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麦克库洛赫的经济理论“不但是李嘉图的庸俗化,并且还是詹姆斯·穆 勒的庸俗化”①。这是马克思一针见血地给予麦克库洛赫的正确评价。
约翰·雷姆赛·麦克库洛赫(1789—1864 年)生于苏格兰的威格顿郡, 最初在爱丁堡大学学法律,不久改学政治经济学。1818 年他为《爱丁堡评论》撰写了《关于季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文,因而博得了季嘉图维护者的名义。1820 年到伦敦讲政治经济学。1824 年讲季嘉图学说,1825 年他以这个讲稿的材料为基础,加进了他过去发表过的一些文章,并利用了马尔萨斯、萨伊等人的一些庸俗观点,扩充为本书。1828 年至 1832 年间,他凭本书在伦敦大学谋取了一个讲座的名义。1838 年,他被委任为英国皇家印刷所的主计官,一直到死。
除上述著作外,他还主编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828 年初版)和
《李嘉图著作集》。1856 年以后,他编订了有关货币、赋税等问题的一些论文集,如《有关货币论文集》(1856 年),《有关纸币和银行论文集》(1857 年),并为《大英百科全书》第八版写了一篇《租税》。它们都是为当时英国的执政党辉格党的内阁作辩护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出版,正值关于李嘉图学说的大辩论时期,所以在本书中可以看到大辩论中的一些主要论点,特别是作者把马尔萨斯、萨伊的论点和李嘉图的论点调和起来的情况。把本书看作季嘉图体系解体过程中的一幅悲惨图景,是很恰当的。
在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年)发表后的十年论战中, 论题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价值规律同资本和劳动交换之间的矛盾问题、价值规律,同生产价格规律(或者说,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规律)之间的矛盾问题。麦克库洛赫和詹姆斯·穆勒是李嘉图学派的重要人物,他在这一场论战中以李嘉图理论的“捍卫者”自居,用注释和解说的办法来同反对者马尔萨斯、萨伊、托仑斯等人辩论。当时这些反对者想通过价值规律这个核心问题的争论推翻李嘉图的全部理论。他们常用葡萄酒的例子攻击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他们说,葡萄酒通过劳动生产过程之后,放在窖里贮藏若干年, 不需要增加劳动,价值就会增加。这个情况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所不能解释的。
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有精辟的说明:“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 可以有种种极不相同的情形。有时,流动资本在进入真正的劳动过程以前,已经处在生产时间内(鞋楦制造);有时,流动资本在通过真正的劳动过程以后,仍然处在生产时间内(葡萄酒、谷种)”①。麦克库洛赫则把葡萄酒增值说成是自然力劳动的结果。他在本书第三章第六节中说:“假定一桶值五十镑的新葡萄酒,放在地窖里,在满了十二个月之后,它值五十五镑,问题是葡萄酒所增加的五镑价值,究竟应该看作是值五十镑的资本被冻结的时间的补偿呢,还是应该看作是实际上对葡萄酒所增加的劳动价值呢?我想,这应当用后面的解释来考虑,因为在我看来,这是最满意和肯定的理由。”(见本书第 177 页)又说:“每一个人都承认,由机器的作用而
① 参阅《剩余价值学说史》第 3 卷,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197 页。
① 《资本论》第 2 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74 页。
转入到这个商品中的价值完全是由劳动得来的,但是,借助于机器的作用, 与发酵的作用,以及在桶内完成的其他过程,除了一个能看见,另一个看不见之外,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一点不同的影子。”(见本书第 179 页)这里完全可以看出,麦克库洛赫的观点比詹姆斯·穆勒更加庸俗。照穆勒看来,蓄积劳动会劳动,并会创造价值,麦克库洛赫则认为自然力也会劳动并创造价值。可以说,在穆勒那里还留有李嘉图价值论的影子,而在麦克库洛赫那里连这点影子也消失了。萨伊称资本的活动和自然力的作用为“服务”,而麦克库洛赫却称之为“劳动”,这个“劳动”不是人类的劳动,而是自然作用的“劳动”。李嘉图的“捍卫者”麦克库洛赫完全站到李嘉图的批判者那边去了。
在李嘉图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矛盾问题上, 完全暴露了麦克库洛赫同马尔萨斯是一个样子。他区分了“实际价值”和“相对价值”。他认为前者决定于消耗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后者决定于一定商品所能购买到的劳动。在商品和商品交换时,价值规律是被遵守的,因为交换是按照消耗在这两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来完成的;在商品和劳动交换时, 价值规律则表现为:须用价值相同的商品购买数量相同的劳动。用他的原话来说:“一个为一定量劳动所生产的商品,⋯⋯将一律交换到或买到同量劳动所生产的任何其他商品。但是,它绝不会交换到或买到生产它所费的完全等量的劳动。虽然它不会这样,但总会交换到或买到如它自己一样在同样情况下或以同样劳动量而生产的其他商品的同样多的劳动量。”他在这里还加了一个注释:“事实上,它(指商品——译者)总是交换到多一点,这个多余的部分,便构成利润。没有一个资本家愿意把已经制成的一定量劳动的产品,来交换尚待制造的同量劳动产品。这等于不收取利息的贷款。”(见本书第 125 页)这就是说,在现实市场上,“相对价值”常高于“真实价值”, 商品购买到的劳动常高于生产该商品时耗费的劳动,商品常同较大的劳动相交换,二者之间的差额便构成利润。麦克库洛赫自认为这就是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回答了利润如何产生的问题,解决了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事实上正是他完全抛弃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而站到马尔萨斯的立场上去了,因为按照麦克库洛赫的上述论述,利润不外是马尔萨斯的“让渡利润”;他表面上以“相对价值”来保持“劳动价值论”, 实际上他同马尔萨斯一样都是以资本同劳动交换的错误见解来否定劳动价值论。从本书的结构中也可以看出:书中的第二章是站在李嘉图的立场上提出了劳动价值学说,到了第三章就一方面站在萨伊的立场上扩大了劳动的范畴,另一方面又站在马尔萨斯的立场上以平均利润来否定价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