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adaLing

八达岭(BadaLing) 见居庸关。BasongCuo

八松错(BasumCo) 冰川堰塞湖,尼洋曲流域最大湖泊之一。地处北纬 30°01',东经 94°00',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川藏公路以北,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境内。湖面海拔 3460 米,东西长 13 公里,南北宽约 2 公里,面

积约 26 平方公里,最大水深 60 米。四周高山环绕,北部海洋性冰川发育, 湖体坐落在由扎拉弄巴和钟错弄巴两支冰川相汇而塑造成的“U”型槽谷中, 由终碛垅堵塞而形成。

(温景春)

BadanjilinShamo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Shamo) 中国第 3 大沙漠。位于北纬 39

°30'~42°,东经 98°30'~104°,面积约 4.43 万平方公里。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 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

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地块,地貌形态缓和,主要为剥蚀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沉积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

在沙漠范围内,除东、南、北部有小面积的准平原化基岩和残丘外,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其中流动沙丘占 83%。西部边缘的古鲁乃湖、北部的拐子湖、东部的库乃头庙附近有以梭梭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积约 3000 平方公里,沙丘高大密集,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总面积的 61%,高度多在200~300 米,最高可达 500 米,有叠置沙丘的复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及无明显叠置沙丘的巨大沙山等 3 种形式,单纯的沙丘链所占面积较小。仅在

沙漠的东南部,沙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俗称海子),约有 144 个, 面积一般为 1~1.5 平方公里,最大深度可达 6.2 米。多为咸水,不能饮用。湖周植物生长茂密,多为湿生、盐生等类型,常以湖水为中心与周围沙丘呈同心圆状分布,接近沙丘的地段出现以沙生植物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堆。海子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

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 50~60 毫米,年均温 7~8℃,绝对最高温 37~41℃,绝对最低温-37~-30℃,沙面温度达 70~80℃。年均风速 4 米/秒,八级大风日为 30 天左右,主要为西北风。沙丘上植物较少。仅于沙丘下部或丘间低地生长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主要生长有沙拐枣、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柽柳、沙葱等,盖度多在 5%左右,在沙山与湖泊间常出现有白刺沙堆。

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 10 平方公里不到 1 人。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全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邸醒民)

BalikunHu

巴里坤湖(BarkolHu) 断裂湖。汉代称蒲类海,《西域图志》作巴尔

库勒,巴里坤与巴尔库勒对音。位于天山东段北坡。湖面海拔 1585 米,形似葫芦,长轴东北—西南向,长 20 公里,东西宽 5~10 公里,面积 140 平方公里。湖岸的沼泽草甸为优质草场。从地质构造形迹看,更新世中期以来湖面逐渐缩小,更新世晚期湖面积约 800 平方公里,全新世时约 550 平方公里, 近期仅 140~150 平方公里。由于新构造起伏幅度东部大于西部,现在湖盆位置约比晚更新世时西移 25 公里。湖盆周围虽无大河,但年降水量超过 200 毫米,湖水补给有湖周地表径流、周围洪积扇溢出的泉水及地下径流。湖盆长期以来为积盐中心,湖水矿化度高达 7~8 克/升,味苦不能饮用,湖水蒸发后成为纯净的食盐结晶。作为盐湖,巴里坤湖具有艾比湖、艾丁湖等盐湖的类似特点,既有表面卤水,又有盐层,可作盐湖资源利用,当地居民很早就有采盐传统,湖的北部现有盐田面积 10 平方公里。

(杨利普)

BayankalaShan

巴颜喀拉山(BayanHarShan) 昆仑山脉南支的一部分。青海省境长江与黄河之分水岭。蒙古语“富饶的黑(青)山”之意。位于青海省东南部, 走向北西—南东;西接可可西里山,东止于青、川界上。地质构造上与可可西里山为同一褶皱系,均有分布广泛的三叠系地层,同于印支运动时隆起成山。巴颜喀拉山地层主要由三叠系上新统构成,与外围较老地层以长大逆断层为界,且山体比可可西里山宽,地势及海拔亦较低。除黄河上游约古宗列盆地以西的雅拉达泽山高 5202 米(一说 5442 米)与巴颜喀拉山口西北之巴

颜喀拉山主峰(藏名勒那冬则)高 5267 米外,山地海拔多在 5000 米以下,

而其南北通天河与黄河沿岸则大多为海拔 4500 米左右,故山地比高并不悬殊。巴颜喀拉山口与通天河支流德曲之间,山势低平,沼泽遍布,黄河右岸的一些支流已切穿山地,甚至连分水岭都不易辨认。由于地下永久冻土存在, 排水不畅,多湿生植物占优势的沼泽草甸,适于放牧牛马。排水良好的谷地与低缓坡地,则是中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草甸,牧草营养成分高,为各类牲畜的重要牧场。

(魏晋贤)

BayanhaoteZhen

巴彦浩特镇(BayanHotZhen)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阿拉善左旗政府驻地。

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城”。位于贺兰山西麓的洪积扇上。面积 20 平方公

里,人口 4.74 万。巴彦浩特原名“定远营”,亦称定远城。清康熙七年(1668) 划设阿拉善额鲁特旗时建,乾隆二十五年(1760)仿照北京故宫格式重修王爷府,故有“小北京”之誉。发源于贺兰山的 3 条溪流穿镇而过,溪水清澈,

晶莹如带。相传巴彦浩特镇有 3 景:一为“贺兰积玉”,指海拔高达 3656 米的贺兰山主峰,终年积雪;二为“金盆卧龙”,指坐落于这一富庶之地的金壁辉煌的王爷府;三为“葡萄倒流”,指承压水的山泉喷出地面犹如葡萄串。毛皮、地毯、制鞋业发展迅速,所产仿波斯地毯、中国仿古地毯誉及海外。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

(林儒耕)

Bayinbulukeziranbaohuqu

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BayanbulakNatureReserve) 见尤勒都斯盆地。

BazhongXian

巴中县(BazhongXian) 四川省达县地区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大巴山麓。面积 2558 平方公里,人口 113.15 万。县府驻巴州镇。古为巴国地。秦代设郡,东汉建州。1913 年降州为县。县境山丘连绵,气候温和,林木葱郁,物产丰富,主产稻、麦、棉花和蚕桑、芦笋。

罐头食品和纺织工业均较发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巴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

(郑霖)

BaichengShi

白城市(BaichengShi) 吉林省西部轻工业城市,白城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省境西北松嫩平原中西部。市区面积 63 平方公里,人口 20.55 万。原属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光绪三十年(1904)始置靖安县。后因该地有“白城”遗址改白城县。1958 年设市。市境地近内陆,为吉林省农牧区,草原开阔,降水较少,终年干燥多风,一般 5~7 级(最大 12 级);夏热少雨,冬寒少雪;1 月均温-17℃,7 月 23.4℃;是干旱多风的草原城市。市境南北有平齐铁路经过,东西与长(春)白和白阿(尔山)线相接,是东北地区中西部和内蒙古东部交通要道。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建有造纸、棉纺、麻纺、制糖、发电、农牧机械、皮革、肉类和粮谷加工等工厂,成为以农牧业为原料的轻工、机械工业城市。

(王兆明)

BaiheZiranbaohuqu

白河自然保护区(BaiheNatureReserve) 见岷山。BailongJiang

白龙江(BailongJiang) 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支流,甘肃陇南山地第1 大河,与秦岭、淮河同为中国地理上重要分界线。古名桓水或垫江。源出甘南高原西倾山东端的郭尔莽梁德合拉卜哉峰东北麓、碌曲县的郎木寺附近,曲折东南流,经迭部、舟曲、武都城,至文县罐子沟出甘肃境,于四川昭化旧城注入嘉陵江。全长 576 公里,流域面积 3.18 万平方公里,碧口以上

2.61 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 298 立方米/秒,年径流量 93.8 亿立方米, 5~10 月占 75%左右。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水电,碧口已建成 30 万千瓦电站。流域内山岭高耸,河谷深陷,水流湍急,不利航行。主要支流有达拉沟、多儿沟、腊子沟、小岷江、拱坝河、白水江及四川省境内的青川河等。流域年降水量 600~900 毫米。山区林草茂密,盛产木材。水土流失轻微,年侵蚀模数小于 500 吨/平方公里。舟曲—武都段(特别是北峪河流域)的红、黄土覆盖区夏秋多泥石流灾害。流域内耕地少,交通不便。

(杨锡金)

BaishaZhen

白沙镇(Baishazhen) 浙江省新兴城镇,新安江风景区游览点之一。位于建德县中部,濒临新安江。原为小山村,随新安江水库建成发展为城镇。1961 年县府由梅城镇迁此,人口 4.7 万。全镇依山滨水,市容整洁,风景绚

丽。盛夏季节,气候凉爽。镇西 6 公里处的紫金滩为新安江电厂,是中国第

1 座自建大型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 66.3 万千瓦;镇东为工业区;镇南横跨新安江的白沙大桥,为具有民族风格的大型石拱桥,是浙西重要通道。铁路有金(华)岭(后)线与浙赣线相接;公路直达杭州、衢州、金华等地,是

新安江地区联络浙北、浙南及闽、赣诸省要道。镇西南 30 公里有灵栖、清风、霭云等石灰岩溶洞,是新安江风景区的组成部分。

(俞康宰)

BaishanDianzhan

白山电站(BaishanHydroelectricPowerStation) 中国东北地区最大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松花江上游桦甸和靖宇 2 县交界处。

水库大坝长 670.76 米,最高 149.5 米。最大坝底宽 63.7 米,顶宽 9 米。

总蓄水量 68 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 150 万千瓦。第一期工程 90 万千瓦,年

发电 20 亿度。第二期工程 60 万千瓦。1991 年全部建成。大坝所形成的水库

调节,可有效防止 200 年一遇特大洪水,使下游地区安全渡过春汛和夏汛。

电站对保持东北电网稳定、促进吉林、辽宁和黑龙江 3 省的经济发展均起重要作用。

(王兆明)

Baishuijiangziranbaohuqu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BaishuijiangNatureReserve)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三个重点保护区主一,甘肃省唯一具有北亚热带生物资源的自然景观区。位于省境最南部文县境内,北纬 32°35'~ 32°55',东经 104°7'~105°22'。东起董家山,西至石垭子梁,东西长 104 公里,南达甘、川省界,南北宽 6~8 公里。主要包括文县白水江以南至岷山东段北坡,摩天岭北坡大部及武都县团鱼河流域部分地区,面积19.8488 万公顷。其中保护区面积 9.0358 万公顷(自柏元里以西至铁楼寨一

线以南),禁猎区面积 10.8130 万公顷(包括柏元里以东至肖家乡)。保护区主要山峰有净各留山(海拔 3530 米)、黄土梁(3882 米)、摩天岭(2227 米)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碧口以东降至于米以下。白水江南岸较大支流自西至东有马峪河、丹堡河、让水河与源出武都县南的大团鱼河及小团鱼河,同属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支流。河谷深陷,不少是甘、川历史要道。本区主要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仰鼻猴)、羚牛(扭角羚)等。区内自然植被垂直分带明显,大致有 4 个景观带:①海拔低于 1000 米的河谷川坝丘陵带。多垦为农田。②1000~1700 米的低山带,多次生阔叶林与灌丛及森林动物。③1700~3000 米的中山带,属针阔叶混交林及针叶林带,林下灌丛多华桔竹、冷箭竹,为大熊猫、金丝猴、苏门羚、林麝及红腹角雉、蓝马鸡等鸟类的主要分布带。④高于 3000 米的高山带、属高山灌丛草甸与裸岩带,有羚牛、马麝及雉鹑、石鸡等,常活动于针叶林边缘。

(冯绳武)

BaitouShan

白头山(BaitouShan) 见长白山脉。BaitoushanTianchi

白头山天池(BaitoushanTianchi) 中朝两国界湖,中国最深天然湖泊,中国东北地区海拔最高湖泊。又称长白山天池。为松花江发源地,位于长白山脉主峰白头山顶。以火山口积水成湖,环湖有将军、白云、白岩、鹿鸣、天文、天豁等 16 峰。湖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 4.8 公里,东西宽 3.3

公里;水面 9.82 平方公里。周长 13.6 公里;集水面积 21.4 平方公里。最大

水深 312.7 米,总蓄水量 20.04 亿立方米。湖面海拔 2188 米。湖区地势高耸,

具有典型山地气候特征,冬季长达 10 个月,夏季短促,无霜期仅 60 天,年均温-7.4℃;7、8 月最高月均温 8.5℃;冬季最低温-44℃。年降水量 1400 毫米以上。湖面一般 11 月末封冻,至翌年 6 月中旬解冻。冰层厚 1.28 米左右;仅白云峰下湖面因温泉水注入,冬不结冰。天池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约占 60%;地下水(温泉、裂隙水)占 40%。水质洁净,无色、无味,矿化度 5.85 克当量/升,pH 值 7.4,呈弱碱性。湖水泄入二道白河,形成著名长白瀑布,高 68 米,景色动人。天池四周群峰环列,湖面碧波晶莹,是吉林省主要游览胜地。

(王兆明)

BaiyangDian

白洋淀(BaiyangDian) 曾是河北省最大淡水湖和水产基地。一名白阳淀,又称西淀。位于安新、高阳、任丘、雄县等县境,大部分在安新县境内。由白洋淀、藻苲淀、马棚淀等 143 个淀泊组成。总面积 366 平方公里,

水面面积可达近 300 平方公里。位于大清河南支中游,由北、西、南三面汇

集潴龙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和孝义河等 8 河洪水和沥水,是大清河重要缓洪滞沥的天然洼淀。由枣林庄枢纽控制下泄,通过分洪道、赵王河、赵王新渠、独流减河穿北大港入海。淀区内地势低平,一般海拔 5.5~6 米,最低 5 米,最高 9 米,岗地纵横,沟壕相通,有水村 38

个,近 7 万人。沿淀水村 189 个。耕地约 1.9 万余公顷。四周堤防高 11.5~

14.5 米,堤长 280 余公里,设计蓄水位 10.5 米时,有效蓄水量约 10.4 亿立方米。水域辽阔,气候宜人,水乡景色秀丽,物产丰富。有鱼类约 35 种,盛产鲤鱼、鲫鱼及青虾、河蟹等。水生植物以苇、菱、莲、藕著称。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烩炙人口。白洋淀古时与文安洼、东淀相连,称为泺溏,后随河流改道泥沙淤积而逐渐分离,近年水面不断减小,1982 年干枯。1988 年的大雨又使白洋淀湖区恢复。(邓绶林唐学曾)

BaiyunEbo

白云鄂博(BayanObo)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铁、稀土、铌等多种金属共生矿床的矿区,归包头市管辖。蒙古语称“白云博格都”,意为“富饶的圣山”。位于包头市正北约 150 公里处,白云鄂博矿山东西延伸约 20 余公里,相对高度约 200 米,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的 97%,为除中国以外世界总储量的 5 倍多。

(林儒耕)

BaiyunFeng

白云峰(BaiyunFeng) 见长白山脉。BaihuaShan

百花山(BaihuaShan) 北京市名山之一,重要风景游览区。门头沟区和房山区的界山,属太行山脉。位于北京西约 65 公里,海拔 1991 米。山势高耸,山顶平坦开阔,旧有古庙;山腰树林茂密,尤多野生花卉,“红紫翠黄,不可凡数,不可状喻,不可名品,即一色中,瓣萼跗异,不可概之。”

(《帝京景物略》卷之七),山因以得名,又名百花陀。因山高林密,无霜期短,盛暑时节,凉爽宜人。20 世纪 50 年代始植树造林,树种多油松、落叶松,有林场。已辟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尹钧科)

BailingmiaoZhen

百灵庙镇(BailingmiaoZhen)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地。中国中原地区通向漠北的西路要冲。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的举行地之一。位于大青山以北的盆地中,艾不盖河流过镇内,向北汇入腾格诺尔。面积 2.5 平方公里,人口 1.5 万。清康熙年间达尔罕贝勒建庙于此,始称“贝勒庙”。庙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赐名广福寺,为藏汉风格合一的庙宇。百灵庙系由贝勒庙转音而来。初为“白林庙”,后改“百灵庙”。当地蒙古族习称巴吐哈德苏木,意为营盘庙。抗日战争时期, 百灵庙因发生蒙汉人民参加的抗日战役而著名,庙宇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遭破坏。百灵庙镇已建有电力、农牧机械修造、皮毛、乳制品、水泥、芒硝、粮食加工等工业部门。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西与白云鄂博,南及武川、呼和浩特,东至乌兰花均有公路相通。草原旅游胜地,每年夏秋之交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使百灵庙成为方圆数百里的物资、文化交流中心。

(林儒耕)

Baiquan

百泉(Baiquan) 河北省泉群。位于邢台市和邢台县境内京广铁路两侧 20 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泉出无数,故名“百泉”,有百泉、珍珠泉、韩家

泉、银沙泉、达活泉等 15 个泉群,以百泉和达活泉最著名。泉群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冲积扇上,地下隐伏大片喀斯特分布区,溶隙、溶洞发育,地下水丰富。泉群东部为邢台断裂,断裂地层及其上部所覆不透水或弱透水沉积物, 成为地下水东流的阻水隔墙,泉区内新华夏构造强烈,构成一系列大、小断层和背斜,形成有利于地下水运移通道,丰富的喀斯特水大部以上升泉形式出露地表,部分表现为下降泉,并有自流泉 10 余处。泉群水量丰富,水质好,

矿化度均小于 500 毫克/升,为重碳酸盐钙型或镁型水,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水源。水温常在 17~18℃左右,冬温夏凉。泉水虽具有年际间的周期性变化,但年内动态变化较稳定。

泉水主要靠降水补给,泉群补给区范围大达 1300 平方公里,年降水量

550 余毫米。此外,泉群西部 2000 余平方公里的地表径流汇流区亦为泉水的重要补给来源。由于流经该区的北洺河、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小马河等汇集地表径流,至泉区西部潜入渗漏区形成地下径流,受邢台断层阻隔,而富存于泉群储水构造中。泉水以激流或沸腾形式喷出地面,高约半米;水色或明亮如玉,或水沙齐蠕。早在宋咸平年间(998~1003),即在达活泉建亭、植柳,与银泉相映,“为一郡之胜”。1950 年以来几经疏浚,辟为达活泉公园,建有郭守敬纪念馆等。1975 年又疏通百泉、南、北葫芦头、和尚泉和珍珠泉,通过七里河连通为人工湖区,并为农业灌溉的水源,紫金泉则为邢台市工业和民用水源。

(邓绶林 唐学曾)

Baiquan

百泉(Baiquan) 河南省著名风景区。位于辉县城西北 2.5 公里太行山支脉苏门山南麓,太行山前冲积扇前缘与平原交接处,又位于杜家坟和花山岭等 3 条呈北东方向正断层及一系列断层的断层线上。故泉自山麓涌出聚

为巨池,长 100 米,宽 40 米。因泉出无数,故名百泉。泉水涌出时,伴以无

数气泡,状如浮珠,又名珍珠泉。早在 3000 多年前殷商时,百泉已开凿,《诗经·卫风》中“碧波泉水,亦流于淇”即指百泉而言。经唐、元、明、清各代开凿扩大,湖水面积达 3.4 万余平方米,常流量达 4~5 立方米/秒,水温

常年在 20℃左右,冬温夏凉。湖水清冽纯净;湖内多鱼蟹及荷藻植物;湖周古树参天。湖畔遍布亭台楼榭和寺祠院殿,山水楼台景色优美。有晋孙登啸台、彭了凡墓、宋郡康节祠等古迹和唐、宋石刻碑铭,还有飞虹桥、清晖阁、湖心亭等胜景。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几经改建,成为省内风景胜地。

(李润田)

BangeCuo

班戈错(BangkogCo) 藏北羌塘高原南部内陆湖泊,盐湖。位于北纬31°42'~31°45',东经 89°29'~89°5'。由 3 个小湖组成,分布在冈底斯山脉北麓色林错—伦坡拉新生代断陷盆地内,湖面海拔 4522 米,面积

共 54 平方公里。据其同相距仅 10 公里的色林错东岸高出湖面约 130 米的岗状地的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略为胶结的砂砾层与粘土层)推断, 班戈错乃晚更新世以后随气候变干,湖水枯缩而从古色林错大湖中分离出来的。湖水的 pH 值 8.5~8.7,矿化度 68.5~169.3 克/升,化学类型属碳酸盐型,主要的盐类沉积物为芒硝和硼砂。因硼砂矿藏量丰富,20 世纪 60 年代曾被大规模开采过。湖的东岸与北岸为坦荡的平沙地与灰绿色粘土沉积组成的干湖滩(雨季可积水成浅湖),生长有低矮、稀疏的紫花针茅为主的高寒草原植被;其下发育的高山草原土壤呈显碱性,有较明显的钙积层,表层有机质含量 1.5%左右,反映了湖区寒冷半干旱的气候特点。据湖东南的班戈县气象站(北纬 31°22',东经 90°01',海拔 4700 米)资料,这一地区年均温-1.2℃,最暖月均温 8.6℃(极端最高温达 19.7℃),1 月均温-12.1

℃,极端最低温曾创-35.8℃的纪录,年降水量 301.2 毫米,90%集中在 6~ 9 月。湖区仅有牧业生产活动,适宜放养耐干寒、粗放的藏绵羊。

(李明森)

BangongCuo

班公错(BangongCo) 中国西藏自治区西部边境著名界湖。藏语意为“明媚而狭长的湖”,曾名错木昂拉仁波。属内陆断陷湖。位于喀喇昆仑山和阿龙干累山之间,阿里地区日土县境内,湖面海拔 4241 米。湖区气候干燥,

年均温-1~1℃,年降水量 60.4 毫米,蒸发量 2465.3 毫米。湖盆呈窄长的

槽谷形态,原为外流湖,后演化为内流湖。全湖面积 604 平方公里,其中中

国境内 413 平方公里,克什米尔地区为 191 平方公里。班公错呈东西向狭长形,两端水面开阔,中部为河道型水体,湖水清澈。在中国境内湖体东西长110 公里,南北平均宽约 4 公里,实测最大水深 41.3 米,周长约 285 公里,

全湖周长 403 公里,流域面积 2.8714 万平方公里。湖水特点是东淡西咸,明

显地分为 3 部分:东部湖水为淡水,矿化度为 0.747 克/升;中部和西部为咸

水,矿化度分别为 19.61 克/升和 27.62 克/升。班公错地处干旱草原地带,湖周可放养藏绵羊、山羊。湖中产班公错条鳅与裸裂尻鱼、横口裂腹鱼等。

(温景春)

BaotouShi

包头市(BaotouShi) 内蒙古自治区最大工业城市,自治区辖市。中国重要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位于黄河之滨,乌拉山与大青山前昆都伦河冲积扇上。辖 6 区及土默特右旗和固阳县,面积 9991 平方公里,人口 174.72 万;

其中市区面积 2153 平方公里,人口 120.08 万。市境东河区转龙藏(召庙)

后山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约 5000 多年前已有人类居住。尔后包头一带长期为中国北方几个少数民族争夺的场所和放牧地。春秋战国属赵,奏汉、

唐、辽、元、明均于这一带筑堡设防。直至 17 世纪中叶,清康熙时实行移民戍边政策,农业渐盛,村落棋布。乾隆三年(1738),将今东河区的井尔坪、西脑包一带几个较大居民点联合成镇,名包头村,为包头一名之始。嘉庆十四年(1809)改为包头镇。同治八年(1869)旅蒙商业日盛,居民达 2800 多户,遂兴筑包头城。1923 年京绥铁路通车时,人口仅五、六万。1926 年设县,1938 年置市。

市北 150 公里处有白云鄂博矿区,以产铁著名,稀土矿储量丰富。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矿区开发和包头钢铁公司的建设,包头市已发展成“草

原钢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包头即与鞍山、武汉列为当时中国 3 大钢

铁工业基地。包钢已能生产 70 多种钢,除普通钢和沸腾钢外,还生产含铌钢、含磷钢、含稀土钢等特种钢。全市工业除冶金外,还有机械、电力、食品、纺织、金属制品、建材等。包头市区由各具经济特色的 3 个中心街区组成。东南部是东河区,又称旧城(老包头市),建筑在黄河一级阶地上,以商业和轻工业及有色冶金工业为主:中部为青山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西部是昆都伦区,即包钢所在地,以钢铁及重型机械等重工业为主。3 区由宽阔的双行柏油路——25 公里长的“钢铁大道”联结。

20 世纪 50 年代前,包头为皮毛、粮食集散地。除京绥铁路外,仅有几条简易公路通向河套地区和乌兰察布盟,用牛皮筏子沿黄河来往于甘、宁之间。现今包头交通发达。铁路有包头—兰州和包头—白云鄂博线。还新建了包头经陕西神木至府谷县城的二级公路,全长 303 公里,将包钢与神府东胜煤田连在一起。

(林儒耕)

BaojiShi

宝鸡市(BaojiShi) 陕西省第 2 大工业城市,省辖市。华北、西北、西南之间重要交通枢纽。位于关中平原西端,地当陇海、宝成铁路交接处, 南临秦岭,北倚黄土高原。辖 2 区及宝鸡、凤翔、千阳、陇县、麟游、岐山、

扶风、眉县、太白、凤县 10 县。面积 1.82 万平方公里,人口 330.27 万;其

中市区面积 555 平方公里,人口 45 万。宝鸡秦汉时称陈仓县。唐至德二年

(757)改名宝鸡县,县城为今市区老城。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宝鸡尚为小县城,由关中转往汉中盆地和成都平原的道路以此为起点,古称“陈仓道”。此后,关中平原铁路曾以此为终点,1937 年之后继川陕公路通车,陇海铁路由此延至天水,宝鸡遂成为川、陕与西北地区物资交流的转运中心。

1937 年抗战爆发,随纺织、造纸、卷烟等工厂的内迁,宝鸡工商业日益繁荣,人口激增。1949 年成立宝鸡市,1957 年宝成铁路通车,继而陇海铁路又西延到兰州,加之兰新、包兰、兰青等铁路的修筑,宝鸡地位日趋重要, 成为连络西北和西南的铁路枢纽站,工业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已拥有钢铁、机械、纺织、有色金属、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食品等多种工业,石油设备和钛材产量居全国首位。

宝鸡老城仅 6.7 平方公里,位于渭河北岸阶地上,现为商业和文化中心。新市区沿渭河两岸向东发展。已经建成城市中心区、石坝河文教区、上马营交通枢纽、生活居住区和 5 个工业区,棋盘式加环形道路网确定了宝鸡市的基本骨架。市区多文物古迹,市博物馆建立在古建筑金台观上;北首岭遗址是 7000 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居住遗址;市南有西汉初栈道遗址。此外有三国时代的陈仓古城、城东南的鸡峰山和城南秦岭上的大散关等胜迹。

市属凤翔、千阳、陇县为仅次于神府、彬长煤区的第 3 大型含煤区。太白县有太白金矿,年产黄金逾万两,是中国西北地区目前最大的黄金企业。

(李健超)

BaoshanQu

宝山区(BaoshanQu) 上海市辖区。中国重要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位于市境北部,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入海口,扼上海的门户。辖长兴、横沙等岛屿,总面积 425.18 平方公里,人口 59.07 万人。原宝山县南宋属嘉定县。

明永乐十年(1412)县境筑土山,高 30 丈,置烽火备瞭望,为船只航标,故称宝山。万历十年(1582)土山与宝山城为海潮所毁,仅留遗址。清康熙年间于旧址西北建宝山新城,即今老宝山城。雍正三年(1725)析嘉定东境置宝山县,县治吴淞。1958 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60 年析东北部分地区置吴淞区。1988 年 9 月在原吴淞区和宝山县基础上成立宝山区。区内拥有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兴建的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宝山钢铁总厂,连同上钢一厂、五厂,上海钢管厂,上海铁合金厂等,形成具全国意义的钢铁工业基地,并有中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石洞口电厂;还有市内最大的铁路货运站——北郊站;沿江建有张华浜、军工路等集装箱码头及宝山装卸作业区。全区交通方便,乡镇工业发达,农业已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入农、林、收、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毗邻市中心区的江湾等乡以蔬菜生产为主, 沿江一带及长兴、横沙两岛以粮食生产为主,棉田也较集中,是上海市出口棉纺品原料供应基地之一。长兴、横沙两岛柑橘生产发展较快。渔业有长江、近海捕捞和内河养殖。

(陆心贤)

Baotianmanziranbaohuqu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BaotianmanNatureRe-serve) 1982 年河南省建立的第 1 个自然保护区。1988 年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省境西部伏牛山脊南侧,内乡、南召两县境内。面积约 53.4 平方公里。区内地势复杂,山峦重叠,多悬崖峭壁,最高峰海拔 1816 米。坡度在 50°以上的山坡大都岩石裸露。沟谷较大者有大南沟、小南沟、迷糊沟、平坊沟等。年均温 14℃, 1 月最低温-14.5℃,7 月最高温 30℃。年降水量 900 毫米以上,多集中在 7、

8、9 三月。海拔千米以上为山地棕色森林土,以下则为黄棕壤及褐色土。宝天曼古树参天,林相完整,植被类型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尚保存部分原始林。木本植物达 500 种以上,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有香果树、大果青杆、连香树、领春树、水曲柳、青檀、杜仲、紫茎等。森林植物自下而上可分为 3 个带谱:海拔 800 米以下为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带,主要树种有栓皮栎、麻栎、马尾松、油桐等;800~1500 米为落叶阔叶林带,以檞栎、锐齿栎、栓皮栎、白桦、槭、椴等为主;1500 米以上至曼顶为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以檞栎、华山松、千金榆、山杨等为主。保护区内特种经济树种有山茱萸、漆树、望春花、油桐、核桃等。珍贵动物有娃娃鱼、青羊、麝、鹿、金钱豹、野猪、刺猬、蛇类等百十种。还有金钗石檞、天麻、辛夷等珍贵中草药。

(李润田)

BaodingShi

保定市(BaodingShi) 河北省轻工业城市,省辖市。冀中物资集散地。位于省境中部京广铁路上。辖 3 区及满城、清苑 2 县。面积 1798 平方公里,

人口 166.78 万;其中市区面积 126 平方公里,人口 62.4 万。春秋战国时为燕与中山和燕与赵交绥之地,有“燕之南陲,赵之北鄙”之称。北魏为清苑县治,历史上金、元定都北京后,成为“京畿重地”。元设保定路,明改称保定府,清为直隶省首府。1928 年为河北省行政中心。1948 年析清苑县设市, 曾为河北省省会。原保定城金末贞祐元年(1213)被毁,1227 年后重建,城方 12 里。19 世纪 40 年代末,城区面积不足 10 平方公里。市境位于太行山

山前冲积扇上,西高东低,海拔 17 米。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均温 12

℃,年降水量 570 毫米。一亩泉河、候河、白草沟和清水河(汇合后称府河) 流经市区,地下水丰富,多泉。京广铁路贯穿市区,保满线通往神星,交通便利,附近地区物产丰富。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发展为以纺织、机械、化学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城市,食品、造纸、电力、建材等部门亦有发展。中国第 1 座现代化化学纤维联合企业和第 1 座感光材料企业均建于此,又是中国第 1 个列车电站基地。出产人造丝、电影胶片、机制纸、大型变压器以及地毯、仿古泥皮壁画、工艺美术蜡烛等。保定金末就建有“万卷楼”专藏经史,并设有莲池书院,曾为四方文人荟萃之处。名胜古迹有古莲花池,初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是中国北方古园林之一,其中碑碣很多,珍藏有唐以来许多书法家的笔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领导同志在此领导了保定二师学生护校斗争和高蠡暴动等革命运动。现有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 6 所高等院校和市图书馆。

(邓绶林 唐学曾)

BaoshanShi

保山市(BaoshanShi) 云南省西部最大城市,滇西南交通枢纽,重要甘蔗产地和棉、茶、蚕丝基地。保山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面积 5011 平方公

里,人口 73.96 万。保山历为内地通往边塞的重要驿站,西汉属益州郡,后依次属永昌郡、永昌府。“永昌丝绸”在古代即远销缅甸、新加坡等地。明洪武年间,设金齿千户所,永乐元年又设永昌守御千户所,后两千户所合并为保山县,属永昌府。1913 年改为永昌县,后又改为保山县。1983 年改设保山市。市境位于怒山陷落盆地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处为与云龙县交界处的道仁山,海拔 3655 米。怒江谷地最低处海拔 645 米,高差悬殊。河流属怒江水系和澜沧江水系,重要支流有枯柯河、瓦窑河等。坝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垂直变化明显。谷地中的上江坝、罗明坝、潞江坝气温较高,是省内甘蔗基地,年产蔗糖量仅次于弥勒县,居云南省第 2 位。干热河谷地区为胡椒、香草、橡胶等热带作物的产地。中海拔地区为棉花、蚕桑、茶叶集中产区。水果种类很多。工业有丝绸、纺织、农机制造、合成氨、水泥加工、制糖等部门;生丝、民族筒帕、皮手套等产品畅销国外。公路干线东连永平、大理,西达腾冲,南到施甸,北抵六库,沿昆畹公路可通芒市、畹町和邻国缅甸。保山与省会昆明有直达班机来往。

(陈永森 王霞斐)

Bei’anShi

北安市(Bei’anShi) 黑龙江省北部交通枢纽,黑河地区辖市。位于松嫩平原东北部滨北、齐北、北黑 3 条铁路交汇处。面积 7194 平方公里,人

口 44.90 万;市区人口 20.5 万。市境开发较晚,1932 年龙镇县治移至北安镇,1938 年改为北安县。1945 年建立人民政权,曾一度设市,后改为县,1982 年恢复为市。曾是黑龙江省省会。土地资源丰富,有多座国营农场。盛产小

麦、大豆和马铃薯,是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东部森林资源丰富。工业以食品、机电、木材、电力为主。交通便利,有绥北、齐北、黑北 3 条铁路交汇于此。是进出中国北方重要边贸城市黑河及旅游胜地五大连池的交通枢纽。

(曾庆云 陶忠信)

BeibuWan

北部湾(BeibuGulf) 位于中国南海海域北部,故名。东起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迄越南。面积约 4.4238 万平方公里。水深一般 20~50 米,最深不超过 90 米。湾内海底平坦,由东北渐向西南倾斜,倾斜度不及 2°。海潮每日发生一次,海流徐缓。流入北部湾的主要河流有中国的九州江、南流江、大风江、钦江、防城河、北仑河、昌江及越南的先安河、红河、马江等。主要港湾有中国的安铺港、铁山港、钦州湾、珍珠港、洋浦港及越南的下龙湾等。岛屿众多,主要为中国的涠洲岛、斜阳岛及越南的拜子龙群岛等。

北部湾位于北热带,年均温 22.7℃,12 月~翌年 1 月底层水温 18~28

℃,夏季 27~30℃,表层与底层温差约 1℃。年降水量 1300~2500 毫米,年均气压 1011 百帕。海水盐度夏季为 29.8~34.29‰,冬季 31~33.9‰。海水酸碱度约为 8.3,透明度一般 4.5~12 米,湾内波浪小,风力一般不超过 6 级。台风多出现在 6~10 月。

北部湾是中国重要热带渔场,可供捕捞的海区有 40 多处,鱼类达 500

多种。广西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有 122 种,其中主要的有 69 种,尤以红鱼、红三、头鲈、石斑、赤鱼、马鲛、奎龙、鲨鱼、B - 图1鱼、门鳝、 B - 图2鱼、黄鱼、鲚鱼、棍子、鲳鱼、带鱼、单线、银米、横泽、青鳞、鱿鱼、墨鱼等 30 种为

大宗;虾类有 36 种,其中对虾即达 32 种;海蛇约 20 种;软体动物约 95 种。北部湾海涂辽阔,工业污染少,底平沙细,水质优良,浮游和底栖生物

丰富,适宜发展海产养殖,可供养殖品种有日本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宽沟对虾、斑节对虾、珍珠贝、大蠔、海参、青蟹、文蛤、蛏、江篱、鱼类等。北部湾海域蕴藏有丰富的石油。

北部湾畔重要城市有中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防城港、钦州市及八所港等。

(陈德高)

Beidaihe

北戴河(Beidaihe) 中国避暑胜地,风景区。位

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南端,因有戴河流经而得名。汉为舟楫聚泊物资集散之地。明设金山卫驻兵把守。北戴河位于冀东低山丘陵,依山滨海,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7 月均温 23℃,日较差 6℃左右,日间多西南风,空气湿度大,夜晚凉爽宜人,为避暑佳地。沿海海岸曲折,沙软潮平, 海水清澈,水温适宜,是优良的海水浴场。东、西联峰山和赤土山高耸,满山苍松翠柏。岩石风化及海蚀造成的奇石怪洞石台石门,人工修建的楼台亭阁,交相辉映。又有骆驼石、对语石、鸽子窝、鹰角亭、南天门、金山嘴、莲花石、老虎石、观音寺、韦驮像等胜景。在西起戴河口,东到鹰角亭,长10 多公里,宽约 2 公里范围内,形成著名的北戴河风景区。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辟为避暑区,曾建铁路支线直通海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了疗养院、各式楼房、别墅共 3000 多幢。区内已建有占地 1.5 平方公里的

北戴河鸟类自然保护区。

BeigangZhen

(邓绶林 唐学曾)

北港镇(Beigangzhen) 台湾糖业中心,云林县属镇。位于台湾本岛西中部,在北港溪下游右岸,西距海岸、东距山麓地带均约 16 公里。人口约

5.4 万。清代曾为台湾西部主要港口之一。明末清初大陆移民至台垦荒的重要登岸地区,相传颜思齐、郑芝龙等集团入台经营,即由此地开始,并由此进至今嘉义市一带。北港溪源自东部山麓区,西下平原,在北港一带河道迂回特甚,沉积旺盛,河口滩涂发育迅速。清以来,海岸线西移日远。北港溪上游本无通航之便,下游亦早因淤浅不可通航,北港遂徒留港名,实无航运之利。有清初自福建移香而创建的妈祖庙(天后宫),为台岛 200 多个妈祖庙中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每年神诞,庙会盛况为他处所不及。现代制糖业兴起后,北港糖业外销产品由南用铁路运集纵贯铁路,南下高雄港出口。有省第 19 号公路于线自彰化经此至台南市。

(吴壮达)

BeihaiGongyuan

北海公园(BeihaiPark) 北京主要游览区之一。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位于北京城区中心,面积 71 公顷,造园艺术独特,结构紧凑,风光绮丽, 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杰作。北海公园所在地原为辽南京东北郊的水泊,时称“金海”。海中的小岛名“瑶屿”。金始在此营建离宫,整修瑶屿,并改称“琼华岛”。元扩修,改称“万岁山”,湖泊名“太液池”,并以此为中心设计建造了大都城。明改建北京城后,这里成为皇宫后花园,名为“西苑”。清顺治八年(1651)在广寒殿旧址上建白色喇嘛塔,琼华岛因名白塔山。山南宫殿改建为永安寺。乾隆间扩建整修,基本形成北海公园今藐。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时曾遭严重破坏。1925 年开放为公园。园中名胜主要有白塔、阅古楼、静心斋、画舫斋、濠濮涧、天王殿、九龙壁、五龙亭、团城等。

(尹钧科)

BeihaiShi

北海市(BeihaiShi) 中国南部新兴港口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市。位于自治区最南端,濒临北部湾。辖 2 区及合浦县。面积 3337 平方公里,人

口 123.14 万。20 世纪 50 年代前北海为镇建制,隶属广东省合浦县。1951 年改镇为市。1952 年划归广西。1955 年复归广东。1956 年改为县级市。1958 年撤销市建制,并入合浦县。1959 年改为县级镇。1964 年复改为县级市。1965 年又划归广西,同年改为自治区辖市。

市境地势低平,海拔多在 50 米以下,最高点为冠头岭,海拔 120 米。此外,涠洲和斜阳岛尚有玄武岩火山锥,附近分布有珊瑚礁。市区原为海湾泽国,后为泥沙淤积形成西狭东宽的半岛。原称“古里寨”。1851 年后,西江航道梗塞,广西、云南、贵州土特产均经此转运香港、澳门,又从港澳运进各类货物,因而商业大兴,成为中国西南各省物资出口重要港口。清末即有红丹大帆远航暹罗、缅甸、越南、朝鲜及上海、广州、港澳等地。2 座年吞吐量 150 万吨的码头已建成使用;北海机场为全天候的中型机场;南宁至北海的二级公路干线也已建成使用。

北海市濒临水产资源极为丰富的北部湾渔场,是广西最重要的渔业生产

基地,亦为中国南方新兴渔港,有水产联合加工厂、制冰厂、造船厂等。此外,还有丰富的浅海养殖资源,可供养殖的海面达 6600 多公顷,已建有文蛤养殖场和珍珠养殖场,产有世界著名的“南珠”。合浦县有珍珠城之称。斜阳岛近年已辟为蛤蚧养殖场所。手工业有北海贝雕,为国内外著名工艺品。

(陈德高)

BeiJiang

北江(BeiJiang) 见珠江。BeijingShi

北京市(BeijingShi)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又是全国第 2 大工业基地和第 2 大城市。简称京。介于北纬39°28'~41°05',东经 115°25'~117°30'。南北长约 180 公里,东西宽约 170 公里。周围与河北省和天津市毗邻。其中城区位置恰当平原和山地交接地带。西部北部群山透迤,北连蒙古高原,西邻黄土高原;东南部平畴弥望,与华北平原连成一体,东南距渤海的直线距离 150 公里。西部、北部的群山,由于山脉交接、断裂、下陷和侵蚀的影响,形成一些隘口,如东北部的古北口、西北部的南口(见居庸关)、西部的青白口等;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重要通道;为汉、蒙古、满各族人民交往的必经之地。现有多条铁路和公路干线通达全国各地。背山面海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北京成为中国文明古都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首都的有利条件。全市面积 1.68 万平方公里。1990 年全市辖 10 区、8 县。人口 1035.71

万,其中市区面积 4568 平方公里,人口 699.51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