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 D 大调,作品号 77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被认为是与贝多芬、门德尔松、柴科夫斯基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并列的杰作。这也是布拉姆斯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创作时期是 1878 年,正值他在管弦乐创作的成熟时期,他那时从意大利旅游回到奥

地利。布拉姆斯孕育着想写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是在 1877 年 9 月听了西班牙小提琴家萨拉萨蒂的演奏以后。然后到次年在从意大利回来后,才开始创作。布拉姆斯的这首协奏曲是为他的老朋友约阿希姆创作的,也是题献给他

的。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联系,互相通信。约阿希姆仔细地阅读乐谱,并提出那些地方需要修改,主要是技术性问题。布拉姆斯专注地听着,但结果是除了弓法、指法标记外,几乎没有任何改动。

作曲家原意要把这首协奏曲写成 4 个乐章的,像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一样,但是后来改变初衷,撤掉了谐谑曲乐章,改写了原来的慢乐章。看来他对改动是满意的。特别是对最后改定的慢乐章很满意。布拉姆斯用他习惯的幽默口吻在给约阿希姆的信中写道:“中间的两个乐章去掉了,虽然它们是最好的,但是我写了一个拙劣的柔板乐章来取代它们。”浪漫派的协奏曲传统通常有炫技的成份,但是布拉姆斯不喜欢突出这种炫技,虽然他在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中为了需要,毫不迟疑地写下了很难的乐句、片段,但是他决不沉湎于为炫技而炫技。

协奏曲于 1879 年 1 月 1 日首演于莱比锡的布业会堂,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布拉姆斯指挥。虽然排练得比较匆促,但是演出很成功。约阿希姆立刻将它列为自己演奏的保留节目;一些著名的小提琴家也竞相演奏。因此这曲协奏曲立刻流行开来。

布拉姆斯曾将管弦乐部分改编为钢琴,呈献给克拉拉·舒曼。

在 1879 年秋出版时,布拉姆斯根据约阿希姆的意见又作了一些改动。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 3/4 拍,奏鸣曲式。

布拉姆斯在写这首协奏曲时,是以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为模型的,几乎是亦步亦趋。乐章一开始,即回复到古典协奏曲的布局,即一个长长的乐队引子,几乎是完整的呈示部。开始时低音弦乐器和两支大管就奏出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

在中间圆号加进来,更增加了温暖的气息。后面双簧管奏出婉转的旋律: 接下去乐队全奏,第一小提琴以顿弓奏出第一主奏的开始部分并加以变

化,整个乐队向前推进形成一个高潮,突然安静下来。双簧管奏出一个优美的旋律,并在长笛与第一小提琴上接下去展开。下面木管乐器奏出在后面主奏小提琴进入第二主题时的导入句型:

下面由弦乐及木管过渡并逐渐消失。突然弦乐奏出附点节奏和音量很强的顿弓上的旋律:

这个附点节奏在第三乐章的插段中又有出现。接着,弦乐以快速的 16 分音符的相同音型反复进行来迎接主奏小提琴气势磅礴的进入。

像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一样,主奏小提琴进入后并非立即进入主题, 而是一段狂想风格似的华彩序奏,在乐队的伴奏中隐约地出现第一主题的动机。这个序奏长达 40 多小节,然后进入主题,经过展开和过渡,进入颇为迷人的第二主题:

展开部首先由乐队奏出一二主题的材料,然后主奏小提琴进入,变幻多

端,跌宕起伏。再现部开始由乐队奏出,主题出现在木管上。呈示再现后, 进入华彩乐段。华彩乐段除了约阿希姆写的外,还有克莱斯勒等许多演奏家写的。

尾声开始,在乐队的烘托中主奏小提琴奏出第一方题,然而展开,到后来速度加快,最后连续几个和弦结束这一乐章。

第二乐章,柔板,F 大调,2/4 拍,三段体。一开始仅由加上圆号的木管声部演奏,主旋律在双簧管上:

然后由主奏小提琴接过并予以展开,其气氛柔婉凄清。中段的旋律清澈而富有表现力:

这时弦乐用对位方式加以装饰。然后奏小提琴予以展开。后面当回到主部时,旋律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展开时,旋律又到双簧管上。最后在主奏小提琴的向上进行的旋律上结束这个乐章。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嬉戏的快板(Allegro giocoso manon ftoppo vivace), 2/4 拍。回旋曲式。乐章一开始,主奏小提琴立刻奏出矫健有力的主部主题:

这个主题带有浓烈的匈牙利气息,有人认为是作曲家有意识地为了这个曲子的题献给约阿希姆而写下的,因为约阿希姆原是匈牙利人。但是,我们知道布拉姆斯对匈牙利音乐是很有兴趣的,他曾写了不少的匈牙利舞曲。此时弦乐伴奏的节奏很明快。后面由木管与圆号接过这个主题。后来又回到主奏小提琴上,转成 B 小调,但两小节后,立即展开。再由弦乐接过。下面在主奏小提琴一连串的快速音群进行中,突然转入第一插段很有生气的主题:这个 E 大调上的主题后来由大管接过,继之以乐队以刚健的节奏行进,

一直导出主奏小提琴上的主部主题,在展开中,主奏小提琴直接进入第二插段的主题。主题为 3/4 拍,优美而深情:

接下去是 3/4 拍与 2/4 拍交替。当主题在改变调性后转到双簧管时,主奏小提琴开始华丽地展开,之后又直接进到第一插段,但是这次转到 D 大调上。后面又是主部的出现,在一个段落后,主奏小提琴单独奏出对位进行的华彩乐句,4 小节以后乐队逐渐加入,此时主奏小提琴为长颤音与跑动乐句交替,在长颤音时,第一小提琴(后来是木管)隐约地衬以主部主题的动机。这个动机后来移到主奏小提琴上,在一个高音延长音后,主奏小提琴连续奏出随想性的下行琶音进入尾声。

尾声速度加快,用主部和第一插部主题的动机变形以及主奏小提琴上快速跑动句构成。在最后以主部主题构成的 8 小节上渐弱,停顿一下,然后以三个和弦强劲地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