约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商周时期。在古籍记载中,“跳岭头”是一种以戴面具驱鬼逐疫的形式出现的祭祀活动,是最古老的一种祭祀戴面具舞蹈。
经过几千年的流传,跳岭头已经成为华夏民族普遍的仪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它始终伴随着傩仪、傩歌、傩舞、傩戏等一系列文化艺术现象,当代学者称之为“傩文化”。
桂南民间盛行跳岭头。由于桂南地区各地区各村庄的节期有所不同,所以跳岭节的日期也各有不同。每年的八月初三、初四,或于九月十五、十六跳岭节,是桂南人们走亲访友的节日。而岭头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就是看跳岭头。
跳岭头的传统节目有《跳三师》、《扯大红》、《捉妖精》、《跳仙姑》等。每跳完一个节目,接着就唱这个节目里的人物故事,观众看表演时,不时结合剧情燃放鞭炮。特别是演到捉住妖精时,鞭炮齐鸣,场上的气氛更加热闹。
第三天是跳岭头的高潮,艺人们扮成天将,把这几天捉来的妖怪放进一条纸糊的龙船里,然后把龙船扛到河边,点火焚烧,放进河里,让这些灾星妖孽随水流去,让人们安康吉祥,平安度日。跳岭头结束了,岭头节也随之结束。
在古老的跳岭头活动中,师公跳神别具特色。“师公”是人们对祭祀时巫师的一种称谓。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之中,“师公”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地人们心中可以沟通天地神明,并且向神明祈祷幸福具有崇高地位的职业。
“师公”,顾名思义,就是只有男性才能从事、接替和承袭的角色和身份。我国汉文古籍中有“在女曰巫,在男曰觋”的说法。
师公技艺传习的内容中除神灵鬼怪、经书咒语、法事仪轨知识外,还有歌舞艺术知识。师公戏就是在师公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流传于广西贵港市北部和来宾、武宣、合山、忻城、象州、金秀等县。
在悠久的师公戏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师公技艺之中的歌舞技巧,被认为是师公与神鬼沟通的重要手段和媒介,是师公技艺传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早期的师公戏,多是在民俗活动中表演。如祭祀、敬神、打醮、农闲时节、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等时间。
师公戏在我国历史上先后被人们称为唱师、跳师、傩戏、尸公戏、道公戏等。它的表演形式是,由师公在法事活动中戴上各种神灵面具跳娱神舞,并且演唱酬神故事,从而使祭祀活动娱神、娱人。
清代中期以前,广西的傩活动处于师公歌舞阶段。清代中晚期时,师公歌舞逐渐向师公戏演变。
在清同治年间,师公戏开始广泛地吸收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以丰富演出内容。在戏中有唱词、唱腔和舞蹈,初具了戏剧的雏形。
清代诗人梁廉大曾经写过两首诗,描述重阳日乡人看“跳师”的愉悦场面,并给两首诗分别作了注脚:
遥闻瓦鼓响坛壝、知是良辰九九期;
三五成群携手注,都言大社看跳师。
重九日街墟尾大社每装假相跳舞唱歌,谓之跳师,人多注看,次早则沿门颁符,古乡滩之俗存也。
放下腰镰力未疲。喜邀同伴看跳师,
归来羌豆休忘买,留待明朝逐疫时。
乡俗每值秋季扮万相唱歌谓之跳师,次日沿门逐疫,家家以黄豆羌丝祀祖,盖犹存滩之古俗云。
后来,在古典小说和其他地方戏种的影响下,师公戏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出现了反映历史故事和民间生活的小戏,其主旨亦由请神驱鬼和消灾祈福完全变为娱乐。但在表演形式上,师公歌舞仍占有相当的比例。
[旁注]
鞭炮 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编炮”一直到“鞭炮”。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
妖怪 指怪异、反常的事物与现象。旧谓草木、动物等变成的精灵。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藤精树怪”的说法,这个说法出于道家思想,认为阳神可以“聚则成形,散则为零”,甚至可以成精的包括石头,有灵气的任何物都可以变化成形。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有限认识而已。
咒语 道教法术的一种咒语是以某种特别的顺序或特殊音节念出,以促成某些神秘学中的特殊效果的语句。它是一种巫术行为。语言引禁忌发展到极点,达到灵物崇拜程度,就可能形成引。咒语的文字表现形式是符箓。
传说 是神话演变而来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的名称,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的一整套传闻。在文字尚未发明的时代,人们要对历史做纪录只能利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此即为传说的由来。传说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年代远在文字发明前的遥远过去。
重阳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我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又称“踏秋”,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阅读链接]
“师公舞”源于何时,民间艺人不同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唱本,其中有“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词;一说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葛诸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10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
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