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清明习俗的演变

明清时期,清明习俗在沿袭旧时的传统外,又在前代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普及。

扫墓历来被视为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清通礼》是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墓”名称的来由:

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1530年,明代帝诏令两京国子监及天下郡县都要建立启圣祠奉祀。

此外,鲁城东有颜林,是先师兖国公墓,墓祀日期也为一年两次,即春用清明节,冬用孟冬朔日,由宗子博士主祭。据广西梧州府《怀集县志》载,县有孔公祠,每岁清明日与厉坛同日祭。

一些地方还在清明这一天,祭祀和本土相关的生前要人。如河南汝州郏县西有三苏祠,传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其子迈皆文定公葬地。每逢清明节,这里的守官和乡民届时要到坟地拜扫。

清明节,举国上下一致的祭奠活动首推祭厉坛。据各府州县志书,各地均设建厉坛。设建厉坛其因与诏文见于《明会典》。

1393年,明代在国内各府州和县都建立厉坛,礼部曾颁发有定礼及钦定祭文。

按照各地志书中载叙,厉坛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农历七月望日,农历十月朔日致祭。

清明日祭祀前3日内,先由地方有司移牒城隍。到了祭祀那天,将城隍神奉请于厉坛内,让其南向,无祀鬼神名位俸陪于左右两侧。老北京的清明节,有一个重要习俗,就是去城隍庙烧香叩拜求签还愿问卜。

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即隍,庸,即城的祭祀,是《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

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在明清时期,老北京有七八座城隍庙,香火亦以那时最盛。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爷”,是那时百姓信奉灶王爷、财神爷外最信奉的神佛。

相传,城隍爷是就纪信,秦末汉初时期刘邦的部将。公元前204年,纪信在荥阳城被围时假扮做刘邦的模样而让刘邦逃脱,自己也因此被俘,后被项羽处死。

刘邦战胜项羽后,建都长安,在庆功会上想起了纪信的功劳,就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献计献策,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我封他为督城隍,把他的家乡改名为我先前的封号——汉王,把他的骨灰送家乡安葬,并建庙塑像,永远享受香火。”

后来刘邦还下令全国各县城建城隍庙。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

城隍庙在每年的清明节开放时,人们纷纷前往求愿,为天旱求雨,出门求平安、有病企求康复,为死者祈祷冥福等诸事焚香拜神。那时庙会内外异常热闹,庙内有戏台演戏,庙外商品货什杂陈。

旧时还有城隍爷出巡之举。届时,人们用八抬大轿抬着用藤制的城隍爷在城内巡走,各种香会相随,分别在城隍爷后赛演秧歌、高跷、五虎棍等,边走边演,所经街市观者如潮。场面十分热闹。

民间还有一首杂咏诗写道:

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

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

说的就是清明节这一古老习俗。

古城西安的清明节,人们也习惯于去都城隍庙求愿。都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是当时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统辖西北五省,故称“都城隍庙”。

庙里主要供奉古城西安的保护神城隍老爷,主管功名科举的文昌帝君,忠义无双的关圣帝君,赐人子嗣的九天圣母,送子娘娘,保佑健康长寿的药王孙思邈和有求必应的吕洞宾祖师等。

清代重修后的都城隍庙,焕然一新,整座庙观布局整体左右对称,规模宏大,雕梁画栋,巧夺天工,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道教文化的圣地。真可谓是信徒众多,香火鼎盛。

如果适逢都城隍庙的“癸巳年清明节冥阳普福法会暨忠孝祠开放典礼”,那便是非常幸运的事了。

届时,笙鼓齐鸣。大殿里,城隍老爷端坐正中,四大金刚分列两边,威严庄严。穿红衣道袍的道士们面对庄严祖师,齐声诵读,时而跪拜,时而吟唱,手里钟铙钹磬齐响仙乐铮铮。

旁观者听不懂吟唱的内容,也看不懂法会的仪式含义,却能感受到道家法会的庄严和神秘。

法会通常要举行一个多小时才宣告结束,虽然人不太多,但来的人都有庄严之心。人们赶在清明,在都城隍庙然一炷香,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对生者的祈福。

清明踏青依旧是国人经久不衰的活动项目之一。一些文人雅士多选择在清明节这天出游。

历史上曾是辽金别都之城萧太后故居,后又名梁氏国,明代文学家刘定元在清明节到此一游,写有《游梁氏园记》名篇。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于清明日有幸与曾太史等陪祀昭陵,随之谒皇明诸陵看山,而后写成《陪祀昭陵看山记》。

明代诗人周宪王《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一鼓作气写出六首。第一首诗道:

何处难忘酒,年光似掷棱。

清明恰已过,春色苦无多。

席上红牙板,花前皓齿歌。

此时无一盏,争奈牡丹何。

周宪王惜清明时节的感受,较前辈白居易有过之而无不及。

河南府城北5000米处有山曰北邙山,又名太平山。该地为东洛九源之地,历史上多少次战争发生在这里。

明代巡抚张楷在清明节时,来到此处,挥毫写下《和王仲初北邙行》:

贵贱终归一杯土,请看北邙山上墓。

墓地渐多闲地稀,卜兆谁能择佳处。

旧坟十家九磨灭,愁杀清明二三月。

新坟添土祭奠回,纸钱猎猎烧坟台。

除了踏青春游,宫廷内外至民间在清明期间亦盛行折柳、荡秋千、斗鸡、打马球、放风筝等娱乐活动。

明诗人黄世康《新柳篇》诗句道:

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

黯黯妆成寒食天,毵毵怯近清明节”。

这首诗即是对清明折柳习俗的生动描述。

明代才子唐伯虎曾经写过一首《秋千诗》。诗道:

二女娇娥美少年,绿杨影里戏秋千。

两双玉腕挽复挽,四只金莲千倒颠。

红粉面对红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游春公子遥鞭指,一对飞下九重天。

而在宫廷之中,清明斗鸡娱乐更加普及。明代文学家、画家陈继儒反映南部官绅生活诗作,就有关于寒食斗鸡的描述:

太平风景是京华,白马黄衫七宝车。

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

明代诗人陈悰有《天启宫词》斗鸡篇的诗句:

宫人相约斗鸡来,笼幔青红背面开。

四百喙残高唱歇,当场双系彩球回。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宫廷内斗鸡热闹非凡的场景。

明代,马球仍然很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

古时,在北京的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吃青精饭的习俗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沿袭。明末张岱在《夜航船》中有“青精饭”一条,当指后者:

道士邓伯元受青精石,为饭食之,延年益寿。

张岱之说,已见于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的记载:邓伯元、褚伯玉、王玄甫等人在霍童山上,“授‘青精饭食、白霞丹景’之法,见五脏,夜中能书。”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又有另一说辞:

王烈入太行山,忽闻山如雷声。往视之,裂百余丈。一径中有青泥流出,烈取抟之,即坚凝,气味如香粳饭。

清代顾禄《清嘉录》记载:

四月八日,市肆煮青精饭为糕式,居人买以供佛,名曰阿弥饭,亦名乌米糕。

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还记载有用青精饭做的“溧阳乌饭酒”,颇似女儿红:

余素不饮。丙戌年,在溧水叶北部家,饮乌饭酒至十六杯,傍人大骇,来相劝止。而余犹颓然,未忍释手。其色黑,其味甘鲜,口不能言其妙。

据云溧水风俗:生一女,必造酒一坛,以青精饭为之。俟嫁此女,才饮此酒。以故极早亦须十五六年。打瓮时只剩半坛,质能胶口,香闻室外。

清代,随着火柴从国外的引进,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把烧红了的木炭放在火灰中保留火种了,取火的方法及过程越来越简单容易,新火和旧火没有多少区别。故而清明保留火种的习俗逐渐被淡忘。

在我国民间,清明时节,还有吃螺蛳的习俗。因为这时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

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关于清明节吃螺蛳的习俗,还有一个来历。在清明节前后,潜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蛳纷纷爬出泥土。此时,螺蛳还未繁殖,最为肥美。人们用针挑出螺蛳的肉烹食,俗称“挑青”。

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螺蛳壳在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够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养蚕。

在浙江南部各地的居民还有吃清明果的食俗。清明果的选材主要是田野里的棉菜和糯米粉。

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把棉菜拌以糯米粉捣柔,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其与饺子的味道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

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篮,三五成群地来到田野采摘艾叶。青鲜的艾叶满满地堆在篮子里,煞是诱人。艾叶采回家以后,女子们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她们就像魔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

此外,每到清明时节,泉州等地的居民还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的遗风。润饼菜的正名应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食之。

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得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有主料菜肴,即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即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

吃饼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润饼皮脆嫩甘美、醇香可口。清明节吃润饼菜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

早在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百姓人家还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之推的祭品。

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后,可以不蛀夏。

清明是福州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扫墓的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主味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这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

是用菠菠菜,即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把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关于这一习俗,在宋、元、明三朝未见记载,大约在清代乾隆以后才逐渐兴起。考其渊源,应由“寒食”和“青饭”演变而来。

寒食的食物各地不同,《淳熙三山志》记载,福州:

州民踏青,东郊尤盛,多拾野菜煮,谓之菜,亦唐人杏粥、榆羹之意也。

即野菜和肉羹一起煮成的菜粥。菠是福州出产的野产,“菜菠菠粥”后来就演变成“菠菠粿”。

至于“青饭”风俗则源于任敦食枳叶染饭成仙的故事。这风俗流传福州已有悠久历史,《三山志》记载:

南枳木冬夏常青,取其叶搞碎渍米为饭,染成绀青之色,日进一合,可以延年。

“南枳”就是现在的乌饭树。这种用植物染色的米饭,后来也发展为制粿。

[旁注]

厉坛 是祭无祀鬼神的坛。《明史·礼志四》:“厉坛:泰厉坛祭无祀鬼神。《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此其义也。《祭法》,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设坛玄武湖中,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

城隍 又称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城市长官。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衍生的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

文昌帝君 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孙思邈(58年~682年),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对故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

法会 又作法事、佛事、斋会、法要,佛教仪式之一。是讲说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举行之集会。即聚集净食,庄严法物,供养诸佛菩萨,或设斋、施食、说法、赞叹佛德。印度古来即盛行此类集会,其种类名目甚多。

道士 道教的神职人员。他们因信仰道教而皈依之,履行入教的礼仪,自觉自愿地接受道教的教义和戒律,过那种被俗世视为清苦寂寞而他们却视为神圣超凡的宗教生活。同时,道士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者,又以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布道传教,为其宗教信仰尽职尽力。

萧太后(953年~1009年),即萧绰,我国辽代女军事统帅、政治家。小字燕燕,辽朝皇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969年,她被册封为皇后,因辽景宗体弱多病,所以萧绰多临朝摄政,景宗去世,年仅35岁。萧绰在母寡子幼的情况下稳定了辽朝局势。

周宪王(1379年~1439年),朱有炖,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全阳子、全阳老人。明代杂剧作家。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长子。袭封周王,死后谥宪,世称周宪王。他为了避祸,远离政治,专意戏曲和戏曲创作。作有杂剧31种,均存。诗文集有《诚斋集》。

巡抚 古代官名,又称抚台,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巡抚,、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

明成祖(1360年~1424年),即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受封为燕王,指挥了洪武朝的第七次和第八次北伐,并取得大胜。他在位期间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原庙号太宗,后由明世宗改为成祖。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书画家。万历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是“华亭画派”杰出代表。书法自成一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年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40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总督 清朝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与只掌握一省行政事务的巡抚不同,总督兼管数省,同时在政务之外也兼掌军务。

蔡复一(1577年~?),字敬夫,号元履,福建同安人。自幼聪明过人,12岁便写出万余言的《范蠡传》。蔡复一为官忠直,博学多才,工诗、能文,著作颇丰,主要有《遁庵文集》,《诗集》,《督黔疏草》,《雪诗编》、《骈语》、《楚愆录》、《毛诗评》、《续骈语》等。

《淳熙三山志》现存宋元37种方志之一,是宋代州一级方志的代表。它与泉州人黄岩孙在担任仙游县尉时修撰的《仙溪志》、汀州州学教授赵与沐编修的《临汀志》一同成为福建现存最早的三部宋代方志。而在这三部方志中,又以《淳熙三山志》为最早,并且内容更为庞大。

[阅读链接]

在清代的清明节美食中,以“李鸿章大杂烩”最为著名。

据说,光绪年间,李鸿章访美,曾以中国菜宴请美国政要,菜肴中即有李鸿章的家乡菜大杂烩,美国客人觉得非常好吃,便问此菜名,李鸿章告之。后来,人们就把这道菜称之为“李鸿章大杂烩”。

“李鸿章大杂烩”的原料大略有鱼翅、海参、鱿鱼、鱼肚、干贝、鸡肉、猪肚、火腿、鱼肉、冬菇、鸽蛋、腐竹、玉兰片等项,工艺也复杂,远非百姓人家所谓“折罗”可比。

李鸿章名着“杂烩”,虽有些无厘头,但观其一生,其调和才能,亦值得后世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