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钢琴协奏曲 D 小调,作品号 15

约翰内斯·布拉姆斯 1833 年生于汉堡;1897 年卒于维也纳。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父为汉堡剧院低音提琴演奏家,布拉姆斯幼年时学习小提琴, 钢琴、作曲。开始时从事钢琴的演奏与教学,后来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布拉姆斯虽然幼年时期即为钢琴演奏的神童,但是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却具有交响性。当年轻的布拉姆斯谒见舒曼,在舒曼家为舒曼夫妇演奏了自己的钢琴作品,舒曼当即发现了这点。日后在 1853 年 10 月的《新音乐杂志》上发表标题为《新路》(Neue Bahnen)的文章,热情地介绍了当时尚名不见经传的布拉姆斯:

“他的钢琴作品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越来越被它的魅力所吸引。此外,他是一个杰出的天才,在他的钢琴上流淌出来的不仅仅是敲击琴键所产生的音乐,在它的后面似乎是整个乐队在那里欢乐与哀悼;又似乎是一首歌,不用歌词我们也能懂得,⋯⋯又似乎是一首四重奏,各具特点,彼此绝不相同。但是作曲家又似乎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像一个宽阔的瀑布奔腾而下,上面是一弯宁静的彩虹,伴以夜莺歌唱和彩蝶纷飞。”

虽然舒曼对他热情鼓励,布拉姆斯自己却信心不足,他的第一交响曲在20 多年后才出现。第一首交响性的作品却是这首第一钢琴协奏曲。但是开始时布拉姆斯写的是一首两架钢琴的奏鸣曲,他曾与克拉拉·舒曼(舒曼夫人) 演奏过几次。克拉拉在日记中写道“它是如此地有力和新颖,打动了我。比他早期的作品更有深度和更加清晰。”

显然,布拉姆斯是用交响性的规模来构思这首奏鸣曲的。他想把它改成交响曲而未果。他的朋友格里姆劝他改成钢琴协奏曲,既是钢琴曲,又有交响性。布拉姆斯同意了,原第一、第二乐章改为这首协奏曲中的一二乐章; 原来的第三乐章在搁了一些时间后改成他的《德意志安魂曲》中的一个乐章。在将一二乐章反复修改并加添了第三乐章后,于 1958 年完成此曲的初稿。

这曲协奏曲初演于 1859 年 1 月 22 日,布拉姆斯演奏钢琴,约阿希姆指挥。5 天后又在莱比锡布业会堂演奏。初演时反应不佳,10 年后才被世所公认。经过进一步修订后的钢琴分谱出版于 1861 年,乐队谱于次年出版。

布拉姆斯此时还是谨守传统,全曲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庄板,D 小调,6/4 拍,协奏奏鸣曲式。乐章开始时的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和大提琴奏出,这是布拉姆斯谱写的第一个乐句,一反想像中谦逊而又内向的性格,而是挟雷霆万钧之力,气势磅礴:

后来在第一小提琴声部上又出现了一个抒情的插句: 清澈明净的对比性主题由主奏钢琴奏出:

以后是展开部与再现。乐章在尾声的高潮中结束。

第二乐章,柔板,D 大调,6/4 拍,三段体。在这个舒缓柔和的慢乐章的手稿上布拉姆斯原来有一段题词:“Benedictus quivenit in nomine Domini”

(赞美来临的主吧)。我们知道,布拉姆斯对舒曼夫妇极为尊敬,舒曼的得病与死亡对布拉姆斯影响很大。这个题词很有可能是献给舒曼夫妇的。布拉姆斯于 1956 年给克拉拉的信上在有关这首协奏曲时写道:“我画了一幅您的

肖像,它就是柔板乐章。”

乐章开始时,弦乐奏出主部主题,大管与之呈对位进行: 后面由钢琴接奏,与乐队对话式进行。

中段由单簧管奏出:

经过发展后,回到主部,开始由乐队奏出主部主题,接着钢琴进入,经过发展,安静地结束这一乐章。

第三乐章,回旋曲,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froppo),D 大调, 2/4 拍。在这个终乐章里炫示钢琴技术的部分和交响性并重,这方面几乎可以同第一乐章媲美。主部主题首先由钢琴气势磅礴地奏出:

后来由乐队接过。经过过渡,出现第一插段的主题,也是由钢琴奏出: 之后主部主题再现,这次是由乐队奏出。第二插段的主题由弦乐奏出: 在以这个主题以赋格手法展开后,又依次出现主部及第一插段主题,在

短小的华彩段后,又出现第二插段主题,然后回到主部。结尾时又有华彩段, 之后热烈地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