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非凡的赏花和蚕花会

每到寒食清明时节,真可谓是“春禽得意千般语,草卉无名百种香”。春风恰应时节,花开尽如人意。此种时节,正是人们游春赏花的大好季节。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杭州清明节赏花,无疑要盛胜于其他地方。

寒食清明节赏花的品种有数十种之多。其中主要品种有杏花、海棠花、牡丹花、梨花以及杜鹃花等。

杏是我国著名的观赏树木,其花色又红又白,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风。杏花可以配植于庭前、墙隅、道路旁、水边,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杏树树龄长,可活到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

在元代诗人刘炳的《寒食客秦淮》中就有关于杏花的诗句:

今年寒食客秦淮,杏花李花无数开。

海棠花开娇艳动人。由于花色艳丽,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贵”的意境。

海棠花常植于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以及水滨池畔等。

明代僧人明秀《过孙山人故居》诗写道:

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

描述的就是寒食节时,野棠花盛开的景象。

牡丹花是我国固有的特产花卉,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作为我国国花,牡丹花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因而素有“百花之王”的美誉。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记载。在刘赛客的《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莯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可见牡丹在我国至少已经栽培了1400年。

到了唐代,牡丹栽培开始繁盛。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

宋人毛滂在《寒食初晴见牡丹作》中就有这样的佳句:

魏紫黄绿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

梨花,别名玉雨花、瀛洲玉雨,通常指梨树上盛开的纯白色的花,常见于古诗词中。梨既是一种著名果树,又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梨花,并对其赋予了许多诗情画意。

宋代诗人陆游有诗道: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是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在文人眼里,梨花最宜月下或雨后观赏。群植而远观效果则更好,梨树的树形亭亭玉立,花色淡雅,叶柄细长,春风过时,临风叶动,响声悦耳。

明代陈继儒《南都》诗道:

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

这些诗句记述了当时古人在清明时节赏梨花的情景。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很广泛。杜鹃花盛开之时,恰值杜鹃鸟啼之时,古人留下许多诗句和优美、动人的传说,并有以花为节的习俗。

杜鹃花花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

唐代成彦雄《杜鹃花》诗道: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唐代诗人曹松《寒食日题杜鹃花》道:

一朵复一朵,并开寒食时。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寒食节嗜好赏花之人。《花庵词客》一书中,介绍北宋词人仲珠,此人本是安州进士,因其妻以药毒之,仲珠食蜜解毒。

苏东坡念其大难不死,送其名为:“蜜殊”。仲珠后出家为僧,每年禁烟赏花时,即置酒接待宾客,还美名曰:“看花局”。仲殊一生填词甚多,以小令《诉衷情·寒食》为最。

据说,大文学家苏东坡在37岁时,有幸参加了杭州钱塘寺赏花会。两年后,清明节发生一场雨雹,病中的苏东坡担心花存无几,于是他写了《惜花》诗一首:

吉祥寺中锦千堆,前年赏花真盛哉。

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

打彻凉州花自开,沙河塘上插花回。

醉倒不觉吴儿咍,岂知如今双鬓催。

由此可见,寒食清明之花在古人的眼中持久绽放,并让后人在脑海中久久地回味。

除了清明节赏花,另一特有的民俗文化就是蚕花会。过去清明节期间,在浙江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

当地居民在每年清明夜开始设祭,襄白虎,斋蚕神等活动,期间要烧香祈蚕,抬着蚕花轿出巡,妇女、孩童沿途拜香唱曲,汇集普静寺,俗称“蚕花会”。

乌镇有句民谣:

三月三、庙门开,乡下蚕娘出门槛,东亦逛、西亦颠,轧朵蚕花回家来。

生动地再现了当地养蚕人的生活。乌镇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栽桑养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代人们养蚕靠天时,蚕农们为了祈求神灵的庇护,形成诸多的蚕乡习俗。

蚕花会在香市期间,赶香市时,农村妇女们烧烧香,祭祭神灵,或添置一些蚕具、农具和日用品,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很特别民俗活动,那就是在庙里烧过香之后,还要到土地庙前面的水潭里,洗洗手,俗称“洗蚕花手”。据说,在那里洗过手以后,养起蚕来就特别顺手,蚕也会无病无灾。

清明节这天,上午9时,桐乡市洲泉镇的水上蚕花会,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也会拉开帷幕。古韵依旧的水上蚕花会吸引了当地几万名乡民前来“捧场”。传统手工缫丝、土布机织布、高杆船表演等一个个具有蚕乡特色的节目,让在场的观众拾回了儿时的记忆。

洲泉镇的水上蚕花会起源于南宋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当地蚕农祈求蚕桑丰收的重要民俗仪式。以往,水上蚕花会都是蚕农们自发举办的,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蚕桑业的村民越来越少,水上蚕花会就中止了。

后来,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中断了近百年的水上蚕花盛会得以恢复,水上蚕花盛会得以重现生机。

蚕花会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却是四方乡民的狂欢节。很多蚕农为了赶赴盛会,天蒙蒙亮就徒步出发了。上午9时不到,小小的双庙渚会场早已被万名乡民围得水泄不通。

从仪式开始,围在小河两岸的乡民的笑声就一直不断,蚕神娘娘船、缫丝船、蚕凳龙船和拜香船让人大开眼界,摇快船比赛更是让乡民们齐声呐喊,而压轴戏高杆船表演则把盛会推向了高潮。

表演者在数十米高的竹竿上表演了田鸡伸懒腰、倒挂锄头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惊险的表演让万名观众凝神屏气。据了解,高杆船表演已传承了七代延续了100多年的历史。

杭州桐乡芝村有个龙船庙,蚕农在庙前河中集合,用雨船并在一起为祭坛,上供蚕神,设供品,祈求蚕业丰收。

然后是表演文艺节目,号称蚕花盛会,实为祭蚕神仪式。祭蚕是为了蚕业丰收,同时也有求子风俗,如芜湖过“真清明”时,在前一天准备一个南瓜,第二天煮熟,夫妻对坐食南瓜,认为吃南瓜能生男娃。

有的地方举办蚕花盛会,规模特别庞大。由年轻女子扮演的貌美如仙的“蚕花娘子”在数万蚕农的簇拥下,沿街播撒蚕花。一时间,人们欢声笑语,场面热闹非凡。

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10多项活动。

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后来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

蚕花节也是新市镇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每年清明,蚕农们都要进城参加蚕花会,期望桑蚕丰收。

[旁注]

明秀 是明代著名的诗僧,号雪江,与郑少谷、孙太初、沈石田诸人交往甚厚,族人出自海盐王姓,出家于钱塘胜果寺。他在《哭郑善夫》诗中有:“少谷高人无日起,百年清泪几时收。呜呼沧海谈诗夜,翻作延陵挂剑秋。”的著名诗句。

毛滂(1056年~1124年),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他自幼酷受诗文辞赋,哲宗元佑年间为杭州法曹,苏轼曾加荐举,受知府苏轼赏识并赞称:“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一生仕途失意。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陈继儒(1558年~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他工诗善文,擅长墨梅、山水,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曹松(828年~903年),字梦徵,唐代晚期诗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频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901年,即光化四年中进士,时年已70多岁,特授校书郎而卒。主要成就有《曹梦征诗集》,代表作品为《己亥岁》。

苏东坡(1037年~1101年),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仕途坎坷,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蚕娘 是指农家养蚕女。唐代赵氏在《寄情》一诗中有:“春风白马紫丝韁,正值蚕娘未采桑。”的名句。前蜀贯休在《春晚书山家屋壁》诗中也有:“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的诗句。

白虎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指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其形像虎,位于西方,属金,主杀伐,色白,总称白虎。

南宋 是北宋灭亡后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一个朝代。北宋灭亡后,赵构继承皇位,史称南宋。南宋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

缫丝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缫丝是制丝过程的一个主要工序。缫丝方法很多,可分为浮缫、半沉缫、沉缫三种,按缫丝机械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立缫和自动缫两种。

[阅读链接]

一些诗人在寒食清明节赏花,是从多角度多层面观赏的。

有人从每年种花的角度赏花道:“今日颜色好,明日风光别。年年送清明,一树东栏雪”;有人从落花的角度发感慨道:“节当寒食半阴晴,花与蜉蝣共死生”;有人则从惜花的心态品花:“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掷梭”;有人则从花的品姿欣赏道:“寒食花藏县,重阳菊绕弯”等。

更有人因在寒食节在新馆看不到花,写出《思花》的诗句道:“四围击柝锁重扉,春去春来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