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与创业纪念

松下幸之助虽说在1917 年自立门户,次年创立松下电器制造厂,1929年更名松下电器制作所,使之从一家庭小作坊发展成颇具规模的企业, 但是直到 1932 年,即他满 37 岁那一年,他才认为自己真正洞悉了经营

企业的真谛,从而将这一年定为创业命知第一年,并在这年的 5 月 5 日举行创业纪念大会,正式发布“业主宣言”。

在顺境中也要注意员工教育

松下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创造奇迹,不仅不收缩,反而趁机扩张。到 1931 年年底,除了一般的电器之外,其电热、收音机、电池灯、电池等产品已达二百多种,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全体员工,无论是原来的,还是陆续招聘的,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奋斗不懈的松下精神。

所谓不知不觉,并不是放任自流。恰恰相反,松下总是时刻观察员工的行为和思想动向,及时批评或者鼓励,力求防微杜渐。由于他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管理制度,使员工养成敬业精神,逐渐体会到个人利益与公司总体利益的一致性。

松下认为,要把员工培养成有胆有识、能担当重任的人,并不一定非要将他们置于困境不可。困境固然有利于磨炼人的意志,使之获得冲出逆境以奋斗求成功的经验;但是,这决不是惟一的办法,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作为企业的领导人,若是把企业办得困难重重,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应当把这看作是一种非正常现象,而不是正常现象。企业领导人有责任为自己的企业创造顺利的环境。

而在顺利的环境中,尽管办事要容易一些,但是万万不可高枕无忧, 尤其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因为越是顺利,越容易出问题。可以说,困难环境有利于培养应变之才,而正常环境则更有利于培养兢兢业业的开拓之才。

参观寺庙

1931 年 12 月,随着日本政坛的变动,黄金输出禁令的恢复,日本经济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

对于松下来说,这虽然会为他提供新的机会,但也意味着新的竞争。因此,他也在认真考虑如何在新形势下求得更大的发展。

正在此时,他的一个经销商来找他,并且声明不是来谈业务,而是来谈更为重要的事情,希望松下能抽空安安静静地听他讲 20 分钟。

对于这样的要求,松下还是第一遭碰到,不知是否缘于好奇,反正他答应下来,约见了这位批发商。

批发商不管他是否乐意听,只顾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原来,这批发商在前几年样样不顺心,接连发生不幸的事情。这时, 他的一个朋友来约他去听布道。他虽然对宗教素无兴趣,还是跟着去了。

谁知越听越觉得有道理,慢慢入了迷,并且认识到自己的悲观和烦恼都是错误的。以前事事不顺利,那是正常的事情,犹如某一段时间事事顺心一样。总之,成不足以为傲,失不足以为忧。就这样,他一下子变得心胸开朗,干什么都很起劲,生意也有了起色。就这样,经过几次参拜之后,他真心地皈依了宗教。

而现在,他来找松下的目的,照他的说法,是要让后者分享他的快乐。他说:

“松下先生,你是企业界的成功者。你的经营作风与众不同,你的产品质量众口称誉,因此,我感到你是我的知己,对你非常敬仰。你现在就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你将来的前途更是难以限量。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才敢于冒昧地打扰你。

“我觉得,以你这样的品质,若能走上宗教之路,以宗教的信念去推进你的事业,你一定能如虎添翼,取得更大的成功。佛教讲求缘法。我与你相识本就有缘,而后又为你当经销商,更是缘上加缘。既有这般缘分,我想,若是你能同我一起信教,那岂不更好?即使你暂时还拿不定主意,那也无妨,我可以陪你先去参拜一次。你看如何?”

松下虽说对于宗教并不十分反感,但是到此时为止,他对什么宗教都不曾产生过兴趣。因此,无论经销商怎么说,他都既不想去参拜,更不愿去加入什么教会。

可是,经销商的表情是那么平静而又虔诚,他的劝说又是那么热情而又诚恳,松下实在不好意思断然拒绝他,于是说道:

“你的劝说令我感激不已,可是我目前还未生信仰之心。将来若是有缘,一定再请你指教。”

过了几天,经销商又来找松下。态度比上次热心,讲述也更充满宗教激情,并再次邀请松下加入他所在的教会。

而松下依然不为所动,婉言谢绝了。

谁知这位教徒的热情并未有丝毫消减,一而再、再而三地前来劝说松下。

最后,松下认为有必要向他表明自己决不信仰宗教的决心,好断了他的念头,同时也免得浪费这么多时间去接待他,耽误了正事。于是说道:

“承你多次热心开导,我不知该如何感激才好。不过,遗憾的是, 我虽然知道你说的都是金玉良言,无奈我生性愚钝,茅塞难开,始终未能产生信教的念头,实在对不起。”

经销商回答说:“信仰之事不可勉强。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笨口笨舌说不清楚的东西,或许你只消看一眼就会完全明白,从而产生信仰的念头。所以,我既然已承你的盛情多次接见我,还请求你再委屈一次,同我去参拜一次。那时无论你是否信教,我都决不会再来打扰了。”

一则是经销商盛情难却,再则经他说了这么多次,松下已对其教会产生了好奇之心,很想亲自去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因而答应说:

“那就去参拜一次吧,只是要麻烦你当向导了。”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经销商高高兴兴地离去了。

3 月上旬的一天清晨,松下由这个信教的经销商领路,来到离大阪四十余公里的一个寺庙——经销商所属地教会的总部。

在这之前,松下曾参拜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寺庙,然而无论哪一处, 都未能吸引他特别的注意,事后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这一次或许是听批发商说得太多的原因吧,他觉得这里建筑之宏伟壮丽乃是其他处所难以比拟的,因而不住地停下来东走走,西看看。

不久,他被领到正殿跟前。这正殿不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而且纤尘不染,洁净非常,整个气氛肃穆庄重,令参拜者无不格外崇敬。在此气氛的感染下,本不信教的松下也不由自主地跪敬礼拜,真心地赞叹说:

“这实在太伟大了!”

离开正殿之后,经销商又领他去参观教主殿。

教主殿已完成大部分工程,工地上的人很多。据介绍,他们不是雇来的工匠,而是自愿来从事义务劳动的信徒。他们谁也没有高声喧哗, 但却干得非常认真,像是在执行某种神圣使命。这种虔诚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是在其他任何工地上都看不到的。

这时,经销商对松下说: “这里的建筑,全是大家自愿出钱出力盖起来的。由于每天都有这

么多人来干活,工程的进展非常快,也不必担心出问题。这一座教主殿, 因为登记的自愿人员太多,而工地又不够宽,使得这里的和尚无法满足每个登记者都来参加建设工程的愿望。”

就这样,从早上 8 点开始,转了四个多钟头,才参拜完正殿、教主殿和墓地。吃过中饭,又接着游览教会附属的中学、专科学校及图书馆。还未到图书馆之前,松下心想,这无非是包括两间书库和一间阅览室的平房而已。孰知这是一幢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楼房,且不说图书齐备,单是其内部装潢与设备,就足以与东京和大阪的第一流图书馆媲美。

教会学校的气派更是出人意料。当时,除去教职员工不算,单是学员就有五千余人。半年一期,一年毕业两期。人数多时,一期的毕业生就达到 7 000 人,也就是说一年至少培养一万毕业生。而这一万毕业生分赴各地传教,又会带来新的生员。如此往复,这个教会的势力和影响真不容低估。

寺庙里的木材加工厂

松下参观的最后一处是木材加工厂。向导介绍说,这个工厂的任务, 是向教本部的兴建维修部门无偿供应它们所必须的木材。这里的设备先进而又完备,每天都有一百人来义务做工。他们按照工地的需要,不停地把全国各地信徒捐献的木材,进行必要的加工。

听了向导的介绍,松下越发感到奇怪:寺庙的主要事情是敬佛念经, 有必要经营木材加工厂吗?每天 100 多人来干活,这要加工出多少成品呢?难道真用得了这么多吗?

他实在憋不住,就问向导: “教主殿盖好之后,木材加工厂想必就该撤销了吧?” “不会撤销。”向导回答,“这里的建设一直没有停止过,今后也

不会停止,所以木材加工厂也得继续办下去。”

这木材加工厂分好几个工场,占地甚宽,原木堆积如山,在马达和电锯的噪音之中,工人们汗流浃背地专心专意工作。如同教主殿建筑工地一样,这里的紧张而又虔诚的气氛使参观者也忍不住要跟着干起工作来。

从木材加工厂出来之后,松下久久不想说话,一股说不出的感觉袭上了他的心头。他觉得,宗教的力量实在太伟大了。正是出于对宗教的虔诚,人们才无私地捐赠最好的木材,并且自觉自愿地从事义务劳动, 把这些木材进行加工,用它们去建造神圣的殿宇。

当然,他的这些感慨不是出于信教者的心灵,而是出于企业家的立场。然而,那位为他充任向导的信教者,却对此发生了误会。此人以为时机已到,便再次劝说松下加入他所在的教会:

“松下先生,你现在该知道宗教对人心的影响力有多大了吧。如今到处都在发生劳资纠纷,闹得不亦乐乎。许多企业的人事和思想问题, 弄得厂主不知如何是好。实际上,进行宗教教育,就能使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这对于发展事业具有莫大的益处,尤其是在此危机四伏的时代。

“松下先生,或许你会认为你对工厂领导有方,没有发生什么纠纷, 因而用不着信教。其实不然。随着规模的扩大,员工的增多,问题早晚也会冒出来,并且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尖锐。你现在的事业兴旺发达, 似乎用不着担心这些问题。但是古人说‘防患于未然’,实在是金玉之言。你若是今天就皈依宗教,就会为你的员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你的辉煌前程就更加有保障了。”

看起来,这位热心的教徒非求松下当时表态信教不可。而松下,虽说他认为宗教有伟大的作用,但却不觉得自己有入教的必要和冲动。他再次明确表态,目前还不打算信教。因为向导要留在本部过夜,松下就向他告别,独自搭乘火车回家。

“自来水思想”的诞生

松下上车之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闭目养神。他虽然几乎脚不着地地跑了一整天,感到十分疲乏,很想打一会儿盹,可是这一天在教会总部里所见的一切,却像电影一样,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重现—— 那巍峨壮丽的庙宇,庙里香烟鼎盛的景象,建筑工地上像蚂蚁一样勤奋劳作的教徒,特别是那规模宏大的木材加工厂!

这木材加工厂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这么多自愿者不要任何人监督,似乎也无需管理,自觉而又有条不紊地认真工作,不但自己心情愉快,而且让别人心情愉快,这真是叫人感动!这真是了不起!

连他自己也感到惊奇的是,这几乎是被硬拖着去的参拜行动,并没有激起他的任何宗教信仰冲动,而是对他的经营思想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他在思考的是:能否把教会工厂这种使人高高兴兴地竭尽全力做好工作的经营方式,引入他所经营的事业当中去。

回到家里之后,他仍在思考这个问题,夜里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他把自己的事业同今天所参观的教会的事业进行了认真比较。他认为,教会的目的是在于解除世人的烦恼,恢复他们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这是一种神圣的事业。而他自己的事业是要生产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这同样是一种神圣的事业。

他的工作是“无中生有”,创造财富,消除贫困。而贫困即使不是全部烦恼,也是许多烦恼和苦难的根源,因而消除贫困也即是消除烦恼和痛苦,其意义并不在宗教之下。

经过这一番分析比较,他的头脑豁然开朗:人类的生活必须是物质与精神并重,二者缺一不可。这就如同车轮一样,无论缺了哪一边的, 车子都开不动。宗教解决的是精神问题,而他的事业,他的使命,就是要解决物质问题,要不断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去满足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要。

于是,他得出结论: “我们的经营,我们的事业,可以达到比我今天所参观的教会更神

圣、更兴旺的境地。我们的事业决不能收缩,更不能倒闭。若是发生收缩或倒闭,那定是由于经营不当,决不能归咎于其他原因。而经营不当, 乃是由于私心太重、脱离正轨、赚钱至上和因循守旧。为求发展,一定要力避这些错误的经营方式。”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经营方式才是最神圣、最正确的呢?

松下形象而又生动地将这比喻成生产自来水。自来水是极有价值的东西,又是最便宜的东西。生产者的使命,就是要尽力把人们的生活用品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丰富,一样便宜。无论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只要产量大大增加,就可以使其价格大幅度下降,甚至接近于免费,让人人都买得起,人人都用得起。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消除贫穷;因贫穷而产生的烦恼,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样,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快乐。在此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如以宗教等方式使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那人生就可以无忧无虑,逍遥自在了。

这便是松下日后用来指导自己事业的所谓“自来水思想”,这便是他这一天参观教会总部的收获!

他以此反省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觉得无不与此暗合,只是先前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罢了。如今理论既明,使命既定,就要进一步开拓松下电器的光明大道,坚持以消除天下贫穷为己任的宗旨。

胎孕 15 年才出生的孩子

日本有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节日叫“男孩节”。每年 5 月 5 日这一天,凡有男孩之家,门口都要挑出一面黑红蓝三色的鲤鱼旗,寄托望子成龙的心愿。

松下的长子幸一夭折之后,电器制作所就成了他最心爱的儿子。这次游庙归来,悟得“自来水思想”之后,他决定在 1932 年的男孩节召开

全体员工大会,将 5 月 5 日这一天定为创业纪念日。

他在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讲,透彻地阐释了自己的经营思想和松下的奋斗目标:生产无限多的物质产品,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使人类达到安居乐业的境界。

他说,松下电器已有 15 年的历史。在其创业之初,只有一个店员,

而如今店员已有一百多,工人和技术人员达一千余名,销售金额高至 1300

万元。事业之所以能够稳步发展,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坚定、积极的方针之外,还与全体员工的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尽心尽力有关。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尽管松下始终坚持“物美价廉”的方针,在生产和促销方面却取得惊人成绩,工厂也由一间破烂的小屋发展到十几个,专利品从一无所有达到二百八十多个,在金融方面也建立了相当的信誉,但是经过冷静的思考之后,他认识到,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无非是生意人的成就,既不值得骄傲,更不应当感到自满自足。他说,他参观教会总部之后,认识到企业与宗教的使命,颇有相似

之处,即都是为了创造更幸福的人生而努力。企业家的最终目的,是要彻底消灭贫困,使每一个人丰衣足食。实现这一目的的惟一方法,就是生产再生产。有的工厂设备先进,产量高,销量也大,但就是不肯降价, 严格地说,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其目的不正:不是为造福社会, 而是谋一己之私利。松下过去没有这样做,将来更不会这样做。

那么,松下的使命是什么呢?该如何去贯彻这一使命呢?

他仍以自来水为例。他说,人人都知道,偷东西是犯法的,要受到惩罚。可是,如果有个乞丐自己打开水龙头喝自来水,会有人去惩罚他吗?会觉得这是犯法行为吗?人们之所以会觉得这无所谓,是因为自来水不值钱。实际上,自来水是非常宝贵的东西;它之所以便宜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仅仅是由于它产量丰富。这个事实表明,无论什么物品, 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只要将它们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丰富,就可以将它们的售价大大降低,让家家户户都买得起,那时就能消除贫穷了。

松下电器的使命,照他的说法,就是要不断扩大生产,不断增加产品、提高质量,使人们能买到便宜而又适用的东西,过上舒适的生活。为达成这一月标,松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 250 年规划。他把 250 年

分为 10 段,每段 25 年;而每段又分为三期:第一期十年为建设时期,

第二期十年为活动时期,第三期 5 年为贡献时期。以后的各个阶段皆以此方式重复实践,一次的起点比一次高,一次的贡献比一次大。照他的说法,这样过 250 年之后,松下就能把世界变成一个物质丰富的乐土。松下强调,松下电器的使命既然如此远大和崇高,每个员工都应自

觉、勇敢地挑起重担。他宣布,没有责任心和自觉性的人,就是与松下电器无缘的人。松下并不认为员工多多益善,而是希望将有使命感的人团结起来,为实现其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他在郑重宣布 5 月 5 日为创业纪念日的同时,为了强调 1932 年是他本人“知天命”和松下电器获得新生的一年,他将这一年命名为知命第一年,以后照此类推,直到知命 250 年完成他的理想之时。他解释说,

尽管 15 年前,他就开始办厂,但这 15 年只不过是胚胎期,直到今天松下电器才呱呱落地,真正诞生。释迦牟尼在母体中呆了三年零三个月才出世,因而有异乎常人的伟大创举;松下的胎孕期长达 15 年,更应有超越佛祖的非凡表现和杰出贡献。

稳中求快

大会上,松下还庄重地宣读了他事先拟好的《业主宣言》。以后每年的 5 月 5 日和其他重大节日,他都要将这篇简短的宣言重读一遍。

《业主宣言》宣读完毕之后,即是员工代表致答辞,以及争先恐后的自由发言。

松下觉得,这次大会之后,每个员工的精神,似乎都比原来更为饱满;而他自己的信念,也更比先前坚定。

他体会到:任何事情,若想求其成功,必先确立崇高的目标,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除此之外,别无它法。松下电器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今后仍然要这样走下去。犹如悠悠长江水,滚滚奔流,永不停息。一步一步地走,看起来好像很慢。但是,只要不半途而废,坚持不懈, 那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