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

1938 年 3 月,日本议会通过《国家总动员法》,将生产、原料、资金、劳动力等等,统统纳入军需生产体制。松下为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了协助军需生产的方针,接受武器配件的订单。

不过,在这场给千百万人带来灾难的战祸中,松下所创造的最大奇迹是生产轮船与木板飞机。

电器师造轮船

松下在民用品生产方面出人头地,在军用品制造上也不落后。大概是对此感到惭愧吧,他在其自传中对这段经历只是一笔带过,而用大量的篇幅强调他如何在战争期间怎样不忘民用品生产,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其实,早在《国家总动员法》颁布之后不久,他即开始接受军方订货,生产军用无线电主机和零件,飞机的电器零件、雷达、真空管和电池等军用电器,并且制造与电器无关的高纯度锰钢,用作生产飞机外壳的原料。

军方认为松下无所不能,便将制造 250 吨木船的任务交给他。可是, 实际上,松下手下不仅没有一名懂得造船技术的工程师,连造过船的工人也没有。尽管如此,由于军方需求迫切,而松下也不愿被人瞧不起, 便在军部的帮助下组建松下造船株式会社,正式开始造船工作。

由于事关重大,松下亲自担任会长,令其内弟井植当经理,共同努力,争取尽快造出合格的军舰来。

他们想到,收音机是盒子,木船也是盒子,二者的大小虽有天壤之别,结构截然不同,但既然都是盒子,收音机的组装方式就可以移用到木船生产中去。于是仿造收音机生产的办法,以流水作业方式造船。

这种方式非常奇特:船不是在船坞中,而是在陆地上的工厂里造出来的。这个造船厂系由四间厂房组成。这些厂房排成一排,其间有一条轨道贯通。每间厂房完成几道工序,到第四间时即完成全部工序,通过专用轨道将船送下水。

按这种作业法既能保证陆续出新船,又便于各个工序的检查和督促。因为只要哪一个工序出问题,都会影响其他工序的工作。

就这样,从来不曾与造船业打过交道的松下造出了大量合格的军用船只,在十余家军用木船制造厂中夺魁首。不仅如此,他还再接再厉, 生产出供这种木船使用的 200 马力发动机。这就是说,松下已拥有独立生产军用木船的全部能力了。

让木板飞机上天

军用木船刚开始投产,松下幸之助又接到日本海军航空部长大西中将的通知,要他立即去该部,有要事相商。

松下与这位中将素昧平生,到底叫他去干什么呢?

原来,在松下承接军用品生产之初,在横须贺航空技术兵工厂任职

的佐波海军少将曾陪同丰田海军大将到松下总厂及收音机工厂参观,对该厂工人的自觉遵守纪律及认真工作的作风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此之后,他每来大阪,都必定要到松下工厂,与松下本人也颇有交往。

日本在维持多年的侵略战争之后,日益感到军需用品和原料的匮乏。由于铝合金告罄,被迫考虑用胶合板来制造飞机。

海军部将这一任务交给横须贺航空技术兵工厂,而该厂则指派佐波具体负责这一工作。佐波本来就对松下有好感,再加上松下还生产过飞机零件,又造过船,便向海军航空部推荐。于是,这一重要任务就落到了松下肩上。

当然,飞机的发动机是由三菱制造的,松下只管做机体。但是用胶合板做飞机,这可是闻所未闻的奇事。不仅要求胶合板质量过硬,而且重视飞机内部的安装。松下听说,在这之前,曾由别的工厂制造胶合板飞机。只因内部安装有问题,刚上天飞机就散了架,飞行员也被摔死。不用说,改让松下来生产飞机,就是相信他有这种能耐,相信他一定会把事情办好。

1945 年元月,松下制造的第一架木板飞机试飞成功,获得军部的嘉

奖。本来打算实现月产 200 架的目标,孰知战局急剧变化,到日本投降前,松下只将三架这种飞机送上天。

战争结束后,松下为报知遇之恩,还将已经卸去军职的佐波聘为参事。

实验成功电视机

二次大战中,松下在从事军用品生产的同时,也尽可能维持并发展民用品生产,甚至开发出一些新的产品,电视机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 1939 年 7 月,松下的电视机即实验成功,并于电气发明展览会

上公开展出,一时引起轰动。这个项目本来是为预定 1940 年在东京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开发的。由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这次运动会没有开成,松下电视机也是到战后才推入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