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护创立吃五侯鲭的食俗

在汉代有一种最为著名的清明佳肴“五侯鲭”。

五侯鲭是汉代一种杂烩菜,名为“五侯鲭”,典出《西京杂记》卷二,相传为西汉时期的娄护所创。关于此典,葛洪在《西京杂记》卷二中记载:

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

裴启《裴子语林》也有类似记载:

娄护,字君卿,历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謂五侯鲭,君卿所致。

五侯是指汉成帝所封的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和王逢等五人为侯。鲭是鱼类的一科,身体呈梭形而侧扁,鳞圆而细小,头尖口大,后来借指鱼和肉的杂烩,再后来用以指佳肴。

娄护是西汉息乡侯,因为父亲行医,小时候读了不少医书,后学经、传,任京兆吏。与谷永同为成帝的舅父王氏五侯的上客。当时长安有说“谷子云之笔札,娄君卿之唇舌”,是说他特别善辩。后来,娄护举方正,历任官谏大夫、天水太守、广汉太守,封息乡侯。

娄护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帮闲”,祖上都是医生,他自幼聪明伶俐,“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大家都很喜欢他,劝他“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乎?”于是娄护弃医从文,不久便当上了京兆尹,很受百姓爱戴。

当时的刘骜是个务正业的皇帝,不仅他本人“湛于酒色”、荒疏政事,而且开外戚乱政之先河,考虑到母亲王政君娘家人多,汉成帝在一天之内把自己的五个舅舅同封为侯爵,史称“一日五侯”。可他的五个舅舅偏偏不合,而娄护却能够在对立的人中左右逢源。

这件事由此引出了后来唐代诗人韩翃的那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诗句,颇值得回味。

皇恩可谓浩荡,糟糕的是这几位侯爷都很自负,觉得皇帝外甥厚此薄彼,因而经常发生小摩擦,至于具体闹到什么程度无史可查,但有案可稽的是这五位的子嗣后来各自发展为现代王姓的一枝,亲兄弟闹成这样可见当时打得有多热闹。由于“五侯不相能”的缘故,他们还禁止各自门下的食客互相接触,弄得朝野间舆论纷纷。

娄护自幼跟随父亲出入宦门,和很多权臣都是老相识,而且他医术高明又工于辞令,很得五侯器重。总之,娄护和当时的另一个名流谷永都是很受上流社会宠幸的“达人”,并称为“谷子云笔札,楼君卿唇舌”,简单地说就是“谷永的笔,娄护的嘴”,有点“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味道。

据说娄护很会说话,历游五侯之门,五侯都很喜欢他,纷纷送给他新奇的食品。每天早晨,王氏五侯都派人送来山珍海味给他享用。时间长了,大鱼大肉吃腻了,娄护干脆把这些珍馐佳肴倒到锅里一勺烩,“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杂烩叫做“五侯鲭”。娄护当是杂烩菜无可争议的发明者了。后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盛赞这道菜。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陆龟蒙的《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中道:

谕蜀专操檄,通瓯独请缨。

匹夫能曲踊,万骑可横行。

许国轻妻子,防边重战耕。

俄分上尊酒,骤厌五侯鲭。

静默供三语,从容等一枰。

唐代诗人韩翃在《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说道:

数刻是归程,花间落照明。

春衣香不散,骏马汗犹轻。

南渡春流浅,西风片雨晴。

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

娄护并非只是靠着伶牙俐齿骗吃骗喝,他对王氏家族的确非常忠心。当时的安汉公王莽篡位的野心逐渐暴露,倒行逆施令人发指,王莽的长子王宇和自己的大舅子吕宽暗中派人在王莽家的大门上泼了一盆狗血,希望能够警醒他安守本分还政于君,哪知这个野心家丧心病狂,二话不说就杀了自己的亲儿子。

后来,吕宽出逃,因为父亲和娄护是好朋友的缘故去投靠他,但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娄护。过了几天通缉令到达,娄护想都没想就把吕宽抓了起来,根本没顾及老交情。王莽很高兴,把他从广汉太守的地方任上一下子升到息乡侯,位列九卿。

忠诚归忠诚,在王氏炙手可热的权势面前娄护倒是没丢掉气节,相反王家人都很敬重他。在他离职期间,有一次成都侯王商下朝路上突发奇想,想顺路找这个老朋友聊聊天,他的秘书劝他说娄护家简陋不堪,侯爷万金之躯“不宜入闾巷”,王商根本没理,命人把车直接开到了娄护家的小胡同里。

屋里地方小,人多站不下,偏偏又赶上天降大雨,王商的随从全被淋成了落汤鸡,那个随从发牢骚说“不肯强谏,反雨立闾巷!”。王商回家后有人把随从的话打了报告,王商听说有人鄙视娄护,大发雷霆,把随从终身废锢。

还有一次王商的儿子王邑请客,这时王莽已经篡位,王邑身居要职,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有些许敬畏,唯独娄护“自安如旧节”,相反王邑谦恭有礼,“父事之,不敢有阙”。席上王邑坐在娄护下座,不住敬酒,自称“贱子上寿”,所有的宾客见状全都跟着俯伏行礼,娄护仍然正襟危坐,洋洋得意的说“公子贵如何!”意思是王邑这样尊贵的地位都待我如父啊。

因为结交贵戚,娄护的官运一帆风顺,平阿侯王谭举荐他为方正,不久升为谏大夫,后来升级到天水太守。只不过娄护并不像当时腐败官场上的贪官污吏那样喜欢钱,也不在乎得失。还有一次他在上任途中路经故里,祭奠先人,“因会宗族故人,各以亲疏与束帛,一日散百金之费”。

其实,娄护并非是个趋炎附势的宵小之徒,他很有爱心,老朋友吕公来投靠他,娄护“身与吕公、妻与吕妪同食”。到了吕公辞官赋闲、生活拮据时,娄夫人“颇厌吕公”,他“流涕责其妻子曰:‘吕公以故旧穷老,托身于我,义所当奉’”。“遂养吕公终身”,这是他作为医生、爱惜生命的善良天性的表现。另外他“结士大夫,无所不倾,其交长者,尤见亲而敬,众以是服”。

由此可见,娄护的名声很好,所以他母亲去世时,包括五侯在内,“送葬者致车二三千”,闾里歌之曰:“五侯治丧楼君卿”,意思是说这简直是五侯在办丧事。

“五侯鲭”古雅的名称不易流传,所以后世仍以“杂烩”谓之。

“鲭”就是将鱼河肉以及山珍海味烹制的“杂烩”。世代沿袭,是我国大杂烩菜的始祖,后来流行全国的“烩全家福”、“烩三鲜”和福建名菜“佛跳墙”等,都是由“五侯鲭”演变发展而了的。

又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年的元宵佳节,举国上下,大闹元宵,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尤在京城更是灯火辉煌,鞭炮焰火,鸣金达旦,热闹异常。

这天,皇上兴起,传谕出宫,皇后、太子及大臣等人随驾上街观灯,与民同乐。直到深夜回宫,帝、后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饥饿,便令太监速即传膳。

因原来所备御膳早已冰冷,御厨措手不及,只得将各种美味冷荤一起放入锅内,经烩制成热气腾腾的菜肴装盆进献,由于复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别高兴,即传问:“此膳何名?”

御厨见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悦,欣然御定此名,流传至今。“全家福”,即“什锦大杂烩”。

从此“全家福”这一名菜成为清明祭祖和宴客必不可少的佳肴。

[旁注]

葛洪(284年~364或343年),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谷永 西汉长安人。通晓儒家经典。为光禄大夫,屡次应诏对策,敢于直言进谏。历任郡太守,升任大司农。《汉书》有传。博学经书,工笔札。公元前三六年左右为太常丞,屡上疏言事。成帝时,五候兄弟争名,谷永与楼护俱为五候上客。累迁光禄大夫。

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公元前33年至公元前7年在位,共26年,终年46岁。死后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庙号统宗。刘骜在位期间,生活荒淫,怠于政事,将朝政全委托给外家诸位舅舅,大权逐渐为王氏外戚掌握。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在位共15年,新朝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

佛跳墙 福州传统名菜,原名“福寿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称此菜为“佛跳墙”。

[阅读链接]

又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年的元宵佳节,举国上下,大闹元宵,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尤在京城更是灯火辉煌,鞭炮焰火,鸣金达旦,热闹异常。

这天,皇上兴起,传谕出宫,皇后、太子及大臣等人随驾上街观灯,与民同乐。直到深夜回宫,帝、后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饥饿,便令太监速即传膳。

因原来所备御膳早已冰冷,御厨措手不及,只得将各种美味冷荤一起放入锅内,经烩制成热气腾腾的菜肴装盆进献,由于复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别高兴,即传问:“此膳何名?”

御厨见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悦,欣然御定此名,流传至今。“全家福”,即“什锦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