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触电事故急救方法

以下介绍有关的急救方法。

(一)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的目的,就是采取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及时而有效地使气体有节律的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氧气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缺氧状态,使机体受抑制的功能得到兴奋,恢复人体自动呼吸。它是复苏伤员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

人工呼吸具体操作要有步骤地进行。

  1. 环境要安静,冬季要保温,伤员平卧,解开衣领,松开围巾和紧身衣服,放松裤带,以利呼吸时胸廓自然扩张。在伤员的肩背下方可垫软物,使伤员的头部充分后仰,呼吸道尽量畅通,减少气流的阻力,确保有效通气量; 同时,这也可以防止舌根陷落而堵塞气流通道。然后,将病人嘴巴掰开,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块、呕吐物等,以免阻塞呼吸道。

  2. 抢救者站在伤员一侧,以近其头部的手紧捏伤员的鼻子(避免漏气) 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托在伤员颈部,将颈部上抬,头部充分后仰,鼻孔呈朝天位,使嘴巴张开准备接受吹气。

  3. 抢救者先吸一口气,然后嘴紧贴伤员的嘴大吹气,同时观察其胸部是否膨胀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吹气是否适度。

  4. 吹气停止后,抢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捏鼻子的手,让气体从伤员的鼻孔排出。此时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如此反复而有节律地人工呼吸,不可中断,每分钟吹气应在 12~16 次。进行人工呼吸要注意,口对口的压力要掌握好,开始时可略大些,频率

也可稍快些,经过一、十二次吹气后逐渐减少压力,只要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如遇到伤者嘴巴掰不开的情况,可改用口对鼻孔吹气的办法,吹气时压力稍大些,时间稍长些,效果相仿。采取这种方法,只有当伤员出现自动呼吸时,方可停止。但要紧密观察,以防出现再次停止呼吸。

(二)体外心脏挤压法

体外心脏挤压法,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来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进而恢复心脏的自然节律,挽救伤员的生命。

体外心脏挤压法简单易学,效果好,不要设备,也不会增加创伤,便于推广普及。

体外心脏挤压法的具体操作按下述步骤进行:

  1. 使伤员就近卧于硬板上或地上,注意保暖,解开伤员衣领,使其头部后仰侧偏。

  2. 抢救者站在伤员左侧或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3. 抢救者以一手掌置于伤员胸骨下 1/3 段,即中指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另一只手掌交叉重叠于该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冲击性地用力施压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 3- 4 厘米,间接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博出。

  4. 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回流到心脏。

在进行体外心脏挤压时要注意,首先,操作时定位要准确,用力要垂直适当,要有节奏地反复进行。防止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继发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或肋骨内折。其次,挤压频率一般控制在每分钟 60~80 次,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增加挤压频率,达到每分钟 100 次左右。第三,抢救时必须同时兼顾心跳和呼吸。最后,抢救工作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在没送医院之前,抢救工作不能停止。

以上两种抢救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广,除用于电击伤外,对遭雷击、急性中毒、烧伤、心跳骤停等因素所引起的抑制或呼吸停止的伤员都可采用,有时两种方法可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