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ZaoZhuang Shi

枣庄市(ZaozhuangShi) 山东省辖市,以煤炭、电力为主的工矿城市。位于省境南部,京沪铁路纵贯西部,南与江苏省相邻。面积 4550 平方公里,

人口 321.22 万;其中市区面积 3065 平方公里,人口 181.73 万。春秋时为鄫国,楚设兰陵邑,金置峄州,明改州为县,清因之。1960 年建枣庄市。市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部为起伏的低丘陵,一般海拔 200~300 米;中部为准平原和山前平原,海拔约 60 米;西部滨海地带为湖积淤积平原,海拔 50 米以下。枣庄有煤、铁、铝矾土、石膏等矿藏资源,尤以煤储量最大,主要产于石炭二叠纪地层,煤质优良,是中国重要炼焦煤产地之一。煤炭开采历史悠久,规模大,所产优质炼焦煤,近半数运往沪宁杭等地,并有部分出口。南郊十里泉电厂是大型坑口电站,装机容量 62.5 万千瓦,有“鲁南明珠”之誉。其他工业有纺织、建林食品、化工等,多分布在市区的南部和西北部。农产品以粮食、棉花、花生、烟草、油菜为大宗。市境西部有大面积的石榴种植园。

(陈龙飞)

Zedang Zhen

泽当镇(Zêtang Zhen)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驻地。藏语意为“玩耍的坝子”。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南岸,海拔 3500 米。属乃东县管辖。泽当背山靠水,土地肥沃。年均温 8.2℃,最热月均温 15.7℃。年降水量 409 毫米。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农业发达,有“西藏粮仓”之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籽等。手工业以产细氆氇、花围裙、印经纸著称。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铬矿为最,质量好,储量大。泽当历史悠久,相传兴建于唐朝以前,被认为是藏族的发源地。吐蕃王朝最早在泽当建都,附近建有许多古老的宫殿。有吐蕃松赞干布时建的昌珠寺(又称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最早住在此寺,至今寺中保存有文成公主塑像。昌珠寺南 10 公里附

近建有藏族历史上第 1 座宫殿——雍布拉岗宫,是吐蕃第一代赞普松布赞普的王宫。乃东县温区建有邓柯梯寺;颇章区建有邓格颇章和金成公主的宫殿

——傍塘宫。泽当西 40 公里雅鲁藏布江北岸,海不日山下有西藏第 1 座寺庙

——桑耶寺,有西藏“寺庙之祖”之称,现部分为沙丘淹埋。

(温景春)

Zhacang Chaka

扎仓茶卡(Chagcam Caka) 西藏自治区盐湖。亦称张张茶卡。地处北纬 32°33′~32°35′,东经 82°15′~82°31′,自治区西部阿龙干累山北麓,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区,黑阿公路北侧。东西长 32 公里,南北宽 3~ 6 公里。总面积 132.5 平方公里,由 3 个湖泊组成。湖水深 0.15~1.20 米, pH 值 7.51~7.99,矿化度 290.200~340.580 克/升,属硫酸镁型盐湖。扎仓茶卡四周第四纪湖相地层广泛分布,发育了三级阶地,属荒漠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年降水量稀少。湖中含有丰富的石膏、芒硝、食盐、钾芒硝等矿产资源。

(温景春)

Zhajia Zangbu

扎加藏布(Za’gya Zangbo) 西藏自治区最大内流河。发源于唐古拉

山岗盖拉西南的现代冰川末端,源头海拔 5400 米,全长 480 公里,总落差

870 米,平均坡降 1.8‰。扎加藏布流域平均海拔 5000 米以上,且北高南低, 东高西低,水系发育不对称,河谷走向受构造断裂控制,以东西向为主,间有南北向的转折,最后注入色林错。上段东西向,长约 80 公里,为宽谷盆地,

冰碛物发育;中段河谷宽窄相间,长约 170 公里;下段长 230 公里,色林错

附近沼泽发育。扎加藏布流域面积 1.6675 万平方公里,河水主要靠冰雪融水

补给。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76 年 5 月于中游中堡大桥附

近测得水面宽 98 米,平均流速 0.35 米/秒,平均水深 1.8 米,流量约为 61

立方米/秒,矿化度为 613 毫克/升。扎加藏布地处高山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年降水量少,湖泊星罗棋布,盐湖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纯牧区。

(温景春)

Zhalantun Shi

扎兰屯市(Zalantun Shi)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辖市,文化教育及经济贸易中心,避暑胜地。位于大兴安岭北段东南麓,雅鲁河畔。面积 1.68

万平方公里,人口 41.79 万;其中城区面积 14 平方公里,人口约 11 万。原名八家子。东清铁路通车建站后,清派员驻军,更名扎兰屯,满语即“六品官屯军地”之意。市境为群山环绕,登城北羊鼻山,可饱览自然景色。市内有吊桥公园,吊桥建于 1905 年,为铁索弦牵木质结构,人行其上,恍若泛舟碧波之上。公园景物以奇特、自然取胜。工业有丝绸、制糖、制药、造纸、陶瓷等部门,产品远销国外。有专科学校 4 所。

(林儒耕)

Zhaling Hu

扎陵湖(Gyaring Hu) 黄河上游大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湖面海拔 4294 米,东西长 35 公里,南北宽 21.6 公里。面积 526 平方公里,水深平

均 8.9 米,最深处在湖心偏东北一侧,蓄水量 46 亿立方米。纳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渠(藏名玛曲)汇成之黄河。自西南一隅流入,由东南一隅流出,湖心偏南为黄河主流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泛起时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长湖之称。湖中多浮游植物,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同为青海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 3 小岛,夏季大群候鸟聚居,也称鸟岛。湖滨多为亚高山草甸,为重要牧场。

(魏晋贤)

Zhalong ziran baohuqu

扎龙自然保护区(Zhalong Nature Reserve)见齐齐哈尔市。

zhari Nanmucuo

扎日南木错(Zhari Namco) 西藏自治区第 3 大湖。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介于北纬 30°44′~31°05′,东经 85°19′~85°54

′,阿里地区措勤县境内。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东西长 53.5 公里,南北宽

26 公里,平均宽 18 公里,面积 1023 平方公里。海拔 4613 米,平均水深 3.6

米,最大水深 5.6 米,周长 183 公里。湖水透明度 2.45 米。pH 值 9.6,矿化

度为 13.90 克/升,属咸水湖。湖泊形态不规则,南北两岸较窄,东西两岸地

势开阔。东岸湖积平原宽达 20 公里,沼泽发育;北岸和西岸发育有 10 道古

湖岸线,最高一级高出湖面百米;东南部湖滨地带发育有三级阶地。湖区地处藏北高寒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为纯牧区。扎日南木错流域面积 1.643 万平方公里,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主要有措勤藏布、达龙藏布。措勤藏布发源于冈底斯山,全长 253 公里,流域面积 9930 平方公里。

(温景春)

Zhapu Zhen

乍浦镇(Zhapu Zhen) 杭州湾北岸重要商埠和海防重镇。位于浙江省平湖县南部,倚山面海,为历代军事要冲。人口 0.7 万。自南宋以来即为商港,元曾设市舶司,开港对外贸易。著名的明嘉靖“梁庄平倭”战役和清道光鸦片战争中“观山湾抗英”战役,均为保卫乍浦镇而进行。乍浦港是沟通外海和内河航运的重要港口,孙中山曾计划于此开辟东方大港。现与邻近沿海港口有货运往来。沪杭公路和嘉(兴)乍(浦)公路在此交接,交通方便。镇东南九龙山麓海涂,沙质坚净,已辟为海滨浴场,并建成九龙山风景区。沿海高公山顶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晨还可观赏“日月合璧”奇景。

(俞康宰)

Zhanjiang Shi

湛江市(Zhanjiang Shi) 广东港口城市,省辖市,华南对外贸易基地之一,粤西工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辖 4 区

及廉江、吴川、徐闻、海康、遂溪 5 县。面积 1.2471 万平方公里,人口 546.47

万人;其中市区面积 1460 平方公里,人口 101.23 万。湛江旧称“广州湾”, 原属遂溪和吴川两县境地。1899 年后曾为法租界,1943 年被日军占领。1945 年日本投降后改置省辖市,始称湛江市。1984 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

市境面向南海,背靠云、贵、川、桂等省区。扼粤西、海南岛交通要冲, 形势险要。麻斜海、湛江港水域面积 826 平方公里,岸线长达 237 公里,港阔水深,是中国华湛江港输油码头南天然良港。市境邻近南海西部海域的北部湾油田,富油、气资源及热带农业资源和海洋水产资源。主要工业部门有制糖、鱼类加工、罐头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皮革、轻型电器等。蔗糖日榨能力仅次于珠江三角洲,居全省第 2 位。近年又发展了家用电器工业。郊区盛产精盐、黄花、马鲛、石斑、鱿鱼、龙虾及胡椒、香茅、咖啡、菠萝等。

市境的赤坎和霞山两区,相距颇远,各具特色。赤坎居茂名和广西合浦间的公路中心,工商业繁盛;霞山濒临湛江港,码头,仓库林立,旅馆商店较多,海运外贸发达。湛江港拥有泊位 19 个,其中万吨级泊位 9 个。有黎湛铁路通往内地。市境有寸金桥公园、海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临海街道椰林和碧海相衬映,风景优美。海陆空等交通设施齐备,和广州、海口及桂林联系便利。市内设有热带作物粤西试验站。

(张克东)

Zhangbei-Weichang Gaoyuan

张北-围场高原(Zhangbei-Weichang Gao-yuan) 内蒙古高原的南缘部分。河北省畜牧业基地。介于北纬 40°48′~42°47′,东经 113

°54′~118°。行政区划上包括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张北、康保、沽源 3 县境, 尚义、崇礼、赤城和承德地区丰宁、围场县的部分。东、北、西三面均为内蒙古自治区,南面以狼窝沟—大滩—老窝铺—山湾子一线与冀北山地丘陵为界。面积 1.7 万余平方公里,约占河北省总面积 9%。地质基础大部属于内

蒙古台背斜,局部属于察哈尔槽向斜。震旦纪以来为长期稳定隆起的剥蚀地块。燕山运动时花岗岩侵入,褶皱发育,拗陷盆地多在中生代形成,喜马拉雅运动又形成断裂;有火山活动,喷发了大量中、酸性火山岩和汉诺坝玄武岩,经长期剥蚀侵蚀,形成高原剥蚀面,雕塑出现今的波状高原景观。地势高耸,但地面起伏不大,一般海拔 1400~1800 米。山地、丘陵相对高度较小, 坡度平缓,有“远看似山,近看是川”之说。大致可分为 3 部分:①北部为阴山余脉组成的疏缓丘陵,多为古老变质岩、花岗岩组成,相对高度一般百米以下,坡高小于 15°,丘陵间常有宽阔谷地,固定、半固定沙丘散见于东部局部地区,沿河两岸有沼泽分布。②南部地势较高,为内、外流域分水岭, 海拔均在 1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200 米。西段为汉诺坝玄武岩形成的张

北熔岩台地;中段为中、酸性侵入岩组成的垄状山地,最高峰花皮岭海拔 2129 米;东段则为低山丘陵,间有黄土分布。③中部波状高原面积最大,为一系列岗梁、滩地、湖淖相间分布组成,一般海拔 1400 米。岗梁多由变质岩、花岗岩组成,相对高度不足 50 米,坡缓;滩地地面坡度一般小于 3°,最大亦不及 10°,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尚有下湿滩、二阴滩、干旱滩之分,是主要牧场所在;湖淖多为拗陷盆地积水而成,也有风蚀湖盆或河道壅塞所致,大小近百个,以安固里淖为最大。

高原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4℃,极端最低温(御道口)

-42.9℃,是河北省最冷之地。全年冬季较长,基本无夏。降水量东部 500 毫米,干燥度 1.3,西部降水量不足 400 毫米,干燥度 1.9,故东部属半湿润区,西部为半干旱区。全年 10℃以上活动积温约 2000℃,仅适宜低温作物生长。大风、冰雹、霜冻危害较大。地表水东部为外流区,为滦河、老哈河的发源地;西部为内流区,常年性河流稀少,河流短小,水系紊乱,多注入湖淖;湖淖多而面积不大,湖盆浅缓而水质不佳。高原温带草原辽阔,为内蒙古草原的一部分,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随湿润程度的变化,东部广大地区为草甸草原,以狼针草、羊草占优势,杂草比重较大;西部则为干草原, 优势种为克氏针茅、短花针茅、羊草、冷蒿等。高原草场优良牧草多,如羊草、披碱草、无芒雀麦、冰草、寸草、大麦草、赖草、草木樨、野豌豆、斜茎黄芪、寸草苔、花苜蓿等,营养价值高,产量大,牲畜喜食,已发展为河北省的牧业基地,以牛、马、骡、羊为多,尤以“张北马”驰名。此外有多种药用植物和特产蘑菇。张北县境有大型硅藻土矿,适宜露天开采;大铅锌银矿亚矿带储量丰,易采易选。张家口地区所属各县的多种天然宝石,远销海外。

(邓绶林 唐学曾)

Zhangjiagang Shi

张家港市(Zhangjiagang Shi) 江苏省乡镇工业发达县级市,对外贸易港口。位于省境东南部,北临长江。面积 772 平方公里,人口 83.41 万; 市府驻地杨舍镇,人口 2.6 万。1961 年设沙洲县,1986 年改置张家港市,1988 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张家港码头地势平坦。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80 年代以来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年产值超过 30 亿元。部分产品出口国外。张家港位于杨舍镇西北、长江南岸, 为新建长江江口段海轮、江轮、内河航船联运换装港口,亦为上海经济区的组合港。1982 年起对外开放。港口北屏双山沙,避风防沙,无淤积之虞,为天然深水良港,可供万吨级海轮和 5000 吨级江轮停靠。背靠苏州、无锡、常

州 3 市,均有公路和内河航道联系;东距上海市吴淞口 144 公里,有长江航道和申张内河航道直达,有利于苏南各市、县物资出口,亦为上海港分流港口。中转出口物资可直达日本、东南亚、西欧、非洲。

(单树模)

Zhangjiajie Guojia Senlin Gongyuan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Zhangjiajie NationalForest Park) 中国著名砂岩峰柱地貌和天然森林公园区。位于湖南省大庸布东北武陵源区。辖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毗连地域,处于澧水二级支流索水的上游;从海拔1334 米的“兔儿望月”山顶到 325 米的索溪峪口,相差 1009 米。地面由西

南向东北和缓倾斜,周围由砂页岩与灰岩岭脊环绕,其间面积约 100 平方公里的台状剥夷面上,发育千崖万壑,瑰奇多姿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被誉为湘西北武陵山区的风景明珠。

这一地区地层较古老,分布晚古生代中晚泥盆世(距今约 3.8 亿年前) 的滨海碎屑堆积,经漫长复杂的成岩过程,形成一套主要由肉红色与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石英砂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砂质页岩组合的岩层,胶结紧固致密,具有脆性块状结构;厚度达 500 余米,由于缺失盖层,大部裸露地表。燕山运动使湘西北大面积隆起成为缓和舒展的褶皱陆地,这一地区即处于桑植复式向斜内的三官寺向斜往西南扬起封闭段。晚近又受新构造运动掀斜抬升的影响,西北边缘产生单斜构造,往中部及东南部则呈和缓倾斜状态,因而大片岩层产状基本接近水平,岩层顶部仍保持原始层面。在长期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应力作用逐渐发生破裂,目前可见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的几组垂直节理,为风化剥蚀提供条件。气候属季风型雨洪区,流水作用强烈,冬有霜雪寒冻。在以流水为主导,伴随重力崩塌和生物作用及温差变化等营力组合作用下,处于掀起和裸露部位的厚层平缓岩体不断遭受侵蚀切割而逐渐分崩离析、化整为零,形成现存的大小奇峰异石。地区内又有各式方山地形,并有众多的棱方状和塔式岩峰及高墙城垛式的峭壁,耸立在沟壑及寨堡边侧。天生桥、仙人桥高跨深涧之上,金鞭溪、十里画廊、百丈峡等均为幽深狭长的河谷。富有地区性的石英砂岩峰林特色,比中国其他地区的丹霞、喀斯特地貌显得独具一格。

张家界与索溪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树种资源丰富。有珙桐、银杏、银鹊树、香果树等许多古稀珍贵树种;马醉木-黄山松常成岩峰峭壁建群种;巴东荚蒾-枫香、槭树-仿栗林、楠木林、复穗鹅掌柴-勾栗-黄杞-银木荷林、杜鹃-枹树或白栎林、多种润楠-稠李-槭树林等广布;近期营造大片杉、松、檫、臭椿等人工混交林;野生猕猴桃与多种中草药植物也很丰富。山林间还栖息有猕猴、林麝、岩羊、鼯鼠、灵猫、斑羚、苏门羚、大鲵、水獭及红腹角雉、长尾雉、锦鸡等珍禽异兽。张家界已辟为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定为自然保护区。(参见彩图插页第 43 页)

(邓美成)

Zhangjiakou Shi

张家口市(Zhangjiakou Shi) 河北省辖市,新兴工业城市,张家口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省境西北部。辖 6 区及宣化县。面

积 2964 平方公里,人口 98.65 万;其中市区面积 580 平方公里,人口 67.92 万。三国魏晋时为乌垣校尉治所。明宣德四年(1429)筑张家口堡,始有张家口之名。历为州、府、县治。清雍正二年(1724)张家口厅曾侨治于此。

1928 年起为察哈尔省府驻地。1939 年设市。1945 年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1952 年划归河北省。市境位于冀西北山间盆地北部,北靠坝上高原,南处洋河盆地,海拔 720 米。境内多山,如东、西太平山、凤凰山、高泰山等

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 7.5℃,年降水量 400 毫米,无霜期短,多风。清水河、洋河等流经。地层古老,有一断裂带,侵入岩发育,富煤、铁、金、铜、锰、铅等矿藏。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 1 条铁路——京张铁路终点,后铁路延至包头,称京包铁路,是北京联系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的门户,另有支线联结庞家堡矿区。公路发达,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古称“神京屏翰”。张家口历史上即为著名塞外商埠,皮毛加工业发达,有“皮都”之称。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已建成以机械、食品、冶金、化工、电力为主的工业城市。凿岩台车、地质钻机、推土机、电石等均为中国著名产品。裘、革上衣,羊剪绒和挂毯畅销国际市场。特产口芪、口蘑、宣化葡萄和“口皮”驰名中外。工业布局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宣化工业区,以煤炭工业为主的下花园煤炭和电力工业区,以铁矿开采为主的庞家堡矿区和市区南部的机械、纺织、建材工业区。南郊沙岭子为新兴电力工业基地。市内有河北建工学院等大专院校 6 所。万里长城通过市境,以大境门沟通长城内外。市内有赐儿山、水母宫、镇朔楼、清远楼、五龙壁和辽墓等名胜古迹。

(邓绶林 唐学曾)

Zhangye Shi

张掖市(ZhangyeShi) 甘肃省河西走廊仅次于武威的第 2 大县级市, 张掖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上。面积 4240 平方公里,人口 41.91 万。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置张掖郡,郡治掖得城。历后汉、三国至晋代,因黑河改道东移,始迁郡治于黑河东岸的今张掖城, 改名永平县。前凉、前秦、后凉至北凉均曾建都于此。北魏为西凉州治。西魏改名甘州,因城西甘浚山麓泉味甘洌得名。唐为甘州张掖郡治。元为甘肃省会。明属陕西行都司甘州卫。清为甘州府治张掖县。1913 年废府留县。1956 年设市。

市境所在的绿洲,富庶超过武威,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海拔 1474 米,年均温 7℃,1 月均温-10.2℃,7 月 21.4℃,年降水量 129 毫米。属温带干旱气侯,冬长夏短(20 天),秋短于春。历史上为南北交通的“龙城(匈奴王庭)古道”与东西交通的“丝绸之路”的交会点。汉以来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河西政治、军事及交通中心城市。工业有电力、煤炭、化工、机械、化肥、纺织等。兰新铁路横穿市境,设有 5 个车站。

城内大佛寺正殿有西夏(1089)建木胎泥塑“释迦涅槃”卧佛,身长 34.5 米,肩宽 7.5 米,栩栩如生。西来寺、钟鼓楼的唐钟及城郊的西城驿Z - 图1得故城,均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西 25 公里的甘浚堡(今甘浚乡),系 1937 年红四方面军(西路军)进入张掖后总指挥部所在。

(冯绳武)

zhangqiuXian

章丘县(zhangqiuXian) 山东省济南市辖县,中国龙山文化遗址所在地。位于省境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之间,胶济铁路横贯中部。面积 1855 平方

公里,人口 95.53 万。县府驻明水镇。秦为齐郡,汉属青州,隋改今名。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除小麦、玉米、甘薯外,明水香稻、章丘大葱是

闻名中外的特产。矿产资源丰富,工业有采煤、化肥、水泥等。历史上手工制铁业发达。章丘多名胜古迹。明水风景秀美,尤以泉水最著,百脉泉、东麻湾、西麻湾等均为著名泉池。县境西部平陵城是西汉济南国都城。城西 16

公里处龙山镇是龙山文化发源地。约 5000 年前,龙山镇城子崖附近,居民渐繁,开始筑城建国(谭国都城即设于此),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发掘出的壁薄如蛋壳的黑陶器,造型匀称,质地细腻,色泽漆黑光亮,代表了中国文化史的重要阶段,是中国文物的稀珍。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面积约 15 万平方米,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树德)

Zhangmu

獐獏(Zhangmu) 中国特大暴雨发生地。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太行山东侧,地处滏阳河流域。1963 年 8 月上旬华北地区上空出现的稳定低压槽,与北上的低涡相遇后增强了低涡,携带大量水汽的西南及东南气流又不断输送到太行山前,加以辐合线、辐合中心等中小系统的活动和地形抬升的影响, 在獐獏等地形成一场特大的、一般称为“63.8”暴雨。暴雨强度之大、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创中国当时的实测记录。1963 年 8 月 1~8 日,暴雨

(大于 50 毫米)日数达 6~7 天。獐獏 8 月 4 日 1 天雨量即达 865 毫米,超过了年降水量(700 毫米),3 天(8 月 3~5 日)雨量 1458 毫米,7 天(8 月 2~8 日)雨量 2051 毫米,相当于年降水量的 3.93 倍,为中国陆地上的最高纪录。以獐獏为中心的暴雨区范围很大,1 天雨量大于 50 毫米等雨线的面积为 5.8 万平方公里,大于 200 毫米的面积 1.12 万平方公里,而大于 500

毫米的范围亦达 990 平方公里;3 天雨量 50 毫米、200 毫米和 500 毫米所覆盖的面积分别为 11.9 万、4.94 刀和 0.915 万平方公里;7 天暴雨量分布的范围更广,大于 100 毫米的面积即达 15.3 万平方公里,大于 200 毫米的面积为

10.5 万平方公里,大于 500 毫米的范围有 4.38 万平方公里,即使大于 1000 毫米的雨区也有 5430 平方公里。暴雨产生的水量:最大 1 天、最大 3 天、最大 7 天暴雨量所降总水量分别为 122 亿立方米、315 亿立方米和 600 亿立方米,致使海河流域南部各河洪水泛滥,形成“63.8”特大洪水。

(邓绶林 唐学曾)

zhanghuaXian

彰化县(Zhanghua Xian) 台湾省重要农业县。位于台湾岛西中部, 西临台湾海峡,北、东、南分别与台中、南投、云林 3 县接界。面积 1000

多平方公里,人口 120 余万。县府驻地彰化市位于八挂山麓平原上,旧称半线社。清初属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设县。日本占据时属台中。台湾光复后,1950 年夏设彰化县。县境除东跨八挂山台地外,90%为平原。西南约10 公里有鹿港,曾是台湾早期发展的港口之一,与大陆漳州、泉州等地往来最频,今淤废。彰化平原土壤肥沃,年均温约 22.5℃,年降水量 1500~2000 毫米,开垦以来,农业发展很快。纵贯铁路筑成后,彰化成为西中部经济活动中心;后因近邻台中市兴起,遂渐居次位。县内农产品丰富,农产品加工业发达。除彰化市和鹿港外,尚有员林、溪湖、北斗等重要镇市。其中员林镇为重要食品加工业中心。彰化市旧城东门外的八挂山(海拔仅 97 米),是

甲午战后 1895 年 8 月 28 日台湾军民与日军血战的著名战场。现八挂山已辟

为游览胜地。纵贯铁路山、海 2 线在彰化市东北会合,过市区南下;省第 1

号公路及南北高速公路亦均自此通过。浊水溪下游为彰化、云林 2 县界河,

除铁路桥外,自东而西有中沙、西螺、新西螺等大桥,分别为高速公路及各纵贯南北的公路干线所经。

(吴壮达)

ZhangpingShi

漳平市(ZhangpingShi) 福建省龙岩地区辖市,福建重工业建设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中南部,九龙江上游。面积 2975 平方公里,人口 25.88 万。明置县。1990 年撤县设市。九龙江流经市境中部,横切戴云山脉和博平岭, 使全市地势从南、北、中部向河谷倾斜。中部为九龙江河谷丘陵地带,向西侧成阶梯状上升;南、北部均为中、低山所盘踞。山地中散布有不少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和山间盆地是农业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九龙江及其支流滩险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气候介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之间,垂直差异明显。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茶子等,果产以桃、柑橘为主。永福以产茶花著名,远销京沪等地。林木蓄积量 751 万立方米,森林工业较发达,是福建省木材工业主要分布地区;林化产品有松香、松节油。煤铁资源丰富,冶金采掘业在工业各部门占重要地位。铁矿以潘洛铁矿为著,矿石含铁率在 50%以上,为重要平炉富矿。其他有电力、煤炭、机械、食品等工业。鹰厦铁路贯穿中部,与漳(平)龙(岩)及正在建设中的漳(平)泉(州) 铁路相接,对外交通便利。

(赵昭昞)

zhangpuXian

漳浦县(Zhangpu Xian) 福建省漳州市辖县,福建商品粮和亚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及全国盐业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东南沿海。面积 1948 平方公

里,人口 73.92 万。县府驻绥安镇。唐代由龙海县划南部置县。县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呈有规律分布,其中丘陵面积最大,但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沿海地区自营造防风固沙林后,风沙威胁明显减轻。属南亚热带气候,台风影响显著。粮食生产以稻谷为主,其次为甘薯;经济作物以芝麻、烟叶为重要。产量分别居全省第 1、第 2 位;其他有花生、甘蔗和黄麻等。水果以芦柑、乌叶荔枝、菠萝最著名。大坂农场为福建亚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之一,以生产柑橘、龙眼、荔枝、菠萝、剑麻等为主, 并种植橡胶。矿产以玄武岩风化壳型铝土矿为主。工业主要有粮油加工、制糖、制盐、造纸等,漳浦盐场具有全国意义。县境面临礼是列岛渔场。盛产鲳、鲨、大黄鱼、对虾、丁香鱼等。海水养殖以海带、蚶、牡蛎为主。水陆交通便利,水运以旧镇为中心,可通航厦门、汕头等地。为振兴漳浦经济, 1984 年起扩大蔗田面积,建立蔗糖中心;围港养鱼,建立养殖中心;种植花卉,建立花卉中心。县境梁山东麓有海月岩胜境;在赵家堡有优美的古岩画。

(赵昭昞)

Zhangzhou Shi

漳州市(ZhangzhouShi) 福建省辖市,历史文化名城,轻工业城市, 著名“水果之乡”。位于省境东南部,九龙江下游。辖 1 区及龙海、云霄、

漳浦、诏安、长泰、东山、南靖、平和、华安 9 县,面积 1.26 万平方公里,

人口 416.70 万;其中市区 265 平方公里,人口 34.09 万。归侨和侨眷较多。唐建州制,明、清时期为漳州府、道所在地。明代以盛产漳缎和蔗糖著名, 对菲律宾贸易往来频繁,历史上曾是福建沿海的商港和对外贸易港市。清初厦门兴起后,漳州成为重要商业城市。1951 年析龙溪县城区设地级市。市境

位于漳州平原,河网密布,属南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黄麻、花生等。平原散布有小丘,多辟为果园。果品种类多,尤以香蕉、芦柑、荔枝、柚子、菠萝最负盛名。水仙花驰名全国,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剑麻等。工业以食品工业最发达,所产“水仙花”牌食品罐头及蜜饯、果汁等享有国际声誉。漳州糖厂是福建省大型糖厂,纺织工业有大型麻纺厂、毛纺厂和织布厂。传统、创新产品有片子癀、八宝印泥、风油精等,畅销国内外。鹰厦铁路有支线通漳州,水陆交通方便,为九龙江流域物资集散中心,1984 年漳、泉、厦三角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漳州重点发展食品、纺织、电子和塑料等工业。市境还探明地热温泉 56 处,地下热水纵贯市区,已初步开发利用。

市西芝山为著名风景区。南郊丹霞山麓有建于初唐的南山寺,为闽南著名古刹。浦南有唐开漳陈元光将军墓,为省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市属东山、漳浦、龙海、南靖 4 县发现了古岩画;华安县有明代中国名瓷“漳窑”

遗址。诏安县境有直径 94.5 米的特大古土楼民宅“在田楼”八卦楼。市境还

辟有面积 61 公顷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赵昭昞)

ZhangmuZhen

樟木镇(ZhamZhen) 中国通往尼泊尔的重要口岸。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波曲西岸,海拔约 2300 米。中尼公路经此。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约 2000 毫米,且多集中在 3~10 月。属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青稞等。由樟木下行 7 公里,可达海

拔 1600 米的中尼两国界桥友谊桥,桥边建有象征中尼两国人民友谊的石象和

友谊亭。由此向北到海拔 3800 米的聂拉木,河流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自然垂直带谱明显,动植物资源丰富。1982 年建立樟木自然保护区,对以樟木为主的常绿阔叶林进行重点保护。

(温景春)

ZhangshuShi

樟树市(zhangshuShi) 江西省宜春地区辖市,赣江中下游物资集散地及水陆交通中心,著名“药都”。位于省填中部,袁水入赣江的汇流处。面积 1287 平方公里,人口 48.83 万。隋为新淦县地。南唐始置清江县。明、清皆为临江府治。1950 年县治由临江迁樟树镇。1988 年撤县,改设樟树市。浙赣铁路与赣粤公路在市境交会。工业有制药、酿酒、皮革等;矿产有盐。农产有水稻、芝麻、油菜籽、小麦等。樟树市自古即以中药材集散和加工炮制著名,枳壳、陈皮、樟头红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土特产有“四特酒” 和红橘。古迹有鸣水桥、大观楼、万寿宫等。市境东南隅的J 皂山景色秀丽, 为著名道教胜地。

(易宜曲)

zhaoyuanXian

招远县(ZhaoyuanXian) 山东省烟台市辖县,中国著名黄金产地。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西北部,西北濒临渤海。面积 1380 平方公里,人口 56.75 万。县府驻招城镇。东汉设曲城县。金始置招远县。县境位于胶东丘陵西部, 地形复杂破碎,丘陵河谷交错分布。东北部地势高峻,主要由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组成,山脊呈锯齿状,雄伟挺拔,以罗山最高,海拔 759 米。山脉由

东北向西南延伸,斜贯县境。丘陵海拔在 400 米以下,起伏和缓,呈现浅丘

宽谷的波状剥蚀平原景象。矿藏资源丰富,有金、银、铁、石棉、铜、铅、锌等。其中金矿分布较广,开采历史悠久,有玲珑金矿等大小采金点 200 余个,产量居中国各县之首,素有“金城天府”之誉。农产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沿海盛产带鱼、鲅鱼等经济鱼类。主要土特产品有网扣和粉丝。县城东的东汤热泉,涌水量大,水温可达 100℃,建有地热电站、温室、大型疗养浴池、游泳池和水上风景区。

(陈龙飞)

Zhaojun Mu

昭君墓(Tomb of Wang Zhaojun)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旧城南郊大黑河畔。王昭君名嫱,汉代选入汉宫为待诏,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和汉求婚,汉元帝将昭君以义女公主身份嫁之。昭君墓为夯筑大土丘,有土阶可登,土丘前原有石马、石幢等物,现仅存石碑 6 块。土丘现高 33 米,占地

1.3 公顷,平地兀起,顶端立一朱栋青顶凉亭,壮观秀丽。相传每秋霜冻, 附近草木枯黄,惟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得名“青冢”。现经修饰,栽育青松绿草,凉棚花架,并建有展室、客厅等。1963 年董必武来此凭吊并提《谒昭君墓》一诗,刻碑立于墓前,赞昭君出塞和亲的卓识和功绩。

(林儒耕)

Zhao Ling

昭陵(ZhaolingTomb)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 25 公里九嵕山。昭陵首创唐代“依山为陵”的制度,是关中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的帝皇陵园。面积 2 万公顷,周长 60 公里,以九嵕山为基点向东南和西

南呈折扇形展开。陵园内有陪葬墓 167 座,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陵园。地面、地下遗存有大量珍贵历史文物。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浮雕原陈放在昭陵祭坛内。1972 年在陵园东南的陪葬墓李勣墓地建立了昭陵博物馆,陈列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昭陵地面仅存的 22 块神道碑和此后陆续发现的神道碑及出土的墓志铭,称“昭陵碑林”,是唐初书法艺术的瑰宝。著名的有欧阳询的温彦博碑、褚遂良的房玄龄碑、王知敬的李靖碑等。还有大量彩陶器物、陶俑及色彩绚丽、布局严谨的壁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健超)

ZhaotongShi

昭通市(Zhaotong Shi) 云南省昭通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云南通往四川、贵州门户。面积 2167 平方公里,人口 61.23 万。秦汉时,昭通一带属夜郎国西部地区,西汉后为犍为郡朱提县。唐南诏政权时为乌蒙部地、乌蒙宣慰司等。元置乌蒙路、东川路、芒部路。明为乌蒙军民府、东川军民府等。清初改乌蒙府为昭通府。1913 年废府为县。1981 年改为昭通市。市境位于滇东高原北部,南部与东南部为高原残留部分,起伏和缓。北与西北部受金沙江及其支流的切割,地形破碎。市区处于高原面上的陷落盆地内,两侧为乌蒙山、五莲峰山地。盆地面积约 525 平方公里,底部有丰富的褐煤沉积。横江支流洒鱼河流经盆地西侧,沿河有较低平的冲积平原。属暖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多寒潮入侵。年均温较低,约 11.6℃,冬季最冷月均温 2℃。由于开发较早,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矿产丰富,有煤、铁、铅、锌、铜、石英砂、铝土矿等。其中褐煤储量约 79 亿吨,为中国较大褐煤矿。工业有采煤、毛纺、食品加工、制革等,皮大衣、地毯、葡萄酒、昭通酱均为名产。农产品有玉

米、马铃薯、烤烟、油菜等。

公路干线主要有昆明经杨林至杉木箐的干线,由昭通经威宁至水城的干线和通往彝良、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和威信等公路线,并可经此至四川和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昭通龙洞是著名名胜区。

(陈永森 王霞斐)

zhaoXian

赵县(ZhaoXian)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辖县,中国雪花梨生产基地。位于省境中部偏南。面积 675 平方公里,人口 45 万。县府驻赵州镇。汉为平棘县,晋为赵国,北魏置赵郡,曾为赵州治,隋改为赵州。1913 年改为赵县。县境位于河北平原,光热充足,地下水丰富,利于井灌,又有石津渠灌溉之利,农业发达。东部为沙质褐土,适于雪花梨生长。特产雪花梨俗称象牙梨, 个大,皮薄、汁多、含糖分高,成熟后洁白如雪,故名,是河北省大宗出口的优质水果之一。横跨洨河上的安济桥,又称“赵州大石桥”,建于隋开皇年间。桥长 64.4 米,宽 9.6 米,跨度 37.37 米,是世界上建造最早、跨度最大的单孔弧形敞肩拱石桥;拱顶高出拱脚 7.23 米,高度与跨度比为 1:5。设计精巧,造型美观。两侧玉石栏杆由狮子柱头和雕有各种龙兽状的栏板组成,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陀罗尼经幢(建于北宋)和金明昌年间(1190~1196)建的永通桥(又名小石桥),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绶林 唐学曾)

Zhaoqing Shi

肇庆市(ZhaoqingShi) 广东省辖市,西江流域最大轻工业城市,西江下游重要河港和物资集散中心。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北岸。辖 2 区

及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德庆、郁南、封开、怀集 10 县。

面积 2.23 万平方公里,人口 553.78 万;其中市区面积 705 平方公里,人口

32.84 万。汉置高要县,隋唐为端州治。宋以后为肇庆府治。1912 年改高要县。1958 年析城区置市。1959 年撤市并入高要县, 1961 年复设市。地处西江下游梧州与广州之间咽喉位置上,形势险要,为著名军事要塞,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曾为当时两广政治和军事中心。肇庆又是水路航线中心,与西江、绥江、南江、贺江等主要港口构成水运网。三

(水)茂(名)铁路通过市境后,成为水陆联运重要枢纽。商业繁盛,沿江一带为仓库码头集中地区。工业有机械、化学、印刷、纺织、塑料、酿酒、制糖、工艺美术等部门。所产端砚、牙雕等工艺品,历史悠久,蜚声国内外。此外有花草席、花篮,以技艺精湛,美观大方见称。市郊产莲藕、芡实、蒲草等。

肇庆素为岭南著名游览胜地。北郊有星湖、七星岩,以喀斯特地貌景色著称。全市最高点鼎湖山是世界著名植物保护区(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主峰鸡笼山海拔 988 米。鼎湖山南麓有明代建筑的庆云寺,为岭南名刹。羚羊、大鼎、三榕等峡为西江名胜;市区有古城墙等文物古迹。

市属封开县境有北回归线通过,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高要县境有大型金矿,储量居广东省首位。

(徐俊鸣 司徒尚纪)

Zhedong Yunhe

浙东运河(Zhedong Canal) 见杭甬运河。

zhejiang Sheng

浙江省(Zhejiang Sheng)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简称浙。介于北纬27°12'~31°30',东经 118°~123°。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南邻福建,东临东海。大陆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有大小岛

屿 2161 座,占全国岛屿总数的 2/5。其中舟山岛面积 472 平方公里,是中国

第 4 大岛。全省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 1%强,是中国面积较小省区之一。1990 年人口 4144.593 万。辖 2 地区、9 地级市、16 县级市、50 县、1 自治县。省会杭州市。

自然条件

地质地貌与水系 地质构造上,从西北向东南沿海分属扬子准地台的浙西台褶带、华南褶皱系的华夏褶皱带和东南沿海褶皱系 3 个单元。经受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构造运动影响,岩浆活动频繁。丘陵山地广布,约占全省陆域面积 70.4%,平原仅占 23.2%,河湖水域占 6.4%,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 之说。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与海岸斜交, 分南、中、北 3 支。南支由浙闽边境的洞宫山脉向东北伸展至雁荡山脉,过瓯江称括苍山脉。中支位于西南部,由福建伸展至浙江的仙霞岭山脉,为浙江诸山之祖,是钱塘江和瓯江上游的分水岭,向东北伸展为天台山脉、会稽山脉、四明山脉,继而入海下陷成舟山群岛。北支由江西、安徽及浙江境内的怀玉山脉,伸入浙西北成为天目山脉,向东北伸展为莫干山。天目山脉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海岸线曲折,沿海岛屿星罗棋布。矿产有金属、非金属数十种。其中非金属矿主要有明矾、萤石、膨润土、沸石、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石英砂、叶蜡石等。金属矿有铅、锌、金、钨、钼等。

钱塘江、甬江、椒江、曹娥江、瓯江、飞云江和鳖江均源出西部山区, 独流入海。东、西苕溪入太湖。上、中游多峡谷、急流。各河流出峡谷后, 下游属潮汐感应区,形成河曲发育的平原型河流。此外有京杭运河,起自杭州拱宸桥,经桐乡、湖州等县市进入江苏省,省境长 129 公里。浙江湖泊主

要分布在浙北平原,但最大湖泊东钱湖却在浙东鄞县,面积 22 平方公里。气侯与植被 全省除山区外年均温在 15~18℃,1 月均温 2.5~7.5℃,7

月 26.5~29.5℃。10℃以上活动积温自北而南约 4800~5600℃,无霜期长 243~276 天。海洋岛屿的气温与极值分别较大陆延迟 1 个月。全省年降水量

1 100~1900 毫米。最高可达 2200 毫米,省境西南部和山区的降水量高于沿海平原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4~9 月的梅雨和台风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

亚热带针叶林和亚热带竹林等为全省主要林型。且多银杏、白豆杉、百山祖冷杉、金钱松、香果树等第三纪的孑遗种。生物种类复杂:植物种类达 3000

多种,乔木树种 1250 种;野生动物中有脊椎动物 630 多种,鸟类 400 多种,

其中有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 25 种。

自然地理区 全省自然环境南北虽有差异,但无质变。由于地形复杂和距海远近的不同,自然环境呈明显的非地带性差异。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 省境分属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中亚热带浙闽沿海山地常绿阔

叶林区和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省境钱搪江口杭州湾两侧,包括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两部分,属此区的长江三角洲亚区。有孤丘散布。本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植被荡然无存。农作物以稻、桑、棉、麻为主。沿杭州湾岸海涂广布,水域面积大,淡水渔业发达。因外侧滨海平原高于内侧水网平原,在雨期易形成内涝。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经过治理,洪涝灾害得到基本控制。

中亚热带浙闽沿海山地常绿阔叶林区 省境大部属此区。又可分为 3 个亚区:①仙霞岭—括苍山亚区。低山丘陵,间有构造盆地。森林覆盖率 40%, 以马尾松林、竹林、杉木林为主。山地普遍植茶。是省内重要农业区之一。具有综合发展农林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②金衢盆地亚区。自东北—西南横贯省境中部。盆地东西长 220 公里,宽约 15~30 公里,面积 3700 平方公里, 是省内最大的盆地。盆地底部的高程多在 40~100 米,相对高差一般在 30 米以下。衢江和 金华江贯串盆地中部,在兰溪汇合后经梅城流出盆地入富春江。③沿海丘陵亚区。包括沿海海岸带和近海岛屿区。舟山群岛面积占全省岛屿之半。海岸地貌发育,很多岛屿和基岩海岸被海浪冲击成陡峭岩壁,仅风浪较小的屏蔽凹部堆积有小片平原。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较大的半岛有象山半岛、穿山半岛、楚门半岛。较大海湾有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和河口湾的杭州湾、温州湾、台州湾等。海岸带和沿海岛屿植被以人工森林植被为主。港湾和潮间带的海洋生物有鱼、虾、贝、藻类。亚区内 200 米以下的自然植被经樵采、垦种,已无残存,在高丘上生长有耐贫瘠的马尾松林。经济林有乌桕、梨、枣、柑橘、茶等;经济作物以棉花、甘蔗为主。河滩地栽桑养蚕发展较快。在低山丘陵区以次生的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松、杉林为主。

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省境西北为该区的浙皖低山、丘陵亚区的一部分。区内林木茂密,植被覆盖率达 48%,是浙江省主要林区之一。林木总蓄积占全省 1/4,竹林占全省 1/3。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丘陵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分布较明显。如天目山在海拔 800 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红壤带。800~1200 米为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壤带, 1200 米以上为针叶林或灌丛-黄棕壤带。有天目山、古田山等自然保护区。

发展简史

浙江开发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曾经历了河姆渡(今余姚市境)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 3 个阶段。河姆渡遗址中保存大片带榫卯结构的木构建筑,并有大量稻谷种子、骨、农具等。绍兴会稽山麓的禹陵,相传是大禹墓地。春秋时代的越国,建都会稽(今绍兴),实行“劝民农桑,田野开辟” 政策,积极发展农桑业、牲畜饲养业和纺织葛布、烧制原始瓷和铸造青铜器等手工业。其时,浙北平原和山麓部分已被开垦,并广泛栽培麦、禾(稻)、麻(芝麻)和豆类。西汉初年,浙江的冶铁、制盐业已有所发展。东汉时, 会稽、山阴间(今绍兴南约 1.5 公里)修建了著名的鉴湖水利工程,蚕桑业也有发展。东晋中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技术,生产发展快,平原地区已是“膏腴上地,亩值一金”。手工业中瓷器的烧制,已初步形成了

越窑、婺州窑、瓯窑、德清窑等 4 系统,其中以越窑最著名。山阴成为吴、会二郡的绢、米交易中心。隋代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完成了京杭运河的南北沟通工程,运河北起涿郡(北京),南迄余杭(杭州),是当时联结东部南北方漕运的要道,对促进南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唐代是浙江古代经济振兴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有了长足进展,海塘工程已初具规模,白居易主持疏浚的杭州西湖,溉田千顷。杭州、嘉兴成为重要产粮基地。丝织、瓷器和造纸等手工业也很发达。杭州成为每年税钱 50 万、占全国税收总数 1/24 的大都市。明州(今宁波)和温州成为东南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南宋(1138)建都临安(今杭州),居民不下数十万户、百余万口,成为全国最大都市。两浙亦成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首府之区”。经过两宋时期的开发,浙江已成为江南经济发达区域之一。明清时期,浙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但商品性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以温州、台州的柑橘、塘栖的枇杷、余姚的棉花、杭嘉湖的蚕桑业等最为著名。丝织行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宁波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84 年正式开埠, 加速了浙江自然经济解体。从 19 世纪 80 年代,民族近代工业兴起,1886 年宁波开办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杭州建立通益公纱厂。1905 年沪杭铁路通车。继而在宁波兴建和丰纱厂、通久源纱厂和正大火柴厂,在杭州兴办杭州面粉厂、光华火柴厂等。至辛亥革命前夕,浙江民族企业达 40 余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再度发展,蚕丝和茶叶生产也有较大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前,最高年产量蚕茧 6.8 万吨,茶叶 2.45 万吨。机器缫丝业从杭、嘉、湖等城市向县镇发展,萧山、塘栖均有机器缫丝厂。后因战乱,工农业生产遭严重破坏,商业萧条,洋货充斥,不仅民族工业破产,农村经济也趋于瓦解。1949 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为 1936 年的 3/4 左右。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 1990 年全省人口 4144.5930 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407 人,是中国人口高密度省份之一。市镇人口占全省人口 32.31%。分布不平衡,北部和东部沿海平原人口密度大,平均每平方公里 400~450 人; 其次为低丘盆地,200~300 人;山区最低,在百人以下。

全省 34 个民族中,汉族人口占 99.6%,少数民族占 0.4%,其中畲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91.9%,主要分布在浙南和浙西山区。其他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满等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

经济概况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省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多种经营较发达;工业以轻纺、食品、机械、化工等占优势,能源和原料工业较薄弱。80 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速。1990 年工农业总产值 1770.93 亿元,比 1980 年增长 3.4 倍。乡镇工业发展更快,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55.02%。

农业 浙江自然条件优越,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地处沿海并紧靠上海,交通方便,商业发达,有利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农副产品的种类多,产量高,商品率、集约经营和专业化水平都较高。

全省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18%,主要分布于浙北和东部沿海平原;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 58.5%,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河湖水域占 6.4%,主要分布于沿海水网平原。滩涂面积广,是重要土地后备资源。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 85.7%,旱涝保收田面积占 59%。

浙江为中国农业高产地区之一,商品率高。多种产品占全国重要地位。农业总产值占中国第 5 位,茶叶、海水产品、毛竹产量则居中国首位,

桑蚕茧居第 2 位,柑橘居第 3 位,肉猪出栏率居第 6 位,稻谷产量居第 7 位。

①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 83.02%,其次为大麦、小麦及秋杂粮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河谷平原地区。实行春花(油菜杭州梅家坞龙井茶园籽、大麦、小麦)、双季稻一年三熟,稻、麦两熟,绿肥、双季稻等多种耕作制度。

②主要经济作物有蚕桑、棉花、麻类、油菜籽、糖蔗、茶叶、柑橘等。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9.6%。产值占种植业的 32%。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杭州湾两岸的滨海平原和金衢盆地,慈溪市是省内最大产棉区,生产历史悠久,专业化水平较高。油菜籽为全省主要食用植物油原料,广泛分布在浙北平原和东部沿海平原,近年在西部盆地、丘陵区发展较快,多为油稻、油棉、油麻连作。络麻是全省重要纤维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萧山、海宁、余杭、上虞 4 县、市和杭州市郊。浙江是中国麻类生产基地之一,杭州建有中国最大的麻纺厂。杭嘉湖平原是中国著名蚕茧生产基地之一。产量占全省 4/5。其次分布于浦阳江、曹娥江、椒江及金华江两岸河滩地上。近年来桑树向低丘山地区发展很快。浙江是中国茶叶主要产区,茶叶在历史上即为中国传统出口产品。1990 年产茶 11.7 万吨,除嘉善、嘉兴、桐乡等平原市县外,省境丘陵、山区、海岛均产茶叶,主要产区有浙东四明山—会稽山区的嵊县、新昌、诸暨、绍兴,浙西的临安、淳安、建德、富阳和杭州市郊, 浙南的泰顺、文成、苍南、瑞安、遂昌等。以产绿茶为主,主要茶类有眉茶、珠茶、烘青、龙井、旗枪等。杭州的龙井茶、绍兴的珠茶、金华地区的花茶等在国内外均负盛名。浙江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和落叶果树的混交分布区,果树品种资源丰富,柑橘、枇杷、杨梅等亚热带常绿果树和梅、李、青枣、板栗、梨、桃等落叶果树品类繁多。柑橘是名产,已有 2400 余年栽培史。主要

分布在沿海黄岩、临海、温州市和衢州市等地, 60 年代开始向低丘发展,

除浙北平原和浙西山区部分地区外,遍布全省沿海和低丘。1990 年产量 79.73 万吨。

③ 全省林地面积占丘陵山地面积的 82.3%,森林覆盖率 42.6%,居大陆各省之冠。林木蓄积量 10137.6 万立方米。主要用材林树种有杉、松、竹和杂木等。经济林有香榧、山核桃、油茶、油桐、漆树、乌桕和其他特用林。林业是本省短线,发展速度不快。

④ 全省养畜业以猪为主,其次有牛、羊、兔、家禽等。金华的“两头乌” 猪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杭嘉湖平原所产湖羊是加工羔羊皮的原料, 湖羊皮洁白柔软,是传统的出口物资。山羊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临海市是中国奶山羊基地。养蜂业居中国首位。1990 年蜂蜜产量 6 万多吨,占全国 1/6, 蜂王浆 70 多吨,占全国 3/4。80 年代家禽、奶牛等发展较快,建立了一批机械化饲养场。

⑤ 浙江发展水产业的自然条件优越。有中国最大的舟山渔场,海域环境利于鱼类繁衍和生长。海洋经济水产类有百余种。主要渔港有沈家门、嵊山、石浦等。沿海滩涂养殖蛏子、蚶子和泥螺等贝类,近海、港湾养殖海带、紫菜等,象山港、乐清湾、三门湾是省内主要海水养殖基地。淡水养殖品种有鲢、鳙、鲭、鲤、鲫、鳊鱼等。70 年代开始放养鳗、虾、蟹、甲鱼等获得成功。池塘养鱼以杭嘉湖和宁绍平原为主,以湖州市菱湖为中心的淡水渔业最

发达。河蚌养珍珠主要在浙北平原水网地区。

农业区 浙江农业生产地域差异明显,自沿海向内陆,自平原向山地逐步过渡。全省可分为 3 层、4 类、9 个农业区。海拔 50 米以下平原农业层,为全省最富饶之区,是粮、棉、油、茧、麻、柑橘、甘蔗的生产基地。50~350 米为农林过渡层,包括大部分低丘,是粮食和经济作物分布区,多种经营潜力大,在高丘以林为主,经济林面积较大。350 米以上为林业层,由坡度一般 25°以上的丘陵山地组成,是主要森林分布区。4 种类型包括沿海、海洋岛屿类型,平原类型,河谷盆地类型和丘陵山地类型。9 个农业区为:

①杭嘉湖平原。 粮、桑、鱼、畜区,是浙江粮食、淡水鱼、湖羊和养猪业基地,产量均占全省首位,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典型。粮、桑、鱼、羊与土地利用、经济结构之间形成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 杭州湾两岸滨海平原。棉、麻产区,历史上是海涂围垦而成的平原, 宜于棉、麻生长,棉麻产量分别占全省 60%和 97%。棉花前作油菜籽和春粮产量也很高。并出产大量瓜果蔬菜。

③宁绍平原。粮、油、鱼、畜区,是浙江粮食高产区,以种植春花、双季稻为主。淡水渔业发达。是仅次于杭嘉湖平原的粮鱼生产基地,多种经营亦较发达。

④ 温台平原。粮、橘、畜区,位于三门湾以南,包括温黄平原和温瑞平原,热量充足,温湿调匀,自然条件有利于种植春粮、双季稻和栽培亚热带常绿果树,是全省柑橘主要产区。

⑤ 金衢盆地。粮、林、茶、畜区,宜于粮、棉、林、果、茶等多种作物和经济林木生长。杂粮、饲草丰富,养畜业发达,形成传统的农牧结合和用地、养地结合的生产结构,是浙江棉花、柑橘、茶叶和蔗糖的重点产区之一。

⑥浙东丘陵盆地。茶、粮、果、林、畜区,丘陵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低丘和盆地边缘广泛种植茶叶,是绍兴珠茶的主要产区。盆地农业发达,农牧结合,猪、兔在全省均占重要地位。山地产竹、松、杉等用材林,毛竹产量占全省第 2 位,垦种面积较大,由于人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水土流失较严重。

⑦浙西山地丘陵。林、茶、粮区,丘陵占 80%,沉积岩分布范围广,土地生产力较高,冬冷、夏热,相对湿度大,有利于林木和多种经济作物生长, 森林覆盖率达 48%,毛竹产量占全省之首,茶叶、天目笋干、临安及昌化山核桃均为特产。

⑧浙南山地丘陵。林、粮、茶区,是全省最大林区。盛产杉、松、竹等用材林和油茶、茶叶、油桐等经济林。山间盆地和缓坡地种植粮食作物,坡地的旱作农业发达。

⑨海洋、岛屿。鱼、盐区,以海洋渔业和海滩制盐为其特色。

工业 浙江是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省份之一,但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50 年代以来,原有的轻纺、食品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从无到有,已具一定规模。1990 年全省工业总产值 1434.16 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占 65.4%,重工业占 34.6%。

① 纺织工业(包括缝纫业)。基础较好,棉、毛、丝、麻、化纤俱全, 成龙配套。丝绸工业具有全国意义,生丝、真丝绸产量占全国首位。绸、缎、织锦等产品誉满中外。丝绸工业以杭州、湖州和嘉兴 3 市为中心,是省内老基地,此外,宁波、温州、金华等地发展也较快。棉纺工业历史上也集中于

杭州、宁波等地。嘉兴毛纺厂和杭州麻纺厂是全省著名企业。化纤生产主要集中在杭州、绍兴、宁波和余姚市。纺织工业产值将近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8.24%。

②食品工业。浙江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资源丰富,产区集中,商品率高, 发展食品工业基础好。除传统的粮、油加工外,酿造、制茶、卷烟、罐头、饮料等食品工业部门繁多,宁波、奉化的果瓜加工和温州、瑞安的乳蛋品加工,历史上均久负盛名,杭州、黄岩、舟山、金华等都建有罐头厂。所产罐头大部分出口或供应外省,罐头产量占中国首位。制糖工业以瑞安、义乌、临海、宁海为主。茶叶加工以杭州、绍兴、金华、温州等地为中必。绍兴酒历史悠久,取用鉴湖水,并有独特操作工艺,生产“加饭”、“花雕”、“元红”、“善酿”、“香雪”等名酒,其中绍兴“加饭”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

③造纸工业。原料丰富,有毛竹、稻麦草、芒秆、棉秆皮和芦苇等。全省建立了 40 多家造纸厂。其中杭州、嘉兴、衢州、温州造纸工业历史悠久, 规模也最大,杭州产的卷烟纸和电容器纸、衢州的蜡纸及文化用纸,都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省内大型造纸厂有嘉兴民丰造纸厂、杭州华丰造纸厂和龙游造纸④能源工业。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开始充分利用水力、潮汐和风能。相继建成黄坛口、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等大中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电站 1959 年建成,是中国自力更生建设的第 1 座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为 65

万千瓦。浙江省第 2 大水电站——紧水滩电站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1988 年底建成。

70 年代开始在镇海、北仑、台州建立港口火电站,镇海电厂装机容量 105

万千瓦,北仑电厂一期工程 120 万千瓦,已有一台 60 万千瓦机组发电。中国

第 1 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 1991 年在杭州湾北岸秦山建成。

潮汐电站和风力发电都已试验成功,全省潮汐新安江水电站能可供装机容量 825 万千瓦,温岭江厦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 3 200 千瓦,是中国最大潮汐电站,在世界已建成的潮汐电站中居第3 位。1990 年全省发电量达308.66 亿度。

浙江煤炭资源贫乏。煤炭产地分布浙西,较大的长广煤矿年产煤约 150 多万吨,远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煤炭依赖外省供应。石煤资源较丰富,虽发热量低,但经综合利用,仍具有开采价值。

⑤钢铁工业。杭州中型钢铁厂为浙江主要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生铁、钢、钢材、无缝钢管等。有色冶金和非金属矿资源较丰富,采、选、冶炼的企业有多处,其中富春江冶炼厂规模较大。其次是兰江冶炼厂。冶金工业是省内薄弱环节,钢、钢材均不能自给。

⑥机械工业。是重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部门。产值在全省工业结构中仅次于纺织工业,居第 2 位。先后建成农业机械、机床、矿山设备、发电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造船和电子工业等部门。其中小型农机和小发电设备、工业锅炉、大型制氧机和部分电子、家用电器产品均已达到先进水平。机械工业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嘉兴、温州、椒江、金华和衢州等城市。

⑦化学工业。主要为化学矿开采、基本化工、石油化工、化肥、农药等。化学矿以衢州的硫磺矿开采较有名,基本化工的硫酸和烧碱厂分布在杭州、衢州、宁波和温州等城市。70 年代建成镇海炼油厂,并向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方向发展,宁波已成为省内重化工基地,拥有合成氨、塑料、橡胶加工、精

细化工、化纤原料等部门。化肥工业以衢州化工厂和宁波合成氨厂规模最大。磷肥厂分布在金华、绍兴和瑞安。钾肥工业分布在温州和金华等地。黄岩是浙江精细化工基地。

⑧建材工业。主要有水泥、平板玻璃、工业陶瓷、耐火材料、砖瓦及非金属矿等。浙江建材资源丰富,水泥工业原料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浙西长兴、杭州、江山、常山、开化、金华、兰溪等地,长兴水泥厂、杭州水泥厂和江山水泥厂均为省内重要水泥厂。平板玻璃主要分布在杭州,工业与卫生陶瓷以温州、上虞等地为主。

⑨手工业。主要产品有竹、木、石雕刻、竹草编织、花边刺绣、堆塑彩绘、金属工艺等。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嵊县、东阳、安吉的竹编,龙泉青瓷、宝剑,萧山花边,温州瓯塑、瓯绣,杭州织锦、绸伞、剪刀、扇子,宁波草席等传统工艺品均甚著名。

交通运输 已初步形成以铁路和海运为骨干,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为枢纽的综合运输网。1990 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 832.6 公里,公路 3.02 万公里,

内河航道 1.06 万公里。客运量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铁路运输次之;货运量以水运为主,公路、铁路运输次之。

① 铁路现有沪杭、浙赣、萧甬、宣杭 4 条干线和金(金华)岭(岭后) 支线,宁波至北仑港的铁路也已修通。杭州是浙江铁路枢纽,沪杭、浙赣、宣杭等铁路汇合于此,沪杭线在省境内长 119 公里,斜贯杭嘉湖平原中部, 是连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干线,已建成复线。浙赣线从杭州往西南至湖南株洲与京广线接轨,横贯浙江中部,是长江以南第 1 条东西向干线,在

省境有 325 公里,正在建设复线。金华是浙赣线在省内最大转运中心,有支

线 79 公里通新安江电站的岭后。萧甬线在萧山与浙赣线接轨,横贯宁绍平

原,全长 147 公里,连接浙江沿海主要工商业城市和港口,支线已引入镇海

港和镇海工业区。宁波至北仑深水港区的铁路 1984 年建成。宣杭线自杭州至

安徽宣州,是华东第 2 条南北通道的组成部分,已于 1991 年全线通车。钱塘

江第 2 大桥已建成。金华至温州的铁路正在建设中。

②公路以杭州和市县为中心,呈辐射状通往全省城乡。大部分县均与杭州市有直达客运班车。地(市)县是次一级公路交通中心。有 6 条干线通往

邻省。沪杭甬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浙闽交通要道飞云江大桥也已于 1989 年建成。

③浙江位于中国沿海中部,通过海运同邻省及海外交通方便。沿海有大小港口 41 个,主要港口有宁波、温州、舟山、海门、乍浦、鳌江、瑞安。宁波港是中国巨型深水港,由宁波老港、镇海港和北仑港组成。宁波老港能通航 3000 吨轮船,是宁波市和浙东的货物集散中心;镇海港于 70 年代开始兴建,是有十多个万吨级深水泊位的港区,承担浙江和邻省的对外贸易和货物转运任务。北仑港是目前中国最大深水港,已建有 10 万吨级泊位 1 座,2.5

万吨级 2 座矿石转运码头,2.5 万吨和 5 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各 1 座,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不可多得的深水港区,将成为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口岸。温州港仅次于宁波港,为全省第 2 大港,是浙南货物集散和对外贸易中心。宁波港、温州港、沈家门港和海门港均已对外开放。

④ 内河航道里程居全国第 3 位。有干线航道 60 多条,支线航道 1095 条,50 个县市可通航。集中分布在杭嘉湖平原和沿海平原水网区。京杭运河、杭申(上海)甲、乙线。湖申线是通往邻省市主要干线,为长江三角洲水运

网组成部分。杭甬运河贯通宁绍平原中部,经 10 县市,并沟通钱塘江、浦阳江、曹娥江、甬江,已能通航 25 吨级船队,100 吨级的航道在规划建设中。钱塘江纵贯省境西北部,经 10 余县市。沿新安江可上溯到安徽屯溪,有客货轮通往兰溪和建德。全省河海沟通,内河运输既承担沿海港口的后方集疏运功能,也担负水网区城乡的客货任务。

⑤80 年代以来航空发展较快。杭州笕桥航空港是中国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之一,有定期航班与北京、上海、广州、福州、长沙、桂林、屯溪、合肥及香港联系。宁波市庄桥机场已改建为民用,新建的栎社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黄岩、温州、金华、义乌机场均已先后建成启用。

(宋小棣)

ZhenbaoDao

珍宝岛(Zhenbao Dao) 乌苏里江江中小岛。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岛长约 2200 米,宽约 500 米,面积约 0.74 平方公里。原为乌苏里江中国一侧的江岸部分,因有局部较低洼地段,洪水期江水漫流而过,受江水和山洪冲刷,1915 年前后终于同陆地冲开,形成江中岛屿。与中国一侧江岸间的河道既窄又浅,枯水期可徒步往来。岛屿形成后中国边境地区有年老居民上岛盖房搭棚,从事渔猎生产,称为“翁岛”。由于该岛形似元宝,故称“珍宝岛”。岛上林木茂密,有柳、榆、杨和山丁及其他杂树,山花野草丛生。该岛虽距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口 303 公里,但仍有大马哈鱼洄游,水产资源丰富。岛上现有砖瓦房舍和其他建筑,沿江建有护岸工程,岛内侧岔流上建有潜坝。珍宝岛—五林洞公路为对外联系主要通道, 由五林洞经虎(林)饶(河)、佳(木斯)饶(河)公路可通往各地。

(曾庆云)

Zhenquan Hu

振泉湖(Chainjoin Co) 藏北羌塘高原北部内陆湖泊,咸水湖。位于北纬 35°55′,东经 86°58′,昆仑山脉中段木孜塔格雪山(海拔 6973 米)南麓,是受东西向断裂控制的构造湖。湖面海拔 4784 米,面积 42 平方

公里,由于受邻近高山冰雪融水及地下水补给影响,湖水矿化度不高,为 22.7 克/升,pH 值 7.3,总硬度 143.1 毫克当量/升,化学类型属硫酸镁亚型。湖滨有一级砂砾堤,高出湖面 1.5 米,北岸一级湖相阶地高出湖面 5~10 米。湖北 8 公里处的强巴欠火山群为羌塘高原第四纪火山活动带之一,有辉石安山岩组成的方山和面积广达数十平方公里的波状熔岩平原以及熔岩流壅塞而成的许多封闭的碟形洼地与小湖泊群等火山地貌。湖区气候寒冷干燥,罕无人迹,由青藏苔草与垫状驼绒藜组成的高寒荒漠草原更显荒凉,有较多的野驴、藏羚与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栖居。

(李明森)

Zhenjiang Shi

镇江市(Zhenjiang Shi) 江苏省辖市,长江与京杭运河转运口岸和工业、旅游城市。位于省境长江南岸,南依宁镇山脉,扼京杭运河入江之口, 沪宁铁路由西南郊通过,隔江与扬州相望。辖 2 区及丹徒、扬中、句容 3 县。

面积 3843 平方公里,人口 258.13 万;其中市区面积 215 平方公里(内含长

江江面 32.2 平方公里),人口 45.32 万。秦置丹徒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 吴郡主孙权徙镇于此,筑城北固山下,史称京城或京镇,俗称京口。隋开皇十五年(595)置润州;大业初州废,唐复置润州、丹徒县;建中初置镇海军

节度使。宋改为镇江军节度使;政和三年(1113)废镇江军,升润州为镇江府,始称镇江。元称镇江路。明、清为镇江府。1912 年称丹徒县。1928 年江苏省政府迁此,改为镇江县。 1949 年划城区和谏壁镇置市,属镇江地区。

1983 年改省辖市。

自隋唐漕运兴起,镇江先为漕粮北运重要口岸,继为长江下游重要商业中心,盛极一时。19 世纪末建电灯、自来水、火柴、面粉、碾米、缫丝、绸织、造纸等工厂。自长江航运和沿海航运兴起,沪宁、津浦铁路相继建成通车,京杭运河山东段淤废,镇江、扬州间长江主泓道北移,镇江港口淤积严重,过去集中在镇江进行的物资交换,大都转向上海,使镇江趋于衰落。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镇江大力发展工业,建有电力、纺织、机械、化工、电子、造纸等工业部门,形成综合发展的中等工业城市。市境韦岗有中国最大的石灰石矿山,1990 年已形成年采 450 万吨的生产能力。镇江旧城区以机关单位、商店和住宅为主,东郊为轻纺工业区,西郊为通用机械、电子、仪表工业区, 沿江为码头和造船工业区,南郊为车站和建材工业区,谏壁镇为电力、化学工业区,1987 年扩建的谏壁电厂装机总容量 162.5 万千瓦,为中国大型火电厂之一。此外,谏壁亦为京杭运河入江口岸,船闸、内河码头集中于此。大港镇为新建长江航运码头和万吨海轮码头区,现已完成第 1 期建港工程,镇

江港已成为 1000 万吨级的大港,被列为中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镇江依山临江,山川秀丽,为江南著名山林城市,向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雄峙长江南岸的金山、北固山和砥柱长江中流的焦山,被誉为“京口三山”。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郊发现有商周村落遗址。

市属句客县有储量约 1.5 亿吨的特大型膨润土矿床和大型红柱石矿床。

(单树模)

Zhenning BuyizuMiaozuZizhixian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Zhenning Bouyeizu Miaozu Zizhixian) 贵州省安顺地区辖县。位于省境西南部。面积 1718 平方公里,人口 29.94 万;

其中布依族 11 万,苗族 2.6 万,二者占总人口的 51%。元置镇宁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析永宁、镇宁二州地置纳吉堡,二十二年(1389)于纳吉堡置安庄卫,嘉靖十一年(1532)徙镇宁州治于安庄卫城。1914 年改镇宁州为镇宁县。1963 年成立民族自治县。县府驻城关镇。镇宁因县境有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而闻名于世。县城西南 15 公里处的打帮河上,分布有瀑布群,以黄

果树瀑布最为壮观。大瀑布附近有天生桥、石林和溶洞胜景;城东 1 公里处有犀牛洞(原名火牛洞),洞内形态多姿,为贵州省旅游胜地。自贵阳有公路通此。

(陈永孝)

Zhengding Xian

正定县(ZhengdingXian) 河北省石家庄市辖县,中国北方著名古城。位于石家庄市东北,京广铁路纵贯,石德铁路通过县境南端。面积 601 平方

公里,人口 49.1 万。县府驻正定镇。正定曾为河北省中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属鲜虞国,战国为东垣邑,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改为真定县,后置真定国,历为常山郡、恒山郡、恒州、九门郡镇州治。五代后唐改为真定府,元改府为路,明复为府,清雍正元年(1723)改为正定府。县境位于太行山山前洪积冲积扇,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又有滹沱河和石津渠、灵正渠灌溉,农业发达,是河北省主要粮棉生产县之一。文物古迹多,

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占地 5 万平方米的隆兴寺,是国内现存年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寺内大悲阁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像高 22 米,有 42 臂,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佛像。唐开元寺钟楼、须弥塔、宋天宁寺灵霄塔、广惠寺华塔和临济寺澄灵塔及五代文庙等使正定有“古代建筑群”之称。

(邓绶林 唐学曾)

ZhengzhouShi

郑州市(ZhengzhouShi) 河南省省会,中国新郑州铁路编组站兴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中部偏北,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辖 6 区及荥阳、巩县、登封、密昙、新郑、中牟 6 县。面积

7446.2 平方公里,人口 551.42 万;其中市区面积 1010.3 平方公里,人口

166.23 万。 3 500 多年前为商都隞,即今郑州商城遗址。春秋时为郑邑, 隋置管城县,后为郑州治。明废县入郑州。1840 年鸦片战争后,卢(沟桥) 汉(口)铁路与海(州)洛(阳)铁路相交郑州旧城之西,郑州成为帝国主义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的转运站。1923 年“二七”大罢工爆发于此。1948 年设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即为兵家逐鹿中原必争之地,尤以荥阳、汜水等地,曾为古代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战场。市境北临黄河据邙山,西南依嵩山余脉,东、南两面是黄淮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低处海拔 80 米左右,100 米等高线由东南至西北穿过市区中部。黄河横穿北部,贾鲁河由西南向东北后拐向东流。春季温暖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冬季寒冷多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 14.3℃,年降水量 640 毫米,集中于 7~9 月。矿产主要有煤炭、铝土等。市郊和属县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花生等。特产金银花、枣仁、柿饼。

1949 年前市区面积 5.23 平方公里,人口 16.4 万人。仅有小工厂 5 座。

50 年代以来,郑州市已建为轻、重工业较发达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利用附近煤、铝、棉花等资源及交通条件,建成中国著名纺织工业和炼铝工业基地。纺织工业已形成体系,有 6 座现代化棉纺织厂、1 座印染厂及纺织机械厂、纺织器材厂等。纺织工业产值、职工、占地面积均占全市各工业部门之首,郑州有“纺织城”之称。此外,规模较大的工厂有郑州铝厂、电缆厂、砂轮厂等。其他工业还有化学、电力、建材、煤炭等。郑州铁路枢纽站每天发送旅客 10 万人次,占中国第 3 位;中转旅客量则居中

国首位。占地约 5.3 平方公里的郑州北站是中国第 1 个综合自动化编组站, 中国铁路货运量的 1/7 经该站进行技术作业,年货运量达 750 万吨,居中国铁路第 1 位。亚欧大陆桥最大的铁路集装箱基地也于 1991 年初在郑州建成启

用。郑州还形成了以国道 107 和 310 两大公路为依托的交通网,年货运量达

4000 万吨。郑州机场已有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乌鲁木齐、长春、香

港等 21 条航线。

市内有黄河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工学院等 10 余所高等院校。市容整洁,马路宽阔,市区绿化覆盖率达 32.4%。以月季为市花。城市功能分区较为明显:西部为纺织工业区;上街为铝工业区;密县为工矿区;花园口及北部为行政、文化区;旧城为商业区;市区以西建有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内有人民、碧沙岗、紫荆山等公园、中州乐园和邙山黄河游览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并有商代古城、大河村遗址文化古迹和“二七”纪念塔等。

(李润田)

Zhicheng Shi

枝城市(ZhichengShi) 湖北省宜昌地区辖市,中国著名“宜红”茶主要产区,湖北重要煤港和水陆联运港。位于省境南部偏西,长江南岸,清江下游。面积 1357 平方公里,人口 37.71 万。1987 年设市。市境北部长江沿岸为冲积平原,主要产水稻、小麦、棉花和油料;南部丘陵起伏,盛产茶叶、油桐、柑橘和毛竹;东南部富煤、硫、铁等矿。工业有制茶、机械、燃化、纺织、煤炭、建材等。焦枝铁路和枝柳铁路在此通过枝城长江大桥相接, 成为中国又一条纵贯南北的铁路线。枝城港区水域宽,泊位水深,港口岸线长约 6 公里,有码头 10 座,3000 吨级船舶可常年停靠,来自山西晋东南、河南平顶山、贵州黔西和湖北松宜等煤矿的原煤均在此转长江水运,鄂西南地区集散物资亦多在此转运。市府所在地陆城镇位于清江与长江汇合处,系三国时期东吴陆逊所筑,故名“陆逊城”,后其子陆抗守城,称“陆抗城”, 即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陆名城”。历为清江门户,鄂西南山区竹木、皮毛、药材、棕片、桐油等土特产多于此集散。镇内加工的“宜红”茶久负盛名。

(陈联寿)

Zhiluo Zhen

直罗镇(ZhiluoZhen) 位于陕西省富县西 45 公里。原为汉雕阴县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户部尚书崔仲方筑城居之,城枕罗水,其川平直,故名直罗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分三川、洛交 2 县地于此置县,因城为名, 称直罗县。元至元四年(1267)撤县,辖地并入鄜县。直罗镇地处葫芦河与其支流交会处的阶地上,向为陕甘要冲。沿河西南通子午岭,西北通保安(今志丹)、华池(今甘肃),百余公里皆深谷峻岭,南经黄陵至关中。唐高祖武德六年曾在此设关,唐太宗李世民征突厥经此,元代设巡检司,清废。1935 年 11 月,国民党以 5 个师的兵力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攻,被红军击败。直罗镇一仗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

(李健超)

zhidanXian

志丹县(Zhidan Xian) 陕西省延安地区辖县,陕西肉羊集中产区。位于延安西北。面积 3781 平方公里,人口 10.78 万。县府驻保安镇。秦汉为上郡高奴县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设保安军,金大定十一年(1171) 改为保安县。1934 年建立革命政权改名赤安县,为纪念革命烈士刘志丹,1936年改为志丹县。县境位于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海拔 1200~1500 米。梁峁密布,沟壑纵横,梁窄坡陡,河谷深切,基岩裸露。耕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 6.7%,为半农半牧区。农作物以秋粮为主,主要有糜子、谷子、荞麦、高粱、玉米等。

畜牧业以羊为主,并有马、牛、驴。保安镇即宋代的保安军城,位于洛河支流周河北岸,是中共中央 1936 年 7 月至 1937 年 1 月的驻地。县城有刘志丹烈士陵园、原中央党校校址、抗日红军大学校址等革命纪念地。

(李健超)

Zhongguo caochang ziyuan

中国草场资源(grassland resources of China)1990 年中国草场面积 2.22 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 23.1%,在中国自然资源中名列第一。

草场面积居世界各国前列。

中国草场大体上自东北大兴安岭起,向西南经阴山山脉、秦陇山地,直至青藏高原东麓,将中国分为东南、西北两部分。西北部分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收区,草场面积广袤;东南部分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草场与耕地、林地交错分布,其中草场面积约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 30%。

草场类型与分布 中国北方、南方草场资源类组成见表 1。

荒漠草场 以超旱生小灌木和小半灌木为优势组成的草场,一年生草本较少,植被稀疏。占中国北方草场总面积的 34.7%,包括干(平原)荒漠、高原荒漠和山地荒漠。这类草场每公顷产鲜草 0.75~1.87 吨,含灰分高达 20~ 30%左右,春秋季为牲畜采食。

①干(平原)荒漠。是荒漠中主要的类型,占荒漠总面积的 83%。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新、甘、宁、内蒙古等省区。有以珍珠为优势的石质荒漠,以红砂为优势的粘土荒漠,以盐爪爪为主的盐土荒漠,以蒿属、梭梭、沙竹等为主的沙地荒漠以及新疆北部、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化荒漠。

②高原荒漠。亦称高寒荒漠。主要分布在西藏高原内蒙古高原草场西部和藏北高原,海拔 4500~6000 米的地区。植被多以匍匐垫状的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组成。如垫状驼绒藜、藏亚菊、藏苔草、腺毛风毛菊、棘豆等。在高寒荒漠草场的高原湖盆上有紫花针茅、异针茅、碱茅等,构成草原和盐化草甸。

③山地荒漠。占荒漠草场总面积的 4.5%。分布于东经 105°以西的许多山地,除新疆阿尔泰山无山地荒漠草场外,余者山前地带都有荒漠分布。且于北纬 44°以南,随纬度偏南而愈益升高。

山地荒漠草场均为高度干旱的石质化山地,主要饲用植物有假木贼、合头草、猪毛菜等;在黄土覆盖的山前荒漠,则为蒿类植物构成的蒿类荒漠草场。山地荒漠草场缺水,通常在初冬降雪覆盖期和春雪消融期放牧牲畜。

草原草场 占中国北部草场总面积的 37.4%。以旱生多年生丛生禾草占优势,混有一定数量的灌木、小半灌木。分为平原草原、山地草原和高原草原 3 类。

①平原草原。由干草原、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组成。干草原在内蒙古高平原有大面积的分布,向西延伸到黄土高原,由旱生丛生禾草大针茅、克氏针茅、本氏针茅、糙隐子草和小半灌木冷蒿等组成多种类型的草原。每公顷产鲜草 1.87~3.75 吨,为中国重要的天然草场,适宜绵羊、马、牛等放牧。

草甸草原是由中旱生多年生丛生、根茎禾草及杂类草等组成。如以贝加尔针茅、羊草、线叶菊等组成的各类草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及东北三省。每公顷产鲜草 3~4.5 吨,产量高、质量好,为中国重要的割草场和

表 1 中国草场资源类组成(%)

荒漠 草原

草甸

合计

草甸

草丛

灌丛

疏林

林间

灌木林

合计

平原

29.1 12.0

4.1

45.2

1.0

1.9

0.1

0.1

3.1

低山丘陵

14.3

10.7

12.2

4.5

0.9

42.6

山地

4.5 16.7

5.9

27.1

0.6

16.1

15.4

11.9

8.1

2.2

54.3

高原

1.1 8.7

17.9

27.7

合计

34.7 37.4

27.9

100.0

1.6

32.3

26.2

24.2

12.6

3.1

100.0

*表中南方草场资源仅包括湘、鄂、黔、豫 4 省的 71 377 块草场。

放牧场。适宜发展大畜。

荒漠草原以真旱生多年生草本占优势,并有旱生小灌木参与,主要成分有石生针茅、沙生针茅、戈壁针茅、亚菊和一年生蒿类及刺叶柄棘豆、狭叶锦鸡儿等。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及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

②山地草原。广泛发育于中国荒漠地区山地的垂直带上。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祁连山等山地。是中国主要的冬季牧场。由多种针茅、棱羊茅、羊茅、冰草、糙隐子草、冷蒿、绣线菊等组成草群。草质良好, 适宜各种家畜放牧。

在新疆山地草原中有一个较大的尤勒都斯盆地草原,是天山南坡的最大夏季牧场。主要牧草有紫花针茅、座花针茅、扁穗冰草、落草等。在盆地外缘山麓的草群中具有亚高山草甸成分参与,如线叶蒿草、毛茛、龙胆和马先蒿等构成草原化草甸草场。在旱年这类草场仍青绿,宜作为家畜保膘的放牧场。

③高原草原。俗称高寒草原。这类草场资源的特点是草群花期短、结实快,可避免夏季阵性冰雪的危害。主要分布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散见于青海省治多县境内通天河中游沿岸的高平原上,呈舌扇状分布。在高原上与小嵩草草甸或与草丘沼泽相嵌而形成组合资源。在晴朗而少雪的冬季,通常把零星积雪的地段作为冬场。

草甸草场 占中国西北部草场总面积的 27.9%。分为平原草甸、山地草甸和高原草甸 3 类。

①平原草甸。主要分布在东北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的低洼地、坨甸地及新疆塔里木河河漫滩等地。通常呈带、片状分布的隐域性植被。主要由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组成。根茎型、疏丛型禾草比重最大。在荒漠地区的平原草甸中,优势牧草是芦苇、假苇拂子茅、芨芨草,并混有胀果甘草、骆驼刺等盐生植物。在西辽河坨甸地中是芦苇、拂子茅、扁穗牛鞭草和羊草。而三江平原中的沼泽草甸主要是小叶草和多种苔草。这类草场草群茂密,草类高达60~100 厘米左右,每公顷产鲜草 4.5~6 吨,是荒漠和草原区良好的割草场。

②山地草甸。包括中山草甸和亚高山草甸,是中国传统游牧畜牧业的夏季牧场,集中分布于荒漠地区的山地,也见于大兴安岭林缘地区和西南亚热带山地。各地的草被有显著差别,阿尔泰山以多种斗篷草、天山以金莲花、大兴安岭以线叶菊为主构成杂类草草甸,而在西南的亚热带山地则是以羊茅、垂穗披碱草、穗序野生草、鹅冠草等分别构成禾草杂类草草甸。该类草场不仅蛋白质含量适中,且热能较高。

③高原草甸。又称高寒草甸。面积大而产草量低,每公顷产鲜草 1.2~

1.5 吨。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四川西北部,海拔 4000 米以上的高寒地带。植被主要由寒中生多年生密丛型草本组成,并有匍匐垫状的杂类草。代表类型为高山嵩草草甸。是中国青藏高原牦牛和藏羊良好的放牧场。

草丛草场 草丛是草场植被类型之一,俗称草山草坡。通常与耕地、林地呈交错分布。分为草丛、灌木草丛和疏林草丛草场 3 类。草丛以禾本科饲用

植物占优势。根据 1980 年以来,湘、鄂、豫和黔 4 省草场资源普查结果,草

场毛面积占 4 省总面积的29.5%。海拔 500 米以下的丘陵平原占3.1%;500~ 1200 米的低山丘陵占 42.6%;1200 米以上的山地占 54.3%。按草场资源片块大小统计资料分析,从平原到山地,反映出片块减少而面积增大的分布规律。

草场利用情况 中国的天然草场面积虽大,但优质草场比例不高。在中国草场中,牧草适口性好,产草量和营养价值高的草甸和草原草场只占 21%, 且半数以上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地处内陆干旱的荒漠草场则占 27%。南方的草丛草场虽草丛高大,产草量高,但花期老化迅速,营养成分和适口性降低,同时耐牧性较低,影响利用,必须加以改良, 提高草场载畜能力。

草场载畜能力 草场的载畜能力可分为 4 类:一类草场一年内养一只羊需1/3~1 公顷;二类为 1~2 公顷;三类为 2~3 公顷;四类为 3 公顷以上。据此可将中国 10 省(区)各类草场载畜构成比例如表 2。

牧场季节性 中国北方广大牧区把天然草场按季节划分,并随季节更替, 顺序地由山上至山下,又由山下至山上,年复一年地轮换放牧利用的牧场称为季节牧场。其组合形式因地而异。大体可分为四季、三季、二季和不分季节的全年放牧等 4 种形式。其中以夏秋(暖季)和冬春(冷季)两季牧场为多。在季节牧场的选择上,遵循“冬暖、夏凉、春水、秋草”等自然规律, 相应地选择冬场、夏场、春场和秋场。

中国的草场资源明显地存在季节性不平衡,普遍存在着冬春牧场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季节牧场面积的不平衡,牧草生长的季节不平衡,牧草营养的季节不平衡和草场载畜能力的季节不平衡等方面。总的来看,中国

表 2 10 省(区)草场载畜类别

新 疆 西 藏 青 海

( 区)

内蒙古

甘 肃 宁 夏

东北三省和四川

草场

载畜 一 二 三 二 三 四 一 二 四类别

一 二 四 一 四 一 三

% 40.7 34.1 25.2 10.8 84.4 4.8 45.5 24.3 30.2

62.3 12.8 24.9 50.3 49.7 14.1 85.9 100

表 3 草场营养类型与家畜的适宜性

东南部草场资源为季节性较平衡地区,西北部为不平衡地区,西南为最不平衡地区。

由于草场资源的季节不平衡,在靠天养畜的情况下,则造成了家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严重情况,这一情况在广大牧区具有普遍性,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草场资源的营养特点 以主要草群和优势牧草在生长期粗蛋白(简称氮)、无氮浸出物(简称碳)、灰分等营养成分的不同组合而划分的不同的草场类型,其营养类型是迥然不同的,明显地反映了草场的营养价值。按草场营养类型的特点进行家畜的配置,以获得人类所需求的畜产品,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的基础(表 3)。

(廖国藩 田效文)

Zhongguo chengshi dili

中国城市地理(urban 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城市随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在数量、职能、规模和分布上也不断发展和变化。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的变迁 可分为下列 3 个时期:

封建社会以前 中国最早的城市是在奴隶主的封地中心——邑(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治、防卫、手工业和交换中心,如殷商(公元前16~前 11 世纪)早期都城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中期都城商城(今郑州市市区)、晚期都城殷墟(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及周(公元前 11~ 前 5 世纪)都城丰京、镐京(均位于今西安市西南沣河西、东两岸)、洛邑

(王城)、成周(均在今洛阳市)等。

春秋战国之际,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有很大发展。战国后期(公元前 3 世纪)的七国首都——秦咸阳、魏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韩郑(今河南省新郑县)、赵邯郸、楚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其都多徙,寿春为其中之一)、燕上都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齐临淄等都十分繁荣,这些城市大多兴起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封建社会时期 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按其性质可分为都城、地方各级行政中心城镇、工商业交通城镇、集镇和军事城镇等。

①都城。是封建时期全国的政治、文化、军事和经济中心,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帝王和其他封建统治阶级的居住地。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中, 长安、洛阳和北京是连续几个王朝作为统一政权的首都,开封和南京作为统一政权首都的时间较短,杭州仅作过较大的偏安地区政权(南宋)的首都, 而安阳则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都。

长安位于今西安市附近地区。秦都咸阳(公元前 221~前 206)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成立后的第一个大都市。西汉末年(公元 1~5 年)

长安人口约 40 万,城区面积较西方的罗马大 3 倍,在世界城市史上居重要地位。唐代(618~907)长安是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商业都市和国际商人聚居地,有 30 多万户,100 多万人,集中了中国封建前期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少见的。

北京自元初(1276)起成为全国政权的首都。明成祖奠都北京(1421) 后,发展更为迅速,人口最多时超过百万。明清的北京城代表了中国封建后期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历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②地方各级行政中心城镇。是中国封建时代城镇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各朝代城市在数量上、等级上、分布上都有很大不同(表 1)。其中较著名的有太原、济南、苏

表 1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概况

郡(府)

103

190

30

33

140

309

360

254

359

193

205

1314

1255

1557

1234

1127

1138

1353

州、福州、南昌、成都、重庆等数十个,它们是较大地区的封建统治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业和商业。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约从东汉(公元 25~220)后,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城镇。如东晋(5 世纪)时西夏赫连勃勃的统万城

(今陕西省榆林、横山间)、南北朝后期至唐初(6 世纪)的高昌国都城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唐睿宗时(8 世纪)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等。宋时(960~1279)边远地区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的都城, 如辽上京(今内蒙古林东)、金上都(今黑龙江阿城)、西夏黑城(今内蒙古阿拉善旗)、元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及大理国的大理(今云南大理), 等等。

③工商业交通城镇。中国以手工业为主的城镇约始于宋,至明以后更见增多。如明清两代著名的中国四大镇——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和朱仙镇等,人口曾多达 30~40 万;商业性和交通性城镇,如无锡、芜湖、淮阴、临清等。广州、扬州、泉州、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则为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④ 军事城镇。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类重要城镇。如汉武帝时为抗击匈奴、开发西域,在沿进军路线上兴建了一系列城镇,在军队驻地则形成一些小的军市。

在中国长期封建时代中,城市的地区分布变化很大。如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时 23 个重要“都会”,大部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关中、三河、燕赵、齐鲁地区,小部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汉时期,随南方地区逐渐开发,北方人口渐趋南移;三国至南北朝时,长江三角洲渐为中国经济重心地区,到了宋代, 40 多个 10 万户以上城市中,大部分布在这一地区;明嘉靖年间(16 世纪中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发展,全国 45 个大工商业城市主要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等地区,苏、松、杭、嘉、湖五府的小城镇大多发展于这一时期(见中国历史时期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变迁)。

近代以来 1840 年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被迫先后将

77 个沿海、沿江城市辟为商埠,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大连、哈尔滨等城市由此兴起;一些封建性质的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如北京、济南和苏州等城市;在运输条件较好或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交通运输业和工矿业城市,如唐山、焦作、无锡、南通、郑州、徐州、石家庄、蚌埠、浦口和四平等。而一些传统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原有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因种种原因,地位相对衰落,如大运河沿线的济宁、临清、淮阴等。内地城镇变化不甚显著;广大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保持原有落后状态,城镇发展非常缓慢。

抗日战争前夕,全国拥有 5 万人以上的城镇共 190 个,3101 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 6.7%;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 6 个(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汉和广州),50~100 万人的 3 个(杭州、青岛、沈阳),两者合计占城市数的 4.7%; 20~50 万人的 19 个, 10~20 万人的 48 个,两者合计占城市数的 40.5%;5~10 万人的 115 个,占城市数的 54.8%。这一时期,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共有城市 94 个,占 49.5%,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 14 个,仅占 7.3%,介于两者之间的 82 个,占 43.2%。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少数大城市畸形发展,大量中小城市发展停滞,城市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40 多年中,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大部分城镇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发展;同时,新建了大量城镇,因而使城镇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截至 1999 年底,中国设市的城市有 464 个,共有市镇人口(不包括市辖县)29651.2111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26.23%。其中市的总人口为 21 123.005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18.69%;镇的总人口为

8528.2061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7.54%。

中国城市的性质 中国城市按其性质可分为 6 个大类。

综合性城市 具有多种职能、而又难以确定其主要职能的,在全国或省以上较大地区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的城市。这类城市规模较大,在全国为数不多。如北京、天津、上海 3 个中央直辖市,各省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8 个)。

工业城市 以工业生产为主,工业职工和工业用地占有一定比重。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在 1949 年之前多为地区中心城市,1949 年之后发展为工业城市,如邯郸、新乡等;小部分为 1949 年之后新建的,如伊春、攀枝花、六盘水等。工业城市具有多样化性特点。中国目前大多数工业性质城市,按工业构成情况又可分为 4 类:

①多种工业城市。工业部门较多,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 40~60%,而且没有任何部门的产值占总产值的 30%以上者,如重庆、大连、常州、徐州等。

② 重工业城市。工业构成中以重工业为主,占工业总产值的 60%以上, 如抚顺、本溪、唐山、淄博、洛阳、株洲等。

③ 轻工业城市。工业构成中以轻工业为主,占工业总产值 60%以上。现在 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除综合性城市中的广州、郑州、石家庄、福州等外,仅青岛、苏州可列为轻工业城市。此外,还有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虽不及 60%,但以轻工业产品闻名全国甚或世界的城市,如无锡。

④单一工业城市。所谓单一工业城市,实际上都是着重发展了某一重工

业部门的城市,这类城市为数较多,且多属矿业城市。如玉门、茂名为石油化工城市,伊春、牙克石为森林工业城市,鸡西、大同、淮南为煤矿工业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为钢铁工业城市。基于开采某种矿产而相应发展的加工工业城市,是中国基础工业的主要基地,特称为矿业城市,如抚顺。

交通城市 往往由于交通运输条件优越而发展,是中国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铁路枢纽城市(如宝鸡、鹰潭、怀化等)、海港城市(如秦皇岛、连云港、湛江等)和内河港埠(如淮阴、裕溪口等)。

地区行政中心城市 地区(自治州、盟)领导机关所在地,除政治上的职能外,往往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并为该地区(自治州、盟)的商业、交通、文教中心,具有承上系下的作用。1949 年后已有一部分发展为中等城市。这类城市也为今后发展成中等城市的主要对象。1990 年全国共有 151 个地区(自治州、盟)级行政单位,其驻地除少数为工业、交通、特殊职能城市和建制镇外,多属地区行政中心城市。

县城(镇)县城在中国城镇中数量最多,1990 年共有 1903 个县级(其中包括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工农区、林区)行政单位,其驻地约 200

个设在地区中心城市,设镇的约 1700 个。这类城镇中的县属镇是县内某一片

(一个区或几个乡)的中心集镇。县镇分布广而较均匀,是连接各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纽带,亦为一县或县内某一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小城镇的主要建设

表 2 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990)

项 目 单位 > 200 万人

100 ~ 200

50 ~ 100

20 ~ 50

< 20

*表中的比重是指占全国城市该项目总计的百分数。

发展对象。

特殊职能的城镇 具有特殊职能、在中国起着有异于上述 5 类城镇的特殊作用。分为革命纪念地(如延安、遵义、井冈山茨坪镇、瑞金等)、风景游览城市(如承德、北戴河、从化等)和边防军事城镇(如伊宁、二连、满洲里等)。

小集镇 中国尚有部分县的驻地未设建制镇,另有 4 万多个乡驻地小集镇

(其中约 4000 个设在上级行政中心城镇)。县驻地未设建制镇的均在边远地

区,往往仅数百人,是县的政治中心,经济上的功能很小;乡驻地的小集镇广泛分布于沿海和内地,多数有 1000~2000 人,联系着 500 多万个村庄居民点。

中国城市的规模 中国城市的规模通常分为 4 级:

特大城市,人口(指非农业人口,下同)在 100 万以上;大城市,人口50~100 万;中等城市,人口 20~50 万;小城市,人口 20 万以下。

特大城市 1990 年中国的特大城市有 31 个,居世界第 1 位。其中,包括

3 个中央直辖市、19 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和重庆、大连、青岛、鞍山、抚

顺、淄博、齐齐哈尔、吉林、唐山等 9 个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特大城市的数量占中国城市总数的比重虽不高,但地位却很重要(表 2)。

大城市 共 28 个。其中,有 4 个省会或自治区首府(福州、合肥、南宁、呼和浩特),其余则多属工(矿)业城市。

中等城市 共 117 个。包括 1 个自治区首府(银川)、3 个港口城市(秦皇岛、连云港、湛江)、2 个特区城市(深圳、厦门),其余多属工业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

小城市 共 291 个。根据国务院规定,如仅以人口规模衡量,超过 10 万

人方能定为城市。这类城市有 149 个,包括 1 个自治区首府(拉萨)和 1 个特区城市(珠海)。

这些城市绝大部分属工业城市,部分属地区行政中心城市。人口在 10

万人以下,因其他需要定为城市的有 142 个,绝大部分属地区中心城市,部分属交通、边防、革命胜地等。

中国城市的地理分布 中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人口和城市分布很不平衡。1949 年后,初步改变了过去城镇畸形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局面。沿海地区的城市数从 1950 年的 55 个增至 1990 年的 181 个,占全国的比重从 45.8

%降为 38.8%;内地城市数从 55 个增至 231 个,占全国的比重从 45.8%上升到 49.4%;边远地区的城市数从 10 个增至 55 个,占全国的比重从 8.4% 上升到 11.8%。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分布变化更大,50 年代初期,中国 15 个 50 万人以上的城市中,10 个在沿海地区,5 个在内地,边远地区均系小城市,人口 20 万以下;

至 1990 年,中国 59 个 50 万人以上的城市中,沿海地区增为 27 个,内

地增至 26 个,边远地区也出现 5 个(表 3)。

表 3 中国 3 大地区城市分布情况(1990)

项 目

单 位

沿海地区

内 地

边远地区

土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128.3

304.7

527.0

占全国比重

13.4

31.7

54.9

城市数

181

231

55

占全国比重

38.8

49.4

11.8

城市密度

市/万平方公里

0.71

1.32

9.6

沿海地区 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 11 省市区,土地面积仅占中国的 13.4%,人口占中国的41.25%。这一地区城镇数量多,分布密、职能全、规模大,尤其是沪宁杭、京津唐、沈鞍抚本辽(辽宁中部)3 个地区,是中国 3 个主要城市综合体(或

称城市连绵区),其中沪宁杭地区是世界 6 个巨型城市综合体之一。据 1990

年资料,这 3 个地区的土地面积仅占中国的 1.56%,却有大中小城市 33 座,

城市人口 3532 万人,占中国 467 个城市人口总数的 23.5%。

城镇较集中的其他地区有珠江三角洲(以广州为中心)、胶济地区(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和闽东地区(以福州、厦门为中心)。

中部地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12 省,土地面积占全国 31.8%,人口占 52.25

%,城镇密集程度不及沿海地区,平均每 1.32 万平方公里有一市,主要沿交通干线呈线状分布,特别是长江(以武汉、重庆为中心)、京广铁路(以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为中心)、陇海铁路(以郑州、西安为中心)、成渝铁路(以重庆、成都为中心)沿线集中了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分布较广泛和均匀。

边远地区 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等 6 省区,土地面积占全国 45.8%,但人口仅占 6.20%;城镇的数量少、规模小,55 个城市呈点状散布区内,平均每 9.6 万平方公里有一个,除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包头、西宁为大城市外(彼此相距 200~2000 公里),其他均为地区行政中心城市。西藏自治区是中国城市发展最薄弱、城镇分布最稀疏的省区,土地面积达 12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 12.8%,仅设 2 市,全自治区城镇人口仅 19 万人,城市化程度仅 8.9%,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例极低,仅为0.08%。

中国城市发展和布局的展望 随中国的“四化”建设进程,将不断涌现大批新城市,进一步改造、发展老城市,较均衡地建设和发展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合理的城市分布体系,使城市的作用愈来愈大。

首先,中国的城镇化程度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90 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中国城镇化程度为 26.2%。据预测,到公元 2000 年,中国城镇人口将达 4 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 12 亿的 1/3。

其次,城镇类型将更为多样。1982 和 1986 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中国 62 个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其中的一些城市如杭州、苏州、桂林等明确为风景旅游城市,以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但更多的城市仍将作为不同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而进行建设。

第三,正确贯彻“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全面合理地安排中国社会主义城镇的等级体系。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是为了妥善处理人口规模与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大城市在“四化”中的作用,另方面必须注意避免不顾客观条件的发展。中等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中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系下、带动全局的纽带作用。现有中等城市中条件较好、尚有潜力者可有较大发展。应择优利用现有的小城市和建制镇,在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郊区和周围地区,在内地和边远地区发展新的中等城市,以增加其数量,扩大其分布范围,从而广泛地带动广大地区经济的发展。积极发展小城市(包括更多数量的镇),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中国目前的小城镇多数基础较差、力量较弱、工业生产水平较低,除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小城市将发展为中等城市外,多数小城市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发展数量众多的县城则为更重要的关键。

最后,随中国生产布局的进一步合理化,作为其反映的城市分布面貌也将相应地更趋合理。内地和边远地区将出现大量新城市。到公元 2000 年,中

国将发展成为具有中等城市化水平、城镇性质类型多样、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布局均衡合理的社会主义国家,城镇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台湾省城镇概况暂未包括在本文内。

(宋家泰 严重敏 张务栋)

zhongguodebingbao

中国的冰雹(hails of China) 冰雹和它所伴随的雷暴、大雨、飑线及龙卷等,是中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中国冰雹分布范围之广, 年降雹日数之多,降雹季节之长,所造成灾害之严重,在世界亦很突出。在中国古书上关于雹灾的记载很多,历史上黄河中游地区有记录的雹灾在 280 次以上。

冰雹的时空分布 中国多雹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和山区。青藏高原为世界年雹日数最多、多雹区范围最大的高原,唐古拉山地区年雹日在 20 天以上, 黑河为 35 天,大雪山两侧 13~20 天。天山、祁连山、阴山、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大山脉地区,年雹日一般都在 3 天以上,多雹中心达 7 天甚至 10 多天。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年雹日也为 1~3 天。

沙漠地区、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及沿海,年雹日数一般都不超过 1 天。

中国的降雹一般出现在春、夏和早秋。随夏季风的进退,从早春到盛夏, 乡雹区(特别是雹灾区)有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推移的特点,秋季后又反向移动。因而,中国北纬 33°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降雹一般发生在 4~10 月,但南方则四季都可能降雹。

在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大山区,降到地面的多是小雹或霰,因而很少成灾。中国南方冬季的降雹也多是小冰雹和霰而很少成灾。

中国东部南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尤其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 虽然一测站要在 1~2 年或几年才观测到一次降雹,但多出现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如麦收季节),又常形成大雹块并伴有雷雨大风,因此,造成严重危害。这种强雹暴呈条、带,离散分布在很大范围内发生,一日可影响几省数十县。

形成条件 在海拔 1000~2000 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南部及一些大山东侧,这些地区由于具备了有利雹暴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中国雹灾频繁的地区之一。例如,内蒙古高原南部位于中纬度西风急流影响下,并受蒙古低涡和东北冷涡影响,地势向下风方倾斜而有利冷空气加速下坡,有些地方又位于山脉下风方有利背风波发展,或位于高原向阳坡日射增热作用大、下垫面性质差异大,且属半干旱气候区,因此当南北方不同属性的空气在这里交绥时,就发生强雹暴。又因海拔较高,冰雹不会在落地前于中途融化。因此,这里的雹灾频繁,对农牧业危害甚大。

倘若在上述地区内,又有马蹄形、喇叭口形和山间盆地等有利地形,使冷空气猛烈触发聚积已久的不稳定空气,降雹就特别严重。如云南鹤庆、甘肃岷县八朗、山西灵丘、河北怀来和北京的延庆都属这种情况。这些地区“雹走熟道”,即雹暴的近地面下沉气流向低处流,逢山口夺路而出,沿山脉择河谷而行,使得所经之处屡屡遭受灾害。

中国各地气象台站使用天气图和单站探空资料做出短期冰雹预报。但因冰雹局地性大,发生时间短促,故很难预报出准确的地点和时间。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国雹灾严重地区相继都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的人工消雹工作,

取得了一定效果。

Zhongguodebingchuan

(雷雨顺)

中国的冰川(glaciers in China) 中国是世界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在中国西部的许多高山和青藏高原,发育有千万条冰川,是内陆干旱区的重要水资源,也是亚洲诸大河的发源地。

生成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相当数量的降雪与严寒的低气温是冰川发育的主要因素,山岭的高低、位置、规模和地形直接或间接影响冰川的分布、形态和其他特征。

中国西部以海拔 4000~5000 米的青藏高原为基础,形成一系列高大山脉,有数百座海拔超过 6000 米以上的高峰,高大的海拔和山势所提供的高山雪线以上的广大高山面积是冰川发育的基本条件。据乌鲁木齐河源天山站(海拔 3588 米)和祁连山大雪山站(海拔 4250 米)记录的年均温分别为-5.3℃

及-7.0℃,全年有 8 个月为负温,冰川上雪线附近的年均温更低至-10℃和- 13℃。

在慕士塔格山的冰川雪线上更可低达-15℃。祁连山东段、天山西段、珠穆朗玛峰北坡冰川上雪线附近推测其年均温亦低达-10~-8℃。所以,中国西北的冰川就温度条件而言类似亚极地冰川,而不同于一般的温带冰川。

大陆性气候使中国西部雪线高度普遍高于世界同纬度其他山地,而且地区变动幅度也较大。最低的雪线出现在最北的阿尔泰山,海拔为 3000 米,最高的雪线出现于珠穆朗玛峰北坡高达 6200 米的地方,是北半球最高的雪线。雪线高度等值线则大体以青藏高原西南部为中心,珠穆朗玛峰的绒布冰川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向边缘山地逐次降低。值得注意的是青藏高原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的雪线高度比西藏西部同纬度山地低 1500 米左右。

分布 中国冰川的分布北起阿尔泰山(北纬 49°10′),南到云南的玉龙山(北纬 27°03′),东自四川松潘的雪宝顶(东经 103°55′),西达帕米尔的边境。20 世纪 80 年代冰川面积达 5.65 万平方公里,分布在 12 个山区(表 1),规模较大的冰川区多分布在青藏高原边缘山地,如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和天山。高原内部山地的冰川规模较小,多以突出高峰或山顶夷平面为中心形成孤立的冰川群。

① 祁连山是中国研究冰川最早而较深入的地区,全山系的冰川均已编成目录,冰川总面积 1973 平方公里。

主要分布在疏勒南山、土尔根达坂和走廊南山,以小型冰川居多,冰川平均面积仅 0.69 平方公里,冰川末端终于海拔 3860~4800 米。其中最大的冰川是土尔根达坂山的一个平顶冰川,面积达 57.07 平方公里。②天山山脉

的冰川面积约为 1.574 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的天山冰川为 9548 平方公里,约占全山脉冰川的 2/3,而且主要集中在汗腾格里山汇及其东侧的哈尔克山,为塔里木

表 1 中国现代冰川分布与面积

山系 最高峰 最高峰坐标

最高峰海

雪线高

冰川面积

河水系和伊犁河的主要发源地。该地区拥有许多长度 20 公里以上的大山谷冰

川,末端下降至海拔 3000 米以下,冰川槽谷宽深,源头以冰雪崩补给为主, 冰舌表碛满布,冰下水系发育。完全在中国境内的最大冰川为土盖别里齐冰川,长 37.8 公里,面积 338 平方公里,末端降至 2750 米。天山东段冰川特点类似祁连山的冰川。③昆仑山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区,冰川面积约占全国冰川面积的 1/5.其中 72%集中在喀拉喀什河峡谷与克里雅河之间的山地,仅东经 79°30′~81°40′的 200 公里范围内就拥有 3300 平方公里的冰川,长度 10~30 余公里的山谷冰川有 33 条,冰川末端下伸到 4600~5500 米的山麓,冰川融水灌溉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昆仑山中、东段冰川分布散漫,规模小,数量少。④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达 3.32 万平方公里左右,北麓中国境

内约占 1/3。珠穆朗玛峰周围 5000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冰川达 1600 平方公里,

长 10 公里以上的冰川有 18 条(北坡 10 条)。冰塔林普遍发育于大冰川冰舌区,末端下伸到海拔 3600~5400 米。最大的冰川称绒布冰川,长 22.20 公里, 面积 56.89 平方公里,末端降至 5154 米。希夏邦马峰冰川呈放射状分布,亦有若干长大的冰川。⑤念青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区,冰川面积 7536 平方公里,其中 5/6 集中在东段,南北坡分布极不对称, 90%的冰川位于迎风的南坡,长 10 公里以上的冰川达 27 条,许多冰川末端已伸入森林带,该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季风海洋性冰川区,最大冰川为卡钦冰川,长33 公里,末端下降至 2530 米。⑥此外,在阿尔泰山脉的友谊峰、奎屯峰, 喀喇昆仑山脉的乔戈里峰附近,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及川西滇北山地也有冰川分布。其中乔戈里峰西侧的音苏盖提冰川长 41.5 公里,面积 329.83 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冰川(中国若干著名冰川详见表 2)。

类型 中国的冰川都是山岳冰川,包括有:

①悬冰川。悬挂在山脊上的小型冰川,没有粒雪盆和明显的冰舌,面积一般为 0.5 平方公里左右,是中国冰川数量最多的一类。②冰斗冰川。比悬冰川稍大,形似围椅状的冰川。具有明显的粒雪盆(凹地),或有短而不明显的冰舌,后壁陡峭而底部较缓,其长宽比大致相当,一般面积 0.5~2.0

平方公里。在冰斗口往往保存有反向坡(冰坎)和小湖。③山谷冰川。沿谷地流动的冰川。常构成冰川群的主体,由以积累为主的粒雪区和以消融为主的冰舌区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就是雪线所在。大冰川的冰舌长度大大超过粒雪盆地的长径。根据粒雪盆和冰舌规模和组合形态,往往又可分为复式山谷冰川、双支冰

表 2 中国若干著名冰川冰川

名 称

位 置

水系

形态类型

长度(公里) 面

积(平方公里)

雪线高度(米)

末端高度(米)

喀拉斯冰川

阿尔泰山友谊峰

布尔津河

山谷冰川

10.80

30.13

3000 ~ 3100

2416

乌鲁木齐河源 1 号冰川

天山喀拉乌成山

乌鲁木齐河

冰斗-山谷冰川

2.33

1.84

4100

3746

卡拉格玉勒冰川

天山托木尔峰区

木扎尔特河

山谷冰川

32.80

191.20

4000

2795

土盖别里齐冰川

天山托木尔峰区

木扎尔特河

山谷冰川

37.80

337.97

4200

2750

台兰冰川

天山托木尔峰区

台兰河

山谷冰川

25.00

173.20

4200 ~ 4300

3084

托木尔冰川

天山托木尔峰区

阿克苏河

山谷冰川

36.70

293.40

4300

2700

老虎沟冰川

祁连山大雪山

疏勒河

山谷冰川

10.10

21.91

4800

4270

七一冰川

祁连山走廊南山

北大河

冰斗-山谷冰川

3.50

3.04

4550

4305

切尔干布拉克冰川

东帕米尔的慕士塔格山

盖孜河

峡谷式山谷冰

13.00

13.00

5700

4450

音苏盖提冰川

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

叶尔羌河

山谷冰川

41.50

329.83

4800 ~ 5080

4000

玉龙冰川

西昆仑山北坡

玉龙喀什河

山谷冰川

30.50

131.26

5900

5120

多峰冰川

西昆仑山北坡

玉龙喀什河

山谷冰川

28.00

230.00

5900

4650

海螺沟冰川

四川西部贡嘎山

大渡河

山谷冰川

14.30

25.84

4600

2850

绒布冰川

珠穆朗玛峰北坡

扎卡曲

山谷冰川

22.20

56.89

5800

5154

野博康加勒冰川

希夏邦马峰北坡

朋曲

山谷冰川

13.50

16.10

6000

5530

卡钦冰川

念青唐古拉山南坡

易贡八玉沟

山谷冰川

33.00

172.00

4500 ~ 4600

2530

阿扎冰川

念青唐古拉山波密南山

贡日嘎布曲

山谷冰川

22.00

4600

2400

川、峡各式山谷冰川、宽尾冰川和树枝状冰川等。山谷冰川是山岳冰川中规模最大、冰层最厚(百米至数百米)、刨蚀能力最强的冰川,可将大量岩屑搬运到冰舌前端,堆积成各种形态的冰碛垅。④平顶冰川。是发育在山顶夷平面或高出雪线的平缓穹窿山顶的冰川。冰面平坦而洁净,一般面积为 10 平方公里左右,流动缓慢,其边缘有时伸出若干短促的冰舌。规模大的平顶冰川,冰层增厚,冰面形态不完全反映下伏地形的形态,成为山地冰帽。

此外,还有许多过渡类型的冰川,如冰斗山谷冰川等。

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中国冰川可分为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两大类。前者是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冰川,数量多,分布广,约占全国冰川面积的 80%以上,主要特点是积累量与消融量少,气温低,雪线位置高, 成冰作用以渗浸—冻结为主,局部出现冷渗浸—重结晶成冰,冰川冰为负温, 流动缓慢,冰川地质地貌作用较弱。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帕米尔等山区的冰川为其代表。后者是在季风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冰川,又称季风海洋性冰川,在中国限于西藏东南部山地和横断山区,面积不足中国冰川的 20

%,其特点是积累与消融较多,雪线位置较低,气温较高,成冰作用以暖渗浸—重结晶为主,冰川温度接近于 0℃,流动较快,冰川地质地貌作用较强。

冰川的物理性质 融水下渗并冻结的过程是大陆性冰川普遍存在的雪变质成冰过程的基本模式,即渗浸—冻结作用。只有在某些冰川补给物质较多的粒雪盆的中上部,粒雪层大部分处于负温的条件下,在雪层自重压力下重结晶成冰,这一过程就是冷渗浸—重结晶作用。季风海洋性冰川由于雪层较厚(超过 10 米),气温较暖(零度左右),充足的融水可渗入整个粒雪层的孔隙,其成冰过程为暖渗浸—重结晶作用。

中国大部分冰川活动层的温度相当低,最低值多出现在 4~8 米深处,最低温介于-12.8~-3.5℃,后者已接近极地冰川的温度,而少数海洋性冰川的冰温一般均接近 0℃左右。

中国大多数冰川流动缓慢,一般长不及 10 公里的冰川表面平均流速不超

过 30 米/年,比世界其他中、低纬度山地冰川小得多。唯有西藏东南部等山

地的季风海洋性冰川流动较快,比同规模的大陆冰川快数倍乃至 10 倍。

中国冰川积累、消融的特点是:①积累主要靠暖季(5~9 月)的频繁降水,而暖季也是一年里冰川消融最强的季节。②大陆性冰川积累、消融和物质平衡都是低水平的,大部分积累区年积累量介于 300~600 毫米左右,西藏东南部海洋性冰川上则可达 2500 毫米。冰川消融主要靠太阳辐射(80%), 次为冰面与空气下垫面间的乱流交换热,而凝结潜热甚少。一般冰川年最大消融深度为 1000~2500 毫米(水柱),少数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可超过 3500 毫米。由于积累量和消融量都不大,除少数海洋性冰川外,中国冰川物质平衡水平一般不超过收支平均的 1000 毫米/年。祁连山、天山等山区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负平衡的趋势有所减缓,而正平衡的年份连续出现和增多。

冰川变化 全新世以来,随全球性气候波动,冰川具有多世纪和世纪内的变化。距今不久的 17~19 世纪中叶有一次全球性的冰川前进,通称小冰期, 这次冰川前进使中国西部冰川末端前普遍留下 2~3 列终碛垅。在近世纪内的变化中,自 19 世纪末以来,冰川有较普遍的后退,20 世纪 50~60 年代初考察报告所提到的冰川均处于衰退状态。但在衰退的总趋势中时或出现小的前

进波动,如 70 年代以来已发现有若干冰川的雪线位置较 60 年代下降,物质

平衡出现正值,有不少的冰川明显前进。据祁连山 22 条冰川末端资料,20 年来(1956~1977),东段冰川平均后退 12.5~22.5 米/年,西段仅 1.2~

7.1 米/年,近年来后退已减缓,其中重点观测的 4 条冰川物质平衡均连续出现正值。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 号冰川从 1959~1968 年间的物质平衡曾有过三次正负值交替出现的现象。1962~1973 年末端平均后退 6.9 米/年。汗腾格里山汇木扎尔特冰川自 1909~1959 年末端平均后退 15 米/年,到 1964~1978 年后退减为 2 米/年,甚至有些冰川在前进(如柯契卡尔冰川等)。在西昆仑山也发现若干冰川在前进,其中泉水沟冰川从 1968~1976 年平均前进 15.5 米/年。阿尼玛卿山有若干冰川处于明显前进状态,其中哈尤冰川 1966~1981 年的 15 年间共前进了 790 米。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冰川较稳定,50 余年来其末端无明显变化,而冰面却较显著变薄。总之,中国冰川多数仍处于后退状态中,但其速度趋于减缓,并有若干冰川在明显前进,估计处于前进情况的冰川今后可能还会增多。

(施雅风 任炳辉)

Zhongguo de daoyu

中国的岛屿(islands of China)中国共有大小岛屿 5000 多座,岛屿岸线总长 1.4 万多公里。按其成因可分 3 类: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东海约占岛屿总数的 60%,南海约占 30%,黄、渤海约占 10%。

基岩岛 由基岩构成的岛屿占中国岛屿总数的 90%以上,它们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多呈北北东方向,以群岛或列岛形式作有规律的分布。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基岩岛。

台湾岛 台湾岛面积 3.578 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 1 大岛。岛上山地占2/3,平原占 1/3。台湾岛地质构造上位处西太平洋岛弧带,渐新世至上新世时由地槽回返成为年轻的褶皱带,因而岛上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 第四纪冰期低海面时,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在地形上,台湾西部为平原台地,东部为山岭。主要山脉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最高峰玉山主峰海拔 3997 米。整个岛屿及山脉走向均为北北东。

台湾岛基岩海岸河流多循断裂发育。浊水溪形成台湾最大的西螺—台南冲积平原,淡水溪形成屏东平原。台湾东海岸为断层海岸,岸线顺直,崖壁陡峭。

海南岛 海南岛面积 3.22 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 2 大岛。海南岛地势中央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台地平原占总面积的 65%,山地丘陵占 35%。主峰五指山海拔 1867 米。海南岛在更新世早中期才与雷州半岛分离。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分布广泛,并保留有完好的火山口。沿岸发育不少典型的沙坝和潟湖港湾,湾内生长红树林。

其他基岩岛屿 分布在下列几个地区:

①辽东半岛沿海。长山列岛位于辽东半岛东南沿海,共 50 多座岛屿,可

分为 3 个岛群:北为石城列岛,包括石城岛和大、小王家岛等;西南为长山列岛,包括大、小长山岛、广鹿岛等;南为外长山列岛,包括海洋岛、獐子岛等。其中以大长山岛最大,海洋岛最高,海拔 388 米。构成长山列岛的基岩为震旦—寒武系地层。受棋盘格构造制约,岛屿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此外, 在辽东湾内也散布一些小岛。

②山东半岛沿海。庙岛群岛居渤海海峡,共有 30 多座岛屿,可分 3 个岛

群:北岛群有南、北隍城岛和大、小钦岛;中岛群有砣矶岛、高山岛等;南岛群有南、北长山岛和大、小黑山岛、庙岛等。其中以南长山岛为最大,面积 20.4 平方公里。群岛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构成,岛屿排列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呈北北东向。此外,山东半岛沿海还有刘公岛、田横岛及灵山岛等, 并发育了一些陆连岛,如芝罘岛等。

③浙闽沿海。舟山群岛为中国最大的群岛,由大、小共 1339 座岛屿组成,

其中以舟山岛最大,面积 472 平方公里,为中国第 4 大岛。其次有六横岛、朱家尖岛、普陀岛、岱山岛及泗礁岛等。群岛为浙闽隆起带向海延伸部分, 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构成。浙江沿海除舟山群岛外,尚有韭山、鱼山及南麂、北麂列岛等。福建沿海主要有台山、四礵、马祖及白犬等列岛。

④华南沿海。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外,共有 150 多座岛屿,主要有香港岛、高栏岛和上、下川岛等及担杆、万山等列岛。这些岛屿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此外,华南沿海还有东海、硇洲、涠洲、斜阳等岛散布。

⑤ 台湾附近海域。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南部,共 64 座岛屿,八罩水道分其为南、北两岛群。北岛群有澎湖、渔翁和白沙岛,组成澎湖港;南岛群有八罩岛、花屿和大屿等。澎湖列岛主要由玄武岩组成的火山岛,周围发育裾礁。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约 100 海里处,由钓鱼岛、黄尾屿、亦尾屿等组成。此外,还有绿岛、兰屿等。

冲积岛 河流入海,泥沙常在口门附近堆积形成沙岛,或称冲积岛。

崇明岛 位于长江口,面积 1060.5 平方公里,为中国第 3 大岛,也是中

国最大的冲积岛。在公元 7 世纪前,长江口就出现东沙和西沙,其后沙洲游

移不定,现在的崇明岛即是在 16 世纪长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加固堤防,稳定坍势;同时围海造田,使崇明岛面积扩大了 80%。崇明岛南面的长兴、横沙两沙岛原也是一群沙洲,100 年前这里尚是几片分散的河口沼泽地,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围垦,近二三十年来修筑堤坝、人工促淤,渐成现状。

珠江河口沙岛 或由河口心滩发育而成,或受基岩岛屿阻拦,在其隐蔽处积沙而成。起初珠江口的汊道宽阔,沙洲散布,后经围垦和促淤,汊道束狭,逐步形成汊道纵横的珠江三角洲。现今沙岛仍在不断伸展,尤以万顷沙、灯笼沙淤涨最快。

台湾西岸沙岛 台湾西岸浊水溪和曾文溪三角洲外的几列沙岛是典型的由河口沙嘴发育而成的沙岛。沙岛断续分布,其内侧与陆地之间为潟湖。

此外,在滦河、黄河和韩江三角洲等地亦有沙岛分布。

珊瑚礁岛 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南海。中新世以后,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一系列出露海面的火山礁,造礁珊瑚便在其四周生长,形成裾礁。第四纪海盆下沉与海面升降,使裾礁演化成堡礁、环礁。由岛、沙、礁、滩组成的南海诸岛包括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及黄岩岛(见南海诸岛)。

(陈吉余 金元欢)

Zhongguo de dibiaoshui

中国的地表水(surface water of China) 地表水亦称陆地水,包括河流、冰川、湖泊和沼泽 4 种水体。中国大小河流总长度约 42 万公里,流

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 5 万多条,河川径流总量 27115 亿立方

米。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冰川总面积 5.65 万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为 29640

亿立方米,年融水量约达 504.6 亿立方米。这些冰川分布在许多江河源头,

冰川融水为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对西北干旱区河流水量补给影响尤大(见中国的冰川)。中国湖泊面积在 1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2800 余个(不包括时令

湖),总面积约 8 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在 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11 个。中国湖泊分布很不均匀,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形成中国两大稠密湖区(见中国的湖泊)。此外,近 40 年来,兴建了许多人工湖泊,

各种类型的水库达 8.6 万多座。中国沼泽分布很广,仅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

两类面积即达 11 万余平方公里,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见若尔盖沼泽)是中国沼泽最集中的两个区域(见中国的沼泽)。以下仅就地表水中的河流情况进行阐述。

河流流域和水系 中国河流一部分为注入海洋的外流流域;另一部分为流入封闭的湖沼或消失于沙漠,不与海洋沟通的内流流域。划分中国内外流域的主要分水界为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内蒙古高原南缘、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向西直抵国界。这一分界线大致与 400 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或 50 毫米年径流深度等值线相当。此线以东,除小面积的内陆区外,全属外流流域。此线以西地区中,除额尔齐斯河外,全属内流流域。

在中国外流流域中,太平洋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56.7%。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及其以东的广大地区。中国主要的大河,如黑龙江、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均属这一流域,它们分别注入鄂霍次克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印度洋流域的面积居第 2 位,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6.5%。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南部和西南一角。属于这一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等。这些河流的下游已出国境,流经南亚各国并分别注入安达曼海、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北冰洋流域面积只占全

表 1 中国外流、内流流域面积

流域名称

流域面积(千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

太平洋

5 445

56.72

印度洋

624

6.50

北冰洋

51

0.53

总计

6 120

63.75

内流流域

3 480

36.25

全国

9 600

100.00

国总面积的 0.5%,偏处于中国西北一隅。属于这一流域的只有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源流之一,流经俄罗斯而注入喀拉海。(参见彩图插页第 8、9 页)中国水系的分布很不均匀,东部季风区,河流多而长,常形成庞大水系,

河网密度一般都超过 0.3 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河网密度最大的为长江三角洲

(达 6.4~6.7 公里/平方公里)。杭嘉湖平原甚至达 12.7 公里/平方公里。中国西北地区和藏北高原(羌塘高原)内流流域内,河流少而小,且多单独流入盆地,缺乏统一的大水系。河网密度一般均在 0.1 公里/平方公里以下, 在降水和径流都较丰富的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一带河网密度方超过

0.5 公里/平方公里。

中国外流水系的干流大都发源于 3 大地带: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大兴安岭—冀晋山地—豫西山地—云贵高原连线地区;长白山地—山东丘陵—

东南沿海山地连线地区。发源于第 1 地带的河流均为源远流长的巨大江河, 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不仅为中国的巨川,亦为世界著名河流。发源于第 2 地带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西

江(见珠江)等,除黑龙江外,就长度和水量而言,都不及发源于第 1 地带

的河流。发源于第 3 地带的河流主要有图们江、鸭绿江、沂河、沭河、钱塘江、闽江、韩江等。这些河流的长度和流域面积都远较上两地带的河流为小, 然而水量都较丰富。

中国内流水系均发育于封闭盆地内,大致可分为内蒙古、甘新、柴达木、藏北等 4 地区。其中甘新地区的塔里木河、伊犁河、黑河、石羊河等较其他

3 地区的河流为长。

河流的补给和水情类型 中国河流补给分为 3 种:即雨水补给、融水补给

(包括季节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消冰水)和地下水补给。前二者又合称地表水源,后者称地下水源。几乎所有的中国河流都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补给,而且补给的种类一般是由南而北、由东而西增加。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只有雨水和地下水两种补给,且以雨水补给为主,一般都占年径流量的 60~70%,浙闽沿海和四川盆地甚至高达 80~90%。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亦以雨水补给为主,地下水补给为次,但除这两种补给外,东北地区的河流还有季节积雪融水补给。融水补给约占年径流的 10~15%。华北地区季节积雪融水对河流的补给甚微,融水主要由河冰融化所形成的消冰水。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山地河流,除雨水、地下水、季节积雪融水补给外, 还有高山冰川融水补给。融水补给占年径流的比重各地不一,总趋势是自四周向内陆随气候干燥度增加而增大。如祁连山北坡东段的石羊河水系,融水补给不及年径流的 5%,而西段的疏勒河水系则可达 35%左右。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河流,融水补给达年径流的 40~50%,甚至有高达 60~70

%。青藏高原的河流融水补给亦占有相当比重,如珠穆朗玛峰北坡的绒布寺河融水补给亦占年径流的 66%。

中国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时期由南而北逐渐缩短。与此相反,靠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时期则由南而北逐渐增长。一般在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时期,水位和流量稳定;在地表水源补给为主的时期,水位和流量变化急剧,洪水均出现于这一时期内。根据地表水源的不同,可将中国河流分为 3 大类。

① 雨水补给类。此类河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径流的年内变化主要随降雨情况而定,汛期集中在雨季,流量涨落迅速,常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过程。由于河流分布在季风控制范围内,季风的进退为河流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随夏季风向西向北推进,河流汛期亦向同一方向延后。其中以湘赣洞庭湖水系(澧水除外)、鄱阳湖水系的汛期最早,始现于 3、4 月份,以春汛为主,夏汛次之。由此向北到江淮地区,向西到湘西、黔东一带,汛期约推迟 1 个月,且以夏汛为主,春汛次之。至四川盆地,则以夏汛为主。及至秦岭、大巴山地区,则为夏秋汛,且以秋汛为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除春夏汛外,秋季还有台风汛。海南岛以秋汛为主。台湾省东北部四季都可出现洪峰。滇西和藏南地区汛期来临较晚,6 月中下旬西南季风暴发,雨季突然来临,河水猛涨,汛期主要出现在夏秋季,以夏汛为主。

②雨水融水补给类。这类河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仍以雨水补给为主,兼有季节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每年发生两次汛水,春汛一般由融水形成(南部兼有部分雨水),峰低、历时短。夏汛(或夏秋汛)由雨水形成,

峰高而历时长,流量变化急剧。东北地区春汛较明显,华北地区则不太明显, 在春夏汛之间往往出现枯水段。东北北部春夏汛往往相连。

③ 融水雨水补给类。主要分布在西北高山地区和青藏高原,以高山冰川融水和季节积雪融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次之。汛期内洪水过程变化缓慢, 洪峰不高。在以季节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阿尔泰山区的河流,以春汛为主, 夏汛次之。而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的河流,则以夏汛为主。青藏高原的河流,除夏汛外,还有秋汛。

地表径流的分布与径流带的划分 中国各地区地表径流(以年径流等深度表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的雁荡山、戴云山等山地的径流深度可达1200~1400 毫米,台湾省的中央山地更高达 2000~4000 毫米;而西北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径流深度只有 5~10 毫米,盆地中心甚至无径流产生,形成大片无流区。

在中国年径流深度分布图上有几条很有意义的等值线(以下简称等流线),其中以 50 毫米等流线最为重要,它大致自大兴安岭西麓经松辽平原东侧、内蒙古高原南缘、鄂尔多斯高原东缘、藏北高原而止于西藏南部,由东北至西南斜贯全国。此线在东部大致与 400 毫米、在西部则与 200 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以下简称等雨线)相接近,并将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地表径流丰富;西部地表径流很少。

东部地区 200 毫米等流线大致相当于秦岭—淮河线,将中国湿润部分划为南方和北方两区。南方径流甚为丰富,除个别盆地外,地表径流深度均达200 毫米以上。

反之,北方地表径流很少,除少数山地外,地表径流深度都不足 200 毫米。

在南方地区,东起杭州湾南部,经会稽山、黄山、武夷山以西、南岭至十万大山的 900 毫米等流线亦具特殊意义,它划出了中国径流最丰富的东南地区。

50 毫米等流线以西主要为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径流很少; 10 毫米等流线又在这一地区内划出了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内尚可以产生径流,而干旱地区(山地除外)径流极少甚至无径流产生,形成大片无流区。

根据上述几条重要的等流线(即 900、200、50、10 毫米)可将中国划分为 5 个径流带:即丰水带、多水带、平水带、少水带和缺水带。这些径流带与中国各自然地带亦大致相符。

水量平衡 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1889 亿立方米,折合平均降水深度为648 毫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 27115 亿立方米,折合平均径流深度为 284

毫米;多年平均总蒸发量为 34 774 亿立方米,折合平均蒸发深度为 364 毫米; 平均径流系数为 44%。这表明中国径流量尚不及降水量的一半,大部分降水通过蒸发又重新返回大气。

中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各要素间的关系各不相同(表 2)。淮河以南各河径流系数均在 50%以上,亦即一半以上的降水都形成了径流。淮河及其以北各河径流系数都在 30%以下,亦即绝大部分的降水都消耗于蒸发。

表 2 中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

流域面积

降水量

径流量

总蒸发量

径流系数

流域

(万平方公里)

(毫米)

(毫米)

(毫米)

(%)

松花江

55.51

526.8

136.8

390.0

26

黄河

75.24 ①

474.6

87.5

387.0

18

淮河(包括沂、沭、泗河)

26.93

888.7

231.0

657.7

26

长江

180.85

1070.5

526.0

544.5

49

珠江

44.21 ②

1469

751.0

718.0

51

雅鲁藏布江

24.05 ②

949.4

687.8

261.6

72

注:①不包括黄河流域内的闭流区。②不包括国境外部分的面积。

河流水温和冰情 中国河流年均水温的地区分布形势大体与气温一致。青藏高原和高纬地区水温最低,一般为 2~4℃,全国最暖的华南地区,河流年

均水温都超过 20℃。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河流年均水温略高于当地年均气温, 差值一般仅 1~2℃。但当高山冰雪融水在河流补给中占主要地位的地区则相反,年均水温低于气温 1~2℃。

中国河流水温的年内变化过程,大部分地区均为在春、夏增温阶段,水温低于当地气温;秋、冬降温阶段,水温高于当地气温。中国河流水温年变幅一般都较大,年变幅最大地区在华北平原,如子牙河献县站 1 月和 7 月平均水温相差在 27℃以上。东南沿海各河水温年变幅较小,但仍达 15~16℃。青藏高原水温年变幅更小,为 5~10℃。年变幅最小的地区是云贵高原,有些河段 1 月和 7 月平均水温相差甚至不及 2℃。

中国境内 3/4 以上地区的河流,每年冬季都出现程度不同的冰情。中国河流封冻最早地区为大兴安岭北部、阿尔泰山地、祁连山地西南部及藏北高原。前 3 地区 11 月上旬封冻,藏北高原则更早。此后,随时间推移,封冻范

围逐渐向南扩大,淮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东部的支流直至 1 月上旬方封冻。

解冻最早地区亦即封冻最晚地区,淮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为 1 月下旬,

此后向北推移,逐渐扩展到封冻最早地区,其中阿尔泰山地 4 月下旬解冻,

大兴安岭、祁连山和藏北高原则迟至 5 月上旬。

封冻和解冻日期之间的日数即为封冻期。中国东部,大兴安岭北部河流的封冻期超过 180 天;由此向南,松花江流域为 130~150 天;辽河流域 100~ 130 天;滦河、永定河流域 70~130 天;海河其他水系 40~80 天;淮河流域

10~40 天。中国西部,阿尔泰山地河流封冻期在 160 天以上;到天山、祁连山北麓已减至 90 天以下,与东部同纬度地区相比,封冻期短得多。这是由于山坡、山麓的水力条件和地下水补给综合影响的结果。塔里木盆地封冻日数较短,不足 70 天;柴达木盆地为 70~120 天。藏北高原封冻期达 180 天之久, 而藏南河流则在寒冷年份才封冻。

中国河流封冻地区的范围,逐年随冬季寒潮强度不同而异。据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记录,1956、1957 年,淮河流域的河流全部封冻;汉江、巢湖、

洞庭湖水系的局部河段也出现封冻;但 1954 年,淮河流域的河流几乎全不封

冻,河流封冻地区最大摆动的范围可以达到纬度 5 度之多。但在东经 110° 以西地区,封冻区范围大幅度摆动的现象并不存在。

中国河流冰盖的平均最大厚度,东部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可达 1.5 米; 往南为 1.25 米;松花江流域为 0.75~1.00 米;辽河流域 0.50~0.75 米;海、滦河流域大多为 0.25~0.50 米。西部地区:以祁连山地西南部最厚,在 1.25

米以上,阿尔泰山地区超过 1.00 米;天山山地在 0.75 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小于 0.50 米;河西走廊为 0.50~0.75 米河流的泥沙 中国许多河流以多沙著称。外流河流每年携带的悬移质泥沙即达 33 亿吨,其中大部分输入海中,小部分沉积在下游河道和湖泊内。大量泥沙沉积使某些河流,如辽河、海河、黄河及长江三角洲迅速伸展,有的河流(黄河最为突出)其下游发育成“地上河”。

中国河流的含沙量各地很不相同,以流经第四纪黄土大面积分布地区的河流含沙量最大。如黄河(陕县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36.9 千克/立方米,

永定河(官厅站)在修建水库以前为 60.8 千克/立方米,水库修建后为 49.2

千克/立方米,辽河(铁岭站)和滦河(滦县站)亦分别为 3.60 千克/立方米和 4.73 千克/立方米(表 3)。其次是流经较易侵蚀的云南高原的红色岩系和四川盆地的松散的紫色岩系的河流,如元江(曼耗站)的含沙量亦可达 3.55

千克/立方米,嘉陵江(北碚站)为 2.31 千克/立方米。含沙量最小的是黑龙

江流域各河和东南沿海河流,如松花江(佳木斯站)只 0.16 千克/立方米,

闽江(竹岐站)更小,只 0.14 千克/立方米。流经石灰岩地区的河流含沙量

也很小,如西江(梧州站)只 0.34 千克/立方米。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以阿尔泰山区的河流含沙量为最小,一般在 0.1 千克/ 立方米以下,天山南坡和昆仑山北坡的河流含沙量较大,如叶尔羌河(喀群站)为 4.44 千克/立方米,格尔木河(格尔木站)亦达 3.27 千克/立方米。发源于中山和暴雨形成的临时性水流含沙量特别高,甚至形成泥石流。

黄河是中国输沙量最大的河流,年总输沙量达 16 亿吨(陕县站),几乎占外流地区输沙量的 48%。长江的含沙量就全国而论不高,但因长江年总径流量很大,因而其年总输沙量达 5 亿吨以上(宜昌站),仅次于黄河,而居

全国第 2 位;海河(以永定河为代表,为 0.8 亿吨)为第 3 位,珠江(以西

江为代表)是含沙量较小的河流,但它的年输沙量(0.7 亿吨)却占全国第 4

位。外流地区以东南沿海丘陵山地区的河流(如闽江将近 0.08 亿吨)和黑龙

江流域河流的输沙量(如松花江为 0.1 亿吨)为最小。雅鲁藏布江的输沙量

也比较小(将近 0.2 亿吨)。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河流,因集水面积小。年径流总量也不大,即使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年总输沙量不大。如叶尔羌河(喀群站)不过 0.3 亿吨。河流的水化学 中国河水的矿化度和硬度分布从东南沿海湿润地区到西

北内陆干旱地区逐渐增加。随矿化度的变化,河水化学组成亦发生相应变化。中国大致在沿淮河、秦岭往西经武都、阿坝、索县到黑河连线以南的广

大地区,河水矿化度较小,约为 200~300 毫克/升以下,硬度约为 3 毫克当量/升以下,水化学组成变化不大,多为重碳酸盐水。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矿化度多在 50 毫克/升以下,硬度小于 0.5 毫克当量/升。由此向北向西随降水减少,矿化度和硬度均渐增(局部地区除外)。前者由 50~100 毫克/升,依次增至 100~200,200~300 毫克/升;后者由 0.5 毫克当量/升依次增至 0.5~ 1、1~2、2~3 毫克当量/升。有些地区由于岩性影响,矿化度较其周围地区为高。如云贵高原石灰岩地区,矿化度达 300~500 毫克/升,局部地区甚至高达 500~1000 毫克/升,硬度亦上升至 3~6 毫克当量/升,成为淮河、秦岭以南矿化度和硬度最高地区。河水化学组成亦由东南沿海的重碳酸盐钠质水向西向北转变为重碳酸盐钙质水。云贵高原还可能有少量硫酸钙、硫酸钠, 甚至氯化钙、氯化钠出现。

淮河、秦岭以北地区,河水矿化度和硬度一般都较其

表 3 主要河流泥沙特征值

水系 河流 测站

集水面积

多年平均流量

多年平均含沙量 多年平均输沙

(万平方公里) (立方米\秒) (千克\立方米) 量(万吨)

黑龙江

松花江

佳木斯

52.7795

2394

0.16

1069

辽河

辽河

铁岭

12.0764

107

3.60

2098

滦河

滦河

滦县

4.4100

154

4.73

2210

海河

永定河

官厅

4.3402

47.5

49.2

8070

黄河

黄河

陕县

68.7869

1350

36.9

161000

淮河

淮河

蚌埠

12.1330

899

0.40

1308

长江

长江

大通

170.5383

28500

0.53

46800

闽江

闽江

竹岐

5.4500

1550

0.14

740

珠江

西江

梧州

32.9705

6294

0.34

7230

元江

元江

曼耗

3.2037

300

3.55

3630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 羊村

15.6808

1010

0.53

1660

黑河

黑河

莺落峡

1.0009

47.5

1.41

219

塔里木河

叶尔羌河

喀群

5.0248

203

4.44

2870

格尔木河

格尔木河

格尔木

1.6098

22.2

3.27

247

以南为高,前者约在 200~300 毫克/升以上,后者多超过 3~6 毫克当量

/升(局部地区除外)。化学组成的变化也较大,除重碳酸盐水外,还有硫酸盐水和氯化物水。

华北地区河水化学性质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规律都较显著,降水较少的平原地区,矿化度多在 400~500 毫克/升,硬度多为 3~6 毫克当量/升。周围山地降水较多,矿化度较低,为 200~300 毫克/升,硬度为 2~3 毫克当量

/升。水化学组成亦由周围山地向平原依次变化为重碳酸盐钙质水及含有少量硫酸盐和氯化物的重碳酸盐钙质水。

由华北向东北河水矿化度和硬度也减小。大部分山地矿化度不到 100 毫克/升,硬度为 0.5~1.0 毫克当量/升,为重碳酸盐钙质水。松辽平原矿化度增至 300~400 毫克/升,硬度增至 2~3 毫克当量/升,主要为重碳酸盐钙质水。

黄土高原南部河水矿化度为 300~400 毫克/升,西北部上升到500~1000 毫克/升,硬度亦由 2~3 毫克当量/升,上升到 3~6 毫克当量/升,主要为重碳酸盐钙质水和重碳酸盐、碳酸钠钙质水。西部受含盐地层影响的河流,矿化度常可达数千毫克/升,如祖厉河郭城驿站矿化度高达 7263 毫克/升,硬度

高达 54 毫克当量/升,两者均为全国最高。多为硫酸盐钠质水和氯化物钠质水。

西北地区河流水化学的垂直地带性非常明显,4 000 米以上高山地区矿化度在 200 毫克/升以下,硬度为 1~2 毫克当量/升,属重碳酸盐钙质水及重碳酸盐、碳酸钠钙质水。随高度下降,气候变干,矿化度逐渐增高至 300~ 500 甚至 1000 毫克/升,硬度亦增至 6~9 毫克当量/升,水化学组成亦变为硫酸盐钠质水,至下游进入干旱荒漠地区,矿化度上升到数千毫克/升,硬度

增到 9 毫克当量/升以上,属氯化物钠质水。

中国河流总离子径流量为 42 445 万吨,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每年有 44.2 吨盐类随水流失。中国内流流域与外流流域离子径流量相差悬殊,外流区占全国总面积的 64%,离子径流量达 37782 万吨,占全国总量的 89%,平均化学剥蚀力高达 21.8 微米/年。内流流域占全国总面积的 36%,但其离子径流量只有 4663 万吨,仅占全国的 11%,平均化学剥蚀力为 2 微米/年。

中国外流流域径流深度大,淋溶作用强,离子径流模数大,平均为 61.7 吨/平方公里·年;内流流域径流深度小,淋溶作用较弱,离子径流模数较小, 平均只有 12.8 吨/平方公里年。

离子径流模数取决于径流深度和矿化度,由于各地区径流深度和矿化度的组合不同,离子径流模数也具有明显地区性差异。

(熊怡)

Zhongguo de dili weizhihe jiangyu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territory of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它位于北半球,在全球最大的大陆—— 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

中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 53°34′),最南境在广东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

(北纬 3°51′),南北延伸 5500 公里,跨纬度约 50 度。由于纬度不同, 南北之间太阳入射角的大小和昼夜长短差别很大。由此导致辐射能和温度的差异。从南到北,全国(除青藏高原高寒区外)跨越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南)温带、中温带和寒(北)温带等 6 个温度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者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 70%。又因位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夏季风的影响,夏半年雨热同季, 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特别是占全国面积26%的亚热带地区温度高而降水丰沛,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与常绿阔叶林,适宜种植水稻和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这与大陆西部同纬度地区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降水稀少的荒漠景观迥然不同。在距海遥远、夏季风难以到达的中国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则为干旱地区。

中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135°05′),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 73°附近)。东西距离 5200 公里,跨经度将近 62°。时差在 4 小时以上。在世界标准时区中,中国国土分属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目前中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统一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并称其为“北京时间”。(参见彩图插页第 1、2、5 页)

中国国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为 960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1/15,亚洲面积的 1/4。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 3 位。

中国陆地疆界长 2 万多公里。同中国陆地接壤的邻国:东北有朝鲜,北有俄罗斯和蒙古,西和西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南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中国东部面临海洋,海岸线总长度为 3.2 万多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

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 1.8 万多公里。环绕中国大陆边缘的海,

自北至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见中国的近海)。中国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近 86%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近海和南海之中。台湾岛东部海岸及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的海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见中国的岛屿)。

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有韩国、日本,东南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陈尔寿)

Zhongguo de dixiashui

中国的地下水(groundwater of China) 影响和控制中国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及与其有内在关系的各种自然地理因素。由于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构造特征,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地下水,特别是受昆仑—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的影响,使中国地下水在区域分布上不仅南北有明显的不同,在东西方向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地下水类型按其形成主要可分为下列 4 类:

松散沉积物中孔隙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多分布有大型中、新生代构造盆地和平原,有巨厚的松散沉积,地下水蕴藏丰富,如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等以及汾渭盆地、银川盆地、南阳盆地、河西走廊等,中国南方则多为小型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松散沉积较薄,含水相对较差。在北方西部多为内陆盆地,降水和常年积雪融化源源汇集于盆地边缘的巨厚砾石层中,在地下水溢出带形成绿洲,而盆地中心则远离水源,降水又少,多为沙丘覆盖。东部为平原地区,新老河道纵横,沉积了厚层的第四系松散沉积,地下水蕴藏丰富。在上述东部平原和西部内陆盆地之间的黄河中游地区,分布有巨厚的黄土沉积,形成中国独特的黄土高原黄土孔隙-裂隙水。

碳酸盐岩类喀斯特(岩溶)裂隙溶洞水在南北方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北方喀斯特裂隙溶洞水主要发育在下古生代寒武、奥陶纪的石灰岩中,喀斯特水以大泉或泉群泄出。南方特别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粤、桂、湘、鄂等省区,多分布在上古生代和下中生代的地层中,形成一系列的地下暗河和规模巨大的溶洞。

南北方浅层地下水(包括潜水与浅部微承压水)南北方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不同。北方地下水矿化度一般常大于 1 克/升,西北内陆盆地有时可高达

几十克/升;而在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矿化度多小于 1 克/升。此外在北方不论平原地区或大型内陆盆地,由山区到平原均具有较明显的地下水水化学水平分带与垂直分带,而在南方一些山间盆地中,这种分带现象极不明显。多年冻土地下水除在黑龙江省北部和新疆阿尔泰地区有少量永久冻土和

季节冻土地下水分布外,在青藏高原出现世界中、低纬度地带少见的低纬度高海拔多年冻土地下水。

根据各地区含水岩层空隙性质、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结构的不同,可将地下水划分为 4 种类型:①松散沉积孔隙水。②喀斯特(岩溶)裂隙溶洞水。③基岩裂隙水。④多年冻土孔隙-裂隙水。

区域地下水分布特征可分为松散沉积物分布区地下水、喀斯特(岩溶) 分布区地下水、基岩山区地下水和多年冻土区地下水 4 大类。

松散沉积物分布区的地下水又可分为以下 4 种:

东部平原区 包括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及江汉平原等地

区。砂砾石松散堆积厚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为地下水的赋存、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以河北平原为例,由山前到滨海一般可分为 3 大水文地质单元:

①太行山东麓与燕山南麓,由第四系砂砾石组成的冲、洪积扇群十分发育, 含水层厚达 40~60 米,多为潜水或浅部微承压水,钻孔单位涌水量普遍大于30 立方米/时·米,最大可达 200 立方米/时·米(即每小时水位下降 1 米的

涌水量),水质良好,多属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均小于 0.5 克/升, 为极好的供水水源。②中部冲积大平原,多由古河道和近代河道冲积形成, 含水层主要为中细砂和粉细砂,单层厚度较薄,水量不大,但在深部常有 3~ 4 层颗粒较粗的承压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一般大于 10 立方米/时·米,为区内主要供水水源。③滨海地区,主要为冲、湖积和海相沉积的互层,由细粉砂和亚粘土所构成,含水层多为透镜体状,水量普遍小于 1 立方米/时·米, 矿化度大于 3 克/升,但在深部 100~200 米以下,常见有承压淡水。其他平原亦均与此类似,唯江汉平原地下水普遍含铁离子较高,并有由北向南递增趋势,最高平均含量达 10.8 毫克/升。长江三角洲共有 4 个承压含水层,分上下两组,中间有一较为稳定的粘土隔水层,上部两个承压含水层为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下部两个含水层均为陆相沉积,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西北内陆盆地及山前倾斜平原区西北地区的几个大型内陆盆地,周边山区降水及常年积雪融水,通过潜流和渗流补给盆地。盆地周边广布有山前倾斜平原,其顶部一般为沉积巨厚的戈壁砾石层,地下水位埋深均在 50 米以下,河流出山后即潜入地下,至冲、洪积扇前缘溢出地表,形成绿洲。一般盆地南缘松散沉积物较北缘发育,如准噶尔盆地在天山山麓前,沉积有厚达300~500 米的第四系砂砾石层,含水丰富,钻孔单位涌水量达 30 立方米/ 时·米,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 1 克/升,地下水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与垂直分带特点。从戈壁带到绿洲带,地下水由埋藏很深的潜水过渡为多层结构的承压水,然后再到盆地中心的沙漠带。水量逐渐由大到小,水质由淡到咸, 沙漠带淡水仅见于河流两侧。河西走廊在祁连山北麓形成巨厚的山前松散沉积,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使走廊平原被分割成南北向展布的两排小盆地, 其总的特点是南部各盆地砂砾卵石的堆积较北部盆地宽广,厚度大,颗粒粗, 地下水的质与量均好。

黄土高原区 黄土高原有的地方虽然严重缺水,但近年来调查证实以下地区仍有较丰富的地下水源:①河谷平原冲积层潜水。如泾河,祖厉河等河各地区,单井出水量可达 100~1000 立方米/日,一般埋藏较浅,便于开采。② 黄土塬区的地下水。含水层多为连续分布,如六盘山以东的董志塬,面积广阔平坦,常有蝶形凹地分布其间,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汇集渗入补给地下水。一般塬面积愈大,富水程度愈强,距沟谷愈近,水位愈深,潜水常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入塬边的沟谷中,矿化度多小于 1 克/升。③黄土塬下伏深层承压水。六盘山以东黄土层下主要为一套白垩纪地层,形成一向斜自流盆地,深层承压水广泛分布,范围大致在陕北安塞、宜君、彬县一线以西。东部含水层埋藏较浅,一般 100~200 米,单井出水量可达 1000 立方米/日以上。向西深度渐大,至环县、庆阳一带,深达 700~850 米,水质变咸,矿化度 3~5 克/升。南部地区含水层顶板埋深 300~500 米,单井出水量可达 2000~10000 立方米/日,矿化度 1~2 克/升。

沙漠区 中国沙漠中常见的地下水类型有:①沙丘潜水。其潜水水位一般小于 1~10 米不等,随沙丘的高度而变深,如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沙丘中含

水层由粉细砂组成,厚度由沙丘边缘 1~2 米至内部增厚到 10~20 米,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 1 立方米/时·米,水质良好。在丘间洼地,水位埋深可达10~15 米,水量较小。毛乌素沙漠中,沙丘含水层以中细沙为主,水位埋深

1~3 米,受季节影响较大,并与下伏的冲、湖积层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或者构成统一的含水层,水量小于 10 立方米/时·米,水质良好。②沙丘下伏层孔隙水。在沙漠地区除沙丘淡水外,由于沙漠边缘地带埋藏有古冲积平原、古河湖平原等,故往往在沙丘下有较厚的早、中期第四纪堆积物,其来源或为山前冲、洪积层向盆地内的延伸,或为深入到沙漠腹地的河谷堆积以及沙丘覆盖下的冲、湖积层,其中常有淡承压水分布,如毛乌素沙漠东北边缘, 在透水性较差的侏罗纪沙质泥岩上,覆盖有较厚的冲、湖积层,形成泉群, 泉水流量每小时达数十立方米,水质良好。此外在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丘下普遍分布有高水头的淡承压水,在巴丹吉林和乌兰布和沙漠, 也有类似情况。

喀斯特分布区地下水即喀斯特裂隙溶洞水,又可分为裸露及半裸露型和隐伏型 2 种:

裸露及半裸露型喀斯特(岩溶)裂隙溶洞水又可分为以下 3 种类型:① 峰丛峰林裂隙溶侗水。多分布在两广及云贵。如广西由中泥盆纪至下三叠纪碳酸盐岩层总厚度达 8000 余米,出露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 40%,桂林地区有 80%的溶洞发育于上泥盆纪的融县灰岩中,有无山不洞之说。贵州由下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岩层总厚度近万米,出露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 70%。此外, 地下暗河广泛发育,仅广西一区流量大于 100 立方米/时的地下河即有百余

条,枯水总流量约为 36 万立方米/时,如都安地区地下河系长达 50 余公里,

补给面积 1000 多平方公里,洪水期最大流量为 140 万立方米/时,枯水期最

小流量为 1.4 万立方米/时。贵州独山南部地下河系长 40 公里,补给面积近

350 平方公里,出口处枯水流量为 4320 立方米/时。此外,在中国南海的西

沙群岛,珊瑚灰岩发育广泛,厚达 900 多米,钻孔单位涌水量 24 立方米/

时·米,但矿化度高达 30 克/升。②喀斯特丘陵溶洞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如四川东部及南部碳酸盐岩层总厚度达千米左右,喀斯特现象十分发育,溶洞大者高可达 30 米。在南部长兴灰岩中有一地下暗河流量达 4212

立方米/时,泉流量最大为 432 立方米/时,但随季节的不同流量变化很大,

如湖北南津关灰岩中的白马洞泉汛期流量为 228 立方米/时,旱季则减少为

0.072 立方米/时;发育在石龙硐灰岩中的鲤鱼潭,汛期最大流量为 1404 立方米/时,旱季则仅有 10.8 立方米/时,相差悬殊。③喀斯特山地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在东北和西北亦零星可见。地表喀斯特现象不很显著, 以大型喀斯特泉群出露为其主要特征。但因补给区范围广阔,泉水流量大而稳定,如太行山中段的娘子关泉群,泉域面积达 4480 平方公里,流量为 9~ 16 立方米/秒;山西平朔神头泉,泉域面积 2910 平方公里,流量为 7~9 立方米/秒;河北峰峰黑龙洞泉,泉域面积 2140 平方公里,流量达 6~9 立方米

/秒;山东济南附近有百余处泉水出露,总流量为 1.4 万立方米/时。

隐伏型喀斯特(岩溶)裂隙溶洞水又可分为以下 2 种类型:①浅埋型隐伏喀斯特裂隙溶洞水。多分布于中国南部与东部地区,如广东的广花盆地和湖北江汉平原东北部,钻孔单位涌水量为 0.36~28.1 立方米/时·米。山东淄博盆地中共有 3 层隐伏的碳酸盐岩层,其中第 1 和第 3 层的裂隙喀斯特水

较为丰富,钻孔单位涌水量为 72 立方米/时·米,属硫酸钙型水。此外在粤

北、江西、湖南、湖北、淮北及太行山山前等地亦均有分布,水量一般较丰富。②深埋型隐伏喀斯特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的下部。在四川盆地巨厚的红色岩层下隐伏有多层的二叠、三叠系石灰岩承压含水层,多为高矿化度的盐水及盐卤水,单井出水量可达 122 立方米/时。华北平原在深埋的寒武、奥陶系灰岩中亦蕴藏有较丰富的喀斯特裂隙溶洞水。

属基岩山区地下水的有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玄武岩等岩层中的地下水,主要含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仅在局部碎屑岩中有孔隙-裂隙水。

岩浆岩为主的裂隙水岩浆岩类浅部常含有风化裂隙潜水。多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为华力西期的花岗岩及火山岩类,水质良好,但泉水流量较小。在中国东南沿海广布的为侏罗纪火山岩及燕山期花岗岩,泉水多以下降泉沿微弱的风化带出露,流量 0.3~0.9 立方米/时,浙东火山岩地区泉水较多,流量为 0.1~3.6 立方米/时;粤东裂隙发育,风化层较厚, 泉水流量为 1~3 立方米/时,在局部构造破碎带可达 30 立方米左右。

变质岩为主的裂隙水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及秦岭山区及东南沿海的变质岩带,地下水常埋藏于构造裂隙带中。西北山地泉水出露较多,在天山流量一般为 5~30 立方米/时。闽北、闽西及江西等地变质岩类含水微弱,泉水流量多小于 3 立方米/时。若变质岩中夹有大理岩时,常有

层间裂隙水,如安徽合肥的龙泉流量达 2.7 立方米/时,水质良好,均为低矿化的重碳酸盐型淡水。

碎屑岩为主的裂隙水多分布于西北的一些山区,内蒙古高原及藏东、川西等地。在新疆的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均分布有不同地质时代的碎屑岩类,泉水流量 5~30 立方米/时,水质良好。天山北麓山前地带主要为承压水,局部自流,钻孔涌水量大于 10 立方米/时,矿化度随深度而增高,祁连山和秦岭山地主要为泥岩、页岩、砂岩及砂砾岩互层,富水中等,在构造与地貌条件控制下,形成很多小的山间自流盆地,泉水流量为 5~30 立方米/ 时,若出露于断裂带上则可达 80 立方米,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 1 克/升。鄂尔多斯高原和陕北属于中、新生代构造盆地,侏罗系分布广泛,白垩系及第三系砂岩,砂砾岩含水层水量较丰富,水质良好,但至陕北高原西部含水层逐渐变薄,矿化度增高,水质变差。在藏东、川西山地和四川盆地中广布有轻变质的中、新生代砂页岩、砾岩等,地下水多富集于砂岩裂隙和层间裂隙中,在山区的构造盆地中,常在薄层松散沉积物覆盖下的碎屑岩中形成自流盆地,水量一般不大。四川褶皱地带浅部普遍富集自流水,水头高度一般不超过 20 米,自流量 11 立方米/时左右。在台湾中央山地及其毗连的丘陵地区,也有中新生代碎屑岩分布,一般含水程度较差,属弱矿化的重碳酸盐型水。

玄武岩类地区的孔隙-裂隙水中国从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早期的玄武岩喷发,主要分布于吉林东部、内蒙古、雷州半岛、滇西及澎湖列岛等地。玄武岩在形成过程中常伴随有发育良好的柱状节理和产生气孔构造,为地下水的蓄集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吉林东部玄武岩出露于地势低洼的河谷中,受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属中等富水。内蒙古熔岩台地玄武岩直接覆盖于第三系红土或第四系粘土层上,往往沿古沟谷形成富水地段。雷州半岛玄武岩与松散砂层呈互层为底部的古风化红士层所隔,成为被玄武岩所穿插的自流盆地, 其中浅部为潜水,下部为承压水,水质水量均佳。澎湖列岛表层有玄武岩分布,底部为砂、页岩互层,降水通过玄武岩的风化带渗透补给到底部岩层中,

具有透水而不含水的特征。

最后为多年冻土区地下水。中国的多年冻土区地下水可分为高纬度山地多年冻土地下水及中、低纬度高原多年冻土地下水,前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及新疆阿尔泰山地等,黑龙江省北部由北往南冻土由连续分布渐变为断续分布的岛状冻土,冻土层厚度由 120 米渐减至 30 米左右,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由上至下可分为冻结层上水,水质较好,水量不大;次为冻结层间水,主要埋藏于冻土层内的融区,含水层厚度变化不大,水量较小; 最下为冻结层下水,多属承压水,质好量大,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 13 立方米

/时·米,是较为可靠的供水水源。中、低纬度高原多年冻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天山、祁连山及青藏高原,冻结层上水普遍分布,多在地形相对低洼或山坡地带,水质好但水量较小。冻结层下水具有承压性,一些断陷谷地和盆地, 往往为冻结层下水富集的良好场所,如位于唐古拉山北侧的温泉断陷谷地, 在厚约 10~15 米的多年冻土层下,承压水或自流水分布普遍,钻孔涌水量为

10.8 立方米/时,属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矿化度小于 0.5 克/升。热水与矿水 中国出露地面的温泉和矿泉即有 2600 多处。热、矿水有从

内陆向东南沿海地区和云南及青藏高原温泉数量逐渐增多,水温逐渐增高的趋势。仅粤、闽、台 3 省就有温泉 500 多处,温度多在 50~60℃以上,属中、高温热水。广东东山湖温泉区已发现有 104℃的高腾冲火山温泉温热水,福州市钻孔孔口水温达 98℃,台湾屏东温泉高达 140℃。云南温泉最为集中, 计有 480 处左右,仅滇西著名的腾冲火山温泉,在南北长 115 公里,东西宽

55 公里的范围内,即有温泉 50 多处,最高温度 105~110℃,有些属间歇性喷泉。西藏高原也分布有许多高温间歇性喷泉,水温在 80℃以上(相当于当地水的沸点),著名的羊八井温泉属高温气泉,水温 92℃。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均有大量温泉出露。四川热水分布多集中盆地东部及西部的边缘山地,计 250 多处,东部多中、低温热泉,如重庆市的南、北温泉,水温 37~ 41℃;西部则分布于甘孜、理塘、康定、西昌和会理一带,以中、高温较多, 如甘孜气泉 96℃,康定 92℃。其他较集中的地区还有湖南 70 多处,最高温度 91℃;江西 50 多处,水温 82℃;辽东半岛 60 多处,水温多在 50℃以上; 山东半岛的东部,温度高达 96℃。此外在太行山、吕梁山、秦岭东段、渭河谷地等均有温泉出露,如著名的陕西临潼华清池,水温 50℃。在天山北麓、昆仑山、青海东部等地也有不少温泉出露,如青海贵德热水沟温泉,水温达93.5℃。

在中国许多大平原如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等,都发现了丰富的地下热水,在四川、柴达木等内陆盆地中还发现有高矿化的浓热卤水,矿化度高达 350 克/升以上,含有碘、溴、硼、锂、铷、铯、锶、钡等微量元素。

中国的冷矿水主要分布在东北长白山脉,大、小兴安岭及内蒙古高原, 青海东部等地,大多为碳酸泉,如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冷碳酸矿水,游离 Co2 含量达 1475.5~1760 毫克/升;内蒙古高原在下白垩系和第三系的含碳质岩层中有较广泛的分布,游离 CO2 含量一般均在 350 毫克/升以上。其他还有吉林的药水泉、辽宁的皮子窝矿泉、甘肃的白浪沟矿泉。台湾省也有 20 多处冷

矿泉。综上所述,中国大致可划分为以下 6 个地热构造带:①滇、藏地热带;

②台湾地热带,多为高温水与湿蒸气型为主的地热田;③东南沿海地热带;

④郯城—庐江断裂地热带,北起黑龙江省,经辽、吉向南至山东、江苏,为

中国东部主要地热带,江苏东海温泉区钻孔水温 94℃(孔深 545 米),地热梯度 3.42~4.57℃/100 米;⑤川滇南北向地热带;⑥祁吕弧形地热带,自河西走廊、甘肃中部到太行山地区,包括汾渭谷地等,一般多为低温热水。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国家之一。水井的开凿利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的木结构水井)可上溯到 5700 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汉朝四川自贡地区在中生代坚硬岩层中开凿了深达百米以上的自流井以汲盐卤水,比法国和意大利 12 世纪出现的自流井至少要早千年。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坎儿井”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一直延用至今仍不失为当地引用地下水灌溉的有效方法。中国地下水年径流量约为 8288 亿立方米,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各地区均已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了地下水作为城市生活用

水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如河北平原自从大力发展井灌以来,已成井 40

多万眼,年开采地下水量约 100 亿立方米,井灌面积 200 多万公顷,占全区水浇地面积的 60%,耕地面积的 1/3 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机井化和井渠双保险。此外,在解决缺水山区人畜供水、发展草原畜牧业供水、沙漠地区的开发治理,以及滨海及沿海岛屿地区、西北黄土地区、南方红层分布地区、喀斯特缺水地区等的工农业供水问题,都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在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方面,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已完成了 1:20 万或 1:50 万比例尺的测绘工作,获得了地下水的基础资料。在水资源计算,热、矿水的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和防止地面沉降方面也都有了良好开端。

(阎锡玙 焦淑琴)

Zhong guo de dizhen

中国的地震(earthquake of China) 中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远在 3000 多年前,《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发七年(公元前 1831 )泰

山震”的记载。最早描述的是周幽王二年(公元前 780 )的陕西西周地震。几千年来积累的丰富地震资料,为地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中国又是最早发明地震仪,并用地震仪观测地震的国家。公元 2 世纪,张衡创

制候风地动仪,设于京师(今洛阳),观测地震。近代中国于 1930 年在北京

西山鹫峰设立了第 1 个地震台,次年又于南京北极阁设立了第 2 个地震台, 出版了地震观测报告。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地震科学发展迅速。中国地震科学工作者成

功地预报了 1975 年辽宁省海城地震和 1976 年的四川省松潘地震,为中国地震科学作出贡献。

地理分布 中国地震多呈带状密集分布,可划分为:

①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以台湾省及其邻近的海域地震活动最为频繁,次在粤、闽两省的沿海地带及海南岛北部,也有较频繁的地震发生。② 北起沈阳,向南经辽东半岛、渤海湾、山东的郯城、安徽的庐江,最南可到湖北黄梅的地震带。该带历史上多次发生过 7 级以上地震,甚至发生过 8 级地震。③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的一连串盆地和渭河盆地。是中国历史上强度大而频度高的地震活动带之一。④中国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向南横越秦岭,通过甘肃文县,沿四川盆地的西北和西缘, 直至滇东地区,总长约 2000 多公里的范围内,是中国规模巨大的强烈地震带,也是中国东西两部地震活动区的分界线。⑤喜马拉雅—滇西地区,是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经过中国的部分。该区震中密集,且屡有强震发生。⑥从西昆仑至祁连山和河西走廊亦为地震分布带。⑦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南北亦为

地震活动带。

中国西部地震活动较频繁,且震中分散;中国东部地震活动不如西部频繁,但地震活动期延续时间长。台湾为一例外,是全国地震活动最高地区, 频度高、强度大,震中十分密集。中国各省地震情况见表。

深度分布 地震震源位置按深度可分为浅源(70 公里以内)、中源(70~ 300 公里)和深源(300~700 公里)地震。中国的破坏性地震多为浅震。东部地区震源深度大致在 30 公里范围内,西部地区较深,约 30~50 公里。如1966 年 3 月 8 日邢台地震(M=7.2)和 1970 年 1 月 5 日通海地震(M=7.7)

的震源深度均仅 10 公里左右。1976 年 7 月 28 日唐山地震(M=7.8)的震源

深度亦仅为 16 公里。

除浅源地震外,在帕米尔、新疆西南部、西藏南部及台湾省东南沿海等地,还有中源地震分布。中国的吉林省东部和黑龙江省东部的延吉—牡丹江一带,还有少数深源地震。其深度多为 500~590 公里,少数为 300~400 公里。由于震源深度较大,即使震级很大,也不会对地表形成大破坏。

地震活动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自公元 1500 年以后,中国地震活动共有两次大的活动高潮:一次发生在 1556~1739 年;另一次是从 1830 年开始。这两次地震活动高潮之间的 1740~1830 年,地震活动则相对平静。如从较小区域作为一个活动单元进行研究,各个地震区的地震活动还有其各自的特点。

①盛衰交替。地震活动在不同地震区盛衰时间长短不一,同一地震区内的每次地震活动期历时大致相等。根据地震活动期的长短,约可分为 3 类:

第 1 类活动期约 300~500 年,如华北、华南、青藏高原北部等地震区;第 2

类约为 100 年,如新疆中部及青藏高原中部等地震区;第 3 类约为几十年,

如台湾东部和青藏高原南部等地震区。各个地震区的活跃期都发生大量 6 级

以上的地震。除个别地震区外,每一活跃期中都发生过 8 级的强烈地震。平静期内一般没有或很少发生 7 级以上地震。6~6.9 级地震亦很少发生。

②活动期的阶段性。每一活动期中可分孕育、发前、主发和余舒四个阶段。孕育阶段亦为地震能量的积累阶段,在各地震区的持续时间长短不同, 差别也很大,短者不过十年左右(台湾省),长者达数百年以至千年(汾渭地堑和华北平原)。在发前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地形变化和各种物理场的变化, 亦有以前震形式释放能量的,但仍以积累为主,持续的时间亦因地而异。主发阶段释放形式可以有两种,有一次主震大释放的单发式,或几次大震构成

各省(区)地震数目统计表

地 震 次 数 省(区)

9 > M*≥ 8 8 > M ≥ 7 7 > M ≥ 6 6 > M ≥ 5 合计

始记年代

(公元)

河北

1 4

22

90

117

前 231

山西

1 5

14

53

73

144

山东

1 2

4

29

36

前 70

内蒙古

1

8

21

30

849

河南

6

20

26

前 519

湖北

3

18

21

前 143

湖南

1

9

10

1509

江西

1

8

9

319

安徽

4

19

23

294

江苏

4

12

16

前 179

浙江

0

福建

1

3

47

51

963

台湾

2 15

235

520

772

1654

广东

4

9

32

45

288

广西

1

6

7

288

辽宁

1

3

17

21

294

吉林

3

12

13

28

2

黑龙江

3

6

10

19

1137

陕西

1 1

6

30

38

前 1177

甘肃

2 11

27

50

90

前 9

宁夏

2 4

10

26

42

143

青海

3

25

79

107

138

新疆

3 18

91

370

482

1600

四川

19

47

147

213

前 26

云南

1 16

81

303

401

前 26

贵州

7

7

1526

西藏

4 11

83

363

461

642

合计

19 121

703

2299

3144

* M 为里氏( Richter )震级,资料截至 1990 年 12 月。

主震大释放的连发式。随后进入余舒阶段,以一系列有规律性的余震序列将剩余能量释放完毕,地震区趋于平静,结束一个地震活动期。

③强震的重复。同一地震带中,各活动期的强震可在同一断裂段上甚至同一地点重复发生,X 度地震也可以在原地重复。例如川西鲜水河断裂带西北段,于 1816 年和 1923 年都发生 X 度地震,则木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汇处 1536 年发生 X 度地震, 1850 年又发生 X 度地震等都是例证。

地震活动强度 按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中国地震大致可分为 3 类地区:

①强烈地区。包括台、藏、新、甘、青、宁、川西和滇等省区。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大大超过其他地区,是中国地震活动最显著地区, 自 1900 年以来的地震记录占全国地震总数的 80%。

②中等地区。有冀、晋、鲁、陕西关中地区、辽南、吉林延吉地区、皖中、闽粤沿海和桂等省区。这些地区的强震震级可达 7~8 级,但频度较低,

地震的分布也不如前类地区密集。自 1900 年以来的地震记录占全国地震总数的 15%。

③微弱地区。有苏、浙、赣、湘、鄂、豫、黔、川东、黑、吉及内蒙古的大部分。这类地区仅偶尔发生破坏性地震,最大震级亦仅 6 级左右,强震

间隔时间较长,一般均在百年以上。自 1900 年以来,破坏性地震较少,只占全国地震的 5%。

地震与活动性断裂的关系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一样,中国地震的孕育与发生和活动断裂有密切关系。

到目前为止,中国记录的 8 级地震,均发生在延伸长度达数百公里以上的强烈活动的大断裂带上或断陷盆地内;7~7.9 级地震中,绝大多数发生在长达 100 公里以上的活动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内;6~6.9 级地震中的 90

%以上均与长达数十公里以上的活动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有关。

中国强震分布还和活动断裂带的特殊构造部位有关:①有 50%左右的强震发生在不同方向的活动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例如 1927 年甘肃古浪 8 级地震即发生在北西西向祁连山北缘深断裂和古浪—宕昌北北西向断裂文汇处; 1975 年辽宁海城地震发生在郯城—营口深断裂带北段的北北东牛居—油燕沟深断裂和北西向大洋河断裂的“汇而不交”的复合部位。②15%左右的强震发生在活动断裂的拐弯地段,例如 1920 年海原 8.5 级地震发生在北西向祁连山北缘深断裂向南南东方向拐弯的地段。③15%左右的强震发生在活动性大断裂的强烈活动地段,例如 1960 年新疆玛纳斯 8 级地震发生在北西西向准噶尔盆地南缘深断裂活动最强烈的地段。④还有一些强震发生在活动断裂的端部或闭锁段。例如 1949 年新疆轮台西北 7.25 级地震可能是发生在东西向秋立塔克断裂的东端。

按强震和活动断裂的活动时间统计,中国大陆地区 6 级以上地震约 70% 发生在第四纪以来有明显活动的断裂上,约 20%强震发生在新第三纪以来有活动的断裂上,只有 10%的强震分布在新生代以来活动断裂带上。

中国地震活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中国除了喜马拉雅、台湾东部海域地区外,主要位于欧亚板块内部。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板内地震类型。然而,中国地震的发生却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及菲律宾板块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些板块的运动及其间的相互作用,为中国地震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台湾和东南沿海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的影响,而且距碰撞带较近,因而地震的强度、频度均为全国之冠。华北各省,包括辽、冀、鲁、苏北、晋、豫、陕、宁等省区,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向西推挤的影响, 其间有些地区同时受到太平洋、印度洋板块两方面压力的影响。上述地区均为多震区,地震强度甚大。中国西南及西部地区,包括川西、滇、藏、青、甘、新各省区,大多受印度洋板块向北推挤的影响。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引起青藏高原抬升,使在碰撞带上地震频度高、强度大。中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的深震区,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以东的太平洋板块向西直接俯冲的结果。此外,中国南方及东南各省区,地震活动都较少, 可以称为相对的稳定区。这种现象解释为太平洋板块在小笠原及马里亚纳海沟经过一次俯冲后,向西推移至菲律宾板块西缘,经过第 2 次俯冲后已没有剩余更多的推移力,因而中国南方各省区的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另外,黑龙江、吉林西部和内蒙古地区亦为较稳定地区,可能因太平洋板块经过北海道东和锡霍特—阿林两次俯冲后,压力已大部分消失之故。

(杨景春 闻学泽)

Zhongguo de dongtu

中国的冻土(frozen ground of China) 中国冻土可分为季节冻士和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占中国领土面积一半以上,其南界西从云南章凤, 向东经昆明、贵阳,绕四川盆地北缘,到长沙、安庆、杭州一带。季节冻结深度在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吉林省西北部可超过 3 米,往南随纬度降低而减少。多年冻土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西部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及青藏高原等地,总面积为全国领土面积的 1/5 强。有人提出中国冻土分为多年冻土(2 年以上)、季节冻土(1 月以上)、瞬时冻土(小于 1 月),其区划前提分别为年均地面温度、最低月均地面温度、极端最低地面温度等于或低于 0℃。瞬时冻土南界大致与北回归线一致。多年冻土主要特征如下。

分布中国多年冻土又可分为高纬度多年冻土和高海拔多年冻土,前者分布在东北地区,后者分布在西部高山高原及东部一些较高山地(如大兴安岭南端的黄岗梁山地、长白山、五台山、太白山)。

①东北冻土区为欧亚大陆冻土区的南部地带,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北而南,分布的面积减少。本区有宽阔的岛状冻土区(南北宽 200~400 公里),其热状态很不稳定,对外界环境因素改变极为敏感。东北冻土区的自然地理南界变化在北纬 46°36'~49°24',是以年均温 0℃ 等值线为轴线摆动于 0℃和±1℃等值线之间的一条线。

②在西部高山高原和东部一些山地,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即多年冻土分布下界)方有多年冻土出现。冻土分布具有垂直分带规律,如祁连山热水地区海拔 3480 米出现岛状冻土带,3 780 米以上出现连续冻土带;前者在

青藏公路上的昆仑山上分布于海拔 4200 米左右,后者则分布于 4350 米左右。

青藏高原冻土区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平均 4000 米以上)、面积

最大(超过 100 万平方公里)的冻土区,其分布范围北起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抵国界,东缘至横断山脉西部、巴颜喀拉山和阿尼马卿山东南部。在上述范围内有大片连续的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在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均温和降水分布西、北低,东、南高的总格局影响下,冻土分布面积由北和西北向南和东南方向减少。高原冻土最发育的地区在昆仑山至唐古拉山南区间,本区除大河湖融区和构造地热融区外,多年冻土基本呈连续分布。往南到喜马拉雅山为岛状冻土区,仅藏南谷地出现季节冻土区。

中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和经向的变化规律。冻土分布下界值随纬度降低而升高。二者呈直线相关。冻土分布下界值中国境内南北最大相差达 3000 米,除阿尔泰山和天山西部积雪很厚的地区外,下界处年均温由北而南逐渐降低(由-3~-2℃以下)。西部冻土下界比雪线低 1000~ 1100 米,其差值随纬度降低而减小。东部山地冻土下界比同纬度的西部高山一般低 1150~1300 米。

影响冻土分布的区域性因素很多。青藏高原沿活动断裂常形成融区

(道),这些融区将连续冻土切割成片状分布。坡向和坡度的差别,往往使山地冻土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如在西部高山高原,南北坡冻土下界相差200~400 米。

温度与厚度 中国多年冻土属于温度较高、厚度不大的多年冻土。东北地区多年冻土的年均温度(指地温年变化层底部的温度)大多在-1.5~0℃,最

低-4.2℃;纬度降低 1 度,年均地温升高 0.5℃左右;地温年变化深度 12~ 16 米。冻土厚度亦随纬度降低而减小,最厚达百米,大多在 50 米以下。低洼处冻土比高处温度低、厚度大,有别于一般随地势增高冻土温度降低和厚度增大的特点,这是东北冻土的典型特征。在西部高山、高原冻土区,海拔每升高 100 米,冻土温度降低 0.6~1.0℃,厚度增加十几米至 30 米不等; 地温的纬向变化与东北大致相同;年均温度最低-5~-4℃,厚度达一二百米; 地温年变化深度由 6~7 米至 17 米不等;南北坡年均地温差 2℃左右,冻土厚度 50~80 米,细颗粒冻土层温度比粗颗粒土低,在高原上要差 1~3℃。

季节冻结与融化 按年均地温分类,中国多年冻土区的季节冻结和融化应属过渡、半过渡及长期稳定类型,对于东北区以前两者为主,对于西部冻土区以后两者为季节融化层大多与多年冻土层相衔接,在多年冻土南界和下界附近及冻结层上水冻不透的地段会出现不衔接。最大季节融化深度在细颗粒土中为 0.5~2.5 米,东北和西部冻土区相差无几,但在基岩裸露的山坡和山顶,东北达 8~10 米,高原上只有 3~4 米。季节冻结层主要分布在融区内, 最大冻结深度 2~8 米不等。季节冻结和融化层与冻结层上水之间有密切的、特殊的动力联系,是冻土区各种冻土现象的发育、工程建筑物冻害及北方许多农田春涝产生的直接原因。

地下冰 中国多年冻土层中地下冰分布广泛。其分布也呈现一定的地带性规律,随年均地温降低,土的含冰量和地下冰厚度有增加的趋势。但其地域分异规律却受地形、岩性和含水量等区域因素制约。在植被茂密、地表潮湿的缓阴坡(青藏公路沿线坡度小于 10°)和山间洼地,含水量很大的湖相沉积和坡积(包括泥流堆积)粉、粘粒为主的细颗粒土或泥炭层中,常发育有厚度几十厘米至 6~7 米的厚冰层,顶面大多平行地面,埋深与最大季节融化深度几乎一致(几十厘米至 1~2 米)。水平厚冰层主要发育在地温年变化层之内,往下迅速变薄。成因类型有分凝冰、胶结—分凝冰,前者发育在后生型冰土层中,后者形成于后生、共生兼有的复式冻土层中。在冻胀丘中发育有侵入冰和分凝冰。在砂卵砾石层及碎屑层中,地下冰多为胶结或胶结—分凝类型,常构成砾岩状构造冻土,间有层状、网状、包裹状构造冻土。在天山冰碛层中发育有厚达百米、含冰量很大且垂向分布均匀的共生冻土层。此外,天山的冰碛层里发现有埋藏冰,大兴安岭古石海中在苔藓层下即见块石间有地下冰。在基岩中地下冰常沿裂隙呈脉状分布,大兴安岭冰脉宽达 15~ 20 厘米,延伸至地下 50 余米。中国冻土区至今尚未发现如西伯利亚和北美所见到的大型冰楔和冰脉。

冻土现象 中国冻土现象种类繁多,有热融滑塌、热融沉陷、热融湖、融冻泥流、冻胀丘、冰椎、多边形土、石海和石流、石冰川等等,以热融滑塌、暖季时发生的隆胀丘更具特色。

冻土现象的分布和组合具有一定的纬度和垂直地带性规律,如以寒冻风化为主要营力而产生的冻土现象石海、石流等,随海拔、纬度增高而发育; 热融沉陷作用随海拔、纬度降低有所增强;冻胀丘、冰椎普遍发育在山麓、沟地和河谷地带。

多年冻土形成时代 中国多年冻土在晚更新世冰期时分布广泛,且规模较现代大。但对晚更新世以来的冻土存在不同意见。对于青藏高原,一种意见认为晚更新世冻土在全新世高温期消融殆尽,现代冻土形成于新冰川期(距今 3000 年);另一意见认为在高温期仅上部有过消融,新冰川期时冻土又有

新的增长。对于东北区冻土,目前认识较倾向于高温期时上部冻土局部有过消融,局部地方可能融透,小冰期时又有增长。新老冻土叠加的冻土层与单一新冻士层(距今 3000 年以来形成的)的界线,大致与现今大片连续冻土区南界相当。

中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退化尤为显著,已影响到林区生态平衡,但并不排除在现代气候条件下,适宜的地方仍会有新冻土生成。对于青藏高原的冻土除退化的看法外,尚有认为青藏高原冻土正处在新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周幼吾)

zhongguo de ganrefeng

中国的干热风(dry—hot wind of China)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在各地区有干热风、热风、干旱风及热干风等不同称呼。如宁夏银川灌区称热风,山东济宁及徐淮地区称“西南火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称干热风。

形成 中国发生的干热风,一般与东亚大气环流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春夏之交,冷高压南下之后,由于内陆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空气迅速增暖,在大气低层形成干热的变性气团,华北及华东的部分地区处于高压后部、暖低压前部的天气形势下,利于形成干热风的天气;中国西北地区的干热风, 主要是从中亚地区东移来的高压脊在青藏高原和中国西北地区得到走展或加强的过程产生;其次是从中国青藏高原高压在原地发展北抬而形成,在多数情况下,往往是由上述两种情况结合而形成。干热风可分为大气高温、干旱的高温低湿型和雨后高温、猛晴的雨后青枯型两类。

危害性及地区分布 干热风主要危害在于高温低湿环境造成冬、春小麦及棉花等作物生理干旱,影响产量,其中冬小麦受害最为严重,对春小麦及棉花的危害仅见于西北地区。小麦开花时如遇干热风,可造成不实和小穗数增加;灌浆乳熟期如遇干热风,造成籽实瘦秕,千粒重降低,产量下降;黄熟期如遇干热风,可使小麦出现“早熟”、“青秕”现象。小麦受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各地区不一,危害程度除决定于干热风出现的强度、持续时间等因素外,还与作物的品种、生育期、生长状况、土壤性质、栽培管理措施及前期气象条件、病虫害情况有密切关系。

受干热风危害的区域约为北纬 32°~48°,东经 75°~120°之间,发生干热风的主要地区有:①华北平原干热风区。北起长城以南,西至黄土高原,南自秦岭、淮河以北,东至海滨,这一地区亦为中国冬麦主要产区。其中冀、鲁、豫危害最重,沿海地区较轻;苏北、皖北一带干热风危害也颇频繁。②西北干热风区。主要包括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及新疆盆地,是中国春小麦主要产区。干热风一般是盆地重于山区,其中尤以吐鲁番盆地为全国干热风最严重地区;河套地区危害略轻;河西走廊地区干热风有西多东少,北强南弱,低重高轻的特点。受干热风危害的程度,各地差异很大。一般低洼盆地、沙漠边缘、谷地、山脉背风坡等受害较重,而丘陵薄地、沙地、阳坡地危害轻。同时,随海拔升高,危害程度也逐渐减轻。

时间分布 干热风天气在中国从 4~8 月均可出现,约 2~4 年出现一次危害严重年。对小麦有危害的是 5~7 月发生的干热风,特别是 5 月中、下旬, 中国冬麦产区的华北平原与徐淮地区,小麦正进入灌浆盛期;西北春麦区一般为 6 月中、下旬到 7 月上旬进入灌浆期,此时发生的干热风对小麦危害最

大。一般而言,干热风因不同地区在年中出现的频率为:徐淮地区集中在 5

月下旬到 6 月上旬,平均 10 年 4 遇;冀中平原在 5 月末和 6 月中旬初,年均

有 10 天干热风,一次干热风过程以持续 1~3 天者居多;晋中和晋东南在 6 月上旬出现最多,持续天数 1~5 天,河套地区是 6 月中、下旬居多;河西走廊西部干热风天气最多旬在 6 月上旬,中部地区 7 月上旬;新疆的托克逊、若羌几乎年年发生重干热风。中国小麦受干热风的危害,东南部早于西北部, 危害的轻重程度地区间、年际间均不相同。近年来,小麦干热风科研协作组以干热风年均日数和过程次数为主导指标,年型机遇为辅助指标,运用迭加分析,初步划分重、次重、轻和无 4 个等级,作出了中国第一个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中国北方各地在防御干热风危害方面有“躲”、“抗”、“防” 的经验。

(张养才)

Zhong guo de gebi

中国的戈壁(gobi in China) 蒙古语和满语中的“戈壁”系指内蒙古高原上地面较平坦、组成物质较粗疏、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的广大地区。文中“戈壁”仅指砾质、石质荒漠,半荒漠平地,而“沙漠”则仅指荒漠、半荒漠和干草原地沙地。中国的戈壁广泛分布于温都尔庙—百灵庙—鄂托克旗—盐池—线以西北的广大荒漠、半荒漠平地,总面积约 45.8 万平方公里。

自然特征 戈壁的主要自然特征是:①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干燥度在 20 以上。寒暑变化剧烈,气温年较差一般达 40℃以上,夏秋季日较差亦达 30℃以上。日照丰富,风力劲遒。②地面组成物质以粗大的砾石或基岩为主。经准平原作用而形成的石质戈壁地区,绝大部分是被覆薄层砾砂的削平的基岩,水土极端缺乏,植物极难生长。在由厚层堆积物覆盖的砾石戈壁上,地面组成物质各处不同,但以具有一定比例的砾石并以具有显著的“砾面”为共同特色。③地面平坦,但也略有起伏,微形凹下的侵蚀沟广布,造成较良好的水土和小气候条件,植物生长亦较好。④水源缺乏,属于内陆流域,地表径流稀少(多由区外流入),地下水位较低。局部地区, 特别是河流两岸和盆地边缘,也有较多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为开发利用和改造戈壁提供有利条件。⑤土壤以肥力较低的棕色荒漠土、灰棕荒漠土和棕钙土为主,土层薄,质地粗,水分和养分缺乏,而盐分含量丰富。⑥植被较沙漠更为稀疏,以灌木、半灌木荒漠和荒漠草原为主,种属较单纯,一般覆被度仅 1~5%左右。不少地方(例如塔里木盆地的昆仑山北麓,柴达木盆地的当金山口南麓及甘、新毗邻地区的嘎顺戈壁、诺明戈壁等)甚至寸草不生。但有部分地区,例如祁连山地北麓和内蒙古二连附近地区,覆被度可达 20~ 30%以上,是良好的草场。

类型 戈壁可分为剥蚀(侵蚀)和堆积两大类型,并可再分为若干亚类。各戈壁类型分布往往由山地向两侧各地或盆地作带状排列。

①剥蚀(侵蚀)类型。戈壁形成过程以剥蚀(侵蚀)作用为主,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及其边缘山地,为白垩纪以来连续耸起成陆,其后未经海侵或剧烈地壳运动因而长期处于剥蚀作用的地区。地面组成物质较粗, 地面起伏稍大,基岩时常裸露,砾石堆积很薄,水土资源贫乏,又可分为 2 个亚类:

  1. 剥蚀(侵蚀)石质戈壁。作狭带状分布于马鬃山等内蒙古高原边缘山地及其山前地带,准平原化现象显著,地面几乎全部为戈壁,而戈壁面上基本没有或很少堆积物,因而大部分地方基岩裸露,山地基本削平,仅以零星

残丘存在。地面平坦而略有起伏,侵蚀沟广布。常流河缺乏,地下水位埋深10 米以上。土壤瘠薄,以粗骨质石膏棕色荒漠土和石膏灰棕荒漠土为主,植被极稀疏,覆被度不及 1~5%,以散生的红砂、泡泡刺、勃氏麻黄、梭梭等为主。

  1. 剥蚀(侵蚀)—坡积—洪积粗砾戈壁。广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在马鬃山、天山等山麓地带也有狭带状分布。地面组成物质以直径 2~20 厘米粗砾为主,由坡积—洪积作用而成,带棱角,分选作用和磨圆度不佳,一般堆积物厚度不到 1 米,其下即为削平的基岩;距山地愈远,堆积物的颗粒愈细,厚度也愈大,地面基本平坦,自山地向两侧逐渐倾斜,坡度一般为 3~5 度,侵蚀沟发达,但常流河不多,地下水位深达 10 米以上。土壤瘠薄,以砾质灰棕荒漠土和棕钙土为主。植被覆盖度一般为 1~5%,以红砂、泡泡刺、珍珠、包大宁等为主。

②堆积类型。戈壁形成过程以堆积作用为主。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及河西走廊等内陆盆地边缘及山麓地带。上述内陆盆地周沿的高大山地(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经长期剥蚀和侵蚀后,产生大量岩屑碎石,在山麓及盆地边缘堆积,即为戈壁形成的丰富物质基础。昆仑山北麓戈壁带宽达 200 公里,酒泉附近祁连山北麓砾石层厚达 700~800 米。本类型包括下列 3 个亚类:

  1. 坡积—洪积碎石和砾砂戈壁。主要分布于山间盆地的边缘和山麓地带。戈壁分布特点是与石质低山及山间盆地相错综,或广大成片,或较为零星。戈壁的地区差异性甚显著。例如在马鬃山地,戈壁分布于山间盆地的边缘,由强烈剥蚀的古老岩层风化物就近坡积和洪积而成,地面坡度达 3~5 度,砾径多为 3~10 厘米,一般具有明显的漆皮,当地称为“黑戈壁”,土壤多为贫瘠而厚仅 50~60 厘米的石膏棕色荒漠土,植被覆盖度 5%左右,人烟稀少。在祁连山地则情况不同,由洪积—坡积形成的戈壁位于海拔 2200 米以下的山间盆地边缘,组成物质为粗大的砾石和碎石,呈灰色或灰黑色, 当地称为“白戈壁”。地面坡度达 5~10 度,降水较多,水文网较密,植被较好,覆盖度可达 20~30%左右,基本上已绿化。

  2. 洪积—冲积砾石戈壁。分布面积在堆积类型中最为广阔。地貌上相当于山麓扇形地,地面绝大部分是砾石戈壁,主要由第四纪洪积、冲积物组成。砾石磨圆度较好,分选较明显。戈壁分布和性质也表现了地区差异。例如在马鬃山南麓倾斜平原,砾石戈壁作东西向的狭带,砾石层约厚 10~20 米,砾径 2~10 厘米,均有棱角和漆皮。祁连山北麓扇形地,其砾石戈壁作东西向的宽带,砾石层厚 100 米左右,砾径 2~20 厘米,磨圆度较好,呈灰色及灰黑色。

  3. 冲积—洪积砂砾戈壁。多位于山麓冲积扇前缘,或沿现代和古代河床及局部洼地分布,戈壁散布于绿洲或盐碱滩之中,面积不大,自然条件在各类戈壁中最为良好。例如疏勒河中下游戈壁,主要由河流冲积砂砾组成,水平层次明显,砾石磨圆度较佳,分选作用显著,砾径以 1~5 厘米居多。有河水可供灌溉,地下水位深不及 5 米,可挖沟灌溉。土壤为肥力较高的冲积土, 细土物质较其他戈壁类型为多,土层较厚,植被也较茂密,以骆驼刺、勃氏麻黄、泡泡刺等为主,黑河下游戈壁还有梭梭、胡杨、沙枣、红柳等林带。

(赵松乔)

Zhong guo de hai’an

中国的海岸(coast of China)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 1.8 万多公里,如果加

上 5000 多座大小岛屿的海岸线,总长 3.2 万多公里。

中生代以来形成的构造体系控制了整个海岸的平面格局。杭州湾以北, 海岸线穿过几个隆起带和沉降带,海岸地形表现为上升的山地丘陵海岸与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分布,但以平原海岸居多。杭州湾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则为整体抬升的山地丘陵海岸,其间镶嵌了小块的河口平原。此外,大致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在平原海岸与山地丘陵海岸的基础上,或发育了珊瑚礁, 或丛生红树林,形成了中国另一个重要的海岸类型——生物海岸。

平原海岸 可分为三角洲与三角湾海岸、淤泥质平原海岸及砂质或砾质平原海岸等 3 类。

三角洲海岸(包括三角湾)三角洲海岸是平原海岸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冰后期最大海侵后,由于流域来沙在河口不断加积而成的。这类海岸在黄河、长江、珠江等河口较为典型,其他如滦河、韩江及台湾的浊水溪等河口也都有发育。位于钱塘江河口的杭州湾则是三角湾的典型。

黄河每年入海泥沙达 12 亿吨,其中 40%在口门附近堆积,河口沙嘴以每年 2~3 公里的速度向海伸展,三角洲岸线不断前进,尾闾河段延长,河床纵比降减小,径流宣泄不畅,洪水时易于发生分汊或改道。由于尾闾多次摆动,形成扇形复合三角洲。长江口和钱塘江口在冰后期海侵时均为溺谷式海湾,导致发育过程殊异。长江水量丰富,每年有 4.86 亿吨泥沙向河口输送, 水丰沙多,河口沙岛发育,河口边滩不断淤涨。在涨落潮轴线摆荡过程中, 有些老沙岛向北岸并靠,新沙岛又不断出现,河口河槽因此而束狭,河道成形,河槽加深,河口逐渐下移。在岸线向海推进过程中,不仅建造了辽阔的三角洲平原,而且在内陆架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下三角洲(见长江 三角洲)。钱塘江水丰沙少,年径流量比黄河略低,年内输沙量只有 668 万吨, 不到黄河的 1/200,远远不足以建造三角洲,因而杭州湾至今仍保留原始的漏斗状形态。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多岛式三角洲,珠江流域来沙不多,年输沙量不足 1 亿吨,但是多岛屿的浅海湾有利于泥沙停积,故 2000 年来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然而三角洲外缘并未突出溺谷湾口,口外仍呈三角湾状。

淤泥质平原海岸 主要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沿岸及濒临黄海的苏北海岸。淤泥质平原海岸的特点是滩地宽广、滩坡平缓,携带大量细颗粒泥沙入海的河流,特别是黄河,对中国淤泥质平原海岸的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①渤海湾淤泥质海岸是 1855 年铜瓦厢决口,黄河重返渤海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特别是 1904~1927 年黄河尾闾改由利津之北的套儿沟—钓口一带入海,大量细颗粒泥沙倾注渤海湾,使淤泥质海岸迅速发展。②辽东湾淤泥质海岸发育的主要供沙来源是双台子河、辽河及大、小凌河。③提供莱州湾海岸的粉砂淤泥物质,除黄河外,还有弥河、潍河和胶莱河等。④苏北平原具有中国最长的淤泥质海岸。1128 年黄河夺淮入海之后,大量细粒物质倾注黄海,成为苏北淤泥质海岸发育的物质基础。1855 年黄河北徙,中断了泥沙来源,使废黄河口一带海岸侵蚀后退,并形成两股泥沙流,一股向北漂运至海州湾,使海州湾湾顶淤泥质海岸以每年 50 米的速度向海外涨;另一股泥沙流向南输送,与长江口北上的泥沙流汇合,使弶港附近的海岸迅速淤涨。

沙质平原海岸 此类海岸以中国台湾西岸较为典型,该地区平原宽度多在

30~40 公里以内,源于台湾中部山地的一些河流流程短、流势急、水量大, 其中浊水溪的最大流量接近于黄河的洪峰流量,这些河流将大量粗颗粒物质携至海岸地带,并在台湾海峡强大的偏北风浪作用下,形成一股向南搬运的泥沙流,在岸线转折处堆积而成沿岸沙堤,沙堤内侧为潟湖。在强风吹袭下, 沙质平原海岸地带常出现海岸沙丘。此外,从六股河口到滦河口的辽西、冀北海岸也发育了沙质平原海岸。

山地丘陵海岸 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海岸、杭州湾以南海岸以及台湾东海岸,绝大部分都是山地丘陵海岸,其中台湾岛东海岸发育了断层海岸,其余岸段多为岬湾式海岸。

岬湾式海岸 具有突出的海岬和深入的海湾,岬湾相间,岸线曲折。海岬处多有海蚀地貌,海湾内则出现海积地貌。①辽东半岛南端,因组成山体的基岩为致密紧硬的古老变质岩,抗蚀能力强,波场物质供应不充分,因而堆积地貌不太发育。②山东半岛南部、福建和广东沿海由花岗岩构成的岸段, 因花岗岩易于风化,提供了丰富的波场物质,海积地貌十分发育,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沙坝,在海湾湾口处常因沙嘴和沙坝的发育而使海湾封闭,形成潟湖。有的地方因连岛沙坝的发育而形成陆连岛。在有些沙源丰富的海岸,还因风力作用而形成海岸沙丘。③浙东、闽北岸段亦为山地丘陵海岸,海岸曲折,港湾深入,岸外岛屿星罗棋布成为天然屏障,即便外海波涛汹涌,湾内却风平浪静。当地陆源物质供应较少,由长江倾泻入海,复经江浙沿岸流向南运移的细颗粒泥沙,成为浙东、闽北海岸细颗粒泥沙的主要来源,当地河流也有部分泥沙参与,从而使浙东和闽北沿海形成了一种独特类型的基岩港湾淤泥质海岸。④在辽东半岛东部和粤西海岸,因分别接受鸭绿江和珠江携出的细颗粒泥沙堆积,也发育了规模不一的基岩港湾淤泥质海岸。

断层海岸中国山地丘陵海岸中的断层海岸,以台湾岛东海岸最为典型。在自三貂角至鹅銮鼻长约 360 公里的距离内,除宜兰、花莲和台东等地出现

小片平原外,全属悬崖峭壁。水下岸坡极陡,在离岸 30 海里之外便降落至深

达 4500 米的洋盆。沿岸山势峻峭,崖壁高逾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海岸断崖

(见苏花断层海岸)。

生物海岸 分为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两类。

珊瑚礁海岸 中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海诸岛、海南岛沿海、雷州半岛南部沿海、澎湖列岛和台湾南部及其邻近岛屿。①南海诸岛由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组成,这些岛屿大多为环礁类型(见中国的岛屿)。②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沿海的珊瑚礁为裾礁,礁平台宽度从几百米至二千米不等,平台表面有许多浪蚀沟槽和蜂窝状孔穴,大多为侵蚀型珊瑚礁。海南岛的增长型珊瑚礁仅见于一些隐蔽的海湾内。③澎湖列岛是中国珊瑚礁的北界,在该群岛的每座岛屿周围几乎都发育有裾礁和堡礁。此外,台湾南部沿海及其附近的绿岛、兰屿等地也有裾礁发育。

红树林海岸中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沿海,福建和台湾南部沿海也有分布。它们大多生长在海湾和潟湖中,尤以海南岛的红树林最为繁茂(见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计有红树植物 11 科 18 种,而台湾和福建仅有 6 种红树。中国红树林生长的北界可达北纬 27°20'左右的沙埕港。

(陈吉余 张重乐)

Zhong guo de han chao

中国的寒潮(cold wave of China) 寒潮是中国冬半年(9 月~

翌年 5 月)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当聚集在高纬地区的强大的冷空气迅速向南移动并侵入中国时,常使沿途剧烈降温,并造成大风、雨雪等天气。中国中央气象台从全国大范围的角度出发,用日均温的过程总降温高于 10℃和温度负距平(低于平均值的数值)的绝对值高于 5℃,或者过程总降温高于 7

℃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 3℃作为标准,根据寒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

寒潮路径 寒潮的爆发在低层大气中表现为冷性高压的加强南下。侵入中国的寒潮对应的地面冷高压路径可分为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 4 种。其中以西北路径为最多,约占 60%,其冷高压主要来自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上空,势力一般较强;其次为北方路径,占 19%,冷高压从太梅尔半岛附近南下,经蒙古西部进入中国,势力也较强;再次为西方路径,占 15%;其他路径(包括混合路径)占 7%。(见下页图)

影响地区与频率 在中国由寒潮所引起的降温分布受地形的影响很大。1955 年秋季~1975 年春季期间,青藏高原及其周围边缘地区受寒潮的影响较弱,尤其是高原东南部背风坡,过程降温值平均仅 4~6℃,而青藏高原外围较远的北面、东面和东南面所受的影响都较强;位于太行山东侧、燕山南侧平原上的北京、保定、石家庄一带,降温明显偏小。一般而言,寒潮对北方的影响强于南方,西北、华北、东北的北部是受寒潮影响较强的地区,过程降温值平均 12~14℃;但江南的南部到华南北部的南岭一带,寒潮降温却达到和三北北部相同的强度,平均为 12~13℃,1955 年秋季~1975 年春季降温最大的一次,南岭一带甚至比北方还强,达 25℃。

平均而言,中国每年出现寒潮的次数约为 6 次,但各年差异很大,寒潮

出现次数最多的年度达 10 次,而出现最少的年度仅 2 次。影响中国的寒潮主

要出现在 10 月~翌年 4 月,9 月和 5 月很少。各月出现寒潮的总次数,以 11 月最多,共 25 次,约占 1/6,即平均每年有一次;12 月 22 次;1 月 18 次; 2 月 21 次;3 月和 4 月均为 20 次;10 月 15 次;5 月 6 次和 9 月 4 次。夏季不能形成寒潮。

后果 寒潮的侵袭,往往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急剧的降温往往带来冻害、低温冷害,尤其在中国南方,常使越冬作物及耕牛冻死;寒潮影响到南岭以南,又使热带经济作物遭受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灾害。寒潮带来的秋季早霜冻、春季晚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亦很大,春季寒潮容易造成倒春寒。寒潮地面冷高压南下常常造成大范围大风,陆上最大风力有时达 10

级左右,海上则超过 10 级。大风常吹翻船只,房屋、通讯设备等遭破坏,而以渤海的风暴潮危害更大。当寒潮袭击并伴有暴风雪时,对北方广大牧区的放牧威胁严重。有时寒潮伴有大范围大雪或局部暴雨;在寒潮冷锋附近或寒潮过后低温持续时间内,在黄河以南地区可能会出现冻雨(又名雨淞),给交通、通讯、工业等带来很大灾害。

由于地形作用及海陆分布的热力影响,冬季在欧亚大陆东岸形成大气对流层中稳定而强大的东亚大槽(低气压槽),中国正位于槽后,强的西北气流常引导低层高纬冷空气由西伯利亚南下入侵中国,而冬季的西伯利亚是北半球最寒冷的陆地,因此,侵入中国的冷空气常常很强,其中多已达到寒潮的强度,使中国冬季成为北半球同纬度最冷地区。

(石定朴)

Zhong guo de hongceng

中国的红层(red earth in china) 中国中生代到新生代初期主要在热带或亚热带干旱环境下沉积的陆相红色砂岩、砾岩和页岩所组成的红色地层。主要堆积于中生代燕山期造山运动所形成的断陷盆地中,故其分布区常被称为“红层盆地”(或红盆地)。现今之红层盆地内部以红层丘陵为主要地貌类型,平原只占少数,即仅见于沿河流两岸。

红层盆地的分布地区广布于中国各地,尤以东南半壁为多。中国红层分布最广的是四川盆地,面积达 26 万多平方公里。在北东和北西两组主要构造线控制下,周围为高原山地,盆地内为红层丘陵,在侏罗纪已开始形成。武陵山与武夷山之间的江南地区有许多长条形为主的中型红层盆地,堆积的红层大部分为白垩系或上白垩统一下第三系。此外,还有众多的小型红层盆地散布在秦岭、大巴山以南直至粤东北、赣东南和闽西南地区。堆积的红层, 部分为下白垩统或上白垩统,部分为早第三系。总之,中国红层盆地由西往东面积逐渐减少,年代亦渐新。从晚侏罗世,特别是从白垩纪到早第三纪是红层堆积的主要时期,它们的堆积空间都是在不同时期燕山构造变动造成的,大型盆地以拗陷为主,中、小型盆地以断陷为主,地质构造方向严格控制了红层分布的格局。红层沉积厚度各地差别很大。厚者达数千米,一般也在 1000 米以上,而且岩相也有较大差异,这反映了古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红层丘陵形态盆地式的红层地貌,由盆地外围到盆地中央,通常可分 4 个带:①外围山地带,多为其他岩石所构成的山地,环绕盆地的四周或位于盆地两侧。山地与红层丘陵之间往往有断层分隔。在断层隐而不现的地方, 山地夷平面与红层夷平面互相连接,形成和缓的斜面。②边缘红层高丘陵带, 一般岩层倾角较大,成为单斜地形。红层丘陵受来自山地河流的切割,相对高度虽大,但分离程度较差。③红层低丘陵带,是红层地貌的主体部分,岩性多属砂岩和页岩,由于岩层倾角不大,岩性又软弱,丘陵起伏和缓,相对高度较小,谷地较开阔,在夹有厚层砂岩的地方,形成方山式丘陵。④丹霞地貌和阶地、平原带,位于盆地中心区,向心河系在这里集中,嵌入河谷两侧常有砂砾岩、砾岩出露,形成丹霞地貌。河谷较宽,阶地、平原亦较宽广。红层丘陵的各种形态主要取决于岩性的软硬及岩层倾角的大小。显然,上述 4 个地貌分带并不是每个盆地都具备。

丹霞地貌指厚层砂岩、砂砾岩、砾岩所成的峰林地貌,以发育于粤北丹霞山区为最佳,故名。该山红层多含氧化铁,颜色丹红,故名丹霞山。红层在丹霞山区又称“锦石”。因富含钙质,岩面常生成溶沟,如武夷山的“晒布岩”;层间亦有小型溶洞,如方岩的“罗汉洞”、“胡公洞”等。武夷山亦为丹霞地貌。此外,河北承德也有分布。

丹霞地貌以丹崖赤壁为基本特征。因其岩性坚硬固结、抗蚀力强、透水性好而使坡面不易产生径流。节理多呈垂直系统而有利于流水和风化作用的深入。因此,在丹霞地貌中又以峡谷和峭壁最为显著。平坦的构造台地亦因而被峡谷所分割,形成破碎的台地或高原地貌。当峡谷扩大,台地和高原缩小后,即形成方山地貌,如粤北乐昌砰石的“金鸡岭”、“万古金城”,仁化的“扁寨”、“平头寨”等。方山地貌再因崖壁崩塌而形成特殊的石峰地貌,因而有假喀斯特地貌之称。

方山地貌周缘有石针、石柱及长条状石岭、石墙分布,顶部常有呈球状剥落的巨石,称为“岩”或“石”。如丹霞山上的“人面石”、“燕岩”等。巨大的石壁则称之“崖”,如永安百丈崖。石岭或石墙上常可形成“天然窗

户”,再经扩大后则成为“天生桥”,如江西上饶的天生桥。崖上突出的硬岩每呈嘴状突出,如武夷山的鹰嘴岩。额状悬崖也很常见,如武夷山的大王峰,呈倒靴形。丹霞地貌亦有呈单斜山形态的,如武夷山主峰三仰峰。丹霞地貌是中国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曾昭璇 黄少敏)

zhong guo de hu po

中国的湖泊(lakes in China) 中国是多湖泊国家,面积在 1 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即达 2800 多个,总面积约 8 万平方公里,其中淡水湖泊面积为 3.6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45%左右。

中国湖泊根据各地民族语言的译音和习惯称谓共约有 30 种。一般在太湖流域称荡、漾、塘和氿;松辽地区称泡或咸泡子;内蒙古称诺尔、淖或海子; 新疆称库尔或库勒;西藏称错或茶卡。

分布和形态特征 中国湖泊分布范围广而不均匀,东起东经 132°20'的兴凯湖(中、俄界湖),西至东经 78°50'的班公错;北自北纬 48°57'的呼伦湖,南到北纬 23°25'的大屯海。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形成 2 大稠密湖群。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柴达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湖泊分布亦多。但长江上游、珠江流域和浙闽丘陵等地区湖泊寥寥无几。按湖泊的地理位置,可将中国湖泊分为东北、(内)蒙(古)新(疆)、青藏、东部和云贵 5 大湖区。

中国绝大部分湖泊属中、小型。面积大于 1000 平方公里的共 11 个(见表)。最大淡水湖泊为鄱阳湖,最大咸水湖是青海湖,最大盐湖是察尔汗盐湖。藏北的青蛙湖湖面海拔 5644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 5386 米的森里错,则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底海拔-155 米。青藏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区。中国最深湖泊是位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上的天池(见白头山天池),湖水深度最大达 312.7 米,也是中、朝两国的界湖。

构造差异 中国东部平原属地壳下沉地区,区内淡水湖泊较集中,分布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等中国著名 5 大淡水湖泊。湖盆多呈

碟状,平均水深约 3 米,为典型的浅水型吞吐湖泊。一般均具有调节江、河洪枯的能力。河流泥沙对湖泊演变影响显著;西部青藏湖区为强烈的地壳隆起区,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区内湖泊类型多样,以沿构造断裂带形成的构造湖为主,并有冰川湖、岩熔湖及堰塞湖等。湖泊水深多在数十米以上,呈封闭性或半封闭性孤立分布,主要靠冰雪融化和降水补给。近期变迁表现为干化和退缩及大量山地碎屑物质的充填,湖水清澈,许多大湖透明度均在 10 米以上;东北湖区则多火山堰塞湖;蒙新湖区多风蚀洼地湖;

而云贵湖区则多构造断陷湖。

地带性 中国湖泊分布具有地带性特色。东部平原湖区入湖河流源远流长,湖泊补给水源丰富,且河、湖水量交换强烈,湖水矿化度低,大部分小于 200 毫克/升,个别湖泊甚仅有 30~40 毫克/升,主要属重碳酸钙型水。青藏、蒙新湖区气候干燥,湖泊大多为内陆河流的尾闾。湖水矿化度大多在 1~ 2 克/升,如青海湖为 12.94 克/升。

个别湖泊甚可达 400~500 克/升,因此成为中国盐湖(包括咸水湖)最集中区域;同时,由于一些湖泊入湖河流的变迁改道,游移性湖泊在这 2 个湖区亦有零星分布,如新疆的玛纳斯湖即属此例。

资源中国湖泊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东部湖区富于灌溉、航运、养殖之利和滩地资源。湖泊水生动、植物种多量大,水生维管束植物即达 90 种以上,

产量高,用途厂泛。中国湖泊中鱼类有 200 种以上,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有

110 余种。鲤、鲫是最常见或最主要的鱼类。青、草、鲤、鳙鱼是中国特有的经济鱼类,在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鲂、鳊、鲌、鳜、银鱼等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中的名贵鱼类,产量甚丰。青藏地区湖泊中的裸鲤,东北地区湖泊中的狗鱼、银鲫及云贵地区湖泊中的金线鱼、弓鱼等,亦均属上等鱼类或名贵鱼类,产量均占一定比重。此外,湖泊中栖息的水禽和淡水湖泊中盛产的虾、蟹、贝类,

中国主要湖泊形态特征

湖名

所在省区

地理位置 面积(平

北 纬 东 经 方公里)

湖面高程(米)

最大水深(米)

容积(亿立方米)

青海湖

青海

36 ° 40 ' 100 ° 23 '

4635

3196

28.7

854.45

鄱阳湖

江西

29 ° 05 ' 116 ° 20 '

3960

21

23

260

洞庭湖

湖南

29 ° 20 ' 112 ° 50 '

2740

34.5

30.8

178

太湖

江苏

31 ° 20 ' 120 ° 16 '

2425

3.1

3.33

50.9

呼伦湖

内蒙古

48 ° 57 ' 117 ° 23 '

2315

545.5

8

131.3

洪泽湖

江苏

33 ° 20 ' 118 ° 40 '

2069

12.5

5.5

31.3

纳木错

西藏

30 ° 40 ' 90 ° 30 '

1920

4718

30

色林错

西藏

30 ° 51 ' 89 ° 00 '

1640

4530

> 36

南四湖

山东

34 ° 59 ' 116 ° 57 '

1266

上级湖 34.5

下级湖 32.5

汛期 2.5 ~ 3 53.6

博斯腾湖

新疆

41 ° 59 ' 86 ° 49 '

1080

1048

17

75

扎日南木错

西藏

31 ° 00 ' 85 ° 30 '

1023

4613

亦为经济价值较大的资源。西部青藏、蒙新湖区的咸水湖和盐湖,占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蕴藏丰富的盐类矿产资源。区内盐湖除蕴藏大量食盐、芒硝、石膏、天然碱等固体盐矿原料外,甚或富集有硼、锂、钾、镁等多种液体矿床,铷、铯、溴、碘等元素亦具相当数量。有些高原与山区的湖泊蕴藏极大水力资源,滇池和镜泊湖的水能早已开发,兴建中的云南洱海发电站, 发电能力超过上述两湖之总和。台湾省日月潭的发电能力亦在几万千瓦以上。西藏自治区的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的直线距离仅 8~10 公里,但湖面高出江面 840 余米,无疑为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的湖泊。此外,有不少湖泊风景秀丽,如西湖、太湖、洱海和天池等。

(黄漪平)

Zhong guo de huangtu

中国的黄土(loess in China) 见黄土高原、中国地貌。

Zhong guo de huo shan

中国的火山(volcanos in China) 中国晚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及熔岩活动较普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及晋冀二省北部、雷州半岛及海南岛、云南腾冲、羌塘(藏北)高原、台湾、太行山东麓及华北平原等地。从全球火山分布来看,中国火山活动大部分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大陆

边缘火山,主要受华夏系、新华夏系断裂及与之相交的北西向断裂控制,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

①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区,共有 34 个火山群,计 640 余座火山,并有大面积的熔岩被。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东北平原(见五大连池火山群)及松辽分水岭 3 地区,具有活动范围广、强度高、喷发期数多、分布密度大等特点。新第三纪时期多有规模巨大的沿断裂溢出的基性玄武岩,覆盖于广大准平原面之上,成大面积的熔岩高原及台地;规模较小者后期被侵蚀切割为方山、岭脊、尖山、残丘等;第四纪以后喷发规模渐小, 熔岩充填谷地,覆于河流阶地之上成低台地,或堵塞河流堰塞成湖,如“地下森林”火山群的熔岩流阻塞牡丹江上游,使之成为中国最大熔岩堰塞湖—

—镜泊湖;晚期则以强烈的中心式喷发为主,形成由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砂、火山灰等)组成的突兀于熔岩高原、台地之上众多的火山锥。以长白山地区为例:在以长白山火山锥为中心的广大地面上,熔岩高原、熔岩台地呈环带状分布,覆盖面积达万余平方公里。一般认为东北区晚新生代以来的火山活动共有 9 期,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第三期)喷发为

最强烈,此后规模和强度逐渐减弱。(参见彩图插页第 27 页)

②内蒙古高原亦为中国晚新生代火山活动较频繁地区。在大兴安岭新华夏隆起带和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截接部位之北侧,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的内蒙古高原中部,发育有大片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期的玄武岩组成的熔岩台地,总面积约 1.2 万多平方公里,规模仅次于长白山区。台地上规律地排列

着许多第四纪死火山锥。按其分布的可分为 3 片:巴彦图嘎熔岩台地集中于

中蒙边界,至少有 40 余座火山;阿巴嘎火山群规模最大,熔岩台地之上有

206 座成截顶圆锥形、钟形、马蹄形、不规则形火山锥;达来诺尔熔岩台地面积约 3100 平方公里,102 座火山锥成华夏向雁行式排列有序。以上均为新第三纪宁静式裂隙喷溢到第四纪后逐渐转为多次强烈的中心式喷发而形成。内蒙古高原南部的集宁周围直至山西右玉、大同,及张北汉诺坝玄武岩台地一带,称察哈尔火山区。该区恰值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大兴安岭新华夏构造带之截接部位,又为祁吕东翼反射弧的斜接所复杂化。所以,玄武岩台地的分布明显受控于北东向及东西向构造。该区熔岩面积很大,如察哈尔熔岩台地面积约 4400 多平方公里,但后期火山活动规模及火山锥数目均远不及高原中部。第四纪火山锥仅分布在玄武岩台地的南北两侧,如大同火山群可见保存完好的火山锥 10 余个,另外还有由 9 座火山组成的马兰哈达火山群和

由 7 座火山组成的岱海南部火山群。据推断该区火山活动始于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到更新世末甚至全新世方结束。

③海南岛北部与雷州半岛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的形成是与该区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该区第三纪初期开始断陷下沉,沉积厚度达 3000 余米,其中夹有数十层薄层玄武岩。第四纪初雷琼地区上升,火山活动也最强烈。早期为裂隙式的平静溢流,成大规模熔岩被,而后逐渐转为猛烈但规模较小的中心式喷发,至全新世渐趋停息。在地表形成了大面积的熔岩台地及星罗棋布的火山锥。据统计玄武岩流面积达 7500 平方公里,火山锥近 70 个。

④著名的腾冲火山群位于滇西横断山系南段的高黎贡山西侧,火山及熔岩流以腾冲县城为中心成一南北向延伸的长条形,面积 87×33 平方公里,计

有火山锥 70 余座,其中火口完整的 22 座,遭破坏的 10 座,其余为无火口火山。火山及熔岩活动自上新世始至全新世。本区以极丰富的地热资源著称于

世,据 1974 年不完全统计,腾冲县 79 个泉群中,温度在 90℃以上者有 10

处,地表天然热流量达 25.498× l04 千焦耳/秒,一年相当于燃烧 27 万吨标准煤。在地热区高温中心热海热田,遍布汽泉、热泉、沸泉,水声鼎沸,水汽蒸腾、数里之外可见。另外该区地震频繁,并具岩浆冲击型地震的特点: 小震、群震、浅震甚多。表明热田下部存在尚未溢出的残余岩浆体活动,成为地热流的强大热源,目前火山仍处微弱活动过程。

⑤在羌塘(藏北)高原北部,由于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起,伴随着强烈的地壳运动,留下了分布较广的多期火山活动遗迹。可划分为 6 个火

山群。其中西昆仑山中克里雅河上游位于海拔 4700 米处的高 145 米的 1 号火

山,曾于 1951 年 5 月 27 日爆发,延续数昼夜,为中国大陆火山活动的最新

记录。该区位置最南的大火山群——巴毛穷宗火山群,最高达 5398 米,是中国最高的火山。

⑥台湾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内,北部大屯火山群为早更新世—晚更新世期火山活动的产物,并有澎湖列岛等火山岛。这些火山不仅形成了台湾岛北部独特的火山海岸,而且有些火口至今仍有硫气喷出。如由 7 个小山峰组

成的七星火山的东南山腹冷水坑爆裂口的硫气孔,硫的最高年产量达 455 吨。

⑦太行山东麓有名的井陉雪花山玄武岩(N2—Q1)、汤阴黑山头玄武岩

(Q1—Q2)等及河北平原内部黄骅附近的“小山”和无棣附近的“大山”也为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的产物。华北平原底部并发现有 4 层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夹层,说明在太行山的抬升和华北平原的下沉过程中,也曾伴随有多次岩浆喷出活动。

⑧南京附近有上新世喷发的上“方山”玄武岩和下“方山”玄武岩,长江北岸的盱眙、六合(见六合县)及南岸江宁一带均有由 10 余座火山锥组成的小型火山群。

(吴瑞金)

Zhong guo de ji fengqihou

中国的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 of China)中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南部。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特别是热力作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是冷空气的源地,形成冷高压,冷空气从大陆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加热迅速,形成热低压,暖湿空气从四周海洋吹向低压中心。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的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中国的季风气候。

冬季风 大陆上的冷高压于 9 月形成,中心位于蒙古。由此吹出寒冷干燥的西北或东北季风,最先到达中国北方,很快就向南推进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冬季风随季节变化而逐月加强,1 月最强盛,每隔 7~10 天冷空气爆发南下,至华南地区 24 小时可降温 12~16℃,有时伴有中到大雨。海南岛亦可降温 8℃以上。冷空气到达南部沿海一带常有低云形成,并伴有毛毛细雨。冬季风强盛时可吹到澳大利亚北部,亦即冬季风的最南界限。南北半球冷暖空气经常混合于此辐合带或热带辐合带,这时从亚洲大陆吹来的冬季风在西太平洋上与北太平洋由副热带高压吹来的凉湿气流相遇后形成一条南北向的辐合线,在这些辐合带上降水量较丰沛。

冬季风只盛行于低空(3000 米以下),中国西南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 4000 米以上,因此冷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冬季风沿高原东侧及其以东流向中

国东部地区。冷空气常随冷锋南下,在北部多大风晴天,至江淮及其以南地区运行缓慢;在云贵高原地区常形成一条静止锋,表现为大范围的阴雨天气。

夏季风 4、5 月亚洲大陆升温迅速,形成热低压,其中心位于青藏高原西边。而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辐散的暖湿气流从东南沿海地区以东南或南季风形式深入到北部及河套一带,其气候特点表现为湿热而多雷阵雨。

影响中国的夏季风来自 3 个源地:第 1 支源于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

阿拉伯海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西南及华南地区;第 2 支源

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赤道经印度尼西亚或马来半岛与第 1 支气流

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汇合成赤道辐合带:第 3 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它们深入到中国东北地区的西

表 1 中国南北温度差(℃)

哈尔滨~广州

北京~广州

汉口~广州

1

33.1

18.1

10.6

7

5.6

2.3

0.7

表 2 各地 1000 米高比温(克/千克)

哈尔滨

北京

汉口

广州

1

0.5

0.6

2.2

3.3

7

11.3

11.4

15.1

15.6

表 3 同纬度各地温度的比较

地点 北京 纽约 布尔萨 汉口 杰克逊维尔 赫勒万纬度 39 ° 48’N 40 ° 46’N 40 ° 04 ’N 30 ° 38 ’ 30 ° 30’N 29 ° 52 ’N

经度 116 ° 28 ’E 73 ° 54’W 29 ° 04 ’E 114 ° 04 ’E 81 ° 42’W 31 ° 13 ’E

温度 1 月 -4.7 ℃ -0.5 ℃ 7.2 ℃ 2.8 ℃ 11.6 ℃ 13.3 ℃

7 月 26.0 ℃ 24.6 ℃ 23.7 ℃ 29.0 ℃ 28.1 ℃ 26.2 ℃

北部及内蒙古的北部,亦即为中国夏季风的北界,它与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一条大雨带,带来了充沛的降水。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东亚夏季风进退有两次急进和一次速退。一般 5 月初夏季风盛行到华南,此时即为华南季风雨的开始;5 月底或 6 月初盛行到西南地区;6 月中夏季风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为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开始。7 月中夏季风再次北跃到华北与东北地区,即为北方地区雨季的开始,同时亦为华中梅雨季结束进入伏旱天气;到 8 月中下旬为夏季风鼎盛时期,此时推进到达中国最

北和最西界限。因此,夏季风活动从华南到华北以北地区约需 4 个月之久。

而其撤退又是一次突变,一般 9 月初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加强,即冬季风开始

建立。冬季风的来临只需 1 个月的时间,很快从北向南抵达华南或沿海地区。中国夏季风的进退与 另一著名季风区的印度季风进退速度恰好相反,印度夏季风的来临呈爆发式,从南到北只需 1 个月,而

它的退却需 4~5 个月的时间。

季风气候特征中国气候的形成与演变受大气环流(包括季风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影响。其基本特点如下:

①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受高纬度来的偏北季风控制,气候干冷、风大。夏季主要受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影响,气候湿热、多雨。过渡季节即为这两种控制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热、晴、雨多变。

②雨季起迄规律性明显。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 北方早,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

近地面层夏季风综合示意图③由于受季风影响,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季风雨的多少及来临迟早均对农业生产产生深刻影响,甚至会引起大范围的水旱灾害。

④中国北部冬干冷、夏湿热,温度年变化与日变化比南方大。中国南北各地温度和湿度相差大,冬季比夏季相差更大(表 1、2)。

⑤冬季中国东部地区比同纬度世界各地气温低,如:北京 1 月平均温度比同纬度美国的纽约和希腊的布尔萨气温各低 4~10℃;汉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10℃左右。夏季的气温比较高,但不如冬季的差距大(表 3)。

(徐淑英)

zhong guo de jin hai

中国的近海(marginalsea ofChina) 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的近海位于北太平洋的西部边缘。

东西横跨约 32 个经度,南北纵贯 44 个纬度,总面积 470 多万平方公里。各海区地理概况渤、黄两海以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蓬莱角的连线

为界;黄海与东海以长江口北角至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为界;对东海与南海的界线说法不一,较为公认的是以南澳岛与台湾鹅銮鼻的连线为界。(参见彩图插页第 11、12 页)

渤海是中国最北的近海,亦为中国最浅的半封闭性内海。三面环陆,与辽、冀、津、鲁相邻,东有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海峡的南北两侧,有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钳形扼守。渤海南北长约 556 公里,东西宽约 236 公里,总

面积 7.7 万平方公里。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中央海盆组成,平均深

度约 18 米。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滦河和海河,年径流总量达 888 亿立方米。地势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峡倾斜,地形单调平缓。海底分布有古海岸线和古河道残迹。渤海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第四纪沉积物厚达 300~500 米,主要为陆源物质。三大海湾都分布有粉砂质粘土软泥和粘土质软泥。中部多细粉砂、粗粉砂、细砂。海峡北部为砾石、贝壳残片;海峡南部却为细粒沉积。

黄海 是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的陆架浅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南北长 870 公里,东西宽约 556 公里,面积约 38 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44 米。主要入海河流有淮河河系、中朝界河鸭绿江和朝鲜的大同江。主要海湾,西有胶州湾(见青岛市)、海州湾,东有朝鲜湾和江华湾。地势由北和东西两侧向中央和东南向倾斜。中央偏东有狭长低槽,自济州岛伸向渤海海峡,称为“黄海海槽”,槽的东侧坡陡,西侧平缓。南黄海西部沿岸较浅, 苏北沿岸多辐射状沙脊群,水深不到 20 米,为船只航行立险滩。东部沿岸较西部沿岸深,约 20~50 米。济州岛西北最深可达 140 米。长江口以北至济州岛,有长江浅滩,长 100 多公里,水深约 30 米。黄海北部沉积物,粗、细粒

度成不规则斑块状分布;东部则粗细沙兼有,并有砾石和基岩;南黄海西部, 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中间为粘土质软泥,东西两侧为细砂和粗粉砂。

东海 是中国陆架最宽的边缘海。位于上海、浙江和福建立东,中国台湾岛和日本琉球群岛之西;西北与黄海相接;东北以韩国济州岛东端至日本九州野姆崎角的连线与朝鲜海峡沟通;南经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东北—西南长约 1296 公里,东西宽约 740 公里,面积约 77 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370

米,最大水深在冲绳海槽,为 2719 米。入海河流主要有长江、钱塘江、闽江、瓯江和浊水溪。主要海湾有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和乐清湾等。海底地形似扇形,由西北向东南作台阶式加深。台湾岛与五岛列岛连线的西北侧为陆架浅海,东南侧为陆坡和海槽深海。陆架面积占东海总面积的 1/3,其上残留有古海岸线和长江古河道遗迹以及北方原始牛腭骨和猛犸象齿化石。表明东海陆架在更新世曾是大陆平原,为中国大陆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海底沉积物呈带状分布,近岸为粉砂、粉砂质软泥和软泥;中部为广大的细砂、中砂和砾石,间或有软泥细粒沉积;冲绳海槽为粘土质软泥。东海为地震活跃区,尤以琉球群岛最为频繁,震级可高达 7~8 级(见中国的地震)。

南海 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位于中国最南端。东接太平洋,西南通印度洋。面积约 350 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1212 米,最大深

度 5559 米。入海的主要河流有中国的珠江、越南的红河、湄公河和泰国的湄南河等。主要海湾有中、越两国接壤的北部湾、泰国南部的泰国湾等。地形似菱形,从四周呈阶梯状向中部加深。可分陆架、大陆坡和深海盆等地貌单元。陆架以西南部最宽,巽他陆架为世界宽阔陆架上一,宽达 900 多公里,

底质为粉砂和粘土,并有砾石、贝壳和珊瑚。北部陆架宽约 285 公里,内侧为陆源沉积,外侧为沙质沉积。东、西部陆架最窄,吕宋岛以西,岛架宽仅5 米。大陆坡也呈阶梯状下降(从 150~3 000 米),其上岛屿和暗礁星罗棋布,中国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诸群岛都位于陆坡上,东、西部陆坡较陡,东部最陡(达 10 度),并有许多切割峡谷。大陆坡上的沉积主要为软泥

和粘土软泥。被大陆坡包围的深海平原为中央盆地,水深大于 3500 米,其间矗立有一些水下海山。盆地东侧有吕宋海槽、巴拉望海槽和马尼拉海沟,后者最深,达 5377 米,长约 350 公里,沟底宽 10 公里。中央盆地的底质,主要为棕色抱球虫软泥,含有火山灰。

各海海岸类型 中国海岸线绵延曲折,大陆岸线长 1.8 万多公里,岛屿岸线长 1.4 万公里。除了无冰冻海岸外,具有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及生物海岸等多种海岸类型(见中国的海岸)。

各海主要岛屿 中国共有岛屿 5500 多座,仅浙江近海就达 2000 多座。除南海诸岛为大洋岛外,大部都为大陆岛。其中台湾岛、海南岛和崇明岛分别为中国第一、二、三大岛;舟山群岛为最大的群岛;南海诸岛为离中国大陆最远、分布最广的岛群。

台湾岛 中国最大岛屿。面积 3.578 8 万平方公里,与福建省依依相

望,最近处相距 130 余公里。附近有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黄尾屿、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七星岩等百余座岛屿。

海南岛中国第 2 大岛。面积 3.22 万平方公里,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

望,海峡最窄处仅 19.4 公里。

崇明岛中国第 3 大岛,也是中国最大沙岛。位于长江口,面积 1060.5 平方公里,南坍北涨的趋势甚显著。

舟山群岛 位于杭州湾以东海域,由 1339 座岛屿组成,总面积为 1241 平方公里。其中舟山岛是中国第 4 大岛(472 平方公里),其他较大岛屿有六横岛、朱家尖、金塘岛、岱山岛、大长涂岛、大衢山和泗礁山等。

南海诸岛 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黄岩岛等。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中国最南端的国土。

气侯概况 中国近海冬夏季风交替显著,为季风气候区。中国近海大抵可分 4 个气候区:渤、黄海为暖温带季风气侯区,东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海大部分海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纬 10°以南的南海属赤道季风气候。风 10 月~翌年 3 月盛行偏北季风,渤海和北黄海多西北风,南黄海和东

海北部多北风,南海则多东北风,风速由北往南增大;1 月 6 级以上大风频率在 20%以上,济州岛附近和台湾海峡大风频率高达 40~50%。6~9 月盛行夏季季风,渤、黄、东海多东南或南风,南海多南或西南风。风速由北向南增强,大风频率,渤海和北黄海不到 5%,南黄海和东海为 5~10%,南海为 5~20%。此外,各海区还不同程度地受冷空气、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影响。

10 月~翌年 5 月,来自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冷空气常影响中国近海。冷空

气过境时,常有大风,最大可达 10 级以上,并持续数天。冷空气强盛时就成为寒潮,渤、黄海 近岸最低温在 5℃以卜,降温幅度达 10~21℃,寒潮持续天数最短为 2~3 天,最长为 8~10 天。

气旋 7~9 月为中国近海热带气旋的盛期,平均每年出现热带气旋 29 次,以南海最多,东海次之,渤海最少。热带气旋,渤海最频繁在 7 月,东

海在 8 月,南海在 9 月。台风(8~11 级)和强台风(大于 12 级)在热带气旋中所占的比例,南部海区大于北部海区。黄、东、南海台风占热带气旋的比例分别为 31.5%、37.7%和 59.4%,强台风的比例分别为 31.9%、40% 和 13.5%。渤海仅 7~8 月有热带气旋活动,于 1949~1978 年间,侵入渤海的强台风 2 次(1972 和 1973 年 7 月),台风 3 次,温带气旋 4 次。热带气旋的移动途径分向西、向东北和在中国登陆 3 类,各占 19%、49%和 27%。每年平均有 7 次在中国登陆。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无一定移动规律性,仅25%在越南登陆。

此外,春、冬季常有东海类、江淮类和黄河类温带气旋发生或过境,分别影响东海、黄海和渤海,并伴有暴雨和 5~7 级大风。南海及其以东的热带辐合带,也易使南海出现恶劣天气。冬季自南沙群岛经台湾、琉球群岛至济州岛一带附近海域常有大风,为大风带。南海中南部、钱塘江口至朝鲜半岛南端木浦一带、九州岛以西近海、山东半岛附近海域,尤其是成山角,常年出现阵性大风。

气温 月平均值 1 月最低,7 月最高。1 月均温,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分别为-2~1℃、-2~6℃、6~19℃和 19~27℃;7 月分别为 23~25℃、22~25℃、25~28℃和 27~29℃。南北气温差以 1 月为最大,相差 29℃;7 月最小,仅差 6℃。气温年较差以渤海为最大,约 27℃,南海南部最小,仅2℃。

降水 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递增,渤海为 500 毫米,黄海西部 500~700 毫米,黄海东部约 1000 毫米,东海西部 750~1000 毫米,东海东部及台湾海峡1000~2000 毫米,台湾东北岸近海年降水量可达 3000 毫米。南海年降水量一般为 1000~2000 毫米。北部 11 月至翌年 3 月蒸发量比降水量大 600 毫米,

5~10 月降水量比蒸发量大 800 毫米。南部无旱期,雨量充沛,尤其在加里曼丹岛西北岸近海,可达 3000 毫米。

雾 中国近海是西太平洋多雾区之一。主要雾区在北部湾,粤、闽、浙沿岸直至黄、渤海,连成多雾带,雾区宽度约 100~200 公里,南窄北宽。朝鲜半岛西岸,江华湾至鸭绿江口也是多雾区。黄、渤海夏季多雾,东海春季多雾,南海则冬、春季多雾。台湾省的东岸及南北端、澎湖列岛附近终年少雾。

水文特征 因有黑潮流经东海,中国近海深受其影响;同时,又因入海径流较多,低盐沿岸水与外海水的混合极为剧烈。因而,中国近海的水文状况除独具其浅海特征外,主要取决于上述两流系、两水系的消长和变化。

环流系统及其特征渤、黄、东海与南海海流系统和水文特征各有其特色。

①渤、黄、东海的环流系统。影响其水文特征的根本因素是黑潮外海水和低盐沿岸水的消长和变化。

黑潮是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西部边界流,源于中国台湾省东南和巴士海峡以东海域,海水呈深蓝色,远看似黑色,因而得名。黑潮沿台湾东岸北上,经苏澳—与那国岛之间水道流入东海,大致沿东海大陆坡内侧流动,流轴指向东北,流速为 2~3 节,平均流量约 3500 万立方米/秒。黑潮经台湾省东北时,部分高温高盐水流入闽、浙近海,称为台湾暖流。黑潮沿大陆架边缘北上,经日本以南海区流入太平洋。黑潮北上途中,其西侧有部分上层混合水,从黑潮主流分出,沿九州岛西侧北上,称为对马暖流,经朝鲜海峡流入日本海。对马暖流的另一西分支流入黄海,称为黄海暖流。它大致沿“黄海海槽”北上,平均流速约 0.2 节,是黄、渤海外海水的主要来源,高温高盐特性十分显著。在北上途中不断混合变性,至北黄海时,仅为暖流的“余脉”。其势虽弱,但仍西进,直达渤海西岸。然后分为两股,一股向南汇入渤海湾沿岸流;另一股冬季沿辽西近岸北上,与南下的辽东沿岸流构成反气旋式环流;夏季则从辽东沿岸北上,成为气旋式环流。

黑潮在东海的流轴位置和流向较稳定,但流速流量变化颇大,黑潮主干流速春强秋弱,黄海暖流及其余脉均冬强夏弱。在冲永良部岛西北的流轴处, 表层平均流速为 1.9 节,年变幅却为 2 节多。年际变化,7~9 年的周期颇明显。

沿岸流可分中国沿岸流和西朝鲜沿岸流。前者有渤海沿岸流、黄海沿岸流、东海沿岸流和辽南沿岸流。渤海沿岸流源自黄河入海径流,沿鲁北沿岸向东流,夏季流源更远,并纳入辽西沿岸的辽河径流。以低盐(冬季低温)、含沙量高、水色混淆为特征。流出渤海后即为黄海沿岸流,沿山东半岛北岸东流,绕过成山角后,沿 40~50 米等深线南流。至长江口浅滩一带转向东南, 与外海水相混合,其前锋可达北纬 30°附近。黄海沿岸流流速一般约为 10

厘米/秒,在山东半岛北岸、成山角外和大沙渔场流速较大,可达 30 厘米/ 秒。

渤海沿岸流和黄海沿岸流,流向终年稳定,流速夏弱冬强。前者与进入渤海的黄海暖流余脉构成渤海气旋式弱环流,后者与黄海暖流及其余脉形成黄海气旋式环流。

东海沿岸流源自长江和钱塘江口的入海径流。长江入海的径流是东海沿岸低盐水的主要来源。这股沿岸流,冬季沿浙江近岸南下,可达闽中近岸; 夏季流向与台湾暖流相同,在长江口外形成强盛的长江冲淡水,沿东北方向直指韩国济州岛。当偏南风强盛时,台湾暖流有趋岸爬坡之势,致浙闽沿岸

出现深层冷水上升现象。辽南沿岸流源自鸭绿江,沿辽东半岛南岸西流。西朝鲜沿岸流主要源自江华湾的入海径流,沿朝鲜西岸南流,可达朝鲜半岛南端。流幅一般限于 30 米等深线范围以内,夏季更紧贴海岸。

黄、东海表层流具有风海流性质。冬季盛行偏北风时,除黑潮和台湾暖流流域仍流向北外,其他区域表层流向均偏南;夏季盛行偏南风时,流向均偏北。

②渤、黄、东海水文特征。渤、黄、东海的水系也与上述流系有密切联系,均由外海水与沿岸水组成,仅水文特征各海区互不相同而已。

东海。冬季盐度低于 30%的沿岸水沿岸南下,盐度高于 34%的外海水从东侧北上,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锋面,温盐等值线平行于岸线呈西南—东北走向。夏季,长江冲淡水浮置于浅表层,向东北方向布展,外海水紧迫沿岸水从底部楔形切入,锋面附近有强盐跃层。黑潮水域温度以表(或近表)层最高(30℃),深底层最低(4~6℃);盐度以次表层最高(35‰),中层最低(约 34.2‰)。

济州岛以南的中层水,夏季常见冷涡。

黄海。暖流从黄海槽北上,与近岸低盐水相对照,形成舌状高温高盐水伸向北黄海和渤海,温盐度等值线几与岸线平行。唯锋面的水平梯度比东海小得多。根据各季节的水文条件,这两种水系在黄海不同海域的混合情况也不同,因而形成三种各具特征的水团:黄海高盐水,是黄海暖流进入黄海海槽后与周围海水混合而成的。冬季具高温高盐特性;夏季上层由于层化和混合而变性,下层仍保持其冬季的温盐特性。黄海沿岸水,包括辽南沿岸水、鲁北沿岸水、苏北沿岸水和西朝鲜沿岸水,均由入海径流与外海水混合而成, 其共同特征是终年低盐(低于 32‰),海水混浊,其范围夏宽冬窄,而厚度夏浅冬深。黄海中央水团,亦称黄海冷水团,位于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部,只显现于夏半年。主要特征是显著低温(4.6~9.3℃),是由冬季进入黄海的外海水与沿岸水混合而成,并因海面的冷却作用而下沉到深底层,冬季呈垂直均匀状态。夏半年,上层水因增温降盐而层化,下层水仍保持其低温(6~12℃)高盐(31.6~33.0‰)特性,因而形成冷水团,成为黄海夏季的重要水文特征。7~8 月,冷水团达鼎盛期,9 月以后,随垂直混合逐渐加深而消失。

渤海的浅海水文特征甚为典型。

温度在冬季垂直均匀,水平温差仅 3℃;夏季表层水温分布极凌乱,近底层,沿岸增温,中部洼地为低温水控制,致跃层显著。盐度,近岸为 24~ 30‰的低盐水;中部为大于 30‰的外海水,等值线几乎呈环形,平行于岸线分布。渤海是中国近海结冰最严重的海域。11 月~翌年 3 月,沿岸普遍结冰。近 50 年来,渤海曾有 3 次严重冰封,其中以 1969 年为最严重,除海峡北半部外,几乎全被冰封。

③南海环流系统。季风发达,海流素以季风漂流著称。

盛行西南风季节,整个南海为一派东北向漂流,大部分在台湾南端汇入黑潮,小部分经台湾海峡北上。漂流流速在越南南方近岸最大,达 1 节以上。在南沙群岛海域出现西南向补偿流,构成南海南部的反气旋弱环流。西南风强盛时,在越南以东陆架边缘、海南岛东岸和粤东沿岸,出现上升流。盛行东北风季节,为西南漂流。来自巴士海峡及台湾海峡的海水,经南海西部流向西南。流速也在越南近岸最大,达 2 节以上。沿巴拉望岛近海有补偿流流

向东北,使整个南海形成气旋式环流。

此外,广东沿岸外侧,有一支稳定而强劲的南海暖流流向东北。来自巴士海峡的黑潮西分支,终年沿南海大陆坡外缘流向西南。

④南海水文特征。南海水系也由沿岸水与外海水组成。前者由入海径流与外海水混合而成,盐度低于 32‰。外海水又可分为表层水(22~31℃, 32.5~34.5‰)、亚热带次表层水(13~24℃, 34.40~35.0‰)、中层水

(8~14℃,34.2~34.4‰)、深层水(2.6~5.0℃,34.4~34.6‰)和深海盆底层水(2.36~2.44℃, 34.66~34.68‰),由表及底,依次分布于各个深层。

南海水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热带深海特征。表层水温年均值,除北部沿岸外,大部为 28.6℃。南海南北部水温差一般为 4℃,夏季更小,仅差 2℃。深层水温最低可达 2.36℃,几无季节变化,深水区有较强的温跃层。

盐度与流系的分布关系极为密切。西部和北部沿岸都为小于 31‰的低盐水,常出现盐跃层。自此往外,有来自巴士海峡的高盐水流向西南,盐度由北(大于 34‰)往南(小于 33‰)递减。而东南部有低盐水沿加里曼丹岛的西北流向东北。

渤、黄、东、南海的表层水温年较差,以渤海最大,约 23~29℃,黄、东海次之,分别为 16~25℃和 14~25℃,南海最小,南海北部为 10.8℃, 南部仅 1.7℃。盐度年较差,四个海区均以外海水区域为最小(渤、黄、东海约为 1~2‰,南海为 1~0.5‰);以河口尤其是长江口最大,可达 26‰ 以上,珠江口次之,为 15‰。

潮汐潮流 太平洋潮波分两路传入中国近海,一路向西北和北方向传入东、黄、渤海,一路沿西南方向,经巴士海峡传入南海。

东、黄、渤海都以 M2 半日潮波为主,除台湾海峡带驻波性质外,东海大部海区均具前进波性质。因有山东半岛和黄海北岸的反射作用,黄海有两个反时针旋转的潮波系统,无潮点在成山角以东和海州湾外侧,致使这两海域为不正规半日潮。黄海其他区域均属正规半日潮。渤海有两个 M2 半日潮波系统和一个 K1 全日潮波系统,前者无潮点在秦皇岛外和黄河口,后者在渤海海峡,因而秦皇岛、黄河口附近为不正规全日潮,其他海域均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以朝鲜半岛西岸为最大,一般地区为 4~8 米,仁川潮差最大可达 10 米; 中国苏、浙、闽沿岸次之,一般为 4~5 米,但钱塘江口澉浦的涌潮,历史上最大潮差可达 9 米,其壮观景象,举世闻名。琉球群岛、九州岛沿岸潮差较小,仅 2 米。渤海沿岸潮差也只 1~3 米。渤、黄、东海的大部地区,潮流多属正规或不正规半日潮,最大可能潮流一般为 1.5~3 节。舟山群岛各水道、杭州湾、长江口和老铁山水道为中国近海的强潮流区,最大潮流可达 6~7 节。

南海是中国近海潮汐类型较多、潮差最小的海区。大部区域乡属正规或不正规全日潮,但巴士海峡、广东沿岸、越南南半部沿岸、马来半岛南端和加里曼丹岛西北岸等地区却有局部性的不正规半日潮。潮差以粤西沿岸、北部湾、印度支那半岛南端和加里曼丹岛西北岸为较大,可达 4 米左右,其中

北部湾北海可达 7 米;而南海中部、吕宋岛西岸、越南中部沿岸潮差较小,

都不到 2 米。潮流以琼州海峡最大,达 5 节;北部湾和粤西近岸次之,约 2 节左右。其他区域均较弱。

海浪渤、黄、东、南海的波高以南海最大,东海次之,渤、黄海较小。年均波高南海为 1.5 米,东海及南黄海为 1.0~1.5 米,渤海、北黄海和北部湾仅 0.5~1.0 米。年中波高以冬季最大,大浪(波高 2 米以上)频率都在20%以上。从济州岛经中国台湾以东海面至东沙、南沙群岛的连线为大浪带, 大浪频率在 40%以上,中心区可达 50%。据现有记录,南海、东海的最大波高为 10 米多,南黄海为 8.5 米。波高最小的季节,黄海出现于夏季,东海和南海出现于春季。

海洋资源 中国近海海洋资源丰富,开发远景广阔。

油气和矿产资源 经初步调查,在中国近海已发现 300 多个可供勘探的沉积盆地及 7 个大型含油气盆地。

这 7 大含油盆地是:①渤海盆地。②南黄海盆地。③东海盆地。④北部湾盆地。⑤莺歌海盆地。⑥珠江口盆地。⑦台湾浅滩盆地。上述油气盆地均有良好远景(见中国能源)。

中国绵长的海岸蕴藏有丰富的海滨砂矿,其中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金刚石矿床,广东一些海岸的高品位磷钇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矿,海南岛沿岸的锆石、钛铁矿、独居石、金红石、磷钇矿,台湾岛西南的独居石、锆石砂矿,台湾桃园县、新竹和苗栗县沿岸的磁铁矿和锆石矿为最丰富(见中国矿产资源)。

水产资源 中国近海渔场面积约为 1.46 亿公顷,共有鱼类种类约 1700

种(南海近 1000 种,东海 440 多种,黄、渤海 250 种),其中经济鱼类约

300 种,高产鱼类近 80 种。从渤海到南海,现已开发的渔场共有 64 个,较

大的有 21 个。南海多暖水性鱼类,如鲐鯵、金枪鱼、鲣鱼和海龟;东、黄海多温水性鱼类,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和鲳鱼等;渤海富冷水性鱼类,如太平洋鲱鱼、高眼鲽、牙鲆、鲽、对虾和毛虾等。此外,中国沿海还有牡蛎、蛏子、蚶蛤、贝、扇贝、鲍鱼等贝类资源;黄、东海近岸还有海带、紫菜等藻类养殖(见中国水产资源)。

能源 包括海洋势能(潮汐)、动能(波浪、海流)、热能(海水温差) 和海洋化学能(海水盐度差)等可再生性的海洋新能源,在中国近海都有很大蕴藏量(见中国能源)。

①势能。中国大陆沿岸可开发的潮汐能装机容量为 2000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580 亿度,其中 92%集中在福建、浙江和上海沿海。长江北口、浙江钱塘江和乐清湾都可大规模开发。此外,在成山角近海、苏北近岸、长江口和舟山群岛诸水道等潮流大的水域,还蕴藏有丰富的潮流能量。

②动能。波能是与波高的平方成正比。中国近海沿岸波能的理论蕴藏量约为 0.7 亿千瓦。外海若以 2~3 米的波高计算,整个中国近海蕴藏波能 5740 亿千瓦。

③热能。海洋水温相差 18℃以上,就可用来发电。中国南海海广水深, 大部海区表层与深层水温相差 20℃以上,宜于海洋热能开发。据粗略估计南海可开发的热能蕴藏量约为 5 亿千瓦。

④化学能。在近岸,尤其在江河入海处,淡水与海水之间盐度相差很大, 蕴藏约 1 亿千瓦以上的盐差能资源。

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有近 80 种化学元素,其中氯、钠、钙、钾、镁、硫、溴、锶、硼、硅、氟等十余种元素占海水含盐量中的 99.58%。中国海盐产量已居世界第 1 位,并可从海盐苦卤中提取氯化钾、溴素、芒硝、无水硝、

卤块、硫酸镁、轻质碳酸镁、轻质氧化镁、盐酸、氯气、苛性钾、苛性钠、钾镁肥和氯钾镁肥等 30 多种化工产品。

空间资源 中国近海的海港、海运、围垦等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有较大发展,尤以海运发展较快,已与 170 多国家或地区通航。中国 700 多个天然港

口中,已开发了 80 多个,其中对外开放的有 30 多个,万吨级深水泊位 284

个,年吞吐量 4.8 亿多吨。

药物资源 中国利用海洋药物资源,至少已有 2000 多年历史。据初步统计,中国近海可药用海洋生物有 700 多种,其中鱼类 89 种,软体动物 67 种,

海藻 64 种,节肢动物 21 种,棘皮动物 19 种,其他生物 16 种,尤以海藻和珊瑚虫是最有开发价值的药用生物。

(陈上及)

Zhongguo de kasite (yanrong)

中国的喀斯特(岩溶)(karst in China) 喀斯特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游记》记述最为详尽。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罕见。在中国,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分布很广。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达 200 万平方公里,其中裸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 130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7;埋藏的碳酸盐岩石面积约 70 万平方公里。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

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第三纪时,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 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 25°40'。在贵州为北纬 26°左右。这一界线较现今热带界线偏北约 3~4 个纬度,可见峰林的北界不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中国东部气温和雨量虽是向北渐变,但喀斯特地带性的差异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受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影响,间冰期时中国的气温和雨量都较高,有利于喀斯特的发育。而冰期时寒冷少雨,强烈地抑制了喀斯特的发育。但越往热带其影响越小。在热带峰林区域,保持了峰林得以继续发育的条件, 而从华中向东北则影响越来越大,喀斯特作用的强度向北迅速降低,使类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广大的西北地区,从第三纪以来均处于干燥气候条件下, 是喀斯特几乎不发育的地区。

中国喀斯特的地带性特征 中国东部喀斯特地貌呈纬度地带性分布,自南而北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和温带喀斯特。中国西部由于受水分的限制或地形的影响,属干旱地区喀斯特(西北地区)和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

①热带喀斯特以峰林—洼地为代表,分布于桂、粤西、滇东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众多,以溶蚀性拱形洞穴为主。地下河的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大, 故称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积为 160 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苏地下河流域面积

达 1000 平方公里。地表发育了众多洼地,峰丛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 2.5 个,洼地间距为 100~300 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现峰林—洼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于 45 度。峰林又可分为孤峰、疏峰和峰丛等类型,奇峰异洞是热带喀斯特的典型特征。

中国热带海洋的珊瑚礁是最年轻的碳酸盐岩,大多形成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高出海面仅几米至 10 余米,发育了不大的洞穴和天生桥、滨岸溶蚀崖及溶沟、石芽等,构成礁岛的珊瑚礁多溶孔景观。

② 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以缓丘—洼地(谷地)为代表,分布于奏岭淮河一线以南。地下河较热带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积小于 60 平方公里。洼地较少,

每平方公里仅为 1 个左右,且从南向北减少,相反,干谷的比例却迅速增加。

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为馒头状丘陵,其坡度一般为 25 度左右,洞穴数量较热带大为减少,以溶蚀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蚀型拱状洞穴在亚热带喀斯特的南部较多。

③ 温带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干谷为代表,地下洞穴虽有发育,一般都为裂隙性洞穴,其规模较小。喀斯特泉较为突出,一般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和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关泉等。这一带中洼地极少,干谷众多。正地形与普通山地类同,惟山顶有残存的古亚热带发育的缓丘—洼地和缓丘

—干谷等地貌。强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峡谷,局部地区,如拒马河两岸有类峰林地貌。

④ 干旱地区喀斯特现象发育微弱,仅在少数灰岩裂隙中有轻微的溶蚀痕迹,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极少,已不能构成渗漏和地基不稳的因素。

⑤寒冻高原喀斯特。青藏高原喀斯特处于冰缘作用下,冻融风化强烈, 喀斯特地貌颇具特色,常见的有冻融石丘、石墙等,其下部覆盖冰缘作用形成的岩屑坡。山坡上发育有很浅的岩洞,还可见到一些穿洞。偶见洼地。

喀斯特的开发利用 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地下水蕴藏丰富,径流系数在热带喀斯特区域为 50~80%。亚热带喀斯特区域为 30~40%,温带为 10~20%。在华北一些石灰岩分布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河南辉县的百泉、山西太原的晋祠泉、阳泉的娘子关泉和济南的趵突泉等。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 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可以筑坝发电。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 1 座利用地下河的水电

站。湘、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 400 千瓦以上的地下水电站。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素。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矿床,例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膏和岩盐等。在喀斯特剥蚀面上和洼地中沉积有铝土矿,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积有铅、锌、硫化物、汞等砂矿体,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华北地区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喀斯特区域。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

中国喀斯特发育的多轮回和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巧夺天工的洞穴奇景,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资源。桂林山水(见桂林市)、路南石林、四川九寨沟(见九寨沟自然风景区)、贵州黄果树(见黄果树瀑布)、济南趵突泉和北京附近的拒马河等都已成为闻名于世的游览胜地。

(陈治平 赵昭昞)

zhong guo de meiyu

中国的梅雨(plum rains of China) 江淮流域气候的重要特征。每年春末夏初江淮流域均有一段雨量特别充沛,相对湿度大,云多,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较小的连阴雨时期。因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节,故俗称“梅雨”,又因此时多雨阴湿,物品极易受潮霉烂,故又有“霉雨”之称。

对梅雨的气候特征,早在宋人苏东坡诗中已有记述。20 世纪 30 年代初, 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竺可桢就对梅雨时期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以后中国气象工作者对于梅雨的形成、雨期的长短及反常等现象不断有所阐述。

形成 6 月行星风带显著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也北移到北纬 20°附近,这时大陆低气压已强大,而且青藏高原热低压建立,西南季风加强,但中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仍可常常南下,雨带多出现江淮流域,形成梅雨。

雨期与特点 梅雨时期的天气形势有 3 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梅雨形势持久稳定,雨量较集中,易造成内涝和水灾,如 1931、1954、1969、1980 年是长江流域较突出的多水年份;另一种是梅雨时期的形势很不稳定,系统变化快,雨区范围变动大,旱涝现象不突出;还有一种是整个 6、7 月里江淮流域不仅没有持续的大雨和暴雨,而且降水也不多或者很少,即空梅或少梅,易造成干旱,如 1934、1958、1965、1978 年就是空梅突出的年份。

中国的梅雨主要指发生在湖北宜昌以东,北纬 26°~34°的江淮流域。每年大致是 6 月中旬入梅(或称立梅),到 7 月上旬出梅(或称断梅),一

般约持续一个月,但每年情况不一样,入梅早的可在 5 月中下旬,晚的可到

7 月初,前后可差 40 天,出梅早则在 6 月中旬,晚者在 7 月底 8 月初,前后差一个半月。整个梅雨时期并不是每天都是阴晦降水天气,而是阴雨一段时期,睛好一段时期。梅雨结束后,多雨区迅速北推至淮北地区及黄河一带, 江淮流域的降水量显著减少,相对湿度降低,晴天增多,温度增高,天气酷热而进入盛夏伏旱时期。

对入梅、梅雨中断、出梅等至今标准不一。一般是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移到北纬 20°以北,同时雨带位置稳定出现在江淮流域,并参考青藏高原上空(东经 80°)是否有副热带高压脊的建立,印度地区西南季风暴发与否及中国和日本上空急流强度是否发生剧烈的减弱和变动来作为梅雨的开始。

梅雨期间的相对湿度很高,旬平均值为全年之冠,6 月中旬~7 月上旬都在 84~86%。

(赵卫)

Zhongguo de nishiliu

中国的泥石流(mud-rock flows in China) 中国是世界多泥石流国家,遭到泥石流不同程度危害的省、市、自治区达 23 个。各地对泥石流的称呼不一:华北和东北山区称“龙爬”、“水泡”、“水鼓”或“石洪”;

黄土高原山区称“流泥”、“流石”或“山洪急流”;川滇山区称“走龙”、“走蛟”或“打地炮”;西藏高原山区则称“冰川暴发”。

形成沟谷地形陡峻、松散固体物质丰富和水源动力充沛这三者之间的组合,为中国泥石流广泛发育的根本原因。人类生产活动向山区的迅速扩展, 破坏了山地地表结构,加剧了水土流失,促使滑坡崩塌频起,是中国泥石流活动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时空分布特征中国泥石流的区域分异和发育程度,受控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泥石流的暴发频率和活动强度,受控于水源补给类型和动力激发因素;泥石流的性质和规模,受控于松散物质的储量多寡、组构特征和补给方式。中国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征为:①在空间上,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及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②在时间上,泥石流大都发生在较长的干旱年头之后(物质积累阶段),出现多雨或暴雨强度大的年份及冰雪强烈消融的年份;就季节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集中期和冰川积雪强消融期的 6~9 月;就日际变化而论,泥石流多发生在午后至夜晚。

地理分布 中国泥石流具有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

中国泥石流几广布于各种气候带和各种高度带的山区,而其分布密集地带,是从青藏高原西端的帕米尔向东延伸,经喜马拉雅山带,穿越波密—察隅山地向东南呈弧形扩展,经滇西、川西的横断山区,折向东北,沿乌蒙山北转大凉山、邛崃山,过奏岭东折,经黄土高原南缘及太行山,直达长白山山地。这一地带在地势上,是中国台阶地形转折最明显的部位,地面起伏大; 在气候上,是湿热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向北、西方向推进遇地形骤然抬流升而易成暴雨的地带;在地质上,是巨大的构造带,新构造差异运动幅度大、现代地震剧烈、山体破碎、松散固体物质富集地带。由于上述三方面的因素, 导致泥石流沟成群出现,并常见多沟同时齐发泥石流的情景。此带以东的华东、中南和台湾山地,以西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山地,泥石流沟呈点状散布稀疏零星。根据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泥石流类型与活动特点的差异, 可将中国泥石流划为 6 个分布区。

①青藏高原边缘山区。青藏高原南部和东南部边缘山区的泥石流,其形成发展与冰川作用过程密切,是中国冰川类泥石流最发育地区。不论天气晴、阴、雨,冰川泥石流均有发生,且频繁猛烈而规模巨大。

本区冰川泥石流有两大活动地区:其一是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山区,以易贡、波密、然乌、察隅为中心;其二是高原西南部山区, 以喀喇昆仑山冰川群边缘地带为甚。穿越该区的几条公路沿线,有灾害性泥石流近千条,其中以川藏公路、中尼公路和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最为活跃, 经常冲毁公路桥梁,阻断交通。如波密境内的古乡沟是名闻中外的大型冰川泥石流沟,每年暴发泥石流几十次, 1953 年 9 月暴发的一次特大冰川泥石

流,龙头高达 40 米以上,总径流量达 1710 万立方米,其中含固体物质 1100 万立方米,堵江断流,壅塞成湖,川藏公路被淹没几公里。易贡章龙弄巴沟于 1900 年暴发特大冰川泥石流,上亿立方米固体物质拥进易贡藏布江,堆成

高达几十米的拦江大坝,形成长 20 多公里的易贡湖。此外,因冰碛湖溃块或

冰崩雪崩造成的泥石流,来势更猛,成灾更速。

②横断山区和川滇山区。本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一系列庞大山体和峡谷深沟紧相并列,南北展布,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得以长驱直入,且进退快速,气候干湿季分明,形成泥石流的物质、地形和水源条件俱备,加之人类生产活动扩展迅速,致使本区成为中国降雨类泥石流最发育地区。此外, 本区尚有现代冰川分布的高山边缘地带,发育有少量冰川类泥石流。

本区以暴雨激发而成的粘性泥石流占优势,并以高频率的阵性流或连续流为特色。如云南东川市郊小江(右岸)蒋家沟是名闻中外的大型暴雨泥石流沟,近代活动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每年暴发十几次至几十次,一次泥石

流可出现阵性流达几十阵至几百阵,最大容重达 2.37 吨/立方米,最大瞬时流量达 2400 立方米/秒,年堆积量为 300~500 万立方米,历史上曾 7 次堵断小江,酿成巨灾。雅砻江二滩附近的下荒田沟每年暴发泥石流几十次至上百次,大量泥沙石块拥进雅砻江,形成险滩。金沙江中下游两岸有泥石流溪沟500 多条,因泥石流形成的急流险滩已成为金沙江航道开发利用的主要障

碍。穿越川滇山区的成昆铁路,沿线有泥石流 300 多处,每年夏秋雨季都冲毁路基桥涵,经常断道停车,甚至造成火车颠覆、人身伤亡的事故。

川西的龙门山、邛崃山、大雪山和大凉山及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安宁河流域;雅砻江、怒江、澜沧江等流经的横断山区及金沙江中下游沿岸支流;滇东北的小江流域、龙川江流域及滇西南的大盈江流域,均为著名泥石流分布区。

③西北山区。本区包括祁连山、天山和昆仑山山地,地处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区,水源条件不及前述山区充足,泥石流主要靠夏季冰雪融水和山前区局地暴雨激发而成,固体物质来自古代和现代冰碛物、残积—坡积物或冰缘堆积物。由于本区冰川属大陆性冰川,冰川的积累—消融强度、侵蚀—堆积作用均不如海洋性冰川,因而大大抑制了泥石流的活动,故本区泥石流分布零星,暴发频率低,十几年至几十年才发生一次。如新疆天山南坡盐水沟曾于 1958 年夏在暴雨激发下形成泥石流,冲进库车城,造成巨大损失。祁连山

北坡的寺大隆地区,于 1972 年 8 月 12 日晚暴发了大型冰雪融水型泥石流,

历时 3 小时,总径流量达 435 万立方米。

④黄土高原山区。中国黄土高原山区,地表为黄土覆盖物,质地疏松, 植被稀少,沟壑纵横,谷坡破碎,常出现坍塌滑坡,经暴雨激发而成浓稠的泥流。泥流运动时,向两侧扩散能力较弱,停积时表面平整,其上漂浮有泥球。黄河上游湟水河畔的湟源、西宁、乐都等地,兰州附近的黄河两岸,渭河两岸的天水、社棠、伯阳等地及陕北、陇东、晋西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都曾发生灾害的泥(石)流。

⑤华北和东北山区。包括秦岭东段的华山地区,河北太行山区,北京西山地区,辽西、辽南和吉南山地。由于上述山地紧临华北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势高拔,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有丰沛的地形雨,常发生凶猛的泥石流。其中有些山地因受岩性条件影响,粉砂粘土等细粒物质含量少。多形成非粘性的水石质的泥石流,称水石流。由于松散固体物质积累过程缓慢,每年暴雨中心移动性大,故这些山区泥石流活动频率较低,一般是几年至十几年暴发一次。1950 年北京西山的清水河流域,各支沟普遍发生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达 4000 万立方米,沿河村庄农田深受其害。1969 年以来,怀柔、密云、延庆等山区泥石流多次暴发,给当地造成巨大损失。辽西、辽南山地 1969、

1972、1977、1981 和 1985 年都暴发了灾害性泥石流,其中以锦西的大小虹螺山区和辽南的宽甸山区最为突出。秦岭东段华山北坡从孟塬至莲花寺间, 水石流沟成群分布。庞大的堆积扇毗连成片,其上巨砾棋布,如华山峪沟内有重达万吨的漂砾,当地居民刻有“鱼石”二字,并记载为清光绪十年(1884) 六月六日山内起蛟,该石冲出山外。

⑥中国东南部山区。秦岭、大别山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南方山地, 降水丰沛,暴雨或台风雨来势猛烈,引起泥石流泛滥成灾,特别是江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海南岛一带山地,历史上均曾发生灾害性泥石流。近年来, 由于东部山区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泥石流灾害有加重之势。

(杜榕桓)

Zhongguo de qihou

中国的气候(climate of China) 中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东半部具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即冬季盛行大陆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湿热多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西北地区则因僻处内陆,为海洋季风势力所不及,具有西风带内陆干旱气候。

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最主要者为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地形及大气环流。这四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 中国领土南北延伸约 50 纬度。由于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就有显著差别,因而导致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各异。尤其是在冬季,南北的太阳辐射量的差值就特别大。例如在冬至日,漠河地区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分别为 509.9 焦耳/平方厘米·日与 2546.5 焦耳/平方厘米·日。夏季,白昼长度随纬度增高而加长,部分地补偿了太阳高度角上南北差异的影响,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差异不大。例如在夏至日漠河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相差仅 254.6 焦耳/平方厘米·日。但就全年平均状态而论,则为南多北少,其差值甚为显著。这是中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夏季差异小,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大气透明度和云量等的影响,中国年均日照时数以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为最大,超过 3000 小时。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丘陵及西藏东南察隅地区最小,约为 1000~ 2000 小时,其余广大地区多在 2000~3000 小时。

中国各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 334.4~919.6 千焦耳/平方厘米。其分布形势与日照长短相对应,西藏高原达 627.0~919.6 千焦耳/平方厘米,新疆盆地约为 501.6~678.8 千焦耳/平方厘米。东部地区最低值在川、黔,为334.4~376.2 千焦耳/平方厘米。由此向东、向北又逐渐增加,至华北、内蒙古一带为 585.2~643.4 千焦耳/平方厘米,东南沿海及东北地区约为459.8~501.6 千焦耳/平方厘米。各月总辐射量分布更复杂,最小值大多出现在 12 月~翌年 2 月,最大值出现时间受雨季影响很大,珠江、长江一带在

主要雨季过后的 7 月,华北、东北分别在雨季前的 6 月及 5 月,西南地区则在季风雨季前的 3~4 月,进入雨季后仅在 7 月出现全年最低值。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由春入夏升温的速度。

中国各地辐射平衡值,除北纬 40°以北地区冬季出现负值以外,大部分地区全年均为正值。年均辐射平衡值以海南岛为最大,约 292.6~334.4 千焦耳/平方厘米。川黔地区最小,约 146.3 千焦耳/平方厘米。西藏高原西部及

东北和内蒙古北部、北疆一带亦小于 167.2 千焦耳/平方厘米。其他大部分地

区为 209.0~292.6 千焦耳/平方厘米。

海陆位置和洋流 中国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所导致的下垫面热量状况的差异,表现突出。冬季大陆气温明显低于海洋,尤以高纬地区更甚。相反, 夏季大陆易于增温,气温明显高于海洋,而非干旱的大陆和海洋亦均为水汽源,低纬地区尤明显。在上述变化中,受地形和面积的影响,大陆的升降温都比海洋快,是变化的主导方面。海洋虽是稳定因素,但也与洋面性质和大小有关。东亚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大陆上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夏季印度热低压的形成。海上情况则正相反。高低压的生成、分布和性质的季节变化破坏了行星环流的带状分布规律,引起海陆间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和输送。因而欧亚非大陆是这种季变的最大中心,约占全球交换量的一半。亚洲大陆是海陆空气质量最大季变中心的核心,形成了著名的东亚季风。

具体的海岸形式、走向和盛行风向的相对位置及距海远近等的差异造成各地局部气候差异。中国内陆地区常年得不到海洋气流的调节,气流的大陆性表现非常明显。南疆沙漠的形成除因高原影响外,亦与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有关。

中国沿海洋流有太平洋西部的黑潮暖流和自渤海南下至台湾海峡的沿岸流(寒流)。黑潮距中国海岸较远,冬季又盛行去岸风,对中国增温、增湿作用不大,但春夏对沿海气温和台风活动及梅雨的盈亏等有一定影响。沿岸流使近地面层空气稳定,利于海雾形成。中国沿海雾的季节变化受其影响很大。

地形 中国为多山国家,地形对中国气候影响颇大,尤为多种局地性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高原本身不仅通过对周围大气的直接加热和冷却作用,形成独特的高原寒冷气候,明显地破坏了气候按纬向呈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通过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周围地区的气候特征。高原的突出地形容易加强它南北两侧的气流的东西成分和其东侧的南北成分,能引起 5000 米以下西风气流的绕流、分支和汇合,直接对中国东部气候季节变化和雨带位置起着制约作用,还对南北气流和水分交换起阻碍和扰动作用。因此,冬季则有利于北侧蒙古冷空气的积累加强及沿其东侧向南的侵袭,加强了冬季风。夏季又阻挡了印度洋暖湿空气直接向北的输送,但却有利于高原东侧偏南气流的盛行,因而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冷夏热的干旱气候形成及中国东部温湿季节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季风结构复杂亦与青藏高原有关,在高原附近对流层低层,中国东部主要是海陆季风。在中低层高原附近受高原上气压系统的控制形成高原季风,冬季表现为高原北侧和东侧为西风,南侧为东风,夏季正相反。对流上层还有冬夏间西风和东风带的季节交替,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高原季风有加强和扩大中国东部季风活动范围、影响其进退速度的作用。此外,夏季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还在南北方向形成一个在高原为上升气流,在两侧为下沉气流的垂直环流,并以南侧者为主,称为经圈季风环流,正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哈氏环流方向相反。

中国许多大体东西走向的山系亦对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起障壁作用,常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如秦岭即为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南至云贵高原的第二级台阶地形的边缘,阻挡夏季风入侵,大

体为中国东部湿润气候和西部干燥气候的分界线。

山地还通过对局地气流的阻障作用改变了气温和雨量分布。通常迎风坡多雨、湿润,背风坡少雨、干燥;在山地,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形成气温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山地气候等。

大气环流 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东亚季风环流是影响中国气候最直接的因素。冬季高空基本气流为西北风,低层自北向南分别盛行干冷的西北、北和东北季风;夏季高空北纬 30°以北为西风,以南为东风,低层自南向北为湿热的西南季风和偏南到东南风,因而形成了随盛行风的转变,在环流、天气系统、气团性质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的气候特征(见中国的气旋)。

四季流场与季风进退 中国四季流场各有特点,冬夏季风的季节性交替过程,不但规定了季风区域,还因环流、地形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各地的气候差异(见中国的季风气候)。

①冬季。冬季环流约始自 10 月中旬,结束于翌年 4 月中旬,其中以 12

月~翌年 3 月初是冬季风的全盛期。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势力强大的冷高压区。青藏高原的存在和它形成的低温高压中心叠加在蒙古高压之上,都使高压势力得到加强。这时在地面图上蒙古高压控制着整个亚洲大陆, 成为干燥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地。在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一个低气压,它是西来气旋的总汇。在赤道以南的太平洋和印度洋面亦为低气压。由蒙古高压发散出来的气流,一支向东流向阿留申低压;一支向南可达赤道附近的南海,这是中国冬季风的南限。西限受地形影响及于青藏高原的北缘和东缘,形成一条地形锋,其东南一段即“昆明准静止锋”,是为冬季大陆冷气团与西南暖气团之间的锋面。

在冬季风盛行时期,中国大部分在单一的极地大陆气团(Pc)控制下, 天气寒冷干燥,只有当它在向南流动的过程中与较暖湿的地面或海面接触, 下层不断增温增湿,逐渐形成变性极地大陆气团(NPc),特别是在暖海洋面变性,从海上回流,再与新鲜的极地大陆气团相遇而形成锋面时,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南高原受蒙古高压影响较小,而常受热带大陆气团(Tc)所构成的西南暖流所控制,天气晴暖干燥,形成中国冬季的温暖中心。但在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会出现阴雨天气。

冬季大陆高空为盛行西风所控制,在 3000 米以上的高度上受青藏高原的阻障和分支作用,西风急流在高原两侧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是副热带急流, 北支是极锋急流,并在东经 140°附近形成西风带平均大槽,东经 90°附近高原北侧形成平均脊,在对流层中上部皆维持这一“西脊东槽”形势,在槽后冷平流的诱导下,蒙古反气旋频频南下,冷空气向南爆发常形成寒潮天气。

寒潮是中国冬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强大的寒潮会引起中国大面积地区的剧烈降温、雨雪和大风等天气。侵入中国的寒潮冷空气大都源自欧亚大陆北部北冰洋等地,移入中国前常在西伯利亚中部(北纬 43°~65°,东经 70

°~90°)积累加强(这一地区称为寒潮关键区),然后南下,并不断减弱。寒潮本身是冬季风活动的一种形式,也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华南地区冬季强冷空气入侵的次数为黄淮地区的 1/2、东北地区的 1/3、引起的降温幅度也比北方少。

②春季。是冬夏环流的过渡时期,高空南支西风急流于 3、4 月间先后两次明显减弱、北移。北支位置变化不大,但强度减弱。同时南亚平均大槽也明显减弱,中国上空基本气流由西北渐转为西风。相应在地面的活动中心也

发生变化。高纬的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两个活动中心逐渐减弱,并分别向西和向东移动。低纬开始建立南亚印度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并不断向北扩展。同时形成了东北低压及鄂霍次克海高压。自黄海到日本一带形成变性高压区,华北、华东出现南风的机会增多。在它的影响下,华北和东北开始出现少量春雨。西北和华北的西南部常出现一连串分裂的小型反气旋环流,它与由青藏高原南侧绕流而来的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明显的切变线, 冷暖空气交绥,江南容易产生降水过程。同时热带海洋气团开始进入华南, 极锋逐渐向北推移,南方进入春雨季。

总之,春季高空西风带虽逐渐北移,但波动较多,地面南北冷暖气流交替消长,形成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多变的特点。

③夏季。从 6 月初~8 月底,海陆温压场形势起了根本变化。在地面图上蒙古高压已不复存在,印度热低压却强烈发展。青藏高原的增温亦比四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快,高原近地面层也由冬季的冷高压变成热低压,从而更加强了大陆热低压的形势。海上的阿留申低压已隐而不显,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却非常强大。上述两活动中心成为夏季控制中国天气气候的两大环流系统。中国大陆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其风向在东亚主要为东南风, 在南亚为西南风。东南季风的最北界限可达内蒙古,相当于盛夏极锋到达的最北位置。中国西南季风盛行于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西部和南岭以南的珠江流域,其北限可视为热带辐合带的北限。在此界限以南夏季为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替的地区。

就高空环流形势而论,从 6 月中旬开始,亚洲上空气流经历一次最明显的变化,行星风带跳跃式地向北推移。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西风急流突然北进,原来位于南海上空的东风气流移到高原南侧。西风带明显向北收缩。平均槽脊位置几乎与冬季相反,强度也较冬季为弱。东亚平均大槽消失,变成鄂霍次克海浅脊,在乌拉尔地区亦出现高脊,在两脊之间建立一大槽。中国北部上空仍为西风带系统,即温带西风和副热带西风气流,西部受性质不同的大陆副热带高压(低层为大陆热低压)控制,南部则分别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热带东风系统影响。环流形势远较冬季为复杂。

夏季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来自热带与赤道海洋洋面,一般称为热带海洋气团(NTm)与赤道海洋气团(NEm),二者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降水的形成。中国的主要雨带和雨季大多与夏季风的消长有关。主要雨带大致位于夏季风前沿,随夏季风的进退而南北移动。平均每年 4 月下旬华南夏季东南季风盛行,5 月中旬华南沿海形成一大雨带。以后逐渐北移,6 月上旬雨带移至南岭以北,使东经 100°以东的华南地区出现春雨期。

6 月中旬,地面太平洋高压脊线由北纬 15°突然北跃到北纬 20°~25

°,夏季风北进到华中地区。在高空“两脊一槽”形势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槽前暖平流区,南来的暖湿气流源源北上,同时槽后冷平流也促使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冷暖气流在长江流域交绥产生锋面(极锋)和气旋活动。由于鄂霍次克高压的阻塞作用,在江淮流域维持着一段较稳定的、持续的降水过程,此时正值当地梅子成熟时节,故称为“梅雨”(见中国的梅雨)。 7 月中下旬,亚洲上空西风带再次经历一次剧变,北移到最北位置。地

面太平洋高压进一步向西向北扩展,高压脊线从北纬 25°再次北推到北纬 30

°附近(北纬 25°~35°),夏季风开始在华北盛行。至此,环流形势从初夏进入盛夏。

在盛夏期间对流层低空(1.5 公里高度)中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仅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盛行西风系统,两支气流在黄河上游汇合形成一条切变线。在其移动过程中产生降水。地面极锋移到其最北位置,雨带再次北移到黄河流域,稳定于北纬 40°以北地区,形成华北、东北的雨季,是为夏季风鼎盛时期。江南则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同时西南和华南地区由于西南季风前沿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又出现大雨带,使华南一年中出现两个汛期。

在夏季风活动期间,中国还受到台风的影响。据研究,至少有 85%的台风产生在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汇合的热带辐合带上,此外,副热带高压南缘东风带上还经常产生东风波,在东风波上发展起来的台风约占 10%。如东风波移到热带辐合带而使两个系统结合时,产生台风的可能性就更大。中国是世界受台风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有 4/5 以上的省区均可受到台风的直接影响(见中国的台风)。

④秋季。是环流的过渡季节。变化过程与春季相反,但速度却较之为快。9 月上旬,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又复相继出现。两者与印度低压和北太平洋副高压同时成为秋季的地面四大活动中心。在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影响下,冷空气很快南下侵入华北和中国东部地区。对流层上部副高压脊线亦逐渐南移,但速度较慢,因而在中国东部地区秋季有一段时间地面为冷高压, 而高空仍在副热带暖高压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但在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影响,极锋南撤较缓,产生秋雨绵绵的天气。南海在 9 月份仍受热带辐合带控制,两广及台湾省沿海台风活动仍甚频繁。

10 月中旬,亚洲上空气流又发生一次突变,高空西风带迅速向南扩展, 副热带西风急流又回到青藏高原南侧,副热带高压脊线南撤到中南半岛,东亚大槽又重新建立。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又恢复到冬季的环流形势。

东亚大气环流冬夏的明显差别,及过渡季节环流改变的突然性是其他大陆上所没有的。由环流的季变而引起的天气气候的季节差异,也是东亚独具的特色。

中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过渡季节较短。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都很大,因逐年冬夏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不同,使一些地区常出现冷暖旱涝等异常现象。

①气温。与同纬度地带相比,中国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甚大,且越向高纬、愈向内陆愈大。年均温的分布,在东半部地形较平坦地区受纬度影响明显,北冷南暖;从东北北部(漠河为-5.0℃)至南海诸岛(西沙岛为 26.4

℃)相差 30℃以上。西半部受地形影响显著,青藏高原除东南一隅外,大部分地区在 0℃以下。在高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年均温差异也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

冬季 1 月均温等温线除山地外大致与纬线平行,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省

北端的漠河为-30℃(1927 年 1 月 26 日在西藏那曲地区海拔 4677 米处测得最低温度为-55℃),台湾岛南部和海南岛南部则在 20℃以上。平均每向北增加一度纬度,气温递降 1.5℃,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偏低 15~20℃,黄淮流域偏低 10~15℃,长江以南偏低 6~10℃,华南沿海则偏低 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受大陆季风影响所致。中国在隆冬 1 月约有 3/4 的陆地均温在 0℃以下。0℃等温线在东部大致东起淮河,经秦岭至东经 105

°处,沿四川盆地西缘折向西南,穿过横断山脉到高原东南沿林芝、德让宗一带。有些东西向的山脉对气温的影响非常显著,例如 1 月平均 8℃等温线几乎和南岭平行。长江流域大致在 0~8℃。但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和大巴山的双重屏障,又处于青藏高原的东侧,气温偏高。秦岭是中国气候的重要界线。在昆仑山、秦岭以北,天山、阴山以南,1 月均温约-12~0℃;天山、阴山以北和吉林、黑龙江省大部地区约-22~-10℃。大兴安岭北部和阿尔泰地区在-30℃左右。青藏高原一般在-24~-10℃。

中国冬季除青藏高原外,有 3/4 国土受寒潮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和霜冻。青藏高原则全年高寒,夏季亦见冰霜。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约自 10 月~翌年 4 月在长达 7 个月的时期内最低温在-5℃以下,且大部分地区

的绝对最低温在-30℃以下。1969 年 2 月 13 日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镇曾出现

-52.3℃的低温。最低气温在-40℃以下的严寒日数为 35.1 天。青藏高原3000~4000 米以上的地区虽各月都可出现 0℃以下的最低温,但绝对最低温一般都在-30℃以上。南岭山脉以南除个别年份外,最低温都在 0℃以上。

中国夏季最热月多出现在 7 月份,仅少数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海南

岛部分地区及滇南,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前的 6 月或 5 月。东部沿海受海洋

影响较大的地区如大连、青岛、舟山等地则出现在 8 月。

7 月气温分布,全国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 7 月均温低于

20℃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大都在 20~28℃。东部平均每一度纬度温差仅为 0.2

℃。漠河与西沙的温差仅为 10℃左右。闭塞的盆地及内陆低洼地区出现高温中心,如鄱阳盆地 7 月均温达 30℃以上,月均最高温高于 34℃,极端最高温达 39℃以上。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火州”,其 7 月均温达 32.8℃,最高气温不低于 35℃的炎热天数达 100 天之多,平均最高温达 40℃以上,绝对最高温曾达 48.9℃。

中国北方普遍是春温高于秋温,南方则多是秋温高于春温。

②降水。中国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雨热同季,降水变率较大。

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与夏季风的关系最为密切。400 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夏季风影响所及的界限相当,800 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平行。台、粤、桂、闽、浙、赣、湘和川、滇、藏的一部分地区正常年降水量在 1600 毫米以上,其中浙闽粤和川西一些山地及喜马拉雅山南坡年降水

量在 2000 毫米以上。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超过 2000 毫米,其中高山地区达 3000~4000 毫米。在基隆东南的火烧寮,因位于迎风坡地年均降水量达 6000 多毫米,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之地,降雨最多的一年竟达 8000 毫

米以上,是中国年雨量最高记录。在背风面的澎湖列岛年降水量仅 800 毫米。

在淮河、汉江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年份的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以上。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为 800~1000 毫米。秦岭淮河以北大多少于 800 毫米,但

气候带的温度指标

(100 ~ 160 天)

(160 ~ 220 天)

(220 ~ 240 天)

(240 ~ 300 天)

Н高原气候区域 < 2000 ℃(< 100 天)

长白山地区可达 800~1000 毫米,是东北降水量最多之地。而往西北年降水量则明显减少,大兴安岭西部、内蒙古高原为 200~400 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除新疆西北部达 400 毫米外,大多不足 200 毫米,是中国少雨地区。塔里木

盆地、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许多地区年降水量均在 20 毫米以下,成为干旱中

心。青藏高原上的降水东南多、西北少,高原西北部估计在 100 毫米左右。中国北方是夏雨冬旱,南方则是夏多雨冬少雨。淮河以北地区雨季短而

集中,是夏湿冬干的夏雨区。如华北、东北等地 7、8 两月雨量占全年 60~ 70%,其中东北东部雨季稍长,7~9 月是夏秋雨区。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雨季虽长,但主要为春雨梅雨区,7 月初~8 月有一相对干旱期,入秋后又有秋雨,以西部较为明显。华南沿海地区雨季从 4 月底~10 月中旬,前期 4、5 月为东南季风大雨期,8、9 月为台风雨期,中间 6、7 月也有一相对干旱期。

台湾东北端冬季为迎风海岸,是中国唯一的冬雨区。西部高原地区干湿季明显,雨季约从 5 月下旬~10 月下旬(东部至 9 月),雨季降水量比干季

大 9 倍左右。西北干旱地区则全年少雨。

中国年降水变率分布大体为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小;降水以气旋雨、地形雨为主的地区变率也较小;而降水量少、台风雨、对流雨多的地方变率大。中国东半部北纬 30°以南地区是年变率最小的地区,大都在 10~15%,但沿海地区因台风影响较多,变率在 15%以上。往北至华北平原一带,夏雨比重大,形成一高变率中心(超过 30%)。东北地区气旋雨较多,一般在 10~15% 左右。西北干旱地区变率最大,但已无实际意义。

中国气候区划 1979 年中央气象局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

中,将中国气候区划分为气候带、气候大区和气候区 3 级:

第 1 级为气候带,以日均温大于 10℃的积温、最冷月均温和年极端最低温等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自北向南将中国划分为 9 个气候带,并将青藏高原另列为高原气候区域。各气候带的温度指标见表。

第 2 级为气候大区,采用年干燥度(指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

降水量的比值)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年干燥度小于 1.00 为湿润(A); 1.00~1.49 为亚湿润(B);1.50~3.49 为亚干旱(C);大于 3.50 为干旱

(D)。将上述气候带又划分为 18 个气候大区。

第 3 级为气候区,主要采用季干燥度作为气候区的指标,东北地区冬季很长,采用积温作为指标;青藏高原因属高原气候,故采用最热月均温为指标;再细分为 45 个气候区。

根据这一划分,中国大陆绝大部分都分属从中温带到南亚热带的各气候带,仅东北北端属于北(寒)温带,台湾南部、雷州半岛以南及云南南部局部地区分属北、中及南热带。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的界线约在北纬 34° 附近的淮河秦岭一线向西至东经 104°后,再折向西南到贡山附近。这条界线及南亚热带的南界是中国气候上两条较重要的分界线,也是争论较大的界限,尤其是后者,或认为还要北移,包括整个台湾至梧州、南宁以南地区都属北热带。

在上述气候区划中,干旱气候大区的界限约与夏季风的内陆界限相当, 青藏高原气候区域的界限大致与图中的线 4 相当。

(周淑贞 李朝颐)

Zhongguo de qixuan

中国的气旋(cyclone of China) 在中国发生发展起来的、或从中国境外移来对中国天气有影响的温带气旋,亦称锋面气旋。不包括热带气旋和无锋面活动的热低压等。气旋是大气环流的重要成员,是影响中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季最为频繁,常伴有暴雨或大风等天气过程。

范围及形成 中国气旋的生成源地有明显的地域性或季节性:①由于中国上空有南北两支对流层锋区(或急流),因此在锋区下方的气旋生成地区也分南北两带,一在北纬 45°~50°,主要集中在贝加尔湖东南方,从蒙古到中国大兴安岭东侧;另一在北纬 28°~35°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随锋区的季节性位移,气旋生成区也相应变化,如南支锋区冬季位于东海上空, 形成东海气旋多发;春季和春夏过渡季节,锋区位于江淮流域,江淮气旋多发;盛夏锋区北跃到黄河以北,则形成黄河气旋。②由于气旋多数生成于西风带高空槽前部的下方,因此从青藏高原移出的高空槽或高原东侧的西南涡向东移动时,在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常有气旋生成。黄河以北的气旋活动则与高原北部的高空槽有关。③在地形造成的低气压槽中和山脉的背风坡容易产生气旋,这些地方往往是气旋生成源地。

类型及特点 根据气旋生成源地和移动路径,通常把中国气旋分为 5 类, 即蒙古气旋、东北气旋、黄河气旋、江淮气旋和东海气旋。

蒙古气旋 大多发生在贝加尔湖的东南方,蒙古的中、东部地区。基本为由西伯利亚移来的锢囚气旋暖区里新生的气旋,此外还有冷锋进入蒙古西部的倒槽或相对低压区里形成的气旋。多出现在春、秋季,冬季最少。气旋形成后,向东移入中国,常在东北地区发展加深,造成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大风、沙暴、吹雪和降温等天气,降水量一般不大。

东北气旋 亦称东北低压。绝大多数是从外地移来的,就地产生的不多, 主要来自:①由蒙古气旋东移到东北地区发展而成,这类占东北低压的大部分。造成的天气主要是大风和扬沙,其中最突出的为春季西南大风,几乎影响到整个东北地区,极大风速甚至可达 40 米/秒以上。②黄河下游、渤海和长江中游、淮河上游地区产生的气旋,向北偏东方向移动进入东北地区后形成。多发生在夏季,秋季也有,是东北地区夏季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常造成东北南部的大雨或暴雨。③东北地区本地发生的低压较弱小,生命短促, 移动也不规则,仅在夏季产生一些雷阵雨天气。

黄河气旋 在黄河流域生成的气旋:①发生于河套北部,是北支锋区上有高空槽经过河套北部并加强时,在地面静止锋上产生的气旋波,向东北或偏东方向移动,夏季此类气旋可给内蒙古中部和华北北部地区带来较大的雨量。②发生于晋陕地区,是黄河上游缓慢东移的暖性倒槽中有急速南下的冷锋进入后形成的,仅能产生一些零星降水。③发生于黄河下游华北平原地区, 这类气旋占黄河气旋总数的一半以上,多出现在夏半年,常由于冷锋移入由西南向华北的低压倒槽内、或从东北伸向华北的“V”形低压槽中而形成。这类气旋约有 30%能在中国境内发展加深,当气旋东移或进入东北地区时,往往造成渤海和辽东半岛大风,风力一般为 6、7 级,气旋中心所经之地常有大雨或暴雨。

江淮气旋长江中下游、湘赣地区及淮河流域产生的气旋的总称,均属南支锋区上的波动,一般都由西风带高空槽或西南涡向东移动时,在地面静止锋上诱发而成。或是地面冷锋进入暖性低压槽后,锋面发生波动形成。在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发生的气旋占江淮气旋总数的 75% 以上,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气旋生成后,绝大多数向东北偏东方向移动入海,是造成江淮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有时气旋西部或北部会有 6~8 级偏北或偏东大风, 气旋东部有 5~7 级的偏南大风。

东海气旋主要生成于东海的中南部海面。冬春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受大陆冷高压楔控制,当南支锋区上有低压槽东移时,位于东海的地面静止锋会诱发成气旋波,这类气旋波基本上都向东北方向移动,在日本附近海上发展成熟,而在中国近海发展加深的仅占东海气旋总数的 10% 左右。在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会给东海带来阴雨、大雾天气,或出现突发性的大风,风力可达6~8 级,持续 6~12 小时。如气旋在近海北上发展时,大风可影响至黄海南部,持续 1~2 天。

(王 雷 史树森)

Zhongguo de shamo

中国的沙漠(deserts in China) 包括戈壁及半干旱地区的沙地在内的中国的沙漠总面积达 130.8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3.6%。其中沙质荒漠占 45.3%,沙地占 11.2%,戈壁占 43.5%。在沙质荒漠及沙地面积中,流动沙丘占 62.4%,半固定、固定沙丘占 33.6%,风蚀地占 4%。在戈壁中,以剥蚀作用为主的戈壁占戈壁总面积的 32%,余为以洪积及洪积冲积作用为主的戈壁。

分布大部深居中国内陆。在乌鞘岭、贺兰山以西,沙漠戈壁分布较为集中,占全国沙漠戈壁总面积的 90% 。除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固定、半固定沙丘外,绝大部分以流动沙丘为主,占该地区沙漠面积的 75%。该线以东,沙漠戈壁分布零散,面积较小,而且都系半干旱地区的沙地,呈

现斑点状流沙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的相互交错分布。

气候与水文中国沙漠分布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东部沙区年降水量可达 250~500 毫米,内蒙古中部及宁夏一带沙区在150~250 毫米,阿拉善地区及新疆的沙区均在 150 毫米以下,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及中部更不及 25 毫米。沙漠地区全年日照时间一般为 2500~3 000 小时,无霜期一般为 120~130 天,10℃以上活动积温,除内蒙古东部一些沙区外一般多在 3000~5000℃。气温变化很大,年均温差为 30~50℃,日较差变化更为显著。风沙频繁是沙区的显著特点,风季风速可达 5~6 级,风沙日数也在 20~100 天左右,个别地区可占全年的 1/3。除若干过境河流和以高山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注入,几无由当地地表径流所形成毛乌素沙地南部的统万城遗址的河流。多属内流区水系。

物质组成与形成 青藏高原及其周围一些山地的隆起成为季风的严重障碍,形成干燥少雨的中国西北干旱区。一些山间盆地中大量疏松的不同成因类型的沙质沉积物,又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在风力吹扬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沙漠。

人为因素在一些沙漠边缘和半干旱的草原地带沙地形成过程中也有显著的影响,在历史上沙区存在过若干著名的古城(如喀拉屯、精绝、楼兰、黑城、居延、统万等),反映人类历史时期以来沙漠的变化。特别在草原地带的强度土地利用(过度农垦放牧及樵柴等)破坏了植被,导致下伏沙质沉积物被风力吹扬搬运堆积形成类似沙漠的景观,在鄂尔多斯、科尔沁等草原都不乏其例。在干旱荒漠地带的一些大沙漠边缘或深入到沙漠中的河流下游流沙景观的形成,往往与上、中游大量用水造成下游绿洲的废弃有关。此外与绿洲边缘植被破坏所造成流沙再起及大沙漠中沙丘前移有关。

沙丘是沙漠地表最基本的形态,它是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和沙质地表相互作用,并受地面起伏、沙源物质供应情况和水分植被条件等因素影响的产物。这些因素因地而异,形成各种沙丘形态(见表),及各种复杂沙丘形态

几种沙丘形态的形成

风信情况

地表裸露

地表有植物

风向较为单一的情况

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

梁窝状沙丘

斜交风

新月形沙垄

沙垄与树枝状沙垄

多方向风

金字塔沙丘

蜂窝状沙丘

相互垂直方向的风

格状沙丘

沙垄-蜂窝状沙

的复合体。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广泛分布具有层层叠置次一级新月形沙丘、沙丘链的复合型沙丘链等。

类型 根据沙丘移动速度,中国沙漠地区可以划分为 3 个类型:①慢速类型。年前移值不到 5 米/年,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大部分、乌兰布和沙漠的南部等。②中速类型。年前移值在 5~10 米/ 年,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东南边缘,毛乌素沙地的东南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等。③快速类型。年前移值在 10 米/年以上,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绿洲边缘、河西走廊的绿洲边缘等。

除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北部和河西走廊西部的沙丘自东北向西南移动外,其他各地区包括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及内蒙古东部

等地,沙丘都是由西北趋向东南或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特征与分布 中国不同自然地带的沙漠特征各异:

①东北地区西部与内蒙古东部的沙地。包括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及松嫩地区的零星沙丘等。年降水量 200~400 毫米,甚可达 500 余毫米; 植物生长良好,除草本灌木外,还有乔木生长(如樟子松、榆、桦等),绝大部分为固定、半固定沙丘。流沙仅作小面积的斑点状分布,其形成绝大部分是由于脆弱的半干旱生态系统受到过度放牧、农垦及樵柴等人为活动、破坏植被所造成。只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采取封育和植物固沙措施,能在 3~ 5 年时间内使片状分布的流沙逐步得到治理。

②鄂尔多斯沙地。分布在河套以南,长城以北包括库布齐及毛乌素两沙地,宁夏河东沙地也在本区范围内。区内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相互交错分布。其间分布有不少下湿滩地、河谷和柳湾林地。历史上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造成流沙发展的主要原因。其治理应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林牧业和采取丘间营造片林、丘表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的措施(见鄂尔多斯高原)。

③阿拉善地区的沙漠。分布在河西走廊以北,中、蒙国境线以南,新疆以东,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自然景观呈现裸露流沙沙丘与戈壁低山相间分布的特征,但仍有局部差异。弱水以西以戈壁及剥蚀山地残丘为主;弱水与雅布赖山之间为巴丹吉林沙漠。沙丘高大,一般 200~300 米,是中国沙丘最高大的沙漠,其东南部还有不少湖盆分布其间。雅布赖山与石羊河下游以东、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为腾格里沙漠,呈现流动沙丘与湖盆相间分布的特色。狼山与黄河之间为乌兰布和沙漠。河西走廊的沙漠大部分为零星分布在一些绿洲附近的沙丘(见阿拉善高原)。

④柴达木盆地的沙漠。位于青海西北,是中国沙丘分布地势最高的地区, 一般在海拔 2000~2400 米。沙丘分布较为零散,并与戈壁、盐湖、盐土平原相交错。主要的风成地貌系风蚀地,为风蚀凹地与风蚀土丘所组成,占风成地貌面积的 67%。

⑤新疆东部的沙漠与戈壁。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雨量 10~30 毫米,以剥蚀残丘、低山、戈壁与风蚀地沙丘、盐土平原相互交错分布为景观特色。

⑥准噶尔盆地的沙漠。除盆地中央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外,还有一些沙漠零星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下游及艾比湖以西一带。沙漠边缘为洪积、冲积戈壁,西北部则以剥蚀戈壁为主。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则以主要生长梭梭的固定、半固定沙垄为主(见准噶尔盆地)。

⑦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是中国沙漠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也是中国沙漠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自然景观在盆地内呈显著的环状分布特征,盆地中心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以流沙占绝对优势,约占沙漠面积的 85%,多系高大的复合型沙丘,一般高 100~150 米,其中高 50 米以上的沙丘占流沙面积的 50%。固定、半固定的灌丛沙堆分布在沙漠边缘地区。沙漠内部河流沿岸及沙漠边缘洪积冲积扇前缘还分布有以胡杨、柽柳为主的天然植被带,形成沙漠中的天然绿洲(见塔里木盆地)。

(朱震达)

Zhongguo de shandi

中国的山地(mountains in China) 中国是多山之国。据统计,山

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69%。就海拔而言,世界上海拔8000 米以上的高峰共 14 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的中国国境

线上和国境内者即达 9 座。世界第 1 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13 米),第 2 高峰——乔戈里峰(8611 米),第 3 高峰——干城章嘉峰(8586 米), 第 5 高峰——马卡鲁峰(8463 米),第 7 高峰——卓奥友峰(8204 米)均位于中国国境线上,第 14 高峰——希夏邦马峰(8012 米)位于中国西藏境内。至于海拔超过 5000 米的高峰,在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雪山、岷山等山地中数以千百计,无论是山峰的高度和数量都是其他国家无可伦比的。(参见彩图插页第 55、56 页)

山地是中国地貌的格架。中国大地貌单元如大高原、大盆地的四周都被山脉环绕。青藏高原是中国最高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 4500~5000 米,环绕高原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等。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海拔降至 2000~1000 米,周围的山脉有哀牢山、苗岭、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等。西北部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边缘的山脉有秦岭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阴山山脉、大兴安岭等。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最低处罗布泊洼地的海拔 780 米。而周围的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山脉,一般海拔在 4000~5000 米。新疆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四周都为高大山脉所封闭。就是在中国东部和东北部的大平原和岛屿上也可见到大片的中、低山和丘陵,如松辽平原东部的张广才岭和长白山脉,黄淮海平原东部的山东丘陵和长江中下游的低山丘陵。台湾岛的玉山海拔 3997 米,海南岛的五指山海拔 1867 米。

形成时期中国造山运动划分为 5 幕:即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

①加里东运动指发生在早古生代的造山运动。在这次造山运动中,主要褶皱隆起的有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山脉。

②华力西运动指古生代石炭纪至二叠纪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使中国北部阿尔泰山、天山、大兴安岭、阴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秦岭等山脉隆起,并伴有大量的花岗岩侵入。

③印支运动指中生代三叠纪至侏罗纪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使川西、滇西北一带隆起成为山地,如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云岭等。

④燕山运动指中生代白垩纪的造山运动。这一运动不仅产生燕山山脉、太行山脉、贺兰山、雪峰山、横断山脉、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等山脉,而且形成许多山间断陷盆地,并在盆地内堆积了巨厚的砂页岩层。

⑤喜马拉雅运动是发生在新生代的最年轻的造山运动。分为两幕:第一幕是在渐新世至中新世,使喜马拉雅山主体、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长白山、武夷山脉等大幅度隆起;第二幕发生于上新世至更新世,这时,喜马拉雅山南面的西瓦里克丘陵隆起,西藏高原大幅度上升,台湾山地露出海面。喜马拉雅运动对那些古老的山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大兴安岭—阴山一线以北的地区比较微弱。所以中国的山脉虽然形成的地质时代有先有后, 但并非都是前几次造山运动所形成的面貌。根据板块构造的理论,中国是由若干个古板块拼接镶嵌而成的。但如何与板块构造的理论具体相联系,尚待进一步探索。可以肯定,每一次造山运动就是由于古大陆板块在移动时,古板块边界发生碰撞所造成的。

分类 根据中国 1:100 万地貌图制图规范(试行稿)提出的山地按海拔划分原则(见表),以海拔 1000 米作

山地高度划分指标表

山地类型

海拔高度(米)

相对高度(米)

丘陵低山

< 1000

< 250

250 ~ 500

中山

1000 ~ 3500

500 ~ 1 000

高山

> 3500

> 1000

极高山

>雪线

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地的一般高度。海拔 3500 米大致相当于中国山地森林上

限。雪线高度各山脉不一,一般约在海拔 5000 米。这一指标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的界线。

中国东西部地势差别悬殊。仅用海拔还不足以反映这种差别,如四川峨眉山金顶海拔 3099 米,而西藏拉萨平原海拔为 3650 米。所以划分山地还必须辅以相对高度指标。表中的相对高度指标是四川省地貌图的划分指标。中国幅员广大,各省区山地条件不同,故划分的指标目前尚未取得一致。

主要山系 山地系统是指山脉、山块、山链及其大小分支的总称。它具有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和包括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山地。

中国的主要山系如下:①天山—阿尔泰山系,②帕米尔—昆仑—祁连山系,③大兴安岭—阴山山系,④燕祁连山脉山—太行山系,⑤长白山系,⑥ 喀喇昆仑—唐古拉山系,⑦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系,⑧喜马拉雅山系,⑨ 横断山系,⑩巴颜喀拉山系,(11)秦岭—大巴山系,(12)乌蒙—武陵山系,(13)东南沿海山系,(14)台湾山系,(15)海南山系。

经济意义 中国山地区的县级行政区数要占全国的 2/3,人口和耕地分别占 1/3 与 2/5,粮食占 1/3。中国 90%以上的木材产量也取之于山地区。中国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大部分也集中于山地区。中国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也以山地区最多和最壮观。同时,中国山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绝大部分都分布于山地区。此外,中国山地是中国各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又是中国革命的老根据地。因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中国山地并积极地进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明业 郑 霖)

Zhongguo de taifeng

中国的台风(typhoon of China)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中国南海北部、台湾海峡、台湾省及其东部沿海、东海西部和黄海均为台风通过的高频区。

影响中国沿海的台风年均有 20.2 个,登陆 7.4 个(1949~1979 年统计)。1~4 月中国无台风登陆,5~6 月中国杭州湾以南沿海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出现最多的路径在北纬 10°~15°之间西移,再经琉球群岛附近海面转向日本;另一条则西移进入南海北部。7~8 月中国沿海均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主要在北纬 15°~25°之间西移影响中国。9~10 月中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主要在长江口以南。出现最多的路径在北纬 15°~20°之间西移,以后转向东北影响日本;另一条路径继续西移进入南海影响越南和广东省。9

月份时,介于这两条路径之间的还有一条影响台湾和福建两省的路径。11~ 12 月中国仅广东珠江口以西地区偶尔受台风影响。综上所述,华南沿海受台风袭击的频率最高,占全年总数的 60.4%,登陆的频数高达 58.1%;次为华东沿海,约 37.5%。登陆台风主要出现在 5~12 月,而以 7~9 月最多,约占全年总数的 76.4%,是台风侵袭中国的高频季节。

台风的强度随季节变化而有差异。最大风速大于 50 米/秒的特强台风出

现次数的频率以 9 月份为最多,其次为 10 月,再次是 11 月和 8 月。

台风初始位置 据统计,影响中国台风的初始位置相对集中在 4 个海区:

①南海中北部海面,1~4 月很少,6~9 月主要集中发生在北纬 15°以北海面, 10~12 月则往南移动;②菲律宾群岛以东和琉球群岛附近海面,台风发生的高频区主要在这一海域北纬 15°以南,6 月渐北移,7~8 月出现在吕宋岛到琉球岛附近海面,9 月以后生成区又南移;③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面, 1~5 月很少,6 月和 11 月形成在群岛以南附近海面,7~10 月集中在岛的周围;④马绍尔群岛附近海面,1~6 月很少,9 月以后发生区东移, 10 月发生数最多。台风发生密集区随纬度和月份有明显变化,绝大多数发生在北纬10°~20°,最北和最南分别在北纬 30°和北纬 2°左右。

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登陆中国的台风,8 月在台湾省平均最大风速达 43 米/秒,其他月份在台湾也均达强台风等级。其次是 8

月份在浙江登陆的,平均最大风速为 41 米/秒。在广东登陆的台风虽然最多, 但其平均最大风速并不强。10 月份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较强,平均最大风速为36 米/秒。登陆福建的台风,常先经台湾省受到削弱,登陆台风较强的出现

在 9 月,平均最大风速达 31 米/秒。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除新疆外,均直接或间接受台风影响而产生暴雨。中国近海 15 个省市中,11 个省市最大雨量的影响系统是台风。全国 7 次日

降水量超过 1000 毫米的极端暴雨,其中 6 次都是台风所引起的。1975 年 3

号台风(Nina)在河南境内造成的特大暴雨,最大中心为 1 小时 189.5 毫米,

1 天 1005.0 毫米,5 天过程雨量为 1631.0 毫米。

台风降雨也有其有利农业生产一面,可解除干旱或缓和旱象。台风雨是中国降水系统之一。东南沿海各省的台风降水约占全年总量的 20~30%,7~ 9 月则可达一半以上。

由于台风区的强风、气压特低和中国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及浅海区,很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1974 年的 13 号台风(Mary)于 8 月 19 日午夜在浙江

象山石浦登陆,正值天文大潮,出现 7.93 米的高潮潮位,形成 1949 年以来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一次风暴潮。

(束家鑫)

Zhongguo de xingzheng quhua

中国的行政区划(administrative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历史概况中国自秦兼并各诸侯国,建立统一国家,施行郡县制开始,就已形成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域制度。但历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其名称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同一朝代,行政区域也有调整和变动。例如,秦(公元前 221~前 206) 统一全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向南方开拓疆土,又增设四郡。唐贞观(公元 627~649)初,分天下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增为十五道。宋(960~ 1279)初分境内为二十一路,其后分合不一;神宗(1068~1085)时增至二

十三路。元(1271~1368)除京师附近地区直辖于“中书省”外,又于各处设十一“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明(1368~1644)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除两京直辖地区外,全国设十三布政使司,但习惯仍称行省,简称为省。清(1644~1911)初增为十八省,后又增为二十二省。中华民国时期分全国为二十八行省,二地方(西藏、蒙古); 1945 年将东北三省分为九省,台湾归还祖国后设省,全国共有三十五省,十二直辖市,一地方(西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行政区域划分与名称亦有多次变动(见中国历代政区沿革)。

现行行政区划 根据中国宪法(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为北京。”

宪法还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据此,中国政府在1997 年 7 月 1 日和 1999 年 12 月 20 日分别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时, 将设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 目前全国省级行政区共 31 个(表 1),其中包括:

①23 个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和台湾省。

②5 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简况

名称 简称 人民政府驻地

北京市

北京

天津市

天津

河北省

石家庄

山西省

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辽宁省

沈阳

吉林省

长春

黑龙江省

哈尔滨

上海市

沪或申

上海

江苏省

南京

浙江省

杭州

安徽省

合肥

福建省

福州

江西省

南昌

山东省

济南

河南省

郑州

湖北省

武汉

湖南省

长沙

广东省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

南宁

海南省

海口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西藏自治区

拉萨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青海省

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

乌鲁木齐

治区

台湾省

③3 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

县级行政区 是中国地方一级行政区域。按中国现行行政区域体制,县可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属于市、自治川,也可由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地区”、“盟”管辖。自治县是相当于县的民族自治地方。此外,相当于县级的行政区域还有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工农区、林区。

据 1990 年底统计,全国共有 1903 个县级行政区。

市是省、自治区内人口较集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重要的城市。市人民政府为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它可属于省、自治区,称省(自治区)辖

市,相当地区级。也可属于自治州,或由省、自治区委托其派出机构“地区”、“盟”管辖,称地(州)辖市,相当县级。截至 1990 年底,全国共有地级(185)

和县级(279)市 464 个。

乡级行政区 中国农村基层行政区域,由县级行政区管辖。至 1990 年底, 全国共有 4.44 万个乡(包括民族乡)人民政府。各地在建乡的同时,建立村

民委员会 74.33 万多个。

镇 通常是县行政机关所在地,或是农村工商业较集中的地区。1990 年底全国建制镇已达 1.2 万个。

市辖区(简称区)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行政区域。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多将市区范围划分为若干区,设立区人民政府。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其所管辖的地区分为若干街道管理区,设立街道办事处, 作为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截至 1990 年底,市辖区共为

651 个。

地级行政区 地区、自治州、盟是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域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域,但是它们的政权性质不完全相同。

地区是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将其所辖区域划分的分区管辖范围。地区设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作为一级行政组织。现在有的省已将地区和较大的城市合并,撤销地区,实行市管县的体制。例如, 1983 年江苏撤销原来的 7 个地区,将全

省的县划归 11 个市管辖。截至 1990 年底,全国地级行政区尚有 151 个。 自治州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一级政权组织的行

政区域,设自治州人民政府。自治州分设县、自治县、市。1990 年全国有 30 个自治州(表 2)。

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州简况

所属省、区

合计

自治州名称

吉林省

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甘肃省

2

甘南藏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

青海省

6

海背藏族自治州 黄南藏族自治州 海直藏族自治州

果洛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克孜勒苏柯

尔克孜自治州 昌吉回族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湖北省

1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

1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四川省

3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凉山彝族自治

贵州省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西

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云南省 8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西双版

纳傣族自治州 楚雄彝族自治州 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怒江傈傈族自治州 迪庆藏族自治州

盟 内蒙古自治区介于自治区和旗、县之间的一级政权的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 1990 年有 8 个盟: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原昭乌达盟撤销,归赤峰市管辖。

台湾省的市、县简况暂未统计在内。(参见彩图插页第 3、4 页)

(陈尔寿)

Zhongguo de zhaoze

中国的沼泽(swamps in China) 沼泽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中国早在战国时代的著作《礼记·王制篇》中,已把水草所聚之处称为“沮泽”。长江流域的古云梦大泽、古太湖、苏北里下河地区等,古代都曾为大面积的湖沼地区。目前中国沼泽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次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天山山麓与阿尔泰山区及各地的河滩、湖滨、海滨一带。中国沼泽总面积约 11.3 万平方公里。

形成 沼泽的形成和分布是水热条件组合等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冷湿气候条件最有利于沼泽发育,因而形成了中国东部沼泽分布由北向南减少的总趋势。此外,在中国新构造运动缓慢沉降区,第四纪冰川作用地区,永冻土和地下水溢出带及河漫滩、湖滨海滨等低洼地带,也是发育沼泽的良好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如森林破坏、水库和拦河坝所引起的回水现象与潜水位的升高等,都会导致土地的沼泽化。历史上随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条件的变化,沼泽的分布和泥炭的积累状况也有相应变化。根据中国各地沼泽中的泥炭孢子花粉分析和同位素 C14 年代测定,中国泥炭主要为全新世以来各时期积累形成的。其中,中全新世和晚全新世初是泥炭积累最盛时期。

中国沼泽大部分处于富营养发育阶段(低位沼泽),贫营养沼泽(高位

沼泽)很少。中国还有很多没有泥炭积累的沼泽地。按有无泥炭积累,中国沼泽可划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两大类。中国泥炭沼泽泥炭层厚度不大, 多为数十厘米至二米左右;泥炭中等分解,分解度一般为 20~40%,有机质含量多为 50~70%,贫营养沼泽可达 85%以上,腐植酸含量为 20~45%,全氮含量在 1%以上。潜育沼泽土层严重潜育化,多有较厚的草根层,但无泥炭积累,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在 10%左右。

分布 ①三江平原。以潜育沼泽为主。集中分布于别拉洪河、浓江的河漫滩及阶地上的低洼地,挠力河、七星河、穆棱河、阿布沁河和七虎林河中下游,萝北水城子古河道区及兴凯湖滩地。沼泽总面积为 106 万多公顷。该区沼泽又可划分为苔草沼泽、芦苇沼泽和苔草、小叶章沼泽。苔草沼泽又包括毛果苔草、漂筏苔草、乌拉苔草和灰脉苔草沼泽等。

②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山区。以泥炭沼泽为多,并有中国其他地区少见的贫营养和中营养沼泽,泥炭层厚度多在 1 米以下。一般分布在沟谷、缓坡坡麓和较平坦的分水岭。大兴安岭以绰儿河为界,北段多于南段,东坡多于西坡。小兴安岭沼泽在北坡的沾河上游、库尔滨河上游和南坡的汤旺河上游及分水岭附近较多。主要类型有兴安落叶松、杜香、泥炭藓沼泽,柴桦、苔草沼泽,紫桦—笃斯越橘、泥炭藓沼泽和苔草、小叶章沼泽等。

③长白山地。以泥炭沼泽为多。泥炭层厚度一般为 0.5~2 米,最厚达13 米。沼泽类型因所处的地貌部位而异。熔岩台地上的洼地有黄花落叶松、泥炭藓沼泽和落叶松、苔草沼泽;低山丘陵区的沟谷多乌拉苔草、灰脉苔草沼泽;宽谷河漫滩多苔草、小叶章沼泽。

④若尔盖高原沼泽区。是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集中分布区。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和红原两县。全区沼泽总面积近 30 万公顷。泥炭层覆盖几遍及谷底、阶地与湖滨,而且不同源地形成的泥炭沼泽已相互联结,形成了许多巨大的复合沼泽体。泥炭层的厚度一般为 2~3 米,最厚可达 9~10 米。主要沼泽类型有木里苔草、藏嵩草沼泽,眼子菜沼泽,毛里苔草、睡菜沼泽等。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沼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及其支流谷地,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的洪积扇缘、冰碛洼地与山间盆地,怒江河源区及一些湖泊的周围。藏北多潜育沼泽,藏南多泥炭沼泽。在海拔 5200 米高度上尚发现有泥炭的堆积。主要沼泽类型有藏北嵩草、华扁穗草沼泽, 芒尖苔草沼泽,芦苇沼泽和杉叶藻沼泽等。

此外,在新疆的天山南北麓和山间盆、谷地及阿尔泰山一带、甘肃南部、云贵高原等地区也有沼泽分布,在一些湖泊的周围,常有芦苇沼泽,其中, 以洞庭湖和博斯腾湖滨的芦苇沼泽面积为最大。在海滨分布有芦苇沼泽和红树林沼泽。

利用中国大部分沼泽分布于低平而丰水的地段,土壤潜在肥力高,是中国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的重要对象。但需采取改良措施。沼泽地上生长有多种牧草,可辟为牧场。青藏高原上的沼泽草场是当地重要的冬春牧场。森林沼泽不利于林木生长,目前,以排水疏干措施为主的改沼育林工作已在中国林区逐步开展。沼泽地蕴藏的泥炭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沼泽地生长的芦苇等纤维植物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此外,沼泽区还有许多水禽栖息和一些药用植物、蜜源植物和野果可供利用。

(刘兴土)

Zhongguo de ziran baohuqu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s in China)中国特有动植物众多,植物中有不少是孑遗植物:在裸子植物中,如银杏、水杉、银杉与金钱松等均为中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在被子植物中,珙桐、喜树、观光木、水青树与鹅掌楸等为中国所特有。野生动物中大熊猫、金丝猴、白鱀豚、白唇鹿、羚牛、褐马鸡、扬子鳄、藏羚、台湾猴、大鲵等都是中国特有珍贵动物

(见中国植物资源、中国动物资源)。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日渐开拓,对自然界冲击的强度亦愈来愈大,自然面貌急剧变化,动植物自然资源受到很大破坏,中国野生动物已经绝灭的就有麋鹿、犀牛、高鼻羚羊、新疆虎、冠麻鸭等十余种之多;而分布范围大为缩小、种群数量大见减少的野生动物,更为繁多,如亚洲象、东北虎。

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起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截至 1991 年底,

中国自然保护区已有 400 多处,遍及全国。其中长白山、卧龙、鼎湖山、梵

净山、武夷山、锡白鱀豚人工养殖林郭勒草原、博格达峰及神农架等 8 个保

护区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参见彩图插页第 18 页)

地理分布 中国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局面。总数的87.7%集中于东部季风区,其中的亚热带地区集中了保护区的 54.7%;中亚热带地区范围内的保护区占总数的 34.9%,仅浙江省就有 4 处保护区,偏集于该省西境,也显得相当集中。中国温带地区的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 23.5%, 绝大多数分布于辽、吉、黑 3 省,且以偏居东部山地为多;其他省份则寥寥无几。中国热带地区面积不大,其保护区仅占总数的 9.5%,主要在海南岛(见尖峰岭自然保护区、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与云南西双版纳(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海南岛于东部沿海及西南部都相对集中。

蒙新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的自然保护区仅为总数的 12.3%。如新疆的自然保护区,北起阿尔泰山,穿越天山,经塔里木盆地北部孔雀河的尉犁,南至阿尔金山(见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西段,虽分散,但仍见某种程度的相对集中。阿勒泰喀纳斯与布尔根河狸两保护区分别位于阿尔泰山的西北与东南;天山有东、中、西 3 处:博格达山的天池,开都河源头处的巴音布鲁克与西陲的托木尔峰。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数量既很少,位置又都偏于高原东部一隅。

类型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可依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与保护对象,分为下列4 类:

①生物型自然保护区。分为植物类和动物类自然保护区。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中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大。动物方面,如长江下游的扬子鳄是绝灭了的中生代恐龙的近亲,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珍贵动物之一。现于安徽东南部宣城南陵广德一带特设保护区(见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为挽救东北虎濒临绝灭的危境,黑龙江开辟了七星砬子保护区;再如海南岛东南沿海的南湾半岛上的猕猴,岛中西部灌木丘陵地区的海南坡鹿,陕西洋县秦岭南坡的朱⺆,辽宁大连市蛇岛的蝮蛇(见蛇岛自然保护区),也都在保护之列。植物方面,如黑龙江小兴安岭的红松是温带针阔叶混交中的特征树种;海南岛南部的青皮是热带雨林中龙脑香科的标志树种,前者设立了丰林(见伊春市)与凉水两保护区,后者则有万宁的青皮林保护区;水杉与银杉均为第三纪孑遗植物,稀有珍贵, 20 世纪 40 年代于湖北利川发现天然残存的水杉

林,四川东南部金佛山所保存的数十株银杉树,都被列为保护区。

生物型自然保护区中有保护多项动植物及其特定生态系统为目的的。如中国珍稀动物大熊猫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西北部边缘高山地区,这一弧形地带是古北和东洋两界动物区系的交汇所在,珍贵动物十分丰富,除大熊猫外,尚有金丝猴、羚牛等,以这种集合为对象而设立的保护区不下十多个,卧龙是其中最著名者。中亚热带多树种、多层次、多类型的常绿阔叶林, 在浙、赣与闽 3 省,凡面积较广大,保存良好的几乎都被划定为保护区。还有散布在各地的候鸟保护区,如以保护珍禽丹顶鹤为主的,就有黑龙江的扎龙(见齐齐哈尔市)、吉林的莫莫格和向海及江苏盐城的滩涂(见盐城自然保护区)等处;新疆的巴音布鲁克被誉为“天鹅湖”,属于国家保护的鸟类有黑鹳、白尾海雕、大天鹅等 13 种;每年春季,有十多万只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等,飞集青海湖鸟岛,繁殖后代;而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更以其珍禽种类多,数量大,最为突出。

②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即以保护完整的自然景观为目的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这一类中最为著名,其山体高大雄伟壮观,原始森林面貌整齐,生态系统较多样而又完整,垂直带谱递嬗鲜明,植物区系丰富而独特。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新、青、藏 3 省区之交,面积 4.5 万平方公里,超出目前全国所有保护区面积的总和,高原生态系统保存良好,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阿尔泰山西北部的喀纳斯、秦岭中段的太白山及闽西北的武夷山等保护区,亦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③自然风景型自然保护区。此类自然保护区以亚热带为最多,如西天目山、庐山、鼎湖山、缙云山及九寨沟等。

④自然历史遗迹型自然保护区。包括古生物遗迹自然保护区和地质作用遗迹自然保护区两类。前者如山东山旺村所保存的生物化石(见山旺村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后者如黑龙江五大连池的火山地貌(见五大连池火山群)。

中国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对挽救、保护生物种质和群落及地质剖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开展科研和教学等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

(高泳源)

Zhongguo dimao

中国地貌(geomor phology of China) 中国境内不仅有常见的构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现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遗迹、冻土和冰缘作用现象、沙漠和戈壁等;还有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反映特殊岩性的石灰岩地貌和黄土地貌。中国地貌种类的多样、典型,是世界其他国家难以相比的。(参见彩图插页第 10 页)

地势总特点 中国大陆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三 675 675 大阶梯下降。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高原面海拔多在 4000~5000 米, 其上耸峙多座海拔超出 7000 米,甚至 8000 米的山峰,享有“世界屋脊”之称。第二级阶梯是青藏高原的北缘与东缘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包括了若干高原和盆地,盆地底部高低不一,高原面海拔多在 1000~ 2000 米。第三级阶梯是更东的低山丘陵和大平原,山丘海拔多在千米以下,

平原一般不超过 200 米。这一级阶梯也包括沿海大陆架,其水深通常在 200 米以内。

垂直分布特点 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为界,可将中国分为

东西两部,中国西部,从新疆吐鲁番盆地底部的艾丁湖湖面(海拔-154 米) 到中尼边界的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13 米),高差可达 9000 米;东部从海

滨平原到秦岭的太白山(海拔 3767 米)或台湾省的雪山(海拔 3884 米),

高差不到 4000 米。两者地势高差和倾斜方向均不相同,特点各异。

①昆仑山以南的西部南方,阶坡明显的只有其北缘的昆仑山北坡和东缘的龙门山东坡,其余边缘多和缓的倾斜,很难划出阶梯的边坡。昆仑山以北的西部北方,主要为高大山系所围隔的大型盆地,如昆仑山与天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昆仑山与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祁连山与走廊北山之间的河西走廊等。上述盆地底部均甚平坦,但其高程却甚悬殊,最高者和最低者可相差近 3000 米。各盆地周围的山地,许多山峰又高出盆地本身 3000~4000 米,甚至 5000~6000 米,地面相对起伏巨大。

②中国东部真正存在阶梯地形的,只有在上述第二阶梯的前缘和第三阶梯的后缘之间。前者是内蒙古高原、山西高原、鄂西高原和云贵高原(见云南高原、贵州高原),后者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和江南丘陵, 双方高差达 1000~2000 米,其间又多具有连续而陡峭的斜坡,坡折相当明显。然而,在高原地带的西侧,出现地势低下的河套——银川平原(见河套平原)、渭河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而在平原丘陵地带的东侧,更有地势高起的辽东山地、山东山地及浙、闽、粤沿海山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打破了地势由西向东递降的局面。

平面分布特点以山地的脉络作为框架的中国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大的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亦构成一定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地质构造线方向,而且东部与西部亦很不相同。

①中国西部的昆仑山以北地区,山脉主要走向为北西西或北东东,如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西秦岭(见秦岭)等。它们所围隔的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陇中等大型盆地具有菱形的轮廓,长轴呈北西西方向。昆仑山以南的青藏高原,其北面的山脉走向由北西西转为南东东,如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等,形成向东北突出的圆弧;南面的山脉走向则由北西西转向北东东,如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构成向西南突出的圆弧。整个青藏高原的轮廓可视为以北西西方向为长轴的巨大菱形。

②中国东部的山脉走向,主要是东西向与北东向或北北东向的相交截, 间或有北西向的。东西走向的山脉以阴山—燕山和秦岭—大别山最为明显, 向西前者可与天山相连,后者可与昆仑山相接。南岭山脉亦呈东西走向,但因北东向或北北东向构造的干扰,表现不很明显。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地理上的重要界线,燕山隔开了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阴山是内蒙古高原的南缘, 秦岭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南岭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就是依次以燕山、秦岭、南岭为分界的。然而,分布地域最广的是北东或北北东的山脉走向,沿此构造方向在地质上形成一系列的拗陷带与隆起带。表现在今天地貌上,前者多为盆地和平原,后者多为高原和山地。自西而东:第一列为拗陷带,包括呼伦贝尔—巴音和硕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滇中盆地;第二列为隆起带,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与吕梁山及其间的山西高原、鄂西—黔东—湘西山地;第三列为拗陷带, 包括松辽平原、渤海—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北部湾;第四列为隆起带,包

括吉辽东部山地、山东山地、浙闽粤沿海山地;第五列为拗陷带,包括东海、南海的海盆;第六列为隆起带,即中国的台湾岛,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岛弧的组成部分。

内动力形成的地貌 近年来多以板块学说来解释中国西部与东部地质构造和地形的差别。认为:在中国西部,属于冈瓦纳古陆一部分的印度板块, 以很小的角度斜插到亚洲板块之下,并有时互相顶撞。两个陆地板块的重叠, 形成西藏地区的巨厚地壳和高拔地势。印度板块向北推动,而亚洲大陆又有总体的向南运动,二者所产生的南北向的巨大压力,造成西部山脉近似东西的走向,以及沿山边的长大的逆掩断层;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几个较刚硬的地块,受南北向的巨大压力,破裂成为由北西西和北东东断裂所围限的菱形断块,长轴近似东西方向。再者,印度板块向北推动,遭到西藏地块的抵抗,向东西两方寻求应力的释放,于是出现喜马拉雅山脉东西两端的弧形转折,以及在该地区的近似南北向的密集断裂和褶皱。对比从晚第三纪上新世、尤其第四纪以来急剧抬升的西藏高原、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南侧与北侧, 南侧的山坡均较陡峭,山前拗陷的山麓相堆积亦较深厚,表明至少从那时起印度板块向北推动的力量较为强大。

中国东部是西北太平洋板块对东部亚洲大陆板块互相作用的场所。东部亚洲大陆板块有总体的向南移动,由于印度板块向北偏东推动所引起的巨大压力,使它发生向东南蠕动;而太平洋板块则从沿海岛弧的外侧,向西北斜插到东亚大陆板块之下。两种性质不同的板块发生互相挤压和扭动,因而在中国东部,除去时代较老的纬向构造带依然存在,普遍形成上述的近似北东向的时代较新的拗陷带与隆起带。这种构造体系的特点是:拗陷带的盆地底部都是西部深而沉积厚,东部浅而沉积薄;拗陷盆地西侧的隆起山地,东坡陡而西坡缓,朝东的陡坡之下与拗陷最深带上均有巨大的断裂。拗陷带与隆起带的全体有如几列平行的波峰与波谷,坡峰一律向东倾侧,反映太平洋板块的活动似占主动地位。与此同时,岩浆活动亦有从内陆向沿海愈来愈强烈的现象,反映愈靠近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带,提供岩浆上升的通道的张性断裂就更多更大。

褶皱时期与拗陷发生时代 中国山脉的褶皱时期早晚不一。自北而南,主要褶皱时期有愈来愈新的趋势:①在晚古生代的华力西运动中褶皱的,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秦岭等。②在中生代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中褶皱的,有川西、滇北地区的山脉。③在侏罗纪到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中褶皱的,有唐古拉山脉与横断山脉。④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喜马拉雅第一幕运动中褶皱的,有喜马拉雅山主体。⑤在第三纪上新世晚期第四纪早期的喜马拉雅第二幕运动中褶皱的,有山前带的磨拉斯堆积层。

中国东部三列拗陷带的发生时代,也有从内陆向沿海愈来愈晚的表现, 自西而东,第一列拗陷带主要发生于三叠纪至侏罗纪,白垩纪以后转向抬升; 第二列拗陷带主要发生于白垩纪至早第三纪,以后有的部分趋向稳定,有的部分继续沉降;第三列拗陷带主要发生于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

①印支运动时期。是中国大陆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三叠纪时,昆仑山— 秦岭—大别山以北已经全部成为陆地,但以南地区仍为广泛的海域,海水曾达江苏、皖南一带。经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南方隆起,除少数地区,如喜马拉雅山区、塔里木盆地西部、广东南部和台湾以外,中国全境连成一块大陆。

②燕山运动时期。燕山运动是中国地貌平面分布格局的基本奠成时期。它贯穿了侏罗纪与白垩纪,除岩浆活动外,在其构造变动中,除去喜马拉雅山区和台湾岛以外,在中国所有前述的构造方向,即纬向的、经向的、北西西向和北东到北北东向的,都在这时期构造运动中突现出来或新生起来的; 较坚硬的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中部等地块,虽没有引起盖层产状的很大变化,却发生较平稳的沉降活动。燕山运动的结果完成了中国大地构造的架格,其中若干主要构造线控制了大的地貌单元的边界。

③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喜马拉雅运动的第一幕主要发生在渐新世晚期到中新世中期,第二幕主要发生在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早期,第三纪的其余大部分时间属于地质构造较宁静时期。喜马拉雅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除岩浆活动以外,一是先后形成喜马拉雅山褶皱带和台湾褶皱带;二是在中国广大地区,发生继承性的断裂活动,即在地壳水平运动的驱使下,引起块断式的垂直升降运动,特别在第二幕运动所产生的升降幅度很大,它们是造成中国目前地势高差的最根本原因。

喜马拉雅期的块断式的垂直升降运动,大多数场合是在燕山期的大地构造架格上进行的,在大部分地区是加大了原先地形正向(隆升)和负向(沉降)的幅度,在小部分地区却改变了原先地形的运动方向,其中情况相当复杂。

中国各部地势经过喜马拉雅第二幕的构造变动,高差显著增大,地貌平面格局愈加突现。在中国西部,喜马拉雅山的褶皱在渐新世已开始,中新世最为强烈,而在上新世晚期以来才作急剧的隆升,估计上升幅度达到 3000~ 4000 米。川西高原面,原先是在第三纪末完成的地势不高的夷平面,现已上升到海拔 3000~4000 米。昆仑山、天山和祁连山等山前拗陷的山麓相堆积, 第三系一直是细颗粒物质,但至上新世晚期、尤其早更新世,才突然出现粗大的砾石层,即所谓西域砾岩和玉门砾岩,厚度多在 4000~5000 米,甚至更大。这些长大的山地,目前海拔多在 4000~5000 米,山峰甚至超出 6000 米, 主要是从上新世晚期以来上升的结果。

由喜马拉雅第二幕运动所引起的升降幅度,中国东部显然要比西部的小得多,但各地仍有很大差别。在云贵高原面上保留了上新世发育的热带型的红色古风化壳,表明当时该地区仍为低地,现在滇中、滇东高原面已抬升到海拔 2000 米左右,黔中高原面也抬升到海拔千米左右。湘、赣一带的红层盆地,从喜马拉雅第一幕运动以来,随区域大面积的上升而抬升,红层丘陵的割切深度多不到 500 米。洞庭、鄱阳两断陷盆地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总厚

度不过 500 米。浙、闽、粤沿海山地的晚第三纪夷平面,从上新世晚期以来已升到海拔 700~800 米。晚第三纪开始沉降的雷琼断陷,属上上新统和下更新统的湛江群,其最大厚度近千米。华北有许多断块山地从上新世以来也急剧上升,而山前拗陷与山间断陷则相应接纳沉积,例如渭河河谷的晚上新世到第四纪堆积的三门系厚度达千米以上,山西的运城、临汾、太原、忻定、大同和冀北的怀来、蔚县等盆地的第四系厚度亦有 400~700 米;银川平原在平罗、银川一带的第四系厚度更大,竟达 1600~2400 米;华北平原的中部与东部的第四系厚度也有 500~600 米;这些地区,如果加上上新世晚期的沉积,其厚度更要增大。渤海和黄海南部的上第三系和第四系总厚度达 1500 米左右。然而,燕山以北、大兴安岭以东的松辽平原,除辽东湾北部的下辽

河平原以外,新生界总厚度不过 2000 米,其中大部分属下第三系,上第三系较薄,第四系更薄,从第三纪以来,该地区沉降幅度愈来愈小。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上一些低洼地,新生界厚度更小,反映构造变动规模不大。

中国地貌的平面分布格局是燕山运动奠成的。而今天的地势高差却是喜马拉雅运动、尤其第二幕运动造成的,其对中国西部的影响远远大于东部。如果说燕山运动反映太平洋板块较为活跃的话,那么喜马拉雅运动则表示印度板块较为活跃(见中国古地理)。

外动力形成的地貌 营造中国地貌的外动力主要有流水、冰川、冻融、风、海水等,它们直接或间接深受气候的支配。从理论上说,在地貌形成过程中, 内动力与外动力是同时作用的,只是双方力量的对比,在时间上互有消长的更替,在空间上各有强弱的变化。但在实际上,对中国地貌形成的外动力, 能够系统地或成套地追索其作用过程的,在时间上很难越出晚第三纪,多数是在上新世晚期到第四纪。因为:第一,晚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褶皱隆升后, 东亚季风体系才基本建立。在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初期,西藏高原整体急剧抬升达到一定高度时,印度洋季风受阻,出现中国东南部湿润,西北部干旱的气候格局,从而控制了地貌外动力的地域分布。第二,在第四纪时,全球性气候变化,中国亦发生多次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改变了地貌外动力原先在地域上的分配,而冰期与间冰期所引起的海面下降与上升,又导致海岸带的大幅度水平移动。第三,喜马拉雅运动第一幕、尤其第二幕的强烈的构造变动,使原先地面上存在的某些地貌外动力的结果,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扰和更改。

流水地貌 形成中国地貌的外动力中,分布地域最广的是流水作用,它集中表现在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上。在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河流多属内流水系,其余广大地区几乎全为外流水系(见中国地表水)。

①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大型内陆盆地的内流河流,多以盆地的低地或湖泊为侵蚀基准面,河源出自周围有冰雪的高山带或多降水的中山带,流经荒漠低山丘陵、山麓砾石戈壁、洪积—冲积—湖积平原,河水沿途逐渐减少以至消失,仅少数特大的河流,如塔里木河、伊犁河、额济纳河、尼勒河等,可流到低地或湖泊内。这些河流在山麓以上的山区水系,多发生在剥蚀、夷平后的山地抬升时期,大约不超出上新世。第四纪以来,它们多次为冰川所占领,河流与冰川的交替作用所营造的河谷形态,相当明显。

羌塘高原(藏北高原)上的内流河流,河身短小,支流不多,呈辐合状汇集于盆地或盆地内的湖泊。较小的内流河流,多由雨水或泉水补给,水量不大,往往在出山口的盆地边缘形成扇形堆积地。较大的内流河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水量较大,通常从峡谷穿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盆地。当它们流经盆地时,河道分叉,注入湖泊处还能造成小型三角洲。这些河流都发生于高原隆升、盆地相对陷落时期。

② 中国广大地区的外流河流,除北疆的额尔齐斯河和中俄界河黑龙江外,其余大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分别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些大河的水系分布,往往受到大致东西走向的长大山脉的制约,例如,阴山—燕山山脉分隔了东北水系与黄河水系,巴颜喀拉山—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分隔了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约束了雅鲁藏布江的流路;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支配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流向。

中国外流水系中若干中小河流,每多向相对沉降的盆地作扇状汇集。例如,陕西的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四川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等;湖南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江西的赣江、修水、盱江、信江等。这种扇状集合的水系,是由地质构造变动所引起的地势倾向所造成的。至于浙南、福建、粤东一带直接入海的中小河流,如瓯江、闽江、晋江、九龙江和韩江等,流向受地面倾斜方向的操纵,更加明显。

中国长大的河流,如长江、黄河、西江、中俄界河的黑龙江,出中国国境的雅鲁藏布江等,干河流路每多大角度的转折,而且沿途往往穿过若干盆地,横切其间的山地,它们的发育历史必然要较为复杂。目前地面上河道的具体流路,多数是在上新世晚期以来发生的,其中某些河段可能孕育于第三纪,更早的就难以恢复了。

冰川地貌 冰川作用是中国地貌形成的重要外动力之一。特别在中国西部高山地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造了流水作用所造成的地貌,因为这一地区的更新世所发生的多次冰期,其冰川规模都较现代冰川的要大得多。现代冰川所塑造的地貌,不论侵蚀或堆积的,其范围都很有限。

中国西部地区,更新世冰川的分布相当广泛,尤其西部的高山,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大多形成以高峰、岭脊为中心的山谷冰川和山麓冰川;某些地方,如阿尔泰山西段、天山东段、祁连山西南部以及青藏高原上某些山地,还有过局部的冰盖。更新世冰川作用干扰甚至局部中断了常态地形的演进。根据更新世冰川作用遗迹所划分的冰期次数及其分别所归属的地质年代,目前学者存在有分歧的意见。

至于中国东部地区,更新世冰川分布肯定不如西部地区的来得广泛。有冰川作用遗迹的,有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大巴山、鄂西山地、大别山、庐山、黄山、天目山、台湾山地等地方。人们对秦岭的太白山和台湾的雪山、南湖大山、玉山等,海拔接近 4000 米,在晚更新世晚期发育了冰川,无所置疑;而对其他地方的冰川作用遗迹,目前仍有不同的看法。

在更新世任何一次冰期中,不论中国西部或东部,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冰川发育的规模有大有小,甚至还会出现有无的差别。然而从气候角度来看,各次冰期理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某些共同特点的反映。因此, 更新世冰期与间冰期多次的交替,势必影响各地气候,从而影响地貌外动力在地域上的分布。冰期到来,气候寒冷,冰雪面积扩大,在中国东部平原, 苔原带要向南移,在西部山地,苔原带要向下移;间冰期则相反,苔原带相应地向北移和向上移,实质上就是冻融作用所产生的冰缘地貌发生水平上和垂向上的大幅度移动。特别在中国西部一些高山,如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在冰期时冰雪带和多雨带向下移,在间冰期冰雪带和多雨带又向上移,冰雪融水与雨水通过河流,把原先冰川领域的物质搬运到非冰川区域去,如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和阿拉善等地, 成为那里的戈壁与沙漠的主要物质来源(见中国的冰川)。

风成地貌 风力作用作为地貌形成的外动力,其领域主要是在干旱地区的沙漠和戈壁。

沙漠与戈壁所分布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相当干燥。不过在更新世, 特别早、中更新世的冰期与间冰期交替时期,发源于周围高山的河流,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可在干旱的盆地或平原上形成了若干宽阔的湖泊和长大的水

路网,并在那里堆积了冰水相、河流相、湖沼相的物质,只在某些干燥地面上,有可能出现局部的风蚀岗洼和风积沙丘。大抵从晚更新世晚期、尤其是冰后期以来,地面水文状态起了显著变化,即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水路网流程逐渐缩短,脱离水域环境的地方相应扩大,在强风吹袭下,在沙砾石堆积的地方,即靠近山麓地带的盆地边缘,细粒物质吹走,形成砾石戈壁;在沙土堆积的地方,即远离山麓的盆地底部,出现风蚀岗洼和风积沙丘,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水系衰退、瓦解到一定程度以后,沙丘面积扩大,并相连接成长,才发展成为现代浩瀚的沙漠。目前沙漠周缘的分散的沙丘或沙丘链, 尚在沿着强风方向作短距离的移动。至于沙漠本身高大而密集的沙丘群体是不可能移动的;能够随风力飘扬,作长距离搬运的,仅为沙漠戈壁中的细小物质,如粉沙与粘土,它们堆积下来,即所谓风成黄土(见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戈壁)。

黄土地貌 中国境内的黄土主要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面积约 63.25 万平方公里。最集中的是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参见彩图

插页第 30 页)

黄土高原的黄土,在早更新世堆积的,即所谓午城黄土,只在某些塬区, 如隰县的午城、陕北的洛川等地,有所出现。分布在广大的黄土塬、梁、峁地区的是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见离石县)和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含有若干红色条带,即褐色型古土壤层,又称红色黄土,厚度很大,分布很广,覆盖在岩石山地之间的各种地形上,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马兰黄土颜色灰黄,质地松软,厚度不大,却罩盖在所有塬、梁、峁上面,并散布在一些石质山地的坡麓、甚至山顶上。

关于中国黄土的成因,尚属有争论的问题。由于黄土分布地域很广,不同地区的黄土,其物质来源,搬运运力,堆积环境,理应不尽相同。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多数人认为其物质来源于西北广大的沙漠地区,运送动力是风, 堆积环境是有流水作用的。其理由是:

①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层的分布高度,其变化趋势取决于下伏古地形面的总倾斜方向,海拔可从 1800~2000 米下降到 400~500 米,沿途随分水岭与河谷的高低,忽起忽落,并非一平整的倾斜面。黄土在石质山地坡麓上的覆盖高度,断续相连,隐约有一条所谓“黄土线”,但是黄土线的高度,西端的高于东端,西坡的高于东坡,北坡的高于南坡;黄土线并非黄土分布的上限,在它以上的山坡,甚至接近海拔 3000 米的吕梁山山顶,仍出现片状黄土。

②黄土堆积厚度的地域变化,其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呈条带状分布。六盘山与吕梁山之间的渭河北山以北的董志塬与洛川塬一带,黄土最大厚度达到 180~200 米。

③黄土颗粒成分,相当均一,粒径小于 0.1 毫米的粉砂与粘土平均可占98.7%;而且自西北向东南,粗粉砂(粒径 0.1~0.05 毫米)逐渐减少,粘土

(粒径小于 0.005 毫米)逐渐增多。黄土的矿物成分,轻矿物(比重小于 2.90) 含量一般可占矿物总量的 90~96%,其中以石英和长石含量占绝对优势,表明各地黄土在矿物种类上及其含量分配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④厚度最大的中更新世离石黄土,普遍夹有七、八层至十多层古土壤层, 古土壤层产状多向现代的干支河谷和较大沟谷作相向的弯曲或倾斜。古土壤层是黄土堆积间歇时期的古地面,其起伏与今天地面形态大体相似。

⑤黄土高原的岩石山岭之间,在六盘山以西堆积了甘肃群,以东堆积三趾马红土,它们都经过上新世晚期与早更新世初期的强烈的流水割切,其所形成的古地面起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黄土堆积期间及其以后的谷间地的塬、梁、峁与干支河谷、较大河谷的形态。黄土多次的堆积,只能缓和岭谷之间的地势高差,填满了一些较小的沟谷,较大的水系没有遭到严重的打乱, 流水作用只有时强时弱的变化,始终并未中断。

黄土的沟谷发育过程,反映流水侵蚀作用在时间上的变化。现代的干沟沟谷绝大多数孕育于中更新世黄土沟谷中,两者的谷形差不多是叠套的。现代为数众多的冲沟沟谷几全是马兰黄土堆积以后形成的,在人类历史时期, 特别在农业兴起以来,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破坏了原先的植被与土壤, 造成现代加速侵蚀,即快速的大量的水土流失。

喀斯特(岩溶)地貌 中国碳酸盐岩分布很广,但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完美的是在西南地区,即广西、贵州、云南和川东、鄂西、湘西一带,因为这些地区在相当长的地质时期处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之下。

广西过去和现在都属热带型气候,碳酸盐岩分布很广,而且多属厚层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大致可分四种类型:一是峰丛,山体巨大,顶部为分割的峰林,基部彼此接联,相对高度可达 500~600 米,峰丛之间有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等。二是峰林,形状如圆柱或锥体,溶洞极为发育,有“无山不洞”之称,如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等,溶洞长达数公里,高有数十米。三是孤峰,即分散的、孤立的峰林,相对高度一般在 50~ 100 米。孤峰之间,地表有串珠状的落水洞,地下常有暗河。四是残丘,丘体低矮,星散在喀斯特平原与谷地上。这四种类型反映喀斯特发育从不成熟到更成熟的不同阶段。

黔中、黔南和滇东高原上,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与厚度亦都较大。这些地区目前属亚热带型气候,在高原面未抬升的新第三纪时则为热带型气候,喀斯特地貌是当时气候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一般情况:在海拔 2000 米或 2000 米以上的高原面上主要是溶蚀小洼地、漏斗和落水洞等以及散布其间的一些低矮的峰林和石林,石林分布于路南、宜良、东川、弥勒、罗平一带,其中以路南石林最著名。在海拔 1000~1500 米的地面上,则以大型溶蚀洼地、矮小的丘陵或石林为特征,大型洼地中有许多落水洞和漏斗,它们成连串分布, 其地下往往是暗河。贵州南部向广西盆地降落的斜坡地带,地下水运动以垂直方向为主,高大的峰丛往往伴以深陷的圆洼地,地表河流多半转入地下。

黔北、鄂西、川东、湘西一带,碳酸盐岩分布亦广泛,但多属复杂的褶皱构造,地表出露的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成条带分布,因而较前述地区的喀斯特发育较弱。然而,在靠近长江、乌江地带,由于地面向河谷倾斜,地下水垂直循环旺盛,所以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等的密度和深度都很大, 水流往往从出水洞注入河流[见中国的喀斯特(岩溶)]。

海岸地貌 中国海岸类型,根据海洋所接触的陆地形态,可以概括为平原海岸与山地丘陵海岸。此外,还有生物海岸(见中国的海岸)。

杭州湾以北的平原海岸从第四纪以来都是沉降的,山东、辽东半岛及杭州湾以南的山地丘陵海岸都是上升的。平原海岸下降的幅度,根据海岸带的第四系厚度,一般变化于 300~400 米到 500~600 米。山地丘陵海岸上升的数字,比较难以确定,估计最大上升幅度总在 200 米以上。即第四纪以来,

由陆地构造变动而产生的海岸升降最大幅度至少有 800 米。由冰期与间冰期

交替所引起的海面变动,就世界范围而论,也不过一百数十米。所以整个第四纪的海岸带的水平移动范围,仍然取决于构造升降运动。然而就全新世的海岸带变化而论,冰后期海面的回升幅度就具有重大的作用,因为,如以最近一次冰期的最盛时间起算,冰后期也只有 2 万年左右。即使外在构造变动

很活跃的海岸带,升降幅度亦很有限。现代海岸轮廓大体上处在距今前 6000 年左右以来较稳定的高海面与陆地的接触界上。正因如此,山地丘陵海岸, 由于海面上升大于陆地上升,海水侵入,造成岬湾相间的海岸线;平原海岸, 由于陆地下降敌不过河流输出大量泥沙的填充,使海岸线仍然向海伸展(见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中国岛屿,按其成因可归为三类:一类是与大陆或大陆架的地质构造直接有关系的基岩岛,除台湾岛和海南岛以外,还有若干面积较小的群岛,如渤海海峡中的庙岛群岛,由 30 多座岛屿组成;浙江东南海岸外的舟山群岛,

由 1339 座岛屿组成;珠江口外的大万山群岛(见珠江口外群岛),由 150

多座岛屿组成;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由 64 座岛屿组成;以及台湾岛东北海岸外的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和南小岛、北小岛等组成。

另一类是河流河口的冲积岛,亦称沙岛,如长江口的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等,珠江口的一些沙岛,台湾岛西海岸外的几列沙岛。

第三类珊瑚礁岛,分布于南海中。分为岛、沙、礁、滩 4 种,其含义是, 成陆已久,海拔较高的,称之为岛;成陆不久,海拔较低,一般高潮不被淹没的,称之为沙;高潮淹没,低潮出露的,称之为礁;低潮不露出海面的, 称之为暗沙;水深较大,距海面 20~30 米的,称之为暗滩(见中国的岛屿)。

(罗来兴)

Zhongguo dong wu dili

中国动物地理(zoo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动物生活的外界环境多式多样,动物界组成丰富,特产种类多,区系及生态的地理变化明显。中国国土开发的历史悠久,动物的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在许多地区, 特别是东部各地区,动物群的基本面貌已有很大改变。

动物的组成中国所产陆栖脊椎动物约 2000 多种,占世界全部种数的 10% 左右。其中鸟类所占比例最大,兽类其次,两栖类及爬行类居后(见表)。

产于中国的陆栖动物中,有不少种类为中国所特有,或主要分布于中国, 如鸟类中的马鸡、丹顶鹤、长尾雉、鸳鸯;兽类中的金丝猴、羚牛、毛冠鹿和梅花鹿等等。第四纪以来,中国动物区系的变化不如欧亚北部剧烈,保存了一些较古老或珍稀的种类。举世闻名的大熊猫即产于横断山脉北部及其附近。大熊猫在分类学上有其特殊地位,自成一科。在新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的砾质荒漠(戈壁)地带,尚保存现今唯一生存的野马。塔里木盆地深处有野生双峰驼。洞庭湖和长江下游的白鱀豚是世界

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统计及与世界的比较

中国 世界 中国所占

种数的%

两栖类

10

34

196

18

300 余

2800 余

7

爬行类

21

105

315

42

758 余

5700 余

5

鸟类

81

389

1166

156

8590

13.5

兽类

44

183

414

122

1017

4237

9.7

共计

156

711

2111

338

21327 余

10.2

留存到现代的两种淡水鲸之一。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扬子鳄是世界罕见的鳄类之一。南起华南,北至华北都有分布的大鲵,即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类。上述这些种类都是全世界所关注的动物。

动物区系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中国现存陆栖脊椎动物区系的历史,按目前的化石材料至少追溯到第三纪后期的上新世。当时中国南北方的动物基本属于同一动物区系——三趾马动物群。中国现代哺乳动物的科和部分的属,在该动物群中已先后出现。三趾马动物群曾广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区域分化不明显。当时中国的地理环境,北方属于亚热带—温带,有较广的草原和森林草原,南方则以热带森林为主。南北方动物与当时生态地理条件相适应,仅在优势成分上有差别。第三纪后期以来,中国地理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中国东部地区纬向自然地带的分化趋向明显。动物区系亦随之发生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别是几次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自然地带发生很大的摆动,对动物区系的演变及各时期动物分布区的移动,均有重要影响。至全新世初期,中国动物区系的地理分布基本上已与现代接近。这一复杂过程目前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动物区系与邻近地区的关系,特别是西部地区,尚缺乏较深入了解。但据已有的工作已基本说明了第四纪以来中国动物区系区域分化的一般趋势。亦即在中国,由上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发展至更新世中期时分化为北方的中国猿人动物区系和南方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国现代的动物区系主要即为上述两大动物群进一步演变和分化的结果。

动物区系的地理分区

中国大陆的动物区系分属于两个界。南部约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以南, 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其附近岛屿同属东洋界,为亚洲东部热带动物现代分布的中心地区。北部自东北经秦岭以北的华北和内蒙古、新疆至青藏高原,与亚洲北部、欧洲和非洲北部同属于古北界,为旧大陆寒温带动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地区。这两大界在中国的分野,以喜马拉雅山脉部分最为明显。两大界动物相互渗透,形成广泛的过度地带,两界之间的分界不易确定。根据大多数代表性动物的分布,这一界线大致相当于秦岭和淮河一线, 是许多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种类分布的北限。

在中国范围内,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区系在系统上的区域差异,通常反映在较低级分类系统——种、属的替代,但有时尚有科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动物地理区。同一“区”的动物,在近代发展史上有密切关系,同时又

与现代自然条件有较明显的联系,通常表现为对区域气候条件的适应。同一动物地理区内,地形和植被的地区变化往往导致区内动物组成的差别或亚种的分化。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在两大界之下,可再分为 3 亚界,7 区。古北界下可分为两亚界:东北亚界,中亚亚界。

东北亚界包括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属于季风区北部。其南界相当于暖温带的南界。动物区系主要由分布上属于东北型的成分所组成,有一些北方型的成分。新疆北端阿尔泰小部分山地,动物区系主要由北方型成分组成, 通常归属于欧洲—西伯利亚亚界。由于这一地区在中国面积甚小,故并入东北亚界阐述。

东北亚界的若干种类与欧洲部分的同类是不连续的,如灰喜鹊、刺猬, 并被认为是受到第四纪最大冰期的影响。当时,大面积冰川—冰缘气候带向南伸展,切断欧亚北部连续的森林地带,适应于北方森林的动物,曾向两侧沿海温暖湿润地带退避。冰期退缩以后,这些种类未能恢复其原有分布。由此可见,东北亚界在第四纪最大冰期时,曾为动物的“避难地”,动物区系的历史较为古老。亚界中东北型成分的形成,可能与此关系密切。东北亚界在中国又可分为东北区和华北区:

①东北区。本区包括北部的大、小兴安岭,东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及长白山地,西部的松花江和辽河平原。在中国古北界中,本区的鸟、兽及两栖类组成均较复杂。爬行类则相反。陆栖脊椎动物各纲中的东北型,其分布区大多在本区中重叠。粗皮蛙、黑龙江林蛙、黑龙江草蜥、团花锦蛇、细嘴松鸦、小太平鸟、丹顶鹤、东北兔和紫貂等均可视为代表性种类。北方型中的若干代表成分,如极北小鲵、胎生蜥蜴、柳雷鸟、攀雀、雪兔、森林旅鼠、驼鹿、驯鹿、狍、熊、貂等,亦分布至本区而具特色。

②华北区。本区北临蒙新区与东北区,南抵秦岭、淮河,西起西倾山, 东临黄海和渤海,包括西部的黄土高原,北部的晋冀山地及东部的黄淮平原。属本区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本区可称为华北型的种类很少,仅有无蹼壁虎、山噪鹛、麝鼹、林猬、大仓鼠和棕色田鼠等。动物区系主要由东北型的广布成分所组成。南、北方喜湿动物在季风区的相互渗透现象,在本区表现最为明显。本区的南界与暖温带南界大致相符,为南北方类群较明显的分界线。如南方的树蛙、姬蛙、鸻雉、啄花鸟、太阳鸟、疣猴、竹鼠等种类,它们的北限,均止于暖温带南界,北方的海雀、鼠兔、蹶鼠等种类的南限,亦是如此。此外蒙新区成分,如小沙百灵、凤头百灵、毛腿沙鸡、石鸡、斑翅山鹑、达乌尔黄鼠和榆林沙蜥等向东渗透,几乎贯穿本区全境。所以本区既是南、北动物,又是季风区及蒙新区动物相互混杂的地带。

中亚亚界包括亚洲中部地区。在中国境内自大兴安岭以西,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北段和华北区以北的广大草原、荒漠和高原均属于中亚亚界。动物区系主要由中亚型成分所组成,有些则广布于全亚界。高地型的种类比例显少。两栖类贫乏。爬行类中以蜥蜴目占主要地位。鸟类中百灵、沙鸡、地鸦、雪雀等属的种类见于全境。兽类中以有蹄类和啮齿类最多。因地域广大,区内动物分布有一定的区域分化现象,但不同分布型的成分在分类学上的分化水平低,表现中亚亚界内动物区系的关系十分密切。

中亚亚界在中国境内可分为蒙新区和青藏区:

①蒙新区。本区包括内蒙古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包括河西走

廊)、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等盆地和天山山地等。两栖类中以西部的绿蟾蜍、东部的花背蟾蜍、大蟾蜍为仅有的种,且均属从外围湿润地区伸入本区的种类。爬行类中以沙蜥、麻蜥和沙虎等属的种类最多,分布广泛。沙蟒为西部荒漠的代表。鸟类典型种类有大鸨、毛腿沙鸡、几种百灵等。兽类中的野生双峰驼、野马、野驴和几种羚羊等均为本区有蹄类的代表。啮齿类中以跳鼠科、沙鼠亚科的种类占优势。

②青藏区。本区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东由横断山脉的北端,南由喜马拉雅山脉,北由昆仑,阿尔金和祁连各山脉所围绕的青藏高原。动物区系主要由高地型成分所组成。最典型的代表有兽类中的野牦牛、藏羚、藏野驴,鸟类中的雪鸡、雪鸽、黑颈鹤和多种雪雀,爬行类中的温泉蛇和两种沙蜥:西藏沙蜥和青海沙蜥,高山蛙是高原内部唯一的两栖类,只见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

中国型,如两栖类中的东方蝾螈、隆肛蛙,鸟类中的灰胸竹鸡,兽类中的黑麂、小麂和毛冠鹿等,均为区内分布较广泛的种。獐的分布亦限于本区。

本区可再分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和西部山地高原亚区。

③华南区。包括云南与两广的南部,福建省东南沿海一带及台湾、海南岛和南海各群岛。本区动物区系中各类热带—亚热带类型的成分,尤以西部最为集中。全区内广布的热带种类如爬行类中的巨蜥,鸟类中的红头咬鹃、灰燕鵙、橙腹叶鹎,兽类中的棕果蝠等,均属典型热带的科。此外尚有一些在本区内分布较广的种类,如两栖类中的台北蛙、花细狭口蛙,爬行类中的变色树蜥、长鬣蜥、中国壁虎,鸟类中的鹧鸪、白鹇、竹啄木鸟、牛背啄花鸟和兽类中的红颊獴、白花竹鼠、青毛巨鼠和明纹花松鼠等。

台湾和海南两岛,动物科类与大陆相似,但因地理环境孤立,种类虽较贫乏,但有某种特有种和亚种的分化。同时有一些分布于大陆的相近种,在两岛交替出现,这一现象在鸟、兽中最为明显。

本区可再分为 5 亚区:闽广沿海亚区、滇南山地亚区、海南亚区、台湾亚区、南海诸岛亚区。

(张荣祖)

Zhongguo dongwu ziyuan

中国动物资源(animal resources of China) 中国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初步统计,无脊椎动物约有 17 万种,鱼类约 2400 种,两栖爬行类约

500 种,鸟类 1186 种,哺乳类 430 种。其中有数量众多的资源动物。约可归纳为珍贵特产动物、食用动物、药用动物、工业用动物、实验动物、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观赏动物和具有其他作用的资源动物等类。

珍贵特产动物 指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的特产种类,如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白鱀豚,还有羚牛、白唇鹿、黑麂、野牦牛、藏羚和台湾猴等;鸟类中如鸳鸯,产于晋冀的褐马鸡,甘、川的蓝马鸡,台湾的蓝腹鹇,至锦鸡、黄腹角雉、绿尾红雉及几种长尾雉;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为世界罕见的鳄类之一;中国中部及南部山区的大鲵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两栖类。

食用动物资源 中国食用动物资源可分为下列 3 类:

①水产资源(见中国水产资源)。

②飞禽中的各种野鸭、雁、野生雉鸡类及斑鸠等,均为重要而广布全国的食用鸟类。如从江西鄱阳湖、江苏洪泽湖及山东微山湖猎取的雁、鸭等水禽,年产曾达 250~300 吨。森林鸟类如鹧鸪、松鸡、榛鸡、鹌鹑、竹鸡和斑

鸠等均为食用禽类中的上品。

③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是最重要的肉用动物, 20 世纪 70 年代末,每年猎取的黄麂达 65 万头,赤麂 14~15 万头,毛冠鹿 10 万头;河南的野兔最高年产量达 298 万头;每年猎获的野猪、狍、原羚(包括黄羊)、水鹿、岩

羊和盘羊等数量也很可观,估计全国每年可获野味 5 万多吨。此外有 20 种左右的海兽,特别是鲸类,也提供大量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药用动物资源 中国是使用动物药材最多的国家,初步统计入药的各种无脊椎动物约有 170 种,如石决明(即几种鲍鱼的贝壳)、地龙(几种蚯蚓)、

珍珠、医蛭、蝎等。药用鱼类有 90 余种,如几种海马和几种海龙。药用两栖类有蟾蜍耳后腺分泌的蟾酥,蛤蟆油(中国林蛙的干燥输卵管)。药用爬行类也有数十种,如龟板、鳖甲、蛤蚧(即大壁虎)、蕲蛇和银环蛇等。药用哺乳动物约有 70 种,如麝分泌的麝香、鹿的鹿茸及鹿角、水獭肝、熊胆、甲

片(穿山甲鳞片)等。中国麝香资源名列世界之首, 20 世纪 50 年代年均产量曾达 1.78 吨。穿山甲的资源较丰富,仅贵州一省的年产量约达 4~5 万头。

工业用动物资源又可分为下列 5 类:

①制裘及制革工业用动物。中国约有 120 种裘皮兽,是制裘工业的重要原料,珍贵的品种有紫貂、石貂、水獭和几种狐,但裘皮产量有限;毛皮质量较好、数量大而经济价值高的种类有黄鼬、豹猫、貉和鼬獾,年产量分别在 10~300 万张。

用于皮革工业原料的动物,主要为 30 多种有蹄类的皮张,如著名的麂皮

(包括赤麂、黄麂、黑麂及毛冠麂)年产近百万张;鲸皮和各种大、中型蛇皮也是良好的制革原料,鳄皮制品尤为名贵。

②香料工业动物。世界上香料工业的四大动物名香(麝香、灵猫香、龙涎香及河狸香)中国均有出产,其中龙涎香(抹香鲸肠内分泌物)和河狸香

(即海狸香,为河狸所产)的产量甚少,麝香主要用于制药,而灵猫香(小灵猫和大灵猫的分泌物)已广泛用于香料工业的定香剂。灵猫香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注意利用本国资源,现已自给有余。

③鲸脂。中国有鲸类 14 种,如江豚、抹香鲸、座头鲸、长须鲸等。

④紫胶和白蜡。产于中国滇、藏和台的紫胶虫可生产紫胶(虫胶)。1989 年紫胶原胶年产量近 4000 吨。主产于川、黔、滇的白蜡虫能分泌白蜡。

⑤羽绒与装饰品。天鹅及野鸭绒质轻而软,保温性能好,可加工成绒衣绒被。各种鹭、鸭、雉、鹰、雕、鸮等的翼、羽翎、尾羽或羽皮,均为市场欢迎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原料。

实验动物资源 随着科学的发展,原有的小白鼠、大白鼠、家兔和豚鼠已不能满足各专项试验的需要,因而对野生实验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有灵长类 14 种,用作实验的主要是猕猴,被广泛使用于避孕、免疫、内分泌、肿瘤和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发现树鼩是研究肿瘤的良好医学模型。黑线仓鼠可用于肿瘤和细胞学的研究,也是研究糖尿病的良好动物模型。长爪沙鼠可用于钩端螺旋体和慢性血吸虫病的研究。许多原生动物,如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等,都是研究遗传学等生物学基础理论的试验动物。节肢动物门中的中国鲎,其血液制剂用以快速检测人体内或药品、食物是否被细菌感染。此外用于各种试验的其他动物种类甚众。

观赏动物资源 如鸟类中的各种鹤类、天鹅、红腹锦鸡、绿孔雀、绯胸鹦

鹉、犀鸟及一些鹭类和相思鸟、画眉与黄鹂等种类;中国著名的文化鸟类—

—鹤类计有 9 种,占世界鹤类的 60%,如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鹤的数量均居世界之首;濒临绝灭的朱⺆在中国仅有少量残存种群。哺乳类中包括各种灵长类(猿与猴)、鹿类、熊类和虎、豹、云豹、大熊猫、小熊猫、象等。

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资源 这类资源十分广泛,包括食虫昆虫,多种害虫的寄生蜂;各种青蛙和蟾蜍;食鼠的蛇类;食虫鸟类和鸮(猫头鹰类);食虫蝙蝠和许多中、小型食肉兽,特别是黄鼬、艾虎、豹猫、小灵猫等。这些天敌动物在森林或农田生态系统中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其他作用的动物资源 许多媒介昆虫在生命活动中给一些靠虫媒授粉的作物带来丰产。原生动物如眼虫,可作为有机污染的指示动物;不少低等动物在净化水质、保护环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多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是经济鱼类的饵料。多种食用价值不高的海洋动物却能用来加工成禽、畜饲料。

(盛和林)

Zhongguo gongye dili

中国工业地理(industrial geography ofChina) 中国近代工业从萌芽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百余年中,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控制,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地区分布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多年的工业基本建设,工业地理分布形势发生了变化。

发展工业的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 中国是世界矿产品种较齐全,又是许多矿产的探明储量相当可观的少数国家之一(见中国矿产资源)。在能源资源中煤炭、水力蕴藏量位于各国前列,石油、天然气远景储量也十分可观(见中国能源)。中国粮食、植物纤维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是发展轻纺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见中国农业地理)。

资源的地理分布 中国从沿海到内地,划分为东、中、西 3 大地带:①东部农产原料丰富,矿产原料相对不足。②中部农产资源多种多样,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许多资源量占全国半数以上,是全国资源优势地区。

③西部多高原山区,交通不便,各种资源有待于开发。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的差异,有利于发挥各地区优势,亦会影响开发次序,并将制约工业总体布局的基本格局。

水资源是工业发展基本的物质基础。中国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占有径流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季节分配差异很大。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工业布局的重要前提之一(见中国水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 在影响工业布局的社会条件中,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居于重要地位。中国沿海原有的工业基础对中国工业布局起吸引作用,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会对工业发展及其布局产生持久的影响。此外,一定地区的人口数量、密度、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生活习惯等也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中国沿海人口稠密,就地发展各类工业是十分必要的。沿海大城市多,应考虑发展高档商品生产,以满足生活需求。

中国目前仍以铁路运输为主,东部沿海铁路成网,有利于工业发展;西部铁路和公路的密度小,交通运输条件差。随沿海、沿江河水运的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分流运量,减轻铁路压力,另一方面便于工业靠海,沿江河布局

(见中国交通运输地理)。中国东部拥有工业布局的社会经济优势,从而在

战略布局上决定了加快沿海地带工业发展,向西作技术的梯度转移的总趋势。

工业生产布局的演进 中国工业布局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中持续前进。

①工业布局逐渐趋向或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区。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十分注意工业布局的经济原则,力求改变旧中国工业集中沿海,严重脱离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区的现象。如建设武汉和包头钢铁联合企业,扩建太原钢铁厂(见武汉市、包头市、太原市);兴建吉林市、太原市、兰州市等化学工业基地;加强对上海市、无锡市、青岛市、天津市等原有纺织基地的改造,建设石家庄市、邯郸市、郑州市、西安市、咸阳市及武汉市等纺织工业中心。

②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出发,根据各地区的优势和工业内部结构上的技术经济联系,成组布置工业,为建立合理的地域经济结构创造了条件。如在机械工业中按产品组合配套,成组布局了中国 4 大电站设备制造基地:在哈尔滨市动力工业区兴建了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在北京市石景山与首钢附近,成组安排了重型电机厂、锅炉厂和第二通用机械厂;在上海市闵行区发展了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在四川则由德阳市电机厂、绵竹汽轮机厂、自贡市锅炉厂组成地区生产体系。又如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通过对油、气资源的顺序加工利用,组成了以炼油为中心与乙烯、合成氨、合成橡胶等工业生产相结合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分布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北京房山区、山东淄博市及上海金山卫等地。在轻工业系统中,有结合热电厂组成纺纱、印染、织布联合体的北京市东郊纺织工业区,在广东江门、顺德发展了糖、纸联合企业等。

③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开展了对不同的矿产资源组合进行综合利用的实践,如包钢铁矿伴生稀土矿, 攀枝花矿伴生钒钛,山东淄博同一矿田内的煤、铝土、石灰石等组合资源, 枣庄市的煤—化,大同市的煤—电—建材,邯郸市、本溪市、太原市的煤— 钢—电—化等不同的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地区工业类型。

伴随中国现代工业大规模的发展和集聚程度的增长及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等现象,常引起环境污染。如吉林松花湖河段下的化工区、电厂对松花江造成的污染等。因此,在工业布局中必须遵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如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从选址开始就重视环境保护,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合理布置厂区并正确处理生产区与周围生活区及农业生产关系,收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④在中国各地区适当分布工业生产力,逐步改变了工业偏集沿海的状况。沿海各省面积不到国土的 12%,但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的工业总产值却占全国 77.6%,广大内地仅占 22.4%。即使在沿海地区,工业分布不合理现象也同样存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30%,其中上海市就占全国工业产值的 23%。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南部占 20%;天津占8.6%;广州占 5%。另方面占国土面积 45%的西北和内蒙古广大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 3%,占国土面积 23%的云、贵、川和藏,工业产值只占全国 6%。工业分布的畸型状态严重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确处理了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的关系。40 多年来,内地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 53%,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增长

64 倍,工业总产值增长 30 倍;在同一时期,沿海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增

长 18 倍,工业总产值增长 19 倍。以省区计,内地有 9 省的工业总产值超过

或接近 1949 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即使现在仍较落后的西北 5 省区,其工业总

产值也高出 50 年代以前全国工业总产值。现在内地已形成了武汉、包头、太原、攀枝花、大庆、兰州、大同、葛洲坝、哈尔滨、长春、吉林和豫中、湘中、川中等一大批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工业基地。沿海和内地工业总体布局逐步趋向合理。

主要工业部门结构与工业地理分布特征 主要工业部门结构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中国工业部门结构既无体系,又不完整,工业基础非常薄弱。1949 年中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17%,不足同期世界工业总产值的 1%。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仅占 30%。与 50 年代以前工业生产水平最高的 1936 年世界主要国家的主要产品产量比较,当时中国的生铁只占世界第

12 位,钢占第 16 位,煤占第 7 位,棉布占第 4 位。工业部门构成不合理(见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90 年积累的工业固定资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 100 多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 75.7%; 在工业部门内部,轻重工业比例趋向协调,大体各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经过发展和调整,从根本上改善了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到 1990

年,中国一些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同类产品中,煤炭占第 1 位,原油占

第 5 位,发电量占第 4 位,水泥占第 1 位,棉布稳居首位,糖居第 6 位,农

用化肥占第 3 位,电视机占第 1 位;1991 年钢产量跃居世界第 3 位。40 年来相继建立了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工业。具有相当规模的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建立, 使中国在经济上、资源上不再依赖于别的国家。

主要工业部门的地理分布 ①能源工业。1990 年全国煤保有储量达9014.53 亿吨,水力资源蕴藏量 6.76 亿千瓦,石油天然气也勘探出了可观的储量。三者在地区分布上虽不平衡,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可以相互配合和补充。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1990 年全国煤炭产量 10.8 亿吨;华北地区煤产量 4.06 亿吨,居全国首位。山西一省的产煤量达 2.86 亿吨,是中

国目前最大的产煤区;东北 3 省煤炭产量超 1.6 亿吨,居第 2 位,其中约半

数产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鹤岗市等地;华中煤炭产量 1.34 亿吨,居第 3 位,

其中 60%以上分布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焦作市等地;西南居第 4 位,年产 1.27 亿吨,50%以上分布在四川省。开发中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煤炭基地很有前途; 华东与西北产量相近,后者自给有余,前者需从华北大量调入。

石油开采业是中国重要能源工业之一。多年来原油产量稳定在 1.3 亿吨以上,在中国一次能源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约占 1/4。中国已经建成以大型油田为主体、与输油管线相联系的炼油工业生产体系。目前天然石油资源开发主要分布在沿海东部陆地。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从 1976 年起连续

多年稳产 5000 万吨,通过管道把原油输到抚顺、大连、秦皇岛以至北京等大炼油厂加工;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与中原油田的部分原油,经输油管送到长江沿岸各炼油厂。中国西部内陆除已开发的长庆、玉门、克拉玛依油田之外, 位于青、新、陕 3 省区的几大盆地在勘探中已有重大突破,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油、气资源及陕甘宁盆地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外合作,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开发中国海洋石油方面也

有新进展。渤海、南黄海、南海珠江口、莺歌海和北部湾等海域内,已探明若干工业油气流,并已开始商业开采。1985 年以来海上原油产量增长较快。电力工业。中国 1991 年发电量 6700 亿度。全国共有装机容量在 500 千

瓦以上的水、火电站约 3000 座。其中 25 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站近 100 座。

50 年代以来,按经

1949 年工业部门构成表(%)

现代工业 钢铁

燃料 电力 机械 化学

建材 木材 食品 纺织

造纸 其他

总产值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100 1.8 3.8 2.4 6.8 1.5 1.1 6.9 23.6 36.9 1.3 13.9

济合理的原则建设了一批电力网,以充分利用设备能力,保证供电质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东北电力网是中国最大的电力网。网内包括以清河为首的阜新、元宝山、吉林、抚顺、鸡西等火电站,还拥有白山、丰满、红石等大型水电站。东北地区工业发达,电力供应仍感不足。华北电力网由河北南部电网、山西电网和京津唐电网联网形成了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电力网。唐山陡河电厂及神头与大同二厂两大坑口电厂的投产,缓和了京津唐地区的电力矛盾。华东是中国缺电区之一,电力网是由江苏谏壁电厂、上海石洞口电厂和浙江新安江水电站以及安徽两淮煤矿坑口电厂组成;华中电力网由湖北葛洲坝和丹江口(见葛洲坝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利枢纽)等水电站及河南平顶山、焦作等区域性火电站组成,形成水火并举的结构。80 年代以来,随着黄河中、上游及西南地区澜沧江、红水河等水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西北电力网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西南能源基地与粤港澳联结起来的电力走廊到 90 年代初也已初步建

成, 90 年代末将形成包括滇、黔、桂、粤 4 省区的南方大电网。

②钢铁工业。1991 年中国钢产量超过 7000 万吨,仅次于日本、美国, 居世界第 3 位。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企业相结合钢铁工业生产

体系。现有钢铁企业 1200 多个,其中年产 100 万吨以上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11 个。除上海、北京、天津 3 市外,鞍山、本溪、唐山、太原、包头、马鞍

山、武汉、攀枝花均分布在铁矿资源附近。全国尚有年产 10 万吨以上中型钢铁企业 35 个,9 个特殊钢厂及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西藏除外)的小型钢铁厂。东北地区的钢铁工业基础最好, 50 年代前辽宁钢产量占全国 80%以上。50 年代以来,东北 3 省钢产量增长速度很快,但在全国钢产量比重中相对下降到 20.9%,一向缺钢铁工业的西北与西南地区则上升到 12.2%。华东地区钢产量已超过东北,居全国首位,但所需原料要外地支援或从国外进口。

③化学工业。50 年代以来按照加强基本化工,重点发展化肥,积极兴建石油化工为主的有机化学工业的部署,化学工业已发展为拥有酸碱、化肥、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农药、染料、感光材料、化学试剂等 10 多个大行业。1990 年化学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14.7%。硫酸产量 1197 万吨,化肥 1880 万吨,均居世界第 3 位。目前中国拥有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吉林、兰州等综合性化学工业大型基地及大连、太原、广州、重庆、成都等化工中心。70 年代建成大庆、齐鲁、安庆、岳阳、金堂、长寿、泸州等有机化学工业。

④机械电子工业。50 年代以前仅有少数以分散修配为主的中小型机械

厂。4/5 以上分布在沿海城市。经 50 年代以来大规模建设,全国已拥有 7.5

万多个企业,职工 1579 万人,已经形成一个物质技术基础较强、门类较多的体系。1990 年生产总值近 3879 亿元,占中国工业总产值 20.76%。全国基础工业部门设备拥有量中,约有 85%是中国自行制造的,各种设备均具有较高水平。新兴的电子工业已经为地球卫星等航天事业提供电子设备。

50 年代以来,全国已建成 20 多个机械工业集中区,如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郑(州)洛(阳)三(门峡)工业区、陕西关中工业区、湘中工业区、成渝工业区。其他如太原、武汉、昆明、哈尔滨、广州、包头等大城市的机械工业也颇为发达。

⑤纺织工业。50 年代以来纺织工业发展较快,在提高生产能力同时,调顺了纺织工业内部结构,形成原料设备基本立足于国内的棉、毛、麻、丝、化纤等门类俱全的工业体系。中国棉纺工业分布较普遍,全国除西藏之外, 各省区都拥有规模不等的企业,相对集中在黄淮海平原与长江流域的产棉区

(见中国轻纺工业地理)。在畜牧业基地、羊毛产区建立了大批毛纺工业。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的毛纺品产量接近全国半数。中国毛纺织工业的分布已从原来 11 个省市扩展到 25 个省市,但相对集中在长江以北经济发达的广大消费区。麻、丝纺织工业的地理分布基本上与原料资源相一致。以黄麻为原料的分布在钱塘江两岸、长江三角洲及粤、鄂、桂、川等省。亚麻纺织 90%集中于哈尔滨市及其附近。桑蚕丝纺织以长江三角洲居首,生丝产量占全国半数。其次为四川盆地及珠江三角洲。柞蚕丝分布以丹东市、烟台市等地为主,豫西柞蚕产地的南阳市也建有丝织厂。除宁、青、新和西藏外,各省均建立了合成纤维厂、维尼纶厂和人造丝厂。化学纤维产量已占全国纺织原料的 20%。目前在中国形成了两个综合性纺织工业生产地带:一是长江地带,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其次是武汉、重庆及其附近;另一地带是南起青岛北至丹东,包括辽东、山东两大半岛及渤海湾一线。其中青岛、天津、北京、丹东等皆为多种纺织业的生产中心。此外还有广州、哈尔滨、太原、兰州等大城市。

⑥轻工业。50 年代后建立了手表、感光材料、合成洗涤剂、新型电光源、照相机、家用电器等多种工业企业,成为拥有近 50 个行业的生产部门。中国

轻工业地理分布有 3 种基本趋向:a.以一般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面粉、机米、榨油等食品工业,分布于全国各地;b.利用自然资源及经济作物为原料的工业,多分布于原料产地,如粤、桂、川的蔗糖,黑龙江、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的甜菜工业;c.利用工业原料生产轻工产品的部门,特别是一些技术水平要求高的轻工业,多分布在经济基础好、工艺质量高的大中城市。在各省、市、自治区中,轻工业产值超过 800 亿元的有江苏(1512 亿元,居全国第 1 位)、广东(1284 亿元)、山东、浙江、上海等 5 省市。产值在 400~600 亿元的有四川、河北、辽宁、湖北、河南等 5 省。300~400 亿元的有安徽、天津、福建、北京、湖南 5 省市。

工业集中区概述 中国工业生产的集聚是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结合各地自然资原、自然条件及工业技术经济发展基础和消费市场等关系,在全国一定的地域内形成点、轴组合布局形式,称之为工业集中区。

东北地区又可分为 3 区:

①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地区。拥有黑色、有色、能源、化学及建材等多种矿产资源。区内经济发达的沈、鞍、本、抚、辽 5 市之间距离很近。5

市区面积占全省 7%,工业总产值却占全省半数以上。沈阳市是以机械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鞍山市、本溪市钢产量约占全国 18%,是中国重要钢铁基地之一。本溪已形成了煤—电—钢—建材的联营。抚顺市是重要能源基地。但电力紧张,面临改善工业结构任务。辽阳市是 5 市中唯一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随经济进一步发展,辽中工业集中区将向南扩大,联接营口、大连等地,组成结构合理、实力坚强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以吉林市为中心的吉长工业集中区。是中国化学与运输机制造业中心之一。吉林市为以化肥、染料、电石 3 大化工为主的工业中心,在开发扶余油田同时,吉林市又建设了炼油厂和乙烯厂,使化工结构趋于完整。长春市为以运输机制造为主的工业基地。

③哈—大—富工业集中区。分布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哈尔滨市是以机电工业为主的工业中心。大庆市年采油占全国产油量半数, 1963 年起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石油化工基地。富拉尔基市是中国最大的重型机器制造业基地。

华北地区又可分为 4 区:

①京津唐工业集中区。中国沿海 3 个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超过全国 10%的有钢、乙烯、汽车、电视机、呢绒等 20 多项,工业总产值占全国 6.7%。区内钢铁等重工业布局不合理,其他部门也存在结构松散、重复等问题。目前正进行调整。北京市今后将充分利用智力资源条件建立尖端技术工业;天津市重点开发沿海地带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同时发挥原有轻纺工业优势;唐山市在采矿业基础上发展钢铁、建材、陶瓷及轻工业。

②太原—榆次工业集中区。太原市是由采矿、冶金、机械、化学等几个工业区组成的大型重工业生产中心。榆次市为新兴化纤纺织机械工业城市。

③大同、平朔—准格尔—神木、府谷能源工业集中区。这一地区探明煤炭储量占全国半数。目前大同市煤产量居全国首位。平朔大露天矿年产 1500

万吨,两地坑口电站向京津唐供电。随准格尔、神木、府谷煤田开发,到 2000

年本区外运煤炭可达 3 亿吨,将成为中国巨大的能源工业集中区。

④胶济线工业集中区。有以纺织、机械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青岛市, 著名的动力机械工业中心潍坊市,由石油化工、煤炭、冶金、电力、建材等工业部门组成的淄博市,还有冶金、机械、轻纺均较发达的济南市。

华东地区 沿长江下游分布两个工业集中区:

①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工业集中带。轻纺工业在全国居首要地位。在区内沿长江的沪宁线及太湖东岸轴线上,大、中、小城市连绵不断,实为巨大的工业城市带。上海是区域核心,综合性工业基不断发展的上海石化工业地。轻、重工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 7.2%和 6.5%左右。随“四化”建设发展,上海继续对占 90%以上产值的冶金、化工、纺织、机械和其他传统工业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发展尖端技术工业,同时加强上海与华东经济区内原料、能源区域的联系,促进结构转化。

②在沿长江及宁铜(陵)铁路轴线地带,组成了马鞍山市的钢铁,铜陵市的有色金属冶炼,安庆市的石油化工,芜湖市的电力、造船、食品轻工等工业集中区。

华中地区 又可分为 3 区:

①武汉大冶黄石咸宁工业集中区。分布在长江与京广线的交通枢纽上, 拥有采矿、冶金、机械、化工与轻纺等工业。武汉市以钢铁、重型设备制造

著称。目前正在筹建光纤通讯尖端科学技术工业区。

②河南黄河沿岸工业集中区。豫北有焦作市、新乡市、濮阳市;陇海线上发展了郑州市、洛阳市、三门峡市等工业城市,是纺织、机械、电力等工业部门集中区。

③湘中工业集中区。由集中在株洲市的有色冶金、化工、电力,湘潭市的机电,长沙市的机械、轻纺等工业部门构成中国中部重化工业中心。

华南地区 珠江三角洲工业集中区除广州市工业具有综合性特点外, 在三角洲内集中发展电子、家用电器、制糖、丝织、食品、造纸等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部门,是中国目前发展最快的出口工业品基地和唯一在农产品原料加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集中区。

西南地区 成渝工业集中区,以重庆市为中心的沿长江岸线发展了机械、化学、钢铁、造纸、制糖等工业。沿成渝铁路发展了一系列制糖工业, 其中内江市被称为“甜城”。成都地区为中国西南机械、电子、化学工业中心。

西北地区 以西安市为中心沿陇海线至宝鸡发展了关中工业集中区。工业以纺织、机电、制造业为主,西安市为全国著名的纺织和电工城,咸阳市有电子、棉纺及纺织机械制造业。宝鸡市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中心。

(魏心镇 王缉慈)

Zhongguo gonglu yunshu

中国公路运输(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China) 中国公路汽车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中国东部铁路和水运都较发达的地区,公路起着辅助运输作用,承担短途运输;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则担负着干线运输的任务。1949 年以前的近半个世纪,全国只修成 13 万公里公路,其中勉强能通车的仅 7.5 万公里。经 40 多年建设,至 1991 年中国大陆公路通

车里程达 104 万公里,公路汽车运输所完成的货物周转量达 3441 亿吨公里,

旅客周转量为 2600 亿人公里。全国除西藏墨脱县外,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公路,有 95%的乡和 75%的村都通了汽车,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沟通各省省会,连接枢纽站、港口和工矿区、农林牧生产基地的公路网。但公路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①华北地区。平均每 100 平方公里土地有

公路 21.5 公里。公路分布以北京、天津、张家口为中心,交织成网。公路运输除在铁路稀少的山区及内蒙古草原地区承担干线运输外,主要发挥沟通城乡之间的联系,起着为铁路、海港集散货物的短途运输作用。

②东北地区。平均每 100 平方公里土地有公路 12.3 公里。以辽宁密度最

高,为吉林、黑龙江两省的 2 倍以上。公路运输在这一地区大部分以承担各市、县境内短途运输为主。公路网分布以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等铁路枢纽为中心,沿铁路向两侧伸展,相互交叉成网。

③华东地区。平均每 100 平方公里土地有 21.7 公里公路,公路质量较好。区内公路汽车运输一般仅起着水运、铁路的营养线、辅助线作用。但在鲁中、鲁南、皖南、闽西和赣南等丘陵山区以及苏北缺少铁路和水运薄弱地区,常成为当地主要运输方式。公路中心有济南、徐州、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南昌和福州等。

④中南地区。为中国公路最发达地区。平均每 100 平方公里土地有 23 公里。公路运输主要作为铁路和内河航运干线的营养线,担负沟通城乡的短

途运输任务,为铁路、水运集散物资。许昌—南阳、南阳—光化、商丘—菏泽、武汉—孟家楼、巴东—石门坎、长沙—重庆、衡阳—贵阳等线为豫、鄂、湘三省主要公路干线;两广及海南主要公路线则有广州—汕头、广州—湛江、汕头—漳州、海口—榆林等线。郑州、武汉、长沙、南宁、广州是全区公路中心。

⑤西南地区。公路运输是区内长途货物和经济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这一地区公路通车里程约占全国 1/5,公路线网密度低于华东、东北和华北 3

区,每 100 平方公里仅 7.6 公里。公路分布以重庆、贵阳、昆明、雅安、成都、拉萨为中心,以成渝、川黔、滇黔、川滇、川藏公路为骨干,并联结黔桂、川湘、滇缅、青藏等重要干线,基本成网。

⑥西北地区。公路运输是这一地区进行区内外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平均每 100 平方公里仅 0.035 公里,区内公路分布较均衡,以西安、延安、汉中为中心组成陕西省公路网;以兰州、银川、西宁为中心组成陇西公路网; 以乌鲁木齐、乌苏、伊宁为中心形成北疆公路网;以库尔勒、阿克苏、喀什为中心形成南疆公路网。现已建成通新藏公路车的独山子—库车公路贯穿天山山脉,可使北疆独山子到南疆库车之间汽车运输路程缩短 1000 多公里,把南、北疆公路网连成一片。在青海则以格尔木为中心形成柴达木公路网。上述地方性公路网由川陕、甘川、兰新、西兰、青藏、新藏等公路干线组成西北全区公路网。

(陆心贤)

Zhongguo guddili

中国古地理(palaeogeography of China)各地质历史时期,中国古地理环境屡经变迁。其中构造轮廓即古构造格局对某些因素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太古代和元古代古地理太古代和元古代系指 38 亿年前至 6 亿年前,即寒

武纪以前的地质时期。一般将太古代和元古代的界限置于 26 亿年前。元古代

早、中、晚的分界分别置于 18.5 亿年前、10 亿年前和 8.5 亿年前。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地球现代大气圈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组成显著不同。目前普遍认为地球现代的大气圈是地球内部排气、光化学分解与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些科学家认为太古代时已具有真正的大气圈和水圈,从硅质条带铁建造的存在以及其他证据来判断,当时大气圈是缺游离氧或几无游离氧的,水圈已出现,可能有原始海洋存在。早元古代已有最老的氧化红层沉积,说明原始的氧化大气圈可能已出现。中、晚元古代起世界各地台区普遍出现含铁红色砂岩(红层)、高价铁沉积矿层以及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内含丰富的叠层石,说明含氧量不断增长,已完全具备了氧化大气圈的条件。地球上最老的、可识别的岩石——钠花岗岩与片麻岩的混合岩以及绿岩—杂砂岩的出现大约是 38 亿年前,最近有人用离子探针测得

世界上最老的岩石年龄为 42 亿年左右。中元古代是地壳发展的重要阶段,晚元古代晚期世界上各主要大型稳定地台已最后形成。

原始生命的出现和发展可分为 3 个阶段:①原核生物的出现。太古代的生命证据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等生命物质的存在和可鉴别的生物化石。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最早具有细胞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的细菌和蓝藻。在中国太古界的鞍山群(时代约为 32~28 亿年前)中上部发现了一些微古植物化石,可能是中国目前已报道的最早微古植物化石。中国元古代地层

中微古植物化石及叠层石较为丰富,主要属于原核生物蓝藻类。②真核细胞的出现。从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的转变,关键是必需具备氧化的大气圈。但究竟何时完成这一进化还不十分清楚,多数人认为约是 15~13 亿年。最近在中元古界长城群串岭沟组中(年龄约为 18 亿年),发现梭形藻类和某些肉眼可见的炭质膜化石,蓟县群雾迷山组(年龄为 14~12 亿年)发现管状藻都可能属真核生物。③后生动物的首次出现。晚元古代晚期出现了大量多细胞海生裸露动物群和小型硬壳动物的先驱。前者首先发现于澳大利亚南部,年龄为 6.8 亿年。在中国相当于震旦纪的地层中,如三峡地区陡山沱组和灯影组、陕南高家山组、辽南长岭子组中均有发现。此外,晚元古代晚期出现了少量外骨骼(硬壳)的后生动物,如中国南方震旦纪灯影组及其相当层位出现的软舌螺类、虫管等化石。中国滇东地区在灯影组之上的梅树村组已发现大量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称梅树村动物群(见云南晋宁梅树村界线层型剖面)。

先寒武系发育概况可分为塔里木—中朝(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两大地区:

塔里木—中朝(华北)板块这一板块东部以太古代—早元古代期间固化的中朝(华北)地块为陆核,西部以晚元古代固化的塔里木地块为陆核,后者南面还有柴达木中间地块。太古界只限于两个陆核区。元古界除上述两个陆核区外,还包括板块南缘及两个陆核区之间的现代昆仑山北坡、阿尔金山、祁连山、北秦岭(合称为秦祁昆地槽)及柴达木中间地块。除震旦纪外,元古界普遍变质,震旦系为浅变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及部分冰碛岩。

塔里木—中朝(华北)地块(台)的下太古界以燕山东段的迁西群为代表,属深变质的麻粒岩和片麻岩类,年龄为 36~30 亿年;上太古界以太行山地区的阜平群、鲁西的泰山群、豫西的登封群和东北南部的鞍山群为代表, 以各种片麻岩、角闪岩和变粒岩为主,年龄为 26~25 亿年前;早元古代地层分布比太古界广泛,以山西五台山五台群和滹沱群为代表,前者由巨厚的变粒岩、角闪岩和各种片岩组成,年龄值为 23.6 亿年,相当于早元古代早期沉

积。后者为浅变质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酸盐岩系,厚近万米,年龄为 19 亿年。早元古代末期发生了吕梁运动,这是中国地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影响很广的地壳运动。中元古代及晚元古代早期地层分布在华北地台北缘、西南缘及塔里木地台边缘,以燕山地区发育最好,自下而上,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群,碎屑岩为主,时限为 18.5~14 亿年前;中元古晚期蓟县群,碳酸盐岩为主,常含丰富化石,时限为 14~10 亿年前;晚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群,砂岩、页岩及泥灰岩,厚度小,时限为 10~8.5 亿年前。晚元古代晚期,相当于震旦纪时,仅在华北地台东缘、南缘及塔里木地台北侧有震旦系的沉积。华北地台以辽东半岛南部发育最好,包括革镇堡群及金县群,总厚约 5000 多米, 为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后者含丰富的微古植物、叠层石及后生动物化石。华北地台南缘以东奏岭北坡为典型,震旦系总厚约 500 米,中下部为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上部罗圈组是一套冰碛泥砂砾岩及冰水含砾砂泥岩。塔里木地台北侧的震旦系主要出露在库鲁塔格地区,总厚约 5000 米,包含 3 期冰川沉积, 主要为碎屑岩、冰碛岩、火山岩。

华南板块这一板块东部以扬子地台为陆核,至今未发现太古代地层。元古界构成地台的基底、地台南、北缘元古代分别为活动型的东南地槽及南秦岭地槽。板块西部为羌塘中间地块。

扬子地台的元古界(不包括震旦系),主要出露在地台边缘,下元古界

分布于川中、鄂西以及川西、滇东一带,以鄂西的崆岭群为代表,是一套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年龄值早于 17 亿年。中上元古界分布广泛,经浅变质作用,构成地台的褶皱基底。中元古界以滇东昆阳群为代表,为浅变质的碎屑岩及少量碳酸盐岩,上部夹凝灰岩,厚逾万米,属活动型沉积,年龄为 16~

9.3 亿年,大致相当于华北长城群及蓟县群。上元古界出露零星,多为浅变质碎屑岩,具磨拉石沉积特征,如鄂西的马槽园组、滇东的柳坝塘组,时代大体相当于青白口群。晚元古代晚期震旦纪地层分布广泛,构成扬子地台的典型盖层,以长江三峡一带为典型,下统为莲沱组和南沱组,分别为陆相砂岩和冰碛岩。上统下部为陡山沱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夹黑色页岩,含磷、锰、铁矿层。上部灯影组为碳酸盐岩。古扬子板块直到 8.5 亿年后基底才固结硬化,转变为相对稳定的地台区。

东南地槽,元古界(包括震旦系)主要为巨厚的复理石沉积夹火山岩, 遭区域变质,属活动型沉积,地槽状态一直保持到早古生代。板块北缘地槽

(南秦岭地槽),元古界普遍为活动型的火山—沉积岩系。

震旦纪的冰川震旦纪是世界地史上一次大冰期,中国震旦纪时冰川活动亦颇广泛,大体可分 3 期,早震旦世的长安组和南沱组,晚震旦世的罗圈组。标准剖面分别在湘西和桂东北一带、湖北宜昌三峡及豫西的罗圈。关于震旦纪冰期的成因,目前仍有很多争议。

早古生代古地理

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经历了 2 亿年左右。

生物界面貌和生物地理分区几乎所有重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已经出现,寒武纪初期以小壳类为主,其后三叶虫繁盛,次为腕足类,介形类尚有软体动物、蠕虫动物、古杯动物、棘皮动物、苔藓动物、笔石、床板珊瑚、牙形石等。奥陶纪时无脊椎动物已达极盛,生态分异已很明显。脊椎动物的无颌类在中奥陶世首次出现(也有报道已知最老的脊椎动物鱼化石碎片发现在晚寒武世)。志留纪末三叶虫大为减少,笔石大量绝灭,仅有少数单笔石延至泥盆纪,腕足动物的无铰纲大为衰退,但有铰纲的石燕贝和小嘴贝继续发展。志留纪是陆生、半陆生植物的发展和原始脊椎动物无颌类演变为有颌类的时期。

综合 3 个纪的动物群特征,大致可以分为 3 个生物地理区:①大体以中天山—西拉木伦河一线以北地区称天山—兴安区(或准噶尔—兴安区),寒武纪的三叶虫可能接近西伯利亚。奥陶纪牙形石为北大西洋型。志留纪时广大海域内,分布特殊的腕足动物群,以图瓦贝为代表,可能代表当时北半球高纬度海域的冷温水动物区系。②雅鲁藏布江以南称喜马拉雅区。奥陶纪牙形石为北大西洋型,志留纪生物群种属较贫乏,中志留世含波希米亚地区常见的哈里斯角石和优角石。③古地中海区。位于上述二区之间。寒武纪动物群属东方动物群,早寒武世以含莱得利基动物群为代表。奥陶纪是寒武纪的继续。志留纪除一些世界性种属外,含大量地方型分子,笔石为欧洲型。

下古生界发育概况和加里东运动分为下列 5 个地区简述:

塔里木—华北板块可分为 3 区:

①塔里木—华北地台。华北地台在寒武、奥陶纪经历广泛海侵,长期发育滨海至浅海相沉积,大部分地区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而地台西部平

凉一带有中奥陶世的笔石相及晚奥陶世的壳相沉积。奥陶纪中晚期华北地台整体上升,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及下石炭统的沉积。塔里木地台下寒武统以硅质岩、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地区有火山岩。其后,海侵扩大,中上寒武统、奥陶系均为正常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另外在地台西部及北部边缘发育有早志留世的滨浅海含钙质碎屑沉积组合,早志留世晚期,西部及北部边缘也均上升隆起。

②板块南缘的秦祁昆地槽。其北部为祁连山地槽,下古生界厚达 2 万米, 为泥砂质复理石、碳酸盐岩、火山岩,基性、超基性岩断续地成为带状分布, 构成绿岩带,为典型的活动型沉积。志留纪末祁连山地槽褶皱升起,形成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地槽南部北秦岭、昆仑山地槽,下古生界厚数千米,属活动型沉积,为变质岩系夹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等。昆仑山地槽介于塔里木

—华北板块及华南板块之间。

③板块北缘地槽区。主要出露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吉林中部及北山一带, 下古生界为冒地槽型沉积,有砂岩、板岩、硅质岩及灰岩。北山地区奥陶系、志留系发育有火山岩、火山碎屑岩。

华南板块可分为 3 区:

扬子地台及东南地槽。东南地槽在加里东运动后形成加里东褶皱带,合并于扬子地台,习惯称华南地区。早古生代自北而南依次分为稳定地台型的扬子区(扬子地台),过渡类型的江南区及活动地槽型的东南区(东南地槽), 表现为陆表海、边缘海及岛弧海的大陆边缘的完整连续变化。扬子区下寒武统以钙泥质沉积为主,普遍含炭质页岩,中上统以碳酸盐岩为主,可夹石膏、盐类及红色岩系。奥陶系为浅海和半隔绝的小型静水盆地,生态分异为笔石页岩相及壳质灰岩相,混合或交替出现。至早志留世形成大型滞流盆地,其后海侵扩大成为正常浅海沉积。中志留世后,除地台北部边缘及滇东外,地台整体上升,因而上志留统沉积仅限于滇东。江南区寒武系为黑色页岩、灰岩,奥陶系为笔石页岩相,晚奥陶世晚期部分为复理石沉积,早志留世后褶皱上升。东南区寒武、奥陶系均为巨厚的复理石沉积,志留系海侵范围仅限于湘、粤、桂和浙皖地区,为巨厚的碎屑岩沉积(部分为笔石页岩相)。志留纪晚期,除钦防海槽延续至泥盆纪的残留海槽外,其余均褶皱上升,形成加里东褶皱带。板块南部仍为羌塘中间地块。

板块北缘地槽区。主要出露在中、南秦岭一带,为冒地槽沉积,寒武系为碳酸盐岩、炭质页岩、硅质岩。奥陶系为浅变质岩和碳酸盐岩。志留系在南秦岭,中下统以碎屑岩、板岩为主夹少量笔石页岩相,上统为介壳碎屑沉积。昆仑山地槽仍为活动型沉积。

哈萨克斯坦中间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天山兴安地槽哈萨克斯坦板块在中国仅出露一小部分,其南缘的地槽区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地槽区合称天山—兴安地槽区。此区位于中天山—索伦山—西拉木伦河—延吉一线以北地区,下古生界为活动型的地槽沉积,寒武系主要为硅质岩、白云岩、灰岩、泥页岩,并含有火山岩。东北北部厚度较大,常遭变质。奥陶系分布零星, 多已变质,主要是砂泥质及碳酸盐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厚数千米。志留系厚度亦达数千米,火山岩发育,主要为复理石碎屑岩沉积。

冈底斯—拉萨中间板块(冈瓦纳大陆)以念青唐古拉元古界变质岩基底为陆核。如滇西保山等地,寒武系为数千米厚的浅变质砂质岩、硅质岩及碳酸盐岩。奥陶系为厚度较大的类复理石碎屑沉积。志留系发育齐全,总厚千

米以上,除中统上部为壳相外,其余主要为笔石页岩相。

印度板块(冈瓦纳大陆)喜马拉雅山脉主干是前寒武系变质岩。仅在少数地区覆盖有早古生代地层,属地台型沉积。寒武系下部为板岩夹石英岩, 上部为碳酸盐岩及砂页岩。奥陶系主要为灰岩、细砂岩、页岩。志留系底部为砂岩,中部为含笔石黑色页岩,上部为灰岩及页岩。

志留纪末期的地壳运动是早古生代地壳运动最强烈时期,狭义的加里东运动即指发生于此时期的地壳运动。这次运动在中国称广西运动或祁连运动,使祁连山地槽及东南地槽褶皱升起成加里东褶皱带。

晚古生代古地理

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经历了 1.7 亿年。加里东运动的结果使海域缩小,陆地面积扩大,为动植物向陆地迁移提供了有利环境,陆生植物第一次繁盛,首次形成全球性的重要煤期,并出现不同的植物地理分区。脊椎动物中鱼类继续发展,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完成了登陆的重要演化步骤。晚古生代的生物界形成了陆生植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三足鼎立。华力西运动使天山—兴安地槽褶皱上升。秦岭昆仑地槽大部分也已褶皱上升,部分仍保持地槽状态直至三叠纪。华南板块西缘的三江地槽在华力西运动后部分已褶皱上升,部分仍保持地槽状态。

生物界面貌和生物地理分区按泥盆、石炭、二叠 3 纪分述生物界简况: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跃发展的时期,鱼类特别繁盛。最老的四足动物,原始两栖类化石鱼石螈发现于晚泥盆世。至石炭、二叠纪两栖类已达到极盛时期。晚石炭世出现最早的爬行类化石。志留纪末期出现了最早的以裸蕨植物为代表的第一批陆生植物,这是植物发展史上的大进化。泥盆纪早、中期裸蕨植物仍占统治地位,但中期石松植物及节蕨类已很发育;晚期出现新型的真蕨类。至此乔木状植物已占相当优势,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森林,并形成可采煤系。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石松类、节蕨类和真蕨类空前繁盛,与之伴生的有种子蕨和科达类。晚二叠世石松、真蕨、种子蕨和科达类大为衰退,而能适应干燥寒冷气候的裸子植物中的银杏、苏铁和松柏类相继出现。晚古生代时珊瑚、腕足、菊石和◻类十分繁盛。二叠纪末期四射珊瑚、◻类、腕足动物大部分类群、三叶虫、海雷和许多苔藓虫相继绝灭,出现新的类群,标志着新时期的开始。

下面按植物、动物分述晚古生代的生物地理分区:

植物地理分区泥盆纪至早石炭世植物分区还不明显。晚石炭世后,一般可分为 3 区:热带亚热带植物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天山—兴安岭地槽以南、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大羽羊齿是该区的重要代表,又称华夏植物区,中国大部分地区属此区。温带植物区,又称安加拉植物区或通古斯植物区,匙叶是该区的重要代表,中国天山—阴山以北地区属此区。以温凉气候为代表的冈瓦纳植物区,舌羊齿为重要代表,中国雅鲁藏布江板块缝合线以南地区属此区。

动物地理分区基本上与早古生代相似。最北部仍为天山—兴安区。泥盆纪时生物群分异度低,常见小型单体珊瑚,石炭纪时珊瑚不很发育,早二叠世既有大量冷水型底栖动物,又有丰富的暖水动物,具混合色彩。最南部的分区界限比早古生代稍北移至班公错—丁青—澜沧江一线,此线以南为冈底

斯—喜马拉雅区。早泥盆世生物群大量发育西欧型分子,而极少地方分子, 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含有宽铰蛤等冷水动物群。介于上述二区之间为古地中海区。泥盆纪生物群基本上属旧世界区系,但发育有大量地方性科属。早石炭世以上扬子古陆为界,东西二侧生物群有所差异,东侧地方型种属较发育。二叠纪时古地中海区仍发育暖水型动物。

上古生界发育概况按华北—塔里木板块、华南板块等 5 板块分别简述:

华北—塔里木板块可分为 3 区:

①华北—塔里木地台。华北地台晚石炭世开始沉积,上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厚度不大。二叠纪后发生海退,此后不再遭受海侵。二叠纪早期为含煤沉积,晚期为干燥气候下的红色内陆盆地沉积。地台西缘鄂尔多斯西侧的拗陷带下降较快,石炭系厚度有时可达东部的 10 倍。塔里木地台周缘,泥盆系为陆相红色碎屑岩,偶有海相夹层。下石炭统全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缺失早石炭世早期地层。二叠纪时为陆相杂色碎屑岩、玄武岩,厚度千余米。祁连山褶皱带泥盆系为陆相红色粗碎屑岩,早石炭世海水重新侵入, 以滨海及潟湖相沉积为主,晚石炭世发育有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二叠系为内陆盆地沉积。

②板块南缘的秦岭—昆仑地槽。泥盆纪时昆仑山一带为一套厚度巨大的复杂岩系,由于枚岩、片岩及少量灰岩组成。北秦岭泥盆系仅有中上统。为具复理石韵律的变质泥砂质沉积,夹灰岩和菱铁矿,局部含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石炭系昆仑山一带为基性至中性火山岩、硅质岩、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总厚 2000~8000 米,与下伏地层常为了整合接触。秦岭北侧(山阳

—桐城以北)二叠纪为厚达 7000 米的板岩、砾状灰岩。昆仑山、巴颜喀拉山一带,主要为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为典型的复理石,厚度百余米至万米,华力西运动后,除部分仍保持地槽状态直至三叠纪外,均已结束地槽状态。

③板块北缘地槽区。主要出露在内蒙古、吉林中部一带。泥盆系为变质砂岩、砂岩、页岩夹板岩、灰岩。石炭系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夹陆相火山岩。二叠系以碎屑岩(海陆相均有)夹灰岩、酸性熔岩。

华南板块可分为 3 区:

①扬子地台。泥盆纪时地台主体升出海面,海侵范围限于滇黔桂地区, 下泥盆统大多为陆相—滨海浅海相碎屑到泥灰质沉积,中晚泥盆世岩相分异明显,由黔桂至湘粤、鄂西直至苏浙皖地区,依次为正常浅海相、以碳酸盐岩为主变为海陆交互相、以碎屑岩为主及完全陆相的红色碎屑岩沉积。早石炭世的岩相分异大体类似于泥盆纪。晚石炭世海侵范围更大,至早二叠世早期是本区海侵最大的时期之一,浅海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晚期岩相自黔桂向东至湘、鄂一带由浅海相灰岩渐变为常含燧石结核的灰岩,硅质成分增多, 再东至苏、浙、皖、闽等地变为硅质页岩及碎屑岩为主。早二叠世末,本区发生东吴运动,普遍上升,在西部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基性火山喷发,称“峨眉山玄武岩”。东吴运动使本区晚二叠世早期广泛发育陆相至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海水较深地区以灰岩为主,底部夹含煤沉积,西部地区仍有玄武岩喷发。晚二叠世后期本区又发生新的海侵,大致分为二种岩相:一种以灰岩为主,一种以硅质页岩、硅质岩为主,西部及东南沿海闽西等地仍发育有陆相含煤沉积。

②板块北缘海槽区。主要出露在南秦岭一带,上古生界基本为稳定浅海

碳酸盐岩沉积。昆仑山地槽的上古生界见塔里木—华北板块南缘地槽区。

③板块西缘地槽区。主要包括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川西等地,泥盆系为碳酸盐岩、变质岩及砂岩,石炭系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有含煤沉积。下二叠统为灰岩夹硅质岩、板岩、砾岩或玄武岩,上二叠统为灰岩、基性火山岩夹碎屑岩。

哈萨克斯坦中间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天山兴安地槽上古生界主要为海相碎屑岩,伴随有大量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喷发岩夹部分灰岩及陆相夹层,厚度大,岩性变化剧烈,少部分变质,地层多为不整合,植物属安加拉植物群,与西伯利亚相同(哈萨克斯坦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石炭纪时已并合,形成安加拉古陆)。早二叠世末或晚二叠世初,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

—中期板块拼合,地槽褶皱升起,晚二叠世普遍出现陆相砂砾岩及中酸性大陆喷发。

冈底斯—拉萨中间板块(冈瓦纳大陆)泥盆系为碳酸盐岩夹有碎屑岩、硅质岩等岩石,生物群缺少华南常见属种。石炭、二叠系为碳酸盐岩、碎屑岩及火山岩。石炭纪已多处发现冰海相的杂砾岩,并含有宽铰蛤等冰水动物群。近来滇西一带下二叠系发现似瓦冈贝等重要腕足类群,说明本区属冈瓦纳大陆北侧陆缘带。

印度板块(冈瓦纳大陆)喜马拉雅海槽泥盆系为正常浅海沉积,下统为笔石页岩夹灰岩,中上统为石英砂岩或灰岩,含底栖生物化石,生物群性质与华南有一定差异。石炭系为巨厚的碎屑岩夹少量泥灰岩,局部变质,晚石炭世初期以含有冰水沉积为特征,所含腕足动物与冈瓦纳大陆上类似。本区缺失上二叠统,下统主要为页岩、粉砂岩、砂质页岩、生物碎屑灰岩,除含有舌羊齿为代表的冈瓦纳植物群外,还含有冷水动物群。从石炭、二叠系的沉积及生物群特征都说明喜马拉雅地区当时应属冈瓦纳大陆。

联合大陆(泛大陆)的形成及其古纬度晚古生代初期,北半球存在古欧美板块、古西伯利亚板块、古哈萨克斯坦板块、古中国板块(塔里木—中朝板块、华南板块等)和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地块),各板块之间又被大洋盆地分隔。晚古生代期间古欧美板块与古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乌拉尔地槽褶皱升起(哈萨克斯坦先与西伯利亚板块并合),古西伯利亚板块与古中国板块的拼合使中亚地槽褶皱上升,至此北半球几个大陆已联合形成劳亚大陆,同时冈瓦纳大陆与欧美板块拼接,致使莱茵华力西(海西)地槽、阿帕拉契亚地槽褶皱上升,欧美大陆和冈瓦纳大陆连接在一起,因而到二叠纪末期形成巨大的联合大陆,又称泛古大陆。陆生兽孔类爬行动物在南非、印度、东欧和中国新疆北部的普遍分布是联合大陆的有力佐证。根据古地磁资料所绘制的各大陆分布图表明,古北美与古欧洲在晚古生代的大部分时间内位于赤道附近及低纬度地区。欧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特提斯海区(古地中海区)也位于同样位置,均属热带、亚热带或干燥气候带,生物礁、含煤沉积、蒸发岩及红层发育,植物群为华夏植物群。中国测得的二叠纪晚期华北地台处于北纬 14.8°,古西伯利亚石炭、二叠纪时位于北纬 40°~50°,西伯利亚通古斯盆地测得石炭纪古地磁为北纬 50°。西伯利亚与中国北部地区发育安加拉植物群,代表温带气候。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正处于中、高纬度区,因而在下石炭世、上二叠世广泛出现大陆冰川作用。石炭、二叠纪存在冷水动物群和舌羊齿植物群,正是反映了中、高纬地区的温凉和极地气候带的环境。

中生代古地理

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共经历了 1.65 亿年。中国中生代时期有二次较重要的地壳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陆地面积扩大,海域面积相对缩小,全国出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地势;气侯转趋温暖;植物繁茂, 动物种类丰富。

生物界面貌和植物群的气侯分带接三叠、侏罗、白垩 3 纪简述。

爬行类的兴衰,鸟类、哺乳类的兴起中生代爬行动物几乎占居了各种生态领域。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类出现于三叠纪,最早飞行的爬行动物翼龙类出现于侏罗纪。恐龙自晚三叠世开始出现后,到侏罗、白垩纪已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最早出现的鸟类为晚侏罗世的始祖鸟,具有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的特征。最古老的原始哺乳类出现于晚三叠世,白垩纪初次出现有袋类和有胎盘类的祖先。

裸子植物的时代及被子植物的兴起三叠纪开始,裸子植物中的苏铁、松柏、银杏日趋繁盛,并居于中生代的主导地位。早白垩世晚期出现被子植物, 后迅速广布各大陆,逐渐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统治地位。

无脊椎动物的更替中生代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迅速发展,并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菊石、箭石和双壳类最为重要。此外,有孔虫、海胆、六射珊瑚、腕足类等也很繁盛。淡水陆生无脊椎动物以叶肢介、介形虫、双壳类、腹足类最为繁盛。

早、中三叠世时植物的气候分区不甚明显,晚三叠世大致以昆仑—秦岭

—大别山为界可分成南北 2 区:北方为拟丹尼蕨—贝尔瑙蕨植物群,代表大陆性亚热带气候。南方为网叶蕨—格子蕨植物群,代表海洋性热带—亚热带气候。早、中侏罗世时北方为锥叶蕨—拟刺葵植物群,其中银杏类极为繁盛, 代表温暖潮湿的温带气候。中国南方为锥叶蕨—毛羽叶植物群,反映热带— 亚热带潮湿气候。在中国西北还有一个不宽的干燥带。早白垩世时北方区内植物繁茂,银杏类仍很繁盛,松科、罗汉松科和海金沙科植物特别发育,并形成丰富煤矿,反映气候温暖而潮湿。南方区内银杏类极少,克拉梭粉和沙草蕨孢相当丰富,多为红色沉积,且常夹有岩盐、石膏等矿产,反映出当时气候较炎热干旱。

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格局的影响下三叠纪中国北部由于天山—兴安岭地槽在古生代末已褶皱升起,使塔里木—华北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连为一体,成为陆相沉积区。南部仍广泛发育海相沉积,构成“南海北陆”的格局。三叠纪中晚期的印支运动引起中国南方的大规模海退,中国除西藏、青海南部、华南部分地区及东部沿海个别地区外,普遍上升为陆,基本结束了南海北陆的格局。自侏罗纪起,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为界,此线以东的沿海地区构造运动强烈,并伴有大量岩浆及火山活动。此线以西为稳定的大型内陆盆地。中国长期以来南北方向的差异转化为东西方向的差异。中国侏罗纪古地理轮廓可分为东部的沿海火山活动区,西部大型内陆盆地区及青藏海相沉积区。海侵主要限于青藏和台湾地区,黑龙江东部、湘粤一带也有短期的海侵波及。白垩纪总的古地理轮廓与侏罗纪基本相似。

三叠纪发育概况按北方陆相和南方海相 2 区简述。

北方陆相沉积区区内发育一系列内陆盆地,如鄂尔多斯盆地(陕甘宁盆

地)、山西盆地、准噶尔盆地等。下三叠统及中统下部主要为棕红色碎屑岩, 产著名的水龙兽—肯氏兽动物群。中统上部及上统为灰绿色含煤、含油砂页岩组合。东北东部地区上三叠统发育厚度巨大的火山岩系。

南方海相沉积区东部为稳定型海相沉积区,下三叠统为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中统下部为咸化海沉积,含石膏及钾盐等,上部为正常浅海沉积。上统为滨海相、海陆交互相至陆相沉积。东部三叠系地层最厚可达 5000 米,是稳定沉积区内拗陷较强的地区。西部除喜马拉雅地区南部为稳定型沉积外, 基本上是活动型沉积。该区构造复杂,断裂及火山活动强烈。三叠系以砂泥质复理石建造为主,岩相变化显著,沿主要断裂常有混杂堆积。喜马拉雅海槽北部三叠系发育复理石板岩和含放射虫硅质岩,并有火山岩,厚万余米。南部主要为灰岩和碎屑岩沉积,厚 1500 米左右。

侏罗、白垩纪发育概况分 3 区简述:

东部沿海火山活动区本区是中生代环太平洋沿海火山活动带的一部分, 构造运动强烈,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岩系十分发育。侏罗系除台湾、黑龙江省东部、湘、粤一带少数地区为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外,大部分地区以陆相沉积岩、火山碎屑岩为主,下侏罗统可普遍发育含煤沉积,中侏罗统部分地区仍可发育含煤沉积,但大部分地区以红层为主,至上侏罗统火山岩系更为发育,是火山活动鼎盛时期。白垩纪的地史特征是侏罗纪的延续,但主要沉积区和岩浆活动范围有向东转移的趋势。在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初期,逐渐形成一系列北北东向的大型断陷盆地。自北向南依次为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构成中国东部 4 大盆地。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

地的白垩纪地层里,其他 3 个盆地白垩纪均不含油气藏。松辽盆地的白垩系主要为暗色或夹杂色的有机岩和碎屑岩组成,以淡水湖泊相为主,河流相为次,不含火山岩系,总厚可达 5000~7000 米。华北盆地白垩系下部为湖泊沉积夹火山岩,上部为浅湖相红色碎屑岩,总厚 3000 多米。苏北盆地白垩系为浅湖红色碎屑岩沉积,晚期夹薄层膏盐及火山岩,总厚近 2000 米。江汉盆地早白垩世为红色粗碎屑岩沉积,属河湖相,晚白垩世则以红色碎屑岩沉积为主,顶部夹膏盐层,属浅湖—咸化湖相,总厚近 4000 米。

西部大型内陆盆地本区为稳定内陆盆地沉积,无火山活动。大体以昆仑

—秦岭为界分为西北部和西南部。前者有鄂尔多斯(陕甘宁)、吐鲁番、柴达木、准噶尔等盆地,以鄂尔多斯盆地最为发育。上述盆地下侏罗统为紫红色、灰绿色、黄绿色粉砂岩、泥岩组成,有的底部夹煤线及炭质页岩。中侏罗统大都是含煤地层,是中国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含煤层位,中侏罗世晚期出现杂色层。白垩系普遍出现红层和砾宕,主要为红色及杂色砂岩、泥岩及砾岩,后者有川滇盆地。侏罗系除四川盆地的北部和东北部的边缘地带下侏罗统为含煤沉积外,几乎全部为红层,主要由紫红色、砖红色、杂色砂岩、泥岩、泥灰岩组成。白垩系仍为红色地层,为紫红色、杂色泥岩、砂岩夹砾岩、泥灰岩、石膏及含盐、含铜层。

海相沉积区侏罗、白垩纪的海域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南部、滇西和新疆西南部边缘。海域南部为喜马拉雅海槽,侏罗、白垩纪时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仍为稳定型的细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北部雅鲁藏布江地区为活动型的碎屑岩及复理石沉积,并伴有基性—中基性岩浆喷发。海域北部藏北、青南等地侏罗、白垩系也为稳定型的浅海至滨海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白垩系还夹有陆相沉积,且局部具中酸性火山岩。滇西侏罗、白垩系为红色沉积,

主要为陆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泥灰岩。除特提斯海域外,黑龙江东部、湘粤一带侏罗纪时也有短期海侵波及发育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

白垩纪末生物的大量绝灭白垩纪末期和新生代初期之间生物界发生突变现象,在中生代称霸于大陆和海洋中的恐龙和菊石等门类在白垩纪末绝灭。生物突变的原因可能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大陆的升起,陆缘浅海的撤退,气候降温,陨石冲击,大陆的解体,生物生存竞争和特化。

新生代古地理

新生代是地质历史发展的最新阶段,约开始于 6500 万年前,延续至今。包括第三纪(R)和第四纪(Q),第三纪占新生代的绝大部分时间,第四纪则为最近的 180 万年。

第三纪分为老(早)第三纪(E)和新(晚)第三纪(N)。老第三纪进一步分成 3 个世:古新世(E1)、始新世(E2)、* 渐新世(E3)。新第三纪分成 2 个世:中新世(N1)和上新世(N2)。新、老第三纪的界线为 2600 万年左右。

第四纪分为更新世(Qp)和全新世(Qh),更新世又分成早、中、晚 3 个世,分别以 Q1、Q2、Q3 表示,习惯上 Q4 代表全新世。第四系的底界争议较大,本文采用以 180 万年为界,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划分。中国第四系陆相的下限一般置于泥河湾组及其相当层位之底部。

中国新生代古地理明显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间相对运动的控制,古地理面貌逐渐与现代接近。新生代气候分带明显,气温逐渐变冷, 老第三纪气候温暖,热带范围宽;新第三纪转凉,热带植物南迁;更新世冰川活动广泛,全新世气候转暖。新生代生物界逐渐向现代生物面貌发展;古人类的出现和不断进化及人类活动则是新生代的又一重要特点。

第三纪古地理第三纪古地理生物界概貌和气候分带及植物地理分区第三纪生物界的主要特征是爬行类的大规模衰落、哺乳动物的大量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老第三纪生物有较多的古老色彩,新第三纪则逐渐近似现代生物面貌。

第三纪哺乳动物尤其是有胎盘哺乳动物(真兽类)的辐射演化,不仅在陆上、而且向海洋和空中发展。第三纪时欧亚、北美、非洲的哺乳动物有相同的类型,表明大陆间有陆桥相连,如上新世,中国和欧美均广泛分布三趾马动物群,原产北美的骆驼此时也移入亚洲,表明此时欧亚、北美大陆互相勾通。

第三纪时裸子植物,如苏铁、银杏类只剩少数属种,松柏类也明显衰退。仅保留在高山地区和低温带,而被子植物尤其是现生属、种大量兴起。

第三纪植物有明显的分区现象,可划分为 3 大植物地理区:泛北极植物地理区(又名北方植物地理区)、热带植物地理区和南极植物地理区。中国横跨泛北极和热带 2 个植物区,这 2 个植物区随地史发展和气候变化,分布范围不断移动,植物群面貌也不断更替。

中国老第三纪时期可以分为 4 个气候带:①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分布于东北、华北北部及内蒙古北部,属西风盛行地区。②北亚热带干、湿交替针、阔叶混交林带,分布于华北中部、南部和内蒙古南部等,属于亚

热带高压带。③中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及疏林草原带,分布于中国南方约北纬 24°以北地区及西北地区,为东北信风盛行带。④南亚热带干、湿交替带,为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区。本区包括台湾、闽南等约北纬 24°以南的地区。

中国新第三纪气候大致可分 4 区:①东部湿润季风区。由东北至南海为温带季风气候向热带气候过渡,植被由东北、华北的针、阔叶混交林至华中为落叶阔叶林,华南为针、阔叶混交林,西南为常绿阔叶林,南海岛屿为常绿灌丛带。②中部湿润不足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陕甘等地,北部气候干旱为草原型,南部为森林草原型。③西北干燥的荒漠、半荒漠区。位于大陆最内部,山地坡地有森林存在,北部半荒漠,南部荒漠占优势。④青藏高原气候区,以旱生灌丛及森林草原为主,北部以森林、灌丛为主,唐古拉山以南的高原部分,低坡呈针、阔叶混交林。山区垂直分布明显。

第三纪古地理概貌及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古地理格局的影响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波及全国,由于它发生在第三纪中期,不仅导致上、下第三系之间普遍存在不整合,而且早、晚第三纪的古地理轮廓及自然景观等均有明显不同。中国第三纪可以贺兰山至龙门山一线分为东、西两大部分。

①老第三纪初期。中国大陆东为太平洋,西南为特提斯海包围,现今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当时还在海面以下,为特提斯海东段部分,塔里木西南缘位于特提斯海北缘,仍遭海侵影响(见塔里木盆地);台湾还是太平洋海槽部分,渤海、黄海、东海西部、南海北部均处于陆地状态,太平洋的海泛常侵入沿海的凹陷盆地。大陆上发育有大小不同、成因各异的各种盆地。老第三纪初期气候和降水量均较现今为高,温暖而湿润地带较宽广。

始新世晚期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导致中国古地理面貌的重大改变。随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与欧亚板块拼接,特提斯海东段封闭,喜马拉雅山北坡开始升起,大陆内部的海侵也从此结束。中国东部地区在喜马拉雅运动期间, 许多小型盆地相继升起,结束沉积历史,大型断陷盆地也在老第三纪末期升起。

②新第三纪。青藏高原大面积抬升时期,中新世北坡沉积很少,上新世时期北坡吉隆地区为河湖碎屑沉积,分布有高山栎植物群,估计当时海拔约达 2500 米。西北地区的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等受喜马拉稚运动影响产生断块隆起,在山前凹陷、盆地边缘堆积很厚的磨拉石沉积,差异升降在晚第三纪表现明显,由于主压引力为南、北向的,导致东西向明显延伸的山系与盆地相间的形态。中国东部隆起区在新第三纪又形成一系列新的小型断陷盆地,而大型断陷盆地内部分异减弱,以整体下沉为主,盆地范围扩大; 东部沿海从长白山区(见长白山脉)经渤海至郯庐断裂两侧到浙、闽、粤沿海直至海南岛,在上新世时期以玄武岩为主的喷发活动强烈,均有大片熔岩分布。随日本至台湾岛弧与亚洲大陆的逐步分离,黄海、东海、南海等一系列边缘海逐步形成。台湾中央山脉在上新世时升起,雷琼地区遭海侵,海南岛此时脱离大陆(见台湾岛,雷州半岛,琼州海峡)。

新第三纪大陆性气候增强,形成季风环流形势,对中国东部沿海影响较大,由东向西,由湿润季风森林向干旱生境的草原型、半荒漠、荒漠型过渡, 青藏高原向高寒气候发展。至第三纪末期,古地理面貌已与现代接近。

下第三系沉积特征与分布中国下第三系除台湾、塔里木西南缘及喜马拉雅地区为海相外,其余均为陆相。

①中国东部。台湾属太平洋海槽部分,在中央山脉有浅变质海相砂泥质沉积,火山岩及硬砂岩不发育。早第三纪时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处于大陆状态,为东部沿海地区。大陆上自东部沿海向西拗陷与隆起相间,近北东向排列。当时地势起伏不大,但拱曲、断裂活动强烈,隆起区有小型断裂盆地、拗陷区为大型断陷盆地,内部差异升降明显。根据其所处地理环境、古气候等不同,自北至南分成如下 4 类:第 1 类为北部暖温带潮湿含煤盆地, 分布于东北大部和内蒙古东北部,沉积以暗色碎屑岩为主,含有重要煤系及油页岩,如抚顺盆地。第 2 类为暖温带至亚热带干湿相间盆地,包括华北盆地及其周围隆起带上的小型凹陷和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南部等。沉积以暗色有机岩系与红色碎屑岩交替。第 3 类为亚热带干旱气候断陷盆地,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广大地区的众多小型断陷盆地,普遍发育含膏盐的红色岩系, 如江汉盆地、南雄盆地。第 4 类为南部亚热带含煤盆地,主要为南岭以南地区,早期以红色碎屑岩为主,局部夹石膏,中、晚期以暗色岩为主,含油页岩及煤层,如广东茂名盆地、广西百色盆地等。

②西北地区。由北至南盆地与山系相间,早第三纪时地势差异不大,处于准平原状态,主要有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西宁-临夏盆地等。盆地内部差异升降不明显,一般自盆地边缘向中心厚度减薄,除准噶尔盆地外,多为红色碎屑沉积,常含石膏、盐类。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为海相沉积,在和田、阿克苏一带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在此以东为陆相,西南缘的海相可能为正常浅海与咸化潟湖交替。

③西藏地区。藏北地区早第三纪气候湿润,盆地内湖沼发育(见羌塘高原),喜马拉雅地区在第三纪早期为典型浅海相沉积。雅鲁藏布江地区第三纪早期为地槽型沉积,始新世末期的早期喜马拉雅运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拼接,沿两大板块接合带形成了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线,沿雅鲁藏布江北侧分布有晚始新世的磨拉石堆积,标志着东特提斯海的封闭,山系开始形成,从此喜马拉雅北坡开始上升。

上第三系沉积特征与分布晚第三纪时青藏高原整体抬升,西北地区的山系与盆地差异升降剧烈,东部地区北部大型断陷盆地强烈下陷,南部以上隆为主,至第三纪末期,中国西高东低的基本格局开始形成(见中国地貌)。中国东部晚第三纪时海相沉积有台湾、雷琼地区,黄海、东海、南海盆

地断裂下陷为边缘海,大陆上南北分异明显。

①台湾中新世晚期中央山脉升起,在其东、西两侧出现拗陷,西侧为海陆交互含煤沉积,北部地区下部为海陆交互含煤、油页岩沉积盆地,为台湾最有经济价值的含煤、油页岩、天然气的地层,上部为海相沉积;东部为地槽,富含火山岩及基性、超基性侵入体。大纵谷为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缝合线部分,其间分布有典型蛇绿岩套及混杂堆积。

②雷州半岛、海南岛及邻近岛屿因断裂、拗陷引起沉陷,遭海侵,海南岛此时开始与大陆分离。

③边缘海。渤海湾此时仍为近海盆地,黄海此时为统一的凹陷盆地,可能在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初形成边缘海,东海分东、西两个凹陷,西部凹陷为海陆交互沉积,东部拗陷与冲绳地槽相接;南海新第三纪时成为边缘海(见中国的近海)。

④大陆上东部沿海地区自长白山经渤海海峡、浙、闽、粤沿海至海南岛广布上新世玄武岩流。东部大陆上的陆相沉积有大型沉降盆地内的河湖相沉

积,包括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及江汉盆地,新第三纪这些盆地整体下陷,范围明显扩大,松辽盆地此时以内陆河湖相暗色碎屑沉积为主,其他盆地基本为一套杂色河湖碎屑沉积;静水湖泊沉积主要见于山东临朐山旺盆地,主要为一套砂砾岩至泥岩、硅藻土、油页岩及玄武岩组成,硅藻土中保存大量精美的动、植物化石,为世界罕见,是典型温暖气候下静水湖泊沉积(见山旺村古生物化石自然保护区);红色土状堆积,为华北广大地区广泛分布的三趾马红土层,红色粘土中富含钙质结核,偶有石膏,为炎热干旱气候下产物;湖沼含煤沉积,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华南隆起带上小型湖盆干旱、潮湿交替,西南地区此时气候潮湿,湖沼广布,暗色沉积发育。

⑤西北地区各盆地上第三系均比下第三系沉积厚,上新第三统厚度更大,表明这些盆地新第三纪大幅度下降,盆地边缘发育巨厚的磨拉石堆积, 表明山系强烈上升,山系、盆地差异升降明显。除准噶尔盆地外,湖盆都夹有石膏、岩盐。

⑥青藏地区新第三系分布零星,希夏邦马北坡吉隆地区上新世河湖沉积不整合覆于侏罗系之上,该湖相碎屑岩系中含有高山栎植物群(见吉隆盆地)。喜马拉雅南坡中新世中期上升,山前凹陷移至现代的恒河平原。南坡堆积有中新世至更新世的巨厚的磨拉石粗碎屑岩,称锡瓦利克组,其下部为中新世晚期的砾岩,产恐象化石,中部为上新世晚期的泥页岩夹砾岩,产乳齿象和剑齿虎,上部为更新世的砾石。

第四纪古地理 主要对下列 6 个方面进行简述:

生物界总的面貌与现代很接近,它的主要代表形成于上新世末与更新世初,更新世初期还保留一些第三纪的生物残余分子。此外,寒冷生物群与喜暖生物群差异明显。

①哺乳动物。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可以秦岭至淮河为界分为南、北方两大动物群。早更新世时,北方以泥河湾动物群为典型代表,该动物群第三纪残留分子主要有长鼻三趾马和Z - 图2犷,第四纪标准种属有野牛、三门马、步氏大角鹿、板齿犀等(见阳原县);南方以柳城动物群为代表。第三纪残留分子主要有前东方剑齿象,第四纪标准类型有云南马、步氏巨猿、大熊猫等。中更新世时,北方为周口店动物群,第三纪残留分子有剑齿虎,第四纪标准分子种属主要有肿骨鹿、中国鬣狗、狼、洞熊、披毛犀等;南方为大熊猫— 剑齿象动物群,主要有东方剑齿象、大熊猫、猩猩、巨貘、中国犀、水牛等。晚更新世时,北方为萨拉乌苏动物群和爪村动物群,主要有鄂尔多斯大角鹿、洞庭鬣狗、原始牛、披毛犀、鸵鸟等;南方仍以大熊猫—东方剑齿象动物群为代表。晚更新世在东北地区有猛犸象和披毛犀等,表明当时东北地区气候比华北寒冷。全新世时则与现代的分布相同。

②植物。第四纪陆生植物与现代的区别不大,但第四纪由于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导致喜暖植物往返迁移。中国第四纪没有受到巨大冰盖的侵袭, 植被也未受到严重摧残,但在冰期时,西伯利亚和欧洲的温带植物南迁进入中国北部,而间冰期时东南亚的热带植物也渗入中国南方,因此中国第四纪陆生植物相当丰富,且保留有较多古老植物。

人类的发展及活动古人类的发展可分为 3 大阶段,即南方古猿、直立人

(曾称为猿人)和智人。南方古猿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但已属人类的范畴,具有猿和人的混合特征。生存于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化石主要产于

非洲。直立人四肢已基本上象现代人形象,能直立行走,手骨表明四指和拇指能分开对握,能制造和使用石器,生活于早、中更新世,中国主要有陕西蓝田人(见蓝田猿人遗址)、云南元谋人(见元谋县)、周口店的北京人(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等,元谋人和北京人均发现曾使用过火。智人脑量和直立行走姿势与现代人相近,可进一步分成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早期智人又称古人亦称尼安德特人,制造的石器有很多改进,且能取火御寒,以兽皮蔽体,中国有广东马坝人、山西丁村人(见丁村文化遗址)、湖北长阳人(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等,生活于晚更新世;晚期智人又称新人,出现于 5 万年前,是现代人的直接祖先,能制造复杂的石器、骨器,用兽皮作衣,并用骨、角、壳等制成装饰品,能摩擦取火,有相当的捕猎技术和捕鱼技术。中国有广西柳江人、四川资阳人、内蒙古河套人、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等。全新世时期,人类的骨骼、组织发展方面并无大的变化,但生产活动方面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狩猎和采集兼施的人群,使用的劳动工具亦不断改进,称为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逐步发展由采集植物为食到栽培植物, 由捕猎为食到豢养动物。

气候及冰川作用第四纪气候的最大特点是寒冷期与温暖期多次重复交替出现,虽全球同时受到影响,但各地所处的纬度及地理环境不同,气候波动的幅度及影响范围均有较大差别。资料证实,更新世时,北半球的欧、亚、北美的高纬度地区大陆冰盖广布。当高纬度地区大陆冰盖广泛发育时,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及高原地区则发育山岳冰川,以阿尔卑斯山区为例,可划分为 5 个冰期 4 个间冰期:多瑙冰期、贡兹冰期、明德冰期、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

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导致气候的干寒与温湿的交错变化,在中、低纬度的无冰川区则为雨期、间雨期的交替。间雨期雨量稀少,干旱区扩大,湖泊收缩或消失,沙漠扩展,同时海面下降;雨期河水位高涨,湖面扩大或出现新湖,大量雨水、冰水入海,海面上升,在现代海面以上出现各种海成阶地及海蚀现象。

中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位于大陆冰川外围的东部季风区,一方面受到全球性冷暖交错变化的影响,另方面也受地区性季风环流及寒、温海流变迁的控制,中国大气环流性质与欧洲、北美不同,因此冰期和雪线高度以及冰川作用均与中欧、北美不同。一般说中国北方接近大陆冰川外围,气候冷、热变化较大,而干、湿气候变化并不很明显;中国南方则地处热带、亚热带,冷、热差异变化不大,而干、湿的变化特别明显。

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特征。中国东部第四纪有无大规模的冰川活动,争议很大,1933 年李四光在庐山地区划分了 3 个冰期,由老至新分别是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此后威斯曼(H.Wissmann)在云南大理又划出一个大理冰期,置于庐山冰期之后。由此奠定了中国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并与阿尔卑斯冰期进行对比,此后在中国东部许多地方先后发现冰川遗迹,据此, 冰川学者认为中国第四纪广泛出现过冰川活动,中国东部也不例外。但不少学者对此持有异议,认为中国东部不具备大规模冰川发育的条件,主要理由如下:①从第四纪古雪线分布高度看,滇西北、川西的高山在大理冰期时雪线的平均海拔是 3900 米,东部山地雪线稍低,太白山雪线海拔为 3500 米,

台湾玉山为 3350 米,日本高山带更新世晚期雪线为 2500 米,中国东部海拔

2500 米以上的山地为数甚少,而海拔低于 2500 米的山地很难产生冰川。②

认为缺少代表冰期的苔原生物群落,云杉、冷杉并不能作为发生冰川的标志, 而在所谓冰川作用典型的鄂西地区竟有喜暖的“活化石”如银杏、水杉等保存下来。③认为中国东部第四纪沉积物缺少地层学上证据来区分冰碛与非冰碛交替现象,只有寒冷和湿热气候反应,至于那些地区用以证明冰川作用存在的沉积物也可用其他外力作用给予解释,如擦痕在泥石流和洪流作用下也可形成。对于庐山地区的庐山冰期,不少学者认为并非冰川沉积,对于太白山、台湾玉山、川西及滇西北等高山地区山岳冰川的存在意见较一致(见横断山脉、玉龙雪山、怒山、苍山)。

中国东部在世界性冰期时气候,其一般特征是东北及内蒙古北部为冰缘气候的寒带及冻土外围的寒温带,北部的山地有狭隘的永冻土,为苔原及森林苔原气候;华北内陆为干凉草原气候;华南为亚热带气候,干燥红土化作用强;热带内陆干燥区风化物发育;边缘海岸海退时陆上侵蚀,阶地和岩岬形成。世界性间冰期时,北方寒温带永冻土部分消融;温带区侵蚀作用占优势,湿热化作用下出现古土壤及风化壳;亚热带及热带在湿热气候下砖红土化、洪积、冲积、坡积发育。

西北地区。由于第三纪末期以来,山地强烈隆升,海上进来的水气受到阻隔,很难到达此区,而西北风强盛,因此,西北地区第四纪显得特别干燥, 大部分为荒漠区,内蒙古草原时而尚能受到一些东部季风的影响,发展为干草原区,其西南为干旱的黄土高原。在阿尔泰、天山、祁连山等高山区发育古冰川堆积。对于冰期的划分则有不同意见。对西北高山冰川作用大致有如下一些看法:古冰川分布于高山区,并为荒漠性盆地间隔;古冰川的类型与现今高山所见相同,但规模要比现代冰川大得多,且有过山间盆地冰川、谷地冰川,高山在整个冰期时代存在不融化冰川,间冰期时,冰川向高处退缩, 邻近地区为冰缘气候,下次冰期时,冰川面积再度扩大。

青藏高原。对于青藏高原第四纪有无大规模冰盖亦有不同意见,部分学者认为第四纪时,整个青藏高原被连片的冰雪覆盖;亦有人认为第四纪初期, 高原尚未隆起到现代高度,部分地区受亚热带高压控制,才汽稀少,难有积雪机会,其后不断迅速隆升,向寒荒漠方向发展,冰川规模受影响。至于喜马拉雅山和川西山脉受印度洋影响,发育各类冰川,分布广泛。青藏地区存在冰期是公认的,但冰期划分亦存在分歧。一般采用的划分是早更新世为希夏邦马冰期和帕里间冰期;中更新世为聂聂雄拉冰期和加布拉间冰期;晚更新世为珠穆朗玛冰期,又可分为早期的基龙寺冰期和晚期的绒布寺冰期,其间为间冰期;全新世则为现代冰碛、冲积、湖积等。

地貌形态第四纪地貌形态既受强烈构造运动的控制,又受全球性冰期、间冰期交错变化及地区性季风环流的影响,使地理环境、地表形态相应复杂, 但自然界的总面貌则是和现代愈来愈一致(见中国地貌、中国的山地、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戈壁)。

青藏地区在第四纪时期经过多次强烈而不均衡的整体断块上升与局部下沉、剥蚀与分割,形成多层次山地地形,地表呈波状山脉,高原面与山岭相间,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藏北高原上有很多东西向的平行岭、谷相间,有许多咸水湖和淡水湖。

西北地区内的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走廊北山、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等均为印支运动前山系,长期处于相对宁静状态,原为平坦的准平原面貌,

上新世以来的强烈断块运动,拱曲上隆和断块错动,形成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形态,有的成梯级式山地形态。各山体之间为巨大的内陆盆地,盆地边缘堆积巨厚,凹陷中心往往为河湖沉积。因干旱与风力作用,盆地、高原逐渐形成黄土,戈壁、沙漠成带状分布,高山地区冰川广布。

内蒙古及晋陕高原在晚第三纪以来,在长期剥蚀、夷平的基础上开始上升,在断陷盆地形成一些湖泊堆积,高原上黄土广泛发育,同时戈壁砾石、沙漠也广泛分布(见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东北地区原为准平原状态,第四纪以来东西两侧断块隆起,表现为不对称挠曲(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松辽平原东部边缘断块陷落有玄武岩喷发,中部为湖泊。东北北部为永冻土带,冬长夏短,气候干冷,向南为冻土外围至寒温带(见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华北地区内的中、低山区第四纪断块上升,河流侵蚀谷地,露出风化壳和基岩。华北平原第四纪强烈下陷,河湖沉积极厚,低山、丘陵有洞穴堆积、冲积、坡积等。

中国南方地区主要是长期上隆遭受剥蚀的中、低山区、高原和丘陵区。各地区断裂运动性质不同,地貌形态亦不同。云南高原以强烈差异断块升降, 形成高原与小型断陷盆地;鄂西及湘西、贵州高原以大面积断块抬升伴有断裂下陷;在此以东地区则是一系列山地丘陵及大、小盆地,东南沿海为三角洲冲积平原(见长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台湾则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山系,形成宏伟的中央山脉,西部是平原、丘陵、台地,东部为丘陵及深大裂谷(见台湾岛)。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发育,洞穴堆积、冲积、洪积、湖泊沉积均有发育,而且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见中国的喀斯特、中国的红层)。

总之,中国现代的西高东低逐级下降的地表形态及地理格局,长江、黄河东流入海水系等均是在第四纪内最终完成的。上新世的三趾马在中国各地广布,当时地势差异不大,基本上是一种森林草原环境,但现在产三趾马的地层在各地海拔悬殊,藏南吉隆盆地三趾马产地海拔现为 4300 米,唐古拉山为 4000 米,兰州为 1000 米,山西为海拔 500~700 米,而华北平原则于海平面以下 320 米的钻孔中发现。由此亦可见第四纪以来地壳差异升降运动之剧烈。

海面升降及海岸线变迁中国东部海岸第四纪以来以下降为主,岩岸地带港湾曲折,明显表现为沉溺海岸,淤泥质海岸比较平直。钻探资料证明,大部分海岸是下降的,各段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局部升降,加上冰期、间冰期影响及海水进退,使海岸变迁历史甚为复杂(见中国的海岸、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

中国海岸山脉的走向主要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呈北东或北北东向排列, 但后期喜马拉雅运动以来,构造运动方向为北西西向,叠置而成的 X 形构造体系,表现为强烈的断块升起和断块陷落,在岩岸形成现今的岬角、海湾及岛屿交错曲折的海岸线,同时也是三角洲平原形成的基础(见中国的岛屿、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

冰期、间冰期的交错导致海面升降,在东部沿海表现明显,据钻孔所得微体化石有孔虫、介形虫、放射虫、颗石藻、硅藻等研究,证实中更新世以来,普遍发育四次海侵,早更新世至少有一次海侵。中更新世以来的四次海侵以每次其中最发育的有孔虫命名。分别为中更新世初期的盘旋虫海侵、晚

更新世初期的星轮虫海侵、晚更新世中期的假轮虫海侵、全新世的卷转虫海侵。最大海侵时在华北、苏北地区,海水伸达白洋淀、洪泽湖、太湖一线, 海退时,黄海、东海变为陆地。渤海沿岸早、中更新世有数次海侵,而晚更新世以来有三次大的海侵,由老至新分别为沧州海侵、献县海侵和黄骅海侵。最大海退时海面下降达 130 米左右。上海晚更新世曾遭三次海侵。

由于中国华北、华南沿海地形不同,海侵时在空间上影响宽度范围明显不同,华北地区海泛可伸达内地,而华南地区处于隆起状态,海侵影响仅限于沿海。

主要沉积类型及其分布中国第四纪以陆相沉积为主,海相仅见于台湾及沿海岛屿,大陆边缘沿海有海泛夹层。陆相沉积在各地区随地形、气候变化成因类型复杂,横向变化大。

青藏高原四周高山冰川发育,可分 4~5 个冰期,雪线以下植物垂直分带明显,大多是灌丛草原及寒荒漠,山区坡地、谷口除冰川沉积外,冰川冻土及融冻冰缘堆积相当发育,山地之间平原湖泊、河谷发育,坡积、冲积湖相沉积发育。更新世早期多淡水湖盆,范围稍大,晚期气候干旱,湖水变咸, 湖盆缩小,富含有经济价值的硼矿床。

西北地区第四纪差异升降剧烈,高山区冰川堆积,山系两侧堆积巨厚的砂、砾岩,盆地内及丘陵区为砂丘荒漠,戈壁、山区湖相沉积分布面小,除红砂、亚粘土外,常见石膏、岩盐。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及柴达木盆地戈壁、沙漠、黄土依次更迭,柴达木盆地内湖相沉积含岩盐。

内蒙古、晋陕地区的高原上干旱多西北风,自北而南大致是砾漠、沙漠和黄土,呈现风力搬运分析沉积的典型模式。晋陕地区黄土并非同期形成, 它们分别是由下更新统的午城黄土以黄红色为主,中更新统离石黄土(见离石县)以淡棕色为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以黄灰色黄土为主。

华北、东北南部的平原、丘陵区以河湖沉积为主,沿海平原夹有多次海泛层及海相淤泥层等,低山、丘陵区发育冲积、坡积还有洞穴堆积。太白山、五台山区有古冰川及冰缘沉积,华北盆地周围隆起带上断陷盆地中有河湖沉积及坡积,河谷阶地发育,切割很深。

东北三江平原、松辽平原第四纪下降,河湖沉积发育,北部周围隆起山系永冻土及冰缘沉积发育、冰泥卷、砂楔等分布较广。

中国南方除江汉平原、南阳盆地第四纪下降外,大部分属于上隆遭剥蚀的中低山、丘陵及山间盆地,山区风化剥蚀经淋漓坡积、残积红土发育。西南山间小型盆地河湖沉积、洞穴堆积发育。东南地区尤以溶洞和洞穴堆积著名,雷琼地区还有火山岩。

台湾及南海诸岛海相沉积发育,台湾下更新统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或海相碎屑岩沉积,中、上更新统分两种类型:一种为珊瑚礁灰岩,另一种下部为海相碎屑岩,上部为陆相砾岩、红土夹海相珊瑚灰岩。南海诸岛更新统主要为珊瑚及贝壳碎屑灰岩、珊瑚礁灰岩,早期有火山活动。全新世时冲积层组成西南部沙土堆积平原,东部纵谷平原为河流冲积相组成,西南大平原内侧为风化剥蚀的红土丘陵,高山区伴随强烈风化淋溶,堆积物富含铁铝二氧化物。西北火山群有过近期喷发(见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坡积、石灰华、硫华、明矾、鸟粪层中含有许多贵重矿物。沿海诸岛均为珊瑚礁组成。

(金善燏 褚叙兴)

Zhongguo guandao yunshu

中国管道运输(pipeline transportation of China) 管道在中国是既古老又年青的运输方式。早在公元前 3 世纪,中国就创造了利用竹子连

接成管道输送卤水的运输方式,可说是世界管道运输的开端。到 19 世纪末,

四川自流井输送天然气和卤水的竹子管道长达 200 多公里。但现代化管道运

输则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方得到发展。1958 年冬修建了中国第 1 条现代输油干线管道:新疆克拉玛依到乌苏独山子的原油管道,全长 147 公里。60 年代以来,随大油田的相继开发,在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先后修建 20 多条输

油管道,总长度达 5998 多公里,其中原油管道 5438 公里,成品油管道 560 多公里。主要有:大庆—铁岭—大连港;大庆—铁岭—秦皇岛—北京;任丘

—北京;任丘—沧州—临邑;濮阳—临邑;东营—青岛市黄岛;东营—临邑

—齐河—仪征等。基本上使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形成了原油管道网。此外, 新疆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广东茂名—湛江等地也建有输原油管道。1976 年还建成了自青海格尔本到西藏拉萨的 1100 公里成品油管道。1990 年初花土沟—格尔木输油管道亦已启泵输油。

四川省于 1961 年建成中国第 1 条输气管道,即綦江县至重庆市的巴渝输气管道,1966 年又建成威远—成都输气管道。1979 年建成从川东垫江县龙溪河—重庆—泸州—威远—成都—德阳干线及支线输气管道。至今四川省已建成输气管道达 2662 公里。80 年代以来,华东、华北地区的输气管道也有所发展,将各大油田产的天然气输向北京、天津、开封等城市。目前中国油、气管道仍在加紧建设。至 1990 年底管道输送量已达 642 亿吨。

管道运煤正在积极研究试验中。1991 年初在辽东湾海域铺设长距离海底输气管道(锦州—兴城连山湾)。此外,1991 年 3 月又建成了位于秦皇岛市境的中国第 1 条最长液氨地下管道。

(张国伍 黄元林)

Zhongguo hangkong yunshu

中国航空运输(air transportation of China) 中国航空运输始于 1929 年,专业航空始于 193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航空线路既短

又少,航空运输设施差,运输能力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 1978

年以来中国航空运输在改革中迅速发展,现已拥有 300 多条航线,航线总长

达 50 多万公里(不包括台湾省,下同)。其中,国内航线 260 多条,通航百余城市,形成以北京为中心辐射至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航空干线网。在国际航线方面,中国已与 40 多个国家签订了通航协定,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航空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大连、厦门等国际机场已架起了通往 30 多个国家的“空中桥梁”。目前,中国通往国外的主要航线有:北京—贝尔格莱德—苏黎世、北京—卡拉奇—亚的斯亚贝巴、北京—卡拉奇—布加勒斯特—贝尔格莱德、北京—沙迦—法兰克福、北京— 沙迦—苏黎世—伦敦、北京—沙迦—巴黎、北京—东京、北京—莫斯科—柏林、北京—乌鲁木齐—沙迦—伊斯坦布尔、北京—平壤、北京—上海—东京、北京—上海—大阪、北京—广州—马尼拉、北京—广州—曼谷、昆明—仰光、北京—广州—新加坡、上海—福冈、上海—长崎—东京、上海—东京、上海

—洛杉矶、北京—上海—旧金山—纽约、北京—上海—旧金山—洛杉矶、北京—上海—温哥华、北京—广州—墨尔本—悉尼等。此外,内地还有 14 个城

市开辟了至香港地区的航班或包机飞行。自 1978 年以来,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和运输旅客量,每年分别递增 23%和 20%。1990 年分别达 8 亿吨

公里和 230 亿人公里。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亦很快,自 1951 年起已逐步建立起农林病虫害防治、飞播造林、飞播牧草、除草施肥和其他一些农业作业飞行项目。此外,在航空摄影与遥感、物理探矿、人工降雨、森林防护、地质测量和急救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石油勘探开发、水利电力建设服务的直升机飞行业务也有新的发展。

首都机场是中国第 1 个现代化航空港和最大空中交通枢纽、大型国际机

场,位于北京东郊,离北京市中心 20 多公里,机场设备均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侯机大楼建筑设计富有民族特色,全部使用国产材料;每小时可指挥 70 架次飞机起降,旅客吞吐量每小时可达 1500 人次。中国其他较重要的民航机场还有上海、广州、昆明、乌鲁木齐、大连、厦门等。

(陆心贤)

Zhongguo Jiaotong yunshu dili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 6 个省区未建铁路。50 年代以来,修建了成渝、宝成、黔桂、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鹰厦、焦枝、天兰、包兰、兰新、兰青、青藏(西宁—格尔木段)和南疆等线。现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余 30 个省市区均通铁路,西北和西南的铁路营业里程比重,由 1952 年的 5.4%增加到 1990 年的 23.2%。公路网干线的扩展方向基本和铁路一致,如川藏、青藏、青新等公路加上西兰、甘青、甘新、甘宁、甘川等公路干线,成为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主要运输线。水运则重点进行了长江和沿海的建设。沿海地区的铁路建设除鹰厦、萧甬、皖赣、兖石、三茂等新线外,又有京山、津浦、沪宁、京广、陇海等线的复线,以及晋煤外运的丰沙、京通、太焦、京秦、大秦等新线路,使中国运网布局趋向合理,改善了线路港站能力的配备,为建设内地新工业基地创造了条件,也适当兼顾了沿海老工业和能源基地及广大农、林、牧业区和对外贸易发展之需。各大区的运输里程比重各不相同(表1;不包括台湾省,下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运输业各自为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改造、整顿,在全国计划经济的指

表 1 1952、1990 年各大区铁路、水运、公路里程比重(%)

导下,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联合运输,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50 年代以来,中国基本形成了由铁路、水运、公路、航空与管道等 5 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统一的运输网。70 年代以来,远洋运输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交通运输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下列 3 方面:

地理条件中国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差异极大(见中国自然地理区域),资源、人口、生产力布局等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见中国自然资源、中国人口地理、中国农业地理、中国工业地理),形成了中国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强大货流,促进了运输干线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在每一地区内部逐步形成了与其相应的短途运输线网。

社会条件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缘和北太平洋的西岸,自古就重视陆上和海上的对外交通,但主要由于某些政治、经济原因,历史上对外陆海交通的重心曾多次往返摆动,导致国内运输线路在不同程度上也相应变动。此外, 中国的内地和沿海建设也较大地改变了中国的交通运输布局。

技术条件中国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是陆上运输线路。现在铁路、公路仍为国内客货运输的主要线路。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远洋运输在国际运输中已渐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航空运输已成为西藏等边远地区和国际旅客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中国在发展了管道运输后,原油基本上都由管道输送(见中国管道运输)。

交通网的客流分布与货流地理现就中国的客流分布和货流地理 2 方面简述如下:

客流分布①中国东南部客流量大,客运量约占全国 3/4 以上;西北部客流量小,仅占全国百分之几。②工农业生产较发达的地区客流量较大,反之则小。新的工农业生产基地的建立,引起人口和劳动力分布的变化,也产生相应的客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北和西南地区客流增长速度较快, 旅客运输在全国所占比重相对提高。③城市建设的发展,引起人口的高度集中和城市结构的变化,对于客运的流向和强度也产生很大影响。以铁路运输而言,如沈阳站 1990 年旅客发送量 2298 万人,约占全国客运总量的 2.4%;

上海站 1990 年旅客发送量 1933 万人;北京站 1990 年旅客发送量 2127 万人。

④交通运输网的扩展和交通运输设备的改善,也影响客流分布。凡交通网密布地区,亦为旅客运输繁忙集中地区。反之,因客货运输繁忙,又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发展。此外,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客流分布。

在上述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旅客运输在地区分布上的总特点是东多西少(表 2)。

货流地理中国货流以南北方向为主,南下大于北上。铁路运输中, 1990 年货运密度以石太线为最大(141.8 千吨/公里),其次是太焦新焦线(90.7 千吨/公里)、南北同蒲线(84.7 千吨/公里)、京沈线(51.0 千吨/公里)、胶济线(43.1 千吨/公里)等。北方沿海各港的运量中也以南下货物为主。东西货流经铁路运输的则以陇海线郑州徐州段东向货流密度和郑州宝鸡间西向货流密度较大。华北与东北之间的出入关货流也较大,从东北运出的部分木材、钢铁通过华北、中南西运。进出西南的货物主要通过川、黔两省,每年输出略大于输入,其输出货物部分运往西北,大部分运往中南或经中南去华东。

中国各大区间货流流向变化较大的是出入东北区的煤炭。东北原系输出区,现为输入区。另外,华北煤炭向外输送量逐年加大,现已形成很大规模。1952~1990 年南北方向的铁路干线(如哈大、京沈、津浦等线)运量增长速度较低于陇海线和京广线南段(武汉以南)。同期北方海运发展速度超过长

江干线。各大区货运量比重也有较大的变化(表 2、3)。

铁路、水运等运输干线上的货流组成,都以矿物性燃料为主,其次为钢铁及冶炼物资和建材,粮、棉、化肥、农药、食盐等也占较大的比重(表 4)。40 年来,各类物资的运输周转量在几种主要运输方式中的比重变化较大,如外贸物资近年发展较快,在沿海港口吞吐量中比重增加;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品和矿产品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而农、副、畜产和手工业品等比重下降,进口商品中粮食、铁矿

表 2 1990 年各大区 7 项指标大小顺序表

大区 人口 工业产值 农业产值 粮食产量 运网密度 货运量 客运量

东北

第 5 位

4

5

4

3

4

5

华北

第 4 位

3

4

5

5

2

3

华东

第 1 位

1

1

1

1

1

1

中南

第 2 位

2

2

2

2

3

2

西北

第 6 位

6

6

6

6

6

6

西南

第 3 位

5

3

3

4

5

4

表 3 1952~1990 年各大区货运量比重的变化(%)

大区

铁路

公 路 *

水 运 *

1952 1990

(+)(-)

1952 1990

(+)(-)

1952

1990

(+)(-)

东北 45.1 22.3

-22.8

10.9 1.50

+4.1

7.3

7.8

+0.5

华北 26.9 31.4

+4.5

11.6 22.5

+10.9

3.8

0.6

-3.2

华东 16.7 16.1

-0.6

56.9 20.5

-36.4

53.6

53.3

-0.3

中南 9.5 16.9

+7.4

15.6 24.4

+8.8

32.4

31.6

-0.8

西北

1.4 6.1

+4.7

2.3 4.5

+2.1

0

0.1

+0.1

西南

0.4 7.2

+6.8

2.7 13.1

+10.4

2.9

6.6

+3.7

*公路仅包括交通部门汽车货运量,水运仅指交通部门轮驳船运量。 a

表 4 1990 年两种主要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构成(%)

货物名称 铁路(中央铁路) 水运(交通部直属)

煤炭

32.5 15.1

石油

4.0 8.7

焦炭

1.8

钢铁

7.6 5.1

金属矿石

4.2 13.0

非金属矿石

3.9 5.3

矿建材料

4.2 0.8

水泥

1.5 0.5

木材

5.1 0.8

化肥、农药

2.5 7.0

粮食

5.3 22.2

棉花

0.2

1.2 0.3

其他

26.0 21.2

合计

100.0 100.0

石、成套设备增长幅度较大,化肥、化工原料、运输工具等变化不多。

交通运输干线网①以铁路、沿海航线和长江为骨干。②主要干线以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为主。大体形成范围不同的井字型结构。③已基本形成全国公路网,全国除西藏墨脱县外,县县都通汽车。④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水运网比较发达,但全国广大地区各水系之间,干支之间还未联络成网。

⑤营道已将东北、华北、山东、中原的油田与这些地区的主要城市和海港相通。⑥民航运输网已初步形成并正在完善和发展中(表 5)。

中国运输干线网由 8 条南北干线和 7 条东西干线组成,在这些干线交会处形成了几十个重要的运输 E 枢纽。

南北方向运输线主要有下列 8 条:

①东北的哈大线,自哈尔滨至大连,接北方沿海和远洋航线。

②东北的古莲(大兴安岭林区)经齐齐哈尔、白城、通辽至锦州、接京沈线至秦皇岛港,或至天津、北京。

③从北京至上海的京沪线,由京沈线北京—天津段、津浦线和沪宁线组成,是东部沿海重要的南北干线,煤运量比重较大。另从京浦线蚌埠站经由淮南、皖赣、浙赣、鹰厦线可到达福州和厦门。

④沿海航线。从温州分沿海航线为南北两个航区,北方有丹东、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石臼、连云港、上海、乍浦、宁波、温州等港,南方有马尾、厦门、汕头、赤湾、黄埔、湛江、海口、八所、防城等港。⑤京杭运河。山东临清以南至黄河北岸不能通航;

黄河南岸至苏北分为故道与今道,全线绝大部分可通木帆船;河北、江苏、浙江 3 省河段可通机动船舶。

⑥京广线自北京至广州,是中国运输网的中枢,北煤南运的主要干线之一,自北向南,有石家庄、郑州、武汉、株洲、衡阳等重要枢纽,可由广九线经深圳到九龙、香港;由广三线至河口,接三茂线经肇庆至茂名、湛江。

⑦从中蒙边境二连浩特至南海海岸湛江港、北部湾防城港的运输线,由集二线、京包线集宁大同段,北同蒲、太焦、焦枝、枝柳、柳州—凭祥、南宁—

防城、黎湛线等组成。贯通山西、豫西、鄂西、湘西、广西,是京广线以西的一条南北大干线。

⑧西北与西南的宝成线。由宝鸡至成都,南接成昆线至昆明,由昆河线至河口。另从成都经成渝线、川黔线、黔桂线至重庆、贵阳和柳州。

东西方向运输线主要有下列 7 条:

①东北经华北至西北的运输干线,由京通或京沈、大秦与京包、包兰等线组成,秦皇岛为该线的出口港。②自连云港至兰州的陇海线和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兰新线及乌鲁木齐至阿拉山石的铁路组成中国中部的东西

表 5 运输结构的变化(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量的比重,%)

年份1952

1990

客运量

合计 铁路 公路 水运 民航100 66.7 18.6 14.7 —

100 12.4 83.3 3.5 0.3

货运量

合计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民航100 41.9 41.8 16.3 — —

100 15.5 74.6 8.2 1.6 0.1

旅客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

1952

100

80.9 9.1 9.9

0.1

100

79.0

1.8 19.2

1990

100

46.4 46.5 2.9

4.2

100

40.5

12.8 44.2

2.4

0.1

大干线。另由兰州接兰青线、青藏公路、青新公路通青海、西藏和南疆。

③长江运输干线,从宜宾至上海是进出西南的东西水运大干线。宜宾、重庆枯水季节可通航千吨以下轮船。重庆至上海通行千吨驳组成的船队,南京以下可通万吨轮。

④从江浙沿海去云贵高原的运输干线。由沪杭或萧甬、浙赣、湘黔、贵昆等线组成,由昆明接公路可至下关、大理、滇西边境。

⑤珠江流域东江、西江运输干线是沟通两广的主要航道。东江自龙川以下至广州,西江自百色至虎门,可通轮船。

⑥由青岛或烟台经华北去西安的运输线,由蓝烟、胶济、石德、石太、同蒲、侯(侯马)西(西安)等线组成,是晋煤外运的主要干线之一,青岛和烟台是该线的出海港口。

⑦由陕南宝成线上的阳平关,经安康、襄樊至武汉,安康—襄樊段是襄渝线的东段,是西北至长江中游的捷径,武汉—大冶—九江线修通后,该线便成为西北去东南沿海的运输干线的组成部分。

50 年代以后,河南、河北等 11 个省、区修建了几千公里的地方铁路,

各线年运量可达 30 万吨左右至百万吨不等,是地方运输中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

目前中国管道尚未成网,较长的输送原油管道有大庆至大连、秦皇岛; 山东临邑至江苏仪征的鲁宁管道;以及秦皇岛至北京的秦京管道等干线。

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网分铁路、水运、公路、航空运输网。铁路网见中国铁路运输。

水运网见中国内河航运和海运。公路网见中国公路运输。

航空运输网见中国航空运输。

中国交通运输枢纽可分为水陆枢纽和陆上枢纽两大类型。水陆枢纽主要有下列 5 个:

①上海。上海为中国水陆交通中心。上海港位居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万吨级远洋巨轮终年通航。港区主要分布在黄浦江两岸,自上游的闵行至下游的吴淞口,港区断续分布约 60 公里。全港有 215 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

64 个)。码头岸线长 21 公里,江面有浮筒 70 余个,可系泊吃水 10 米左右

的大型船舶。在黄浦江岸有 13 个装卸区,并设有石油、钢铁等专用码头,吞

吐量已达 1.3 亿吨以上,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

陆上交通有铁路和公路。京沪、沪杭等铁路联系南北。上海铁路枢纽由30 多个车站和联络线组成,枢纽内有路网性编组站——南翔编组站。上海地区公路发达,稠密的公路网连接城镇、农村。

上海亦为中国航空运输网的重要枢纽之一。

②广州。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自古即为对外贸易重要口岸之一。又当西、北、东三江汇合处,外港黄埔为中国南方最大港口。两万多吨的船舶可乘潮从珠江口上溯到港停泊,现有万吨级泊位 22 个。铁路有京广线、广九线和广三线。公路也较发达。并为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之一。

③武汉。武汉位于中国南北陆上交通、东西水上运输的主要干线交会处, 是中国主要的水陆运输枢纽之一。武汉港是长江第 2 大河港。京广、汉丹等铁路线与之相连,并有路网性编组站——江岸西编组站。武汉地区的公路以武汉为中心已形成网。武汉也是航空运输枢纽之一。

④天津。京哈(京沈)、京沪两大干线铁路在市内相交,京坨(京秦) 线通过北郊,有路网性的南仓编组站。天津港位于渤海湾西岸,海河的入口处,是首都北京的出海大门。天津港吞吐量居全国各港第 7 位,疏运以铁路为主,水路、公路也占相当比重。京津塘高速公路通此。是华北地区公路网的中心之一。

⑤南京。南京市区有津浦、沪宁、宁芜 3 铁路交汇,城北有南京长江大桥沟通南北交通。南京是全国南北运输干线和东西向运输干线长江的货物中转地、集散地和江苏省的交通中心。南京港是长江最大的河港(不算上海), 北方支援长江中下游的煤炭多经铁路运到浦口转长江水运。

陆上枢纽主要也有 5 个:

①北京。北京是全国主要交通枢纽之一。北京铁路枢纽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由大小 50 多个车站、一些环行线和支线组成。铁路总延长共 300

多公里,连接了京广、京山等 8 条干线。目前正在建设京九(香港九龙)铁路。枢纽北至昌平站,东至怀柔站和通县站,南至长辛店站和黄土坡站,西至三家店站,范围甚广。枢纽内有中国最大的编组站之一——丰台西站。

北京地区公路网相当发达,京津塘高速公路已建成,京石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北京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公路运输中心。北京地区的公路运输主要承担集散货物的短途运输作用。

北京是中国最大的航空运输枢纽。首都机场位于北京东郊,离北京市中心 20 多公里,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航空港和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大型国际机场。此外,北京枢纽内外有市郊铁路、地铁、管道等运输方式。

②郑州。郑州位于中国最主要的南北和东西向的铁路运输干线——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在中国的铁路网中居极重要地位,枢纽由十几个站和相应的联络线组成,枢纽内有中国最大的编组站之一——郑州北站。公路也较发达,以郑州为中心形成了河南省干线运输公路网。

③兰州。兰州是西北地区的交通中心,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枢纽

由十多个车站组成,编组站有兰州西站。西北公路网以兰州为中心,通过兰新公路和西兰公路分别与西北公路网和内地联接。由于兰州地理位置的适中,航空运输也较发达。

④沈阳。沈阳铁路枢纽由 10 多个车站及一些支线组成。苏家屯、裕国两处都是路网性编组站。沈阳也是东北公路网的重要中心之一。航空运输也较发达。

⑤哈尔滨。哈尔滨铁路枢纽是由 10 多个车站及站间联络线组成的环形枢纽。枢纽内哈尔滨站为编组站。哈尔滨也是东北地区公路网的中心之一。哈尔滨还有松花江穿过,水运也较发达,但由于天寒封冻,通航期较短。

(宋秀圻 张国伍 黄元林)

Zhongguo jingji zuowu dili

中国经济作物地理(geography of economic crops in China) 中国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糖料、烟叶、麻类、药材等,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4.1%,此外,尚有茶、桑、水果、橡胶等木本经济作物未包括在内。经济作物产值约占种植业产值的 30%。

中国经济作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特点。1990 年全国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达 2141.68 万公顷,遍及各省、市、自治区,生产规模较大的棉花、油料、糖料等分布也很普遍,但地域差异明显。东部集中了中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 90%以上,是中国棉花、油料、糖、烟叶、茶叶、蚕茧、麻类、水果的主要产区。中国经济作物的南北差异也很大。在热带地区主要栽培橡胶、咖啡、可可、胡椒、椰子、油棕、香蕉、龙眼、荔枝、菠萝和特种药材等;在亚热带地区主要栽培甘蔗、茶树、油桐、柑橘等;在温带地区多种植棉花、苹果、梨、葡萄,是中国棉花及温带水果的集中产区;在中温带地区以种植甜菜为主,成为中国甜菜的主产区。

中国主要经济作物以下分述各种主要经济作物:

①棉花。1990 年中国棉田面积约 558.8 万公顷,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26

%,1990 年皮棉产量达 450.8 万吨,为世界上最大产棉国。棉花种植分布在北纬 19°~45°,东经 76°~125°范围内,但主要产于黄河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 59%)和长江流域(约占中国棉花产量 35%),其中最大的集中棉区是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次为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晋南盆地)、四川盆地及南疆等地区。

②油料作物。1990 年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 50.9%,种类多而分布广。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 5 大油料作物。1978 年以来, 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均超过花生,分布遍及各省区,以冬油菜为主,绝大部分产于长江流域,在长城以北,内蒙古、西北、青藏等地区则种植春油菜。花生除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外,各省区均有种植,其中山东一省占中国产量 1/3 以上。主要集中产区有二:一是环渤海周围的山东、辽东半岛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二是粤、桂、闽、台丘陵及沿海地区。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向日葵 1978 年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迅速扩种,日益成为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之一。胡麻是长城以北的河北坝上、雁北、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的主要油料作物。1990 年中国油料作物产量达 1613.2 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为 695.8 万吨。

③糖料作物。包括甘蔗和甜莱,分别占糖料作物面积的 60%和 40%,但

在全国食糖产量中,甘蔗糖占 80%,甜菜糖占 20%。甘蔗主要分布在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甜菜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以东北地区松嫩平原为最大产区,次为内蒙古河套及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等地区。1990 年全国甘蔗总产量达 5762 万吨,甜菜为 1452.5 万吨。

④茶叶。1990 年茶叶产量 54 万吨,居世界第 2 位。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南方丘陵地区均有种植。各类茶叶产量中,以绿毛茶产量最大,占茶叶总产量一半以上,次为红毛茶,约占茶叶总产量 1/4,余为乌龙茶、紧压茶和其他茶类。就产茶省区而论,浙、湘、皖、川、闽为中国 5 大产茶省,产量占全国近 70%,次为滇、鄂、粤、赣等省。

⑤烟叶。包括烤烟、晒烟和晾烟,以烤烟产量最大,产区集中。河南、云南同是中国最大烤烟生产基地,产量均占全国 1/5,尤集中于许昌地区和玉溪地区。次为山东,产量占全国 11.28%,主要集中于青州、临朐等地区。再次为黔、桂、皖、湘等省区。1990 年烟叶总产量为 262.7 万吨,烤烟产量

225.9 万吨。

⑥蚕茧。中国蚕茧产量占世界 40%以上,其中桑蚕茧占 91.1%,柞蚕茧占 9.9%。桑蚕茧以川、浙、苏、粤 4 省产量最多,占中国桑蚕茧产量 86.98

%,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柞蚕茧为中国特产, 全国产量约有 3/4 产于辽宁省,其次为山东的胶东半岛和豫西等地,1990 年总产量为 53.4 万吨。

⑦麻类作物。包括黄麻、红麻、大麻、亚麻、苎麻、苘麻等。其中黄、红麻约占麻类作物种植面积之半。黄麻主要分布于浙、粤、桂、川、皖、苏等省区。红麻以鲁、豫、冀最多。大麻种植分散,以东北及华北各省为主。苎麻则以川、湘、鄂等省最多。1990 年红、黄麻总产量为 72.6 万吨。

⑧水果。主要有苹果、梨、柑橘、柿、红枣、葡萄、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在水果总产量中,苹果占 24.7%,梨占 17.42%,柑橘占 18.91%, 是中国三大水果。苹果约有 54.43%产于鲁和辽,梨以冀、鲁、辽、苏等省最多,柑橘主产于川、浙、粤、桂、湘、闽等省区。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以粤、桂、闽等省区为主产区。1989 年中国荔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1.95%。1990 年中国水果总产量达 1874.4 万吨。

⑨热带作物。以橡胶种植面积最大,占热作总面积 80%以上,次为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分布于琼、粤、滇、桂、闽 5 省区的南部,尤以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最集中,是中国以橡胶为主的热作生产基地。

⑩药材。包括野生种类近万种,其中名贵及常用者 50~60 种。主要有人参、党参、三七、天麻、杜仲、当归、黄芪、枸杞、砂仁、大黄、黄连、生地、羌活、川芎、白芍、淮北、茯苓、白术、半夏、霍香、麦冬等。20 世纪50 年代以前多以采集野生药材为主, 50 年代以来,采、种相结合,产量有了很大提高。药材分布几遍及全国各省区,其中以川、甘、湘、粤、冀、滇、吉 7 省最多,合占全国 54%,尤以四川居首位,素有“川广药材”之称,种类多达 3000 余种,产量占全国 1/3。

(沈象仁)

Zhongguo kuangchan ziyuan

中国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一部分矿

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水平。

中国至少在 50 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在明代和更早的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技术就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19 世纪后半叶,帝国主义以掠夺方式在中国开办矿山,因而自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的矿产资源就处于这种半殖民地的地位被开发掠夺。但到 1949 年为止,中

国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仅有 18 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查,到 1990 年年

底,中国已发现 162 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 148 个。主要有:

①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针等。

②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

③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钨、锡、镍、铋、钼、钴、汞、锑、金、银、铂等。

④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铌、钽、锂、铍、稀土族元素、锗、镓、铟、镉、硒、碲等。

⑤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硅石、菱镁矿、耐火粘土、萤石、铸型用砂、高铝矿物原料等。

⑥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硫铁矿、自然硫、磷、钾盐、钾长石、明矾石、硼、芒硝、天然碱、重晶石、钠硝石等。

⑦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云母、石棉、高岭土、石墨、石膏、滑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砖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筑用石材、大理石、铸石用玄武岩、珍珠岩、沸石、蛭石、硅藻土、膨润土、叶蜡石、刚玉、天然油石、玉石、玛瑙、金刚石、冰洲石、光学萤石、蓝石棉、压电水晶等。

⑧中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把地下水、地热等也列为矿产管理。(见中国水资源)

自 50 年代以来,采矿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共建立了重要矿山 5000 多

处,乡镇集体和个体办矿也有 12 万处。全国矿石产量从 1949 年的 4000 多万

吨,增加到 1984 年的 12 亿多吨,采矿、选矿和加工技术也有很大提高。(参

见彩图插页第 15 页)

中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及其地质分布规律中国的许多矿产资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作有规律的分布,如: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贵州汞矿、华北地区的煤矿、东北地区的煤矿、新疆的煤矿、鞍山的铁矿、江西的钨矿、新疆阿尔泰的稀有金属矿等。20 世纪 50 年代初至 60 年代初期,根据已掌握的一些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特征,相继扩大或发现并勘探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产地,如: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北京和冀东地区的铁矿,白云鄂博稀土及铁矿,贵州六盘水地区的煤矿,东秦岭、伏牛山地区的钼矿,西南及中南地区的磷矿,祁连山地区的铜、镍矿,新疆、陕、甘、宁地区的油田,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渤海湾、河北、山东及江汉地区的油田等。70 年代中期以来,又在辽宁复州湾发现了与山东鲁南地区类似条件的原生金刚石,在胶东半岛扩大了金矿的远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区以铜为主的多种金属成矿带和西藏的铬铁矿远景,在江西、江苏、安徽发现了盐矿,在山东、南京、吉林等地发现了石膏矿,在南海与东海相继发现了工业油流等等。

中国的矿产资源是按一定的地质规律而出现、分布的。

①在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和岩石中含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如在中国

前寒武纪早期的不同阶段,形成了鞍山式铁矿、铜、金、镍、菱镁矿以及云母、滑石、铅锌、硼等等;前寒武纪晚期有锰、铅、锌、石墨、磷矿、稀土矿,等等;在寒武纪地层中有磷稀土、钒汞等矿;泥盆纪地层中有铁、锰; 如按层控矿床的观点来分析,华南地区许多有意义的矿产资源如铅锌矿、硫铁矿、锑矿、汞矿等都赋存在这套泥盆纪地层中;石炭二叠纪是中国主要成煤期,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的煤都赋存在这一时期,晚二叠世是华南的主要成煤期。中生代的岩浆活动是中国东部主要成矿期,其中燕山期的花岗岩类同许多与岩浆有关的矿床有关,通过岩浆的形成、运移、转化及热液(气) 活动,形成各式各样矿床。侏罗纪是西北、特别是新疆地区,以及东北北部的主要成煤期,老第三系是已发现的油田的主要含油层。

上述地层和岩类含矿特征及相应的成矿时代,有的同世界其他地区类似,如早前寒武纪地层含鞍山式(即条带状)铁矿和金,石炭二叠系富含煤, 老第三系含石油等。有的是中国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内生矿床的成矿时代,早前寒武纪末期在一定地区形成了重要的菱镁矿和硼矿等。

②一些重要矿种的沉积矿床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明显,尤其显示了北方和南方成矿条件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不同时代的含矿地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早前寒武纪岩层大量出露在秦岭以北,直到阴山和大青山的东西延长线上,即包括东北南部的广大北方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广泛发育在南、北方;志留系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缺失;大部分古生代地层在北方为陆相或海陆交替相;中生代地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为陆相,只在西部和南部有海相。此外,不同时代含矿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条件也有地区上的差别。因而,中国同沉积作用有关的矿产资源,包括已经变质的在内,就出现了地区差别和南北不同的情况。

如早前寒武纪的鞍山式变质的沉积铁矿,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的广大北方,直到内蒙古和东北的南部。前寒武系顶部和寒武系中的沉积磷矿,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鄂、湘、黔、滇、川等省,而北方的晋、内蒙古、宁等地,虽也有基本相同的含磷层位,但品位低而层薄。下寒武统含有钒、钼等多种金属的黑色页岩建造,有较大的综合利用远景,主要见于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 有名的泥盆纪宁乡式铁矿,只广泛分布于南方的湘、鄂、赣、桂、黔、滇等省区;石炭二叠系是中国煤资源和共生的粘土与一水型铝土矿等的主要来源,这些类型的矿产,主要分布于秦岭及其东延山脉以北和北纬 40°~42° 以南的许多地区以及贵州等地。青藏高原湖泊地区的钾、硼等盐湖矿产资源也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

③古生代初期以来同岩浆活动有关的内生矿产资源,也有不同的地区分布特点,特别表现在中国东部同西部的差别。大体上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大雪山和横断山脉为界限,可将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在西部的北区, 华力西期岩浆活动的影响居主导地位,形成了一些有关的内生矿床,从柴达木北缘向南,依次出现了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浆作用相继增强而又渐次减弱甚至消失的情况;到西藏南部和滇西,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期岩浆活动影响最为强烈,在各地相应地生成了有关几个活动期的内生矿床。在东部,大体上从西往东,燕山期侵入岩浆活动的遗迹不断增多,大致从北部边界东经 115

°左右南向或南南西方向延伸、经南岭西段到粤西海滨的一线以东,燕山期岩浆活动(包括陆相火山作用)的影响最为明显和强烈,产生了广大地区内

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的矿床;但在其北部,即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北部,华力西期的岩浆活动,尤其是花岗岩类的侵入影响,同燕山期的不相上下,甚至更明显一些,因而这两期形成的内生矿床或相邻并存,或穿插出现,或燕山期的成矿作用叠加在华力西期的上面。

例如新疆阿尔泰地区有名的伟晶岩型铍、锂、铌、钽、云母等矿产,是华力西期形成;川西大雪山及其西侧以锂为主的相似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床以及一些云母矿床,主要生成于稍晚的印支期;而东部湘、赣、粤、桂的同类型矿床,则是燕山期产物,它们的规模同经济价值也不如西部。

又如,同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床,大多位于西部,其成矿期在新疆境内为华力西期,在西藏境内主要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同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一些重要产地集中于西部东南侧的四川西昌地区,其主要成矿时代也属华力西期;东部的那些不重要产地,主要形成于燕山期。而同(属于超基性范畴的)金伯利岩有关的原生金刚石矿床,已知重要产地只见于东部的山东、辽宁,其成矿时代主要属燕山期,附近还有第四纪以来形成的金刚石砂矿。

东部同燕山期中,酸性(偏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一系列重要矿产资源中,在金属矿产方面,有包括河北邯(郸)邢(台)、山东莱芜、湖北东南部地区的大冶式等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南京、芜湖一带的玢岩型铁矿系列,江西北部和其他地区的铜矿系列,南岭和相邻地区的钨、锡(包括广西北部和云南个旧)、铅、锌等矿床,东秦岭北坡及其东延地带以及燕山等地区的钼矿。在非金属方面,有同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闽浙交界沿海地区和安徽庐江附近的明矾石矿,苏州和湘、闽等一些地点的高岭土矿,浙江等地的萤石矿,以及不同地区的珍珠岩、沸石等;还有由侵入体接触变质形成的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红柱石等矿产。

④不少矿产不是一次生成的,而是两次以上成矿期的产物。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许多地区,具有经历两次以上构造和岩浆活动,乃至成矿作用的特点。因而早期生成矿床的物质成分(矿物或化学的)和结构、构造,受到后期矿化作用叠加的影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样,有用组分有所增减, 形成富矿或贫矿,或使组分更为复杂,往往增加了综合利用的难度。如前述鞍山式铁矿,一般都是贫矿,在经历了原始沉积和后来的区域变质以后,在有些地方(如辽宁弓长岭等地),又受到不同成因热液对元素迁移积聚作用的影响而形成富铁矿,白云鄂博铁矿在元古代形成时,已含有一些稀土元素, 后来又受到华力西期热液作用的影响,增添了其他一些稀土元素的组分和其他组分,同时又有铁的迁移;西昌地区某些钒钛磁铁矿床生成后,又受到碱性岩脉侵入影响,增加了一些稀有金属元素;南方一些铜矿床受第四纪以来表生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富集带,也是叠加成矿作用的实例。

各类主要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和石油,其次,还有油页岩(见中国能源)。

黑色与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下列 12 种:

①铁矿。中国现有铁矿储量 400 多亿吨,类型齐全,其中鞍山式变质的沉积铁矿几乎占 1/2。铁矿资源虽丰,但富矿所占比例很少,不少矿床组分复杂,易采易选矿石不多。铁矿分布广而不均衡,东北、华北两区储量几占全国的一半,其中最集中的地区是辽宁鞍山、本溪、冀东和西昌地区。

②锰矿。中国的锰矿储量相当丰富,大多为沉积型或次生氧化堆积型,

但以中低品位和碳酸锰矿石为主。产地大多集中于中南、西南两大区,包括桂、湘、黔、川、滇、鄂等省区,辽也有较大储量。

③铜矿。中国铜矿资源也较丰富,已探明铜矿储量居世界第 3 位。但缺少易选的高品位富矿。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华东、西南两区,包括赣、滇、藏、皖等省区。铜产地分布较广,长江中、下游是集中地区之一,甘肃的白银厂、云南的东川和山西的中条山也是有名的大矿。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前者以江西德兴为代表,后者以湖北大冶和安徽铜陵为代表。

④铅、锌矿。也是中国储量丰富的矿产。锌比铅多。现有储量,稍多于一半在中南、西南两个大区。主要产地分布于南岭一带(包括湖南水口山在内)、滇、内蒙古、甘、陕南和柴达木的北缘;矿石中有银,也有镓、锗、铟、镉、硒、碲等伴生的分散元素。

⑤铝矿。中国的铝矿大多为沉积型铝土矿床,矿石以一水型的硬水铝石为主,铝、硅比相对较低,冶炼性能不如三水型铝土矿。其主要产地在山西中部、河南巩县一带、贵州修水、山东淄博和广西平果等地。浙、闽、皖等省的明矾石矿也是可供综合利用的铝矿资源。

⑥镍矿。中国镍矿的主要类型是硫化物铜镍矿床。甘肃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大矿区,发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矿石中含有较多的铜和铂族元素等。滇、吉、新、川、鄂等省区也有一些镍矿资源。

⑦钨矿。中国是世界上钨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也是钨矿的主要出口国。钨矿床主要有石英脉型钨锰铁矿和接触交代型白钨矿。开采的钨矿主要是钨锰铁矿,但其储量仅稍多于白钨矿。湘东南、赣南、粤北等地南岭一带是全国钨矿最集中的地区,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豫、闽、滇、黑等省也有一定的钨矿资源。

⑧锡矿。中国的锡矿很丰富。开采的矿床包括不同类型的原生锡矿和砂锡两大类。最大的矿区在云南个旧,有“锡都”之称,闻名全球(见个旧市), 另一重要产地在广西南丹一带(见南丹县)。内蒙古、湘、粤、赣也有一定的锡矿资源,滇西也有一些锡矿床。

⑨钼矿。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产量也列前茅。矿床类型齐全,以斑岩型为主,沉积型也有重大的综合利用潜在价值。中南、东北、西北 3 大区的已知储量约占全国 3/4。东秦岭北坡及以东为一主要成矿带,燕山部分地区亦为钼成矿带。

⑩锑矿。中国锑矿探明储量名列世界第一。矿床类型齐全,其中广西的“红锑矿”是一种独特类型。湖南新化锡矿山是全球最大的锑矿产地(见冷水江市)。湖南其他地区以及桂、黔、甘、滇、陕等省区也有一些锑矿产地。

  1. 汞矿。中国是世界汞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产地集中于黔、湘、川交界的地区内,其中黔东北的汞储量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陕西储量仅次

于贵州;滇、鄂、青、桂等省区也有一些汞矿产地。

  1. 金矿。中国现有储量中,原生金矿(即“脉金”或“山金”)占很大比重,砂金只占 10%左右,另在其他矿产伴生组分中,回收不少数量。金矿产地分布广泛,其中伴生金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及其某些支流和黑龙江一些地段历来开采砂金,现仍有一定砂金资源。胶东、豫西、

黑龙江、陕甘川交界处及河北是主要的黄金资源和生产基地。非金属矿产包括冶金辅助原料、化工用、建材用等各种非金属矿产,现

择其重要者分述于后:

①磷矿。中国磷矿资源约 100 亿吨,绝大部分为海相沉积型矿床。大型沉积矿产地集中于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襄阳等地及其附近区域。中国西南、中南地区是世界范围的重要磷矿产集中地区,只是品位高的富矿所占比例小,交通也较不便。其他地区有一些变质岩和火成岩中的磷矿,一般规模较小,品位一般也相当低。

②硫矿。中国硫矿包括硫铁矿、自然硫和在金属矿产中的伴生硫矿。当前主要发现利用的是粤、皖、内蒙古等大型硫铁矿床,许多有色金属矿山(如甘肃白银厂)的伴生硫也提供了不少资源来源,晋、川等含煤地层的伴生硫铁矿也是重要的硫矿资源。全国自然硫不多,石油、天然气中的伴生硫也可回收。

③菱镁矿。中国的菱镁矿储量居世界第一,辽宁大石桥地区的菱镁矿闻名全球,为变质碳酸盐岩层中热液交代富集型的钙镁碳酸盐岩矿床。鲁、冀有一些探明的储量;藏、新、甘也有一定的远景。

④石棉矿。重要的石棉矿在四川石棉县与青、新交界处的茫崖(见茫崖镇),陕西也有较丰富的资源,矿床属于超基性岩的蛇纹岩石棉矿类型,短纤维为主,四川石棉矿有长纤维的。内蒙古等地的小型石棉矿也提供不少资源。

⑤石墨矿。中国石墨矿主要产于黑、鲁、吉、湘、内蒙古等地,粤、新也有一定的资源。以往以晶质石墨为主的山东南墅石墨矿最著名,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探查到更多的资源,开发上也有新的发展。

⑥云母矿。中国著名的云母矿产地是新疆阿尔泰、四川丹巴和内蒙古土贵乌拉。青、鲁、藏等省区也有一定的资源或远景。

⑦石膏(硬石膏)矿。中国石膏资源丰富,分布很广。近年来储量增加特多的山东已居全国首位;边缘省区,如:内蒙古、青、宁(夏)、藏、甘、滇等地增长也多;苏、吉两省有突破,有科学和实用的意义。长期开采的两湖、山西等矿区也有新的发展,但储量的增加相对较少。

⑧高岭土。其主要成分是世界矿物学界以中国“高岭”地名命名的高岭石,这种粘土资源分布较广,储量最多的是苏,其次是湘、闽、滇、粤等省。著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镇附近资源,其储量增加相对较少。中国利用“高岭土” 的历史悠久,瓷器闻名全世界,当前质量好的高岭土产于苏州。

⑨重晶石。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中国重晶石的探明储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⑩宝石与彩石。和田玉、南阳玉与虎晴石、岫岩玉、湖北绿松石、青田石、福建寿山石与田黄等,多年来海内、外视为珍宝。

中国一部分需用量大的矿产如铁、磷、锰、铜等,中低品位的贫矿多而富矿少(或很少),它们的部分矿石组分复杂,选矿(冶炼)难度大;两种以上矿产共生在一定地质建造(地质体)三度空间中的共生矿及多种有用组分伴生在同一矿体中的矿产,也大量存在。

(程裕淇 臧胜远)

Zhongguo lidai Jiangyu bianqian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 changes of territory in Chinese dynasties) 可分为以下 6 个时期:

先秦时期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

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 2 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的华夏部落联盟。

①进入传说中的大禹时代,约公元前 21 世纪,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国

——夏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豫西嵩山附近的颍河上游伊洛河流域和黄河北岸的古济水流域,晋西南也是其重要统治区。现在一般认为代表夏文化的二里头类型文化的遗址,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上两个地区。文献记载中的禹都阳城,很可能就是近年在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王城岗发现的古城址。以后所都的斟寻、阳翟也都在这一带。夏朝东面疆土还扩展到了豫东黄河下游地区,夏朝后期都城斟灌、帝丘、老丘、西河等都在这一地区。其势所及南至江汉北,东近淮泗。中国的主体民族华夏族就是在这一地区发展起来的。

②继夏朝兴起的是商朝,约公元前 16~前 11 世纪。商族相传是东方的古老部落,始祖是契。传十四世至汤,才灭了夏朝。据《尚书·商书》记载, “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八迁的地点,历来说法不一。大体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今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近年有人认为郑州商城、偃师商城都可能是汤都西亳。成汤灭夏至盘庚五迁,始居于殷。现除殷已经考古证实为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外,其余 4 处均未定论。不过从商代遗址发现的地域分布来看,上述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即为其统治的中心区。盘庚(第二十商王)迁殷后,国势强大。武丁(第二十三商王)以前, 商朝的疆域北面扩展到了易水,南抵淮河,西至太行、伏牛山脉,东至海。武丁以后疆域更为扩大,东北可能到达了辽宁,南抵江淮(湖北黄陂盘龙城即为归附商朝的一个方国),西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成为古代东方的强大奴隶制国家。

商朝的周围还有许多部族和方国(即已归属的部落国家)。在今东北的有肃慎,滦河下游有孤竹,内蒙古东南部和山西境内有鬼方、 Z - 图3方、土方, 陕西北部有羌方、犬戎、熏育(荤粥),西部有周、氏,西南为巴、蜀,长江中游为濮、楚人,淮河流域为淮夷等等。

③公元前 11~前 8 世纪建立周朝的周人,起源于今陕西武功一带,原为商朝西部的一个方国。后迁居豳(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以后又南踰梁山,至于岐山下的周原。考古证明周原在今陕西岐山县京当乡和扶风县黄堆乡和法门乡之间,是一块地势平衍,水草丰肥的沃土。周人就在此定居下来, 定国号为“周”,营筑城郭,修建宫室,以后逐渐强大,奠定了灭商的基础。

从周文王开始沿渭河向东发展,翦除了商朝在关中的势力,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沣河西岸)。武王即位,为经营东方,又将国都东迁于沣河东岸的镐(今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一带)。数年后灭殷,控制了商朝统治区。武王死后,周公东征,相继征服了商朝残余势力和东方诸小国。周朝的疆土大于商朝,为了控制新取得的领土,即推行分封制,即将周朝王畿之外的地区分封给宗室、勋戚功臣、先圣后裔,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室。据记载,周初分封 71 国,以后仍陆续有所分封,多至数百国。其中主要的有东方的齐、鲁,北方的燕、晋等大国,此外,还有黄河下游的卫、管、陈、曹、蔡,汉江流域的“汉阳诸姬”,长江下游的宜和太湖流域的吴。总之,当时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

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周公在今洛阳附近营建雒邑,作为控制东方的政治中心。

周王朝控制的领土内,并不是连成一片的,除了荒地外,还杂居许多夷狄和方国。在其周围同时也存在许多部落、部族和方国。如东北的肃慎,内蒙古东南部和山西北部的鬼方,西有犬戎、羌方,江汉平原有荆楚,荆楚以西为群蛮,西南有巴、蜀,淮泗之间的淮夷、徐夷等。

④西周末年,犬戎强大,最后杀幽王而周亡。平王东迁,是为东周,进入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约公元前 8~前 3 世纪。

春秋初年,四周夷狄入侵,华夏区域缩小。“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西方关中地区为犬戎所占,东方的山戎、北戎曾侵扰燕、齐、郑等国,南方的淮夷势力也伸入中原地区。最强大的是狄,居于晋中以北、陕北及太行山两麓,地域广大,并四出侵扰,向南向东发展,如伐邢(今河北邢台)、灭卫(今河南朝歌),多次侵扰晋、齐、郑、卫、鲁、宋等国。南方荆蛮的楚势力逐步强大,经江汉间向北发展,“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并占有南阳盆地和汝颍河上游地区。中叶以后,五霸迭兴,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相继和戎狄展开斗争。齐并山东半岛诸夷,晋并太行东西大河南北诸戎狄,秦并关中自陇以东诸戎。中原地区的戎狄、东夷渐与诸夏融合,南方的楚越“蛮夷”之地也多诸夏化。故至春秋末年诸夏范围又有所扩展。

春秋战争之际,中原地区诸国逐渐合并,疆界屡易。到战国时形成了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大强国,即所谓战国七雄。夹在七雄之间还有十几个小国。这时七国强大,纷纷向四边开疆拓土,置郡县,修长城。魏国在公元前 4 世纪前后取河西白狄地(今陕北)及秦地,“筑长城,自郑滨洛以

北,有上郡”(《史记·秦本纪》)。秦国在惠文王时南攻楚汉中,取地 600 里,置汉中郡。昭襄王时灭义渠等戎而置陇西、北地 2 郡(在今甘肃东部), 疆界扩展至今的泾、渭上游和洮河流域。于是筑长城,西端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北沿北地、上郡北界,至今陕北黄河西岸。今仍有遗址存在。公元前 316 年灭巴、蜀,置巴、蜀二郡,将四川盆地也划入秦国版图。赵国的北界原在今桑干河上游一带。赵武灵王时(公元前 325~前 299)“胡服骑射”,向北击败了林胡、楼烦,疆土扩展到河套北面阴山地区,置云中、雁门、代郡,筑长城自代(今河北蔚县)西傍阴山山脉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县东北狼山口)。燕国在燕昭王(公元前 311~前 279)时击退了东胡,却地千余里, 在北边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筑长城西起造阳(约在今河北张家口附近),东至辽东,又东至满潘汗(今朝鲜清川江一带)与朝鲜分界。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境内有燕长城断续遗址存在。楚国的南疆越过了洞庭湖到了湘、资、沅、澧流域,向西占有了湘西、鄂西地区,设置了巫郡、黔中郡,势力还远及广西平乐一带。公元前 279 年左右,楚顷襄王派庄

0 由黔中郡向西南进入贵州境内夜郎国,直至滇池。以后黔中郡为秦国所有。庄0 即在云南称滇王。楚国东面灭越国,疆域东至于海。

总之,到战国末年,七雄的疆域范围,东北过了鸭绿江,北面到了内蒙古河套地区、晋冀北部和辽南,西面到了甘肃洮河流域,南面已有浙江一半、赣北、湘全境及黔、川的一部分,为秦统一后的疆域打下了基础。

战国时期华夏诸国的周围分布有许多蛮夷戎狄。靠近中原地区的戎狄, 先后被韩、赵、魏、秦并合,遂与华夏族融合。东夷、淮夷也为齐、鲁等所融台。南方越族的许多地方成为楚国领地。较远的如北边的林胡、楼烦,原

居晋、陕、冀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先曾为晋、秦、燕大敌。战国时受赵、燕攻击,渐次退出长城以外,为匈奴所并。战国后期,匈奴南下,成为华夏族北边的劲敌。“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东北地区是东胡,其东还有◻貊,再东北有肃慎,大致已到今吉林、黑龙江境内了。在河西地区有羌人和月氏人。西南的巴蜀为秦占有后,其西、南还有且兰、夜郎、滇、昆明

(均在今贵州、云南一带)、邛都(今西昌一带)、雟、筰都(今四川大渡河、雅砻江流域)、徙(今四川天全一带)、冉駹(今四川茂县汶川)、白马(今甘肃成县)等各族。楚国西南有百濮、群蛮,大江以南有百越,分为东瓯(今浙江南部)、闽越(今福建)、南越(今广东)、骆越(今广西) 等。

先秦时代疆域变迁的总趋势是华夏地区逐渐扩展,由中原向南向北。夏时主要在黄河中游两岸;商时南至淮河,北至冀中;周时南面到了长江南岸, 北面到了辽东;春秋时南到洞庭湖,北至晋中;战国时南到五岭,北至阴山。另一方面是下游向上游发展。夏商时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周时向西发展到渭河;春秋时发展到洮河。长江流域从下游向上游发展和黄河流域有所不同, 主要是由于交通方便,黄河流域诸夏文化先到长江中下游,然后转向上游发展。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历史上第 1 次出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到两汉(公元前 221~公元 220)共 400 年,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疆域规模基本奠定。因此,这一时期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有开创性意义。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即统一六国前一年,东南并闽越和东瓯,置闽中郡,有今福建全省及浙江东南部。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南踰五岭并南越,置桂林、南海、象 3 郡,相当今广东、广西 2 省;北逐匈奴, 拓地至阴山,将河套地区开置九原郡。于是将战国的燕、赵、秦长城重加修筑和连接,形成了“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秦长城。史载其时疆域,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响户(北回归线以南),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此外,秦始皇还开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一线,控制了当地的部族国家邛、筰、冉駹等等,将政治势力伸入了云贵高原。

秦末农民起义,接着楚汉战争,中原动荡不定。北方匈奴乘机南下,夺还了秦代开拓的河南地,“与中国界于故塞”,即以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一线与汉朝分界。闽中郡的闽越、东瓯相继独立、南海郡龙川令赵佗在秦亡之后据南海又西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王,尽有岭南之地。在西南方面不仅失去了对云南的控制,连同战国时在今湘西、黔东设置的黔中郡也放弃了。所以秦末汉初时王朝的疆域不仅小于秦代,亦小于战国末年。

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 140~前 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

①北方疆域的开拓。公元前 127 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不仅收复了陇西、

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置朔方、五原 2 郡;云中、雁门 2 郡北界也得到恢复。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

②置河西 4 郡。公元前 121 年霍去病出击河西,匈奴休屠王降,设置酒

泉郡。以后至公元前 67 年间陆续分置了张掖、敦煌、武威 3 郡,合称河西 4

郡,连同公元前 81 年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又称河西 5 郡。

③南方的扩展。公元前 111 年又平南越,以其地置南海、郁林、苍梧、

合浦、交趾、九真、日南、象 8 郡。次年又跨海于海南岛上置珠崖、儋耳 2

郡。以上 10 郡包括今两广地区和越南北部,较秦时更为扩展。

公元前 138 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的威胁,举国内迁至江淮之间。公元前 110 年汉朝灭闽越,又迁其民于江淮之间,后来又在今福建全省和浙江南部设置冶(今福建福州市)、回浦(今浙江临海东南)2 县,属会稽郡。

④西南 7 郡的设置。公元前 135~前 109 年开西南夷,在夜郎、且兰、邛、筰、冉駹、白马氐、劳浸、靡莫、滇、昆明等部族地置犍为、牂柯、越雟、沈黎、汶山、武都、益州 7 郡,除了武都郡在今陕甘 2 省的嘉陵江上游

外,其余 6 郡在今云贵和川边地区,西南界达到了今四川邛崃山和云南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带。

⑤东北乐浪 4 郡的设置。公元前 108 年灭了由燕人卫满在朝鲜半岛上建

立的卫氏朝鲜,以朝鲜及其附属国地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 4 郡,把东北疆界推至朝鲜半岛中、北部,东至日本海,南抵汉城以北一带。

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西域一词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域指今甘肃敦煌古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以东的今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远至中亚或更远至欧洲东部和北非地区。公元前 2 世纪初,匈奴的势力已到了西域地区,控制了当地许多分散的小国。汉武帝时曾于公元前 138、公元前 119 年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企图联合乌孙、大月氏,以抗击匈奴。公元前 102 年又远征在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获胜。自此西域震恐, 多遣使来贡。于是在敦煌至罗布泊之间设立交通亭站,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渠犁(今库尔勒)等处屯田。这时汉朝只控制到天山南路。北路自乌孙以东犹在匈奴控制之下。至公元前 60 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天山南北才完全摆脱匈奴的统治。汉朝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今轮台东)。都护辖区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乌孙、帕米尔地区的无雷和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等。

汉武帝时汉朝疆域空前辽阔: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自汉武帝末年以后的百余年里,国势削弱,版图有所缩小。武帝以后至元帝时,东北方面由于◻貊族的反抗,撤销真番、临屯两郡(公元前 82), 将其尚可控制部分并入乐浪郡。玄菟郡内迁至今辽宁的新宾附近。东北 4 郡

变成了 2 郡。元帝时高句骊兴起,更削弱了汉朝的统治。西南方面,省沈黎

(公元前 97)、汶山(公元前 67)2 郡入蜀郡,7 郡变成 5 郡。南方省象郡

(公元前 76)入郁林、牂柯,罢儋耳(公元前 82)、弃珠崖(公元前 46), 势力退入大陆。南海 10 郡省为 7 郡。

西汉末年,匈奴控制了乌桓、鲜卑屡次袭击北部边郡。公元 39 年东汉王朝被迫将今晋、冀北边的人民移居常山关、居庸关以东地区。匈奴乘机转居塞内。公元 48 年匈奴分裂为南北 2 部。南匈奴附汉,分驻于北地、朔方、五

原、云中、定襄、雁门、代、上谷 8 郡(今甘肃东部、山西、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东汉才恢复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东汉安、顺帝开始,西北羌人起义,东汉势力削弱,陇西、安定、北地、西河、上郡等郡治一度内迁。北面鲜卑强大,不断侵扰沿边诸郡,构成匈奴以后东汉北部一大威胁。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政府无暇顾及北边,逐

渐放弃了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等 6 郡以及雁门郡恒山以北、代郡、上谷桑干河以北地区。安定郡朝那以北、西河郡离石(今属山西)以北,约当今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长城以北地区均为鲜卑、羌胡所居。东北方面由于高句骊强大,乐浪郡单单大岭(朝鲜半岛中央山脉)以东土地尽归其所有。玄菟郡治内徙至沈阳、抚顺间。鸭绿江上游地亦入高句骊。在南方, 137 年在今越南境内的日南郡象林县土著起事,攻占了象林县,建立林邑国,使日南郡南界从北纬 14°以南,北缩至 16°。唯滇西的哀牢夷内附,东汉在其地置哀牢、博南 2 县,又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 6 县,合置永昌郡,西南边界延伸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支流大盈江一带。

秦汉时代中原王朝周边民族中以匈奴最为强大。匈奴约于公元前 3 世纪

(战国时期)兴起于中国的大漠南北。其东与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东胡为邻, 北接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西至色楞格拉河一带,南面与燕、赵、秦三国以长城为界。秦始皇时出击匈奴,夺取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匈奴势力退至阴山以北。秦末中原战乱,匈奴乘机南下,与中原王朝以故塞为界。到匈奴冒顿单于(?~公元前 174)时期,东击东胡,西逐月氏,北服丁零,南并楼烦、白羊,征服了许多邻族,控制了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的地区。在中国北部,以漠北鄂尔浑河为中心,建立了强大的政权。至汉武帝以后,匈奴势力退出河套及其西一带,河西走廊、新疆等地为汉朝所有,其势益衰。公元 48 年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入居东汉边郡,北匈奴在东汉不断追击下西迁中亚,其故地为鲜卑所居,留下的10 余万部落并入鲜卑。

匈奴以东是东胡族的乌恒与鲜卑。原先活动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自公元前 3 世纪末,乌桓役属于匈奴。公元前 119 年,汉将霍去病击败匈奴,

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 5 郡塞外,即今老哈河流域、滦河上游一带。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并在幽州(今北京)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便不与匈奴通。东汉初年,乌桓入居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雁门、太原、朔方等 10 郡障塞之内,约当今辽宁大凌河下游、冀北、晋北和晋中以及西抵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原居地为鲜卑所有。

鲜卑原在乌桓之北,匈奴破东胡后,迁至辽东塞外鲜卑山。乌桓降汉, 鲜卑亦西南迁居西拉木伦河流域。西汉一代未与中原通使。东汉初,常与匈奴、乌桓连和犯边。东汉中叶,鲜卑乘匈奴衰弱之机,与丁零、南匈奴及西域诸国围攻北匈奴。后北匈奴西迁,遂占有匈奴故地。公元 2 世纪中,鲜卑强大,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成立了草原部落大联盟,北拒丁零、南略汉边, 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其势力范围包括了整个蒙古高原。以后“幽、并、凉 3 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入居云中、雁门、北地、代郡、上谷

及太原等边塞内外。东汉北疆内缩。公元 181 年檀石槐死,鲜卑分裂。

鲜卑之东为◻貊语族的夫余、高句骊、◻貊和沃沮。夫余活动于松嫩平原,所建政权与两汉保持友好关系。夫余南接古高句骊。古高句骊东接沃沮。汉武帝于沃沮地置玄菟郡(郡治今朝鲜咸兴),昭帝时为夷貊所侵,郡治内迁至高句骊县(今辽宁新宾西)。元帝时(公元前 37)夫余王子朱蒙在浑江流域重建高句骊国,迫使汉玄菟郡治再度内迁到沈阳、抚顺间。东汉时高句骊强大,鸭绿江两岸、浑江流域尽为其所有。沃沮之南为◻貊,在朝鲜单单大岭以东,西至乐浪,东穷大海,南与辰韩接。汉武帝时曾于其地置苍海(公元前 128~前 126)、临屯(公元前 108~前 82)2 郡。东汉后,其地渐入高

句骊。在夫余东北、沃沮北为肃慎族,后称挹娄,分布于今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东滨大海。曾长期臣属于夫余。

秦汉时分布在青、藏、甘西南和川西的有羌系各族,在青海湖周围及迤东汉接壤地区有先零羌、烧当羌等,蜀郡、广汉郡徼外有白马羌,越雟郡徼外有牦牛羌等,而远处有唐旄、发羌,分布于今西藏地区。汉景帝时部分羌人迁入陇西郡。武帝时在湟水流域置护羌校尉。昭帝时置金城郡。东汉时羌人不断内迁,如先零羌迁至天水、陇西、扶风等郡。烧当羌迁入三辅地区等。后多次起义反抗东汉王朝,为东汉王朝后期一大祸患。至于分布于广大西南地区,如川、滇、黔及桂西等地西南夷,种类繁杂,秦两汉时先后置为郡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时期由于中原王朝内部长期战乱,政局分裂,而周边各族徙移频繁,并伺机扩展领土,中原王朝和各族之间疆界变迁很大。

东北方面,东汉中期夫余尚为强盛,占有长春、农安、哈尔滨一带。挹娄臣服之。两晋时夫余渐衰。5 世纪末为勿吉(即肃慎、挹娄之改称)所逐, 投奔高句骊。勿吉在北朝时势力强大,活动于松花江、乌苏里江一带。勿吉之北为豆莫娄,居于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上游为室韦诸部所在。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的是奚(西)和契丹(东)。对东北地区疆界变化影响最大的是高句骊。3 世纪时高句骊约拥有浑江流域以东,盖马大山以西, 北至松花江上游,南至朝鲜清川江的地方。国都丸都城(今吉林集安北五里山城子)。至 4 世纪初,高句骊向南扩展占领了乐浪郡。中原王朝势力退出

了朝鲜半岛。以后与前燕争取辽东,互有进退。至 5 世纪初辽东地区遂为高句骊所有,中原的后燕势力退至辽西。其时高句骊已都平壤,南界达汉城以北,为朝鲜半岛上一大强国。辽东地区自公元前 300 年左右战国燕破东胡,

置辽东郡后,至此中原势力撤出,前后达 7 个世纪。这是东北边界疆界的重大变化。

北方地区,自三国至西晋,南匈奴大量迁入边郡;原居于边郡的乌桓叛服不常,公元 207 年为曹操所击破,再迁内地。蒙古草原上为鲜卑的势力范围。至东汉灵帝时檀石槐死,鲜卑部落联盟解体。曹魏时轲比能又统一东部鲜卑,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五原(今包头市西北)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后轲比能死,鲜卑诸部不断南进。慕容部、宇文部、段部居在辽水东西和河北塞外,拓跋部迁居河套以北和晋、冀北部,秃发部迁至甘东和宁、陕一带,乞伏部迁至陇西,而慕容部一支吐谷浑迁至青海湖一带。十六国时期,“五胡”在中原纷纷建立政权,北方疆域有所扩展。如后赵控制了河套以南,前燕灭了宇文部扩展到老哈河流域,前秦控制了河套地区的大黑河流域。所以北魏统一北方后,北面疆域到了阴山、河套,与柔然为界。大致同秦汉时代,而东北则不如前汉和前燕。北朝后期,突厥兴起,北界又开始内缩。

当 4 世纪末鲜卑各部在中原纷纷建立政权时,蒙古草原上柔然崛起。5 世纪初,柔然向漠北挺进,占有了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此后势力渐强, 其版图东至大兴安岭,南邻大漠与北魏对峙,西逾阿尔泰山,包有准噶尔盆地,北至贝加尔湖。为北魏政权北面的劲敌。5 世纪中叶,其势力还伸至今新疆地区。以后内部分裂,6 世纪中为突厥所灭。柔然族雄踞大漠南北达一个半世纪之久。

魏晋时在西域置戊己校尉治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西域长史治海头(罗布泊西),略如东汉规模。十六国时代的创举是在西域地区设置了郡

县。自西汉以来中原王朝虽控制了西域地区,但从西域都护到戊己校尉都不是民政机构,与内地郡县制有别。到十六国前凉时乘中原战乱之际,击败了戊己校尉,在高昌地区设置了高昌郡(今吐鲁番盆地)。这是西汉以来大量汉人入居开发的结果。以后前秦、后凉、西凉、北凉都置有高昌郡。至 5 世纪 30 年代北魏灭北凉,北凉王逃至高昌,建立高昌国。以后更易数姓,7 世纪中为唐所灭。

西晋末年,慕容鲜卑一支迁至甘南和青海地区,建国为吐谷浑。其疆域东至西倾山、白龙江流域,西南至巴颜喀喇山,南至川北阿坝、松潘一带。其后又西扩至新疆东部,然其主要地域为青海湖周围地区。北朝时居于甘南宕昌一带的为宕昌羌,后为北周所破,置宕州。在川北南坪一带为邓至羌, 西魏时置邓州。北朝时居于青海南部是党项羌,北接吐谷浑,“魏周之际, 数来寇边”。在西藏东部为附国、西部为女国。

西南方面,蜀汉时在南中地区(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 2 省地区)增置了不少郡县,置庲降都督以资 统治。西晋泰始七年(271)分益州置宁州,辖云南大部和黔、桂一小部分。南朝的控制不力,至 6 世纪中叶梁侯景之乱后,分布在滇东黔西一带的爨族独立,影响到周围其他民族纷纷脱离南朝,于是大渡河、川江以南的南中地区形成了西南各族部族林立的局面。

越南南部的林邑国建立后,于公元 248 年向北又占有了日南郡最南的寿泠县。孙吴政权南界退至北纬 17°,南朝时整个日南郡全为林邑所占。

隋唐五代时期以公元 755 年发生的安史之乱事件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期。

①隋唐前期(681~755)。6 世纪中叶在中国北方蒙古高原上兴起的突厥人,原居于叶尼塞河上游,后来迁至阿尔泰山一带,以锻铁为业,臣服于柔然。552 年灭柔然汗国,建立了突厥汗国,以后西破嚈哒、吐谷浑,东走契丹,服塞外诸国。583 年前极盛时期的疆域:东至辽河下游,西至里海, 南至大漠北,北至贝加尔湖。建牙于郁督军山(今鄂尔浑河上游)。后南到阴山,逼临周齐,成为中原王朝北边的强大邻邦。隋朝初建,突厥就侵扰东北、北、西北三边。583 年东西突厥分裂为 2 个汗国后,东突厥居阿尔泰山以东的蒙古高原,西突厥居阿尔泰山以西至雷翥海(里海,一说咸海),包括准噶尔盆地、伊犁河流域和楚河流域。隋朝即乘机取得河套地,不过势力未超过阴山。西北方面, 608 年隋进军伊吾(今新疆哈密), 610 年置伊吾郡。609 年隋朝大破据有今青海省及新疆东南部的吐谷浑,可汗伏允远遁雪山,“其故地皆空,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 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于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 4 郡。前 2 郡在青海东部,后 2 郡在新疆东南部。郡县设置如此之远是前所

未有的。在南方, 610 年海南岛上俚族归附隋朝,设朱崖、儋耳、临振 3

郡。自西汉元帝时弃珠崖后,经 7 个半世纪,又复为中原王朝的疆土。至隋末,吐谷浑复国,收复了隋朝所占故地,又脱离了中原王朝。

唐朝在太宗、高宗时期(627~683)是疆域扩展期。隋末东突厥势力增长,东至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均为其臣服。630 年唐朝灭东突厥,北面疆域推至阴山以北 600 里,将漠南收入版图。646 年又灭了汉北的薛延陀(铁勒诸部之一),北至贝加尔湖的大漠南北全入唐版图。于是在漠北设安北都护府(647 年置燕然都护府于乌加河北, 663 年移治回纥本部土拉河畔,改称瀚海都护府, 669 年改名安北,仍治漠北),统辖漠北

铁勒诸部都督府州;在漠南置单于都护府(663 年置云中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 664 年改称单于),统辖漠南突厥诸部都督府州。这是

唐朝北方疆域的极盛时期。不久。679 年在单于都护府境内突厥叛唐, 682 年突厥复国。唐朝势力退出漠北,单于都护府并入安北都护府,移治阴山以南。7 世纪初兴起于薛延陀北面的回纥,原臣属突厥。东突厥亡后,与薛延陀平分漠北。744 年建国, 745 年灭东突厥,斥地愈广,“东极室韦,西金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地”。建都鄂尔浑河,为漠北一大强国。

西突厥在射匮可汗在位时(611~618),拓地东北至阿尔泰山,东南至玉门,西北至里海,西南至兴都库什山。618 年后更北并铁勒余部,西南逾阿姆河,占领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640 年唐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置安西都护府。658 年又平定西突厥。至此西突厥及其属国全境入唐版图。在东起阿尔泰山,西至咸海的西突厥本部设置了几十个羁縻都督府州, 由昆陵、濛池二都护府统辖。这二个都护府和河中及天山南路城邦诸国都属安西都护府管辖。661 年又在阿姆河以南于西域十六国置羁縻都督府州,势力最远伸至波斯。这是唐代西面疆域最盛时期(702 年分安西都护府置北庭都护府,分辖天山北路突厥诸部;安西只辖天山南路葱岭东西城郭诸国)。635 年唐朝破吐谷浑和党项,将川西西羌部落收入版图,大小金川一带也设置州县,边界线推至黄河河曲,其南大致以折多山为界。667 年后吐蕃势力强大,尽破唐朝西羌地羁縻州,逼徙吐谷浑部于祁连山一带,曾一度取得了安西 4 镇及吐谷浑地。后由于大食势力的扩展,唐朝退出了葱岭以西地。751 年唐朝与大食在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一役战败后,唐朝势力退至葱岭以东。在葱岭以西的影响更被削弱。

东北方面疆域变迁也很大。唐初朝鲜半岛上高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高丽在北,新罗据东南,百济居西南。660 年唐先平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 668 年攻下平壤,灭高丽。于其地置都督府州县,并设安东都护府治平壤, 统理高丽及靺鞨诸部府州,辖区西起江河,东与北抵海,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及黑龙江下游地区,南及朝鲜半岛北部及西南部。不久即遭到高丽人民的反抗和新罗向北扩展,安东都护府从平壤先迁至辽东,后一再西迁,开元天宝年间迁至辽西。东北空虚。隋唐之际,东北的勿吉又称靺鞨,分为黑水、粟末等 7 大部落。这时居于第二松花江流域的粟末靺鞨乘机兴起, 698 年首领大祚荣在忽汗河(今牡丹江)上游东牟山筑城(今吉林敦化敖东城), 建为震国。713 年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遂改称渤海国, 天宝末迁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南的东京城),其盛时南邻新罗以泥河(今朝鲜咸镜道龙兴江)为界,东北至黑龙江下游与黑水靺鞨为邻,东至海,北隔那河(今东流松花江)与室韦为界,西与契丹接壤。此外,648 年唐朝在契丹所居西拉木伦河流域置松漠都督府,在奚族所居的老哈河流域置饶乐都督府。792 年前又在黑龙江中上游和嫩江流域室韦分布地,置室韦都督府,726 年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黑水靺鞨分布地, 置黑水都督府。但均属羁縻性质,归安东都护府管辖,安东府内迁后,渐失控制。

在南方,唐朝于 679 年置安南都护府,治宋平(今越南河内),辖有今滇东南、桂西南和越南北部部分地。

总之,唐代前期盛时直辖版图即指置州县的领土而言,小于汉代。如以羁縻府州范围言之,则远远超过汉代。唐代全盛时有 800 多个羁縻府州,分

属边州都督府和六都护府。六都护府所辖羁縻地区极为广大。如安北至西伯利亚南,安西最远至波斯,北庭西至咸海,安东至朝鲜半岛、日本海,安南至云南东南部和越南北部。

②唐后期和五代(756~960)。安史乱后,唐帝国削弱,疆土收缩。周边各族因长期受到隋唐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在这过程中加强自己政权的建设。

8 世纪中叶开始称雄于漠北的回纥汗国,对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和收复两京(长安、洛阳)、河北,出力很大。9 世纪初,回纥更盛,大破吐蕃,恢复了北庭、龟兹,西至拔汗那国(今费尔干纳)的交通线,称雄漠北。840 年左右,回鹘(788 年回纥改称回鹘)在鄂尔浑河流域受到黠戛斯的攻击, 被迫分 3 支西迁,一支南至甘州(今张掖)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史称河西回

鹘、甘州回鹘, 11 世纪初为西夏所并;一支西迁到新疆东部,以高昌(吐鲁番)为中心,西包龟兹,东至敦煌,史称西川回鹘;一支迁至新疆西部和中亚,从 10 世纪中~12 世纪建立了黑汗王朝,都城八拉沙衮(令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

东北方面形势也有新的变化。契丹和奚脱离了唐朝控制后,日益强大。10 世纪初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契丹帝国,扩大领土,西征回鹘、党项、吐谷浑、阻卜,灭渤海国,其疆土东至于海,西通西域。五代后唐时占有了营、平 2 州(今大凌河流域和滦河下游)。后晋时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大体上即今北京市、河北和晋北。五代末年中原王朝与契丹以河北白沟河和山西内长城为界。

西面是吐蕃的崛起。吐蕃居住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一带。6 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同为青藏高原上三大势力。至 7 世纪下半叶吐蕃统一了青藏高原, 后多次与唐朝争夺安西 4 镇。8 世纪下半叶吐蕃进入极盛时期,除了统一青藏高原外,北有河西走廊、南疆地区、湟水流域,东至陇山,南有尼泊尔, 西至中亚,东南有滇西北角和四川盆地的西部山区。9 世纪中叶,吐蕃内乱, 850 年沙州人张义潮将瓜、沙等十一州归唐, 861 年张义潮又收复凉州(今甘肃武威),吐蕃势力退出陇右。其后吐蕃国势日衰,内部分裂。

西南有南诏的建国。隋唐时代在今云南洱海周围地区以乌蛮为主体和白蛮等族长期融合形成了 6 个部落,史称“六诏”,诏即王的意思。六诏是: 蒙雟(今巍山北)、越析(今宾川)、浪穹(今洱源)、邆赕(今剑川)、施浪(今洱源东)、蒙舍(巍山北)。蒙舍地处六诏最南,又称“南诏”。唐高宗时置姚州都督府(治姚安),加强对西洱河地区的经营。7 世纪 80 年代吐蕃势力伸入洱海地区。唐朝为牵制吐蕃势力,就支持南诏统一六诏,时在唐开元年间。天宝年间南诏叛唐附吐蕃,并东西 2 爨,又攻取唐代姚州都

督府之地,把唐朝势力逐出云南。至 9 世纪最盛时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大渡

河以南、黔西及缅甸、老挝部分地区,北与吐蕃接界, 902 年为郑氏所篡, 建长和国。南诏亡。后经赵氏天兴国(928~929)、杨氏义宁国(929~937), 至 937 年政权落入段氏(白族)手中,建立了大理国。

自汉至五代千余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的越南北方地区于 10 世纪中叶脱离了中原王朝而独立。直至明初曾一度于其地置交趾布政司,前后仅 20 年。

宋辽金时期公元 10 世纪下半叶~13 世纪下半叶,中国分裂为好几个政权,在中原的有宋、辽、金、夏,在边区的有大理、吐蕃和西州回鹘、哈喇

汗国、西辽。

北宋因五代梁晋汉周之旧建都开封,太祖时先后消灭了割据南方的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诸国。至太宗初,吴越、漳泉献地,太平兴国四年(979)灭北汉,建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王朝,疆域基本上沿袭了五代十国后期的范围。唯自唐代以来据有陕北河套的党项族,时叛时降,宋朝始终未能统治到这一地区。至 11 世纪遂发展成为西夏国。宋神宗时代(1068~ 1085)曾锐意开疆拓土,但收效不大。陕西方面对西夏仅得收夏绥州和银州的一部分(今绥德、米脂一带),又取唐代为吐蕃、西羌所据的今甘肃陇西地,置熙、河、洮、岷、兰等州。至哲宗元符时(1098~1100)才进一步开拓到湟水流域。西南方面则将今湘西、川南一些诸蛮羁縻州收入版图,建为州县。

辽朝南以雁门山关、大茂山和白沟河下游(今白沟镇、霸县、信安镇一线)与北宋分界。北以西北路招讨司、乌古敌烈统军司统辖漠北诸部族,北界在今蒙古国和俄罗斯边界之北,东循外兴安岭至海,东面据有渤海国故地, 南面跨越鸭绿江、图们江有今朝鲜东北部。黑龙江下游的室韦诸部和松花江流域的女真诸部,均为其羁縻地区。西境辖有阿尔泰山地区的粘八葛部。初期建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圣宗统和二十五年

(1007)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公元 1114 年属部生女真完颜部起兵反辽,次年建国号金,10 年以后(1125)即为金所灭。此前一年即 1124 年,辽宗室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部西迁。1131 年至起儿漫(今乌兹别克克尔米涅)称帝。后迁都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楚河南岸),史称西辽或黑契丹。其盛时版图西至阿姆河,北至巴尔喀什湖北岸、乌伦克河为界,其东以役属畏兀儿与西夏接壤,南至昆仑山与吐蕃诸部邻接。

西夏初据夏州,旋迁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 1020 年迁都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市),筑城居之,升为兴州。1033 年升为兴庆府。其疆域盛时西至古玉门关,北至今额济纳旗和后套地区,南至祁连山,东有河套至陕北的横山,先后与宋、金分界。

上节提到的西州回鹘,以高昌(今吐鲁番东南 40 公里)为都城,其疆域西面开拓至龟兹(今新疆库车)以西阿克苏、乌什一带,西北界天山、北包准噶尔盆地,南隔塔里木盆地与于阗为邻,东至甘肃与西夏分界,东南以阿尔金山与黄头回纥(居阿尔金山南、青海北部)接壤。

喀喇汗国又称黑汗王朝,建都八拉沙衮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由于建国时间较长(840~1212),前后疆域变化较大。今以公元 1009 年合并于阗李氏王朝以前情况而言,其版图东至阿克苏、拜城间,与西州回鹘以荒山、沙漠为界,东北隔准噶尔盆地为西州回鹘,北至巴尔喀什湖,西北至锡尔河、阿姆河下游,西南抵阿姆河,南至葱岭与于阗相望。

公元 1115 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崛起于松花江支流阿什河(金时称按出

虎河)。 1125 年灭辽, 1126 年灭北宋, 1142 年与南宋罢兵议和,成为北中国一大强国。初都按出虎河上的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 1153 年迁都燕京,建号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隅)。1214 年避蒙古兵锋, 迁都南京开封府(今开封市)。其疆域南以淮水、秦岭与南宋为界,东至日本海,东南与高丽接壤,西邻西夏、吐蕃、略如北宋旧界,北边东段抵外兴安岭。西段有蒙古高原诸部,在金代屡为边患,为了防御蒙古入侵,熙宗

(1136~1148)初年即有婆卢火在北部边境上修浚界壕之举。以后大定年间统一经画,至承安三年(1198)修成界壕(一作边堡,即在要害处修筑城堡) 一条,东北起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向西南沿大兴安岭迤逦而西,再沿阴山西至后套,全长约 1500 公里。其东段尚有遗迹可寻。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市),其疆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东南沿海的澎湖列岛始见于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当时属晋江县(今泉州)。西南方面,唐代的蒙氏南诏国,历经 250 余年,于 902 年为郑氏所篡夺,后又为

赵氏、杨氏所夺,先后改国号为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至公元 937 年又为白蛮大姓段思平所取代,建号大理,辖今云南除昭通东北数县外全境、四川大渡河以南,贵州西边数县,西南面还远及今缅甸、老挝辖境和越南、泰国各一部分。而吐蕃自 9 世纪中分裂后,成为青藏高原上许多分散的部族, 历史上仍称为吐蕃或西蕃。

元明清时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又一次扩展时期。其与汉唐不同者, 是由边区少数民族占有了全部汉族地区的统一帝国。正因为将广大边区加入了统一大家庭,故其所建帝国的疆域十分辽阔。本文述及的元朝疆域是指元朝皇帝直接统治的版图,不是指整个蒙古帝国。

元帝国统一前,中国分成 7 个部分:蒙古高原诸部、西辽、金、西夏、南宋、吐蕃、大理。13 世纪初,蒙古部统一了蒙古高原。公元 1206 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此后至 1279 年蒙古先后征服西辽、西夏、金、吐蕃、大理,最后灭南宋。元世祖忽必烈以前,自成吉思汗至蒙哥汗(宪宗),蒙古帝国以蒙古高原为根据地。窝阔台汗以后建都于鄂尔浑河上游的哈喇和林。1259 年蒙哥汗死。次年忽必烈即大汗位于漠南的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1264 年改汉地燕京为中都,

1267 年改筑中都新城于旧城东北(即今北京城前身),遂定都于此。1271 年改国号为大元,次年改中都为大都。从此这个政权便继承宋金成为中国史上一个中原王朝。

当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南宋时,蒙古帝国已分裂。西辽故土在元朝和窝阔台、察合台二汗国三方争夺之下,结果大部分为察哈台汗国所有。今新疆地区的大部分在 13 世纪时属于元朝直辖,元世祖曾在阿力麻里(今霍城县水定镇西北)、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火州(今吐鲁番东南)、斡端(今和田)等地设置行政机构。但 14 世纪以后,这些地区终于被并入察合台汗国。

元朝在东北置辽阳行省,其南界抵达辽东半岛南端,东南与高丽接壤。元与高丽边界线东段,一度曾达铁岭(令朝鲜元山南), 13 世纪末,双城

(今朝鲜永兴)以南为高丽收复,此后遂以双城为国界,西段一度以慈悲岭

(今朝鲜黄海北道中部)为界山,以后又恢复到元初以鸭绿江南岸一部分辖境为界。东至于海,在黑龙江口奴儿干地置征东元帅府。1286 年前还征服了今库页岛上的骨嵬。在北方设置了岭北行省,辖有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西伯利亚中部和中国内蒙古东部、北部和黑龙江部分地区。西南方面统一吐蕃地区(包括今藏、青大部、川西以及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部分地),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和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属中央宣政院统辖,使青藏高原第一次成为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1254 年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辖境除今滇及黔、川部分地外,南界还到了缅甸、泰国境内。脱离了中原王朝数百年之久

的云贵高原又加入了统一的大家庭。在海疆方面第 1 次在澎湖列岛设立行政机构巡检司,属晋江县(一说属同安县)管辖。

1368 年元顺帝在北伐的明军威逼之下,北遁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明兵进入大都(今北京市),元作为中原的统治王朝至此结束

(残余势力保据漠北,史称北元,1402 年后改称鞑靼)。继之而起的明朝直接统治了原来的南宋、大理和西夏、金的大部分地区,对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吐蕃地区则采用羁縻统治的方式,漠北仍为蒙古后裔靼鞑、瓦剌所有。今新疆地区为察合台后裔亦力把里的领土,而介于亦力把里和甘肃之间的嘉峪关以外哈密等卫,则也在明朝的羁縻统治之下,其版图远较元朝为小。

明初洪武年间,北界大致维持在阴山、大青山和西拉木伦河一线。永乐初年弃西拉木伦河以南的北平行都司诸卫所于兀良哈,又内移捍卫河套地区的东胜卫,宣德初又弃守建立于元上都故址的开平卫,至嘉靖中叶,遂尽弃河套,形成以长城(时称边墙)一线为限的北界。

东北方面,明初疆域到达了黑龙江口和库页岛。1409 年(永乐七年)在黑龙江口的特林地方设置了奴儿干都司,下设 130 多羁縻卫所。1413 年(永乐十一年)、1433 年(宣德八年)中央两次派大员至该地巡视,并建永宁寺碑。两碑至今尚存。至万历年间(16 世纪下半叶)增至 384 个卫。以后控制日衰,16 世纪末至 17 世纪初,居于今浑河、苏子河流域的建州女真酋长努尔哈赤崛起,统一女真诸部,原建立于诸部的羁縻卫所遂归消亡。1616 年努尔哈赤称帝,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为根据地,建国号为金(史称后金)。未几即攻破辽东边墙,占领了辽东都司的大部分土地。

西北方面在洪武、永乐年间,明朝势力最远到达了新疆东部的哈密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在该地设置了哈密等 7 个羁縻卫。15 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瓦剌和吐鲁番的侵扰,1529 年(嘉靖八年)明朝放弃了这些地区,退守嘉峪关。

明朝在今藏、青、川西置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并分封阐教、阐化、辅教、赞善、护教五王;在今阿里和拉达克设有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封建古格等三王。明朝前期滇省辖境很大,在今国境外的有缅甸、木邦、孟养、大古刺、底马撒等宣慰司在今缅甸境内,有老挝宣慰司在今老挝境内,有八百大甸宣慰司在今泰国境内。但明朝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力比较薄弱,不同于内地土司。万历以后基本上都脱离了与明朝的羁縻关系。此外, 1407 年(永

乐五年)又将宋元以来安南地(今越南北、中部)收入版图,设置府州县 200 多个,统以交趾布政使司,推行与内地完全相同的统治。当地于 1427 年(宣德二年)撤兵弃守。明统治越南北、中部前后凡 20 年。

明在澎湖设置的巡检司置罢不常。嘉靖以后台湾岛上先后已有汉人林道乾、林凤、颜思齐、郑芝龙等建立过政权。17 世纪 20 年代为荷兰人、西班牙人所据。1661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设置了府州县,沿海漳、泉、惠、潮等地人民大量移入,对台湾的开发影响很大。

清代疆域的形成是秦汉以来中华各兄弟民族长期交往、融洽的结果。清代的统一不仅是依靠军事力量的强大,主要是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 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清代的疆域是由 3 大部分组成的:以狩猎为主的女真区、以畜牧为主的蒙古区和以农业为主的明朝区。

清代先世是活动在明朝边墙以东的建州女真部落之一。16 世纪下半叶开

始逐渐扩张,统一了建州女真,又并吞了海西、东海诸部。1616 年建国号为金,旋即起兵反明,占领了辽东都司的大部分土地。1636 年改国号曰清。1644 年明亡于李自成农民军,清军在击败农民军后乘机入据北京城,建立了继承明代的中原王朝。此后在大陆上的南明势力,经历了 20 年相继被扑灭。又

20 年至 1683 年,统治了台湾岛 22 年奉明正朔的郑氏政权亦被攻破投降,设

1 府 3 县于岛上,隶属福建省。于是统一了明朝全部疆土。

清朝合并蒙古诸部及其统治下的回部、西藏、青海等地,历时达 130 余年之久。17 世纪 20~30 年代,漠南蒙古诸部先后归附后金。17 世纪下半叶, 活动在天山北路的准噶尔强大, 1688 年袭击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喀尔喀部众降清,移牧漠南。1690 年准噶尔又进扰漠南,清兵开始反击,准噶尔败退。1696 年破准噶尔于漠北,次年喀尔喀蒙古还牧漠北,漠北遂入版图。套西、青海和硕特蒙古于 1688、1698 年先后降清。1717 年准噶尔夺和硕特部所据西藏,1720 年清军护送达赖入藏,准部败退,西藏入清。1755 年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本部,未几又叛,1757 年再次平定。1759 年又平定本在准噶尔统治下乘准部覆灭、图谋独立的天山南路的回部(维吾尔)。于是天山南北路全入版图。至是, 17 世纪以前的明朝、女真诸部和东西蒙古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帝国。

18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中叶,即乾隆中叶至道光初期是清朝疆域极盛时期。道光以后,外来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遂使疆土日蹙,这是近代中国疆域变迁的一大特点。

在清太宗时代(1627~1643),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整个黑龙江流域东至库页岛本已收入清朝版图。17 世纪 40 年代清兵主力入关经略汉地,俄罗斯势力乘机侵入这一地区,在石勒喀河北岸原蒙古族茂明安部牧地建尼布楚城(今涅尔琴斯基),在黑龙江北岸原索伦部达斡尔族地建雅克萨城(令阿勃巴金),甚至到额尔古纳河东岸立寨,作为侵略的据点。清廷在平定台湾、三藩之后才用兵抗击俄军的侵略, 1685 年攻下了雅克萨。但其时准噶尔势力正在向东扩张,清廷只得放弃尼布楚和石勒喀河流域,于1689 年在尼布楚与俄罗斯订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西面沿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和格尔必齐河为界,北岸以外兴安岭为界,东面乌第河以南、外兴安岭以北为待议地区。以后俄国人向东发展,待议地区为其所占。19 世纪前期(清嘉庆、道光时),俄人侵入外兴安岭。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人强迫清政府订立瑷珲条约(1858),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 60 万平方公里土地

割让给俄国(仅瑷珲对岸江东 64 屯中国仍保留居住权,义和团运动后,亦为其侵占),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土地改为中俄共管。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又将乌苏里江以东 40 万平方公里土地也割让给帝俄。唯库页岛自 18 世纪中叶

俄日已分自南北擅自输送囚犯或移民其地,清廷置之不问。但 19 世纪前期土人仍向三姓副都统(驻今黑龙江依兰)纳贡,自北京条约割弃乌苏里江东岸后,始断绝关系。1875 年日俄协议,俄以千岛群岛换日占库页岛南部,遂占有全岛。1905 年日俄之战,俄国战败。又割让北纬 50°以南于日; 1945 年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全岛又归苏联(今俄罗斯)。

  1. 世纪 20~30 年代,漠南蒙古归附后金。1696 年清军大战准噶尔于漠北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图拉河上游南岸),准噶尔撤退。次年,先已附清的喀尔喀蒙古还牧漠北。此后中俄间遂存在一条蒙古高原与西伯利亚间的边界,但未经划定。1727 年中俄订立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

中俄中段边界东起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口对岸的阿巴该图界碑,西经恰克图循色楞格河北分水岭和萨彦岭,至沙宾达巴哈山口止。此后遂相沿为清一代北界。辛亥革命后,喀尔喀蒙古独立,唐努乌梁海为沙俄所占领,此线中段、东段至今成为俄蒙边界,西段成为俄罗斯图瓦自治州的北界。

  1. 世纪中叶清廷平定准部、回部时,俄国势力还未到达中亚。当时葱岭

(帕米尔)以西诸游牧部族和一些封建小国相继降清,成为藩属。清廷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准、回 2 部旧地,以巴尔喀什湖北岸、楚河中游、塔拉斯河下游与藩部左右哈萨克为界,西南以葱岭、喀喇昆仑山与藩部布鲁特、藩属浩罕、拔达克山、博格尔相接。19 世纪沙俄侵入中亚,清朝的藩部属国先后被占,遂即发生了中俄之间的西北边界问题。1864 年沙俄乘新疆内部战乱,要挟清廷签订了“塔城条约”。1871 年又乘乱强占伊犁,至 1881 年归还伊犁时,又签订了“改订伊犁条约”。以此二约为根据,又陆续签订了许多分段具体界约,陆续都被割去若干领土。最后于 1884 年订立“喀什噶尔界约”,中俄西北边界才划定。但此约所定边界南止于乌孜别里山口,自此以南的帕米尔高原并未具体划定,条约只说自下中国界向南,俄国向西南。此后俄国又擅自占领了乌孜别里山口以南包括东南方面的大片帕米尔,英国也从阿富汗向北侵占了部分帕米尔。1895 年英俄在伦敦订约私分帕米尔,中国政府始终未予承认。

中印边界上的重大变迁分东西二段。西段喜马拉雅山以北的拉达克地区,原是西藏的一部分,首府在列城。1842 年西藏地方政府和克什米尔订约, 将拉达克地区让与克什米尔。清政府未予承认。19 世纪 70 年代英国取得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即随同被占。东段原以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为界,门隅、洛瑜、察隅三区皆在西藏界内。终清一代沿袭不变。至民国初年, 1913~ 1914 年英国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西姆拉会议上搞了一个基本上以喜马拉雅山脊为界的麦克马洪线,未敢公开。1940 年英国乘中国抗日战争之际,侵占了传统边界以北部分地区,当时中国政府曾提出抗议。1951 年印度政府乘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时侵占了所有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包括长期以来西藏地方政府设官征税、以达旺为首府的门隅地区。

中缅和中越边界在 19 世纪后期也有过变迁,那是英法帝国主义在吞并了

缅甸、越南后,图谋继续扩张所造成的。英国在 1885 年灭缅甸后不久即吞并了一些本来并不属于缅甸介于滇缅之间的木邦、孟养等土司,进一步又占了中国腾越厅、永昌府、顺宁府一些边境,经 1894 年中英伦敦条约、1897 年续议缅甸条约两次订约,1898、1899 年勘界,才划定了北段自尖高山向南至南定河、南段自南卡江至澜沧江的两段边界;自尖高山以北为北段无约未定界,自南定河至南卡河为南段有约未定界。但 1900 年后又继续占领中国茨竹、片马、班洪等地,抗日战争时强迫中国接受。1941 年换文确定。因未正式树立界碑,故仍称未定界。1948 年缅甸独立, 1950 年与中国建交,1960 年中缅签订友好条约,同年签订了互谅互让的边界条约,缅方归还了中国片马、古浪、岗房三地,中方对 1897 年约定由中国保留主权而由缅方永租的猛

卯三角地放弃主权,移交缅甸,解决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法国在 1884

年占越南后,至 1895 年与中国划界,又将原属云南临安府南境的勐蚌、勐赖、勐梭和衙门坡,普洱府属车里宣慰司的勐乌、乌得等地划归越南。

海疆方面,英国于 1842 年通过江宁条约强占香港。1860 年通过北京条约强占九龙老界。1887 年又在英帝主持下,迫使清廷将澳门永租给葡萄牙。

日本于 1895 年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澎湖(见台湾省)。1898 年德国强租山东胶州湾,俄国强租奉天旅顺、大连,法国强租广东广州湾,英国强租九龙半岛及其附近岛屿称为新界,又强租山东威海卫。1905 年日俄战争后旅大、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胶州湾相继皆为日本所占。胶州湾于 1922 年收回,威海卫于 1930 年收回。台湾、澎湖、旅大及广州湾皆于 1945 年收回。

1984 年中英议定,香港、九龙定于 1997 年收回。1987 年中葡议定,澳门定

于 1999 年收回。

南海诸岛本为中国广东海南岛渔民远海捕捞栖息之所。清季以后,日、法等国企图侵占,未能遂愿,至二次世界大战中乃为日本海军所占, 1945 年日本投降后由当时中国政府派舰巡逻,测绘、定名,重申主权。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dai zhengqu yange

中 国 历 代 政 区 沿 革 ( changes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ese dynasties)可分为下列 4 个时期:

郡县制的萌芽和确立为春秋中期至秦汉时期。中国商周时代实行分封制,即采取“封建邦国”的办法进行统治。商王及周天子除王畿附近的土地由自己直接统治外,其他土地和人民都分封给大小各级领主,作为他们的采邑。各领主在自己封地内独自为政,在整个王朝疆域内无所谓地方行政区划。春秋中叶后,有些诸侯国逐渐强大,开始发展中央集权,就将新开拓的疆土, 或从私家剥夺来的土地,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君主直接统治,于是开始出现了地方行政区划。

最早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县。据现有的文献记载,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例如楚文王时(公元前 689~前 677)灭申(今河南南阳)、息(今息县西南)2 国为县。秦武公时(公元前 697~前 678)灭邦戎、冀戎地置邽县(今甘肃天水市)、冀县(今甘谷县东)。以后晋、齐、吴等国都有设置。不过那时的县已不仅设在边区,还有设在经济发达、交通冲要的地方。如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 514)在汾水流域一次就置了 10 个县(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其中平阳和杨在战国时为重要商业都会。吴国在今江苏镇江市置朱方县,也是地处交通冲要。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不过早期的县和战国以后的县有所不同:一是保留着分封制的残余, 如可以分赐给臣子,县尹可以世袭,食县邑可以互换等;二是县的大小差别很大,大至如楚灭陈、蔡那样中等国家后以一国为一县,小至齐国的县约等于一乡,而以相当于一邑之地为最多。

郡的出现也在春秋而较晚于县。初期皆设于边远荒僻之处,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故春秋末赵简子誓师,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的说法。战国时各国所置郡亦多在边区。一郡之长称守,由将军充任,可征发一郡兵力,进行征伐。一县之长称尹、公、大夫,后又称令。以后边郡地大,遂分置数县;内地事多,数县上置郡以统之。以郡统县的制度才逐渐确立,郡县大小也渐趋一致。这种制度可能始于三晋。如魏上郡领 15 县,赵上

党郡领 24 县、韩上党郡领 17 县。以后秦、楚、燕皆相继效法,不过整个战国时代郡县制和采邑制始终同时存在。至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正式成为全国划一的地方行政区划。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并天下时为 36

郡,以后在南北新开拓的疆土上增置和原有郡的分置,至秦末约有近 50 郡。

楚汉之际又有分析,至汉初约有 60 郡,大部分属于当时的“异姓七国”。汉高祖在消灭异姓七国过程中,又建立了“同姓九国”。至末年同姓九国和异姓中剩下的长沙国共占有 40 余郡,汉天子所自领者仅 15 郡。以后经文帝、景帝、武帝时多次中央镇压诸侯叛乱的战争,并推行了一系列削弱诸侯王国封土和特权的政策,至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汉尽收诸侯支郡;一国便只领一郡,王国与郡自此在行政区划上处于同一级别。武帝以后,由于推行“王子封侯别属郡”的政策,王国封域不断缩小,汉郡不断扩大,至西汉末年大郡领县至三、五十,大国最多领十余县,小国仅三、四县,级别虽同, 实际上则郡大国小。

武帝时一方面开疆拓土增置了许多郡,一方面将内地的郡分小。至公元前 108 年时达 110 郡(国),以后逐步省并,至公元前 46 年弃海南岛上的珠

崖郡后为 103 郡,一直维持到公元 2 年不变,即《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

103 郡国制度。王莽时又增至 125 郡。东汉初大施省并,公元 140 年时为 105 郡(国),成为东汉一代较稳定的制度。40 余年后至灵帝中平后及献帝时代, 皆有所增析。西汉时还曾在西域地区设置军政合一的西域都护府进行统治, 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东汉也曾两度复置西域都护。

秦代一郡置守(主民政)、尉(主军事)、监(主监察)三员。西汉省监,监察事务由中央派员直接主持,每郡仅守(后称太守)、尉(后称都尉) 二员。边郡因军事需要一郡有二个以上都尉,管理少数民族的又称属国都尉。东汉内地郡省都尉,军事由太守兼管。边区仍保留都尉,并将属国都尉权力扩大,分辖一部分县,“冶民比郡”。故东汉时郡一级政区有郡、王国、属国都尉三类。

秦县约近千个。《汉书·地理志》所载西汉末公元 2 年制度有县 1 587

个,东汉初省并 400 余,至《后汉书·郡国志》所载 140 年时制度为 1 180

县。西汉时县级区分 4 类:县、侯国、邑、道。列侯所封食邑为侯国、皇太后公主所封食邑称邑,境内有少数民族的称道。侯国的长官称相,县、邑、道均称令(万户以上)、长(万户以下)。东汉时县一级的还有公国,其余同西汉。

州郡时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战国时代人们把所知的地域范围划分为 9 个区域,即人们常说的大禹九州。九州的名称,说法不一(见表)。汉后经学家认为《禹贡》九州是夏制,《周礼》是周制,《尔雅》是殷制。《吕氏春秋》是杂家就不加理会,其实夏商周时代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制度。

汉初中央直辖仅 15 郡,故省去秦制郡监,吏治由中央直接派丞相视察。

武帝时增至 110 郡,于是在公元前 106 年(元封五年)将京畿附近 7 郡以外全国的郡国分成

战国时代的“九州”

《尚书·禹贡》

雍 梁 冀 豫 青 徐 荆 扬 兖

《周礼·职方》

《尔雅·释地》

雍 冀 豫 青 荆 扬 兖 幽 并

雍 冀 豫 荆 扬 兖 幽 并 营

《吕氏春秋·有始览》

雍 冀 豫 青 徐 荆 扬 兖 幽

13 个区域。这个区域称部,每部派一刺史(刺即监察之意),巡视吏治,故称刺史部。为了给每个刺史部取个名称,即借用了《禹贡》九州加上《职方》

的 2 个州名,共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幽、并 11 州,不

过将雍州改称凉州,梁州改称益州。另有 2 个不在《禹贡》范围内的刺史部,

即最北的朔方(河套)和最南的交趾(岭南),共为 13 个刺史部,俗称十三

州。其后又将京畿附近 7 郡置司隶校尉监察,称司隶校尉部。故西汉有 14 个监察区。东汉初年,匈奴南侵,省朔方入并州,改交趾为交州,加上司隶校尉部,共 13 个监察区,俗称十三州。同时加重刺史的职权,不限于监察, 并有黜陟之权,然仍未干预地方行政。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了加强地方权力,以便镇压起义军,于公元 188 年(灵帝中平五年)以中央“九卿”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民,不仅有省察、举劾、黜陟权,同时还有兵权和治民之权。于是州逐渐形成为郡县以上一级行政区划,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

三国魏据黄河流域有司、豫、冀、兖、徐、青、雍、凉、并、幽、荆(西汉荆州北部)、扬(西汉扬州北部)12 州。孙吴占有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 有荆、扬、交 3 州。蜀汉占有今四川和陕西汉中盆地置益州 1 州。故三国共

有 16 州。孙吴末年分交州为广州(今广东、广西),曹魏灭蜀,分益州为梁州(今四川东部)。西晋初年分雍州为秦州,分益州为宁州,分幽州为平州。至 280 年平吴统一,将南北荆、扬合一,全国共为 19 州。以后又从荆、扬 2

州分出今闽、赣地置江州,分荆、广 2 州今湘东和粤东北置湘州,至西晋末

年共 21 州。

西晋末永嘉之乱后,北方在十六国统治之下,往往在各自统治所及的较小区域分设许多州,于是州的设置开始发生混乱。东晋时有十几个州,南朝宋、齐有 20 余州,到梁朝后期竟增至 107 州。陈朝疆土狭小,仅长江中下游

南岸和珠江流域,却有 42 州(一说 64 州)。北魏统一北方后,初年有一二

十州,至孝文帝太和中有 38 州,太和后增置益滥,末年竟达 80 余州,东西

魏时乃至有 110 余州。所谓“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至 580 年(北周大象二年)有州 211 个。南北朝前期共有州五六十,末年竟

达 300 余。州制之滥,至此已极。州既如此,郡亦相同。郡置之滥,北朝胜

于南朝。南朝前期约有郡 270 余,后期增至 350 余郡。北朝前期有郡 500 左右,至后期约有六七百郡。

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州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南朝齐在汉中地区有45 个郡,“荒或无民户”。有的两个州、郡合治一地,称“双头州郡”,故

实际上州直辖县,郡同虚设。实行了 400 多年的州郡县三级制已完全丧失了原意。

东晋南朝时还有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即侨州郡县。永嘉之乱后, 中原人民纷纷流徙,大部分渡淮南迁,也有一小部分迁往辽东和河西地区。当地政府为了招抚流民,安置世家大族,即就地按原来籍贯的州郡县名设置政区,称为侨州郡县。因为南徙至长江流域的人口最多,故侨州郡县多集中在中游的政治中心荆州(今湖北江陵)附近和下游的政治中心扬州(今南京市)附近,其次是 3 条南北交通线上,长江上游的汉中至成都,中游的襄阳至江陵,下游沿岸的今当涂、扬州至常州一带。

道路时代为隋唐五代两宋时期。上文提到州郡县三级制到了南北朝后期已经混乱到了极点,郡一级形同虚设,地方行政制度已至非改不可的地步。

隋朝建立后,于 583 年(开皇三年)罢天下郡,以州领县。589 年平陈,统一南北,将州县两级制推行至全境。607 年(大业三年)又改州为郡。从此州即是郡,郡即是州。《隋书·地理志》称是大业五年的制度,故以郡领县。共有郡 190,县 1255。县的基本数字无大变化,而县级以上机构却大大精简。隋朝实行州县制共 24 年(583~607),而实行郡县制共 11 年(607~618)。然而大家都以为隋朝推行郡县制,这是受了《隋志》的影响。唐初又改郡为州,恢复了州县制。以后在 742~758 年(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间又曾一度改州为郡。唐一代近 300 年中实行郡县制仅 16 年,基本上是州县制。唐代州

一级行政区划中还有府。先是 713 年(开元元年)升首都雍州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为河南府。以后又陆续升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驻跸过的州为府。如升并州为太原府,升岐州为凤翔府,升益州为成都府,升蒲州为河中府,升荆州为江陵府,升梁州为兴元府,升华州为兴德府,升陕州为兴唐府等。五代十国时期各国首都和陪都均升为府。

宋代升州为府的情况更多了,除了首都、陪都外,凡是皇帝诞生、居住、巡游过的地方以及地位重要的州,都升为府。北宋宣和末全境有 38 府,南宋

境内有 20 余府。府虽与州同级,但地位略高于州。当时黄河、长江流域一些重要城市所在地几乎都置了府,到了明清时代大部分二级政区都置为府。

五代两宋时地方行政区划中还出现军和监,军在唐时是军镇,原属军事系统,只管军队,将领称使,多设在边区。五代时军事行动频繁,军不仅管兵马,也辖土地民政,宋代沿袭五代制度,演变成地方行政单位,在今山西、河北、陕西沿边多设军。小的由知县兼军使,大的则由京官带原衔知军。监是由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专业管理机构,对国家财政收入关系很大,地方官无法兼管,故划出一定区域由监官管辖,变成地方行政单位。军监有领县不领县两种,领县的与府州同级,不领县的与县同级。领县的军监虽与府州同级,但一般地位低于府州。所以宋代县级以上政区有府州军监四类。

唐代有 300 多个府州,1 600 余县。宋代疆域远较唐代为小,但府州军

监总数也有 300 余,1 200 多个县级政区。面对这样庞大的府州,中央无法进行直接的统治,但又不愿在府州以上再增加一级行政机构,怕扩大了地方权与中央抗衡。于是就设计了一种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即所谓道路制度。

唐代初年根据自然山川形势将疆土分为关内(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河套)、河南(当时的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当时的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陇右(陇山以西)、山南

(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间地)、江南(长江以南)、岭南

(五岭以南)、剑南(剑阁以南)10 个区域,称为十道。神龙二年(706) 开始曾设过“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抚使”、“十道按察使”,皆由中央临时派遣,不常置。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 15 道,即将关内道分出首都长安附近地区为京畿道,河南道分出陪都洛阳附近地区为都畿道,又分山南为东西 2 道,江南为东西 2 道,另增设黔中道(今贵州一带),共 15 道。每

道置采访处置使,专检察非法,如汉刺史,就成了 15 个监察区。安史乱后, 监察权为节度使所兼,独立的监察区就不存在了。

中唐以后又出现了节度使区域。唐初沿袭北朝以来的制度,在军事要地设置总管,旋改称都督,管辖几个州的军事。以后为加强防务,给边境诸州

的都督带使持节(节是权力的凭证),以增加其权力,称为节度使。开元时有沿边八节度使。天宝时有沿边九节度使(即范阳、平卢、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剑南、安西、北庭),一经略使(岭南)。安史乱后,内地也遍设节度使,大者领州十余,小者也有三、四。节度使职权也由原来只管军事, 发展为总揽一区的军、政、财、监大权,位尊权重。节度使所辖地区称镇、方镇、节镇、藩镇或道,比较不重要的地区则置观察使或防御使、经略使统辖一道,从而形成了道(镇)、州(府)、县三级地方行政区划。唐朝后期全国有四、五十个镇,除首都京兆府和附近几个州和陪都河南府外,其余府州均属方镇。

唐代前期国势强盛,先后灭了东突厥、高昌、薛延陀、西突厥、高丽, 其余边疆少数民族也纷纷归附。为了加强这些地区的统治,唐朝政府仿效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建制,采取了都护府和羁縻府州的制度。羁縻府州是由唐朝政府任命当地少数族首领为都督刺史,颁发印信,可以世袭。各边地共设置了 800 余羁縻府州,分别由若干边州都督府和都护府统辖。开元、天宝年间有六都护府分布四边,安东都护府管辖东北地区,安北都护府管辖漠北,单于都护府管辖漠南,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安南都护府管辖越南北部地区及滇东南、桂西。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上述各都护府辖区也屡有变迁。

宋代初年吸取了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革除了藩镇的实权,诸州皆直属中央,节度使仅存空名而已。并将全国分成若干个称为路的区域,每路置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的财赋。以后转运使职权远渐扩大,兼及“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控制了一切地方行政事务,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真宗时(998~1022)考虑到转运使权力太重,于是设置了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和监察,安抚使主持一路军事,而转运使专理一路财赋和民政。所以宋代一路有三种长官:转运使(简称漕司)、提点刑狱使(简称宪司)、安抚司(简称帅司),总称监司。

北宋分路以转运使为主,初分时极不稳定。至道三年(997)始定为 15

路,天禧四年(1020)又分为 18 路。元丰八年(1085)定为 23 路。这 23 路是京东东、京东西、京西南、京西北、河北东、河北西、永兴军、秦凤、河东、淮南东、淮南西、两浙、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路。崇宁四年(1105)将首都开封一府置为京畿路。宣和四年(1122)宋金盟约,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地。于是北宋预置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不料金灭辽后未能践约,仅归还六州。所以北宋末年号称 26 路,实际上只有 24 路。

北宋所谓 18 路、23 路,均指转运使分路而言。宪司、帅司分路则不同。如河北转运使分东西 2 路,帅司因防御契丹需要分为大名府、高阳关、真定府、定州四路。宪司则合为一路。

南宋时因军事防御需要,分路以安抚使为主。在其秦岭、淮河以南全境内所分的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等 16 路,是指安抚使路而言、漕司、宪司分路则不同。如两浙安抚使分为东西路, 漕司则合为一路。

宋代的路有三种监司,各司其职,没有集权于一人一司,府州有事仍可直达中央。因而与魏晋的州和元以后的行省不同,不构成地方上一级行政机

构,仍实行州(府)县二级制。

辽代沿袭唐制,将全国分为 5 道。每道有一政治中心称府,建有京号。并以京号为道名,合称五京道。上京道辖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中心的契丹本土, 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波罗城)。中京道辖奚族本土,约今内蒙古老哈河上游和英金河、锡伯河流域、辽宁的大小凌河流域和河北省长城以外的滦河流域,治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东京道辖原东丹国地, 约今辽河、嫩江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地区,治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南京道和西京道大致即五代后唐割让给契丹的幽蓟十六州地。南京道辖约今海河、大清河以北、内长城以南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地,治析津府(今北京市西南);西京道辖约今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东南部分地,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

辽代在形式上沿袭了唐代的道制,但具体统治方法上却采用了宋代的路制,即每道设都总管府(帅司)、处置使司(宪司)和转运使司(漕司,各道名称不一),也是三权分立。道下分府州军城 4 类,另有隶属于州的州、军、城,实与县同级,这种制度为前所未有,为明清时代直隶州、散州的先声。

辽代还有 3 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一是头下军州,又作投下军州。这是贵族、功臣将在战争中掠夺来的人口,作为他们的私奴所建立的州县。按人口的多少,分成头下州、军、县、城、堡级次。一是斡鲁朵制。斡鲁朵是皇帝、皇后的宫殿、行帐所在。辽代共有 12 宫 1 府。以皇帝的私奴俘所建立的州县,属该皇帝的某宫(斡鲁朵)所辖,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头下军州。一是边防城。主要设置在西北边线上的州、军、城,总名边防城,为国防需要所置,不承担赋税。

辽代对北边原游牧部族不采用中原王朝传统的州县制,设立部族节度使、属国等进行统治。《辽史·地理志》记载,辽朝有五京、六府、156 州军城、309 县、52 部族、60 属国。

金代政区杂糅辽、宋之制,分路而治。前后有 17 路、20 路、19 路之分。每路置一都总管府,掌一路军事兼及民政。所谓 17 路、20 路、19 路,即以总管府分路。金代在并辽后,除以其发祥地为京师(后称上京会宁府)外, 又沿用了辽代上、中、东、西、南五京之制。侵宋占有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后,不久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市),以宋故都为南京开封府,以辽中京为北京大定府,上、东、西三京如旧,此一都五京各领一路。此外改北京路

(辽上京道)为临潢府路,分东京路为咸平路,河北东、西路因宋旧,并分其南部为大名府路,分宋河东路为南北 2 路,山东东、西路因宋之旧,分宋

陕西二路为京洮府、凤翔、鄜延、庆原、临洮五路。至大定中为以上 20 路。泰和五年(1206)并临潢府路入北京路,即为《金史地理志》19 路之制。另外还有转运使司,掌一路财赋;提刑使司(后改为按察使司),掌一路司法, 统军司,掌一路兵马。三者与都总管府分路不同,如总管府为 19 路时,转运司为 13,提刑司为 9,统军司为 3。此与宋制相仿。东北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设有曷懒路、婆速府路、蒲与路、速频路、胡里改路等,为地方基层行政单位,不领府州县,只辖猛安、谋克(300 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是军政合一的部落联盟组织),不在 20 路、19 路之列,金总管府路下辖府、州、军(后尽升为州)、县。据《金史地理志》载,金时有京、府、州 179,县 683。

行省时代为元明清时期。自元代开始,中国又实行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区划。最高一级为行省,故称行省时代。行省制度实起源于魏晋以来的行台, 原为中央(台、省)的派出机构。凡地方有事,临时代中央执行任务,事毕即罢。东魏北齐时曾分道设置过行台省。金代初年也出现过行台省制度,为时短暂。至末年外遭蒙古、西夏、南宋三方面进攻,境内到处发生农民起义, 所设行省渐多。蒙古入主中原,仿金实行行省制度。金代称行尚书省。元世祖时将尚书省并入中书省,故称行中书省。起初也是临时措置,后因军事征代的时间很长(从伐金到灭宋共 70 年),逐渐被固定下来。其职能也由只管军事演变为兼及民政,其长官也由中央官演变为地方官。这种演变大约完成于平宋以后。

元至元年间行省的设置和辖区都很不稳定。到 12 世纪末的大德年间才开

始稳定下来,全国分成 11 个区域。其首为中书省,即中央机构中书省直辖地

区,故又称都省、腹里。辖区相当今京、津 2 市、晋、鲁、冀 3 省及豫河北

部分和内蒙古部分地。另有 10 个行省:辽阳、陕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广、四川、云南、甘肃、岭北。辖区都很大。另以高丽国置征东行省,行省丞相由高丽王兼任。其性质与内地行省不同。

元朝末年,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维持地方治安的需要,又分出许多行省。如中书省分出山东行省,江浙行省分出福建行省等等。以后又成立了许多分省,如福建行省分出了建宁、汀州、泉州分省。总之,到了元末,行省制度已十分混乱。

明洪武初改革元代行省制度,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设都指挥使司主管一省军户卫所,另有主一省监察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因名称和辖区未改,故而习惯上仍称省。但元代的行省官制与中央的中书省相同,军民诸政由行省统辖,至明时遂改用地方官名称,且将一省之权分而为都、布、按三司。洪武十三年(1380)为加强皇权,罢中书省,六部直属皇帝。原属中书省的辖区也直属六部,名为直隶。明初建都应天府(治今南京市),即以中央直辖的相当今江苏、安徽 2 省和上海 1 市的地区为直隶,

也称京师。永乐时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市),即以相当今北京、天津 2 市和河北省大部分地区为直隶(京师)。原直隶改称南直隶,也称南京。自宣德以后,全国一直分为两京(或称两直隶)13 布政使司,即京师、南京、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合称 15 省。

一般省分都是一都指挥使司辖一省军户。但边区军户多民户少,甚至只有军户没有民户。一个都司鞭长莫及,于是增设了几个都司和行都司。明一代共有 21 个都司和行都司,除了 13 个与布政使司同名同治的都司外,还有

5 个行都司:陕西(治甘州卫,今甘肃张掖)、四川(治建昌卫,今四川西昌)、湖广(治郧阳府,今湖北郧县)、福建(治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山西(治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以及北直隶境内的万全、大宁都司和属于山东的辽东都司。另外还有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的奴儿干和统辖青藏地区的乌思藏、朵甘三都司,均属于羁縻性质。因而明代所谓一省并非仅指布政使司辖区,还要包括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辖区。如山东省不仅包括山东布政使辖区、山东都司辖区,还包括辽东都司辖区。因辽东都司的监察由山东按察使司管辖。

明初实行一省布、都、按三权分立,原为避免地方权重。不久由于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内忧外患,三权分立的局面不能应变。于是宣德年间开始将原来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巡抚地方的临时措施在关中、江南等处固定下来,作为常制。景泰以后又增设两广总督。嘉靖以后,全国普遍设有节制布、都、按三司的总督和巡抚。总督主理军务,比较固定的有蓟辽保定、宣大山西、陕西三边、两广四总督,而巡抚主民政、兼理军务, 每省都有,甚至一省有几个。故而总督、巡抚的辖区、驻地与三司并不一致。在明代督抚始终是中央派出的钦差大臣,与三司之间名义上仍是中央官与地方官的关系。地方上日常事务仍由三司管理。

总督、巡抚成为地方官实始于清。顺治年间曾实行一省一督制。康熙初年改为一省一巡抚,二三省一总督。乾隆中叶以后,确定全国 8 总督(直隶、两江、闽浙、湖广、四川、陕甘、两广、云贵)、15 巡抚(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成为定制。直隶、四川、甘肃三省由总督兼巡抚事,省区与督抚辖区趋于一致。至光绪时始有所增裁,如光绪十年(1884)置新疆巡抚。十一年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移驻台湾(1895 年因中日战争后割让日本而裁)。三十年裁湖北、云南 2 巡抚。三十一年载广东巡抚。三十三年增设奉

天、吉林、黑龙江 3 巡抚和东三省总督。至是为 9 总督 15 巡抚。明代一省之长为布政使,而清代一省之长为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位次于巡抚。通例一省置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各一,惟江苏省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分江苏(治苏州府、管苏、松、镇、常、太 4 府 1 州)、江宁(治江宁府、管江宁及长江以北诸府州)2 布政使司,但仍为一省。

清代边疆地区施行与内地不同地方行政制度,由中央委派重臣,授以将军、都统、大臣等官职,推行军政合一的统治。如东北地区设奉天(盛京)、吉林、黑龙江,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新疆设伊犁 5 个将军辖区。西藏、西宁设办事大臣辖区(办事大臣驻甘肃西宁府,辖青海地方)以及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辖的内蒙古盟旗,加上内地 18 省,共 26 个政区。清末为加强防务, 光绪十年(1884)建新疆省。十一年建台湾省,二十一年马关条约后,台湾割让日本。三十三年(1907)改原奉天、吉林、黑龙江 3 将军辖区为省。全

国共 22 省。辛亥革命后,撤销督抚。各省设都督、民政长分理军政、民政, 都督旋改称将军,又改督军、督办。民政长旋改称巡按使,又改省长。国民党政府时期各省设主席为一省之长。并改直隶为河北省,改奉天省为辽宁省, 又于边区增设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宁夏、西康 6 省,共 28 省。抗战

胜利后,台湾省归还祖国。并将战前东北 3 省地(伪满时分划为 18 省)分置

为辽宁、辽北、安东、吉林、合江、松江、黑龙江、嫩江,兴安 9 省,全国

共 35 省。

元代在行省以下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单位,其统隶关系如下表:

路—府—州—县

行省府—州—县

州—县

明代省以下行政单位有 2 项改革:一是撤销路一级,由省直辖府州县; 二是州分属省的直隶州和属府的属州,均省去附郭县。本县事由知州管辖。其统隶关系如下表:

 州

 

( 布) 县

 

 

 卫—所

( 都) 

 守御所

清代省以下各级行政单位基本沿袭明制,但也有改变:①废除以卫所管辖部分土地和军户的制度。②增加厅一级。厅原为府的分支机构,为了某种需要,由知府委派同知或通判一员驻扎在本府内较偏僻或新开发地区,其所辖区域即称厅。厅有 2 种,属省的称直隶厅(绝大多数不领县),属府的称散厅。③明代不论直隶州、属州均领县,而清代直隶州领县,属府的称散州, 不领县,由于直隶厅的长官同知、通判的地位高于知州,故清代省以下政区习惯称为府厅州县。其统隶关系如下表:

 州

 

府县

省 

州—县

厅

至于边区将军和大臣辖区下除了部分农业地区设置府州县外,还在内外蒙古、东北、青海、新疆等地建立盟旗制度。盟相当于府,旗相当于县。此外新疆还有回庄制度,以各级伯克治民,西藏则设营进行统治。

元明清时期还在西北、西南地区推行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土司制度,即设置按等级分为宣慰、宣抚、安抚、长官等司和土府、土州、土县的土司进行统治。土司除对中央政府负担规定的贡赋和征伐外,在其辖区内保持原有的统治机构和权力。明清两代曾在部分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国民党政府时期部分地区土司仍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司制度才彻底废除。

元明清时代除了上述地方行政区划外,还有一种介于省与路府州之间的“道”,实际上是省的派出机构。元代道分 2 种:一是宣慰司道,是协助行中书省治理部分路府州县的行政机构,一是肃政廉访司道,是主刑名监察事务的机构,都有各自的辖区。明代一省由布政使分出治理部分府州县的钱谷, 称分守道;由按察使分出主管部分府州县的刑名,称分巡道。清代沿袭明制, 长官通称道员。北洋政府时,曾分一省为数道,取消分守、分巡等名称,设置道尹。1928 年取消道制。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政府为了围剿苏区,曾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先在江西省推行,即将江西划分为几个区,置行政督察专员管理,辖区即称专区。以后推行至全国,大致相当明清时期的道。

民国初年撤废了府厅州制度,全改为县。由省直辖县。另有设治局(性质近似清代的厅)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国民党政府时期又增设市一级政区, 分院辖市(初称特别市,后改,如南京市、上海市、北平市、天津市、青岛市等)、省辖市(如杭州市、南昌市、福州市等)两种。据 1947 年建制,其统隶关系如下表:

Z - 图4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 dili

中国历史地理(historical geography ofchina)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人民的祖先很早就劳动、生息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不断地改造周围的自然界,使中国的地理环境在全新世以来约 1 万年的时间里起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这种变化幅度不甚显著。在中国各族人民相继进入新石器时代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及由此引起社会制度的种种变革和人们对自然界愈来愈多的索取,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对以下 3 方面,影响更为显著:

①自然环境。在中国历史时期中,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及其在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极其复杂,如气候、植被、河流、海岸、沙漠等方面均历经变迁(见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中国历史时期沙漠的变迁)。

②疆域和政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在历史时期劳动、生息的范围及其所建立的政权疆域和政区,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和政区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现今的疆域和政区是 4000 多年来以华夏族为主体政权与周围各族的部落、部族和政权长期融合中逐渐形成的(见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政区沿革)。

③ 社会经济环境。中国大约在 1 万年前就有了原始农业。以后随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以及因自然社会条件不同而造成各地区之间经济上的差异,剩余农牧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就成为社会的需要,商业活动也由此兴起并渐趋繁荣,于是相应地出现沟通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路线、商业聚落和城市,并不断地演变、发展(见中国历史时期北部农牧界线的变迁、中国历史时期主要农业区的变迁、中国历史时期蚕桑、植棉业和纺织业的分布和变迁、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中国历史时期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变迁)。

(邹逸麟 谭其骧)

Zhangguo lishi shiqi beibu nongmu Jiexian de bian- qian中国历史时期北部农牧界线的变迁(changesof boundary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animalhusbandary in Northern China in Chinese history) 在中国,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大部分就进入了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社会。不同族别根据自身所处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传统的影响,各有不同的侧重。后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农牧关系的一个特点,就是从事种植业的民族

和从事畜牧业的民族在地域上分离,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分工明显。这种地理上的界线,在历史时期由于民族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变化,有过较大的变迁。这种变迁又为中国地理形势(东、南临海,西部为青藏高原)所决定,主要发生在北部地区。

历史上中国北部农牧界线的变迁,大体上应从战国时代说起。战国以前, 从春秋上溯至三代,在黄河流域的各诸侯国之间,杂居着许多被称为戎、狄、蛮、夷的民族,有的从事狩猎,有的从事畜牧,与中原“诸夏”各国经营的农业区错杂而处。同时列国之间还存在不少瓯脱地带(即缓冲地带),既非农田,也不是牧地。因而很难说当时已存在着一条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的分界线。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开始,铁制农具的普遍推广,使种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恩格斯说:“铁促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

(《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当时各国竞相大力发展农耕生产,扩大耕地面积。秦孝公时商鞅“坏井田,开阡陌”,“辟草莱”,奖励垦荒, 农作耕地成片扩展,就是典型的事例。而原先杂居在中原地区戎、狄、蛮、夷也多被华夏族同化,进入农耕社会。黄河流域以农耕业为主要生产形式已基本确立,而北方草原地区民族仍然继续从事传统的畜牧业,于是出现了一条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的分界线。

《史记·货殖列传》关于经济区划的叙述,大致反映战国至汉初的情况。它将全国分成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4 个经济区。山东即关东, 泛指崤山、函谷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战国以来已成为农耕区了。山西本泛指崤山、函谷关以西,关中盆地和泾、渭、北洛河上游,西至黄河均在其内。但关中盆地自周秦以来的经营,已是“沃野千里”,“好稼穑,殖五谷”的农耕区。只是其北面的泾、渭、北洛河上游及其迤西一带,即西汉时代的天水、陇西、北地、上郡地区,春秋以来为戎狄所居,至汉初仍是一片以“畜牧为天下饶”著称的畜牧区。战国秦昭王所筑长城一线,当即当时农牧分界线。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火耕水耨,是比较落后的种植兼渔猎经济区。龙门、碣石以北是“多马、牛、羊、旃裘、筋角”的畜牧区。龙门即今禹门口所在龙门山。其北为黄河山陕峡谷,河西为陕北高原,河东为晋北高原。“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战国时赵武灵王虽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与匈奴为界,而林胡、楼烦故地仍以畜牧为主。碣石指河北昌黎碣石山,为燕国之地。燕昭王时,击破东胡,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独石口附近)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以拒东胡。今天在燕秦长城遗址沿线的古城堡中出土了一批与中原形制相同的铁制农具。可见当时东北农牧分界线大致即燕北长城一线。黄河上游青海湖以东的河湟地区,战国以来即为以射猎为业的羌人所居;河西走廊在西汉武帝以前是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的牧地, 都不是农耕区。

总之,从战国至西汉初年,自今青东河湟地区向东北经陕北、陇东的泾、渭、北洛河上游、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着燕秦长城至今辽宁境内,存在着一条农牧分界线。此线以北并非绝无种植业,如匈奴、羌人均有少量旱作物,然在整个经济生活中所占比例极小。至于新疆天山南北绿洲中很早有了农业,但在其本区内部以及与东部地区均为荒沙所隔,姑置不论。

秦汉时期上述农牧界线,由于中原王朝势力的扩展和汉民族大量迁入边

区到秦汉开始发生变化。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派蒙恬逐匈奴,取今河套包括鄂尔多斯高原的“河南地”,在这块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活动的“草木茂盛,多禽兽”的森林草原地带,设置了 44 县,并修筑长城。三十六年又迁三万家于北河(今河套乌加河)榆中地区。这二次大规模移民戍边的结果,将农耕区的北界推进至阴山以南一带。不久,始皇死,蒙恬被杀,接着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戍边者乘机逃回,匈奴渡河而南,与中原王朝以战国以来的故塞为界。

汉代初年,与匈奴以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南) 为界,大致即战国时代的农牧界线。到了汉武帝时代,北伐匈奴,复取河南地后,从内地迁去近百万的汉族人民安置在北部沿边诸地,设置了大批郡县

(见中国历代疆域变迁)。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末年山陕峡谷、泾渭北洛河上游、晋北高原以至河套地区,人口竟达 310 余万。如果不是开辟出相当数目的耕地,是无法维持其生存的(20 世纪 60 年代在今套西乌兰布和沙区内就发现过汉代垦区的遗址)。在河西走廊消灭了匈奴休屠王、浑邪王以后,设置了 4 郡 35 县,从今豫、鲁、冀、陕等地迁丢大批人口,兴修水利,开辟农田。西面拓疆至羌中,令汉人进入河湟地区,开垦屯田。总之, 自汉武帝以后,北部农牧界线大大地向北推进,除了中间有一块伊克昭盟部分草原外,西面已达乌兰布和沙漠和贺兰山、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北面已抵阴山山脉,东面仍沿着长城一线。

东汉初年因匈奴南侵,一度放弃了从河套至晋北的沿边诸郡。公元 50 年南匈奴降附,散居在西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一带。其中还杂有羌、胡、乌桓等族。西部羌人自东汉初年以来不断叛乱, 并向内地进犯。金城、陇西、安定、北地、上郡等地的汉人都从陕北、陇西一带迁至渭水流域。大批以匈奴、羌族为主包括乌桓、鲜卑等杂胡入居泾、渭、北洛河和山陕峡谷流域的沿边 8 郡,其结果必然突破了秦汉时代形成的农牧界线。据谭其骧教授估计,入居缘边诸郡的少数民族总数约在百万左右, 而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族人口却大量下降。新的农牧界线内缩的情况虽不甚明了,但沿边 8 郡大部分土地成为半农半牧或农牧交错区该是无疑的。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对边区的统治已无法维持,终于放弃了朔方、五原、云中、定襄、西河、上郡、北地 7 郡的全部和安定郡的一部分。同时也放弃

了桑干河上游代郡、雁门 2 郡各一部分,“百姓南奔”,“塞下皆空”。这

些地区几乎全为羌胡所居。三国时南匈奴 5 部 3 万余落,散居在汾水流域。

西晋太康年间又有匈奴 10 余万人居雍州。当时关中地区人口约百余万,而“戎狄居半”。大量北方民族的入居中原,阶级矛盾和民族予眉随之加剧,最后导致长达一百多年的十六国混战时期,农业人口大批死亡和流徙,耕地荒芜, 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北方各游牧部族入居黄河流域后,其中一部分已逐渐汉化,从事农耕,上党羯人石勒即为人耕奴。如匈奴后裔稽胡分布在“自离石(今山西离石)以西,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亦知种田《周书·异域传上》”。但大多数匈奴、鲜卑、氐、羌还保持着原来的部落组织,在其聚居地区,当仍从事畜牧业。即使由汉人建立的前凉政权所居河西走廊地区,也由于境内散居着大量鲜卑、氐、羌等族,畜牧业仍占相当重要地位。晋末洛阳匮乏,前凉以“马五百匹, Z - 图5布三万匹”为献。前赵兵锋逼临境下,前凉遣使称藩,献马 1500

匹,牛 3000 头,羊 10 万口。《西河旧事》说:“河西牛羊肥,酪过精好。”

其他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多以俘获牛羊为数。可见当时黄河流域北部地区,畜牧业已占有相当的比重,农耕地和牧地错居杂处,很难划出一条农牧界线了。

北魏至隋唐时期北魏时期再度将农耕区北界推进至河套地区。拓跋氏自迁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以后,就在五原(今包头市西北)和稒阳(今固阳)塞外进行屯田。4 世纪末迁都平城,又在今山西大同市周围“劝课农耕”,“为畿内之田”。在银川平原上引黄灌溉,兴办农业,大获其利, 并有余粮支援河套以北的沃野等镇。以后西魏、北周在河套、陕北地区不断增置郡县。隋代也设置了丰、胜等州,都反映了农耕区域的扩展。但这时期农牧转化的特点与西汉时期不同:①不是将少数民族赶走,迁入大批汉人, 而主要是原住此地少数民族的逐渐汉化。当然也还有少数汉人迁入。这种转化是极其缓慢的,在地域上也是逐渐扩展的。②鄂尔多斯草原经秦汉时代的过度开垦后,造成了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在当地特殊条件下,已出现了沙漠化的迹象,业经破坏了的生态环境再已无法恢复。如 5 世纪时,高原的西部“道多深沙”,南部出现了不少“沙丘”、“沙陵”和“沙溪”。在这些地区已无法再恢复农耕。例如北魏平定了赫连夏,并占有了秦陇以后,“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隋朝在河套地区进行屯田,而在其南的今鄜县、合川、泾川以南一带,却是“勤于稼穑,多畜饮”的农牧兼营区。由此可见, 自北魏以来,在新恢复的河套农耕区以南与传统农耕区关中平原之间,存在着一片半农牧或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带。

唐代在安史之乱以前在陇右、陕北地区设了许多牧监,发展国营畜牧业。麟德时(664~665)有马 70.6 万匹,开元时(713~741)有马 44 万匹。以

原州(令甘肃固原)为中心包括秦、渭、会、兰 4 州之地监牧地范围至广,

东西约 300 公里,南北约 200 公里。在晋北岚州(今山西岚县北)置内外厩

都使,管辖楼烦等 3 监,其中楼烦监最为著名。唐时鄂尔多斯地区先后为突厥,党项所居。以内附突厥部落所置的六胡州(后改置宥州,治今鄂托克旗南城川古城)地,以产马著称。在党项族所居的夏州(治今内蒙古乌审旗白城子)境内,人烟稀少,“所业无农桑,事畜马牛羊橐驼”。这时鄂尔多斯地区北部今库布其沙漠区内已经出现“库结沙”、“普纳沙”等沙地(《新唐书·地理志》、《贾耽四夷道里记》)。其南部今毛乌素沙地的夏、宥一带,更有“广长几千里”的流沙(全唐文 737 沈亚之《平夏》),夏州城外积沙,“高及城堞”(《新唐书·五行志二》)。上述已经沙漠化了的自然环境当然不可能再发展种植业,况且原来留居的就是游牧民族,必然继续进行传统的畜牧业。而与夏、宥 2 州相邻的胜州(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麟州(治今陕西神木县北)一带,“地甚良沃”(《元和志》)、“人至殷繁”(《会昌一品集》卷 14),已辟为农耕区,此两州正当今窟野河一线。夏、宥 2 州南界包有今横山、白于山地区,则当时的农牧分界线大致在今窟野河和横山、白于山以南一线。至于阴山以南黄河北岸,自唐中宗景龙时(707~709)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后,也进行过屯田,首尾数百里,开田数千顷。不过与中原农耕区未能连成一片。

辽金以后自 7 世纪末移居夏州一带的党项族,至 10 世纪才建立西夏政权,11 世纪拓地东有鄂尔多斯高原,西有河西走廊,北抵大漠,南以横山与北宋接界。党项族原是从事畜牧业的,以其统治境内自然环境而言,畜牧业仍占很大比重。但其境内汉人则多从事农耕,在银川平原利用汉唐旧渠、在

河西走廊甘、凉等州利用祁连山雪水进行灌溉,开辟农田,具有一定的规模。契丹和女真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占有北中国后,在汉唐以来传统的塞外地区开始发展粗放农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流域。10 世纪开始,契丹就将战争俘掠来的汉人和灭渤海国迫迁来的渤海人,安置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进行农耕,使这块草原地带初次有了种植业,以后又向北推向克鲁伦河和呼伦贝尔草原,形成了传统农耕区外的半农半收区。金代继承了这种局面,并将种植业发展到洮儿河、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流域,大兴安岭则成为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之间天然的农牧分界线。

元代蒙古族入居中原,将所占北方不少农田返耕还牧。不过也有新辟的农耕地,如将屯田推进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一带。但与牧区交错, 分布零星。明初开疆拓土,在大同、东胜(今内蒙古托克托)、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等开置屯田,设立卫所。永乐、宣德以后,鞑靼、瓦刺、兀良哈逐渐占领了今长城以外地区,明朝卫所或废或撤,随即修筑了边墙。边墙以外,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地区的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均已十分发育,无法进行农耕。明代沿边各卫所官员招引边民于边墙外开垦营利, 农耕线逐北推至界外,但远者不过七八十里,近者二三十里,所以边墙实际上是当时的农牧分界线。

清代统一长城内外,初年规定边墙外 25 公里为禁留地,是汉、蒙古两族的分界线。康熙年间准许蒙古王公和内地汉民合伙种地,蒙古境内开始发展种植业。后来去口外垦地的汉民日众,引起清政府忧虑,遂每年由户部发放准垦凭证,以便控制汉民进入蒙古草原。雍正年间募民于边外垦种,规定春往冬归,不许移家占籍,但所耕范围有限,不出边外 25 公里地。乾隆以后内地贫民出边墙垦种者日众,难以控制。此外,山东贫民往往出山海关或渡海至辽东,然后奔向松花江、嫩江流域。河北人从长城要隘奔向口外东蒙古地区,山西人出杀虎口走河套归化(今呼和浩特)一带,陇右农民往往去银川平原。总之,清中叶以来,由于汉人的进入,农耕区向四周扩展。但毕竟还是插花地,尚未改变整个草原地区的景观。顺治年间在东北地区所修筑的柳条边(老边)和康熙年间所修筑的新边,除了保护长白山区“龙兴之地”外, 老边的西段和新边还是盛京、宁古塔和蒙古的分界线,实际上也是东北地区的农牧分界线。此线以西为蒙古游牧区,受蒙古王公管辖;此线以东是受盛京、宁古塔将军管理的农业区。

清末光绪年间开始,进入后套地区的晋、冀、察、绥及陕北饥民日增。清政府也在河套一带推行“开放蒙荒”、“移民实边”的政策,兴办垦务。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督办蒙旗垦务大臣,在绥远设垦务总局,在包头设分局,对伊盟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垦,后套一带的可耕地也全被开垦。总的说来,清代北部的农牧界线可以说有两条:一条是陕西省北界和晋、冀长城至辽西努鲁儿虎山一线,此线以南为衣耕区;一条是由阴山山脉,东至乌兰察布盟的乌拉山迄大兴安岭南端,此线以南有部分是半农半牧区。内蒙古东 4

盟中昭乌达、哲里木 2 盟和 1950 年分划给热河、辽宁、内蒙古 3 省前的卓索图盟都有不少耕地,但大多比较分散,仍属农牧交错地区。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 shiqi cansang zhimianye he fangzhi-ye de

fengbu he bianqian

中国历史时期蚕桑、植棉业和纺织业的分布和变迁(changes and

distribution of sericul- ture,cotton cultivation and textile industry inChinese history) 蚕桑业和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桑业的国家。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绢片和丝带,经鉴定为家蚕丝。以后在江苏吴江梅堰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又发现了蚕纹图案。这些都说明长江流域的中国先民经长期采用野蚕丝的实践,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已将野蚕驯化为家蚕,至今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黄河流域至今尚无确凿的证据证明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蚕桑业,不过从种种有关迹象看来,黄河流域蚕桑业的起源也是很早的。

安阳殷墟出土过一只雕琢逼真的玉蚕,安阳武官村所发现的戈援上,残留着绢纹和绢帛。甲骨文里已有了蚕、桑、丝、帛等象形字和祭祀蚕神的记载,说明在商代黄河流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育蚕和丝织事业了。西周春秋时代的蚕桑事业,在《诗经》中有大量记载。再结合《左传》、《史记》等文献,可知今陕、晋、冀、豫、鲁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蚕桑业已相当普遍。长江流域的蜀国、楚国和吴、越都有蚕桑、丝织业。

到了战国秦汉时代各地丝织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几个主要产区:

①齐鲁地区。齐鲁盛产蚕桑,《禹贡》青州贡有蚕丝或丝织品。战国时齐国丝织品举世闻名,能“织作冰纨绮绣纯丽文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齐

(济)阴之缣”、“亢父之缣”均为名产。《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设服官的仅二处,一处即齐国都城临淄,名齐三服(春冬夏)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巨万”,产品以刺绣为主。②河南地区。其一产地中心在襄邑(今杞县)至睢阳(今商丘)一带。襄邑西汉置服官,以织锦为主。所谓“襄邑俗织锦,纯妇无不巧”(《论衡·程材》),产品专供宫庭皇室享用。襄邑东南“睢涣之间出文章,天子郊庙御服出焉”,汉初灌婴即睢阳贩缯者。另一产地为今濮阳一带的卫国旧地。《诗·卫风·泯》说“抱布贸丝”,说明丝已作商品进行贸易。《禹贡》兖州“桑土既蚕”,“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兖州在河济之间,正为卫国所在地。时称卫(濮阳)、陶(定陶)为中原重要商业都会,可能与丝织业有关。③楚国旧地。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河南信阳,湖北江陵、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了不少质地良好的丝织品。1957 年长沙左家塘战国楚墓中发现的一批丝织品中有各种颜色的绢和纹样繁缛的纹锦。1972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一件素纱单衣,薄如蝉翼,同时出土的还有绣袍和彩帛。可见战国以来楚地的丝织工艺水平已达到了惊人的水平。④成都平原。著名的产品是蜀锦。《西京杂记》载汉成帝曾下令益州留下三年税输, 为宫廷织造七成锦帐,以沉水香饰之。东汉时成都城内有锦宫城以贮锦。城内锦江即以濯锦而得名。

两汉时代桑树种植的北界大致在泾渭河中游、晋中和冀北永定河流域。魏晋开始,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促使桑树种植地域扩大。晋末平州刺史慕容廆向东晋求桑种,于是辽河流域也开始种植桑树。不过那时种植桑除养蚕外,还有解决饥困的作用。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刘备都曾以桑椹为军粮。但主要还是为了育蚕。例如河北地区种植了大批桑树,蚕丝业也十分发达。东汉末年开始按户抽调,所谓户调,即以绢、绵为对象。建安九年(204)令河北地区“户出绢三匹,绵二斤”。后历魏晋至唐代均实行户调制,可知丝织业已成为普遍的家庭手工业了。

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流域丝织业最发达的是河北地区。清河(今河北清河) 的缣、总(绢的一种),房子(今高邑)的锦、纩(丝绵)均为上品(左思

《魏都赋》)。其他如巨鹿、赵郡、中山、常山等郡出产的缣也为人们所称道。《颜氏家训·治家篇》云:“河北妇人织纴组训之事,黼黻锦绣之工, 大优于江东。”当时黄河流域丝织业较长江流域更为发达,长江流域最著名的是蜀锦。诸葛亮说:蜀汉“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当时江东尚未有锦,河北所产也不及蜀锦,故魏、吴二国都从蜀汉输入蜀锦。

唐代丝织品主要产地在河北、河南、江南、剑南四道,即今冀、豫、鲁3 省和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和下游的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著名的产地有:定州(今河北正定)以产绫为主,赵州临城(今县)以产纩为主,扬州的锦被、锦袍为贡品,越州(今浙江绍兴)以产绫、纱等织丽之物著称,成都的蜀锦仍名闻于世。先秦以来蚕桑业一直比较发达的关中、河东地区,唐代开始渐趋衰落。

宋代以后黄河流域蚕桑、丝织事业逐渐走下坡路,虽河北、山东地区的蚕桑业仍保持着一定的发展势头,但就整个黄河流域而言已不及长江流域。探其原因大致有四:一是契丹、女真南侵的破坏。史载契丹行军“沿途民屋、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御寨及诸营垒,唯用桑柘梨栗”(《辽史·兵卫志上》)。女真入居黄河流域,猛安谋克“不自耕垦,及伐桑枣为薪鬻之”

(《金史·食货志二》)。桑树被大量砍伐,必然影响育蚕事业。二是靖康战祸,北方大量人口南移,蚕桑纺织技术也随之南移,大大加强了南方丝织业的技术力量。三是可能由于 12 世纪开始黄河流域气候逐渐变寒,不宜蚕桑丝织业的发展。四是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阻塞,海上域外交通的兴起,刺激了南方丝织工业的发展。而长江流域的桑蚕、丝织业则空前繁荣。建康(今南京)、苏州、杭州、成都等为南方丝织业中心。临安城中出售南方各地的绮、绫、缎、锦,名目繁多,花色齐全。长江流域的丝织业无疑已超过了黄河流域。

元代灭南宋以前,赋税中科差丝料大都以丝计两,少见丝织品。灭南宋后,江南地区仍旧制夏税折输绵、绢等杂物。可见黄河流域织造和原料生产已经分化,农家多以育蚕缫丝为限。而元代南方的育蚕和栽桑的饲养、培植技术和工具都比北方先进。明洪武年间规定黄河流域数省的夏税绢数共 7.4 万余匹,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 21.4 万余匹少了 2/3,正是反映了元末的情况。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蚕桑和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一带,种桑育蚕几为家家农户的副业。育蚕缫丝以浙江湖州为全国之首。王土性《广志绎》说:“湖州所产、丝绵之多之精,甲于天下。”各地均来此收丝,获利甚高,以致当地农村出现以蚕桑为主,以稻收为副的现象。丝织业则以苏、杭、嘉、湖为中心的三吴地区为最。城镇居民皆习机业,并出现了一批以丝织业为主的集镇,如吴江震泽镇、盛泽镇、桐乡濮院镇、嘉兴王江泾镇等等。长江上游成都的蜀锦的地位已渐被三吴之产所替代,后经明末兵燹,成都的“锦坊尽毁,花样无存”,更为衰落。四川唯保宁府(治今阆中) 所产丝,“精细光润,不减湖丝”,世称“阆茧”,远销山西(《农政全书》)。福建沿海漳泉所织倭缎,丝质也来自川北保宁(《天工开物》)。黄河流域丝织业总体而言远不及长江流域,但也有一些著名的产地。如山西潞安府(治今长治)所产潞绸,名闻宇内。其他如河北饶阳的饶绸、山东的鲁绸、青州的罗纱、关中的秦缎、秦绫、秦缣、河南的汴绸、汴绫,均曾名噪一时。

明清以后对蚕桑、丝织业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是植棉业和棉织业的兴起。

因为棉花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故一部分丝绵为棉花所替代,一部分丝织品为棉布所替代。丝织业产品向高档发展,供应面当有所缩小。

植棉业和棉织业 中国古代人民穿著的植物纤维主要是葛和麻。故古无“棉”字。以后棉布传入内地,为区别于蚕丝的“绵”,遂加“木”字称“木绵”。宋以前中原人没有看到过草棉、树棉的原物,以为就是用中国南方乔木攀枝花的纤维组成的。所以对草棉、树棉、木棉不能区别,统称之为“木绵树”。古文献中还有梧桐木、桐木、橦木、古终藤、娑罗木等名称,或指树棉、或指草棉不一。另外还有吉贝、古贝、织贝、劫贝、白叠等名称,据云都是梵语栽培棉或棉布的音译。宋代以后,棉种传入内地,人们开始对草棉和攀枝花的区别有所认识,“棉”字才正式出现(南宋袁文《甕牖闲评》)。

棉种自印度传入中国,大致分南北二道:

①南道。大致从缅甸、越南传入滇、桂、闽、广诸省。又可分为西南和南方二路。西南一路由滇入境,然后再传至四川。《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东汉时,今云南西部哀牢夷所居的永昌郡,“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 幅广五尺”。李贤注引晋郭义恭《广志》云:“剽国(缅甸)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也。”《华阳国志》称这种布为“桐华布”。晋张勃《吴录》载永昌郡的木绵树,“高过屋,有十余年不换者”(《本草纲目引》)。这种梧桐木、桐木、木绵树无疑就是多年生型树棉。《史记·西南夷传》载张骞至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到蜀布。左思《蜀都赋》:“布有橦华。”刘渊林注:“橦,木名,其华可绩为布。”蜀郡与永昌郡(东汉置)为邻,蜀布可能就是滇西所产之桐华布。这一带在张骞通西域前已与印、缅有交通往来,可见树棉传入中国西南边境至迟在汉武帝以前。南方一路大约从东南亚或越南传入中国两广地区。《后汉书·南蛮传》载,汉武帝时已向海南岛征调广幅布,“蛮不堪役”。东汉杨孚《异物志》说“木绵树高大, 其实如酒杯,⋯⋯广州、日南、交趾、合浦皆有之”(《吴都赋》注引)。可知两广地区在前 2 世纪前已有树棉栽培和棉布生产。魏晋时两广、福建等地普遍有树棉或草棉的种植,有吉贝、古贝、古终藤、娑罗木等名称。南朝时棉织品已传至长江流域。梁武帝“身衣布衣木棉皂帐”。陈朝吏部尚书姚察身居显要,门生送他南布一端。他说:“吾所衣著,止者麻布蒲练,此物与吾无用。”可见棉织品在当时还是稀贵的衣料。

②北道。从中亚传入新疆。近二三十年来,在新疆民丰、吐鲁番、于田发现过东汉至唐代各时期的棉织品。《梁书·西北诸戎传》最早记载到高昌地区(今吐鲁番)“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这是草棉在新疆种植的最早记载。当时已作为商品来交换,产量不应很少。《新唐书地理志》西州(治高昌) 贡物有叠布,今在吐鲁番出土的唐代西州残存文书中,看出西州农户有种植小块棉田作为副业,市场上还有棉布作为商品买卖。

大约公元前 2 世纪棉花在传入中国西北、西南、南方诸地后,传播十分缓慢。北道长期停留在新疆一带,南道长期停留在滇、桂、川、广、闽一带。迟迟没有进入黄河流域或长江流域。两宋人的文集、笔记大多只记闽广有木棉。南宋诗人谢枋得(1226~1289)有《谢刘纯文惠木绵布》诗云:“嘉树种木绵,天何厚八闽”,“江东易此种,亦可致富殷”,”所以木绵利,不畀江东人”。清赵翼《陔余丛考》也说:“宋末棉花之利尚在闽中,江东无

此种也。”

宋元之际是中国植棉业发展史上一个转折时期。无论在地域的推广、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上都有显著的变化。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布 10 万匹。反映 13 世纪中叶南方的植棉业和棉织业已经传布到了长江流域。北方的植棉和棉织业已传至陕西。修于至元十年(1273)的《农桑辑要》说:“苎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二方之民,深荷其利。”《王祯农书》(作于 1313 年)中也指出江东、陕右多种木棉,并强调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书中对木棉的加工工序和工具都有详细叙述,反映了 14 世纪初中国棉纺织的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元代以后传入内地的棉种,由于气候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引起变异,多年生型树棉逐渐被淘汰,一年生型草棉种植逐渐扩大。明以后所谓木棉大多专指草棉。元时植棉和棉织业产地除传统的闽广地区外,还有太湖流域、江西、两淮、陕西、河南、山东、四川等。以太湖流域的松江府最为发达。著名纺织技术家黄道婆即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年轻时曾流落到海南岛,从当地黎族人民那里学到的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向当地人民传授“造捍、弹、纺、织之具”以及织造各种彩色鲜艳、花纹斑烂棉织品的技术。“人既受教,竟相作为,转货他郡。”不久乌泥泾镇的产品名闻天下,成为长江下游棉纺织业中心。元代植棉业和棉织业推广如此之快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南方人口骤增,尤其是江南富有阶级人口增加,而蚕丝生产量有限, 不能满足需要,促使闽、广、滇、川的植棉业向北传播。二是种植棉花虽较育蚕为易,但棉花加工工序和织造技术比较复杂,12 世纪以前工具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低,故很难推广。元初黄道婆从海南岛传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 改进了捍、弹、纺、织等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棉织业的推广。三是棉织品的优点是质地柔和,穿着舒服,价格又比丝质品低廉。“人无贫富皆赖之”(丘浚《大学衍义补》),所以当技术问题解决后,很快就发展起来。

明清时棉花种植和棉织业普遍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地域上的扩展, 植棉业“乃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棉织业已进入河北平原,同时在各地农村成为主要经济作物和家庭手工业。二是应用上逐渐取丝、麻而代之, 成为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

明洪武初即下令推广棉花种植,凡民田 5 亩至 10 亩者,桑、麻、木棉(即草棉)各半亩。10 亩以上加倍。并规定棉花为农业税征收对象。于是在洪武、永乐年间,棉花“遂遍于天下,其利殆百倍于丝、枲(即麻),自此而天下务蚕者日渐以少”(《乾隆湖州府志》)。

明清时期植棉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①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北方区。包括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5 省。明代山东、河南 2 省产棉量最丰富,冠于全国。而清代则北直隶有很大发展。山西、陕西次之。②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南直隶、浙江、湖广、江西数省。其中以南直隶松江府产棉最富。湖广、浙江稍次,江西又次之。长江三角洲南岸的松、苏、常 3 府和北岸的泰州、海门、如皋都是重要产棉区。③华南、西南地区。包括两广、闽、川、滇,这里是最早植棉区,但在明清时产量不高。

明清时棉织业产地主要分布在 10 个省区:北直隶、南直隶、山东、山西、

河南、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以明制为准)。太湖流域的苏、常、松 3 府是全国棉织业中心。尤以松江府所产最为精良,不仅销行全国,还远

销日本,号称“衣被天下”。苏州府 7 县均产棉布,嘉定、常熟最盛。嘉定布远销蓟、辽、山、陕,常熟所产售于齐、鲁地区。常州府五县以无锡所产为他邑所不及。境内机杼之声遍及村落。浙江湖州、嘉兴的棉织业规模也相当可观。北方诸省中河北的保定、正定、冀、赵、深、定诸府州的棉织业也很发达。明时肃宁之布在产量上相当松江的 1/10,质量上“几同松之中品”

(明王象晋《群芳谱》、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时河北棉织品之精良, “亦遂与松、娄匹”(清方观承《棉花图》)。陕西中部葭川、宜君、鄜州、耀州等地农村棉织业也有可观,然产质量均不高,无竞争能力,只能在附近销售。其他如福建建宁府、广东的广、惠、琼、廉、雷等府州虽也有棉织业, 但不很发达。

明清时黄河流域植棉业比较发达,而棉织业则不如长江流域。明王象晋

《群芳谱》说:“北方广树艺而昧于织。”徐光启《农政全书》说:“今北土之吉贝贱而布贵,南方反是。”这是因为北方气候干燥,日照长,雨量少, 适宜于棉花的生长。同时也因为气候干燥,湿度不够,给纺纱带来困难。

故而所织棉布质量上无法与江南竞争。另外,早期棉织业产地川、闽、粤一带,在明清时已趋衰落。广东的棉布多来自吴、楚(《广东新语》)。福建的棉布“悉自他郡至”(《闽大记》)。泉州的丝缕棉絮,皆仰吴、浙

(嘉靖《泉州府志》)。四川人民甚至不谙纺织,由江楚成布,运川销售(《清高宗实录》乾隆三十年十月)。总之,由于东南地区棉织品质量深受各地欢迎,其他产地包括有悠久历史的棉织业区均因无力竞争,纷纷衰落。

近代外棉、棉织品的输入,对中国植棉业和棉织业产生很大影响(鸦片战争前后外棉的输入,仅次于鸦片占第 2 位,织棉品占第 3 位)。这是对中

国民族棉织业的重大打击。但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美洲棉种包括陆地棉、海岛棉的传入,对中国棉种的改良上起过一定的作用。由于美洲棉是细绒棉, 纤维长质量高,不过百年很快地几遍全国,代替了传统的粗绒棉。20 世纪 20 年代前,北至直隶,南延两粤,东则浙、苏,西及甘、陕皆试种洋棉。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 shiqi chengshi fengbu he jiaotongluxian de

bianqian

中国历史时期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变迁 ( changes of city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a-tion lines in Chinese history)国内交通路线和城市分布的演变中国境内各地区之间交通道路的开辟和城市的兴起为时很早。商代几次所迁的都城和周代天子和各诸侯所建的都城,都是各地区的重要城市。为了政治控制和经济交流的需要,各城市之间有了相当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甲骨文中已出现了“车”、“舟”二字,说明已具备了一定规模的水陆交通。《诗经》中所称颂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周道倭迟”,反映了周朝境内已经有了坦直而绵长的陆路大道。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之间战争频仍,商业交换也比较发达,各国都大力发展交通。到了战国后期,不仅华夏诸国之间有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例如魏、赵、齐等国之间有着许多交错的陆路大道,史称“午道”。就是进入边徼地区也新辟了道路,如金牛道等。这些都为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秦始皇统一后,将战国以来零乱错杂的交通道路进行统一和改建,如大修驰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向全国各地的水陆交通网。汉代兴起,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延伸。主要有下列几条干线:

①西北干线。由长安往西,沿渭水河谷或泾水河谷,踰陇山、六盘山, 贯通河西走廊,通往西域各地。

②北路干线。有 2 条:一条是秦始皇为抵御匈奴所开的直道。自咸阳北面淳化为起点,北由子午岭上,进入鄂尔多斯草原,至今包头市西南秦九原郡治所。今尚有断续遗迹可寻。汉时仍被利用。一条是从长安(或咸阳)东出,沿着渭水至蒲津渡河,沿汾水河谷而上,经平阳、太原,以至云中、代郡。战国时秦晋交通多由此道。

③西南干线。由渭水流域向南穿秦岭间河谷,由故道、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进入汉中盆地,再由战国时秦国所开石牛(金牛)道入蜀。秦灭蜀即由此。自此再循秦汉所开五尺道或称西南夷道入滇。

④南路干线。由长安东南出武关,经南阳盆地出襄阳,下汉水至江陵, 由荆江溯湘水经灵渠下漓水、郁水至番禺(今广州)。由此入海,再往南海诸国。另外还有从长江溯湘、赣等水而上,从五岭上几条山道如横浦关(今梅岭关)、阳山关、湟溪关等,进入岭南地区。

⑤东路干线。从长安东出函各关至洛阳,东经成皋、荥阳,循济渎抵定陶,以达东方大都会临淄。这条路线是战国以来中原东西交通的干线,也是秦汉帝国的动脉。

⑥东北干线。从长安至洛阳,再自洛阳渡河,沿着太行山东麓,经邺、邯郸,以通涿、蓟,复向东北至辽东地区。⑦东南干线。由洛阳东经成皋、荥阳至陈留,沿战国时魏国开凿的鸿沟南下,由颍入淮,逾淮由肥水、巢湖以抵长江,渡江由胥溪运河进入太湖地区。另一条支线,由济渎经定陶出荷水,由泗入淮,复沿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抵达江干,渡江而至太湖流域。

⑧ 长江干线。这是唯一一条不是由首都出发的水运干线。公元前 308

年秦司马错率巴蜀众 10 万,大船万艘,米 600 万斛,浮江伐楚。前 210 年秦始皇自云梦一带浮江而下,过丹阳,至钱唐(今杭州)。这些说明长江干流是长江流域水运的主要干线。

以上是秦汉帝国境内以首都为中心通向四方的主要交通干线,其间还有许多支线相连,难以备述。这一全国性水陆交通网是先秦以来长期形成,而又由秦汉帝国统一经营的结果,不仅在当时起着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统一帝国的积极作用。并且为后代长期沿用。直至近代铁路出现以前,仍然是我国境内主要交通干线。

随着各地区间经济交流的加强,在这些主要交通干线上先后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如横贯东西干线上有咸阳、长安、洛阳、荥阳、濮阳、定陶、临淄等,通往北方干线上的温、轵(今河南济源西)、杨(今山西洪洞东南)、平阳(今临汾西南)、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邯郸、涿、蓟(今北京城西南隅)等,通往东南干线上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睢阳(今商丘县南)、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等,通往南方干线上的阳翟(今河南禹县)、宛(今南阳市)、以至南海的门户番禺(今广州市)。还有长江干线上代表上中下游的 3 个大城市——成都、江陵、吴。以上这些城市都是两汉时代一方的经济都会。

东汉明帝时王景修治了从荥阳至徐州彭城入泗水的汴渠以后,逐渐替代

了鸿沟成为中原地区南北水运的干线。建安年间曹操主持兴修了白沟、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以后,河北平原上又增添了一条贯通南北、直达今天津并东抵滦河的水运路线。特别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漕的利漕渠的开凿, 使从白沟上游来的漕运,可由此渠析入漳水,西溯邺城。使原来已处在南北陆路交通要道上的邺城,更添了水运的方便,遂使其地位日显重要,终于替代了邯郸,成为河北平原上的第一都会。曹操称魏公都此,以后的后赵、前燕、东魏、北齐均在此建都。在长江流域,成都作为蜀汉的都城仍居长江上游的首位,江陵和建业成为长江中下游的两大政治经济中心。

西晋以后,南北分裂,战争频仍,在交通事业上无多大建树。隋唐统一帝国的出现,又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新布局提供了条件。隋代开凿的广通渠、通济渠(汴河)、永济渠、邗沟(山阳渎)、江南河等一系列运河,沟通了黄、淮、海、江、钱塘五大流域,形成了长安、洛阳一线为主轴,向东北、东南辐射的南北大运河。唐代继承了隋大运河而稍有改建。宋代又以首都开封为中心开凿了蔡河、五丈河、金水河等运河,与汴河合称漕运四河。唐宋二代在运河河道整治工程和航运管理上均较前有较大进步,隋唐以后造船工业又特别发达,水运费用低廉,所以唐宋时代黄河流域水运交通十分发达, 而长江流域几乎“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国史补》)。当时一些重要工商业城市无一不在永运的沿线或枢纽处。如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位于运河和长江的交会点上,为唐代全国第一工商业大都会。其次是长江上游的成都。再次有永济渠沿岸的魏州(今河北大名)、贝州(今清河)、通济渠(汴河)沿岸的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宋州(今商丘),古汴河和泗水交会的徐州,邗沟和淮河交会的楚州(今江苏淮安),江南河沿线的润州(今镇江)、苏州、杭州,以及长江及其主要支流沿岸的荆州(今湖北江陵)、鄂州(今武昌)、潭州(今湖南长沙)、岳州(今岳阳),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洪州(今南昌)等等。陆路交通方面,唐代略有扩建,如开元年间开大庾岭,贞元年间开蓝田至内乡新道七百里等,但对整个陆路交通的布局影响不大。

元明清时代从大都(北京)至杭州的南北大运河,完成于 13 世纪末元世祖时,但因水源问题没有解决好,不胜重载,终元一代漕粮以海运为主。至15 世纪初明永乐时在元代旧道基础上予以改建,自此南北水运畅通。这条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沟通南北最近直的水运路线,在河道工程设计和航运管理上都达到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水平。大运河形成后的 400 多年里,一直起着沟通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作用。当时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 大多在大运河沿岸,如通州、直沽(天津)、沧州、德州、临清、东昌(今聊城)、济宁、徐州(明万历以后已不在运河航线上)、淮安、扬州、镇江、常州、苏州、嘉兴、杭州等等。同时还出现了一批由于交通地位重要而形成的商业城镇,如河西务、南阳镇、清江浦(今淮阴市)、王营等等。20 世纪初南北漕运停办,运河失修,渐趋湮废。近代铁路随之兴起成为全国主要交通干线后,有的城市因非铁路所经,渐趋衰落,如临清、聊城、济宁、扬州、淮阴等。有的则因新修铁路所经由一个村镇很快发展成为重要工商业城市, 如东北的长春、哈尔滨,河北的石家庄、唐山,安徽的蚌埠等等。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势力入侵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开埠通商,先后新涌现出了一批半殖民性质的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岛、大连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

域外交通的历史发展 中国与域外周边各国的交通,开始也很早。大致可分为陆上和海上两路。陆上的交通路线,最著名就是从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多由此西运,故后世称为“丝绸之路”。自公元前 2 世纪张骞通西域后,使者、商人相望于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起过很大作用。两汉时期这条道路自河西走廊西出,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分为南北 2 道,北道沿着天山山脉南麓,南道沿着昆仑山脉北麓,均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各地,最远至地中海东岸。

魏晋以后至隋唐时期又发展为南北中 3 条干道。中道即两汉的北道,南道仍旧。在天山山脉北麓又开辟了一条新道,称为北道。这三道越过帕米尔高原后,与两汉有所不同。南道折西南至印度洋,中道至波斯湾,而北道西抵地中海。近年来这几条道路上都发现了古代丝绸织物,反映了东西方丝绸贸易的盛况。

此外,中国还有几条通往域外的陆路交通线。一条是由西南通往印度的陆道,即川滇缅印道。大致从四川成都为起点,经西昌,渡金沙江,至云南大理一带,再西南至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越过亲敦江和那加山脉,至阿萨姆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谷,至印度平原;或由伊洛瓦底江航行出海至印度。从公元前 2 世纪张骞在大夏(阿富汗)看到蜀布和邛竹杖以及印度孔雀王朝(前321~前 185)的著作《政事论》、《摩奴法典》中已有支那帕塔(Chinapatta, 意即支那成捆的丝)一词的出现的事实来推测,这条西南丝路开创实早于西北丝绸之路。东汉开哀牢夷,置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东北),成为西南域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唐时川滇通缅印的交通更为发达,据贾耽《边州入四夷路》和樊绰《蛮书》的记载,基本上沿袭了这条道路。宋元时大理、云南与缅甸的交往更多。元时曾 6 次派使者到缅甸。明清时八莫为中缅陆路交通上的重要商埠。这条路线与近代滇缅公路基本吻合。抗战期间曾为中国唯一对外交通线。

一条是从青海西宁一带湟中地区,经过柴达木盆地南缘,越过阿尔金山脉去新疆的于阗,从于阗经传统的丝绸之路南道通往西域这条青海道开始于何时尚不清楚。不过有明确记载则始于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魏书·吐谷浑传、西域传》记载,在魏军追击下,慕利延从青海湖走白兰(今青海都兰、巴隆一带),驱其部落渡流沙,进入于阗。自后由青海道往来于西域的记载不少,这是因为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河西走廊被阻时,往往取青海道。北魏神龟元年(518)宋云西行,即由青海道至阿富汗、印度。西魏时印度僧阇那崛多经帕米尔及于阗,达吐谷浑,至鄯州,走的也是青海道。南朝政府与西域的交通,因北朝的阻隔,也多自敦煌以西经吐谷浑境进入益州。隋唐统一,河西走廊畅通,青海道逐渐袁落。另一条是从上条分出的,自青海经西藏、尼泊尔,至印度道。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和吐蕃松赞干布联姻后,三四十年间,唐蕃交通十分频繁。当时从中原去印度多舍中亚道, 而走吐谷浑、吐蕃、尼波罗至天竺道。唐玄奘、道生、道方等法师均由此去印度求法。

中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港湾,提供了海上交通的方便。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东部沿海齐、吴、越等国都有在海上航行的记载。两汉时代发展为国际交往的重要路线。

中国北部的海上交通,如由山东半岛渡渤海、趋辽东,沿朝鲜半岛西、南岸抵日本,是中、朝、日之间海上交通最早航路。但当时日本、朝鲜经济

比较落后,这条航路张骞通西域行程图(前 139—前 126 年、前 115—前 114 年)的经济意义不大。南部海上航路在西汉时已远至孟加拉湾西岸。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今越南顺化)或徐闻、合浦出海,经马六甲海峡,沿途停泊各港口,最终到达黄支国。黄支国一说今苏门答腊西北部, 一说今印度马德拉斯西南。东汉时中印海上交通畅通不衰。罗马帝国东部也有商人远洋来华通商。三国时魏、吴二国东临大海,都注意发展海上交通, 曹魏时曾二次遣使渡海前往日本。孙吴政权也曾遣使航海往林邑(今越南南部)和扶南(今柬埔寨)以及南洋群岛中若干岛屿。这条航路在两晋南北朝时是中、印高僧往来的必由之路。那时的广州为中国海外交通的第一大港。

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更注意发展海上交通。除继续发展大陆沿海的航运外,北方至新罗,日本,南方至西域南海的海上交通十分频繁。隋唐时去日本的航路有 2 条:一条从山东半岛北部登州起航,越过渤海海峡,沿着辽东半岛南岸和朝鲜半岛西海岸,经济州海峡、对马海峡至日本。一条从扬州出海,横渡中国海,抵达日本。日本遣唐使前期多走北道,后期多走南道。南方的航行大多从广州出发,西南经今越南中南部的林邑、真腊沿海地区,至今新加坡海峡,东航可至诃陵(今爪哇岛),西航经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伽芝洲(今尼科巴群岛)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着印度半岛的西岸,经波斯湾至幼发拉底河口登陆,趋大食国的首都缚达城(今巴格达)。这是东西方两大帝国的海上交通航路。阿拉伯商人亦多经此航路来华贸易。隋唐时期随着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港

口城市。在北方的有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掖县),南方的有楚州

(今江苏淮安)、扬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温州、福州、泉州、潮州、广州、交州(今越南河内)和苏州的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等。

宋代因西北有西夏的阻隔,中西陆路交通衰微,再加上指南针的应用, 海上交通较前更为发展。宋元时不仅发展了与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半岛、印尼群岛、菲律滨群岛、印度半岛和巴基斯坦各地港口的交往,还远至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的索马里、马达加斯加一带和地中海区域的西班牙南部。元代大陆沿海的航运也很发达,当时的南北漕运多走海路,其路线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放洋北上,绕成山角以达天津。宋元时与日本、高丽上间官方和民间贸易十分繁盛。1976~1977 年,在南朝鲜木浦附近海底发现载有大批金属器皿和铜钱的中国沉船,时间大约为元代后期,是当时海上贸易的物证。

宋代在沿海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置市舶司(务)等机构,管理通商事务。北宋设立市舶司的有: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板桥镇、秀州华亭等。南宋增设温州、江阴军(今江阴)、秀州海盐、澉浦数处。其他如通州(今南通市)、楚州、海州(今东海县)、越州(今绍兴)、台州(今临海)、福州、漳州、潮州、雷州(今广东海康)、琼州(今琼山)等,都是海上贸易港口。元代设市舶司的有广州、泉州、温州、庆元(即明州)、杭州、澉浦和上海。其中最主要的是广州、泉州和明州。

明清时代海上交通更为发展,海舶所至遍及欧亚非一些主要港口。明初永乐、宣德年间(1405~1433)郑和领导的远航船队 7 次下西洋,经 37 国, 向南到了爪哇岛,向西到波斯湾、红海,最远到了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 在世界航海史上是一件伟大的壮举。

16 世纪以后,西欧殖民主义者开辟了通向印度、远东、美洲的新航路。

从此远洋航路遂为其所垄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沿海航线亦被控制,港口被迫开放,甚至丧失了内河航行权。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航海事业才开始了新的篇章。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 shiqi dongbu pingyuan de shuixi bian- qian 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 (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山区,因而一般含沙量都较高,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工整治不当, 河道变迁极其复杂。

黄河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 4 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 1 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 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 世纪 50 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 1500 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

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 25 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为下列 7 个时期:

①公元前 4 世纪(战国中叶)以前。上限大致始于新石器时代。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走今雄县、霸县一线,至今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 而《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迭为主次,或同时存在,而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即为黄河的专称。据《汉志》、

《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 10 余条,均可能为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总之,这一时期的黄河下游因堤防未筑,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 或时出现多股河道并存的局面。到战国中期,下游两岸全面筑堤,河道开始固定,即《汉志》河水和《水经注》大河故渎。

②公元前 4 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战国中期黄河下

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 50 汉里(1 汉里相当现今 414 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捻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西汉一代河患严重,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 10 次较大规模的决溢改道。其时北决多形成汊道,曾出现过的有屯氏河、张甲河、鸣犊河等,起过一定的分洪作用。而东南决口则往往夺泗淮入海,豫东、淮北平原灾害尤为严重。如公元前 132 年河水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东南夺泗、淮入海,洪水泛滥 16 郡境,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成灾 20 余年。

公元 11 年王莽时黄河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 60 年之久。

③公元 1~10 世纪(东汉至唐末)。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间有决溢,亦未酿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一是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返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是公元 70 年著名水利学家王景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疏浚壅塞,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开辟了一条新道。这条新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线路顺直,有利于泥沙的冲刷,积淤缓慢;三是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 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起着分洪、排沙的作用,故河道稳定。

④公元 10 世纪~1127 年(唐末至北宋末)。经近千年的堆积,至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渐淤高,公元 893 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就发生过

改道。至 11 世纪初,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上移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据统计,从 10 世纪至 12 世纪 20 年代,这一地区的决口次数占下游地区总决口的 1/3。著名的决口地点有 1019 年(北宋天禧三年)滑州天台山、1034 年(景祐元年)澶州横陇埽、1048 年(庆历八年)澶州商胡埽、1060 年(嘉祐五年)、魏县(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1077 年(熙宁十年)澶州曹村、1081 年(元丰四年)澶州小吴埽、1099 年(元符二年)内黄口等处。决口后改道频繁。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1048 年商胡埽决口后,河道北流经今河北平原中部,会合御河(今南运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1060 年从魏县第六埽决出一股河道,东流经冀鲁交界一带入海,史称黄河东派。此后,北宋统治阶级内部在黄河河道应维持北派抑或东派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直至北宋亡国。在这 80 年内,黄河时而北派(共 49 年),时而东流(共 16 历代黄

河下游变迁略图年),时而两股并行(共 15 年),时而东决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黄河下游开始进入变迁紊乱的时代。

⑤1128 年~16 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1128 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王朝竟于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见泗河)。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 700 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本时期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竟内(12 世纪 50、60 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 世纪 80、90 年代)。到 13 世纪 70 年代~14 世纪 40 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几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12 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淮。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见涡河)。13 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自太行山东麓至黄淮平原的西端的整个华北平原上扫射了一周。第 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 12 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 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 13 世纪下半叶

(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后,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 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元末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明初河道多北决毁运。永乐以后治河以保运为主。故中叶以后开始形成较固定的汴、涡、颍 3 道,以汴道(约当今废黄河,因古代汴水所经而名)为干流。1495 年(弘治八年)在黄河干流北岸从河南武陟至江苏沛县筑成一道太行堤后,北决的次数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流由滩、涡、颍、浍等河入淮。

⑥16 世纪中叶~1865 年(清咸丰五年)。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 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后经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图上的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旋即恢复故道。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遥堤、缕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 18 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 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 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1855 年(清咸丰五年)~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1855 年 6 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分成 3 股,会合后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

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 700 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

到由渤海湾入海。其后的 20 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才势分散,正溜无定。直至 1876 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此后下游河道中自武陟至铜瓦厢一段,因决口后口门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上游河道冲刷下切,滩槽高差增加,洪水时一般均不上滩,故河道较稳定。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堤内原有串沟和堤河交错,一遇洪水,便顶冲大堤,形成险工。1913~1935 年决口多集中在本段,故有“豆腐腰”之称。自陶城埠至利津海口段,原系小盐河和大清河,河床窄深多曲。铜瓦厢决口之初,黄河泥沙大部沉积在河南境内,故陶城埠以下淤积不严重。光绪初年河南省内修筑大堤,约束河道,大量泥沙被带至下游沉积在大清河内,河床迅速抬高。故光绪年间决口大多集中于本河段。此外 1855~1938 年,黄河尾闾南北摆动改道即达 11 次之多。

1938 年 6 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全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1947 年河复故道。

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每一次决口后,先是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经风力作用,形成了许多断续的沙丘和沙垅,吞噬了农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交通道路。现今河南东北和东部分布的许多沙丘、沙垅和大片盐碱地,即为历史上黄河泛滥的结果。黄河不断地决口和改道也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上的水系面貌。战国以来的文献资料记载,反映出古代黄淮海平原为河网交错、湖泊群立的自然地理景观。

仅据《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就有 180 多个大小湖泊,这些河流和湖泊大多有通航和灌溉之利。同时在调节黄河及其支流的流量、农田灌溉和润湿当地小气候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但经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灌淤, 河流多渐趋淤浅,甚至完全断流;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垦为农田,故现今黄淮海平原上主要河流亦仅能季节性通航,湖泊更形稀少(见华北平原)。这些情况无疑是造成当地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的原因之一。黄河的泥沙广泛漫淤,使黄淮海平原的地面普遍淤高。今河北巨鹿县在地下六七米深处发现宋代瓷器和屋基,宋代的巨鹿城是 1108 年一次黄河决口被淹没了的。明代以前的开封城全被埋入地下。据考古资料估计,宋代以来开封城地面约抬高 10 米左右。这仅是两个典型例子,其他在历史时期地面抬高的现象,在黄淮海平原上到处可见。

长江 湖北宜昌以上,历史时期河床摆动幅度极小。宜昌以下长江进入中下游平原地区,河床的摆幅及沿岸的湖泊水系均曾发生很大变化。现简述古今变化较大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区、荆江河段、鄱阳湖区及太湖水系。

①江汉平原上云梦泽的演变。江汉平原地势低平,地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沿江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先秦时代这一地区是楚国名为云梦的将猎区。狩猎区包括山林、川泽、原隰多种地貌形态,而云梦则是其中的一个湖泊。据文献记载,春秋时代的云梦泽主体在今江陵以东、江汉之间,部分则在汉江北岸的天门、应城一带。至战国时代,由于汉江所挟带泥沙的充填,汉江北岸的一片云梦泽已淤成平陆,仅余江汉之间的主体部分。随江陵以东荆江三角洲向东向南发展,并和来自今潜江一带向东南发展的汉江三角洲合并为江汉陆上三角洲,故西汉时代云梦泽的主体被迫退缩至华容县(今潜江县西南)南境。其东其北虽仍属云梦泽,但均以沼泽形态为主。后因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呈现为自北向南倾掀下降的性质,荆江分流分沙量均有逐渐南移汇集之势。至东汉三国时代云梦泽水体逐渐东移, 以至萎缩。6 世纪的云梦泽已被分割成许多小湖沼,主体位置东移至沔阳(今仙桃市)、监利一线以东,东端达今汉阳县南古沌阳县境。有大潟湖(今仙桃市西境)、马骨湖(约今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南)等名,云梦泽名称已消亡。唐宋时代这些湖泊也为葭苇弥望的沼泽所替代,大面积的水体不复存在。

宋以前荆江河段排水沙口均位于北岸,故云梦泽变迁的主要趋势是水体缩减、陆地扩展。元明以后北岸诸口尽塞,南岸出现了太平、调弦、藕池、松滋四口,荆江水沙主要排向南岸,江汉平原上来沙不多,下沉速度超过堆积。故明清时太白湖又扩大为江汉间众水所归的巨浸。19 世纪后期,太白湖因长期淤填而基本消失,江汉平原排水不畅,至清末洪湖又再度扩展。

②荆江河床的演变。荆江是长江在中游冲积平原上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两段荆江历史时期河床演变各异。

第一,上荆江河床的演变。据《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的记载,长江流至枝江县形成分汊河道,南支为主泓道称江,北支为汉道称沱。江沱之间有很多沙洲,其中以百里洲为最大。江沱会合以后又东流至江陵南,接纳了自北而南、折而东流的沮水(今沮漳水)。魏晋时代江沱分流渐趋平衡。东晋南朝之际,江又称外江,沱又称内江。内江流量逐渐增大, 结果使沮水东折的流路被江水所袭夺,于是江水紧逼江陵城下。原来江、沮

之间滩地被水流冲断,形成了许多沙洲;出现了《水经注》里记载的江陵城南的北江分汊河道。沮水遂改在今江陵西南李家埠附近入江,后又逐渐西摆, 至明万历时西移至今枝江县江口一带入江。

明嘉靖年间,内江流量不断增大,终于在今江口附近,冲断百里洲,东南与外江相会,使江沱会合点上移至今松滋新闸附近,百里洲被分割为上下 2 个百里洲、原来的主泓道外江,由于沙洲密布,水流壅塞,逐渐演变为大江的汊流。江沱易位是上荆江河道的一大变迁。以后下百里洲以北以东的内江故道逐渐湮废,与之相关的江陵北江也随之浅狭。明万历年间,沮水下游泛滥,江口一带水流壅塞,遂东流袭夺了下百里洲北的内江故道和江陵城南的北江故道,至江陵东南注入长江。至此,今江陵以西的荆江河势大致形成。

江陵以下的上荆江河段流经古云梦泽地区。从以上云梦泽演变来分析,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荆江漫流阶段。史前时期,长江出江陵进入云梦泽地区,荆江河槽淹没于湖沼之中,河床形态不甚显著,大量水体以漫流形式向东南汇注。同时因该地区现代构造运动具有向南倾掀的特性,江陵以东的漫流,有逐渐向南推移、汇集之势。二是荆江三角洲的分流阶段。秦汉时期,由于长江泥沙长期在云梦泽地区堆积的结果,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早在云梦泽西部地区形成。荆江在云梦泽陆上三角洲上形成扇状分流水系向东扩散,如历史上著名的涌水和夏水,而主泓道则受南向倾掀运动的制约, 偏在三角洲西南边缘,穿过湖沼地区至城陵矶与四水会合。三是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阶段。魏晋开始荆江三角洲向东向南推移,云梦泽被向东迫挤。于是自江陵以南石首境内的荆江开始摆脱湖沼地区的漫流状态,塑造自己的河床,但往下监利境内河床仍处于湖沼之中,固定河床尚未形成。唐宋以后, 江汉平原上云梦泽完全消失,其主体部分已被零星的小湖沼所替代,监利境内统一河床最后塑造完成。

其次,藕池口以下的下荆江河床在魏晋时代形成后,至北魏河床两岸形成许多穴口和汊流,分泄荆江水流。同时河床中沙洲发育,特别是在分汊穴口,沙洲之多超过现今数倍。故当时的下荆江河床属于分汊型河床。唐宋时代下荆江统一河床塑造完成后,河床不断淤积。宋元以后下荆江地区垦殖频繁,筑堤围垸之风大盛,两岸穴口汊流,尽归淤塞。下荆江河床被束缚在大堤之内,代之而起的人工穴口,如元代所开的小岳、宋、调弦、赤剥 4 穴, 不久亦废。明隆庆时惟濬石首以东大江北岸的调弦一口,江水溢则由此入监利县境,汇于潜江、沔阳(今仙桃市)一带,江中也不见有沙洲记载,与《水经注》时迥然不同。由原分汊型河床演变为单一型河床,是下荆江河形态的一大变化。

在下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游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作用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从 19 世纪中叶~20 世纪初下荆江河曲即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现今之形势。

③洞庭湖的演变。洞庭湖的演变与下荆江河床演变有密切关系。自全新世初期以来,洞庭湖区呈现为河网切割的平原地貌。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现今在湖区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湖区中心大通湖农场发现的遗址埋藏于地表下 7 米左右。这 7 米厚度的沉积物是新石器时代以来沉降、堆积

的产物。

新石器时代以后至汉晋时期,洞庭地区仍有沉降的趋势,在君山西南出现了一些局部性的小湖泊。即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洞庭波”, 为一浅平的湖沼,就整个洞庭地区而言,河网切割的平原地貌基本未变。还可从《山海经·中山经》、《汉书·地理志》和 1957 年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铭文中了解到当时湘、资、沅、澧四水在洞庭平原上交汇分别流入长江。不存在后世所见的洞庭湖。但其时随湖盆地区的缓慢下沉,开始向沼泽化方向发展。故虽在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已有人类频繁活动的痕迹,而秦汉时代却未在此基础上设置郡县,无疑是受了沼泽化的影响。

4 世纪~19 世纪中叶是洞庭湖的扩展时期。东晋南朝之际,随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修筑,荆江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萎缩,荆江南岸出现了景口、沦口二股长江分流,将大量洪水排入洞庭平原,使缓慢下沉的洞庭地区由逐渐沼泽化而演变为浩渺的大湖。最先出现在岳阳西南的青草湖,至 6 世纪, 湘、资、沅、澧四水(见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入湖的局面已经奠定。青草湖已扩展为包括有北边的洞庭湖区,青草、洞庭二名通称。而在今南县附近又出现由长江分流汇潴的赤沙湖。当时洞庭湖的主体在今东洞庭地区, 南洞庭湖区尚未包括在洞庭湖内,但河湖港汊已很发育。西洞庭湖区除赤山湖外,尚有一些小湖,均未与东部洞庭湖主体连成一片。

唐宋时代洞庭湖进一步扩大,东部洞庭湖主体已西吞赤沙,南连青草, 周围七八百里。故有“八百里洞庭”之称。元明以后,荆江统一河床形成, 迅速淤高。明中叶以后,北岸穴口尽塞,南岸调弦、虎渡两口的大量水沙排入洞庭湖区,湖域扩大至周围八九百里。清道光年间洞庭湖扩展至顶点,跨四府一州九邑之境,估计约达 6000 平方公里,为今湖面积两倍以上。华容、安乡、汉寿、沅江、湘阴、岳阳等县城均矗立湖岸。但由于泥沙大量沉积, 湖底抬高,洲渚裸露,湖水极浅。自湖西北部虎渡、调弦 2 口带入的泥沙形成三角洲迅速发展,枯水季节分为东西两大湖区。

19 世纪中叶~20 世纪中叶的百年中,洞庭湖迅速萎缩到现今不足 3000 平方公里,其主要原因是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荆江四口分流的结果。1852 年藕池口和藕池河形成,1870 年松滋口和松滋河形成。此后四口将荆江 45

%的泥沙排入洞庭地区。19 世纪后期,西洞庭湖面大部被壅塞,东洞庭湖面也淤出大片沙洲,而南洞庭地区因北面水体南侵,原有小湖群合并为今日南洞庭湖。20 世纪初至 50 年代前的 50 年中,四口继续将大量泥沙排入洞庭湖, 出现大片沙洲,又兼人工堤垸迅速增筑,旧日洞庭湖已被分割成今东、西、南 3 大部分及从东洞庭湖分离出来的大通湖。

④彭蠡泽和鄱阳湖的演变。鄱阳湖在地质时代湖盆地区的地质地貌几经沧桑,变化很大。全新世开始湖盆虽逐渐下沉,由于泥沙沉积量和湖盆下沉量基本均衡,故仍呈现为河网割切的景观。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 201 (汉高祖六年)~公元 421 年(刘宋永初二年)在令鄱阳湖中心设置了鄡阳县,古城已经考古发现在今鄱阳湖中心的四山。其周围有彭泽、鄱阳、海昏等县,所辖土地也有部分在鄱阳湖中。可见在公元 5 世纪

20 年代以前,鄱阳南湖地区并不存在庞大水体,而为地势低平、河网割切的湖积平原,而鄡阳县为河网支汇的中心。

过去有人因鄱阳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泽之称,因而认为古代彭蠡泽即今鄱阳湖。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彭蠡古泽的形成与古长江在九江盆地的变化有密

切关系。更新世中期,长江出武穴(今广济县)后,主泓经太白湖、龙感湖、下仓浦至望江县与从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缘的长江汊道会合。更新世后期,长江主泓南移至今长江道上,而原来被废弃古河道因全新世以来倾掀下陷作用,逐渐扩展并与九江盆地南缘的宽阔的长江水面合并,形成一个大面积的湖泊,即先秦《禹贡》中所载的彭蠡泽。当时长江出武穴摆脱两岸山地的约束,形成了以武穴为顶点,北至黄梅,南至九江,东至鄂皖边界的冲积扇,江水在冲积扇上分为多支,即《禹贡》中所谓“九江”,东至扇前洼地汇入彭蠡泽,可见古彭蠡泽主体部分在江北,相当今龙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区。江南仅为今鄱阳湖的颈部。

由于古彭蠡泽是长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九江潴汇而成的湖泊,水下新老河段之间脊线分明。以后由于长江泥沙经九江段时,受到赣江的顶托在主泓北侧堆积起来,日久新老主泓道之间自然堤逐渐高出水面,九江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泽即被分割开来。时间约在西汉后期,距今 2000 年。以后,每逢长江泛滥泥沙溢出,彭蠡古泽逐渐缩小,形成了几个由水流连通的湖泊,史称雷水和雷池,即今龙感湖、大官湖的前身。江北彭蠡泽之名逐渐消失。

自全新世开始本区第四次断块差异运动,在南昌一湖口一线有较大的相对下陷,尤以湖口断陷为强烈。西汉后期,湖口断陷的古赣江区已扩展成较大的水域,即今鄱阳北湖的前身。因为江北彭蠡泽之名出于经典《禹贡》,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里就附会江南的鄱阳湖为古彭蠡泽。但在记载到湖汉水和豫章水(均指令赣江)时,却又说注入长江,而不是注入彭蠡泽。估计当时江南新彭蠡泽枯洪水位变率大,枯水时束狭如江之故。

汉晋时代的新彭蠡泽(晋时又称宫亭湖)南界不超过今星子县南婴子口一线,而婴子口则是赣水入湖口,也称彭蠡湖口。江南彭蠡泽形成后,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比较稳定。其后随南昌—湖口断层下陷自北而南的发展,河网交错的平原逐渐向沼泽化发展。刘宋永初二年(421)鄡阳县的撤销当与此有关。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向扩展。宋初彭蠡湖区已超过婴子口、松门山,迫近鄱阳(今波阳)县城,彭蠡湖开始有鄱阳湖之称。这种扩大的结果使原在湖边上的山峰先后沦为湖中小岛,附近的小湖也相继和鄱阳湖连成一片,古鄡阳县周围平原几平沦没殆尽。但其时鄱阳南湖仍为吞吐型湖,洪水时茫茫一片,枯水期水束如带。

明清时期鄱阳湖演变的特点是汊湖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鄱阳湖南部地区,如今军山湖、青岚湖都形成于此时。而清代以来,吴城以北鄱阳湖逐渐淤浅,由于赣江、抚河、信江的口外沙洲向东北延伸,鄱阳南湖西南部湖面逐渐缩小。

⑤太湖平原水系变迁。在太湖湖底普遍分布有新石器时代遗物和古脊椎动物化石。说明五六千年前,太湖地区仍为湖陆相间低洼平原。后随太湖周围地区不断下沉和沿海地区泥沙的堆积,使太湖平原逐渐向碟形洼地发展, 最终形成了大型湖泊。即为先秦地理著作里的震泽(具区)。这种湖区下沉、湖面扩大的趋势直至宋代还未结束。在宋人郏亶《水利书》中明确记载苏州一带湖荡水下有“古之民家阶甃之遗址”。单锷亦说:“昔为民田,今为太湖”,“太湖宽度,逾于昔时。”明清时期曾在太湖平原中部地下发现宋代以前的遗址和文物。

战国以前太湖之水由松江、娄江、东江等 3 江分流入海。《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即指对太湖流域几条主要泄水道的整治。松江(今吴

淞江)、娄江(今浏河)与今流路大致相同,东江则经今澄湖、白蚬湖,东南入海。随太湖周围地区的不断下沉和沿海边缘因泥沙堆积而抬高,遂使太湖周围形成碟形洼地,向东排水发生困难,“欲东导于海者反西流,欲北导于江者反南下”。海潮倒灌至苏州城东一二十华里处,从而促使三江水系的淤浅,积水在太湖平原上潴蓄成大小零星的湖沼。

与太湖平原进一步湖沼化同时进行并互为因果的是三江的逐步堙废。公元 5 世纪时松江下游已“壅噎不利”,排水不畅。约在 8 世纪时东江、娄江相继堙废。9 世纪开始为排泄壅积在松江上游的积潦,先后在太湖以东开浚了不少塘浦,重要的有荻塘(今吴兴运河)、元和塘(今常熟塘)、昆山塘

(又名至和塘,今浏河)等,形成了“五里为一纵浦、七里为一横塘”的水网系统。但至北宋初年又多淤浅,苏、常、湖 3 州连年遭受水灾。11 世纪中叶先后对吴淞江进行几次整治,主要是截弯取直,水流有所畅通。但自 1042、1048 年在苏州、平望间修了吴江长堤和吴江石桥后,吴淞江流受阻,水势转

于东北,迤逦流入昆山塘,经不断冲刷,至 13 世纪末终于形成今之浏河。1403 年夏原吉“掣淞入浏”,于是浏河水势更盛,成为太湖通海大道,“水阔二三里”。而吴淞江则“自夏驾浦至上海县南跄口 130 余里,潮汐壅障,菱芦丛生,已成平陆”。同时夏原吉又疏浚上海范家浜,上接黄浦引淀泖之水入海,形成今日黄浦江。明代多次开浚吴淞江、浏河、白泖港,但均时浚时塞, 河道窄狭。至嘉靖年间,黄浦江逐渐开阔,终于成为太湖下游最大泄水道, 而吴淞江反成其支流。清初亦曾多次疏浚吴淞江。乾隆二十八年(1763)开凿黄渡越河后,吴淞江全同今道,但因受潮汐影响,旋浚旋淤,又疏浚了白茆、七浦、茜泾、浏河各河道,同时分泄太湖下游积水的作用,但均不能与黄浦江的作用相比。

海河 由北运河(见京杭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见京杭运河)五大河流会合而成。五大河流支流众多。历史时期迁徙无常。今择其中几条主要河流的变迁,简述于下。

海河形成以前的河北平原水系。在黄河有关内容中已经提到。从西周以来至春秋战国时代,流经河北平原的主要河流是黄河。其时黄河下游分成多股,纵贯河北平原注入渤海。最西的一股是《山海经·北山经》中的大河, 流经今太行山东麓,折东走汉代滱水至今天津市区入海;《山经》大河在冀中平原分出一股,即《禹贡》记载的大河,在今青县一带入海;最东的一股后来成为西汉时大河干流,在今黄骅县附近入海。西汉以前河北平原上的河流都属于黄河水系。今河北在雄县、霸县至天津一线,即汉代滱河、宋代的界河一线。地质构造是属于凹陷地带,因而黄河北流即以此为极限。在凹陷地带以北,是永定河水系和潮白河水系,各自独流入海。

西汉时代黄河干流东移,至今黄骅县附近入海。原来流入黄河的各河流, 都脱离黄河而分流入海。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黄河以北有滹沱河、泒河

(上游今沙河,下游约今大清河)、滱水(今唐河)、治水(今永定河)、沽水(今白河、北运河)等均各自流入渤海,互不交会,其时海河水系尚未形成。

东汉时代黄河更南移经山东北部,至今滨州市、利津一带入海。原注入黄河的漳水亦脱离黄河独流入海。据谭其骧研究,到 3 世纪初曹操开白沟、平虏渠后,清河、滹沱河、泒水、滱水、◻水(永定河)、拒马河、沽水等均会于天津入海,海河水系始告形成。

海河水系形成之初,西南止于淇水,东北止于沽水。《水经注》时代淇水以西的清水、丹水已有部分被引入海河。隋炀帝开永济渠,引沁水入清水、是海河水系向西南扩展到最远的时期。但不久即废。唐代永济渠、宋元御河、明清卫河,仍以清、淇为源。宋代黄河北流,黄河又加入了海河水系。金以后黄河南徙,海河平原上的河流始与黄河无涉(20 世纪 50 年代后修建人民胜利渠方引部分黄河水流接济卫河)。元开会通河,引汶至临清会御河,海河水系又向东南扩展,会通河至清末淤废。东北方面,海河水系形成之初, 仅包括沽水(白河)干流,不包括潮河。曹操在开平虏渠的同年又开凿了泉州渠,鲍丘水的一部分即由渠入海河,但主流仍循蓟运河东南入海。《水经注》以前沽水自武清至天津一段又枯断,改东注鲍丘水入海。故《水经注》时代◻、沽、鲍丘 3 水合流,循今蓟运河入海。海河水系东北界大大内缩, 仅以圣水(上游今琉璃河,下游为今固安、永清界内永定河)为限。隋开永济渠前,◻水、沽水已与南来诸水相合,海河水系东北界再度扩展。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大大改善了河北平原的水运条件。

海河水系形成后,可以宋代界河(《水经注》巨马河)为界分为南北 2 系。南系包括清、淇、漳、滹沱、滱、涞、易等水;北系包括◻、沽、潞、涞、易、鲍丘、泃、庚等水。历史时期南北两系各水下游河道均曾发生较大变迁。今列举其中几条主要河道的变迁,以窥海河水系变迁的概貌。

①永定河。据钻探资料,永定河出石景山后,在今北京城北、中、南面分为 5 条古河道,流经今北京城北小清河一道时间最早,C14 测定约距今 18 000~7000 年。这些都是永定河早期流经的河道。西汉时代治水(◻水)经北京城南,东南至泉州县(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入海。东汉以后,下游与潮白河会合,经笥沟与南面的清河在天津相合,威为海河水系北派的主要河流。《水经注》时代笥沟淤断,◻水东流与沽河、鲍丘河会合东循今蓟运河下游入海。隋开永济渠“北通涿郡”,即利用◻水(桑干河)下游河道通达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部)。

唐代桑干河石景山以下分为两支:一支经蓟城南,东南与高粱河合,下会潞河;一支南流经永清县北。辽金以后,桑干河含沙量增多,“水性浑浊”,故有卢沟之称。下游河道干流已离开蓟城之南,改折南经卢沟桥(桥筑于金明昌三年)南入安次县境,下达武清县境入北运河。筑堤亦始于此。元代桑干河下游又称浑河、小黄河,自石景山南东麻峪始分二支:一支即入安次、武清旧道,一支自涿县南流经固安,南至霸县入拒马河(即白沟河)。明代因记载详细,知其下游河道自卢沟桥分为东、南二派:东派走今凉水河至张家湾、漷县入北运河;南派分成几股,先后走过今忙牛河、琉璃河、大清河、永定河等,或入三角淀,或入北运河,数股并存,迭为主次,来回摆动,变迁频繁,故有“无定”之称。1698 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全面筑堤,固定河道,赐名永定河,惟下游入三角淀为尾闾段,隔数年即改道一次。20 世纪 40 年代方形成现今河道。

②大清河。上游分南、中、北 3 股来水。北股为南北拒马河、易水,中股为唐河(滱水)和徐、漕等河,南股为潴龙河,上游为磁河、大沙河。海河水系形成之初,各自东流至今天津会合,并未成为同一水系。北宋时期与北方的辽(契丹)界河以南有一带状的湖泊洼地,即包括今白洋淀、文安洼凹陷地带。北宋初年为防止契丹骑兵南下,将南面的滱水、滹沱河等大小河流均引入这一洼地,形成了西起保定,东近海的屈曲 900 华里的潴泽国防线,

称为塘泺。北连拒马河下游的白沟河(即界河)。其时之永定河亦从北面流入界河,故界河包括了永定河和滹沱河及其间大小诸水的一大水系。宋朝南渡,界河失去限制南北的作用。南面河流如滹沱河又脱离了界河,而北面永定河大量泥沙填于界河各段中。明中叶以后,界河渐被淤平,水体南移于今大清河。清康熙三十七年修筑永定河大堤,由下游入三角淀处与大清河分开, 同时大清河两岸先后修筑堤防,今大清河水系基本形成。

③滹沱河。《禹贡》、《山经》时期原属黄河水系。黄河东徙至黄骅县境入海后,滹沱河独流入海。西汉时下游分为数股,除干流外,尚有滹沱别河、滹沱别水等,在今青县附近会流入海。三国以后自饶阳以下夺泒水经河间、任丘、文安、大城,与拒马河合会,同归于海,成为海河水系南派一大支流。直至唐代仍沿此道。宋代导滹沱河入边吴泊,注于塘泺,乃为人工改为北流一支,另有东流一般经深州,至乾宁军(今青县)与御河合流;南流一股自鼓城注入葫芦河(今滏阳河)。金元时北流一股已不见记载,多走东、南 2 道。明时滹沱河主流已脱高大清河,自藁城县分成 3 股:一支北流入淀泊,一支东南经束鹿县注入滏阳河,一支南流经宁晋县注入宁晋泊(今宁晋、新河间滏阳河),每逢洪水泛滥,以南走入宁晋泊一道为常。晚清将滹沱河引入子牙河,两岸筑堤,固定河道,形成今日之格局。总之,历史时期滹沱河南北摆动很大,其范围大致以藁城为起点,北至淀泊洼地,南至滏阳河, 宋以前以北流为主。属大清河水系,元明以后以南流为主,属滏阳河水系。晚清以后与滏阳河并为子牙河一大支流。

④南运河。上游为漳、卫 2 大河流。卫河前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白沟。白沟原为《禹贡》、《山经》时代的黄河故道。黄河改走西汉大河后断流, 东汉后期出现“白沟”,应出自人工疏导。3 世纪初,曹操筑枋头遏淇水入白沟,下连清河成为河北平原上纵贯南北的运河。《水经注》时代清河自大名至东光段在今南运河之西。隋大业开永济渠后,今德州以下走令南运河道, 德州以上仍在今道之西。元明以后方逐渐演变成今卫河。

⑤漳河。历史时期变迁尤大。原亦为黄河一大支流。《禹贡》时代河、漳会合于今河北肥乡县境。黄河改走西汉大河后,肥乡以下《禹贡》大河故道即成为漳水下游。但在反映西汉后期情况的《汉书·地理志》里,自今新河以下,漳水已不夏北流,改道东流经南宫、枣强、景县、东光注入大河。到东汉时代漳水下游恢复自今新河经大河故道入海。三国时曹操开利漕渠, 引漳水于馆陶南入白沟。自后漳水下游变迁无常。唐代漳水至少有 2 支:一支北流,与《水经注》时代大致相同,经今临漳、成安、肥乡、曲周、平乡, 以下走今滏阳河,汇入大陆泽,出泽后又走今滏阳河,衡水以下经武邑东北流,截永济渠,东北入海。一支经魏县于馆陶入永济渠,南北二道之间亦有零星漳水记载,亦为分支,然首尾不明。北宋时黄河北流,漳水又为大河支流。明代南北二支均存,前期以北流为主,后期以南流为主。清康熙时分为三支:南支在馆陶入卫,中支为老漳河至青县入卫,北支至宁晋与滏阳河合称新漳河。后又分成 4 支,变迁频繁。康熙末年南流入卫一支竟成唯一主流。乾隆以后始成今状。

综上所述,海河水系因含沙量高,进入平原后,河床摆功不定。在历史时期的变迁甚大,仅次于黄河。宋以后变迁日趋频繁。变迁特点一是下游河道往往从单股发展到多股,最后又逐渐演变成单股。反映了早期河道含沙量不多,而长期稳定后,泥沙增多,河道在扇形平原上分成多股,因堤防未修,

变化无定,迭为主次。明清以后全面修堤,河道方始固定,又渐为悬河。二是河道主流摆动总的趋势为永定河由东向南,明以后又东移;滹沱河、漳河由北向南;乃与河北平原之新构造运动有关,同时也有人为因素。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 shiqi hai’anXian de bianqian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changes of coastline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 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会合以下的辽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纪冰后期海侵后,滨海部分受到淹没,未被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地。这一情况,从晋末,唐初辽西、辽东间往返的记载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辽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12 世纪许亢宗使金,途经下辽河地区,“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辽河。濒河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居其中其地如此”。但当时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今已无考。通过微地貌分析和钻孔资料,有人认为,自盖县、大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经牛庄达沙岭一线为公元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岸线在很长时间内无明显延伸。大约至 10 世纪契丹兴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来的汉人进行开垦,草原变成农田,使辽河含沙量渐增,海岸伸展逐渐显著。明代辽河河口在梁房口关,即今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 经沙岭以南约 25 公里,至吴家坟附近。营口在明末清初原为辽河口外一沙岛。以后泥沙淤积,至 19 世纪 20~30 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

辽东湾西部为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 与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了北面至闾下辽河平原海岸历史变迁图阳今北镇县西南的浅海湾,现名盘锦湾。海湾以北的沼泽,后来一直存在。隋时大凌河口为望海顿,即今锦县右屯卫,岸线大约在此附近。明代后期三角洲岸线已推进至今锦州东南的蚂蚁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线。19 世纪末,据地图岸线在头沟、四沟、大沙沟、元宝底、南项、狼坨一线。

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间之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展而逐渐缩小。明代岸线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东与双台子(今盘山县)、吴家坟岸线相接。杜家台以东、盘山县以南,辽河三角洲西侧仍有小海湾,一直保持至20 世纪上半叶。清光绪年间,为排泄辽河洪水,开挖了双台子河,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1958 年后,拦断辽河,分泄营口流路与浑河、太子河等分流, 全辽之水均由双台子河入海。原已淤为沼泽的盘锦湾逐渐疏干,成为农田和苇场。

渤海湾海岸历史时期渤海湾海岸的变迁与黄河密切相关。距今 8000~ 5000 年前的冰后期,冰川消融,全球范围内海面上升,渤海湾海岸线约与今

4 米等高线(大沽零点)相当。此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逐渐向东

推进。据考古调查,天津附近渤海湾西岸有 3 条高出地面呈带状的古贝壳堤

(见天津贝壳堤),自东向西:①蛏头沽—驴朐河—马棚口贝壳堤;②白沙

岭—军粮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贝壳堤;③小王庄—巨葛庄—沙井子贝壳堤。据 C14 测定第 3 条贝壳堤距今 3800~3000 年,约相当殷商时期。第 2 条贝壳堤的形成年代,据考古资料,其北段发现战国时期遗址,南段发现唐宋时期文物。据 C14 测定,南段歧口附近,下层距今 2020±100 年,上层距今1080±90 年,北段在白沙岭附近距今 1460±95 年。说明这条贝壳堤经历了

约千年时间塑造而成。而第 1 条则形成于宋以后。

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至为相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但一方面是西汉以前中上游植被覆盖良好,下游多支津、湖泊,输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其主流则于黄骅一带入海,故在天津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于贝壳堤的形成。东汉以后,黄河改由今山东利津、滨州市一带入海。天津附近泥沙显著减少,海岸线由淤泥质海岸转变为沙质海岸,从而形成了第二条贝壳堤。以后黄河在山东入海口的泥沙向北扩散,在堤外堆积了海滨平原。1048 年以后,黄河约有 80 年的时间在天津入海。当时黄河含沙量很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于贝壳的生长。1128 年黄河改由泗、淮入海,从此脱离了河北平原。渤海湾的来沙减少,故

又形成了第三条贝壳堤,标志着 19 世纪中叶前的海岸线。渤海湾南部海岸, 自公元 70 年黄河改在今滨州市、利津间入海后,三角洲推展迅速。9 世纪河口在今滨州市东 70 公里。

金时置利津县,其东北 35 公里有丰国镇盐场。12 世纪黄河夺淮后,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蚀,有所后退。1855 年黄河又改由山东利津入海, 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扩展,河口沙洲每年以 2~3 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来黄河在这一地区造陆面积约 2300 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运,在渤海湾西岸第三条贝壳堤外堆积了广阔的淤泥滩。

滦河三角洲平原海岸,在公元前 2~公元 3 世纪时尚在今昌黎县北碣石山南附近。秦皇、汉武均曾登此山观海。东汉以后,滦河入海口尾闾在三角洲上时而西南,时而东南,往返游荡,三角洲不断向南伸展。《水经注》时代,海岸已在今乐亭以南。

明代海岸西南方约在今柏各庄附近,东南方在碣石山南 16 公里。19 世纪以前,滦河三角洲发展缓慢。乃因清初滦河上游山林为封禁之地。清末开禁,森林采伐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海岸线延伸较快。1938 年以来三角洲每年以 200 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进。

苏北海岸 今天在平坦的苏北平原上有一条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全长300 公里的范公堤。这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了全新世内相当长时期的古海岸线所在。自冰后期海侵,海水深入苏北平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横向运动堆积成岸外沙堤,沿范公堤两侧由几条沙堤或贝壳堤组成带状岗地,即为其时的海中沙洲。今里下河洼地和运西诸湖均曾为潟湖的范围。沉积剖面表明,兴化一带在沼泽湖沉积(厚约 2 米)以下,便是滨海相粉砂层。

在废黄河北岸平原地带也有沙堤分布,但不及范公堤整齐,堤西在历史时期曾存在硕项湖、桑墟湖等大湖,亦为潟湖的遗存。是 18 世纪以后方被淤

成平陆的。而云台山在 18 世纪以前,则为古称郁洲的海中大岛。

西汉时代的盐渎县在今盐城县城东北角,为产盐地。南宋时大海在盐城县东半公里(《舆地纪胜》)。北宋以前黄河长期在渤海湾入海,淮河的来沙不多,其一大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亦为水流较清的河道。故其时淮河口

深阔,潮波可至盱眙以上。8 世纪时(唐大历年间)在淮安、扬州间修筑了一条捍海堰,又名常丰堰。不久废圮。11 世纪在范仲淹主持下,重修捍海堰, 即今范公堤。可见自西汉至北宋,苏北海岸线长期稳定在范公堤以东不远处。

1128 年黄河南侵,以后的七百余年,黄河均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涌入淮河。但在最初几个世纪中,黄河分由颍、涡、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积, 河口延伸并不迅历史时期江苏海岸的变迁速。16 世纪中叶以后,全河夺泗、淮入海,尤其是 1578 年潘季驯治河,大筑堤防,堵塞决口,出现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图上之淤黄河。他采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16 世纪初黄河在云梯关(今江苏滨海县西南)外入海。1700 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东约 15 公里的八滩以外。1711 年(康熙五十年)云台山与海州之间渡口淤平,云台山与大陆相连。雍正时河口又移至八滩以外的王家港。1776 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两岸又涨出新滩数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 年(嘉庆十五年) 河口又抵六洪子。19 世纪中叶河口已至今大淤尖。废黄河南岸苏北海岸可以盐城县为例,唐宋时大海在城东不到 1 公里,15 世纪在城东 15 公里, 17 世纪初在城东 25 公里,19 世纪中叶在城东 50 公里。1855 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此后苏北海岸线有不同程度的后退,最初废黄河口大约以每年 1 公里

的速度向后内缩。进入 20 世纪后降至每年内缩 400 米以下,自修护岸工程后, 内缩渐停。仅连云港市以北海州湾仍在淤涨。

长江口海岸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冰期后海侵,三角洲又渐被海水覆盖,海岸线大致相当今海拔 4~5 米位置。距今约6000~5000 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以后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堆积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湾。

公元前 1 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 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 将长江主泓分为南北二道。由于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并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凹入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海湾(即新川港前身)。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一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掘港),称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与海门间涨出东西长 40

公里,南北宽 17.5 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并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马蹄形海湾。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时岸外又涨出东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北宋前期相继并岸,廖角嘴延伸至吕四。南宋时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今海门县东南部和启东县尚未成陆。14、15 世纪开始, 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徙。最后除吕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入通州。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阳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逐个合并沙洲而形成的。

唐时长江口门外,涨出东西二沙,即崇明岛雏形。12 世纪时演变为三沙, 亦称崇明沙。五代为崇明镇。1277 年建立崇明州。明代为崇明县,因沙滩涨

坍,曾五迁其治。清乾隆时崇明沙洲与周围南沙、平洋沙合并为一沙洲,今崇明岛基本轮廓形成。

长江口南岸,在长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奉贤新寺,直至金山漕泾一线及其以东,形成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冈身在吴淞江以北有五条,最东一条相当于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吴淞江以南有三条,最东一条相当于诸翟、新市、柘林一线。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冈身地带马桥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距今 5000 年前冈身已经形成。但最东一条冈身以东的陆地,至今尚未发现

魏晋以前的文化遗址,表明其成陆不会太早,大约在公元 1 世纪或 3 世纪以后。总之,这条冈身地带,堆积时间竟长达 3000 年左右。4 世纪以后,海岸向前推移。8 世纪初,冈身以东约 20 公里地带已经成陆。10 世纪初时海岸线已达月浦、江湾、北蔡、周浦、下砂、奉城一线下砂捍海塘。200 年间推进了约 10 公里。11 世纪 50 年代的海岸线,北起老宝山,中经横沔,在奉城和大团之间,折而西南。150 年间又向东推进 7~8 公里。12 世纪 70 年代海岸已抵里护塘,即川沙、南汇、大团一线,海岸又向东推进 6~7 公里。

明清以来长江口南岸岸线伸展缓慢。万历年间修了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汇知县钦连重修,故称钦公塘,大致即今岸线。个别岸段还在今岸线之外 2~4 公里。明中期至雍正年间发生崩坍,乾隆以后逐渐稳定, 唯南汇嘴继续向海伸展。

杭州湾海岸公元 4 世纪以前,杭州湾北侧海岸线,大致由大尖山向东, 经澉浦至王盘山,折东北与柘林、奉贤一带冈身相连。现今从金山卫至王盘山之间为大海,在当时却为滨海平原。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在金山卫滩地和戚家墩海滩及大金山山腰上,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春秋至秦汉时代的村落。乍浦南 1.5 公里许海中在 17~18 世纪特大低潮时曾裸露出古代遗址,史称故邑城。据记载应为东汉海盐县故址。据上所述,说明这条岸线稳定了很长时间,直至 4 世纪的东晋时,王盘山仍为滨海要塞。随长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湾南岸加积,改变了海水的动力条件,引起杭州湾北岸的内坍。王盘山首当其冲,最先坍入海中。唐前期的岸线西起澉浦,东北经望海镇(海盐东 7.5 公里)、宁海镇(县东)至金山东南约 5 公里处,折东北与自奉贤、柘林南来的岸线相接。唐后期金山附近岸线严重内坍,唐末五代时海潮直逼金山脚下。海盐一带岸线在县东 2.5 公里望月亭,乍浦岸线在故邑城以南,这条岸线保持到南宋初年。以后海岸又迅速内缩。12 世纪 50 年代金山始沦入海中,元时海盐城外宁海镇也被海水吞没。海岸距海盐城约 1 公里,明时仅及半华里。15 世纪 60 年代岸线逼近金山卫南面,几无滩地。15 世纪 70 年代以来屡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滩地稍有扩展。大致与今日相同。

杭州湾南侧的姚江平原成陆较晚。20 世纪 70 年代在河姆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 7000~6000 年,就同时发现的古生物而论,当时这一地区仍处于湖泽分布的水乡泽国环境。说明成陆不久,地势低洼,距海甚近。故春秋战国时代遗址多分布在平原和山麓交接地带。平原的北部成陆更晚。今临山—浒山(慈溪县)—上林湖一线北侧的古海塘(大古塘),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其北的慈溪平原都是以后形成的。12 世纪以后海岸向外推进很多,涨到大古塘(又称后海塘)以北。13 世纪发生内坍,至 14 世纪坍至蟹浦、观城、浒山(慈溪)、临山、麦盖山北麓,直至松夏镇(崧

城)一线,即大古塘所在。向北呈弓形突出。以后不断向外扩展,修筑了一系列土塘(从后塘至七塘)。从中也可看出海岸线发展的大致趋势。从后海塘至今海岸约 15 公里,为近 600 多年所涨出的土地。第四塘筑于明成化年间, 即 15 世纪中后期,从四塘至海边为 8 公里。可见 16~18 世纪外涨较缓慢。19 世纪又开始内坍。20 世绍开始基本稳定。近几十年逐渐外涨约 6 公里。50 年代以来修筑了八塘、九塘。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 shiqi qihou he zhibei de bianqian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 ( changes of climate andvegetation in Chinese history)气候变迁根据近十几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得知全新世中期曾出现过世界性气候回暖时期,在中国大致相当仰韶文化时期,故亦称为“仰韶温暖期”,距今 8000~3000 年。从3000 年前开始出现了气温下降的趋势,一直持续到现代,而其间又穿插有若干次以世纪为期的气温回升和复降。

①5000 年以前的温暖湿润气候。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黄淮海平原)在5000 年前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 6000 年的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这些动物现今则主要生活在气候温暖湿润又多沼泽的长江流域。在京津地区当时则生存有一些现今见于亚热带地区的动植物,且以栎、榆等为主的阔叶林占优势。据天津、辽宁地区孢粉研究证明, 在 7000 年前这一地区生长有今天见于淮河流域的水蕨。在京津地区以南的河南、山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喜暖动物和竹类,推测当时黄河流域年均温较现今约高出 2℃。距今 8000~2500 年,辽宁南部地区以栎和榿木为主的阔叶林占优势,气候温暖湿润,近似今天的山东半岛,这一温和气候带向北可延伸到黑龙江省的呼玛县一带,该地区地层的花粉组合中也有一落叶阔叶树榿树的优势带。

长江流域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孢粉分析结果证明,5000 年前的气候普遍较今温暖湿润;如上海附近地区年均温约比现代高 2~3℃,相当今浙江中南部气候。太湖地区自全新世中期以来,也处于气候热暖潮湿的环境之中。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见余姚市)的动物遗骸中发现了象、犀等现今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当时的气候大致近于现令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南部和云南。新石器时代杭州湾年均温高于现今 4℃以上。其他如长江中游洞庭湖周围、江西南昌地区及下游安徽安庆地区均有孢粉分析的结果,证明距今 5000 年前气候较今温暖。此外,中国西部内陆在仰韶时期气候也较温暖。天山北麓在全新世中期云杉的生长树线较今为高,云贵高原元谋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今活动在西双版纳的喜暖动物。西藏高原上地面堆积物孢粉分析结果也表明当时气候较今暖和。

总之,距今 10 000~5000 年左右,从北起黑龙江南至长江流域以南的广大东部地区,处于温暖气候期。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水牛、象和貘等喜暖动物可证明,这种温暖气候期大致下延至公元前 16~前 11 世纪的殷商时代。

②5000 年以来的气候变迁。自后三四千年来,中国气候发生数次寒暖交替变迁的时期:第一,从公元前 10 世纪起的西周早期,约有一二百年气温有所下降,在相当于西周早期的遗址中,未见喜暖动物,同时在文献上也有江汉冻结的记载。约至公元前 8~前 3 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气候又趋缓和。

《春秋》一书中记载到公元前 698、前 590、前 545 等年冬天鲁国都未有冰冻出现。据《荀子》、《孟子》等书记载,山东农业种植一年可两熟。这种温暖气候大致持续到公元前 2~前 1 世纪,那时河南淇水流域和陕西的渭河流域都有大片竹林存在。第二,从公元前 1 世纪下半叶起,寒冷空气开始侵袭

黄河流域,据《汜胜之书》和成书于公元 6 世纪的《齐民要术》两部农书中记载的农时,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的气温较今为低。《晋书·慕容皝载记》记载到公元 333~336 年,从辽东湾西北岸至辽东湾东南岸沿海连续 3 年全部冰冻,估计年均温较今低 2~4℃。到公元 8~9 世纪时黄河流域一度转暖。如在西安盛开只能抗御-14℃最低温度的梅花。冬季最高温估计较令高出 2

℃。第三,10~12 世纪中国气候加剧转寒。公元 1111 年(北宋政和元年) 曾出现太湖全部结冰的罕见现象。在同一世纪里,还发生过苏州运河冰封和福州荔枝冻死的情况。至 13 世纪中又有一段时期回缓。如元初在河南怀、孟地区又恢复了北宋初年撤废的管理竹园的司竹监。但这一回缓时期为时很短,14 世纪开始中国气候又转入严寒。1329 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14~19 世纪末,是一次世界性寒冷时期,即所谓小冰期。就中国而言,特别是 15

世纪以来,气候加剧转寒,至 17 世纪下半叶达到顶峰。据谈迁《北游录》中物侯记载,推断当时北京冬季较今约低 2℃。这种气候转寒的现象,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均有所反映。19 世纪末气温又开始稍有转暖。

中国地理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距今 5000~3000 年,黄河流域的年均温较今约高 2℃,冬季温度则高 3~5℃,相当今长江流域。距今 3000 年至今,温度波动明显。周期约 400~800 年,年均温振幅约 1~2℃,与历史事实基本相符。根据动植物地域分布的演变来看,5000 年来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弱,而寒冷时期则越来越长,强度也逐步增大。而这种变幅高纬度地带又大于低纬度地带。

5000 年来旱涝状况与气候暖冷交替基本一致。有人将中国东南部地区近

2000 年来旱涝记载进行分析,以公元 1000 年为分界线,前期干旱时间短,

湿润时间长,而后期则相反。而近 500 年来旱灾又多于水灾,以南涝北旱为常见。其中 16、17 世纪旱灾多于涝灾,18、19 世纪涝灾乡于旱灾, 20 世纪以来旱灾又明显多于涝灾,说明 15 世纪下半叶~17 世纪末为干旱阶段, 17 世纪末~19 世纪末是湿润阶段,而 20 世纪末又进入干旱时期,且干旱发生频次北方高于南方。

植被变迁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覆盖有天然植被。直至晚近时期还有丰富森林植被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在当时分布着以寒温带、温带森林为主的茂密植被(见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两广丘陵山地和云贵高原南部地区,无论从孢粉分析或文献资料都证明,在人类社会的早期这一地区山林翳密,草木畅茂,分布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沼泽植被;在秦岭山脉、大巴山、大别山、江南地区和闽浙山地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并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中部、南岭山地、两广山地丘陵北部(见云南高原、贵州高原、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及青藏高原东南部等地,也是中国早期森林面积最大的区域。据出土遗物、孢粉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距今8000~5 000 年前有亚热带森林及沼泽植被分布。秦岭山区在 3000 年前仍存在大片原始森林。此外,在浙江余杭良渚、吴兴钱山漾、余姚河姆渡、湖

北京山屈家岭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遗物亦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森林、竹林和沼泽植被广布。文献记载当时会稽山地和四明山地有一片被称为“南林” 的茂密森林。

进入全新世以来至二三千年前华北亦普遍分布有茂密的天然森林植被。辽南地区、燕山山地南部情况亦相类似。对北京平原的泥炭沼泽的孢粉分析表明,在全新世期间该地兼有森林、草原及沼泽等天然植被。在广大华北平原上亦普遍分布有森林、沼泽植被。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量貘(四不象鹿)、野生水牛、象等喜暖动物证明该地有森林、草原和湖泊沼泽,正所谓“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与《禹贡》中所描述华北平原中部兖州“厥草惟繇,厥木惟条”的植被情况基本相似。又如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南部,近几百年来森林破坏严重,而在 2000 年前却覆盖有茂密的森林和竹林。据《诗经》、《山海经·五藏山经》等先秦地理名著中记载,现今陕北、陇东山地及汾河下游霍山、中条山森林遍布,太行山区淇水流域的竹林则在西周时代已很著名。

除上述森林沼泽植被地带外,在中国大兴安岭南段、呼伦贝尔草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部及青藏高原中部和南部,古代则是广大的草原地带。这一地区历来为中国游牧、渔猎民族的活动场所,这些民族过着“逐水草迁徙”、“畜牧迁徙,射猎为业”的经济生活。直至汉代,阴山山脉一带还是“草木茂盛,多禽兽”。北齐《敕勒歌》:“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这一地区自然景观的生动描述。

此外,在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等地,存在一长条气候干燥、植被稀少的荒漠地带。其中个别地区也分布有不少森林草甸。如河西走廊水草丰满,宜于畜牧。祁连山地、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都有成片天然森林(见祁连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但就总体而言,人烟稀少,地势高寒,交通困难。

全新世以来,随人类活动影响,各地天然植被分布地区逐渐减缩,栽培植被代替了天然植被。但其原因、程度和过程,在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一般说来,当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出现了原始农业,即开始改变天然植被,但在铁器工具普遍使用之前,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仍然是有限的。如直至春秋时代,在古今植被状况变化最大的华北平原,人口仍然十分稀少。河北平原中部仍有一片宽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各城邦之间还存在瓯脱地带(即缓冲地带)。人为垦殖范围不大,对植被变迁的影响亦有限。其时黄河中游地区仍保持有良好的森林和草原,宁绍地区和四明、会稽山地在春秋时代大部分仍为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

战国开始铁器工具普遍使用,加上各国变法,发展农业,奖励垦荒、辟草莱。天然植被的破坏迅速加剧。在河南中部地区已“无长木”,山东丘陵西麓的泗水流域已“无林泽之饶”。今冀、鲁、豫 3 省交界的东郡在公元前

2 世纪已缺乏薪柴(《史记·河渠书》)。在以后的 2000 多年间,这一地区战争频繁发生,和平时期的大规模垦殖和战争时期的大规模焚毁相交替,使破坏的植被未能恢复。晋末十六国时代,长期战乱,大片农田荒芜,变为次生草地和灌木丛。同时水利系统破坏,盐碱遍地,灾害连年,农业也未获发展。隋唐统一时期,在华北平原大事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大片栽培植被替代了次生的草地和灌木丛。宋金以后黄河经常泛滥于河南、淮北之间,沙地和盐碱地比比皆是,已无良好的植被覆盖,天然植被破坏殆尽,更无森林可言。因而这一地区成为历史时期天然植被受到人类活动破坏最严重、影响最

大的地区。

其次是黄河中游地区,除陕西渭河平原、晋南和豫西外,大部分在战国以前仍为畜牧区,森林和草原广布。秦汉时代大量汉民移入本区,设置郡县, 发展垦殖,农牧界线一度北移至阴山以北和乌兰布和沙漠一带。河套地区因农业发达而被誉为“新秦中”,于是大片天然植被为栽培植被所替代。东汉以后虽因游牧民族的内徙,农牧界线大体上恢复到战国后期的情况,次生的草原和灌木丛又大片取代了栽培植被。但因气候转寒、干,已不可能恢复到秦汉以前的状况。北魏时代在河套地区也进行过垦殖,至隋唐盛世农牧界线再度北移阴山一线。唐元和年间(9 世纪初)在河套屯田,垦田约 1320 公顷, 以后又在陕北、银川平原开设屯田,黄河中游地区的植被又遭到大规模破坏。宋金以后本区的农牧界线长期维持在今陕西和内蒙古之间。由于宋、金、西夏间的长期战争,为修筑堡寨,屯垦戍边,廓清视野又大肆砍伐残存的森林。陕北一带“山林无巨木”,今环县境内在当时已“不产材木”(《续资治通鉴》卷 51)。明代于长城以外地区,每年进行烧荒,植被几乎破坏殆尽,以至沙地不断扩大。

太行山中段地区古今植被变迁也很大。从商代开始许多政权的都城设置在太行山东麓,宫室的营建均取材于此。日久天然森林遭到大量砍伐。历代河北平原上每逢战乱、灾荒,饥民多入山为生,滥垦滥伐。北宋时,太行山区半为童山。至明代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山区林木砍伐更甚。豫鄂川陕交界地区在古代是一片亚热带森林。元以前仍然人迹稀少。明初开始大量流民迁入,至明中叶进入郧阳山区的流民竟达 200 万口之多;清中叶又发生一次大批流民迁入的浪潮。流民进入山区后,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薯,甚至开辟梯田,多年老林均遭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是中国天然植被破坏较晚而程度极为严重的典型地区。此外有些地区天然植被破坏较晚,如东北长白山区在历史上长期是渔猎经济为主的部族居地。唐代渤海国虽有农业,但规模不大,辽、金、元时虽也在此兴办农业,然影响甚微。大规模的垦殖大体始于清代大量汉民迁入以后,但因为时不长,古今变化相对而言远不如前述地区显著。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时期的天然植被历经很大变化,其原因有自然本身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各地区植被变化的程度随人类活动频繁的状况不同而异,如华北平原因开发较早、人类活动频繁,天然植被已破坏殆尽,全由栽培植被替代,实质上意味着大片森林的砍伐。又如黄河中游、太行山区除了人为破坏外,又加上气候干燥等不利的自然因素,更使不少地区变成了荒山、荒坡和沙丘。西南、东北等地区由于开发较晚,人类活动相对而言较少,故至今尚保存较多的天然森林。总之,中国在 4000 多年中,植被覆盖面大为缩小,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 shiqi renkou de fengbu he qianxi

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in Chinese hiS- tory) 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在古代,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口的数量、分布和迁徙,反之,人口条件又积极地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因此,历史时期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地域分布和迁徙,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课题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的国家之一。《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 789 )“料民于太原”。可知西周末年就举办过人口调查工作。秦末刘邦进入关中,萧何首先收集秦朝的户籍地图,“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说明秦帝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簿籍了。可惜秦代以前的人口资料没有保存下来。现存最早的人口统计数字,是《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 2 年)的版籍,以后历代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志大多继承了这个传统,保留了人口数字(户数或口数)的记录。这就为研究历史人口地理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料。不过应该指出: 历代封建王朝编制户籍的目的是为了征收赋税和兵劳役,所以由于历代赋役制度的不同,以及中央和地方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的矛盾、社会各阶层的对抗, 户口的隐匿、漏报、逃亡、流徙的情况屡见不鲜,政府所掌握的户籍与实际数字相差甚远。尽管如此,中国历史文献上保留下来的历代人口数字,仍然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完备的人口调查资料。

两汉时期汉代的人口调查皆为户数和口数并列。口赋(算钱)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户赋则指定为列侯、封君的收入。《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元始二年 103 郡国户口数总共为户 1235.6490 万,口 5 767.140 1 万。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界线,北方人口占 4/5 弱,南方人口占 1/5 强。如以汉武帝时所置 14 个监察区来划分,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过 5 百万的有司隶和豫、冀、兖、青、徐五州,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的冀、豫、鲁和皖、苏的淮河以北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的 55%。关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长安附近,密度约达到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除了鲁中山地、胶东半岛和滨海地区外,人口密度估计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条人口比较密集的带状地区。东西向的是自京兆(长安)—河南(雒阳)—陈留—济阴(定陶)—山阳—东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这种分布显然与交通路线有关。长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和太湖平原,这无疑是由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促成的。

西汉末年的战乱,中原人士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更远的还到了岭南地区。同时南方经济进一步得到开发,人口显著增加。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140)的版籍,全国有户 933.6665 万,口 4789.2413 万。秦岭淮河以北人口占 3/5,以南占 2/5。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 5 百万的有豫、荆、扬、益 4 州,除了豫州外,其余 3 州均在长江流域,其户数占全国的 42.2

%,口数占全国的 37.26%。可见经过了 138 年,南北人口的分布起了显著变化。与西汉末年人口相比,扬州增加了 1/4,荆州和益州都增加了一倍。其中增加最显著的南阳郡(南阳盆地),人口从 194 万(尾数不计)增至 244

万,零陵郡(湖南南部湘、资、潇水流域)从 14 万增至 100 万,长沙郡(湘、

资水中下游流域)从 23 万增至 105 万,豫章郡(今江西省)从 35 万增至 166

万,巴郡(四川东部)从 70 万增至 108 万。可见南方人口的增加除了北方人口南移外,还由于原来中原王朝势力不及的地区深入开发的结果。而黄河流域除了少数几个郡国外,人口普遍减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分裂和战乱时期。黄河流域屡经兵燹,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附近,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从洛阳至彭城(今徐州)的黄淮平原上,经曹操和陶谦之间战争,“墟邑无复行人”。除了战

争中死亡外,大批中原人民向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三辅、南阳人民多迁往益州。徐州一带人民多避乱江东。江淮之间十余万户皆渡江而东,“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还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远徙交州。在蜀汉、东吴政权内任职的不少是黄河流域迁来的士大夫。此外,还有不少中原人士逃往幽州、辽东,甚至去鲜卑境内。如东汉末刘虞为幽州牧,“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后汉书·刘虞传》)。

三国鼎立局面稳定后,迁往辽东的往往复归故土,而迁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来。以后魏蜀吴三家为了充实各自统治区内的实力,利用政治手段强迫人民迁居其统治中心的周围。如建安末曹操讨张鲁,进入巴东、巴西郡(今川东),劝诱当地人民 8 万余口迁至邺、洛阳;继而曹既平张鲁,迁汉中民

数万户以实长安、三辅。曹丕建都洛阳,徒冀州 5 万户士家以实河南。魏灭

蜀后将蜀人 3 万家迁往洛阳和关中。东吴孙权在建安年间连续西征盘居在长江中游的江夏太守黄祖,虏掠男女数万口迁至江东。刘备入蜀带去了大批荆州人士,以后几次北伐南征,也迁民于成都平原。此外,东汉末年,北方乌桓、鲜卑逐渐入居中原,散布于沿边诸郡。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 3 万余

落。东吴征服山越后,也将越人从山区迁至平原,总数约有 10 余万人。

经三国时期屡年战争,人口死亡、逃亡、隐匿的数字是相当高的。所以据西晋太康初年(3 世纪 80 年代)的户籍,全国仅 246 万户,1616 万口。黄河流域仍占 56.72%,长江流域占 34%。黄河流域集中在可、冀 2 州,约占全国人口的 32.12%。全国郡级人口分布第一位是河南郡,即曹魏政权首都洛阳的所在地,有 11 万户,以下依次为与河南郡接界的河内郡、东吴旧都建业所在地的丹阳郡、今冀南与鲁接界的阳平郡、蜀汉旧都成都所在地的蜀郡, 户数都在 5 万以上。可见是由三国时代人口迁移的结果。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祖逖北伐、淝水之战、刘裕北伐、北魏南侵等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 90 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共五百几十万的 1/6。西晋时北方诸州,包括淮河以北地区共有 140 万户,约 700 余万口。南渡的 90 万口占其 1/8 强。换言之,

即北方 3 个人中有 1 人南徙,而南方 6 个人中有 1 人为北来侨民。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而以淮阴、扬州、南京、镇江、常州一线为最多,并在此设了大批侨州郡县。侨置在今镇江的南徐州,侨民多于当地土著人口。

唐宋元时期唐初贞观年间开始人口直线上升,至天宝年间到达了顶峰。全国有户 9 百万,口 5 200 万。秦岭淮河以北占 3/5,而河北、河南二道, 相当今冀、鲁、豫三省之地,又占北方人口的 2/3。可见黄河下游平原是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全国经济重心所在。秦岭淮河以南人口最集中的是长江下游和宁绍平原。江南道(今苏南、皖南和闽、浙、赣三省)有 1000 万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上述地区。再依次是关内道(今陕西)460 余万,剑南道(今四川)400 万,河东道(今山西)370 余万,山南道(今陕、豫、鄂交界各一部分)250 余万,淮南道(江淮之间)220 余万,最少的是岭南道(今两广和越南北部)91 万和陇右道(今甘肃)53 万。

安史乱后,黄河中下游经过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天下衣冠世庶, 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李太白全集 26》)。人口普遍下降。

加之藩镇割据,中央法令不行,户口隐匿不报。所以唐代后期人口资料残缺不全,难作全面估计。现以元和年间(806~820)南方几个州与天宝年间户数相比,襄州(治今襄樊市,领县 7)增加 120%,鄂州(治今武昌,领县 5) 100%,苏州(治今吴县,领县 7)30%,洪州(治今南昌,领县 7)65%, 泉州(治今泉州,领县 4)50%,广州(治今广州,领县 13)75%。足以说明唐代后期南方人口普遍有所增加。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全境有户 1600 余万,崇宁元年(1 102) 有户 2000 万。每户以 5 口计, 11~12 世纪初北宋境内约有 1 亿人口。现

以后来宋金界线(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北方有户 580 余

万,南方有户 1100 余万。这反映了从唐代后期至北宋中后期,由于北方人口南迁和南方经济发展而带来的人口滋长,使南方人口的绝对数字开始超过了北方,这是中国人口南北分布的转折时期。

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两浙、江南东、西和福建四路,相当今苏南、皖南和闽、浙、赣三省。元丰时有户 520 万,崇宁时有户 570 万。其中两浙路(即

今苏南太湖流域和浙江省)人口最多,元丰时 178 万,崇宁时 198 万。其余

依次是江南西路(除江、信、饶 3 州外的今江西省)、江南东路(今皖南、大茅山以西苏南和江西省东北部)、福建路(今福建省)。两浙路自唐以来即为南方最富庶地区,江南西路在北宋时湖滨平原和吉泰盆地得到了充分开发,山区又有发达的工矿业,故人口大增,其户数虽低于两浙路,而口数却超过两浙路而居全国首位。

北宋末年,女真南侵,黄河流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南渡人口最集中的是两浙路,因为是南宋政治中心所在。“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58》)。现以北宋崇宁元年和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的户数比较,两浙路增加 26 万户,福建路增

加 32 万户,成都府路增加 21 万户,潼川府路增加 24 万户。总之,南宋时代南方人口普遍增加,到了元代,南北人口的分布出现了巨大的逆转。江浙、江西、湖广 3 行省(相当今苏南、皖南、沪、浙、闽、赣、湘、粤、桂、鄂小部分、黔之大部分),竟占了全国人口的 83.73%。当然,《元史地理志》所载各行省的户口数来源不一,不甚精确。但作为概貌来看,大致还是可信的。

明清时期明初政府采取移民措施,如将江南人北徒淮域,西徙云贵;迁山西人于河北、豫北,迁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迁北平、山后(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民散居北边诸卫,以为军籍等等。以后社会相对稳定,政府又鼓励人民从狭乡迁往宽乡,经过自然的调整,到了万历初年,南北人口的分布渐趋均匀。今以万历六年(1578) 的记载为例:①北五省:北直隶(今冀、京、津)、晋、鲁、豫、陕(今陕甘 2 省)的人口为 2500 万。②中五省:南直隶(今苏、皖、沪)、浙江、江

西、湖广(今两湖)、四川的人口为 2900 万。③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

云南、贵州人口为 670 万。各地人口分布比较均匀,这是因为南方可耕种的平原毕竟较少,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进行自我调整。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基本开发完毕。失去土地的农民为谋生计往往奔向人口相对稀少、尚待开发的地区。这就决定明清两代人口迁徙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向海外移民。临海的粤、闽等地因山多田少、人稠地(平原)狭, 多出海谋生。以去台湾和东南亚各岛屿为最多。鸦片战争以后,广东人口大

量外流。据调查,从 1850 年到 19 世纪末,仅台山一县移居海外的就有 20 万人。二是向山区进发。明代自宣德至成化年间,从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各省逃流亡的农民迁徙至豫、鄂交界的荆、襄地区的大约有一二百万人,以后又向秦岭、大巴山区迁徙。清代嘉庆年间川、陕、鄂、豫、甘5 省白莲教起义,就是各地迁往这五省交界山区的流民大起义。东南地区的无田农民多向闽浙皖南山区进发,湖南流民的目标是湘西山区,而闽、粤流民甚至迁往荒岭僻壤的赣南山区。由于明代后期玉米、甘薯的传入,使大批流民进入山区成为可能。三是向边区迁徙。清代幅员辽阔,边疆地区人口稀少,为内地流民迁徙提供了条件。东北长白山区为满族“龙兴之地”,定为封禁区,任何人不得入内定居、垦田、采伐、掘捕(人参、貂)。但仍不断有人或从长城隘口、或渡海趋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以资谋生,俗称“闯关东”。晋、鲁、豫、冀 4 省人均有,尤以冀、鲁为多。河北、山西人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处进入草原,称为“跑口外”;晋陕垦荒者则去归化(今呼和浩特)一带或河套地区进行耕种。陇东贫民多进入银川平原。陕甘人移居新疆的也不少。光绪年间为平定阿古柏政权而进入新疆的湘军,就在哈密、巴里坤等地进行屯田,屯丁中凡是娶有妻室愿留新疆者, 均借给牛具籽种,指拨土地令其承垦,故有一部湖南人由此进入新疆。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 shiqi shamo de bianqian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的变迁 ( changes of deserts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北纬 35°~50°,东经 75°~125°(见中国的沙漠)。各沙区各具演变特点,大致可分为下述两类情况。

中国东部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历史时期原非沙漠地区,由于人为因素, 如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破坏,不合理的垦殖和过度的放牧及战争的破坏等等,造成植被覆盖减少,在日照、风力强烈作用下,先由表层的风蚀,继而引起下覆沙质沉积物的扬起和搬运,使地面出现连绵沙丘。

①科尔沁沙地。公元 10 世纪前,长期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场所,水草丰茂, 牛羊遍野。10 世纪时契丹(辽)将在战争中俘掠来的汉人和迫迁来的渤海人约数十万人,安置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进行屯垦,开辟农田,使之初次成为农牧交错地区。部分地区开始沙化。当时农作物都种在陇上,防止为” 吹沙所壅”。以后在蒙古贵族统治期间,没有更大规模的开垦。清代又在此广设收场,草原面积有所恢复。19 世纪以后,清政府为了增加财源,将大片草原招民开垦。因土地贫瘠,经过两三年即因沙害而放弃,继而开垦新草地。在无植被覆盖的撩荒地上,干旱风季时沙层被吹扬而起,形成了流动沙丘。这些沙丘先以点状出现。以后连成一片,使草原退化为沙漠化土地(见科尔沁草原)。

②乌兰布和沙漠。自晚更新世以来,黄河河道一再东移。至今仍有三条古河道遗迹。在废弃的河道和低洼地,曾因河水漫溢而积聚成湖。《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就记载了这一地区有名为屠申泽的大湖。现今这一带以亚砂土、亚粘土与中细沙互层为主的地层,正是代表黄河冲积相和冲积-湖积层的表层的沉积物。秦汉时代,为防御匈奴,从内地迁来大量汉民,安置在河套一带进行屯垦戍边,并设置了郡县。其中朔方郡最西的窳浑、临戎、三封 3 县就分布在今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区。故城废址已半被沙湮,周围一片沙丘。但当年却为新开发的农垦区。东汉以后,匈奴南进,边民内迁,垦区

废弃,已被耕作过的表土受干旱气候和强烈风蚀,遂成流沙。10 世纪末,宋使王延德出使高昌(今吐鲁番),途经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据他的记载,这一地区已是“沙深三尺,马不能行”,“不育五谷”。但在 17 世纪末的记载中,该地尚有蒲草、红柳等在固定沙丘上生长的灌丛植物。晚清以来,由于滥行砍伐和过度放牧,又导致这一地区流沙再起。现从磴口以南直至乌达的黄河西岸,流沙已直抵河岸,南北陆上交通完全阻绝,包兰铁路不得不改在黄河东岸行驶。

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沙漠地区此后随人类活动的影响,沙区有所扩大,沿边地区逐渐沙漠化。

①位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陕北一带的毛乌素沙地,大约在第四纪以来已存在,但面积不及现今,其间尚分布有草原、沼泽和灌丛。今在沙地内部的汉唐故城遗址,如十六国时代赫连夏的都城统万城,唐宋时代为夏州城,即今靖边县北白城子。但从汉代以来沙地逐渐扩展。据《水经注》记载,今无定河流域已分布有“赤沙阜”、“沙陵”(沙丘)、“沙流”(流沙)。9 世纪唐人记载夏州周围“皆流沙”、“风沙满眼”、“茫茫沙漠广, 渐远赫连城”。公元 994 年宋太宗毁夏州城时说“夏州深在沙漠”。1080 或1081 年沈括过无定河一带,有“沙随风流,谓之流沙”的记载。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当时沙漠南界在今横山、白于山和鄂尔多斯交界处,恰为今毛乌素沙地的南缘。18 世纪后,清政府招民开垦,残留的草地均遭破坏, 毛乌素沙地进一步沙漠化。

②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周边地区在历史时期曾是中国西北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两汉时期通往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鄯善(今若羌)、且末、精绝

(今民丰北)、扜弥(今于田)、渠勒(今于田南)、于阗(今和田)、莎车等及位于北道上的楼兰(今楼兰废墟)、危须(今焉耆东北)、㱯 犁(今焉耆南)、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温宿

(今乌什)、尉头(今乌什西)、疏勒(今喀什市)等都有较发达的农业或畜牧业。这些古城国都兴建在河流的下游三角洲或沿岸地区,如精绝位于尼雅河下游三角洲,且末位于车尔臣河沿岸的冲积平原等等,农业用水依靠这些河流的灌溉。但沙漠地区的河流由于气候干燥,风沙侵袭,极易淤废和改道。一旦河流淤废或改徒,植物枯死,居民迁往他处,而留下的古城即为废墟。如古且末、尼雅等古城已被流沙所淹。至今这些古城周围还可看到扇形分布的干河床,枯死的胡扬,废弃的渠道、道路和耕田的遗迹(见交河故城、高昌故城)。

③历史时期塔里木河等河流的不断改摆动、改迁和沙漠的侵袭,原沿塔里木河西行的东西交通大道遂为流沙所淹。从西汉至魏晋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楼兰即因孔雀河水改道,迫使楼兰废弃(见楼兰遗址),其他如尼雅废墟(汉代精绝国,见尼雅遗址)、米兰(伊循城,见米兰遗址)均因尼雅河、车尔臣河改道而废弃。据考古调查,今库车、新和、沙雅一带废址以数百计,盛唐时尚为农业发达地区。唐以后塔里木河改道,植物枯死,古城遭到干河床风沙的袭击,先后成为废墟,形成沙丘。

④风力亦为沙漠地区沙丘扩展的重要因素。历史上自楼兰西进沿昆仑山北麓山前平原至喀什,是汉唐时通向西域的南道。由于历史时期以来开发不当造成遍地沙化,在长期风力作用下,道路已被沙丘淹没,成为沙漠地带。然而各段淹没和废弃时间不一,有先有后。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shishiqi zhuyao nongye qu de bianqian

中国历史时期主要农业区的变迁(changes of main agriculture region in Chinese history)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大量发现,说明在北起松辽平原,南至珠江流域的广大土地上,自原始社会晚期就开始有了农业。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车件的差异,各地农业发展程度不一,以后又因为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变化有过兴衰演变。现选择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在历史时期曾经出现过的几个主要农业区的变迁作一概貌介绍。

华北平原区中国古代将黄河中下游以崤山、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东(或称山东)、关西(或称关中、山西)两大区。关东区的主体部分是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其西端伊、洛、河、济四水之交的、相当今洛阳为中心的大河南北地区,亦即历史上所谓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地区,是中国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起源地。因为它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故《史记·货殖列传》称为“天下之中”。70 年代在今河北武安县磁山和河南新郑裴李岗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已有了农业的痕迹。磁山遗址还发现了粟的遗存,从出土的农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看来,当时农业已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裴李岗类型遗存还在密县、登封、鄢陵、长葛和郏县一带发现。据 C14 测定,磁山—裴李岗的遗存年代约在公元前 6000 年左右。这说明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黄河下游巨大冲积扇的顶端,即华北平原西缘与太行山脉、豫西山地的交接处,已进入了农业社会。时代稍后的仰韶文化期的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遗址都有村落、房屋和粮食遗存发现,反映当时已过着定居农业生活。陕县庙底沟二期文化(公元前 2700 年左右)是具有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特征。这时期遗存发现较多的有以潼关为中心和以洛阳、郑州为中心两个地区。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部门,农业工具较仰韶期有了改进。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流域发现的王湾类型和安阳后冈类型的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存,表明农业工具有明显进步,农业生产水平显然比前一阶段有所提高。偃师二里头类型文化的年代与中国文献上记载的夏代纪年大体一致。因而有不少学者认为就是夏文化。如是,则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就在农业发展最早地区之——豫西、冀南山麓兴起的。

关东地区的农业是从山麓地带向东和东北平原地区发展的。二里冈遗址和郑州商城、安阳殷墟以及河北邢台、邯郸、磁县、藁城、曲阳、涿县、永年、灵寿、石家庄、内邱等地发现的商代遗址,正分布在豫西山地、太行山东麓一线的山前冲积扇上。安阳殷墟处在豫北、冀南的河(古黄河)、漳冲积扇上,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是理想的农业地带。商人在此已有相当规模的农业。殷墟出土甲骨中已出现黍、麦、禾(粟)等农作物和不少农田垦殖的记载。这里无疑已是当时黄河流域的一个农业中心。战国时代魏国西门豹、史起引漳溉田,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城附近地区,“成为膏腴”。西汉时所在魏郡是人口最密集的数郡之一。这里农业发展的势头保持到 3 世纪不衰。东汉末曹操定都于邺,以后十六国后赵、前燕、北朝的东魏、北齐因相沿袭。无不与当地的农业发达有关。直至隋唐仍保持着河北平原上经济中心的地位。所以尽管邺都为杨坚所毁,但其所在相州(治安阳)境内在唐前期曾修凿了 6 年人工渠道引漳水、安阳河进行灌溉,可见农业还是相当发达的。

北部永定河和潮白河冲积扇的早期农业发展较缓慢。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只说燕“有鱼盐枣栗之饶”,没有强调粮食生产。不过从燕国境内出土的大量铁制农具看来,战国时燕国农业水平不会很低。另外我们还知道今河北新城、涿县一带有个督亢陂在战国时已经是富饶的水利灌区,荆轲刺秦王, 献的就是督亢地图。东汉建武年间,渔阳太守张湛在今北京市顺义县境引白河水开稻田约 1200 公顷,这是北京地区种植水稻的最早记载。以后三国魏嘉平二年(250)驻守在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隅)的征北将军刘靖在石景山筑戾陵堨,引◻水(今永定河)开车箱渠,灌田 2000 顷(约 200 余公顷)。不久又自车箱渠引流注入鲍丘水(今白河),灌田万余顷。这是永定河冲积扇上大规模开发水田的先声。以后西晋、北魏、北齐、唐代都在此基础上整修过督亢陂、戾陵堨、车箱渠等工程,发展水田,成效显著。

河北平原中部地区,由于黄河不断泛滥,到处是沼泽洼地,人们很难在此定居进行农业。所以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经商、周,以至春秋时代,平原中部一直存在着一片极为空旷的人迹稀少地区。以后黄河下游两岸修筑了堤防,湖泊沼泽逐渐干涸,人们才开始在宽阔的平原上进行耕种。东汉以后人口渐增,农业开始迅速发展。北魏时“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魏书·杜恕传》)。《齐民要术》中反映的河北平原农业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农作物品种很多,有黍、粱、大小豆、麻、大小麦、水旱稻、胡麻、瓜、韭等粮食瓜蔬 20 余种。直至唐代安史之乱以前,平原中部水利建设仍十分兴旺。唐代

瀛州(今河间地区)每县平均人口在 13 万以上,是河北诸州中人口最密集的一州。

总之,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河北平原上的农业从太行山麓向东部平原推进,到了唐代安史之乱以前,河北平原已是全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隋、唐前期运往长安、洛阳的粮食主要产于本区。但是,从安史之乱后,河北平原的农业开始走下坡路。冀南、豫北的卫、漳河一带,由于太行山区森林的破坏。引漳灌溉系统的废圮,漳水泛滥频繁,土壤盐碱化。《宋史·王沿传》说:“魏史起凿十二渠,引漳汉代鸿沟水系分布图水溉斥卤之田,而河内饶足。唐至德后,渠废,而相、魏、磁、洛之地并漳水者,累遭决溢,今皆斥卤不可耕”。特别是邺县附近,农业十分衰落,至熙宁年间邺县被废为镇, 并入安阳县。永定河、潮白河流城在辽代是主要农业区。元代以后,国家财政收入寄望于东南,京师附近农业已渐凋敝。虽经元朝虞集、脱脱,明朝的丘浚、徐贞明、徐光启等都曾企图在北京附近大力开展农田建设,解决南粮北调问题。结果因缺乏水资源川及权贵的阻挠,未能得以实现。宋代为阻挠辽骑南下,曾在辽宋界河以南从保定至海的几百里狭长低洼的塘泊地带内, 浚沟洫、置堤堰,开辟稻田,以冀达到既解决军粮又起军事防线的双重目的。虽曾收到短期效果,但以后辽骑不断南下,战争纷纭,再加上黄河屡次北决, 堤防破坏,水利变成水害。元明以后,卫河淤高,积水下泄无路,致使土壤盐碱严重。清代雍正三年至七年间,在怡贤亲王允祥的主持下,曾在海河平原上大力开发水利,设立京东、京西、京南、天津四局,共辟公私营田 850 余公顷,取得一定效果,但只是昙花一现。雍正八年允祥逝世,人去政息, “司局者无所承禀,令不行于令牧,又各以私意为举废”。水田之事,自告罢废。

黄淮平原介于豫西山地和鲁中山地之间,这里的农业发展也是首先从东

西两侧山麓地带向相对方向发展的。夏文化中心在今河南颍水上游。农业生产起源很早,吸引了很多人口。西汉时在这里设置的颍川郡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颍川郡辖境相当今许昌、平顶山、登封、禹县、鄢陵等十来个市县地。西汉时却置有 20 个县,有 43 万余户, 221 万余人口。阳翟县(今

禹县)有 4 万余户,10 万余口。鄢陵县近 5 万户,口数竟达 26 万。而 1982

年,鄢陵县人口也只有 48 万余。由此可见 2000 年前人口密度之高,如果没有相当发展的农业水平是难以想象的。东面的汶泗水流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公元前 4300~前 2400)已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的农作物以粟为主。以后发展为典型的龙山文化。这些原始文化的遗址多分布在旁山近水的山谷平地和河流两岸。先秦时代就有许多良田。豫东、淮北平原在战国秦汉初时,农业还比较落后,所谓“淮北沛、陈、汝南”一带,土地贫膺,“寡于积聚”。自汉武帝时代开始在黄淮平原上大兴水利,农业即为改观。到了汉昭帝时(公元前 86~前 74),宋、卫、韩、梁等地,已是“编户齐民,无不家衍人给”

(《盐铁论·通有》),后经三国曹魏邓艾在淮北大力兴办屯田,修渠道陂塘,颍淮之间,阡陌相望,将黄淮平原上的农业推向新的高潮。唐宋时代汴、蔡、涡、颍、濉等豫东淮北平原上的一些主要河流的沿岸农业都很发达,人口也很密集。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南泛夺淮入海,黄淮平原上的水利系统全遭破坏,河流淤浅,陂塘填平,农业生产才一落千丈。直至近代到处是沙荒、碱地,水涝灾害屡年不断,成为农业落后的地区。

关中地区本区的农业中心是在渭河平原或称关中平原。据多年来考古资料证明,在仰韶文化时期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水草丰茂,自然年件优越, 适宜人类居住。仰韶文化型半坡遗址的先民已过着定居生活,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出土的农具有 700 多件,还有粟米和菜籽等遗存。同时还饲养了家畜,兼营渔猎。说明这时的农业已脱离了初期原始阶段。关中平原农业的初具规模是在周人古公亶父从陕西彬县、旬邑一带迁至周原以后开始的。周原北靠岐山,南临渭河,Z - 图6河贯其中,为农田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周人原为农业民族,至此更勤于开发,芟除杂草,开垦新田,使当地农业迅速发展起来。据《诗经》、《史记》等书的记载,西周时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农作物除了适宜北方水士的黍、稷、粟、麦以外, 还种植了水稻。西周之所以能灭商,有雄厚农业生产基础的关中平原为后方根据地,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春秋时期,关中平原的农业继续保持着向上发展的势头。公元前 647 年, 秦国拿出大批粮食支援晋国的饥荒,说明这里已经有了储粮可以向外输送。进入战国,铁制农具的使用和农战政策的推行,使关中平原最早获得“天府” 的誉称。

奏统一全国前夕,关中平原出现了规模最大的灌溉工程郑国渠,汉武帝时又兴修了六辅渠、白渠、漕渠、成国渠等,使渭河两岸土地都得良好的灌溉。长安附近被称为“天下陆海”、“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

(《汉书·东方朔传》)。近几十年考古发现了不少西汉中期以后的铁犁铧, 出土最集中的是关中平原;赵过代田法首先在关中推行;《汜胜之书》所反映西汉后期关中地区相当高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些都表明西汉中期以后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在全国是第一流的。在主要粮食作物方面也有了提高,西周时代关中粮食作物以黍稷为主。战国时以菽粟为主。汉武帝时董仲舒还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可是在成帝时《汜胜之书》

中谈到种麦的地方最多,正是关中地区农业水平提高的反映。

西汉以后关中平原的农业生产遭到两次严重破坏。一次西汉末年的王莽之乱,“长安为墟,城中无人行”。关中地区人口锐减。一次是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长安地区成为战场,“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原来三辅地区有民居数十万户,此后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晋书·食货志》)。魏晋十六国北朝时对关中水利都有所建树,农业生产稍有复苏, 但已远非秦汉时可比。

隋唐时期关中平原再度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农田水利倍受重视。唐前期在渭河南北修复汉魏以来旧渠和开凿新渠为数不少,但效益却不理想。如修复的郑国渠和扩建后的三白渠,在唐前期所灌溉面积仅奏汉时代的 1/4 弱, 而后期仅及 1/7。所以当时关中地区虽仍号称沃野,然“所出不足以给京师”。而东部平原在隋唐时代农业生产十分发达,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从东部地区运输粮食给关中成为当时中央政府的头等大事。隋炀帝时事实上的首都在洛阳,唐高宗以后很多帝王趋食洛阳,就是为了迎就漕粮之便。隋唐时代关中地区农业不能振兴的原因有三:一是人口骤增,如唐天宝初年京畿道人口达三百余万。而平原上可耕地均已开辟,扩大耕地面积比较困难。二是秦汉以来对泾、渭、北洛河上游的过度开垦,使水土流失严重。泾、渭等河含沙量很高,遂使引以为源的人工渠道淤浅,灌溉作用减低,如唐时郑国渠在石川河以西河段已经淤废。宋代郑白渠渠口淤高,泾水难以引入,水源短缺影响灌溉作用。三是关中地区为王侯权贵之家的集中地。他们在渠道旁竟造碾硙,耗费水量,使渠流梗涩,减弱水利效能。

宋代建都开封,对关中地区不如唐代重视。郑国渠已“全废不可复”, 白渠所溉“不及二千顷”。元代关中地“渠隁缺坏,土地荒芜。陕西之人员欲种莳,不获水利”(《元史·河渠志二》)。关中地区灌溉系统破坏后, 农业发展大受影响。明清时期关中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是小型灌溉工程普遍开展,仍不失为西北重要小麦产区。但其在全国经济地位已远不如汉唐时代。晚近以来关中旱灾频仍,无疑与水利衰落有关。

长江上游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是中国古代主要农业区之一。在进入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时期,这里是古代蜀国的土地。在相当中原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蜀王杜宇“教民务农”,“以汶山为畜枚”时成都平原已以农业经济为主。战国时代的成都平原已物产富饶为秦国所垂涎。公元前 316 年秦惠

文王灭蜀,置蜀郡。公元前 308 年秦司马错率巴蜀众 10 万,大船万艘,米六

百万斛,浮江伐楚。可见当时成都平原农业基础之雄厚。公元前 256 年蜀守李冰主持兴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一跃为与关中平原并称为“陆海”、“天府之国”的主要农业区。秦定六国,徙大批工商业者入蜀。卓氏、程郑正是六国亡后入蜀,以治铸致富。冶铁的发展,必然促进农业工具的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楚汉之际,蜀汉地区成为刘邦的后方粮仓。西汉末年成都一县有户 7.6 万,仅次于首都长安县(八万户),在《汉书·地理志》有户

口数记载的 10 个县中占第 2 位。近年来在成都平原出土了不少汉代水田陂塘的陶制模型和汉画象石,都反映当地的农业生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自汉以降,山东、江南有灾,往往下巴蜀之粟赈饥。中原有乱,就有大批人口徙避入蜀。但从未闻有人满粮缺之患。与关中平原相比,成都平原自然条件更优越,又未遭关中战乱的厄运。故农业经济长期不衰。唐时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莫不取于蜀(陈子昂《上蜀川军事》)。平原的政

治经济中心成都又为仅次于扬州的全国第二大都市。安史之乱,中原衣冠士庶大批流入蜀地,给成都平原的粮食供应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只有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产量。五代时割据四川的前后蜀政权,府库充实。粮食价格下降至“斗米三钱”(《蜀梼杌》)。后唐平蜀时,得储粮 253 万石(《蜀鉴》卷七)。足见小小的蜀国农业经济十分发达。宋代成都平原“地狭而腴, 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从 13 世纪初开始,先是宋金战争,后是宋蒙战争,“四川累经兵火,百姓弃业避乱”(《宋史·食货志上一》)。以后元末明末清初,成都平原都曾遭受严重的战祸和自然灾害,“民逃深山中,草衣木食之”(《明史·张献忠传》)。农业生产深受破坏。但由于其水利条件优越,特别是元明清 3 代在成都平原上反复改建都江堰工程,水利

效能不断提高,是中国 2000 多年来唯一长期保持稳产高产的主要农业区。东南地区此处专指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据多年考古证明,本区发现

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已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经济文化。余姚河姆渡遗址有丰富的稻作遗存。据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籼亚种晚稻型水稻。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也是亚洲最古老的稻米实物遗存。由此将中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推到了 7000 年以前。但那时当地还保留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湖沼洼地到处存在,在铁器农具尚未使用之前,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是有困难的,因而渔猎经济还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发展的步子比较缓慢。直至春秋时代杭州湾地区的越族还处于“随陆陵而耕种”的迁徙农业阶段。司马迁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应该是战国至西汉初年江南大部分地区的基本状况。

两汉之际,东南地区农业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东汉永和五年(140)在宁绍平原上兴修的鉴湖,溉田九千顷,就是农业发展的典型例子。三国东吴建国东南,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废郡县之吏,置典农、督衣之官”,在太湖流域大力兴办屯田。东汉末建安以来,中原人民移居东南和将山区越人移出平原后列为编户,为东南农业提供了先进技术和充分的劳动力。接着是东晋南朝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而引起的大规模兴办水利,开辟农田,使东南地区由“地广人稀”变为“土地褊狭,民多田少”的发达农业区。粮食增产后的农田价格上涨,“膏腴上地,亩直一金”。(《宋书·孔季恭传》)南朝末年东南“良畴美柘,畦畎相望”,呈现一片富庶景象。梁天监四年(505)“米斛三十”(《梁书·武帝纪》),也就是说斗米仅三钱。这时东南农业经济的繁荣是可想而知的了。

隋唐统一后,黄河流域农业经济一度得到复甦,而东南地区农业的发展势头未减。当安史之乱发生后,中原人口再一次南迁进入东南,水利设施普遍兴建,不久就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韩愈说:“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权德舆说:“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之计,仰于东南。” 而东南尤以太湖流域常、苏、湖 3 州为最。后经五代钱镠对太湖流域水系作全面整治,形成了五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灌排系统,又结合太湖流域环境特点,大力修筑圩田,于是“百年间,岁多丰稔”。民间钱五十,可糴白米一石。两宋时期东南人口高度密集,造成耕地不足,于是围湖造田、垦殖海涂成为一时风气。北宋前期占城稻的首先传入东南地区,又为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提供了条件。时吴中一带,“四郊无旷土,随高下悉为田”(《吴郡志》)。另外,南宋时北人南迁,小麦种植获利倍于种稻,于是东南农户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鸡肋篇》)。一般农家均推行稻麦复种制,

亩产大为提高。当时的苏、常、湖、秀(今嘉兴)四州是全国的粮仓。北宋时远送京师开封,南宋时近输行在临安。元时“转粟京师,多资东南,居天下十六七”(《国朝名臣事略》卷四)。明成化年间各地运粮至京师 4 百万石,南粮占 80%,而苏、松、常三府又占南粮中大部分。所以明人谢肇淛说: “三吴赋役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江北一大郡”(《五杂俎》卷三)。当时有“苏松财赋半天下”之说(嘉靖《上海县志》)。清代康熙年间又在苏州地区推广双季稻,亩产显著增加,成为政府最关注的农业区。直至近代东南地区仍然是中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综上所述,中国几个主要农业区变化的大致过程是:黄河中下游的山麓地带农业起源很早,以后迅速向平原地区发展,大致到 8 世纪中叶前,成为中国主要农业区。以后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渐趋衰落。关中平原的农业发展情况大致相同。发展稍迟的成都平原,由于水利条件良好,历二三千年而不衰。长江下游东南地区原始农业起源也很早,但早期受生产力的限制,进程缓慢。六朝以后才飞速发展,两宋时跃为全国农业经济的首位, 至今不变。其他如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亦各自有其发展的特点。

(邹逸麟 谭其骧)

Zhongguo liangshi zuowu dili

中国粮食作物地理(geograpby of grain cropsinChina) 中国粮食作物种类多、分布广、地域差异大,生产水平不平衡而发展潜力大。中国栽培较普遍的粮食作物共有 20 余种,其中有些还有春播、夏播、秋种和冬种之分,而每种作物又有不同的品种,世界各种主要粮食作物几乎都见于中国。中国是世界重要产粮国之一,1990 年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 22.8%, 稻谷、甘薯产量均占世界第 1 位,小麦和玉米、谷子居第 2 位,大豆和高粱

居第 3 位。

中国粮食作物面积占全部耕地的 76.5%,产值约占种植业的 70%,粮食使用劳力和投资亦均占种植业的 70%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90 年比 1949 年粮食总产增长了 3.9 倍,比同期世界粮食年产量递增为快,但产量不稳定。

中国粮食作物的地区分布及其特点除少数纯牧区县外,中国各县均有粮食栽培,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粮食组合又各具特色。内蒙古乌拉特中旗— 乌审旗一线以东及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95%和 96%;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不足全国的 5%,粮食产量仅及全国的 4%。不同的粮食作物分布相对集中:①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以稻谷生产为主,同冬作(小麦、油菜、蚕豆、豌豆、绿肥) 进行复种轮作,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 195%。②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生产为主,在其偏南的冬麦区主要和夏作(玉米、谷子、大豆、绿肥)轮作,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 150%, 在其偏北的春麦区主要同糜子、谷子、马铃薯、玉米、豌豆等轮作,以一年一熟为主,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 115%。③东北 3 省大部分地区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为主和小麦轮作,基本上实行一年一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低于 100%。④西部青藏高寒山区以青稞、豌豆、春麦为主,实行轮歇轮作, 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 95%。

1990 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 11 346.5 万公顷,每公顷平均单产 3.93 吨, 属世界中等水平。由于洼涝、盐碱、风沙、干旱、水土流失、土壤贫瘠等原

因,全国约有 1/3 的粮食耕地每公顷仅产 1.5 吨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洼涝地区、黄土高原、东北地区山林区、半农半牧区、青藏高寒区及西北内陆干旱区。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为主,其中又以稻谷、小麦、玉米分布最广,产量最多,三者合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86%以上。①稻。中国是世界种稻最旱、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各种粮食作物中平均单产最高,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 29%、总产量的 42.4

% 全国 90%以上的稻谷集中于淮河、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按自然条件和稻谷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又分为:a. 华南双季稻籼稻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福建闽江、晋江和九龙江下游河谷盆地,广西浔江、郁江、贺江、桂江流域和柳江下游及台湾西部平原,稻谷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80% 以上,多实行双季稻与冬小麦、冬甘薯或油菜、冬绿肥一年三熟轮作。在海南岛东部万宁、陵水、崖县和北部儋县是三季连作稻地区。此外,局部地区尚有再生稻、混作稻和旱稻栽培。b.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 12 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地区,稻谷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 2/3,是中国最大的稻谷集中产区。20 世纪 50 年代前以单季籼稻为主,50 年代发展稻麦两熟, 60 年代发展双季稻, 70 年代大量发展双季稻三熟制。1980 年以后双季稻面积缩减,一季中稻面积回升。

c. 云贵高原稻谷区。稻谷分布垂直变化明显,由海拔 1200 米的河谷两季稻到 2000 多米的一季粳稻均有,为中国重要的糯稻产区。d.四川盆地丘陵稻谷区。以单季中稻为主,面积和产量均占稻谷的 70%;分布上限可达 2400~2500米,为全国水稻分布的海拔高度较大地区之一。双季稻面积不大。稻谷在北方地区种植少,且零星分散,近几年有所发展,以东北三省稍多,面积约占北方稻区的 40%。

②小麦。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的 26.7%和 23%,广布全国, 以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最多,可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小麦 80%以上。全国有 14 省、市、区种植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占全国春小麦面积的 85%以上。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奏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冬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冬小麦的 70%左右,大都和玉米、甘薯、高粱、谷子、大豆等轮作,多实行二年三熟,部分一年一熟或一年二熟。折多山以东、淮河秦岭以南属南方冬麦区,大部地区实行麦稻两熟制或麦稻稻、麦豆稻、稻麦肥等三熟制。但长江以南、湖南以东各省区小麦种植很少,如江西、广东和广西。

③玉米。玉米在粮食作物构成中仅次于稻、麦,而居杂粮之首, 1990

年玉米播种面积 2140.1 万公顷,产量 9681.9 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 21.69

%,主要集中栽培区是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经辽南、冀北、晋东南、陕南、鄂北、豫西、四川盆地四周及黔、桂西部至滇西南,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80%左右,其中东北多于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以一熟春播玉米为主。黄淮海平原和西南山地为春播、夏播玉米混合区。华北地区二年三熟制多采用春播玉米晚熟种,一年二熟制则用夏播玉米早熟种。云贵川三省从海拔 300~ 2500 米均有分布,在 1000 米以上多为一熟春播晚熟种。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各省区为春播、夏播、秋播玉米混合区。

④高粱、谷子、大豆。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辽、吉、黑 3

省和华北各省区高粱面积和产量约分别占全国的 78%和 86%,是洼涝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谷子耐旱性强,全国 95%的谷子面积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和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东北和西北以春谷为主,华北夏谷居多。大豆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的沈阳— 哈尔滨—克山铁路两侧平原地带,松花江下游,黄淮海平原的鲁西南、豫东、冀东北及晋西北和苏皖两省淮北地区,大豆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76%和80%。

⑤薯类作物。以甘薯为主,约占薯类面积的 80%,次为马铃薯和少量木薯。1990 年全国薯类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总计的 8%和 6.1%。甘薯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以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和四川盆地最多。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以夏秋薯为主,华南沿海以秋冬薯为主,内蒙古东部及东北三省以春薯为主。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各地。木薯集中分布在南岭以南的两广、滇南。

商品粮产区 中国生产水平较高的余粮区,主要分布在:①中国南方各大江河湖泊冲积平原、三角洲和湖盆平原,如江淮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苏苏北平原等地区。②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③ 安徽皖北平原,内蒙古后套,宁夏引黄灌区和河西走廊地区。

(徐志康)

Zhongguo lüyou dili

中国旅游地理(geography of tourism in China)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991 年全国有组织接待的海外旅游者达 470 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近 3 亿人次。

旅游资源特征中国旅游资源具有四大特征:

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 具备多种功能。以地貌景观而论,从海平面以下 155 米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

湖底,到海拔 8848.13 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 9003 米。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再以旅游气候资源为例,中国不仅有纬向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南北既有四时如春的繁花似锦的美景,又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和高纬地区的避暑胜地,还有银装玉雕的冰雪世界,以及可避寒趋暖的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绚丽多姿。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历史业绩,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汇融的结晶,又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而宗教文化影响较为深远。

丰厚性中国旅游资源雄厚,开发利用保证程度高。以花岗岩山景为例, 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劈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 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组分特性而导致的球状风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

见各地。至于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古代建筑,园林艺术,民风习俗,更是不可胜数,多采多姿,其资源之丰度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

古老性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许多旅游资源以其历史悠久、文化古老而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 29 省、市、自治区。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

猿(见开远市),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 800 万年历史,禄丰腊玛古猿头骨化石在世界上乃属首次发现(见禄丰县)。迄今为止已发现的猿人化石有元谋人(见元谋县)、蓝田人(见蓝田猿人遗址)、北京人(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丁村人(见丁村文化遗址)、长阳人、大荔人、桐梓人、柳江人、峙峪人、资阳人、山顶洞人及安徽和县龙潭洞和营口金牛山(见营口市)的古人类遗址。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 170 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其他如仰韶文化(见仰韶村文化遗址)、半坡遗址(见西安市)、阳城故都(夏都)、安阳殷墟、岐山周原、丰镐周京、咸阳秦城(见咸阳市)、京杭运河,万里长城(见长城)、秦陵兵马俑坑(见临潼县)、银雀山汉墓(见临沂市)等,无不以古称绝。旅游资源的古老性是发展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巨大优势所在。

奇特性从万里长城到大熊猫的故乡皆中国所特有的旅游资源。以喀斯特地貌风景为例,千形万状、千嶂叠翠、怪石嶙峋的路南石林,奇幻无比的兴文石林洞乡和具有奇山、碧水、异洞三绝的桂林山水(见桂林市)皆著称于世。1980 年贵州发现织金打鸡洞,全长 13 公里,最大跨度 1750 米,洞内有各种类型的喀斯特构造,还有举世罕见的特异景象——发育在钟乳石上的卷曲石,其中心为密封储水的空心管道所贯通,管壁极薄,通体透明,在周围的障碍中曲屈四旋,自由伸展。这种奇异的喀斯特构造,引起了旅游者、世界洞穴家们兴趣和关注。

中国的自然奇观不可胜数,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见大理市),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 随节令变化不断更换羽色的大兴安岭的柳雷鸟,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见钱塘江),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等(见查布间歇泉、玛旁雍热田)。

人文方面的奇景更加丰富多姿,如周原一带出土的《大丰簋》、《盂鼎》、

《毛公鼎》等西周著名的青铜重器和 1976 年扶风庄白一号窖藏发现的数量众

多的青铜器,其中《史墙盘》铭文 284 字为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出土铜器中铭文最长者,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诸王业绩,后段历叙家世,是研究西周历史极珍贵的资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见临潼县)。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见长沙市)、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见江陵县)、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见满城县)及临沂银雀山汉墓的大量竹简文献等出土令中外考古界神往,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被公认为世界艺术宝库(见敦煌石窟)。“柱脚悬空永不落,三层木阁无钉铁,绝招结构圣人作”的广西真武阁也是建筑史上的一绝。雄踞凌云山,俯视三江的乐山大佛,坐像高 71 米,体宽 28 米,实属世界上最大的石佛(见乐山市)。

中国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有山、水、生物景、历史古迹等 11 个类型。(参

见彩图插页第 20 页)

山景著名的五岳是中国山景的代表。四川的四大山景胜迹“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 “峨眉天下秀”,皆从大尺度造型论其意境(见恒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青城山、峨眉山)。奇异的山石以鸟兽物象喻景者比比皆是,加上绘声绘色的神话传说,使许多山石更富神秘色彩。承德的磬锤峰、武夷山的玉女峰、桂林象鼻山、雁荡合掌峰、黄山莲花峰等属中尺度的造型山景。小尺度乃至微尺度的山景,如厦门万石园笑石,普陀双龟听法石,东山岛风动石,黄山梦笔生花,路南石林中的象踞食台、凤凰灵仪、孔雀梳翅等。

中国山景依其成因大体可分为:①新生代造山运动隆起的世界高峰。如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慕士塔格峰等。②花岗岩形成的风景名山,如黄山、九华山、华山、盘山、碣石山、崂山、千山等。③石灰岩溶蚀而成峰林和溶洞喀斯特景观,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兴文石林、安顺龙宫等。④砂岩经过湿热气候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丹霞地貌,如武夷山、韶关金鸡峰、剑川石钟山、承德双塔山、僧帽山等。⑤砂页岩不均衡侵蚀而构成的奇峰,如庐山、梵净山、新疆乌尔禾的“魔鬼城”。⑥火山喷发物流纹岩再经风化作用造就的奇峰,如雁荡山、天目山等。⑦由火山喷溢的玄武岩构成的火山景观, 如云南鸡足山、长白山白头峰和五大连池火山群。⑧古老变质岩形成的名山, 如泰山、嵩山、五台山等。⑨由构造断裂而隆起的名山,如点苍山(见苍山)、峨眉山、恒山等。⑩新构造运动和冰川作用塑造的奇峰,如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水景水景按其形态又可细分为河、湖、瀑、泉、海不同类型。

①河景。中国江河如织,从涓涓细流的山涧到坦荡宽阔的大江皆有。在众多的河景中,尤以桂林—阳朔间神奇的漓江和雄伟磅礴的长江三峡为佼佼者。饱含诗情画意的富春江,恰赛人间仙乡的九寨沟(见九寨沟自然风景区), 咆哮奔腾的黄河峡谷,潺潺流水隽永幽雅的北京西山樱桃沟,均系别具情趣以水景为主体的不同尺度的旅游资源。

②湖景。波光潋滟的湖泊自古被人视为风景佳地。“淡妆浓抹总相宜” 的西湖驰名于世(见西湖风景名胜区),全国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不下数十处。中国拥有大小湖泊 2 万多个,许多湖泊因其风光明媚而具有疗养与旅游价值。构成不同旖旎风光的湖泊成因有构造湖、河迹湖、海岸潟湖、火口湖、堰塞湖、冰川湖、风蚀湖、喀斯特湖等多种类型。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与洞庭湖,烟波浩渺的太湖与五百里滇池,美如碧玉的洱海,天山天池、赛里木湖和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湖,到京都侧畔的昆明湖(见颐和园),都是著名旅游胜地。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各地兴建大量的人工湖—水库,其中已有多处辟为游览地,如新安江水库、刘家峡水库(见刘家峡水电站)、红枫湖水库、大伙房水库、燕塞湖水库、十三陵水库(见明十三陵)等。

③瀑景。中国瀑布大多集中南方,著名的黄果树瀑布上下 22 级并连,其中 18 级为地面瀑布,4 级为地下瀑布,组成一组典型的喀斯特发育过程的瀑布群,其中主瀑落差 74 米。除了黄河壶口瀑布、镜泊湖吊水楼瀑布(见镜泊湖),许多名山也不乏瀑布胜景,如庐山香炉瀑布、三叠泉瀑布、黄山百丈瀑、人字瀑,北雁荡山的大小龙湫瀑,鸡足山玉龙瀑,台湾阳明山第一瀑, 广东西樵山玉岩瀑等。金华冰壶洞瀑布则是在岩洞中形成的地下瀑,瀑布跌

入地下暗河潜流而去,人称其为“银河倒泻入冰壶”。

④泉景。可分为甘泉、矿泉、奇泉三大类。北京玉泉被赐名“天下第一泉”,是金元明清皇家的饮用泉,为中奥陶系与中石炭系灰岩接触带形成的断层上升泉,以“玉泉垂虹”成为燕景八景之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的泉城济南,有“平地忽堆三尺雪”的趵突泉,在七十二泉中日涌水量最大, 平均为 13 万立方米/日,是大城市区内少见的涌泉(见济南市)。

奇异的泉类颇多,有声压诱发虹吸作用泉涌或阻止地下水毛细现象的喊泉、含羞泉;由于特殊地质现象构成的雌雄泉、双味泉;有因水温高,溶解大量纯净碳酸钙,涌出后水温骤降,使之随水流在泉口周围析出沉淀而形成蔚为奇观的乳泉、白泉;有在特殊地理环境中因地表气温低,地下冷泉涌出后立即成冰而成为罕见的冰泉,有的冰泉体积竟达 100 万立方米之巨;有受岩浆加热的浅层热储中的地热流体在特定的条件下突然爆发的水热爆炸泉等。

全国的各种矿泉不下 2600 多处,每处又有众多的泉点,其中西藏(630 处)、云南(440 处)、广东(230 处)、福建(200 处)、台湾(103 处) 最集中。开发历史最早,历久不衰的矿泉风景胜地首推西安骊山华清池(见临潼县)。云南安宁、广东从化、内蒙古阿尔山、辽宁汤岗子、北京小汤山、黑龙江五大连池(见五大连池火山群)都是驰名的矿泉疗养地。山东崂山、广东龙川矿泉为享有盛名行销世界的矿泉水产地。

⑤海景。中国现有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大连(见大连市)、北戴河、烟台

(见烟台市)、青岛(见青岛市)、普陀(见普陀山)、厦门(见厦门市)、深圳(见深圳市)、澎湖、崖县,目前正在开发与待开发的尚有辽宁全县、兴城(见兴城市),河北昌黎、抚宁,山东海阳,江苏连三港,福建湄州岛、崇武,广东大鹏湾、珠江口,广西北海等。其中有避暑胜地,也有难得的避寒胜地。

生物景许多动植物既能起到烘托主景作用,又能独立成景,构成颇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就是常见的松柏也能成为名胜,如黄山的迎客松,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九龙松、活动松、松抱塔,河南中岳书院的将军柏,陕西轩辕庙的挂甲柏等。再如昆明黑龙潭的唐梅、宋柏、明茶,以梅饰山的南京梅花山、无锡梅园及浙江国清寺古老的隋梅等即是很好的例证。

中国具有世界上特有的奇花异木,珍禽贵兽。珍稀特有动物资源,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黄腹角雉以及扬子鳄等,均为中国特有种。银杏、银杉、金钱松、台湾杉、白豆杉皆珍稀孑遗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中,中国占世界总科数的 53%,其中不乏古老类群和特有种,如珙桐、香果树、昆栏树、连香树、鹅掌楸、水青树等。

一些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区,如黑龙江、扎龙鹤乡(见齐齐哈尔市),江苏与青海鸟岛(见鸟岛),福建鸳鸯溪(见屏南宜洋鸳鸯猕猴保护区),云南大理蝴蝶泉,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有动植物生命摇篮之称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景色奇秀而新辟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列入联合国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长白山、卧龙(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和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的地方。

中国许多珍稀动物足以引起很多人有兴观赏,如大熊猫被称为”和平友好的使者”,其他一些稀有动物——金丝猴、丹顶鹤、黑颈鹤、朱鹮、长臂

猿、蜂猴、白唇鹿、泽鹿等都十分名贵。近年来在江苏海州湾、天津静海均发现了新的鸟岛和鸟类栖息地。1984 年冬在江西永修县鄱阳湖区发现 1350 只白鹤越冬(见鄱阳湖),远远打破了国际鸟类保护组织所公布的世界白鹤保有数字,吸引许多国家的鸟类专家来观赏研究。

历史古迹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古迹遍及各地,尤以黄河流域最集中,可供人们游览观赏并获得知识启迪的有古人类遗址、帝都宫苑、园林建筑、宝刹古寺、石窟碑碣、名人故居、革命文物等。

中国历史上作为中央王朝的京都或封建割据政权首府的,从禹都阳城到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不下百余处,其中安阳、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居于显赫地位,被称为中国七大古都,遗留古迹最多。西安与北京几乎平分了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帝都历史。举凡宫殿、园囿、稷坛、陵寝、王府、第宅、寺庙、道观等,大多集中在京城及其郊区,成为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名城。

文化胜迹历史与文化之间有渊源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的文化遗存中,宗教文化影响深远,五台、普陀、峨眉、九华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厦门南普陀、宾川鸡足山、泉州开元寺、杭州灵隐寺等,亦终年香火不绝。寺庙、道观、经堂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精华,而造像、壁画、碑碣、题楹等也极富文化价值。敦煌莫高窟、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大同云冈(见云冈石窟)、洛阳龙门(见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见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见炳灵寺石窟)、固原须弥山(见固原县)、庆阳北石窟、巩县石窟、大足北山与宝顶、剑川石宝山、杭州飞来峰石窟等是吸取印度阿旃陀石窟艺术精华,结合华夏民族特色再创造的艺术结晶。石窟内珍藏着大量雕塑石刻和壁画,是一座座历史文库和艺术文化瑰宝。

古建筑工程古代中国创造了众多的浩大工程,成为今日吸引中外游人观瞻的重要项目,如长城、京杭运河、都江堰、古栈道、赵州桥(见赵县)、应县木塔等。其他如布达拉宫(见拉萨市);耸立百米石峰上的云岩寺,尸能靠两条铁索贯连,堪称建筑界的一绝。贵州黎平侗乡的纪堂鼓楼造型独特, 是一种底呈方形,上为八角形九重檐木结构塔楼。五台山佛光阁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古典园林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它把建筑、山池、园艺、雕刻、绘画、书法、装饰、美学等融合一体,使生境、画境、意境巧妙结合,虽为人作,却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

(帝王宫苑)、第宅园林和寺庙园林等类。

①皇家园林。专门为帝王皇族游乐而建,以规模宏大、庄重、豪华为主要特色。保存下来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

(见承德市)等。

②第宅园林。以苏州为荟萃之地,又称文人写意派山水园林,在当地先后建造园林 200 多处,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又具林泉之致。现存的有宋元明清的园林代表作,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怡园等。

③寺庙园林。是园林艺术和宗教建筑结合的产物。现存的寺庙园林如苏州狮子林、灵岩寺,南京灵谷寺、栖霞寺,镇江金山寺和扬州大明寺等。

民族风情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服饰装束,民风习俗,节日喜庆。中国的 56 个民族都有好客的优良传统,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许多兄弟民族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尤以内蒙古、新疆、

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美味佳肴 中国菜肴名誉四海,色香味形兼美。八大菜系,各具千秋, 其共同的特点是用料考究,刀工精细,制作精绝,百菜百味,回味无穷,余香满口。

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1982 年2 月批准将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 座城市定名为国家第 1 批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中有作为统一国家的国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南京;有南北对峙或三足鼎立的王朝帝都: 成都、大同(平城)、杭州(临安);有诸侯国或封王都城:曲阜、江陵、苏州、绍兴、长沙;有兄弟民族历史上割据政权或地方政权的首府:拉萨、大理;有风景名城:桂林、昆明、承德;有历史上海外交通城市:广州、扬州、泉都江堰水利枢纽鸟瞰州;有革命历史名城:遵义、延安;有特殊意义的瓷都景德镇市。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务院 1983 年公布的 44 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旅游资源的精华,大多以山水兼胜,亦不乏优秀的人文景观。名山中包括五岳(恒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峨眉、九华、普陀)及其他名山;以湖为主体的景区:太湖、西湖、镜泊湖、东湖、星湖、洱海、天山天池;以矿泉、瀑布、壮丽的河川为主体的风景区: 五大连池、骊山华清池、黄果树、长江三峡、桂林漓江、九寨沟、富春江— 新安江;以古建筑工程为主体的风景区:八达岭—明十三陵、避暑山庄外八庙、青城山—都江堰、剑门蜀道;石窟艺术;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以及避暑胜地北戴河和具有热带风光的“植物王国”——西双版纳。1988 年国务院又公布了第 2 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包括野三坡、苍岩山、黄河壶口瀑布、

鸭绿江、金石滩和天台山等 44 处风景名胜区。

(郭来喜)

zhongguo minzu dili

中国民族地理(geography of nationalitiesinChina) 中国的民族有汉、壮、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黎、傣、傈僳、畲、拉祜、佤、水、东乡、纳西、土、柯尔克孜、羌、达斡尔、景颇、仫佬、锡伯、撒拉、布朗、仡佬、毛南、塔吉克、普米、怒、阿昌、鄂温克、京、德昂、乌孜别克、基诺、裕固、保安、独龙、塔塔尔、鄂伦春、俄罗斯、高山、赫哲、门巴、珞巴共 56 个民族。

人口总计 116 001.738 1 万(1990 年,下同)。其中汉族人数最多,为 104

248.218 7 万,约占总人口的 90%;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 55 个,共有人口 11753.5203 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0%,居住地区却占全国总面积的 50~60%。(参见彩图插页第 19 页)

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有 4 方面:①大杂居,小聚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如藏族聚居在青藏高原,朝鲜族聚居在吉林省延边地区,独龙族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谷。有的民族分散在一些乡村里,但也是聚族而居。从全国来看,每个少数民族都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周围,又是汉族或其他民族的聚居区。例如,西藏的藏族北面与维吾尔族、南面与门巴族和珞巴族相邻杂居;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但那里又混杂居住着大量的汉族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而蒙古族又在新疆、青海和河北境内散布着一 些

聚居区。全国各民族呈现出一种犬牙交错的分布局面。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是千百年的历史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少数民族聚居的不同情况,截止 1990 年底,先后建立了 159 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5 个自治区(相当于省级)、30 个自治州(相当于专区级)和 124 个自治县(旗)

(相当于县级)。此外,还建立了 2719 个民族乡。

②中国少数民族很多居住在边疆地区。朝鲜族居住在与朝鲜交界的地区;蒙古族、哈萨克族居住在与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交界的地区;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居住在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的地区;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居住在与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和印度交界的地区;独龙族、怒族和傈僳族居住在与缅甸交界的地区;景颇、佤、苗、瑶、傣、哈尼、布朗、拉祜、壮、京等族居住在与缅甸、老挝、越南交界的地区。

③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为高原、山区和沙漠,也是中国主要的牧区和森林地带。中国著名的五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甘川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见中国畜牧业地理、中国草场资源)。全国牧区 2.86 亿公顷草原,仅新疆、内蒙古就占 1.66 亿公顷,占总面积的

60%。很多民族,如云南的 20 几个民族和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山区。中国的森林有相当大一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的大兴安岭林区,吉林的长白山林区,甘南和川西北的岷山、横断山林区, 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林区,青海、甘肃之间的祁连山林区,云南的西双版纳林区,都是中国著名的林区(见中国森林资源)。

④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产丰富。如广西是中国甘蔗的主要产地之一;郁江流域是富庶的产粮区。内蒙古的河套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平原很早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见银川平原);新疆是长绒棉的生产基地; 云南省和海南省是中国橡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著名的蒙古马、河曲马、伊犁马、牦牛、细毛羊、藏习羊和野生动物熊猫、孔雀等都产在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都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少数民族地区水力蕴藏量占全国水力资源 60%,刘家峡水电站和龙羊峡水利工程(见龙羊峡水电站)都在少数民族地区。

现将全国 55 个少数民族按主要居住地区划分为东北、内蒙古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中南、东南地区分述于下:

东北、内蒙古地区主要有下列 7 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本区。①满族。有

982.1180 万人,80%分布在东北三省,辽宁省最多。辽东的新宾、凤城、岫

岩等 3 个县分别建立了满族自治县。“白山黑水”(即长白山与黑龙江)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的先民是公元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他们世代在这里生息繁衍。公元 1644 年满族大举南下,进入山海关内, 遂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经营农业。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萨满教。满族妇女的旗袍曾风靡中国。

②蒙古族。有 480.684 9 万人。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和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先民蒙兀室韦本是额尔古纳河东岸的游牧民族,公元 7 世纪开始由东向西往蒙古草原

迁移, 12 世纪分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和土拉河的上游及肯特山以东一带。13 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上的各部,统称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 蒙古族大量进入燕京(今北京)一带,蒙古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牧民居住毡子作的蒙古包。精于骑射、摔跤。

③朝鲜族。有 192.0597 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聚居在吉林省延边

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中国的朝鲜族是 17 世纪末开始陆续从邻国朝鲜迁来,而后形成中国民族的。朝鲜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爱着白色衣服,善歌舞。④达斡尔族。有 12. 1357 万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并分布在呼和浩特市、海拉尔市、布特哈旗、阿荣旗、喜桂图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龙江、富裕、嫩江、爱辉等县。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 17 世纪中叶以前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北岸,以后南迁到嫩江流域。18 世纪有一部分去新疆戍边,逐渐定居塔城。达斡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主要信仰萨满教。村子依山傍水,多草房。农民已由草房而迁居砖瓦房。

⑤鄂温克族。有 2.6315 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草原及山林河谷地区。最大的聚居区是鄂温克族自治旗。其次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一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嫩江县、讷河县。鄂温克族的先民可能是室韦,公元 4~5 世纪居住在今黑龙江中上游,7 世纪以后被称为“鞠”,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后来逐渐迁到现在居住的地区。鄂温克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和蒙文。信仰萨满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游猎的鄂温克人中还存在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经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善于使用驯鹿。

⑥鄂伦春族。有 6965 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并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逊克、塔河、呼玛、爱辉等县。原居住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17 世纪中叶以后南迁到现今地区。鄂伦春族以狩猎为生,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萨满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经社会改革后才改变。原居住在用木杆和桦皮搭成的锥状帐幕”仙人柱”里。1953 年走出深山老林,建立了7 个新村,永远结束了“仙人柱”的生活。

⑦赫哲族。 4 245 人。世代生息繁衍在黑龙江和松花江的下游与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大部分聚居在同江县和饶河县境内,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谋生之道的民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萨满教。善于使用狗拉雪撬。

西北地区主要有下列 14 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本区。

①回族。有 860.2978 万人,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中国大多数的市、县都有。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临夏、新疆昌吉两个回族自治州, 甘肃省张家川及青海省门源、化隆、民和、大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河北省大厂、孟村等地。回族通用汉语文。信仰伊斯兰教。

②维吾尔族。有 721.443 1 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

分聚居在天山以南。他们的先民丁零于公元前 3 世纪游牧于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公元 7 世纪后称“回纥”,9 世纪中叶大部分迁至今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伊斯兰教。能歌善舞,未婚少女以长发多辫为美。其住房呈方形,开天窗,屋顶平坦,可晾晒

食物。③哈萨克族。有 111.1718 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居住在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先民乌孙于公元前居住在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一带,公元 5 世纪以后西迁葱岭以北,18 世纪后迁至阿尔泰山以南,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分布状态。哈萨克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少数人经营农业。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伊斯兰教。逐水草游牧,住圆顶毡房,冬天住土房。

④东乡族。有 37.3872 万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和临夏、广河、和政等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霍城等县。东乡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爱唱民歌“花儿”。

⑤土族。有 19.162 4 万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大通两个回族土族自治县。他们的先民可能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在当地的蒙古人,后与当地人融合形成土族。土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信仰喇嘛教。

⑥锡伯族。有 17.284 7 万人。居住在新疆及东北地区。新疆的锡伯族主要聚居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其余分布于乌鲁木齐、霍城、巩留、伊宁等地。锡伯族的先民可能是公元前游牧在大兴安岭东麓的西拉木伦河和洮儿河之间的鲜卑族,公元 1 世纪迁入蒙古草原,以后大部分南迁黄河流域,留

下的部分形成东北的锡伯族。新疆的锡伯族是 18 世纪迁去戍边以后留下的。新疆的锡伯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信仰多神也有信萨满教和喇嘛教的。东北的锡伯族使用汉语文和满语文。民风尚武,擅长射箭。

⑦柯尔克孜族。有 14.154 9 万人。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乌什、温宿、拜城、莎车、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皮山,北疆的特克斯、昭苏、塔城、新源、巩留等地。柯尔克孜的先民坚昆公元前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公元 6 世纪中叶以后称黠戛斯,10~12 世纪逐渐南迁至天山地区。主要经营畜牧业,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伊斯兰教,也有信仰喇嘛教的。习俗以骑马叼羊为乐。

⑧撒拉族。有 8.769 7 万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甘肃省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青海、甘肃的其他地方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撒拉族的先民在 13 世纪以前居住在中亚的撒马尔罕,后迁到循化地区。撒拉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和伐木、熬盐及羊毛编织。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

⑨塔吉克族。有 3.353 8 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阿克陶和莎车、泽普、叶城等县。塔吉克族的先民古来就居住在今新疆地区,他们同 11 世纪以后陆续从帕米尔高原西部迁来的塔吉克人融合成为现今塔吉克族。塔吉克族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本民族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住正方平顶木石结构的房屋。

⑩乌孜别克族。有 1.4502 万人。散居新疆各地,多在城镇,伊宁市和莎

车县较为集中。乌孜别克族的先民在 16 世纪以前居住在中亚的广阔地区,以后一部分逐渐迁到现今地区。过去主要从事商业,现多从事手工业和农业。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伊斯兰教。一般住平顶长方形土房。

  1. 俄罗斯族。有 1.3504 万人。散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乌鲁木

齐、额敏、伊宁等地。少数在黑龙江省。主要是 18 世纪以后从俄国陆续迁来的,一般在城市充当职工,也有经营农业的。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东

正教。

  1. 裕固族。有 1.229 7 万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肃南裕固族自治

县和酒泉市。裕固族的先民河西回鹘 9 世纪居住在河西走廊的今甘肃敦煌、张掖、武威一带。14 世纪迁至现今分布地区。裕固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

多通汉语。信仰喇嘛教。

  1. 保安族。有 1.221 2

    万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他们的先民可能是 13~15 世纪居住在青海省东部同仁县的保安三庄垦牧的蒙古人,后来迁到现今的积石山东麓大河家一带定居。保安族以农业为兰,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信仰伊斯兰教。

  2. 塔塔尔族。有 4873

    人。散居于新疆各地,乌鲁木齐、奇台、阿勒泰、布尔津等地较多。主要是 19 世纪 20~30 年代后陆续从俄国的喀山等地迁来的。历史上主要从事商业,也有少数从事牧业和手工业。有本民族语言、

文字。信仰伊斯兰教。

西南地区主要有 25 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本区。

①苗族。有 739.803 5 万人。一半在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另一半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及屏边苗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城步苗族自治县;四川省秀山、西阳、黔江3 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海南省;少数散居福建等省。苗族先民“五溪蛮”(或称“武陵蛮”)公元前居住在今湘西、黔东,时称“五溪”的地区,后陆续西迁,形成现今分布状况。

苗族分布广,主要在山区,有本民族语言和不完备的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创了苗文;崇信多神。房屋多为木结构,山区住的吊脚楼独具特色。善歌舞,芦笙为著名民族乐器。

②彝族。有 657.217 3 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

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集中,有 135 万余人;该州东北还有峨边、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有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宁蒗、漾濞、南涧、景东、峨山、路南 6 个彝族自治县,还有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贵州省彝族聚居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六盘水市、大方、赫章、黔西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彝族聚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彝族的先民可能是公元前西南夷的一支,生活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一带;公元 7~8 世纪为乌蛮,居住在今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部一带。

彝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崇拜多神。凉山彝族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还处在奴隶社会,经社会改革后方被废除。所住房屋系土木结构, 屋顶木板上压石块,称”瓦板屋”。

③藏族。有 459.3330 万人。近半在西藏自治区。此外分布在四川省阿坝、

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 5 个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木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的先民发羌、苏比、

羊同等部落于公元前居住在今西藏境内,后与从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带迁来的羌人融合演变为现在的藏族。藏民从事农牧业,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喇嘛教。藏区寺庙很多,富有特色。牧区居住牛毛织的帐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尚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经社会改革后废除。

④布依族。有 254.505 9 万人。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镇宁、关岭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及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布依族的先民骆越公元前居住在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后来逐渐形成现今分布状态。布依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布依文。崇信多神。部分人居住“干栏式”房屋,楼上住人,楼下养畜。

⑤侗族。有 251.401 4 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东的玉屏侗族自治县,湖南省新晃、通道两个侗族自治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的先民可能是骆越,公元前居住在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后称为僚,侗族即其中一部分。至公元 6~9 世纪扩展到湘、黔、桂交界地带。侗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侗文。信仰多神。住木楼,村寨依山傍水,中有宝塔式鼓楼,为聚会场所。侗族“风雨桥”建筑富有特色。

⑥白族。有 159.482 7 万人。世代聚居于云南省西部,尤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集中,其余散居于云南省其他地方和四川、贵州等省。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信仰佛教。民族节日“三月街”富有特色。

⑦哈尼族。有 125.3952 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放彝族自治州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江城、普洱两个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以及元江哈尼族彝族俸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玉溪地区的其他地方。一般在海拔 800~2500 米的山区和半山区。哈尼族的先民可能是古代羌人中的一支,于公元前 3 世纪南迁到大渡河以南,称“和夷”。公元 4~8 世纪又陆续南迁到元江和澜沧江流域。哈尼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哈尼文。信仰多神。20 世纪 50 年代初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封建农奴制和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社会改革后才得以改变。

⑧傣族。有 102.512 8 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傣族先民“滇越”公元前分布在今云南大理、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地,后来称为“鸠僚”。逐渐形成现今分布状态。傣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小乘佛教。50 年代初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封建农奴制度,社会改革后才得改变。住干栏式竹楼。傣历年“泼水节”饶有特色。

⑨傈僳族。有 57.4856 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自治县;少数分布在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地、州,以及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德昌、会东等县。傈僳族的先民是乌蛮的一部分, 公元 8 世纪时即已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 世纪时迁到怒江地区。傈僳族有木民族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傈僳文。信奉多神。50 年代初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社会改革后才得以改变。

⑩仡佬族。有 43.7997 万人。散居在贵州省六盘水、遵义、仁怀、大方、黔西、金沙、织金、安顺、清镇、平坝、普定、关岭、镇宁等市、县。少数

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他们的先民僚分布于中南、西南各地。仡佬族主要经营农业,有本民族语言,不少人通苗语、彝语、布依语;通用汉文。

  1. 拉祜族。有 41.1476 万人。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及思茅、临沧两个地区的其他地方。拉祜族先民可能是古代“昆明”人的一支,公元前分布在滇西洱海地区,公元 8 世纪后南迁,逐渐定居于澜沧江地区。拉祜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崇信多神和大乘佛教,50 年代初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残余,社会改革后才改变。拉祜族多住竹楼。

  2. 佤族。有 35.197 4 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佤族先民“望人”居住在滇西广大地区,公元 8 世纪以后陆续迁到现今分布地区。有佤族语言和不完备的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新的佤文。崇拜多神。阿佤山区中心到 50 年代初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边缘则为封建农奴制,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多住竹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上住人,下养畜。喜欢嚼槟榔。

  3. 水族。有 34. 599 3 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独山、都匀、榕江等县;少数分布在云南省富源、罗平等县。水族的先民可能是骆越的一支,公元前居住在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以后逐渐形成现今分布状态。水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多神。

  4. 纳西族。有 27.800 9 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中甸、宁蒗、维西、永胜等县,四川省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盐边县和攀枝花市以及西藏自治区的芒康县。纳西族的先民可能是古羌人中的牦牛羌,公元前后居住在今四川的西昌一带。公元 3 世纪以后南迁至今分布地区。纳西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但文字不完备,20 世纪 50 年代创制了纳西文。信仰东巴教和喇嘛教。永宁和盐源的部分纳西族还残存着原始群婚制残余的“阿注”婚。

  5. 羌族。有 19.8252 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茂县和汶川、理县等地。公元前古羌人居住在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带,后来一部南迁至今川西北地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现代羌族。羌族以农牧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信仰多神或喇嘛教。居住在乱石砌成的碉楼中, 上层贮粮,中层住人,下层养畜。

  6. 景颇族。有 11.920 9 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

自治州的陇川、盈江、潞西、瑞丽等县。其先民“寻传蛮”公元 7 世纪居住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和怒江两岸,以后逐渐迁入德宏地区。景颇族以农业为主, 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信仰多神。住竹楼,上住人,下养畜。还存在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经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17)布朗族。有 8.228 0 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勐海县,并分布在景洪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永德县、云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他们的先民可能是濮人中的一支,公元前就活动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布朗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信奉多神,信仰小乘佛教。西双版纳的布朗族 20 世纪 50 年代初还存在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住干栏式竹楼。妇女喜欢嚼槟榔。

  1. 普米族。有 2.965 7 万人。分布在云南省的兰坪、宁蒗、丽江、

维西、永胜、云县等地。他们的先民是氐羌的一部分,公元前游牧在青藏高原。公元 7 世纪称西著,已分布在今四川越西、冕宁、汉源、九龙及石棉地区。13 世纪以后逐渐迁入现居住地区。以农业为主,也兼营畜牧业。有本民族语言,部分人曾用一种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行不广,现通用汉文。信仰多神。宁蒗一带 20 世纪 50 年代初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和封建农奴制的残余。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

  1. 怒族。2.712 3 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小部分居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怒族的先民之一为庐鹿的一部分,公元 7 世纪居住在丽江、剑川一带,后来迁入怒江地区;另一为阿怒,是怒江地区土著。怒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现用汉文。崇信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20 世纪 50 年代初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社会改革后得以改

变。住房有木板房和竹篾房两种。

  1. 阿昌族。有 2.7708

    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盈江和保山地区的腾冲、施甸等县。他们的先民于公元前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一带,公元 13 世纪以后陆续南迁至现住地。阿昌族以善种水稻著称,手工制品“户撒刀”远近闻名。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信仰多神和小乘佛教。20 世纪 50 年代初尚保留封建农奴制,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男女均嗜嚼槟榔,因而齿皆染成

黑色。

  1. 基诺族。有 1.802 1

    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县和勐腊县。相传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基诺族有本民族语言,过去刻木结绳记事,现用汉文。20 世纪 50 年代初还保留

着原始公社制残余,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

  1. 德昂族。有 1.5462

    万人。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及镇康、陇川、瑞丽、保山、梁河、盈江、畹町、永德、耿马、澜沧等县。他们的先民可能是古代居住在德宏地区坝子和半山区的濮人,后来迁到高黎贡山和怒山的山区,以农业为主,“濮竹”直径盈尺,远近闻名。德昂族尤善种茶。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多用汉文。信仰小乘佛教。20 世纪 50 年代初还存在着原始公社制和封建农奴制的残余,经社会改革后得以改

变。住干栏式竹楼。男子有纹身习俗。

  1. 门巴族。 7 475 人。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其中 1100

    余人分布在墨脱、错那、林芝等县,其余的居住在错那县以南的门隅地区。门巴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用藏文。信仰原始宗教与喇嘛教。20 世纪 50 年代初尚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且保留有一些原始公社制残余,岩居穴处,刀耕火种。墨脱、米林、错那等县的门巴族已经经过社会改

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住上了竹木结构的房舍。

  1. 独龙族。有 5816

    人。史称”俅人”,世代聚居在今云南省西北部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谷,少数散居在北部怒江两岸。以农业为主,独龙族有本民族语言,过去刻木结绳记事,现用汉文。崇信多神。20 世纪 50 年代初还存在着原始公社制残余,刀耕火种,社会改革后才改变。独龙

河南部住竹房,靠山打桩,屋底面离地 1 米许。

  1. 珞巴族。 2 312

    人。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东南,东起察隅、西至门隅的广大珞渝地区。珞巴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刻木结绳记事,

少数人通藏文。崇信多神。20 世纪 50 年代初尚保留着奴隶制,米林、墨脱

两县已经过社会改革,得以改变。中南、东南地区主要有 9 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本区。

①壮族。有 1548.963 0 万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90

%以上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云南省的文山壮族自治州、广东省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贵州等省。居住地区基本上连接成片。壮族的先民骆越公元前居住在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一带。壮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古代有过土俗字,但不通用,多用汉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壮文。信仰多神、爱唱歌,每年歌圩(歌会)有成千上万人参加。

②土家族。有 570.422 3 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西阳、黔江等三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居住地区连接成片。土家族的先民“武陵蛮”公元前即已定居在湘鄂西地区。土家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崇信多神。

③瑶族。有 213.401 3 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北部和云南东南部,聚居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都安、金秀、巴马、富川 4 个瑶族自治县,云南省的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湖南省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广东省的连南、乳源两个瑶族自治县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少数分布在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荔波等县。瑶族的先民是“武陵蛮”的一部分,公元前居住在今湖南的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一带。后称莫徭,辗转南徙, 至公元 17 世纪,基本形成现今分布状态。瑶族主要从事农业,有本民族语言, 无文字,通用汉文。崇信多神。广西西部石山区、十万大山中心区和云南边疆上的部分瑶族地区 50 年代初还保留有原始公社制残余,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以蜡染的瑶斑布享有盛誉。衣饰五彩斑斓。

④黎族。有 111.090 0 万人。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他们的先民是骆越的

一支,公元前即从两广地区迁到海南岛定居,称为筛。公元 7 世纪后的称黎。黎族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制了黎文;信仰多神。50 年代初五指山腹地还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社会改革后得以改变。居住于竹木为架的草房,妇女精于木棉纺织。

⑤畲族。有 63.0378 万人。与汉族杂居在中国东南的一些山区。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宁德、建阳两地区,浙江省杭州、金华两市的郊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及江西省的吉安、铅山、贵溪、永丰、广东省的潮安和安徽省的宁国等县。畲族的先民“蛮僚”公元 7 世纪以前即已居住在闽、粤、赣交界地区, 14 世纪迁至闽东、浙南和赣东北的山区,逐渐形成现今分布状态。畲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崇信多神。

⑥仫佬族。有 15.9328 万人。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并散居在宜山、都安、忻城、柳城、柳江等县。仫佬族先民是僚的一支, 后称姆姥, 14 世纪以前即已在今罗城一带定居。仫佬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崇信多神。

⑦毛南族。有 7.1968 万人,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并散居在河池、南丹、都安等县。他们的先民是僚的一部分,后称”茅滩蛮”, 10 世纪前即已生活在今环江、河池、南丹一带。毛南族以农业为主,有本民

族语言,无文字,通用汉文,崇信多神。

⑧京族。有 1.891 5 万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的 Z - 图7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向称“京族立岛”。他们的先民大约是在16 世纪前期由越南涂山等地迁来的。京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但通用汉语文。信仰佛教和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

⑨高山族。有 2909 人,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的山区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及

兰屿上。另有 1600 余人散居福建、四川和全国其他地方。他们有本民族语言, 无文字。信仰多神。

(刘先照 杜幼德)

Zhongguo neihe hangyun he haiyun

中国内河航运和海运 ( river and marine trans- portation ofChina) 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同属水路运输业。中国有大小天然河流 5800

多条,总长 40 多万公里,现已辟为航道的里程约 10 万多公里,其中 7 万多

公里可通航机动船只,几乎是英、法、德 3 国内河航道总长的 3 倍;另有可

通航的大小湖泊 900 多个(不包括台湾省,下同)。这些河流、湖泊,水量一般都较充沛,大多终年不冻。主要通航河流大部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且都由西向东流入大海,极利于实行河海联运。中国又是世界海洋国家之一,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众多,尤其是横贯东西的大河入海口, 极有利于建立富于经济价值的河口港。早在 4500 年前,中国就能制造舟楫, 商代即已有帆船;夏、商、周时,黄河已成重要运粮干线。春秋战国时代开凿了鸿沟、邗沟,秦代修通了灵渠,至隋代则开通了南北大运河,从而形成中国古代水运的兴盛时期。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为世界航海史册增添了光辉一页。总之,在内河航运和远洋航海方面,中国在历史上都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近百年来,中国水运事业日渐衰落,内河通航里程仅 7.3 万公里,

1949 年前没有远洋运输船队。经 40 年建设, 1990 年全国航道通航里程达

10.94 万公里,货运周转量达 3460 亿吨公里。远洋运输从无到有,现已拥有一支相当规模的远洋运输船队,1990 年货运周转量 8190 亿吨公里。一个以港口、航道为主体、种类比较齐全、设备基本配套、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水运体系已基本形成。

主要内河航运干线有下列 6 条干线:

长江是中国“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达 7 万公里。干流自四川宜

宾至入海口,全长 2800 余公里,可全年通航,是中国全年昼夜通航最长的深

水干线内河航道;其中长江口至武汉航道可通 5000 吨级的船舶;汉口至重庆

间航道可通 3000 吨江轮,在枯水期千吨轮船亦可上溯到重庆;宜宾至重庆间航道可通航千吨以下轮船。干流、支流、湖泊与人工运河相互贯通联结,组成了中国最大的水运网。1949 年后,重点整治了重庆到宜昌段的险滩,改善了航道设施,大大提高了川江通航能力。长江干、支流航道同成昆、京广、川黔、成渝、焦枝等铁路干线相交,还通过河和局部地段的水陆联运,与淮河、珠江及浙闽水系相连。目前整个长江干流货运量比 1949 年初期增加约

15 倍,客运量增长 12.6 倍,沿线港口吞吐量增加 12 倍以上;所完成的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货运总量的 42.6%。沿线主要港口有重庆、宜昌、沙市、城陵矶、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上海等(见长江)。

珠江是华南以广州为中心的最大水系、水运大动脉,通航价值仅次于长

江。目前通航里程只及河长 1/3,其中通航机动船只的仅占 1/6,尚有很大发展潜力。

西江是珠江水系主要内河航运干线。梧州至广州段可常年通航轮船,百色以下可通小型轮驳船,木帆船可上溯至云南境内。北江韶关以下可通轮船, 韶关以上及各支流多可通航木帆船。东江除龙川以上至合河口只能通航木船外,龙川以下 400 多公里均可通航轮船(见珠江)。

淮河自古即为重要通航河流,后因 12 世纪末黄河夺淮,又遭历代人为破

坏,淮河遂成害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 40 年来的努力,干支流航运

量增长较快,80 年代后期比 1949 年增长 7 倍。淮河水运潜力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见淮河)。

黄河航运价值远不如长江、珠江等河流。贵德以上基本不能通航,贵德到中卫间只通皮筏,中卫—银川、西小召—河口、龙门—孟津及孟津—陶城铺间可通木船,陶城铺—垦利间可通小轮,垦利以下航道水浅则不通航(见黄河)。

黑龙江、松花江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通航里程约 2200 公里。松花江是黑

龙江最大支流,可通航里程达 1500 公里,航运价值较大。黑龙江、松花江全年有冰封期 5~6 个月,冰封期间虽不能通航船只,但可发展东北地区特有运输方式——冰上运输(见黑龙江、松花江)。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路线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的修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缺少南北纵向天然航道之不足,对沟通中国南北物资交流有重要作用。京杭运河自兴修以来,几经变动,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不断

整治,季节性通航里程已可达 1100 公里,自邳县以南 660 公里则终年通航(见京杭运河)。

海运主要航线与重要海港 有沿海和远洋航线及 8 个港口:

沿海航线中国沿海海上运输习惯上以温州为界,划分为北方沿海和南方沿海两个航区。北方沿海航区指温州以北至丹东的海域,它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包括有:上海—青岛—大连;上海—烟台—天津;上海—秦皇岛;上海—连云港;上海—温州;大连—石岛—青岛;大连—烟台;大连—龙口; 大连—天津等航线。南方沿海航区指温州至北部湾的海域,以广州为中心, 包括有:广州—汕头;广州—北海;广州—海口等航线。按所承担的货运量来看,以北方沿海航区占绝对优势。货运的物资构成北方沿海航区由北而南, 以石油、煤炭运量最大,其次为钢铁、木材等,由南至北为金属矿石、粮食和工业产品;南方沿海航区则以农产品比重最大,次为食盐、矿石和煤炭, 其中除煤炭以外,其余物资大部分由各中小港口向广州、湛江集中转运内地。现在上海—福州、上海—厦门、上海—广州均有定期班轮航线;并已决定把南、北两个沿海航区连成一片,建设南北海运通道。

远洋航线目前中国已开辟 90 多余通往亚、非、欧、美、大洋洲 150 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 600 多个港口的远洋航线。这些航线大部以上海、大连、天津、

秦皇岛、广州、湛江等港口为起点,包括东、西、南、北 4 条主要远洋航线:

①西行线:由中国沿海各大港经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西行印度洋入红海, 出苏伊士运河,过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沿途抵达欧、非各国港口。②南行线: 由中国沿海各大港南行,通在东南亚、澳洲等地。③东行线:从中国沿海各大港出发,东行抵达日本,横渡太平洋则可抵美国、加拿大和南美各国。④ 北行线:由中国沿海各港北行,可抵朝鲜和俄罗斯东部各个海港。

主要海港目前中国沿海主要港口有 16 个,计有大小泊位 738 个;其中万

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有 284 个。1990 年各个主要海港的货物吞吐量达 4.83

亿吨,比 1952 年增长近 34 倍。

①上海港。是中国最大海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

1990 年吞吐量达 1.4 亿吨。其中外贸物资吞吐量约占全港吞吐量的 20

%,是中国最主要的外贸口岸。吞吐的主要货种有煤炭、钢铁、粮食、金属矿石、化肥、水泥、木材和杂货等(见中国交通运输地理、上海市、黄浦江)。

②秦皇岛港。位于渤海西北部,河北省东北端海岸, 40 年来,已由单一煤炭港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港口。进出以煤为主,还有钢铁、矿石、机械、化肥、粮、棉、建材、杂货等 20 余种货种,1990 年吞吐量 6945 万吨,仅次于上海港,居全国各港口第 2 位。70 年代新建有石油出口码头。为中国北方主要外贸口岸之一(见秦皇岛市)。

③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大连湾内,2 万吨以下的远洋轮终年可以进出。每年吞吐量仅次于上海港和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主要外贸口岸之一

(见大连市)。

④天津港。位于海河进入渤海的出口。全港由天津、塘沽新港 2 港区组

成,其中新港是全港的主体部分,有万吨级泊位 20 个,其入港航道乃由人工

开挖而成的单向航道,可随时进出吃水 7.5 米以下的船舶,吃水 10 米左右的船舶则可候潮出入,为中国主要外贸港口(见天津市、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⑤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东南口北岸,港区包括大港、中港、小港几部分,其中大港是全港主要部分,目前山西、河北有大量煤炭和部分农产品在此输出,在青岛港至连云港海岸线之中点,利用外资兴建的石臼深水港正加紧建设,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可达 1000~2000 万吨(每年可在此输出煤炭 1000 万吨,进口铁矿石 500 万吨)(见青岛市、山东省)。

⑥连云港。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海州湾东南岸,陇海铁路和欧亚大陆桥的终端,是中国东部沿海脐部的重要海港和海陆转运站。经 40 年来的建设,

港口吞吐量 1990 年为 1 137 万吨。在此出口物资以煤、盐、建材和百货为主, 进口则以粮食、木材、化肥、机械为主(见连云港市)。

⑦广州港。中国主要外贸港口之一。包括广州内港和黄埔港两部分。广州内港因航道淤浅, 5 000 吨以上海轮须经外港——黄埔港转运。广州内港进出口货物主要有粮食、化肥、盐和杂货等。黄埔港进出主要货种则有煤炭、化肥、粮食、矿砂、五金机械和杂货等(见广州市、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⑧湛江港。1949 年后中国继天津新港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海港,中国南方外贸港口之一。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广州湾内,是华南、西南物资外贸输出最便捷的港口;亦为中国从西欧、印度洋沿岸各国及澳新、东南亚进口物资航程最短的海港。进出物资以铁矿石、非金属矿石、盐、化肥、石油和杂货等为主(见湛江市)。

(陆心贤)

Zhongguo nengyuan

中国能源(energy resources of China) 中国能源资源蕴藏丰富。煤炭地质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地质总储量的 12%,居第 3 位。水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 30%,居第 1 位,水力理论蕴藏量 6.76 亿千瓦。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估计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1990 年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 1900 亿立方米。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常规

能源的资源总量来看,中国可列入世界能源资源丰富国家之一。

中国的能源资源虽然丰富,但按人口计算的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据 1980 年第 11 届世界能源会议和其他有关资料,中国人均占有煤炭经济可采储量(101 吨)为世界平均量(222 吨)的 46%;人均占有可开发水电量(1 955 度)为世界平均量(2 423 度)的 81%;人均占有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量的 6.8%;人均占有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 1.5%。

中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既普遍而又相对集中。如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64%集中在华北地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的 51%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则拥有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和天然气可采储量的 68%(见表)。中国煤炭和石油资源集中在北方,水力资源偏在西南,华东和中南是能源资源缺乏的地区。

煤炭资源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目前中国的一次能源构成,煤炭占 7.1

%,石油占 22%,天然气占 3%,水电占 4%。中国煤炭资源储量多,分布广,煤质较好,品种较全。以煤种论,从烟煤到无烟煤以及石煤俱备。在煤炭探明储量中,炼焦用煤占 36%,化工用无烟煤占 17%,动力煤占 45%, 石煤占 2%。 1990 年全国原煤产量达 10.8 亿吨,居世界第 1 位。

①炼焦煤。中国的炼焦煤资源中,气、肥、焦、瘦煤各种牌号均有一定比例,但强粘结性的主焦煤和肥煤比例小,弱粘结性的气煤比例大。据 1980 年初统计,主焦煤占 17%,肥煤占 13%,瘦煤占 12%,气煤占 56%,未分牌号的煤占 2%。气煤在各区炼焦煤储量中的比例,华东为 78%,东北为 67

%,华北为 57%,西北为 53%,中南为 17%,西南为 13%。

②无烟煤。中国的无烟煤资源多属中灰(大于 15~25%),中硫(大于1.5~2.5%)或低硫(小于 1.5%),中等发热量(5 000~7000 卡/克), 高熔点(高于 1250℃),高、中机械强度(大于 50~65%)和中等或较好热稳定性的煤,一般运用于作气化原料、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较少。

煤炭资源的分布中国大陆 29 省、市、自治区,除上海市外,都有煤炭资源。全国 2000 多个县,851 县有煤炭探明储量,但分布根不均衡。山西、内蒙古煤炭储量分别为 2000 乡亿吨、1900 多亿吨,贵州 460 多亿吨,安徽、陕西部在 200 亿吨以上,5 省、区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 75%,而江南9 省、市、自治区的煤友储量合计却不到 130 亿吨,仅占全国的 2%。按保有储量大小的顺序如下:山西省、鄂尔多斯北部、内蒙古东部、川滇黔边区、苏鲁皖边区、鄂尔多斯南部、豫中豫西、河北平原、贺兰山、天山南北、黑龙江省东部和沈阳市周围地区。除川滇黔边区外,其他 11 片煤炭基地都分布在北方地区。这 12 片煤炭基地的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 92%;炼焦煤占探明储量 37%,无烟煤占 17%。

①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包括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和河东 6 大煤田。现有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保有总储量的 1/3,煤炭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1/6,均居全国第 1 位。山西煤炭牌号齐全,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储量均约占全国同类储量的 1/2 。现已形成以大同的动力煤、霍西、平朔及西山的炼焦煤,晋东南及阳泉的无烟煤为中心的大型煤炭基地。

②苏鲁皖边区是华东地区最主要的煤炭基地,包括皖北两淮、苏北徐沛、鲁西南兖州、陶枣、腾南、济宁等 7 个煤田,探明储量 330 亿吨,约占华北

地区总量的 80%,其中炼焦煤占 90%。

③豫中、豫西是中南地区煤炭资源最集中之地,北起安阳、鹤壁、焦作, 南至新密和平顶山,共有煤田 16 个,探明储量 160 多亿吨,约占中南地区总量的 70%,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占 75%。

④内蒙古东部由呼盟的伊敏、大雁、扎赉诺尔,哲盟的霍林河,昭盟的元宝山和锡盟的胜利、巴彦宝力格、乌旗白音华 8 个煤田组成的褐煤基地, 探明储量 640 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 10%,为全国褐煤总量的 76%。是中国褐煤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⑤川滇黔边区是中国西南煤炭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川南的芙蓉山、珙县、古宋、筠连、叙永,滇东的昭通、曲靖,黔西的织金、六盘水和兴义等煤田,探明储量 530 多亿吨,约占西南地区煤炭总量的 80%。无烟煤占探明储量一半多,炼焦煤近 1/4。

⑥鄂尔多斯北部包括准格尔和东胜两大煤田,探明储量 1160 亿吨,占全国总量的 18%,是中国第二大煤炭基地,均为动力煤。

⑦鄂尔多斯南部包括陕北和渭北煤田,探明储量 210 亿吨,煤质以弱粘结煤为主,其次是炼焦煤和贫煤。⑧贺兰山东侧包括内蒙古的桌子山、宁夏的贺兰山、灵武、固原和萌城等煤田,探明储量 330 多亿吨,煤质为炼焦煤和不粘结煤。

⑨天山南北包括乌苏、乌鲁木齐、阜康、奇台、南山、托克逊、吐鲁番

—哈密 7 个煤田,探明储量 120 亿吨,为炼焦煤、弱粘结煤和褐煤等。

⑩河北平原包括开滦、京西、邯邢 3 煤田,探明储量 140 多亿吨,以炼焦煤和无烟煤为主。

  1. 黑龙江省东部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虎林等煤田, 探明储量 100 多亿吨,以低硫、磷炼焦煤为主。

  2. 沈阳市周围地区包括抚顺、沈北、铁法、本溪、红阳和阜新等 6

煤田,探明储量 60 多亿吨,煤种有炼焦煤、褐煤和长焰煤等,是中国目前主要的炼焦煤和动力煤产区之一。

石油资源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石油资源的地质勘探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的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至 80 年代初期,全国已在 19 省、市、自治区发现了油、气田,投入开发的

达 122 个。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大港、任丘、辽河、克拉玛依、冷湖、

玉门、吉林和南阳、江汉、江苏等。自 1978 年以来,中国原油的年产量均超

过 1 亿吨, 1990 年产量 1.396 亿吨,居世界第 5 位;稠油产量 734 万吨,

占世界第 4 位。

在近海大陆架石油勘探中,先后发现了渤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和莺歌海盆地 6 个大型含油盆地,展示了中国海上油气资源的广阔前景。

中国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衡,勘探程度差别更大。目前石油探明储量多集中在黑、鲁、冀,这 3 省油田探明的剩余可采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 70

%。位于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大庆油田从 1960 年开始开发,原油产量平均每年递增 28%。大庆油田及随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和任丘油田的开发,使中国石油不但完全自给,且有少量出口。80 年代末以来,又开始开发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油田。

中国石油资源前景虽广阔,但不如煤炭资源。当前石油工业的后备资源不足,石油可采储量的增长速度不及一些老油田产量的递减速度,储采比历年下降。

天然气资源中国的油系天然气和煤系天然气均有蕴藏,当前列入平衡表内的天然气储量是油系天然气,包括气田气和油田气。气田气主要分布在川、黔两省,储量约占天然气总量的 70%。油田气分布在辽河、大港、南阳、青海、胜利、大庆等油田。与石油一样,目前中国油系天然气的后备资源不足。

中国煤系天然气资源相当可观。今后在固定碳比高的地区选择埋藏较深的良好圈闭进行钻探,将会为中国寻找天然气资源开辟新领域。1990 年天然气产量已达 147 亿立方米。

油页岩资源中国的油页岩资源较丰富,含油率一般为 5%,已探明的储量折算成页岩油,相当于目前天然石油的可采储量。油页岩储量主要分布在吉、粤和辽 3 省,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 90%以上。此外,陕、鲁、新、甘、内蒙古等地,也有油页岩资源的蕴藏。

水力资源中国的水力资源,1949 年前估算的理论蕴藏量仅 1.49 亿千瓦。1955 年普查了全国较大的河流共 1598 条,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70%,

河道总长度 22.6 万公里,年总水量 2617 立方公里,按河流平均流量计算的理论蕴藏量为 5.4 亿千瓦。1977~1980 年对全国各省(区)又进行一次普查, 其范围包括理论蕴藏量在 1 万千瓦以上的大小河流共 3019 条,估算全国水力

资源理论蕴藏量为 6.76 亿千瓦,相应的年发电量为 5.9 万亿度。全国可能开

发的水力资源,单站装机容量在 500 千瓦以上的大中小型水电站共 7600 余

座,总装机容量 3.78 亿千瓦,年发电量 1.92 万亿度,为理论发电量的 1/3,

相当于每年提供 7 亿吨标准煤的能量。1990 年全国水力发电量 1267 亿度, 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 1/5。

中国各省(区)都有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但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占68%),其次为中南(15%)和西北(10%)地区,再次是华东(4%)和东北(2%)地区,最少是华北地区(占 1%)。目前中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尚低,1980 年全国水力发电量还不到可开发水电量的 3%。

①金沙江流域是中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从虎跳峡到向家坝可建 8

级大型水电站,共可装机 4900 万千瓦,年发电量 2600 亿度。②长江干流从

宜宾到宜昌段,包括三峡在内可建 4 级水电站,连宜昌附近的支流清江在内,

共可装机 3380 万千瓦。其中有葛洲坝水电站(见葛洲坝水利枢纽)。③四川

的雅碧江可建 11 级水电站,总装机 1960 万千瓦。④四川的大渡河中段可建

11 级水电站,总装机 1920 万千瓦;其中已建龚咀 75 万千瓦,⑤贵州的乌江

可建 9 级水电站,共可装机 531 万干瓦;已建乌江渡 63 万千瓦。⑥云南西部

的澜沧江中段可建 4 级水电站,共可装机 800 万千瓦。⑦西江流域从云南、

贵州的南盘江到广西的红水河、黔江,可建 11 座水电站,装机 1044 万千瓦。

⑧黄河上游从龙羊峡到青铜峡,可建 16 座水电站,已建成刘家峡等 4 座(见龙羊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青铜峡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以后陆续兴建其他各级,共可装机 1260 万千瓦。⑨华东的闽、浙、赣地区的水力

资源虽已开发不少,但仍有 1045 万千瓦可供开发。⑩湘西的沅、资、澧水,

可建大中型水电站 32 处,共可装机 572 万千瓦。(11)东北(除黑龙江国际

河流外)也还有 200 万千瓦约 60 亿度可供开发。(12)华北地区有 500 万千

瓦约 150 亿度可开发水力资源。

除常规能源外,中国的新能源资源例如原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亦有广阔的利用前景。

原子核能资源中国有比较丰富的核能资源,包括裂变反应用的核燃料和聚变反应的核燃料。中国目前已探明铀矿床 200 余处,大部分铀矿资源集中在中国南部。目前已建成杭州湾秦山核电站。

太阳能资源 各地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约在 330~836 万千焦耳/平方米之间。年辐射总量为 585 万千焦耳/平方米的等值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的内蒙古东北部向南经过北京西北侧,朝西南方向至兰州,然后径直朝南到昆明, 沿横断山脉折向西藏南部。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的多少和利用条件,可分为5 类地区:

①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 2800~3300 小时,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接受太阳能总量达 669~836 万千焦耳。相当于燃烧 228.5~285.7 公斤标准煤的热量。主要包括甘、宁北部、青、藏西部及新疆东南部,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②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 3000~3200 小时,太阳能总量为 585~669 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冀西北,晋北,内蒙古和宁夏南部,甘肃中部, 青海和西藏东部及新疆南部,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③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 2200~3000 小时,太阳能总量 502~585 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鲁、豫、冀东南,晋南,吉林,辽宁,云南、陕、新北部,甘肃东南,粤、闽南部和苏、皖北部,为中国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

④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 1400~2200 小时,太阳能总量 418~502 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湘、鄂、桂、赣、浙、闽等省北部,粤北、陕南、苏南、皖南以及黑龙江,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

⑤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 1000~1400 小时,太阳能总量 330~418 万千焦耳/平方米。主要包括川、黔,为中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

中国太阳能利用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

地热能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天然出露的温泉和人工揭露的地下热水露头有 2700 多处,遍及全国 31 省、市、自治区。但由于地热勘探起步较晚, 目前尚未最后统计出全国地热资源储量。

温泉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诸省和藏、滇西、川西等地,形成两个温泉数量多、温度高、埋藏浅的地热带,分别称为胶辽—东南沿海地热带和藏滇地热带。①胶辽一东南沿海地热带共有温泉 800 多处,温泉水温超过 90℃ 的就有几十处,有的超过 100℃,如福州,漳州和汕头等地。②藏滇地热带共有温泉千余处,现已发现的高于当地沸点的水热活动区有近百处,是为高温水汽分布带。西藏羊八井地热田,在孔深 200 米以下获得了 171℃的湿蒸汽;云南腾冲火山区,温泉温度则达 105℃(见腾冲火山群)。③其次,北起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南到江汉平原、北部湾海域,称为松辽—海南热水带。这一热水带地下热水产量大,温度高,水质好,分布广,层系多,但埋藏较深,多在千米以上。④冀热—雪峰带包括冀热山地、太行山、秦岭东段及湘西、桂东山区,有温泉近 300 处,多属中低温热田。呼伦贝尔—四川热水带,北起呼伦贝尔、陕北高原,南到四川盆地,也是深埋热水带。

中国地热能目前利用程度不高。已发现的 2700 多处地热点,被利用的还

不及 200 处。主要用于采暖、空调、农业温室、工业过程、水产养殖、医疗卫生等方面,用于发电试验的地热点只有西藏羊八井、湖南宁乡县灰汤、江

西宜春市温汤等 8 处。

风能资源 中国风能的季节性强。全国风能风流分布可归纳为 5 区:

①风能资源最丰富区。包括以新疆哈巴河为中心的新疆四北部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如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等地区)和辽东半岛, 年均风速 4.0~5.0 米/秒左右,是风能利用最理想的地区。

②风能资源丰富区。包括新疆克拉玛伊—福海以及奇台—伊奇一带、内蒙古大青山以南以及哲里木盟、伊克昭盟、昭乌达盟一部分地区和河套地区、黑龙江南部、吉林北部、辽中、青海北部、河西走廊、冀南、山东半岛、苏、浙北部、台湾和海南岛,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九江—安庆—铜陵的狭长地带, 年均风速在 3.0~4.0 米/秒,风能利用也很理想。

③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包括新疆中部、黑龙江东北部、吉林南部、青海东部、甘肃北部、宁夏、晋北、冀北、鲁西、豫北、鄂北、皖、藏北、年均风速 2.5~3.0 米/秒。这一地区年均风速不高,但某些地区如湘北、青藏高原等地一年中某一段较长时间内,仍有风力可资利用。

④风能资源贫乏区。包括新疆南部、陕甘中部、晋南、湘南、滇东、青海中部和藏南,年均风速 2.0~2.5 米/秒,缺乏开发条件。

⑤风能资源最贫乏区。包括甘南、陕南、鄂西、湘中南、赣、浙西、闽北、粤北、桂、黔、滇西南、川、青南、藏东,年均风速多在 1.0~2.0 米/ 秒。

中国是风能利用的古国之一, 1958 年起许多省市研制 5 千瓦以下的小

型风力提水发电装置。1978 年引进了 250 瓦和 100 瓦小型风力机,用以提水、

发电,结构简单,适合牧区使用,已投入小批生产。设计容量为 18 千瓦的中

国最大风力发电试验机组安装在浙江省泗礁岛上,到 1979 年底已经正常运行

了 2000 多小时。

潮汐能资源据估计,理论潮汐能蕴藏量有 30 亿千瓦。中国沿海的潮汐能资源总量可装机1.1 亿千瓦,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约3100~3500 万千瓦。1958 年中国开始研究试验潮汐电站,至今已投入发电的有山东乳山(300 千瓦) 和金港(165 千瓦),浙江小沙山(200 千瓦)和象山(100 千瓦)等。

(王家诚 支路川)

Zhongguo nongye dili

中国农业地理(agro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了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必须充分认识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

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中国农业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光热条件优越,地带性差异显著。中国国土共跨有 8 个温度带,各地带温度条件不同,宜种农作物种类及熟制差别很大。但除高寒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外, 76. 5 %的地区温度条件均较优越。夏半年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各种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的种植北界为世界最北。暖温带及以南地区农作物均可复种(见中国的气候、中国土地资源)。

②水资源丰富而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水土资源不平衡,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约各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东南部地区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 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降水不足,农业必须依靠灌溉。这就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大部是草原和荒漠,成为天然的

牧业地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河川径流量占全国 82.4%,而耕地仅占全国 38%;北方黄淮海流域耕地占全国 37%,而河川径流量仅占全国 6.6%。

③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山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 2/3,平地只占 1/3。山地自然条件的多样性,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利用方式,方可发挥其生产潜力。特别是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和热带的丘陵山地,全部位于多雨湿润地区,为世界所罕见,有发展林特产等多种经济的潜力(见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④易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尤大。旱涝威胁交替出现。冬季寒潮降温可影响到海南岛。春秋低温也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此外,冰雹、干热风及沿海地区的台风等,对部分地区的农业也有重大影响(见中国的寒潮、中国的台风、中国的干热风、中国的冰雹)。

⑤各地区农业自然条件配合不甚协调,各有利弊。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大, 土壤肥力高,气候不甚干旱,但气 温较低,生长期短,易受寒害。华北地区平原广阔,夏暖冬寒,水资源不足而变率大,旱涝碱面积较大。南方地区温度条件好,水源充沛,植物生长发育快,但丘陵山地比例大,耕地较少,降水变率大,易受洪涝威胁。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夏季温度高,但严重干旱缺水,沙漠、戈壁和盐碱地分布很广。青藏地区地势高,太阳辐射强度为全国之冠,但气候寒冷,生长期短。

社会经济条件 由于各地区在农垦历史先后、民族生活习惯、人口密度、工业交通城市分布及不同时期国民经济需要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别,往往在相同的或相似的自然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农业特点。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农垦历史已超过 3000 年,而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区则不过一二百年甚至只有几十年,两地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差别显著。藏、蒙古、哈萨克、塔吉克等族是长期从事畜牧业的民族,而汉、维吾尔、回族等则长期习惯以农为主。这些民族的不同分布区,基本上也就是牧区和农区的所在地。朝鲜族擅长种植水稻,东北地区的水稻分布区过去往往就是朝鲜族分布区。人口密度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保证程度和农产品的需要程度,从而影响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和作物布局。全国大面积复种指数最高的地区,并不在地处热带、人口较稀、灌溉不发达的海南岛和西双版纳,而却在人口稠密、灌溉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全国粮食单产最高的地区,往往即为人口最稠密地区。这同劳力充裕、精耕细作有关。但粮食商品率的高低,则不仅同粮食单产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人均耕地面积、当地粮食自给需要量的大小有关。因之,人均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也最高。至于一些不便长途运输的作物如甘蔗、甜菜及蔬菜、园艺、奶牛饲养等的分布,则和加工工业、交通条件、城市分布发生直接联系。

土地的农业利用与改善 据粗略估算,中国土地资源中,约有 74%的土地已利用或可利用于农林牧渔生产。

①耕地。全国耕地约 0.956 7 亿公顷,垦殖指数为 9.97%,耕地分布极为不均,90%以上分布于大兴安岭经长城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垦殖指数可达 50~60%,四川盆地 40

%,东北平原 20~30%,长江以南的丘陵低山地区一般约 10~20%。西部地区耕地少,主要集中于山麓平原的小块沃洲,广大高原山区耕地很少。

宜农荒地资源估计共 0.3535 亿公顷,其中质量较好的仅 0.1 亿公顷左

右,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及新疆等地区,其余多为质量较差、开垦需要投资较大的土地,且大多又属于宜牧或宜林地,处置不当易引起农林牧业之间的矛盾。

从北到南,不同熟制之间耕地生产水平差别很大。东北、内蒙古、甘新、青藏及黄土高原西部和北部等地区,约占全国 35%的耕地,基本一年一熟, 其中一部分尚实行轮歇撂荒,复种指数低于 100%。华北地区大部实行二年三熟,复种指数为 120~150%。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一年二熟至三熟,复种指数为 180~250%。有些地区人口较稀、劳力不足,水利灌溉保证程度不高, 虽位于生长期很长的亚热带或热带,复种指数并不高,甚至仍有一年一熟地。因此,无论南方和北方,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潜力都较大。但也有一些地区, 人多地少,有机肥不足,片面强调提高复种指数,势必导致土壤肥力减退, 或出现次生潜育化,实际是掠夺地力,这一情况亟需改善。

在中国水田较旱地、水浇地较无灌溉地,单位面积产量往往高出 50%, 乃至 200%以上。因之,兴修水利,解除旱涝威胁,是提高耕地生产力、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灌溉面积已从 0.153 亿公顷发展

到 1990 年的 0.474 亿公顷,约占全部耕地的 49.5%,抗旱能力大大增强。旱涝保收面积约占耕地 1/6。全部旱地中,还有 70%无灌溉设施(其中一般无需灌溉的南方旱地约占 19%)。水田面积占耕地 26.67%,约有 90%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南地区,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无水利设施或水利保证程度不高。现有耕地中,约有 1/3 以上为各种低产耕地,其中约 50%是易于引起水

土流失的坡耕地,约 20%是涝洼、盐碱地,约 23%是风沙、干旱耕地,约 7

%为低产水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城乡居民点、交通、水利等的发展,占用耕地现象相当严重。平均每年占用耕地约 83.3 万公顷,多

年累计达 0.31 亿公顷,而同期垦荒扩大耕地面积约 0.32 多亿公顷,二者大

致相抵,全国耕地总面积略略超过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水平。

②草地。宜牧草地占国土面积 1/3 以上。草场面积虽广,但类型很多, 产草量和质量差别很大。北部和西部的天然草场为中国主要放牧业基地。但长期以来,利用多而建设少,全国人工草场和改良草场面积仅占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的 1.5%,绝大部分还是靠天养畜,草场产草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牧业生产,使牧区牲畜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状态。由于多年来牲畜头数增加远远超过草场载畜能力,大部分牧场出现超载过牧,局部地区草场兼受滥垦、滥樵和滥挖药材的破坏,造成草场退化、沙化,估计北部、西部牧区退化草场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 23%,平均产草量下降 30~50%,且质量变坏,可食性牧草比重下降,毒草杂草增多。因此, 必须大力改善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和加强草原建设。中国中部和南部的草山草坡,产草量高而质量较差,粗纤维含量多,草场又大多分布零散,坡陡土薄, 利用不当易引起强烈的水土流失(见中国草场资源)。

③林地。中国森林面积 12 465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12.98%,与世界平均数 22%比差距很大。地区分布极为不均。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一带为全国最大林区,次为西南地区的川西、藏东南、滇西北等山区。内蒙古东部、东北 3 省及长江以南各省区,森林覆盖率在 25~30%以上,广大农区和牧区少林甚至无林。华北平原地区覆盖率不及 10%,西北地区不及1%。林地面积中,用材林占 73.2%,次为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竹林

等。现有林地利用,在交通方便的林区,普遍存在重采轻造、超采过伐、更新跟不上采伐的现象,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交通不便的边远林区,得不到开发利用,成过熟林比重大,自然病腐损失多;森林火灾也较严重。人工造林则一般质量较低,成活率不高,成林面积小。除已有林地外,尚有疏林地、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用地及各种宜林荒山荒地,约占国土面积 15.8

%(见中国森林资源)。

④内陆水域。全国内陆水域约有 0.266 亿余公顷,占国土面积 2.8%, 是发展淡水水产的主要场所。其中江河 0.126 亿公顷,湖泊 0.08 亿公顷,池塘水库 0.066 亿公顷,约有 92%分布于爱辉—兰州—腾冲—线的东南部,自然条件极有利于淡水水产业。但多年来重捕捞、轻养殖,人工养殖面积占可养面积的比例,池塘占 73%,湖泊仅占 25%。加以不合理的围垦,使湖泊池塘面积大为缩小,水域污染和水利设施的截流等措施,使鱼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依中国农业用地的利用现状,宜牧地、宜林地远较宜农地(耕地及可垦荒地)广阔得多。但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上往往只重视对耕地的利用与改善; 反之,对于广阔的宜牧地、宜林地和内陆水域,却是利用多而改良建设少, 或进行掠夺式的滥牧、滥伐、滥捕,或者任其荒芜,或进行毁林开荒、毁草原开荒、围垦水面,从而破坏林牧渔业的资源基础。发展中国农业,必须着眼于 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合理利用,从而发掘巨大的土地生产潜力。

农业生产结构 1990 年全国农业总产值 7662.09 亿元,其中种植业占58.49%,林业占 4.31%,畜牧业占 25.63%,副业占 6.21%,渔业占 5.36

%,除西藏牧业比重大于种植业,青海、内蒙古牧业比重稍大外,其他各省区种植业均占绝对优势。这是长期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同中国人口多、粮食需要量特别大有关,也是多年来忽视多种经营发展的结果。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①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很不适应,自然资源尚未充分合理利用。②经济效益低,农业费用高,纯收入比例小。③以大田作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经不起天灾(尤其水旱灾害)的考验,具有较大的脆弱性。1978 年以后,农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农村经济正转向多部门综合经营,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由 1978 年的 2037.54 亿元,增加到 1990 年的16 619.21 亿元;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已由 1978 年的 68.6%下降为 46.1%, 而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业总产值则由 1978 年的 31.4%, 上升到 53.9%,全国农村单一的农业结构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农业生产布局可分为下列 5 方面:

①粮食生产布局。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成分(见中国粮食作物地理),全国各县市粮食作物各有其组合特征:第一,在淮河秦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稻谷占粮食总产量 70%乃至 90%以上,平原地区有较多的双季稻,旱地以玉米、甘薯为主,但占比重不大。在丘陵山地区域,尤其是西南地区,玉米、甘薯比重也较大。第二,淮河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以冬小麦、玉米为主,次为高粱、甘薯、大豆、谷子等。第三,东北地区以玉米、大豆、春小麦、高粱、谷子为主,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玉米扩大很快,而大豆、高粱、谷子等则缩减很多。第四,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地带,粮食作物种类多而杂,以春小麦、玉米、谷子、莜麦、马铃薯、糜子、高粱、大豆等为主。第五,西北灌溉沃洲农业地区以春小麦为主,次为谷子、

糜子等。南疆等地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第六,青藏高原地区以青稞、春小麦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迅速,1990 年粮食产量比1949 年增长 3.9 倍。其中, 1953~1990 年平均增长 2.7%,而 1981~1990 年则平均增长 3.4%,但年际很不稳定,丰歉年起伏很大。1990 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每公顷为 3.93 吨,各地产量水平相差很大,提高单产和平衡增产还有很大潜力。

1990 年全国人均粮食社会占有量为 393.1 千克,粮食商品率为 36.6%。为保证国家商品粮的需要,提高粮食商品率应在普遍提高各地区粮食产量的同时,有重点地选建若干片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见中国粮食作物地理)。

②经济作物布局。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逐年有所增长, 1990 年达 14.4%,主要为棉花(占经济作物面积 26%)和油料作物(占经济作物面积 50.90%,主要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 5 大油料),其次为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烟叶(烤烟为主)、麻类(黄红麻为主)、药材等。此外还包括未计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茶、桑、水果、橡胶等木本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虽远小于粮食,但产值和商品率均高, 在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提供轻工业原料和出口商品等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大多数经济作物各有一定较集中的分布区。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多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稳定增长。50 年代后期起,经济作物面积缩减,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产量降低,商品率下降,棉、油、糖均不能自给。自 70 年代末期以来,由于纠正了忽视经济作物的现象,经济作物面积又有所扩大,大多数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甘蔗、甜菜、烤烟、茶叶、蚕茧、水果等的产量均已创历史最高水平(见中国经济作物地理)。

③畜牧业生产布局。1949 年以来,全国畜牧业有很大发展,至 1990 年大牲畜达 13 021 万头;猪 36240.8 万头;羊 21 002.1 万只;大小牲畜总计

达到 70264.9 万头(只),为 1949 年的 3.39 倍。但畜牧业仍然是农业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第一,畜牧业产值比重低,人均畜产品很少。1990 年畜牧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 25.63%,人均年产肉量 22.1 千克,年产蛋

量 6.95 千克,接近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年产奶量只有 3.64 千克,远低于

世界平均水平。第二,牲畜头数多而产品率很低。1990 年猪出栏率只有 87.84

%,牛的出栏率更低。第三,牲畜增长很不稳定,广大牧区基本上“靠天养畜”,抗灾能力弱,牲畜常年死亡率超过 5%。

为加速畜牧业发展,农区要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和发展饲料工业,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和出肉率,改善畜禽结构,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半农半牧区要逐步过渡到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牧区要大力加强草场的管理和建设,改善畜群结构,加速畜群周转。在城市郊区和大兴安岭贮木场工矿区要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增加肉、奶、蛋、禽产品供应。同时,应根据不同地区条件,逐步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现代化的稳定、优质、高产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见中国畜牧业地理)。

④林业布局。1949 年以来,历年累计造林保存面积 0.28 亿公顷,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 0.326 亿公顷。木材年产量由 50 年代初期的 500 多万立方米

增加到 5000 余万立方米,提高 9 倍多。林产品产值增长 17 倍。但木材和林产品均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林业仍是中国农业经济中

十分薄弱的部门,在造林、育林、护林和木材生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见中国森林资源)。

进一步发展林业生产,要把整个林业纳入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要重点建设好东北、西南两大林区;加强广大农区的绿化造林;充分发挥南方亚热带和热带丘陵山地的林业生产潜力;建设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经济林和林特产品生产基地;在黄土高原和北方干旱地区大力发展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林。

⑤水产业布局。1990 年全国水产总量 1237 万吨,为 1949 年产量的 26.5 倍,但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 10.8 千克。海洋水产占 57.7%,以捕捞产量为主(占 77.28%),养殖产量较小(22.72%)。淡水水产中,养殖产量占 84.92

%,捕捞产量占 15.08%。长江及淮河流域拥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群和最密的水网,淡水水产产量占全国 60%以上,次为珠江流域。进一步发展水产生产,主要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资源,发展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重点建设一批海水和淡水养殖基地(见中国水产资源)。

农业区划概述中国可综合地划分为以下 10 大农业区:

①东北农林区。包括辽、吉、黑 3 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农垦历史短,可垦荒地广,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木材供应基地,也是重点开荒扩耕地区。大豆、甜菜、亚麻、温带水果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的农业生产,必须战胜自然灾害特别是低温寒害的威胁,改变粗放种植习惯,大力提高单产。同时合理开垦荒地,建设高产稳产的商品粮基地;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采育并重,建设永续采伐基地。

②内蒙古及长城沿线牧农林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以东地区及从辽宁至宁夏的长城沿线地区。草原辽阔,农牧兼营,在全国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生产,需要因地制宜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坚持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原,逐步摆脱靠天养畜状态;以草定畜,制止草原继续退化、沙化;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逐步实行粮草轮作;营造防风固沙林。

③黄淮海农业区。包括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的黄淮海平原及山东丘陵地区,是中国小麦、高粱、谷子等旱粮的主产区和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等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理旱涝碱,实现水利化,改良低产土壤,大大发掘增产潜力,实现稳产高产;因地制宜地建设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商品生产基地;改变农业结构过分单一状况,大力发展畜牧业及林果渔业生产。

④黄土高原农牧林区。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及秦岭以北地区,是重要的旱杂粮产区,但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是全国突出的低产、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把土地合理利用和治理措施结合起来, 控制水土流失;利用川地、坪地、塬地建设稳产高产的农业生产基地;逐步把陡坡耕地退耕种草造林,尽快扩大草地林地比重,实行农牧林副综合发展; 以流域为单位开展综合性水土保持工作。

⑤长江中下游农林养殖区。包括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是全国稻谷、棉花、油菜籽、麻类、茶叶、蚕丝、木本油料、生猪、淡水水产等的主要商品基地或集中产区, 农业经营较集约,复种指数和粮棉单产均为各大区最高。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加强水利建设,战胜洪涝渍害及伏旱威胁,改进耕作制度,合理利用丘陵山地及淡水水域,大力发展亚热带经济林、用材林、家畜家禽及水产养殖业。

⑥西南农林区。位于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北,宜昌—溆浦—线以西,川西高原以东,包括四川大部、滇黔地区及陕南、湘鄂西部, 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和油菜籽、烤烟、甘蔗、生猪及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但大部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增产潜力很大。发展农业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丘陵区水利事业,改造低产田,提高单产;充分合理利用丘陵山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发展多种经济。

⑦华南农林热作区。位于福州—大埔—英德—百色—盈江—线以南,包括闽南、两广大部、滇南及台湾省。农业经营较集约,大部粮食单产较高, 是全国主要的蔗糖、热带亚热带水果产区,也是橡胶、椰子、剑麻、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唯一产区。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是要发挥本区的自然优势, 建设以橡胶为主的热作基地,蔗糖基地和热带水果、经济林、用材林生产基地;大兴水利,战胜洪涝旱渍,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粮食自给水平。

⑧甘新农牧林区。位于包头—盐池—天祝—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农业基本上完全依靠灌溉,农区小而分散,利用荒漠及山地牧场进行季节性游牧,甜菜、瓜果、长绒棉及畜牧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本区农业的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区内有限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

⑨青藏高原收林农区。是国内最大的牧区,大牲畜和绵羊头数均为全国各区之冠,人均牲畜头数也为各区最多,南部和东南部拥有全国第二大林区, 农业主要限于东部和南部的河谷低地,主要牲畜、作物和树种均带有高寒地区特点。地广人稀,农牧业经营较粗放,生产水平一般较低。进一步发展本区生产,必须加速建设巩固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态;提高牲畜质量,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加速林业生产建设;提高作物单产,建设区内的粮食基地。

⑩海洋水产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太平洋西部 5 大海域,各海域鱼、虾、贝、藻品种繁多,资源丰富。发展海洋水产生产, 要根据海洋水产资源增殖及变动规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调整或减轻沿岸和近海捕捞强度,保护和增殖海洋水产资源,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建设海水养殖基地,积极发展外海及远洋渔业。

参考书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编著:《中国农业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农业出版社,北京,1981。

(邓静中)

Zhongguo qingfang gongye dili

中国轻纺工业地理(geography of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ies in China) 主要包括纺织、食品、造纸、日用陶瓷,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皮革、工艺美术品及手工业等几十个生产消费资料的行业。

1949 年以前,中国为数甚少的纺织、面粉、卷烟、造纸等企业,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及长江三角洲的南通、常州、无锡、苏州一带, 脱离原料产地和消费布场,设备依赖进口。现今轻纺工业遍布全国。原有的沿海轻纺工业中心已改建成高中档消费品的生产、出口和科研基地,原来基础薄弱的内地和边远省区轻纺工业也有了明显的发展。

由于长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轻纺工业投资相对较少,建设缓慢。

在布局上,目前主要轻纺工业仍然多分布在沿海省市,其产值约占全国轻纺工业总产值的近 2/3。80 年代以来,中国轻纺工业正在加快发展,现已将沿海与内地的轻纺工业进行了适当分工,加强联合,协调工业布局,以适应轻纺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及消费需求上的区域差异。

纺织工业 至 80 年代初期已发展成为包括棉纺织、印染、毛纺织、丝绢纺织、麻纺织、针织、纺织机械、纺织器材和化学纤维等 8 大行业的工业部门。1990 年中国纯棉纱、棉布、蚕丝、丝绸、苎麻布产量均居世界第 1 位, 毛纺织规模居第 3 位,化纤产量则居第 4 位,并已成为世界第 4 大纺织品出口国。上海和江苏省是中国大型纺织工业基地和最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基地。江苏省的纺织生产主要集中在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等城市。

①棉纺织工业。中国纺织工业的主干。1949 年以前,中国棉纺锭仅有 500

万锭,织布机 6 万多台。上海、青岛、天津 3 市的棉纺锭和布机占全国 70%。

1949 年后,在冀中、关中地区和江汉平原等产棉区建设了新的棉纺织基地。在苏、鲁、鄂、川、晋、湘、辽、皖等产棉省区建设了许多棉纺织厂。80 年代产棉区的棉纺锭已占全国的 2/3,内地纱产量占全国纱产量的比重已由 18

%提高到 43.4%。全国形成 16 个 20 万锭以上的大型棉纺织中心,其中上海

拥有 202 万锭,天津、石家庄、郑州、武汉各拥有 50 万锭以上,北京、青岛、西安、咸阳、邯郸、济南、无锡、南通、重庆、沙市、广州各拥有 20~50 万锭。现除西藏外,全国各省区都有了棉纺织工业。

②毛纺织工业。1949 年以前,中国仅有毛纺锭 13 万锭,其中 90%集中于沿海城市,上海的毛纺锭约占全国的 73.4%,西北羊毛产区几平没有近代毛纺织工业。50 年代开始在内蒙古的海拉尔、包头和呼和浩特,新疆的乌鲁木齐、伊宁,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宁夏银川,陕西咸阳,西藏林芝等地相继建设了毛纺织厂,逐步形成了以西北羊毛产地为中心的毛纺织基地,全国毛纺锭已发展到 165 万锭,产毛区的毛纺锭约占全国 1/2 以上。

上海、北京、天津 3 市是全国三大毛纺织中心,拥有优越的技术基础和协作条件,江苏、浙江及新疆、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毛纺织工业发展很快。目前全国毛纺织工业遍及全国各省区(见中国工业地理)。

③丝绢纺织工业。中国丝绢纺织工业的地理分布与养蚕业分布基本一致。以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四川丝绢纺织工业最发达。上海产丝虽少, 但丝织印染业发达。四川桑蚕茧产量虽大而丝织印染能力较低,每年大量茧、丝出省加工。浙、苏、沪、川、辽、鲁、粤 7 省市为中国丝绸主要生产省市。此外,浙江的杭州、湖州、嘉兴,江苏的苏州、无锡、镇江,广东的顺德、佛山、广州,四川的南充、成都、重庆等地都是中国生丝和绸缎的主要产地。辽宁丹东和山东烟台等地盛产柞蚕丝绸。

④麻纺织工业。中国麻类资源丰富,主要有黄麻、苎麻、亚麻等类。 黄麻主要用于麻袋编织。杭州麻纺织厂有 12 万枚纺锭,是中国生产麻袋

和各种包装用麻布的最大企业。上海、天津、大连、青岛、沈阳、广州、承德、天水等地也有大型麻袋厂。

苎麻为中国特产。湖南浏阳,四川荣昌、隆昌,江西万载、宜春等地手工夏布驰名中外。湖南株洲、益阳、沅江,湖北阳新,广西南宁,上海,四川重庆,江苏无锡,广东广州等市是苎麻纺织中心。湖南省苎麻纺织能力居全国首位。

哈尔滨为全国最著名的亚麻纺织、漂染中心。其附近阿城、延寿、呼兰、海伦、依兰等地建有亚麻原料加工厂。此外,在吉、冀、内蒙古、宁、甘等省区也发展了亚麻纺织业。

⑤化学纤维工业。1949 年基本为空白部门。50 年代恢复了丹东化纤厂和上海安乐人造丝厂,随后建成了保定化纤厂和北京合纤厂。60 年代自行设计并建设了南宁、新乡、吉林、上海、杭州等化纤厂,引进了北京维尼纶厂和兰州化纤厂。70 年代在闽、赣、皖、湘、甘、晋、桂、云、黔等省区建成了9 座维尼纶厂。与此同时利用国外技术和设备,在上海金山县、辽宁辽阳市、

四川长寿县和天津大港建设了 4 座现代化大型石油(天然气)化纤企业和河南平顶山帘子布厂。80 年代新建上海金山石化二期工程、江苏仪征化纤厂、大庆腈纶厂和北京、天津、浙江绍兴涤纶长丝厂,扩建河北保定、湖北太平店、浙江杭州和湖南邵阳等人造丝厂。目前化学纤维在纺织原料构成中已达20%,产量跃居世界第 4 位。

食品工业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包括粮油加工、制盐、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加工、罐头制品、制糖、制茶、卷烟、烤烟、酿酒、蛋乳制品等,主要分布于原料产地和消费中心。

①制糖工业。1990~1991 年,全国食糖产量 633 万吨(台湾未计入), 居世界第 5 位。中国南方甘蔗集中产区粤、闽、桂、云、川 5 省区所产食糖占全国食糖产量的 77.76%左右,其中广东省占 36.71%,分布在广州、顺德、紫坭、江门、中山、东莞等地。福建食糖产量占全国 10.08%,集中在仙游、莆田、厦门、漳州等地。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 18.51%,以贵港、梧州、桂平、南宁为主。云南建水、元江、开远,四川内江、资阳、简阳都是蔗糖主要产地。

中国北方甜菜集中产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4 省区所产食糖占全国食糖产量的 11%,其中黑龙江省占 6%。大型甜菜糖厂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的哈尔滨、阿城、讷河、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的长春、公主岭市、吉林市,内蒙古的包头、呼和浩特和新疆的石河子等地。

中国的多种制糖资源如甘薯、玉米、械树、甜甙的开发利用,将改变制糖工业的地理分布。全国第 1 座果葡糖浆厂 1984 年在蚌埠市正式投产。

②制盐工业。原盐分海盐、井盐、湖盐、矿盐 4 种。1990 年 1984 万吨原盐产量中,海盐约占 70%,井盐占 9.7%,余为湖盐和矿盐。海盐主要集中于河北及天津、辽宁、山东、苏北 4 大产区,次为浙江、福建和广东。沿

海有 35 座大中型盐场,包括长芦盐区的塘沽、汉沽、黄骅、南堡,辽宁盐区的复州湾、营口,山东盐区的寿光、羊口、胶澳,苏北盐区的青口、台北、台南、灌西等。井盐产于川、湘、鄂、赣、皖 5 省,以四川所产最佳,分布在自贡、犍为等地。湖盐主要在西北,青海湖盐储量最大,主要有察尔汗、茶卡、柯柯盐湖。矿盐主要在湖北应城、湖南衡阳、山西运城等地。

③卷烟工业。1949 年以前,中国卷烟工业是仅次于纺织、面粉而居第 3

位的工业部门,卷烟厂集中于沿海城市。上海、天津、青岛为 3 大卷烟中心。

80 年代除西藏外,各省区都有卷烟厂,其中以豫、鲁、皖 3 省产量最多,次为两湖和云贵。上海、天津、青岛、昆明已发展为高级卷烟中心。

造纸工业 1949 年以来,各省区都建起了规模不等的造纸工业。

东北区是中国造纸工业最集中的地区。纸浆、机制纸和纸板产量约占全国 1/4。佳木斯、吉林、石岘、开山屯、齐齐哈尔等造纸厂和扎兰屯纸浆厂

均以木材为原料,白城、沈阳、营口、金城、丹东则以芦苇为原料。辽宁、吉林纸张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吉林省是全国新闻纸的生产中心。

上海是全国高级文化用纸的主要生产基地,以外地纸浆为主要原料。长江中下游邻近湖区苇田建有岳阳造纸厂、汉阳造纸厂、镇江纸浆厂等,芜湖则有以稻草为原料的大型纸板厂。福建两广地区以木材为原料的南平、广州造纸厂是新闻纸的主要产地。广东江门、福建漳州有以蔗渣为原料的糖纸联合企业。在西南,改建和扩建了利用本地木材、竹子为原料的四川宜宾、重庆、乐山造纸厂。西北造纸工业主要分布在咸阳、宝鸡等地。华北区利用芦苇、棉杆和麦杆等资源,在天津、北京、宣化、保定等地发展了大型造纸厂, 其中天津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造纸中心。

日用机械工业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日用机械工业主要分布于沿海省市。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日用机械制造中心,其自行车、缝纫机产量均占全国1/4,手表产量占全国 1/3 以上。自行车工业主要分布在沪、津、鲁、辽、苏、粤、冀、鄂 8 省市,缝纫机工业主要分布在沪、津、粤、辽、苏、鲁、京、

陕 8 省市,手表工业主要分布在沪、苏、辽、津、鲁、京、陕、粤、川、豫、

鄂 11 省市。除上海、天津、北京、广州外,青岛、沈阳、大连、南京、苏州、开封、西安、武汉等城市都是中国日用机械制造中心。

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原料粘土、高岭土等分布广泛,中国除天津、西藏外, 各省区都有陶瓷工业,其中粤、湘、赣、冀、鲁 5 省日用陶瓷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江苏宜兴、山东淄博、河北唐山和邯郸、广东大埔、石湾和枫溪等地均为中国著名陶瓷产地。

合成脂肪酸和合成洗涤剂工业日用化工是中国轻工结构中的新兴工业部门。辽宁、天津、上海的合成脂肪酸工业发达,所产皂用合成脂肪酸占全国总产量的 65%,上海、天津、北京 3 市的合成洗涤剂产量占全国 1/3。全国最大的南京烷基苯厂的建成投产,为合成洗涤剂工业提供了原料。除西藏和青海外,各省区都建有合成洗涤厂或车间。

手工业 是中国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称为二轻工业。手工业分布面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 50 年代以来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机械化水平。

手工业生产一般接近原料地,就地取材,产品具有地方传统技艺特色。中国工艺美术丰富多彩,如北京的玉器、景泰蓝、雕漆,浙江的东阳木雕、黄杨木雕,湖南的菊花石雕与烟花,江苏、广东、四川、湖南的四大名绣, 天津的手工地毯,广东佛山的灯彩,江苏宜兴和广西坭兴的紫砂陶器,苏州的檀香扇,青岛和大连的贝雕,天津的泥塑,无锡惠山的泥人,北京的风筝, 广东的椰雕和橄榄雕,贵州和云南的蜡染,抚顺的煤精雕,甘肃的夜光杯, 四川的瓷胎竹编,洛阳的唐三彩,上海的绒绣,杭州的绸伞等产品,均精美绝伦,驰名中外。

(魏心镇 王缉慈)

Zhongguo renkou dili

中国人口地理 (population 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 年 7 月 1 日中国第 4 次人口普查统计,包括台湾省、

香港、澳门在内的总人口达 11.60 亿人,其中大陆部分 11.34 亿人,占同年世界总人口的 21.9%。(参见彩图插页第 16、17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从 1840~1949 年的 109 年间,人口平均增长

0.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 1949 年底的 5.42 亿人(未计入台湾省

和港、澳的人口,下同)增至 1990 年 7 月 1 日的 11.6 亿人(包括台、港、

澳。其中台湾省人口是 1990 年 3 月底的数据;港澳均按 1989 年底公布的数据推算)。1953~1990 年年均增长 1.79%。增长速度为中国历史上所罕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40 年间,人口发展大致可分为 4 个阶段:第 1 阶段(1950~1958):属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时期。年均出生率约 35‰、死亡率约 15‰、自然增长率约 20‰。第 2 阶段(1959~ 1961)属出生率急剧下降、死亡率回升、自然增长率很低的时期。年均出生率约 21‰、死亡率约 18‰、自然增长率约 3‰。第 3 阶段(1962~1971)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时期。年均出生率约 36‰(最高的 1963年达 43.37‰)、死亡率约 9‰、自然增长率高达 27‰左右。第 4 阶段(1972~ 1989)属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年均出生率约 21.6‰、死亡率约 6.9‰、自然增长率降到约 14.7‰。据第 4 次人口普查显示,大陆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生率达 20.98‰、死亡率为 6.28

‰、自然增长率仍为 14.7‰。不同时期中国人口发展特点的显著差异,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后期人口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口构成 可从人口年龄、职业、城乡人口构成 3 方面简述。

人口年龄构成 中国的人口年龄构成仍较年轻。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953 年为 36.3%; 1964 年为 40.7%;982 年为 33.6%;1990 年为 27.7%;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同期分别为 4.4%、3.6%、

表 1 中国大陆部分劳动力适龄人口

劳动力适龄人口(万人) 占总人口比例(%) 普查时间(年)

29283

51.60 1953

33697

48.51 1964

55087

54.87 1982

68016

60.04 1990

4.9%和 5.6%。中国年龄构成目前正向缩减型方向发展,表现在 1982 年以后的年龄结构中, 14 岁以下各岁人口在逐年减少。年龄构成的变化将使中国劳动力适龄人口的绝对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长。按中国通用标准, 男 16~59 岁、女 16~54 岁划为劳动力适龄人口。全国大陆部分(下同)劳动力适龄人口情况见表 1。中国现有劳动力资源,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全部劳动力数量之总和。根据预计: 1995~2000 年每年约有 1900 万人进入劳动力适龄人口的行列,而同期每年退出劳动力适龄人口行列仅 800~1000 万人。在这期间,中国劳动力适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和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仍将不断增加,而平均每个劳功力适龄人口的负担系数将减少,人口老化程度亦将较快提高。但到 2000 年,预计中国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不会超过 9%,低于 1990 年工业化发达国家占总人口 10%的老化水平。

人口职业构成 1949 年以来,中国非农业人口有计划稳步增长。1952 年为 8921 万,占总人口的 14.4%。

1990 年增加到 21985 万,占总人口的 19.43%。今后非农业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加快,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加。

据 1989 年统计,全国在业人口有 55329 万人,占总人口的 49.8%,比

1949 年占 33.4%提高了 16.4%。被抚养人口共 58862 万人,占总人口的 50.1

%。在业人口的抚养比(以在业人口为 100)为 106,而 1949 年的抚养比为199。

全国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农、林、牧、渔劳动者占 60%,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占 24.5%,教育、科学、卫生、文化人员占 3.5%,服务业、商业工作人员占 6.5%,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等共占 5%。除农业劳动者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外, 其他劳动者所占比重均比上述国家低。按国际上通常以“三个产业”的划分来看中国在业人口构成,则“第一产业”占 60.2%;“第二产业”占 21.9

%;“第三产业”占 17.4%。今后中国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将会较快增长,第一产业的在业人口将减少。

城乡人口构成 中国城乡人口构成中,城镇人口比重小,乡村人口比重大。1949 年末,城镇人口仅 10.6%,乡村人口占 89.4%;1990 年第 4 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26.23%。41 年来城镇人口比重约增加16%。

国内各地城乡人口构成差异较大。1990 年人口普查统计,东北 3 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47.52%,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华北区(包括京、津两市) 占 31.78%,华东区占 25.42%,居第 3 位。西南区城镇人口比重最低,仅占18.85%。就省(区)而论,以辽宁省城镇人口占的比重最高(50.86%), 西藏自治区最低(12.59%)。乡村人口所占的比重的分布恰与城镇人口分布情况相反。

人口迁移 又可分为省(区)际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两方面。

省(区)际间人口迁移 省(区)之间人口迁移大致区分为下列 3 类情况:

①为在内地与边疆地区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从东南沿海迁至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②为开垦荒地,建设新的农业基地,由城镇移到黑、内蒙古、新、粤、海南、桂、滇、赣等省区。③黄河、长江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及湖南等人口稠密地区,部分农村人口迁往地广人稀、荒地资源较多的边疆和江西等省区。总计 1950~1979 年,省(区)际净迁移人口大约 2500~ 3000 万人。80 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等的设立及晋、宁等地资源的开发,省际间人口迁移出现重大变化:①内地的川、皖、豫、黑、吉等省人口向粤、鲁、辽等省区迁移;②河北人口向京、津两市迁移, 江、浙、皖人口向上海迁移;③川、湘、豫等省人口向开发资源的晋、宁等省区迁移。

省(区)际人口迁移的结果,导致“三北”地区和沿海一些省份人口增长快,其中特别是黑、内蒙古、新、宁、青、粤等省区增长最快;其次,使滇、桂、黔和赣、鄂等省区人口增长亦较快。这使中国人口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有利的变化,同时,对合理配置生产力,发展边远地区经济,也起了积极作用。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据 1986 年全国 74 个城镇抽样调查结果,推算1950~1986 年,中国大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约 5000 多万人。1984 年下半年,国家放宽了农村人口到城镇做工、经商等户口迁移的规定,加上设镇的标准降低,中国的城镇人口出现较快的增长。1990 年底全国城镇人口比重比 1982 年第 3 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 5.68%(即增加 9105 万人)。

人口分布 以 1990 年中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8

人,是世界平均水平(34 人)的 3 倍多。

自 1982 年普查到 1990 年,省区间人口密度增长,以边远地区的宁夏、青海和南部沿海的粤、闽、桂、海南及京、冀一带人口密度增长幅度较大, 华东、东北和四川等省区增长幅度较小(表 2)。

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平衡。沿海 12 省、市、自治区平均每平方公里 364

人,内地 18 省和自治区平均 80 人。其中,内蒙古、藏、青、新 4 省区只有

9 人,与沿海相差达 40 倍。除 3 直辖市外,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苏省达每平方

公里 654 人,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区仅有 2 人。如以漠河—兰州—腾冲一线为

界,将全国分为东西两部分:据 1990 年人口普查,东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3%,拥有全国

表 2 各省区人口密度的变化

地 区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982 年 1990 年

1990 年比 1982 年

普查人口密度增长

1990 年比 1982 年普查人口密度增长量

*指大陆 30 个省、市、自治区平均数。

94.4%的人口,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达 231 人,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 57

%,人口仅占全国的 5.6%,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 10 人。

根据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征,可将东部分为 7 区,西部分为 2 区。

东北区包括辽、吉、黑 3 省,从 19 世纪末由于关内大量移民,才逐步得到较多的开发和利用。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工作, 人口由 50 年代初的 4000 万左右增长到 1990 年年中的 9833 万。平均人口密

度每平方公里 124 人,区内人口分布因地区而异:①松辽平原、辽东半岛和辽西丘陵,集中了东北人口的大部分,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均在 200~

400 人。

其中,绥化—哈尔滨—大连与沈阳—山海关铁路沿线及辽河下游,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多在 600~800 人,尤其是辽宁中部沈阳、抚顺、鞍山、本溪、辽阳五市城市分布地区,人口更为密集,每平方公里达 1350 人左右。②松辽平原以东、以北的丘陵和松嫩平原西部,除城镇居民点和佳木斯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外,每平方公里人口降为 100~200 人。③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林区以及三江平原,人口密度一般不足 25 人。

黄河下游区 包括北起长城、南到淮河,西依太行山与秦岭,东抵渤、黄海的地区, 1990 年年中人口达 2.7 亿,平均每平方公里 569 人,是全国人

口最密集地区。其中黄淮海平原密度高达 500 人以上。

本区又可分为:①太行山前冲积洪积扇地带、鲁中山地西麓和京杭运河沿岸等地,人口非常密集,几个稠密的人口中心,如定县—石家庄、北沁河、丹河下游与人民胜利渠地区,以济宁为中心的鲁南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均在 600~800 人。②河南许昌、安徽阜阳的颍河流域,人口密度亦在 600~800 人。③河北省东南部地区、安徽淮北大部分地区及河南中牟、开封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 300~500 人。④滨海盐土地带,人口密度一般 100~300 人。

⑤黄淮平原以北、以西的丘陵和鲁中山地、胶东丘陵,每平方公里人口一般200~400 人,有的地方仅 100~200 人。

长江中下游区 包括淮河以南,南岭和钱塘江以北,西至巫山的广大地区,为中国人口最多地区,有 2.6 亿人口,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332 人。

本区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①长江三角洲,平均每平方公里 900 人以上。②苏北平原,人口每平方公里 400~600 人,其中淮安、盐城一带达 600~800 人。③安庆—镇江长江沿岸平原与巢湖平原,每平方公里 500~800 人。④长江中游平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400~600 人。其中黄梅—武汉的沿江平原,应城以南的汉江下游平原,洞庭湖平原,每平方公里人口亦在 400~600 人。⑤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外的淮阳丘陵、南阳盆地和湘资水流域等地,每平方公里人口为 300~600 人,其中南阳盆地底部和湘中一些区域,每平方公里 500~600 人。江西大部分地区和皖南、大别山、鄂西、湘西等山地,每平方公里人口一般在 200 人左右。

东南低山丘陵区 包括浙江省钱塘江以南地区和闽、台、粤、桂 4 省区和港、澳地区。1990 年年中人口 2 亿,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 293 人。

鉴江、珠江、韩江、九龙江、晋江、瓯江、灵江、钱塘江等主要河流的三角洲平原及台湾西部平原,每平方公里一般在 600~800 人,其中广东珠江三角洲和浙江宁绍平原每平方公里人口达 700 人以上,潮汕平原和瓯江下游平原达 1000 人以上。由沿海三角洲平原向内陆,人口密度逐步下降为 200~ 400 人,北部、西部山地一般为 100~200 人。但山间盆地,如广西的玉林盆地、广东的兴宁盆地、浙江的浦阳江谷地等,每平方公里人口达 400~600 人。

西南高原区 包括黔全部和滇的绝大部分地区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1990 年年中人口达 0.68 亿,平均每平方公里 120 人。东部云贵高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多在 100~200 人。其中坝子如滇池、玉溪、曲靖、安顺、贵阳、遵义等盆地及其周围,每平方公里人口一般在 200~300 人。黔南只有 50~120 人。西部高原峡谷区,除大理、保山等坝子人口较密(150~ 200 人)外,大部分地区人口较稀。人口多沿河谷分布,一般每平方公里 50~

100 人,滇南每平方公里只有 10~50 人。

川东陕南区 位于长江和汉水上游,包括四川盆地和陕南, 1990 年年中人口达 1.08 亿,平均每平方公里 331 人,仅次于黄河下游区。四川盆地的

盆地底部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 500 人以上,与黄淮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同为全国人口稠密区。在盆地中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主要有:①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达 800 多人。②沱江下游和宜宾—泸州长江沿岸一带,每平方公里700~800 人。③沱江与涪江的中游中江、乐至一带,每平方公里人口在 600~

700 人。④渠江流域中游,每平方公里人口亦在 600~700 人。至于盆地周围山地,人口密度一般在 200~300 人,大巴山等较高山地,多在 100~200 人。

陕南包括秦岭、大巴山北坡和汉江上游谷地。汉江河谷每平方公里 100~ 200 人,其中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达 200~400 人,其他广大山区大多为 50~

100 人。

华北山地与高原区 北起阴山山脉,东到张北高原、太行山,南到秦岭, 西到乌鞘岭, 1990 年年中人口 0.94 亿,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 143 人。陕、

晋两省中部的渭河平原与汾河各地人口稠密,渭河平原每平方公里达 500 多人,汾河各地 300~400 人。南部许多平缓的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如长治、彬县、天水、甘谷等,每平方公里 200~300 人。北部许多山间盆地、河谷平原,如西辽河中游,滦河中游,桑干河与滹沱河上游,大黑河中下游等,每平方公里为 100~200 人。宁夏中、北部多在 1 人以下,但后套平原和银川平原每平方公里则有 100~200 人。广大黄土高原一般每平方公里人口 50~100 人,其中有的地方仅 25~50 人。

西北干旱区 包括东起大兴安岭,西抵帕米尔,南到阴山、包头—庆阳— 乌鞘岭和青藏高原北缘的广大地区,1990 年年中人口仅 0.5 亿,平均每平方公里仅 17 人。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林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 1~10 人,其西侧的宽广阶地与河谷平原 10~50 人;呼伦贝尔草原、锡林格勒盟和乌兰察布盟北部,内蒙古西部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 1~10 人。甘肃河西与新疆天山南北,绿洲人口较密,每平方公里为 10~50 或 50~100 人。其中大的绿洲中心在 100~200 人,而绿洲周围每平方公里人口 1~10 人,最外围的荒漠和高山每平方公里不足 1 人。

青藏高原区 包括藏、青两省区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川西及滇西北,人口 0.09 亿,平均每平方公里仅 4 人。全区人口主要集中于海拔 3000~

4000 米以下的河谷农业区:①青海东部(日月山以东)的湟水、黄河、大通河两岸集中了全省 2/3 以上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 50~100 人。②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全藏 42%的人口集中于此,每平方公里约 50 人。③藏东川西高原峡谷区,每平方公里 20~50 人。

广大牧区,大致青藏公路以东每平方公里人口 1~10 人,青藏公路以西大多每平方公里不到 1 人。

(仇为之 朱云成)

Zhongguo senlin ziyuan

中国森林资源(forest resources of China)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 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 亿公顷,人均约0.107 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 40.49 亿公顷,人均约 0.8 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 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 31%。中国森林蓄积量 91.4 亿立方米, 人均约 8 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 3100 亿立方米,人均约 72 立方米。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加之植物种类繁多,森林植物和森林类型极为丰富多样:

①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国主要天然林区,现有森林 3094 万公顷,占全国的 26.9%;森林蓄积量 28.9 亿立方米,占全国 32%;森林覆盖率约为 37.6%。经过采伐更新和人工改造经营,区内人工林的比重将逐渐增加。本区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主要是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林和采伐后的桦木、山杨次生林,部分地区有樟子松林,沿河流有杨树和钻天柳(亦称朝鲜柳), 东南部有生长不良的蒙古栎林。小兴安岭主要是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树除红松外有落叶松、鱼鳞松、红皮云杉和冷杉(臭松);阔叶树有椴树、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榆树和械树类及多种桦木和杨树。长白山区的森林与小兴安岭林区相近似,但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并有沙松(冷杉一种) 和长白赤松。

②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中国第 2 重要天然林区。这一林区海拔高差很大,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坡中下部,

一般在 4000 米以下。全区有林地面积 2245 万公顷,占全国 19.5%;森林蓄积量 35.8 亿立方米,占全国 39.7%;森林覆盖率 28.3%。林区针叶树有多种冷杉、云杉及落叶松、高山松、铁杉;阔叶树有多种桦木、槭树、高山栎。在海拔较低处还有椴树、榆树、槭树和高山松、华山松等,海拔更低的山坡出现壳斗科、樟科等常绿阔叶树。林区林下植物有杜鹃、悬钩子、忍冬和箭竹等。林区内栖息着许多珍稀动物。大熊猫即生长于以箭竹为主要林下植物的云杉、冷杉林内;并有金丝猴、扭角羚等。

本区因位于长江许多支流的上游,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应充分重视。在陡坡、山脊的森林应划作水源林,并应划定必要的自然保护区,保存珍稀物种和森林类型。

③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这一地区主要森林树种有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柏木,多种竹类(主要有毛竹、淡竹、桂竹、刚竹、南部还有丛生竹)和多种常绿阔叶树(主要有樟树、楠木、栲类、石栎、常绿青冈、木荷、木莲、阿丁枫、胆八树等)。此外有许多落叶阔叶树如多种栎类(包括栓皮栎、麻栎、小叶栎、檞栎)、山毛榉、枫香、檫树、拟赤杨、光皮桦等。中国多种特有树种原产于此。针叶树中有银杏、水杉、杉木、金钱松、银杉、台湾杉、白头杉、福建柏;阔叶树有珙桐、杜仲、喜树、观光木、伯乐树、香果树等。多种经济林产品重要的有油茶、油桐、乌桕、漆、棕榈、厚朴、杜仲、白蜡。油茶面积约有 300 多万公顷;油

桐约 200 万公顷。

南方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好,具有林业生产潜力,大力发展用材林、竹林和多种经济林木,能提供大宗竹木材料和多种林产品,既能提供国民经济建设和各种工业原料,又可用作人民生产生活资料。南方是多山的地区, 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并常出现暴雨。因此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土壤, 减免洪水灾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有重要作用。

④华北落叶阔叶林及油松、侧柏林。这一林区的范围,大致北自辽宁南部,南到淮河以北,包括华北广大山区。目前仅有散生的小片栎类、桦木、山杨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和小片的侧柏、油松等针叶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山

谷局部地区有少数白蜡、槭树、椴树、青杨等生长。在海拔较高山地还有小片华北落叶松、云杉(青杆和白杆)及少数冷杉。本区需大力保护和培育森林,生产用材、薪材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

⑤华南热带季雨林。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主要林区有海南岛及南海诸岛、台湾省南部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基本上属热带季雨林,在湿润的山谷树木板根现象较明显,林下有高大的树蕨、棕榈科植物,树干附生兰科、蕨类及天南星科植物,显出热带雨林的景观。这一林区蕴育和保存极为丰富的森林植物,有青梅、坡垒、龙脑香、娑罗双树等龙脑香科树木,并有蝴蝶树、人面子、番龙眼、山楝、麻楝、卵叶阿丁枫等热带树种,在西双版纳和广西最南部还有野生团花树。此外,陆均松、鸡毛松在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也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则有以常绿壳斗科树木为主的常绿阔叶树林。在低海拔及河谷雨量较少处旱生型现象明显,如海南岛南部有厚皮树,闭花木、合欢属(黑格、白格)、刺竹等近似稀树草原的旱生型热带林。

华南热带林区是中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但这里有漫长的旱季和偶尔出现的 10℃或以下的低温。因此,要采取防干风、低温的措施。海南岛种植橡胶前,栽种防风林带收到良好效益。

⑥中国森林除分布于上述各林区外,在广阔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绿洲境内及沿河流以及一定高度的山地也有森林分布,如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天山、祁连山中山地段的云杉林等。此外,在中国东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原有天然林早已破坏,只有零星散生的树种和小片丛林。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营造了农田防护林、衣林间种和四旁植树。有不少的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10~15%。这些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对农田起到很大的防护效益,四旁植树改善并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提供就地需要的用材、薪材和多种林产品。至 1989 年,中国人工造林面积达 3830 万公顷,占世界人工造林总面积的 1/3。

(吴中伦)

Zhongguo shengwu ziyuan

中国生物资源(biotic resources of China)见中国植物资源、中国动物资源。

Zhongguo shuichan ziyuan

中国水产资源(aquatic resources of China) 中国水域广阔,水产资源品种繁多,总产量较高。

中国的水产资源大致可分为:①鱼类,②甲壳动物类,③软体动物类,

④藻类,⑤哺乳类。其中鱼类是水产资源中数量最大的类群。全世界约有 3000 种鱼类,中国约有 2400 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 3/5,余为淡水鱼类。中国大多数海、淡水鱼类种类多、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生长快、补充能力大、适应性广,奠定了中国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1990 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 1218

万吨,名列世界第 3 位。

海洋水产资源 海洋水产品产量约占总产量的 57.72%,其中鱼类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中国海洋鱼类有 1700 多种,经济鱼类约 300 种,最常见而产量较高的经济鱼类约 60~70 种。此外,沿海藻类约 2000 种;东海、黄海、渤海的虾蟹类共有近 300 种;经济软体动物有 200 多种。

①黄海、渤海区。共有鱼类 250 多种,主要的经济品种有小黄鱼、鳕鱼、太平洋鲱等,另外有对虾、毛虾、海蜇、海带等其他水产资源。捕涝产量占中国海洋捕捞产量的 27.9%。

②东海海区。共有鱼类 440 多种,是带鱼、大黄鱼、小黄鱼、乌贼 4 大经济种类的最大产区,东海、黄海的浅海渔场是世界上较大渔场之一,素有“天然鱼仓”之称。东海带鱼产量占中国带鱼总产量的 85%左右,其他 3 种亦均超过一半。此外,尚有质量较高而单一品种数量较少的品种,如鲳鱼、鳓鱼、真鲷、海鳗、鹰爪虾、梭子蟹等。捕捞产量占中国海洋捕捞产量的 51.8

%。

③南海海区。水产资源品种繁多,而单一品种的数量较少。仅鱼类即近千种,主要经济品种有鲷鱼、蓝圆鲹、沙丁鱼、金线鱼等。此外,南海尚盛产金枪鱼、鲣、旗鱼、鲨鱼等大洋性鱼类,其他贝、虾蟹类、藻类资源亦丰, 西、南、中沙群岛附近所产海龟、海参、玳瑁等亦著名。捕捞产量占中国海洋捕捞产量的 20.3%。

中国近海水产资源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某些品种已开始衰退。当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并未相应增加,反而出现了大、小黄鱼等主要经济鱼类产量的下降;捕捞总产量逐年有所增加,但是单位船产或单位马力产量逐年下降,且渔获物个体变小,优质鱼比例下降等。如:小黄鱼产量从 1957 年的

16.3 万吨下降到 1990 年 2.3 万吨;大黄鱼产量由 1957 年的 17.8 万吨下降到 1990 年的 2.5 万吨;带鱼产量由 1974 年的 57.7 万吨下降到 1990 年的49.8 万吨,且鱼体变小。近年来,在渤海、东海和南海分别实施了增殖放流和投放人工鱼礁的措施,以增加自然海区的水产资源,取得了一定效果。东海和南海外海较有经济价值的鱼虾类,有长肢近对虾、拟须虾、刀额拟海虾、单刺异腕虾、水珍鱼、胁谷软鱼等。

中国的海水养殖历史悠久,人工养殖珍珠贝最早始于中国南海。13 世纪中国发明了佛珠养殖法。驰名中外的“南珠”产于中国北部湾沿岸一带的合浦、北海、东兴等地,素有“珍珠故乡”之称。广东深圳养殖牡蛎相传已有300 多年历史。中国养殖的海带由日本北海道移植,20 世纪 50 年代已由黄海南移到浙江、福建、广东养殖,现已为海水养殖中产量最高的品种,1990 年产量达 24.4 万吨,约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 15.2%。目前中国养殖的鱼、虾、贝、藻类计有 60 多种,主要品种有海带、牡蛎、珍珠贝、鲍鱼、紫菜、对虾、海参、扇贝、梭、鲻鱼等。中国台湾省养殖斑节对虾和遮目鱼较为发达。1990 年海水养殖产量达 162.4 万吨,跃居世界各国之首。

内陆水产资源 中国内陆水域共有鱼类 800 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四五十种。1990 年淡水鱼类总产量 523.7 万吨,此外尚有虾、蟹、贝类,其产量仅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 3.2%左右。青鱼、草鱼、鲢、鳙为中国的四大家鱼。鲤、鲫、团头鲂、鳊、沼虾、绒螯蟹、河蚌等亦为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就鱼类而言,以温水性者居多,其中鲤科鱼类约占中国淡水鱼类的 1/2,鲇科和鳅科共占 1/4,其他各种淡水鱼类占 1/4。

中国内陆水域的鱼类依地区特点,大体可分为:①北方区。指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水系。主要有鲑科、茴鱼科、狗鱼科、江鳕等耐寒性很强的鱼类。此外,尚有一些鲤科、鳅科、刺鱼科鱼类。②西北高原区。包括藏北、内蒙古、青、甘、陕、晋等省区。主要有适应于高原急流、耐旱耐咸的鳅科鱼类及青海湖的裸鲤(又名湟鱼)。③江河平原区。包括长江、黄河、

辽河下游的广大平原区及各河干流支流和鄱阳、洞庭等湖。该区鱼类鲤科种属特别多,形成中国淡水渔业中心。④华南区。包括粤、桂、滇东、黔、闽、台等省区。主要以鲤科、鳅科、鲇科鱼类占优势。⑤西南区。指雅鲁藏布江,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流域,包括藏南、川、滇西等省区。主要是鲤科、鳅科和鲇科鱼类,不少种类与缅甸、印度、泰国和越南的相同。大麻哈鱼和鲥鱼是溯河产卵鱼类,鳗鲡是降海产卵鱼类,大麻哈鱼盛产于中国东北,鲥鱼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

中国是世界上内陆水产业较发达国家之一,其产量一般占世界内陆水域产量的 1/10。中国的淡水养鱼历史悠久,公元前 460 年范蠡的《养鱼经》是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1958 年中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解决了国内外长期不能解决的淡水鱼养殖的关键问题。中国普遍养殖种类以鲤、鲫和青鱼、草鱼、鲢、鳙、鲂、鳊、鲮鱼为主,还从国外引进了鳟鱼和罗非鱼、罗氏沼虾等。粗放的外荡养殖的有鳜鱼、鲶鱼等肉食性鱼类。此外,淡水湖泊中还放养河蟹和养蚌育珠,成果显著。

(费鸿年 陈国铭)

Zhongguo shuiziyuan

中国水资源(water resources of China) 据水利部门最近估算, 中国河川径流总量为 27 115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 8288 亿立方米(地

质部门计算为 8700 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可以互相转化,因此两

者之间有一部分重复量,经计算这部分重复量为 7279 亿立方米。扣除重复水

量后,全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124 亿立方米。(参见彩图插页第 8、9 页) 地表水资源 中国河川年径流总量为 27115 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径流总量

的 5.8%,占亚洲径流总量的 18.8%。但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拥有水量尚不及 2700 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 1/4。中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

6.76 亿千瓦。

河川径流地区分布特点 中国河川径流虽丰,但地区分布却很不均匀,全国径流总量的 96%都集中在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64%),内陆流域仅占 4%(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36%)。

中国各河径流量的大小相差悬殊,长江为中国最大河流,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 9755 亿立方米,占全国径流总量的 1/3 以上,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刚果河,居世界第 3 位。其次为珠江,为 3360 亿立方米。雅鲁

藏布江第 3,为 1395.4 亿立方米。黄河虽是中国第 2 大河,但水量却只居第

8 位。

河川径流时间分布特点 径流的季节分配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及其变化:①冬季(12 月~翌年 2 月)是中国河川径流最枯季节。除台湾东北部冬季径流可达年径流的 25%以外,南方地区河流占年径流的 8~10%,华北和西北大部地区占年径流的 4~8%,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均不足年径流的 2%。

②春季(3~5 月)是中国河川径流普遍增多季节,增长最多者为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和新疆塔城等地,春季径流可达年径流的 30~40%,为一年中径流最多季节。东北地区春季径流可占年径流的 15~ 25%。华北山地则可占 10~15%,而平原仅占 6~8%。滇中、滇南地区春季径流只占年径流的 6~8%,为一年中径流最少季节。③夏季(6~8 月)是中国径流最多的季节,纬度越高,夏季径流越集中,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夏季径流可占年径流的 50~60%,或甚高达 60~70%。南方除云贵高原及四川

盆地等地夏季径流可占年径流的 50~60%外,长江以南和南岭以北地区夏季径流一般只占年径流的 30~40%。海南岛的夏季径流只占年径流的 30%左右。就全国而论,夏季河流普遍进入汛期,同期亦多洪、涝灾害。④秋季(9~ 11 月)是中国河流普遍减水季节。海南岛地区为中国秋季径流最多者,可占年径流的一半以上。次为滇中、滇北、秦巴、关中地区,占 30~40%。此外, 华北平原、松辽平原秋季径流亦可占年径流的 30%左右。秋季径流最少的是在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地区,只占年径流的 10%左右,为一年中径流最少季节。西北地区秋季径流亦只占年径流的 15~20%。

中国河流各年的径流量也很不同,各河最大年流量和最小年流量的比值差异很大,如长江汉口站实测最大年流量为 3.11 万立方米/秒(1954 年), 实测最小年流量为 1.44 万立方米/秒(1900 年),两者的比值仅 2.2 倍。而淮河蚌埠站实测最大年流量为 2280 立方米/秒(1921 年),实测最小年流量为 117 立方米/秒(1966 年),两者的比值达 19.5 倍。

中国河流普遍具有丰、枯水段交替循环的现象,但各河的循环期长短不一,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循环期较短者,可以长江为代表,汉口站自 1865~1969 年的 100 多年中,大致可分为 5 个丰枯循环期,一个循环期最长的是 26 年,最短的为 16 年,无固定周期。循环期中的丰水段为 8~18 年, 枯水段为 9~16 年,长短不一。淮河和西江也属此类型。另一种为循环期较长者,可以永定河为代表,官厅站近 40 多年来的年径流变化基本上可视为一个循环期。从 1926~1948 年为枯水段,1949~1970 年为丰水段,丰、枯水段径流量的增减,一般北方河流都较南方河流幅度为大。

中国河流还有连续几年丰水和枯水的现象,一般北方河流持续时间较南方河流为长。丰、枯水段径流量的增减幅度亦较大。

中国大河丰、枯水遭遇呈现非常复杂的情况,一般而言,全国主要大河同时遭遇的机会不多,且往往出现相反情况。如 1921 年西江、长江、淮河、黄河都是丰水年,而永定河和松花江则为枯水年。相反,1929 年、1941 年长江、淮河、黄河、永定河是枯水年,而松花江则为丰水年。类似情况历史上也曾发生多次,因此,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南旱北涝”或“南丰北枯”的概念。但在稀遇的年份也有几条大河同时出现丰水年或枯水年的,如 1954 年为长江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丰水年;同年,南至西江、北至松花江普遍都出现了丰水年,仅各河丰水程度不一。

中国河川径流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需水量最多的夏季,是个有利条件, 但也有不利之处,有些地区春季径流少,易受春旱,而夏秋季径流又过多, 易遭洪涝灾害。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 206~公元 1949 年的 2155 年期间,

就发生较大水灾 1092 次,较大旱灾 1056 次,几乎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水灾或一次旱灾。

水利建设 除在历史上早已闻名于世的都江堰和贯通南北的京杭运河外,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又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至 1990 年,已整

修、新修堤防、圩垸、海塘 22 万公里,疏浚了排水河道,开辟了海河、淮河

的排洪出路;修建各类水库 8.33 万多座,塘坝 640 万处,总库容 4660.31 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总径流量的 1/6;灌溉面积 4740 多万公顷,其中机电灌溉面积占 57.3%;建设了万亩以上灌区 5363 处;初步治理了 1933 万多公

顷易涝地,改良了盐碱地 499.5 万多公顷;水力发电装机 1900 多万千瓦。这些水利工程已基本控制住普通洪水灾害。

地下水资源 中国的地下水资源约为 8288 亿立方米/年(或 8700 亿立方

米/年),相当于河川径流总量的 30%左右。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北方 15

个省、市、自治区和苏北、皖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为 3000 多亿立方米/年;

南方各省、市、自治区为 5000 多亿立方米/年。

中国地下水资源从开发利用来看,集中分布在几个大平原和盆地地区。全国 14 个主要平原和盆地的面积仅为全国的 16%,而其地下水资源约 1900 亿立方米/年,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 23%。这些平原和盆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其中最多的有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天山山前平原、三江平原等。北方地区由于平原面积大,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50%以上,但因地表径流不丰富,故地下水占有重要地位。全国现有井灌面积 1130 多万公

顷,地下水年开采量 400 亿立方米,而具备井灌条件的耕地面积共约 3300 多万公顷,因而地下水还有很大的开发前景。至于山区,主要是基岩裂隙水, 一般埋藏深而水量贫乏。

地下热水资源 中国还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全国出露地面的温泉就有2600 多处。中国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①藏滇地热带,②台湾地热带,③东南沿海地热带,④郯庐断裂地热带,⑤川滇南北向地热带,⑥汾、渭张北地热带。此外,天津、北京、福州等城市已经普遍利用地下热水资源。

中国许多重要工业城市,如北京、沈阳、太原、西安等洪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它有着水量稳定、水质较好、水温低和可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但随城市人口增加与工农业生产发展,部分城市已出现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地面发生沉降与塌陷及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熊怡汤 奇成)

Zhongguo tielu yunshu

中国铁路运输(railway transportation of China) 在中国各种现代运输方式中占有头等重要地位,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中国的铁路多是随帝国主义的入侵而修筑起来的。

1876 年建成的长 13 公里淞沪(吴淞—上海)铁路,是中国第 1 条铁路。到

1949 年共修建铁路 2.2 万多公里,能通车的不过 1 万多公里。全部线路中有

90%以上分布于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占国土 60%的西北、西南地区几乎寸轨全无。

5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先后修筑了成渝、宝成、天兰、兰新、鹰厦、黎湛、包兰、兰青、集二、丰沙、京承、京通、太焦、焦枝、枝柳、湘黔、川黔、贵昆、成昆、襄渝等新的铁路干线。近 10 年来,又先后修建了京秦、新荷、兖石、侯西、大秦、侯月、孝柳、阳涉等煤炭运输线,其中大秦线为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列车线路。同时开辟了芜湖、宣城、长兴、杭州一线的南北又一通道。到 1990 年底,共新建铁路约 3.2 万公里,包括建成

隧道 4000 多座(总延长约 1800 公里),桥梁 1.4 万多座(总延长近 1000

公里)。黄河上的铁路桥由 1949 年的 2 座增加到 13 座。过去无一座桥梁的

长江,已相继在武汉、南京、重庆、枝城、九江等地建成 8 座大型铁路桥。

同时,还对原有线路积极进行改造,增修了京广线等 1.2 万公里复线。全国

至 1990 年电气化铁路已达 7224 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 13%(不包括台湾省,下同)。由电力机车及内燃机车牵引完成的客货运量已超过蒸汽机车。新建和扩建了北京、郑州、沈阳、徐州等枢纽 40 多处,铁路运输能力有很大提高。1991 年又建成西南通往北部湾的第 1 条铁路——南(宁)防(城)线,

是广西与西南诸省出海最方便的通道。目前,正在兴建北京—九龙和南宁— 昆明等干线。

1990 年全国中央铁路营业里程已达 5.3377 万公里,比 1978 年增加 4777

公里。京广线以西广大地区,铁路比重已由 50 年代初期占全国铁路里程总长的 19.5%提高到目前的 45%。铁路从东部沿海伸向西北和西南,全国大陆30 个省、市、自治区的首府除拉萨和海口外都衡广铁路大瑶山隧道通了火

车,全国铁路网的骨干已初步形成。在关内,形成了由 4 条纵向和 3 条横向线路组成的铁路骨架:南北纵向干线有:京沪线、京广线、大焦—焦枝—枝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横向干线则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在关外,东北铁路以滨洲(满洲里)—滨绥线为一横,哈大线为一纵,组成一个“丁”字形骨架。山海关内外的所有铁路均由京沈线、京承—锦承线、京通线等几条主干线加以联结,相互沟通。再通过一些支线、联络线、专用线等铁路,把全国主要工矿城镇、主要农林牧生产基地联成一体。原有铁路布局不合理状况已初步改善。此外,纵贯台湾岛的南北铁路正线也是重要的铁路干线。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有以下 12 条:

①京沈线、京承—锦承线和京通线。京沈线自北京经天津、唐山,过山海关到沈阳,全长 841 公里,是联系中国东北和关内铁路网的主要干线。京

承—锦承线自北京经承德到锦州,全长 693 公里,是京沈线的辅助线(北京

—承德 256 公里;承德—沈阳 644 公里)。京通线自北京经河北隆化、内蒙

古赤峰,抵内蒙古通辽,长 870 公里,是沟通华北和东北的第 2 条干线。

②哈大线和滨洲—滨绥线。哈大线起自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大连, 长约 950 公里,均为复线。滨洲—滨绥线西起满洲里,经海拉尔、哈尔滨、

牡丹江到绥芬河,全长 1483 公里。哈大线与滨洲—滨绥线在哈尔滨相会,通

过沈阳、四平、长春、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等铁路枢纽,联系 50 多年铁路干支线,把东北地区工矿中心、农林牧基地和城市联成一个经济整体。

③京广线和武汉长江大桥。京广线起自北京,向南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到广州,纵贯 6 省市,全长 2324 公里,是中国南北交通的中轴。1957 年以前,京广线为长江所隔,分为京汉、粤汉两段,以武汉轮渡衔接。1957 年建成长江第 1 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使京汉、粤汉两段线路成为统一的京广铁路。

④京沪线和南京长江大桥。京沪线原亦为长江所阻,分割为津浦和沪宁两段。1968 年建成铁路公路两用的南京长江大桥,使津浦、沪宁两线得以直接联成京沪线,从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直达上海,全长 1462 公里,是中国又一南北纵贯的铁路大干线。

⑤陇海—兰新线。东起江苏连云港,经徐州、开封、郑州、西安、兰州、武威、玉门、哈密,到乌鲁木齐,全长 3651 公里,是横贯中国中部 6 个省区的东西大动脉、全国铁路网的横轴。

⑥京包—包兰线。起自北京,途经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直抵兰州,全长 1813 公里,是沟通华北、西北的铁路干线。

⑦宝成—成昆线。北起陇海线上的陕西宝鸡,经凤县、广元、成都、西昌,抵昆明,全长 1754 公里。沿线绝大部分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其中仅成

昆一线(长 1085 公里)即有隧道 427 座,桥梁 991 座,桥隧长度合计达 400 多公里。

⑧成渝—川黔线。北起成都,经内江到重庆,再经遵义,抵贵阳,全长1203 公里。沿线大部穿越高山深谷,有大小桥涵 600 多座,是西南地区纵贯南北的又一条重要干线。

⑨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沪杭—浙赣线起自上海,经杭州、鹰潭、萍乡到株洲,全长 1136 公里。湘黔—贵昆线,东起株洲,经湘潭、冷水江、

怀化、贵阳、水城,到昆明,全长 1541 公里。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穿

过 6 个省市,与陇海线遥相平行,成为横贯中国东西的第 2 条大动脉。

⑩湘桂—黔桂线。东起湖南衡阳,经桂林、柳州,到达贵阳,穿越 3 省

区。全长约 1633 公里,沿线多丘陵山地;坡度陡峻,严重限制线路通过能力。

1949 年后经过改造,运输能力已大有提高。

  1. 太焦—焦枝—枝柳线。北起山西太原,南经长治、焦作、洛阳、襄樊、荆门,在枝城过长江,再经怀化,达柳州,全长 2091 公里。此线沟通同蒲、京包、石太、京广、陇海、湘黔、黔桂等铁路干线和长江水系,是中国中部地区同京广线平行的又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2. 襄渝线。东起襄樊,经安康、达县,抵达重庆,全长 916 公里。

沿线建有 405 座隧道,桥梁 716 座,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 45%。此线的建成使全国铁路网分布上增添了一个有力的“链环”,起着沟通西南—华中和西北地区之间联系的重要作用,是横贯中国东西的又一重要交通干线。

(陆心贤)

Zhongguo tudi ziyuan

中国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of China) 中国土地资源主要有以下 5 个特点:

①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中国土地总面积约 960 万平方公里。从北纬 53

°34′至 3°51′,南北约跨 50 个纬度,由寒温带至赤道带,约 70%为温带

(占 25.9%)、暖温带(占 18.5%)和亚热带(约占 26%),有优越的热量条件;从东经 73°附近至 135°05′,东西跨将近 62 个经度,由太平洋沿岸到欧亚大陆的中心,包括土地面积几乎相等的湿润(占 32.2%)、半湿润

(占 17.8%)与半干旱(占 19.2%)、干旱(30.8%)两大地理区域。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中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极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②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中国是多山国家。据粗略估算,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69%,平地约占 31%。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土地的适宜性单一,宜耕性差,农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生态系统一般较脆弱,利用不当,极易引起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但山地,尤其是中国南方山地,水热条件好,适宜于林木生长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西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主要牧场,又为平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的集水区,因而,山地在西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组成中和农业生产结构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中国现有耕地约 9572 万公顷, 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 7.7%,占世界第 4 位;仅中国北部和西部的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天然草地约 3.17 亿公顷(另一数字为 3.53 亿公顷),为世界草

地总面积的 10%,居世界第 3 位;中国有林地面积约 1.25 亿公顷,占世界

森林总面积的 4.1%。居世界第 8 位。但中国人均耕地按统计约 0.1 公顷,

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3;森林覆盖率仅 13%(世界平均覆盖率为 22%),列世界第 121 位,中国每人占有林地约 0.12 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数的 1/5 强; 天然草地稍多,中国每人占有约 0·35 公顷,也不及世界平均数的 1/2。农、林、牧用地总和,中国平均每人占有 0.54 公顷,最多也不超过 0.67 公顷, 仅为世界的 1/4 强至 1/3。

④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据林业部门调查, 中国可供进一步发展生产的后备土地资源约 1.225 亿公顷,其中包括疏林地

0.156 亿公顷,灌木林地 0.296 亿公顷。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 9000 多万公顷。这些土地按其性质主要应作为林牧用地,每人平均亦仅占有 0.12 公顷左右。而宜于种植作物、人工牧草的后备土地资源,从多方面材料估算仅约 0.33 亿公顷,其中可以作为粮棉等农作物生产基地建设的毛面积约 0.13 亿公顷, 净面积也只有 0.067 亿公顷的潜力。相反,如流动沙丘、戈壁和海拔在 3000 米以上人类不易利用的土地等这类无效的土地面积共约 3.487 亿公顷,约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 36.3%,所占比例相当大。

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中国东南部季风区土地生产力较高,目前已集中全国耕地与林地的 92%左右,农业人口与农业总产值的 95%左右,是中国重要的农区与林区,而且实际也为畜牧业比重大的地区。但区内自然灾害频繁;森林分布不均。在东南部季风区内,土地资源的性质和农业生产条件差别也很大。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的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土地自然生产力低。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海拔在 3000 米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自然生产力低,而且不易利用。总之,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 土地组成诸因素大部分不协调,区域间差异大。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在农田、草原、林地与水利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石玉林)

Zhongguo turang dili

中国土壤地理(pedo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世界罕见。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 12 系列。(参见彩图插页第 13 页)

红壤系列 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自南而北有砖红壤、燥红土(稀树草原土)、赤红壤(砖红壤化红壤)、红壤和黄壤等类型。

砖红壤 发育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强富铝化酸性土壤,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小。海南岛砖红壤的分析资料表明:风化度很高,粘粒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以下同)低于 1.5,粘土矿物含有较多的三水铝矿、高岭石和赤铁矿, 阳离子交换量很少,盐基高度不饱和。

燥红土 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下形成的土壤,分布于海南岛的西南部和云南南部红水河河谷等地,土壤富铝化程度较低,土体或具石灰性反应。

赤红壤 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具有红壤和砖红壤某些性质的过渡性土壤。

红壤和黄壤 均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生成的富铝化酸性土壤,前者分布在干湿季变化明显的地区,淀积层呈红棕色或桔红色,剖面下部有网纹和

铁锰结核,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为 1.9~2.2,粘土矿物含有高岭石、水云母和三水铝矿;后者分布在多云雾,水湿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川、黔两省为主,以土层潮湿、剖面中部形成黄色或蜡黄色淀积层为其特征,粘土矿物含有较多的针铁矿和褐铁矿。

红壤系列的土壤适于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作物一年可二熟、乃至三熟、四熟,土壤生产潜力很大。目前尚有较大面积荒山、荒丘有待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利用。

棕壤系列 亦为中国东部湿润地区发育在森林下的土壤,由南至北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类。

黄棕壤 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杂生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弱富铝化、粘化、酸性土壤,分布于长江下游,界于黄、红壤和棕壤地带之间,土壤性质兼有黄、红壤和棕壤的某些特征。

棕壤 主要分布于暖温带的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夏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发育的中性至微酸性的土壤,特点是在腐殖质层以下具棕色的淀积粘化层,土壤矿物风化度不高,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 3.0 左右,粘土矿物以水云母和蛭石为主,并有少量高岭石和蒙脱石,盐基接近饱和。

暗棕壤 又称暗棕色森林土,是发育在温带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下的土壤,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东部山地和丘陵,介于棕壤和漂灰土地带之间,与棕壤的区别在于腐殖质累积作用较明显,淋溶淀积过程更强烈,粘化层呈暗棕色,结构面上常见有暗色的腐殖质斑点和二氧化硅粉末。

漂灰土 过去称为棕色泰加林土和灰化土,分布在大兴安岭中北部,是北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亚表层具弱灰化或离铁脱色的特征,常出现漂白层,强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属于生草灰化土和暗棕壤之间的过渡性土类, 可认为是在地方性气候和植被影响下的特殊土被。

棕壤系列土壤均为很重要的森林土壤资源。目前,不仅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林可供采伐利用,为中国主要森林业生产基地;且大部分土壤,尤其是分布在丘陵平原上的黄棕壤和棕壤有很高的农用价值,多数已垦为农地和果园。

褐土系列 包括褐土、 Z - 图8土、黑垆土和灰褐土,这类土壤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腐殖质的累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较明显,残积一淀积粘化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褐土 又称褐色森林土,分布于中国暖温带东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形成于中生夏绿林下,其特点为腐殖质层以下具褐色粘化层、风化度低,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 3.0~3.5,含有较多水云母和蛭石等粘土矿物,石灰聚积以假菌丝形状出现在粘化层之下。

Z - 图9 土 褐土经长期施用土类堆积覆盖和耕作影响,在剖面上部形成厚达30~50 厘米以上的熟化层,即变成Z - 图10土。主要分布于陕西的关中地区。

黑垆土 以深厚的淡黑色垆土层而得名。首先形成于半干旱草原植被下, 后又经长期耕种熟化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陕北、晋西和陇东一带的黄土地区。

灰褐土 又称灰褐色森林土,是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山地森林下的土壤,具暗棕色或浅褐色的粘化层,因石灰淋溶程度的不同又分灰褐土和淋溶灰褐土两个亚类。

在利用上,褐土系列除灰褐土是重要的林用地外,其他土壤为中国北方的旱作地,搞好水土保持,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黑土系列 中国温带森林草原和草原区的地带性土壤,包括灰黑土(灰色森林土)、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以强烈的腐殖质累积过程为特点。

灰黑土 又称灰色森林土。处在湿润的地区,以大兴安岭的西坡最为集中,植被为森林类型,林下草灌植物繁茂,生草过程较强,有机质累积量大, 土壤具较明显的淋溶作用和粘粒移动淀积现象。

黑土 土壤水分状况较充沛,相对湿润,植被为草原化草甸,当地称“五花草塘”,土壤有机质的累积量较高,具有黑色而深厚的土层,腐殖质层厚达 30~70 厘米以上,底土常出现轻度潜育特征。

白浆土 表层腐殖质层下具灰白色的白浆层而得名。分布在东北地区东部山间盆地和各地,气候湿润,植被类型为喜湿性的浅根植物,土壤有机质累积量不及黑土,因有机质分解程度差,而常具泥炭化特征,白浆土表层有机质的含量达 8~10%,白浆层下质地多属重壤土和粘土;白浆层质地相对较轻,铁的淋失十分明显,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并有少量高岭石和无定物质。

黑钙土 分布在半干旱地区,植被以草原类型为主,也有草甸草原植物, 有机质的累积量小,分解强度较黑土大,腐殖质层一般厚约 30~40 厘米;石灰在土壤中淋溶淀积,常在 60~90 厘米处形成粉末状或假菌状的钙积层,是黑钙土区别于其他黑土的重要特征。

黑土系列的土壤以东北地区分布的面积最广,适于发展农、牧业和林业, 特别是黑土、黑钙士和白浆土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对象,除已垦者外,尚有较大面积的荒地可供开垦,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栗钙土系列 包括栗钙土、棕钙土和灰钙土,是中国北方分布范围极广的一些草原土壤。这类土壤均具有较明显的腐殖质累积和石灰的淋溶—淀积过程,并多存在弱度的石膏化和盐化过程。

栗钙土 温带半干旱地区干草原下形成的土壤,表层为栗色或暗栗色的腐殖质量,厚度为 25~45 厘米,有机质含量多在 1.5~4.0%;腐殖质层以下为含有多量灰白色斑状或粉状石灰的钙积层,石灰含量达 10~30%。中国栗钙土土壤性质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内蒙古高原的栗钙土具少腐殖质、少盐化、少碱化和无石膏或深位石膏及弱粘化特点,而西部新疆地区在底土有数量不等的石膏和盐分聚积,腐殖质的含量也相对较高,但土壤无碱化和粘化现象。

棕钙土 与栗钙土相比较,其腐殖质累积过程更弱,而石灰的聚积过程则大为增强,钙积层的位置在剖面中普遍升高,形成于温带荒漠草原环境,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和准噶尔盆地的北部, 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性土壤。

灰钙土 其形成常与黄土母质相联系,分布面积以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东段和新疆的伊犁河谷最为集中,土壤剖面分化弱,发生层次不及栗钙土、棕钙土清晰,腐殖质层的基本色调为浅黄棕带灰色,钙积层不明显, 表层有机质含量 0.5~3.0%,且下延较深,一般可这 50~70 厘米。

栗钙土系列土壤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也是重要的旱作农业区,需因地制宜实行农牧结合,改良草场和建立人工饲草料基地。

漠土系列 中国西北荒漠地区的重要土壤资源,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和龟裂土等,共同特征是:具有多孔状的荒漠结皮层,腐殖质含量低, 石灰含量高,且表聚性强,石膏和易溶性盐分在剖面不大的深度内聚积,存

在较明显的残积粘化和铁质染红现象以及整个剖面的厚度较薄和石砾含量多

(龟裂土和灰漠土除外)等。在成土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钙化作用(石灰聚积)、石膏化与盐化作用、弱的铁质化作用,同时风成作用相当明显。

灰漠土 发育在温带荒漠边缘细土物质上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冲积平原和北部剥蚀高原、河西走廊的中、西段及阿拉善高原的东部。新疆灰漠土表层有机质含量在 1.0%左右,腐殖质层极不明显,石灰的最大含量可达 10~30%,聚层出现在 20 或 30 厘米以下,易溶性盐含盐最大

的层次在 40 厘米以下,往往与石膏层相联系,土壤矿物风化处于脱钾阶段,

二氧化硅/氧化铝比值 4.0 左右;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

灰棕漠土 温带荒漠条件下和粗骨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在西北占有很大的面积,同灰漠土比较,腐殖质的累积作用更弱,几无腐殖质层,表层有机质含量很少超过 0.5%,且随深度增加含量亦无多大变化,C/N 比值很窄,多在4~7,但石灰的含巨以表层或亚表层最高,且石膏的聚积较普遍,在 10~40 厘米处常形成小粒状或纤维状结晶的石膏层,石膏的最大含量可达 30%以上。

棕漠土 暖温带半灌木-灌木荒漠下发育的土壤,广布于新疆的南部和东部。这类土壤基本上是与石质漠境或戈壁相适应,与北非的石漠(或称石膏荒漠和石膏壳)近似,但其干旱程度更强,以致在土壤中出现氯化物的盐层, 成为世界荒漠土壤中罕见的现象。

龟裂土 发育较年轻的荒漠土壤,分布在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区的细土平原上,常受暂短地表水流的影响。但不具水成土的性质,地表平坦、坚硬,呈灰白色,被网状裂纹切成不规则的多角形裂片,形似镶嵌在地上的龟裂图案, 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

漠土系列在利用上主要受制于细土物质含量的多少和灌溉水源的有无。目前,大部分用作牧地,仅有小部分垦为农田。

潮土、灌淤土系列 中国重要的农耕土壤资源,包括潮土、灌淤土、绿洲土。这类土壤是在长期耕作、施肥和灌溉的影响下所形成。在成土过程中, 获得了一系列新的属性,使土壤有机质累积、土壤质地及层次排列、盐分剖面分布,都起了很大变化。

潮土(包括砂姜黑土)曾称浅色草甸土,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辽河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汾、渭谷地,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和棉花为主。土壤剖面中沉积层次明显,粘砂相间,地下水位较浅,土壤中、低层氧化还原交互进行,有明显的锈纹斑及碳酸盐分异与聚积。有些地区出现沼泽化和盐渍化。

黄河淤积平原潮土的机械组成,老河床和天然堤上多为砂土,老河床两侧缓斜平地多为轻壤土,浅平洼地则为粘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仅 0.6~1%。碳酸钙含量在 6~8%,含钾量可达 2%左右,含磷量多在 0.1~0.2%。其含盐量一般不超过 0.1%;在洼地边缘可达 0.5~1%。土壤呈碱性反应,pH 值7.5~8.5。

潮土土层深厚,矿质养分丰富,有利于深根作物生长,但有机质、氮素和磷含量偏低,且易旱涝,局部地区有盐渍化问题,亟待改良。

灌淤土 主要分布于银川、内蒙古后套及辽西平原。灌淤层可厚达 1 米以上,一般也可达 30~70 厘米。土壤剖面上下较均质,底部常见文化遗物。灌淤层下可见被埋藏的古老耕作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因地区不同而异。西辽

河平原的灌淤土,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约 2~4%,盐分含量,一般小于0.3%,不含石膏;河套地区的灌淤土,质地较砂松,有机质含量约 1%,含盐量较高。

灌淤土是中国半干旱地区平原中的主要土壤,一年一熟,以春播作物为主,生长小麦、玉米、糜谷等。地下水位较浅,水源充沛;因排水条件较差, 有次生盐化现象,应注意灌排结合。

绿洲土 又称灌漠土,主要分布于新疆及河西走廊的漠境地区的绿洲中, 是干旱地区的主要耕作土壤。灌溉淤积层甚至可厚达 1.0~1.5 米;在引用坎儿井灌溉地区,灌淤层不超过 1 米。这些厚层灌溉淤积层土壤层次分化不明显,上部土层有机质含量一般在 1~2%,下部可达 0.5~0.7%。磷钾含量均较丰。碳酸钙含量一般在 10~20%,且分布均匀。但易发生板结,有次生盐化问题。采取灌溉与排水相结合,营造防风林带与林网,合理轮作倒茬,多种绿肥、牧草,是提高肥力的主要途径。

草甸、沼泽土系列即湿土。为水成、半水成土壤类型。

草甸土 直接受地下水浸润,在草甸植被覆盖下发育而成。广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河流两岸的泛滥平原、湖滨阶地上,也有分布。

草甸土腐殖质含量一般较丰富,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草甸土,暗色有机质层厚达 1 米以上,土壤底部常见二氧化硅粉末,土体中见锈色斑纹及铁锰结

核;在新疆地区的草甸土有机质层仅 25 厘米,常见大量石灰结核,并有盐分累积。表层有机质含量约 3~6%,甚或可高达 10%。在 1 米深的土层中,其含量尚可达 1%。在两北干旱区有机质含量表层低于 4%。在新疆、内蒙古的草甸土中,碳酸钙含量可达 10%。

草甸土开垦后,表层土壤垒结性减低,较前疏松,有机质含量亦随之下降。这类土壤肥力较高,养分也较丰,水分供应良好,是主要垦殖对象;亦为重要牧场基地,合理安排农、牧关系十分重要。

沼泽土 在长期积水或过湿情况下形成。广布于中国东北三江平原及川西松潘草地。均有深厚的腐殖质层或泥炭层。

因土壤长期处于还原状态,产生了明显的潜育过程,形成充分分解的蓝灰色潜育层。土壤结持力甚低。在表层有机质层或泥炭层与底层蓝灰色潜育层间,尚可见大量锈斑或灰斑的土层,亦可见铁锰结核。沼泽土中有机质含量常在 5~25%,泥炭层可高达 40%以上,有机质分解不充分,C/N 比值宽。大都尚未充分利用。

水稻土系列 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土是耕种活动的产物。是由各种地带性土壤、半水成土和水成土经水耕熟化培育而成,其形成过程是在季节性淹水灌溉、耕作、施肥等措施影响下,进行氧化还原交替过程、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复盐基作用与盐基的淋溶,及粘粒的分解、聚积与迁移、淋失,使原来的土壤特征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剖面发生分异,而形成特有的土壤形态、理化和生物特性。

水稻土的剖面结构包括下列层次:耕作层(A)、犁底层(P)、渗育层

(W)、淀积层(B)、淀积潜育层(Bg)及潜育层(G)。耕作层淹水时水分饱和,呈半流泥糊状或泥浆状。排水落干后,呈包含有屑粒、碎块的大块状结构,结构面见锈斑杂有植物残体;犁底层较紧实,暗棕色的垂直结构发达,

有锈纹和小铁锰结核;渗育层由于水分渗透,铁质淋洗强烈,颜色较淡;淀积层多呈棱块状结构,多锈纹、锈斑和铁锰结核;淀积潜育层处在地下水变动范围内,呈灰蓝色,有较多的锈斑和锈纹结构不明显;潜育层处于还原状态,呈蓝灰色结构。

水稻土大致可分为淹育、潴育及潜育等三种类型。淹育型发育层段浅薄, 属初期发育的水稻土,底土仍见母土特性,如红壤仍有红色底层;潴育型发育完整,具有完整的剖面结构;潜育型属由潜育土或沼泽土发育而成。

水稻土是中国很重要的农业土壤资源,应根据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加以改良,充分利用。

盐碱土系列 又可分为盐土和碱土。

盐土 中国土壤中含可溶盐较高的盐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尤以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为多。华北平原和汾、渭谷地也有零星分布。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含盐地下水接近地表是盐土形成的主要条件。盐分累积的形态通常是地表出现白色盐霜,作斑块状分布。含盐量高的盐土可出现盐结皮厚度(小于 3 厘米)或盐结壳(大于 3 厘米), 在结皮或结壳以下为疏松的盐与土的混合层,可由几厘米到 30~50 厘米;甚或可见盐结盘层。盐分累积的特点是表聚性很强,逐渐向下盐分递减。沿海地带盐分累积特点是整层土体均含较高盐分。

中国盐土的盐分组成甚为复杂。滨海地区的盐土主要为氯化物盐土;硫酸盐盐土则分布于新疆北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银川平原和内蒙古后套地区,但面积不大。而氯化物与硫酸盐混合类型的盐土,在中国盐土中到处可见,以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和新疆等省区最为集中。此外,东北松嫩平原、山西大同盆地等,在其盐分组成中含有碳酸根,称苏打盐土,碱性特强,腐蚀植物根系,大部植物难以生长。

盐土的改良应采取灌排、生物及耕作等综合措施;种稻洗盐也是改良盐土的有效措施。

碱土 在中国分布面积较小,大都零星分布于盐土地区,特点是表层含盐量一般不超过 0.5%,但土壤溶液中普遍含有苏打。在吸收复合体中(尤其是碱化层)代换性钠占代换总量 20%以上;pH 值可达 9.0 或更高。土壤有机与无机部分高度分散,胶粒和腐殖质淋溶下移,使表土质地变轻,而胶粒聚积的碱化层则相对粘重,有时形成柱状结构,湿时膨胀泥泞,干时收缩板结, 通透性与耕性均极差。过高的碱度可以毒害植物根系,过多的交换性钠可引起一系列不良的理化性质,对植物生长危害极大。

碱土的形成与发育因地区而异,如松辽平原的碱土是由于苏打盐土在脱盐过程中,钠离子进入土壤吸收复合体而形成的。华北平原的碱土(当地称瓦碱)是由盐化潮土或盐土在脱盐过程中,突出了土壤的碱化特性,表层出现碱壳。前者代换性钠含量较高(7~10 毫克当量/100 克土),碱化度大都在 20~40%;后者在质地较轻的土壤中仅 1~2 毫克当量/100 克土,在粘重土壤中也仅 5~7 毫克当量/100 克土,可能属于初期形成的碱土。碱土的改良除上述水利及农业措施外,尚需采取施用石膏和磷石膏等化学改良措施。岩性土系列 包括紫色土、石灰土、磷质石灰土、黄绵土(黄土性土)和

风沙土。这类土壤性状仍保持母岩或成土母质特征。

紫色土 紫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土壤。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在南方诸省盆地中零星分布。紫色土有机质含量 1.0%左右,其发育程度较同地区的红、

黄壤为迟缓,尚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属化学风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 值为 7.5~8.5,石灰含量随母质而异,盐基饱和度达 80~90

%。紫色土矿质养分丰富,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中为较肥沃土壤,其农业利用价值很高。利用中需防止水土流失和注意蓄水灌溉、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等。

石灰(岩)土 发育在石灰岩上的岩成土。在中国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 凡有石灰岩出露之地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和云南境内。在石灰岩体出露的喀斯特地区多形成较为年幼的石灰(岩)土。石灰(岩)土的植被多为喜钙植物如蕨类、五节芒、白茅等。这类植物的有机质成为石灰土腐殖化作用的物质基础。石灰(岩)土可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①黑色石灰土,有机质含量丰富,呈良好团粒结构,土色暗黑, 中性至碱性反应(pH6.5~8.0),土层厚薄不一。②棕色石灰土,常见于山麓坡地,色棕粘重,不均质石灰反应。③红色石灰土,土色鲜红,剖面上部多无石灰反应,表土 pH6.5,心土 7.0~7.5。

磷质石灰土 分布于中国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由于岛屿地处热带,大都由珊瑚礁构成。磷质石灰土即于珊瑚礁磐基础上发育而成, 成土母质为珊瑚灰岩或珊瑚、贝壳机械粉碎的细砂。在海岛上的细砂表面聚积了大量富含磷质和有机质的海鸟粪,形成富含磷质的石灰性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可高达 12%以上,全磷量 26~32%。成为富含有机质的天然磷肥资源。

黄绵土 又称黄土性土壤,广布于黄河中游丘陵地区。土壤色泽与母质层极相近,质地均匀,疏松多孔,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低,仅 0.5%,矿质养分丰富。

风沙土 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风沙土的特征是成土作用经常受到风蚀和沙压,很不稳定,致使成土过程十分微弱, 土壤性状与风沙堆积物无多大改变。随沙地的自然固定和土壤形成阶段的发展,由流动风沙土到半固定、固定风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只要增加肥分与水分,使植被逐步稳定生长,也能成为农林牧用地。

高山土系列 高山土壤是指青藏高原和与之类似海拔,高山垂直带最上部,在森林郁闭线以上或无林高山带的土壤。由于高山带上冻结与溶化交替进行,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程度低,矿物质分解也很微弱,土层浅薄,粗骨性强,层次分异不明显。因而将高山土壤作为独特的系列划分开来;有黑毡土

(亚高山草甸土)、草毡土(高山草甸土)、巴嘎土(亚高山草原土)、莎嘎土(高山草原土)、高山漠土和高山寒漠土之分。

黑毡土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腐殖质累积明显,腐殖化程度相对较高,盐基不饱和或饱和度低,pH5~8,为高原优良牧场,也是小麦等作物的高产土壤。

草毡土 分布于原面平缓山坡,土体一般较湿润,密生高山矮草草甸。表层有厚 3~5 厘米至 10 厘米不等的草皮,根系交织似毛毡状,软韧而有弹性, 地表常因冻融交互作用呈鳞片状滑脱。腐殖质层厚 9~20 厘米,含量 6~14

%,作浅灰棕或暗灰色,剖面厚度 30~40 厘米。大部用作夏季牧场。

巴嘎土 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侧的高原宽谷湖盆,植被属于干草原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时可达 3~10%,剖面下部砾石背面常有薄膜状碳酸钙累积。大部为牧地,植被稀疏,载畜量低。

莎嘎土 分布于羌塘高原东南部,西喜马拉雅山的山前地带。土体较干燥,腐殖质累积过程减弱,且出现积钙过程,土体富含砾石,表层草根较少, 不形成连续草皮层,有机质含量约 1.5~3%,碳酸钙聚积明显,最大可达 10

%以上。土壤均较沙质,有风沙危害。均为牧地。

高山漠土 又称冷漠土。主要分布于西藏羌塘高原,山原平坦,植被低矮而稀疏,盖度 5~10%。土壤中有机质累积微弱,0.4~0.6%,盐分 0.5~1.6

%,碳酸钙累积明显。地表见白色盐霜及结皮,多孔,含砾石较多,亦见石膏新生体,其下为砾质母质层,此类土壤甚少利用,仅在低洼处积水后,可饲养羊群。

高山寒漠土 脱离冰川影响最晚,成土年龄最短的土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冰雪活动带以下冰缘附近。土层浅薄,剖面分化不明显,土表有微向上突起的融冻结壳,通体大部为粗骨性,土壤矿物分解度甚低,植被为壳状地垫及耐寒的垫状点地梅等。

(席承藩 黄荣金)

Zhongguo xumuye dili

中国畜牧业地理(geography of animalhus-bandry in China) 中国是世界上畜牧业资源最丰富和畜牧业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草地资源 3.17 亿公顷,生长 3000 多种牧草,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草场类型,有利于各种牲畜和不同季节的放牧利用,草地可利用率约达 68.4%。在广大衣区每年可提供大量农副产品和饲草饲料资源,约达 7000 多亿千克,种类多,数量大,营养丰富。此外,还有食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均可作饲料利用。同时,中国的牲畜品种资源也极丰富,经长期选择培育和引进改良,全国已育成优良的畜禽地方良种约 260 个,成为全国畜牧业发展的宝贵基因库。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国畜牧业虽已有很大发展,但速度缓慢,生

产低而不稳,产品率和商品率均不高。至 80 年代,猪、牛、羊和大牲畜头数有了显著增加,肉、奶、蛋、毛等畜产品产量大为增长,商品率也大为提高。无论生猪头数、猪肉总产量以及马、骡、山羊、兔的头(只)数均居世界首位,绵羊和黄牛头(只)数则分别居第 3、第 5 位。1991 年中国的肉、蛋产量已跃居世界第 1。但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畜牧业资源分布不均,畜牧业生产发展地区差异显著。北部与西部广大地区历来为全国重要牧区,拥有牲畜头数约占全国的 10%,而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广大农区却拥有全国 86%的牲畜头数,所提供的肉食约占全国的 95%,奶、禽、蛋等畜产品也占绝对优势。

根据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以及民族的生活、生产习惯与历史发展的地区差异等,中国畜牧业可划分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城郊等4 种类型地区:

牧区畜牧业 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新疆和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从东向西呈明显的地带性变化:①东部草甸草原地区。牧草生长茂密, 产草量高,质量好,适宜发展牛、马、羊等多种牲畜,所产三河牛、三河马全国著名。②中部干草原(包括荒漠草原)地区。牧草较稀疏矮小,产草量较低,宜于牧羊,向为中国重要的羊毛、羊皮与羊肉生产基地与耕役马的主产地。③西部半荒漠-荒漠地区。水草条件较差,宜于羔皮羊、裘皮羊、山羊和骆驼等的放牧,但以山羊所占比重较大,骆驼的分布也相当集中,是中国

骆驼的重要分布区。④西部阿尔泰山、天山等地的山地区。天然草场类型多样,垂直差异十分显著。放牧绵羊、山羊、马,牛和骆驼。其中尤以新疆细毛羊、阿勒泰肥臀羊、伊犁牛、伊犁马等著称。⑤青藏高原区。天然草场类型繁多,牧草低矮,产量低,是以牦牛、藏系羊为主体的高寒牧区。世界上约有 85%的牦牛分布在中国,而以青藏高原牧区最为集中,是国内外牦牛的集中产区。总之,牧区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为主要饲料来源的放牧畜牧业地区,家畜以牛、马、羊、骆驼等草食牲畜为主,畜牧业以产品畜为其主要利用方式,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农区畜牧业 向以从属于种植业并带有副业性质的舍饲畜牧业为特点。以猪和家禽占重要地位,而黄牛、水牛、马、驴、骡等畜种则主要供役用。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分为北方和南方农区:①北方农区接近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区内有一定面积的天然草场,绵羊和山羊的比重大于南方农区,并有小群的放牧畜群和放牧经营的方式。此外,黄牛、马、骡等役畜是本区平原地带的主要耕役畜和运输动力,驴则是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耕畜和驮运工具。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养猪较多,具较高的商品性。禽类以鸡为主,水禽(鸭、鹅)较少。②南方农区饲料来源丰富, 牲畜种类较多,以猪、水牛、黄牛、山羊等为主。全区猪头数约接近全国总数的 2/3,以四川盆地、两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长江下游平原、浙江中部及西南部、闽东南沿海、桂东部、滇中和台湾西南部平原等种植业发达的地区最为集中,饲养量大,出栏率、商品率均较高。黄牛与水牛分别为南方农区旱地与水田的重要耕畜。水牛拥有头数约占全国的 99%以上,多分布于平

原稻作区。黄牛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台地和丘陵山地区。马、驴、骡数量极少。山羊遍及区内,但丘陵山区居多。绵羊虽不多,但以杭嘉湖平原和太湖地区的湖羊为最著名。禽类仍以鸡为主,但水禽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超过北方农区。

半农半牧区 沿长城南北呈狭长的带状分布,是农区役畜和肉食牲畜主要供应基地之一。本区历史上曾是农牧业交替发展变化较大的地区,以具有汉族经营纯农业与蒙古族经营纯牧业的生产方式为特色。[区内旱作农业与放牧畜牧业交错分布,畜牧业兼有纯牧区放牧与农区舍饲的特点。区内科尔沁草原和坝上高原等天然草场以放牧牛、马、羊为主,是肉、乳、细毛的重要生产基地。此外,宁夏的盐池、同心及内蒙古毗邻地区,历来以发展滩羊为主, 所产二毛裘皮尤负盛名。

城郊畜牧业 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以饲养猪、鸡、奶牛等畜禽为主,为城市、工矿区直接提供肉、蛋、乳等畜产品。除郊区农村集体与个人舍养畜禽外,还有奶牛饲养场、大型机械化养猪、养鸡场,形成技术水平和商品率均较高的城市、工矿区副食品基地。

(张豪禧)

Zhongguo zhiwu dili

中国植物地理(botanical geography of China) 中国植物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植被类型丰富多采。

中国植物区系的特点和起源

基本特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幅员、地质历史演变和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是

形成中国植物区系特征的基本因素。

植物种类丰富 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 353 科,3184 属,2.715 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 56.9%、24.5%和 11.4%(表 1)。就种数而言, 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 4.5 万种)和巴西(约 4

万种),居世界第 3 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现知世界种子植物中含有万种以上的 4 个特大科,在中国也都含有千种以上(表 2)。

另有 50 科在中国含有 100~1000 种,如蔷薇科、唇形科、杜鹃花科等, 共有 1.97 万余种,约占全国种子植物 80%以上,构成中国植物区系的基本骨干。

起源古老 中国植物起源古老,含有大量古老或原始科属,并保存许多残遗植物,如前所述众多起源古老的蕨类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科、银杏科、麻黄科和买麻藤科,在系统发生上是古老而孤立的,备仅一属,其中银杏科只存一种——银杏,一般仅限栽培,但在浙江天目山和滇东北,却呈半野生状态。

松柏类开始出现于晚石炭纪,中生代非常繁盛,几乎广布世界,第三纪开始衰退,第四纪时其分布区更行缩小。许多种类虽已绝灭,但在中国有利的条件下却保存

表 1 中国维管束植物统计及与世界的比较

类 别 科数 占世界(%) 属数 占世界(%) 种数 占世界(%)

蕨类

52

80

204

46

2 600

22

裸子植物

10

99.9

34

59.6

193

28.5

被子植物

291

53.5

2 946

23.6

24 357

10.8

合计

353

56.9

3 184

24.5

27 150

11.4

表 2 中国种子植物统计及与世界的比较

科名

世 界

中 国

中国占世界总数(%)

兰科

735

1 700

141

1 040

6.1

菊科

900

13 000

207

2 170

16.7

蝶形花科

482

12 000

123

1 080

9.0

禾本科

620

10 000

217

1 160

11.6

了较多残遗属种。现存 7 科中,除南洋杉科外,中国都有,白豆杉、银杉、金钱松、水松和水杉等都是中国特有残遗植物,星散或残遗分布于中国中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

被子植物发生于侏罗纪、三叠纪,或更早,至白垩纪已很繁盛,第三纪逐渐发育为世界上占优势的植物。在世界现知 544 科被子植物中,中国有 291 科,包括大量古老或原始科属,如木兰目、山茶目等所包含的许多科。此外, 单种属和寡种属共约 1135 属,约占全国总属数 38%。在中国特有的 190 多属中,单种属和寡种属约占 95%以上。它们在发生学上大多数是古老或原始的,因而由此也可反映出中国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地理成分复杂 中国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甚为复杂,分布交错混杂。根据对中国现知 2980 属种子植物的比较分析,可划分为 15 个分布区类型和 31 个变型(表 3)。

表 3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分

布区类型

属数

占总属数(%)*

1 世界分布

108

2 泛热带分布

372

13

3 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间断分布

89

3.1

4 旧世界热带分布

163

5.7

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150

5.2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151

5.2

7 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

542

18.9

8 北(寒)温带分布

296

10.3

9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117

4.1

10 旧世界温带分布

157

5.5

11 温带亚洲分布

63

2.1

12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

166

5.8

13 中亚分布

112

3.9

14 东亚(东喜马拉雅—日本)分布

298

10.4

15 中国特有分布

196

6.8

合计

2980

100

*未包括世界分布属。

表 3 中,热带成分(2~7 类)共有 1460 多属,占全国属数 51.1%(不包括世界分布属,下同);温带成分(8~11,14 类)930 余属,占 32.5%; 古地中海成分(12,13)和中国特有成分备占 9.7%和 6.8%。在东亚—北美和东亚分布属中还有许多热带—亚热带成分。可见中国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起源性质。

各种成分既有其主要分布地区或分布中心,又是相互渗透混杂的,如中国典型的泛热带分布的 326 属中,只有 60 属限于热带,而有 150 属分布到亚

热带, 110 多属分布直达温带,即达到它们分布区的北界。至于温带分布的科属,几广布全国,但往往主要产于江南至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古地中海区的成分主要产于西北干旱地区,亦有分布到华北或西南者,如柽柳和川续断科的一些属种。这种分布趋势显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来源及其热带起源。特有成分繁多 中国特有植物计有 200 属左右,归 72 科,其中含 10 属或

10 属以上的为菊科、苦苣苔科、伞形科、兰科和唇形科 5 科,但多数为热带

—亚热带(29)和温带(22)分布科。银杏科、钟萼树科、珙桐科及杜仲科为 4 个特有科。

这些属中除铁线山柳和川木香、毛舌菊等 5~6 属为多种属外,其余 95

%以上都是单种或少种属,并且绝大多数是古老或原始的类型,如前所述的白豆杉等,还有如五加科的通脱木、马兜铃科的马蹄香、蜡梅科的蜡梅、榛科的虎榛子、石竹科的金铁锁、金缕梅科的牛鼻栓、半枫荷、毛茛科的独叶草及菊科中少有的木本属蚂蚱腿子和护菊木等。4 个特有科也都是单种的古

老科。它们主要分布在秦岭—山东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特别集中于西南至华中—华东。

植物区系的起源 从以上所述,可以认为中国植物区系来源于南、北古陆和古地中海区,而它们又为热带统一起源的。各种热带分布区类型起源于古南大陆已为现代多数植物学者和古植物学者所论证;至于温带区系的热带起源问题,至今犹未获一致认识。

中国特有成分的起源是相当复杂的,不但有特有属,而且有特有科。银杏科、杜仲科和珙桐科、钟萼树科皆为单种,后 2 种可能分别与榆科、猕猴

桃科和无患子科相近,含 2 个相近种,是很有趣的孑遗分子。此外,在许多原始或较古老的科中,如木兰科、樟科、木通科、蜡梅科、山茶科、猕猴桃科、金缕梅科、省沽油科、无患子科、桑科、榆科、槭树科、胡桃科等木本科及毛茛科、三白草科都出现中国特有属。它们和白豆杉、水杉、银杉等松杉类第三纪残遗植物一样,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北纬 20°~40°的西南至东南部山区。因此它们无疑起源于古北大陆南部,在第三纪前即已形成和分化。此外,在这一范围内及西藏也有少数新生类型,如菊科、苦苣苔科的一些属。

中国植被的主要类型和地理分布中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全国自然植被包括 29 植被型、52

亚型和 600 多个主要群系。主要类型概述于后。

森林 中国森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少数零星分布到西北山地,从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

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中国针叶林普遍分布于国内各地山区,可区别为寒温性、温性和热性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北部(海拔 400~1400 米)和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1300~2100 米),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向南延伸。此外,出现于各高山的亚高山或至高山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寒温性针叶林的建群树种约有 50 种,主要是各种冷杉、云杉、落叶松和圆柏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较简单,发育良好的冷杉、云杉林,林相整齐,乔木层高 20~30~50 米,郁闭度 0.6~0.9。林下灌木和草木层均不发达,而地被苔藓层却极发达,厚 5~15 厘米,覆盖度70~90%以上。在西南区亚高山特别潮湿地区,林中常附生大量松萝,形成特殊的“雾林”景观。

在温带和亚热带的低山丘陵和亚热带的中山—亚高山带,则分布有温性或暖性针叶林。主要是各种松林,从东北往西南,建群树种主要是红松、油松、赤松、华山松、台湾松、马尾松和云南松等。至云南南部和广西、广东的热带低山丘陵,则被思茅松或海南岛松热带针叶林所代替。其他还有多种铁杉、油杉、杉木、柏木和侧柏林等。这类森林有为地带性植被破坏后的次生林或人工林,林相不一,一般高 10~25 米,郁闭度 0.3~0.4 或 0.5~0.7, 然而种类组成较上类针叶林丰富,多层结构,暖性针叶林常有许多热带—亚热带成分,并普遍生长多种草本蕨类和藤本植物。

在东北东部温带山地分布有典型的针阔叶混交林。代表树种主要是红松、沙冷杉和多种落叶阔叶树种,如紫椴、枫桦、水曲柳等。这一地区现代森林中犹保存一些第三纪残遗植物和具有亚热带森林的特色。

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广布于温带、暖温带平原山地及亚热带至热带的中山—亚高山带和石灰岩山地。典型落叶阔叶林是华北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

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向西可延伸至甘肃南部白龙江上游。建群树种主要是落叶栎类,在本带北部主要是辽东栎和蒙古栎,南部主要是麻栎、栓皮栎、槲栎、槲树等。它们多为纯林或混生多种槭树、椴等。林相整齐,季相变化明显,一般高 10~15 米,郁闭度 0.5~0.7(0.8),林下灌木和草本层较发达, 一般没有苔藓层。常见灌木主要为多种胡枝子、绣线菊、忍冬、荚蒾、榛和黄栌等。草本主要是多种苔草、委陵菜、蒿类及野牯草、白羊草、黄背草等亚热带禾草。

另外,在西北荒漠河岸,较普遍分布有胡杨林或沙枣林,它们是中亚荒漠河岸特有的森林类型,林下主要是各种耐盐灌木和草本,如多种柽柳、铃铛刺、多种甘草和骆驼刺等。其他多种桦、杨柳主要组成次生林或河岸林分布各地。

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植被类型分化多样,以典型常绿阔叶林为代表,分布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海拔 1000 米或 2800 米(在西部)以下的低山、丘陵或至中山带。建群植物主要是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木兰科的许多常绿树种,如多种栲、青冈、石栎、红楠、木荷、木莲、含笑等,分别于不同地区占优势。

在中亚热带北部这些常绿属种与一些落叶栎类,水青冈、化香、枫香、鹅耳枥、多种槭、桦等组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中亚热带南部则主要与多种栲、润楠、香蒲桃(桃金娘科)、黄桐(大戟科)、山杜英(杜英科)、黄杞(胡桃科)、樫木(楝科)和无忧花(苏木科)等热带属种组成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热带林的诸种特征,成为南亚热带森林的过渡类型。在亚热带西端的干热河谷及亚高山阳坡常发育有地中海型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建群植物主要是铁橡栎、锥连栎及灰背栎等硬叶栎类,一般高 2~6 米,成为矮林或灌丛状。至山地这类森林则由高山栎类组成。竹林发达亦为中国亚热带森林植被的显著特点。

各类亚热带森林一般生长较迅速茂密,高 15~20~30 米,郁闭度 0.6~ 0.9,乔木层常有 2~3 个亚层,种类组成丰富,并常有一些古老或残遗的成分。

季雨林和雨林 二者分布于台、粤、桂至滇和藏东南的热带地区,是亚洲热带同类植被的一部分。但不同于亚洲热带典型的季雨林和雨林。中国热带季雨林较普遍地分布于海拔 500~1200 米(在西部)以下的热带丘陵台地, 背风或较干热河谷盆地及石灰岩山地。这类群落的结构和种类组成都很复杂,没有明显的建群种,优势植物主要是多种榕树、龙脑香科的青皮、华坡垒、擎天树、麻楝(楝科)、铁力木(藤黄科)、假苹婆(梧桐科)、四数木(四数木科)、蚬木(椴科)及落叶树木棉、楹树、鸡占、厚皮树等等。群落呈半常绿或旱季落叶。

雨林分布于热带迎风的丘陵低地或沟谷内,发育有湿润雨林,代表植物主要是龙脑香科的几种龙脑香,几种坡垒和婆罗双树,肉豆蔻科的台湾肉豆蔻、菲律宾肉豆蔻及梧桐科、桑科等的一些种。在热带西部则主要是干果榄仁(使君子科)、番龙眼(无患子科)、箭毒木(桑科)、望天树等。上层乔木中含有一定比例短期集中换叶或落叶的树种,成为热带雨林和季风雨林过渡类型。此外,应当指出,龙脑香科的代表见于中国大陆部分,肉豆蔻科仅见于台湾。

灌丛 指主要由中生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除分布于高山-亚高山的高寒

灌丛和部分河岸、盐地、沙地灌丛为原生者外,余均为次生,不能代表地带性植被,但在中国现状植被中分布相当广泛,并有明显的地区性和生物-生态学差异。中国的灌丛概括可分为高寒灌丛、落叶灌丛和常绿灌丛 3 类。

高寒灌丛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青藏高原及其邻近高山以及秦岭(太白山)和台湾的高山。一般分布高度达海拔 3000~5000 米, 在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和雪线间,常与高寒草甸或高寒草原(在天山南坡)相结合,是高山植被垂直带的组成部分。建群植物是各种耐寒的常绿针叶、常绿阔叶和落叶灌木,组成各种不同的高寒灌丛。主要种类是高山圆柏、杜鹃、岩须、箭叶锦鸡儿、金露梅、矮柳等。群落一般低矮密集,高数十厘米至 1 米左右,覆盖度 70~90%。杜鹃灌丛每当五、六月间盛开鲜花。圆柏灌丛常呈匍匐状,覆盖度仅 30~60%,群落外貌和结构均很单调。

落叶灌丛 落叶灌丛广布于温带至亚热带的丘陵、山地、河谷、沙丘及盐化低地和海滨各种生境上。尤其在暖温带森林区占据广大面积。建群植物主要是蔷薇科的蔷薇属、绣线菊属、樱属、栒子属、花楸属,豆科的胡枝子属、杭子梢属、锦鸡儿属,小檗科小檗属的许多种以及榛、虎榛子、黄栌、荆条、酸枣等。在亚热带干热河谷主要是热带科属的余甘子(大戟科)、坡柳(无患子科)和小马鞍叶(苏木科)等。在盐化低地、海滨和沙丘上则主要是多种柽柳、白刺等组成。

落叶灌丛一般高 1~2~3 米,覆盖度 30~80%,主要因生境的水分和盐分条件而异,大多是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若停止砍伐,可恢复成林或发展为相对稳定的群落。

常绿灌丛 常绿灌丛普遍而零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丘陵山地(海拔500~600 米或 1000 米以下)和局部谷地及海滨。主要由热带—亚热带分布的许多常绿阔叶灌木和一些萌生的常绿阔叶乔木所组成。建群植物在亚热带主要是檵木(金缕梅科)、乌饭树(杜鹃花科),在热带主要是桃金娘和岗松(桃金娘科)、中平树(大戟科)等。在石灰岩山地种类较繁多而混杂, 主要加樟叶荚蒾(忍冬科)、竹叶椒(芸香科)、羊蹄甲(苏木科)、铁仔

(紫金牛科)、清香木(漆树科)、黄杞等等。

这类灌丛一般高 1 米左右,高者可达 2~3 米,覆盖度 40~80%,分层了明显,常有稀散的乔木,或多或少的藤木和蕨类。草本层常见的是白茅、香茅、野古草、扭黄茅和芒等高大禾草。有时这些草本占优势,而成为灌木草丛。

草原 中国草原广布于东北西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以至西北荒漠山地和青藏高原中部,是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也是整个欧亚草原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中国最重要的牧场。

草原植被的植物组成和结构都较简单。建群植物主要是针茅、羊茅、隐子草、羊草等禾本科草及菊科的蒿属、亚菊属等的一些种。从东向西,或在荒漠山地从上向下,发展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真草原)和荒漠草原不同类型,分别以不同的种为代表。

典型草原 主要是大针茅、克氏针茅、针茅和沟叶羊茅等旱生丛生禾草。草甸草原 主要是贝加尔针茅、吉尔吉斯针茅、两种羊草及白羊草等中旱

生禾草及多种杂类草。这 2 类草原群落外貌整齐,季相变化明显,草层一般高 30~50 厘米,覆盖度 40~70%,草本亚层分化明显,多者可分 3~4 个亚层,并混生多种小半灌木和杂类草。不过草甸草原更较茂密,种类组成较丰

富和有更多的中生杂类草。

荒漠草原 草原和荒漠植被的过渡类型,主要由戈壁针茅、短花针茅、沙生针茅及东方针茅等小禾草和灌木亚菊、女蒿等旱生小半灌木所组成。群落稀疏低矮而单调,一般高 10~20 厘米,覆盖度 20~40%。

在西部高原和荒漠山地 2700 米或 3500 米以上的亚高山-高山带,发育有高寒草原。建群植物主要是紫花针茅、座花针茅、假羊茅等耐寒旱的小禾草, 硬叶苔草及几种高原特有的蒿。群落稀矮而单调,点缀着一些高山垫状植物和杂类草。

荒漠 中国草原带以西广大地区普遍分布有荒漠植被,是整个亚洲荒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山南坡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北坡,荒漠植被分别上升到2600~2800 米或 2900~3200(3800)米的高度,上部直接与高寒草原相接连。基质为各种贫瘠的荒漠土、盐土及光裸的沙丘和基岩。

荒漠植被的植物种类贫乏、稀疏和结构简单。建群植物是各种超旱生的半乔木、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豆科和麻黄、红砂和沙拐枣等。在新疆和西藏西部的荒漠中,颇多同中亚荒漠相似的春季短命植物、类短命植物,甚至有高大的、一次结果的阿魏等形成的阿魏滩,而在内蒙古东部则多夏雨短命植物,如沙芥等。

半乔木荒漠 主要由琐琐和白琐琐构成。前者是亚洲荒漠中分布最广的群落,在中国广布于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以至阿拉善高平原的各种基质上。白琐琐荒漠是中亚西部典型的沙质荒漠植被,在中国只见于新疆北部古尔班通古特等沙漠,向东不超过东经 90°。这两类荒漠植物种类较多, 组成各种群落,一般高 2~4 米,覆盖度 15~30%,称为“荒漠森林”。

灌木荒漠 是中亚东部代表的地带性植被,广布于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至河西走廊西部的砂砾质戈壁、剥蚀残丘和沙丘上。建群植物是膜果麻黄、木霸王、泡泡刺、裸果木、绵刺及多种沙拐枣等。

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 主要由多种红沙、假木贼、猪毛菜、合头草、戈壁藜、小蓬等盐柴类及多种蒿(博乐蒿、喀什蒿、地白蒿等)组成。在盐土上为盐穗木、盐节木、多种盐爪爪和碱蓬等多汁盐生植物。这两类荒漠群落极为稀疏,一般覆盖度 10~30%,高 10~30 厘米,灌木荒漠可高 40~50 厘米。植物组成也较琐琐荒漠简单,尤其在新疆南部常成单优势种群落。

高寒荒漠 发育于昆仑山内部山地及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 4000~5500 米地区,由各种垫状小半灌木组成。建群植物是高原特产的垫状驼绒藜、藏亚菊和粉花蒿等。植丛只高 5~15 厘米,而直径 10~40 厘米,覆盖度 10~30

%,点缀高寒棘豆、腺风毛菊、山蚤缀和藏刺矶松等高山垫状植物,生长季节鲜花盛开,甚为美丽壮观。除生长开花季节外,一般较荒凉。

草甸和草本沼泽 可分为草甸植被与沼泽植被两类。

草甸植被 主要是由中生多年生草本组成的植物群落。广布于青藏高原东部温带山地和各地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低平地或海滨。植物一般生长盛密, 种类组成较丰富,主要是禾本科的拂子茅、芨芨草、赖草、獍茅、莎草科的苔草、蒿草、蔷薇科的地榆、多种委陵菜、菊科的裂叶蒿及毛茛科、蓼科、虎耳草科、报春花科、龙胆科、牻牛儿苗科、玄参科和鸢尾科的一些属种。在不同条件下组成典型草甸、高寒草甸、盐化草甸和沼泽草甸等各类草甸。发育良好的群落总盖度 70%以上乃至 100%,草层高 40~50 厘米至 1 米许, 季相变化明显。

沼泽植被 是湿生植物组成的群落。在中国以草本沼泽分布最普遍,出现于各地湖滨、河滩及大河三角洲的低洼处。尤在气候温湿或冷湿地区有大面积分布。东北三江平原和四川北部的若尔盖(见若尔盖沼泽)是中国两大著名沼泽分布地区,主要是各种苔草沼泽。代表植物在三江平原是毛果苔草、乌拉苔草、塔头苔草和漂筏苔草等;在若尔盖主要是木里苔草,在西藏主要是各种大蒿草。苔草沼泽草层一般高 30~50 厘米,覆盖度 60~70(80)%, 根系密织,常成垄状草丘,俗称“塔头”。其他各地的沼泽,除苔草外,芦苇、藨草、香蒲及茭笋等也常为优势或建群植物,这类群落茂密而高大,是草质纤维植物的重要来源。(参见彩图插页第 14 页)

(吴征镒 王荷生)

Zhongguo zhiwu ziyuan

中国植物资源(botanical resources of China)中国植物资源丰富,据 60 年代初的普查,按单项用途一种一次计,共 2411 种,尚不及全国植物种类的 1/10。植物的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质资源 5 大类。

食用植物资源 包括直接和间接(饲料、饵料)食用的植物,可分为 7 类。

①淀粉、糖类植物。如橡子、薯芋、蘑芋、蕨类、葛根、百合、慈姑、菱等,是中国野生淀粉植物中较主要的种类。各种橡子种实淀粉含量多在 50

%以上,可供食用及酿酒等。含糖及甜味植物有龙眼、荔枝、柿、枣、罗汉果、马槟榔、甜茶(石栎幼叶)等。

② 蛋白质植物。包括小球藻、叶蛋白、食用菌类、四棱豆、派克豆等。

③油脂植物。初步查明全国野生油料植物含油量在 15%以上的约 1000 种。其中木本油料含油量在 20%以上的约 300 种,能够食用的百余种,如蝴蝶果、油瓜、榛子、文冠果及各种野生油茶、核桃、松籽等。

④ 维生素植物。以各种野生植物为主,如猕猴桃、阳桃、沙棘、山楂、海棠及蔷薇属的许多种,其鲜果一般每百克含维生素 200~800 毫克。缫丝花

(刺梨)可达 2000 毫克。

⑤饮料植物。除茶叶、可可、咖啡三大饮料外,还有若干地区性饮料植物(主要是代茶植物),如云南的扫把茶,四川的白茶,广东的布渣叶、鸡蛋花及中国传统的槐花、桑叶茶、菊花茶、金银花等。

⑥食用香料色素植物。苏仿木、茜草、红花、姜黄等为中国传统食用色素。香茅、木姜子、花椒、茶辣及砂仁、三奈、八角、桂皮等为中国特产调味香料。

⑦植物性饲料、饵料。包括大部分禾草类、豆科植物的枝叶荚果、构树叶、高山栎、各种野芭蕉、芭蕉芋等。

药用植物资源 可分为 2 类。

①中草药。载于历代本草的中药在 500 种以上,常用的有 300 多种,绝大部分来自野生植物,但多逐渐栽培。如三参(人参、党参、丹参)、杜仲、黄连、贝母、天麻、枸杞、当归、川芎、柴胡、甘草、栝楼、桔梗等,均为较名贵的或常用药。全国药草达 5000 种以上,常用的约 400 种,有些已进行栽培和制造成药,或作为化学药品的原料,如萝芙木、三尖杉、锡生藤等。

②植物性农药。包括土农药植物,如除虫菊、冲天子、鱼藤、百部、无叶假木贼等共约 500 种。它们含有除虫菊素、植物碱、糖甙类等物质,有杀

虫灭菌或除莠的功能。还有植物激素如露水草(含脱皮激素)、胜红蓟(含抗保幼激素)等,也可作农药用。

工业用植物资源 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

①木材资原。中国是少林国家,而且森林分布不均,随木材的大量采集和森林资源的减少,今后进行树种资源的调查研究并人工营造速生、珍贵木材将是重点工作之一,如团花、八宝树、望天树、阿丁枫、毛麻楝、泡桐、杉木、各种杨树等都是优良速生树种。

②纤维资源。中国重要纤维植物有 190 种,主要利用禾本科、鸢尾科、香蒲科、龙舌兰科、棕榈科等单子叶植物的杆叶及榆、桑、荨麻、锦葵、木棉、罗布麻等的根、茎、皮部或果实的棉毛,用以纺织、造纸、编制等。竹类、芦苇、稻草、麦秆、玉蜀黍皮资源最富,用途最广。

③鞣料资源。鞣料植物含有丰富的单宁,不仅可以烤胶鞣革、制药,并已发现还是优良的丢水垢物质。各种落叶松、云杉、铁杉、黑荆树、红树、儿茶等都是重要单宁原料植物。

④ 芳香油资源。芳香油植物是提取香料、香精的主要原料,中国种子植物中约有 60 余科含有芳香油植物。木姜子、樟树、枫茅、香草、依兰香、金合欢、安息香等都是中国目前用于生产的香料植物。

⑤植物胶资源。包括富含橡胶、硬胶、树脂、水溶性聚糖胶等的植物, 如松科的很多种,豆科的槐、瓜儿豆、金合欢、黄芪等,杜仲、多种卫茅、夹竹桃科的鹿角藤、花皮胶、杜仲藤及菊科的橡胶草、银叶菊等。他们分别产各种胶脂,但栽培的三叶橡胶树仍是现今橡胶的主要来源。

⑥工业用油脂资源。在含油量 20%以上大约 300 种木本油料中,工业用油树种占 50%以上,如油桐、漆树、乌桕、风吹楠属植物等。桐油、生漆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工业能源植物还有续随子、马利筋等以及新近引种成功的西蒙德木。

⑦工业用植物性染料。如桑色素、苏木精、红木靛叶、姜黄等。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 有 5 类。

①防风固沙植物。如木麻黄、大米草、多种桉树、银合欢、毛麻楝、杨树、琐琐、柽柳、沙拐枣等。②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如银合欢、金合欢、雨树、牛油树、油楝、黄檀、洋槐、锦鸡儿、胡枝子、榛葛藤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③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如桤木、碱蓬(钾肥植物)、紫苏(增加土壤有机质)、田菁、紫云英、红萍等。④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中国到处都有各色观赏植物,如菊梅、牡丹、芍药、海棠、山茶花、杜鹃花、樱花、报春花、龙胆、百合花、兰花及龙柏、水杉、台湾杉、珙桐、棕榈等。⑤监测和抗污染植物。如碱蓬可监测环境中汞的含量,风眼兰能快速富集水中的镉类金属,清除酚类。森林对于净化环境有极大作用,许多水藻也有净化水域的功能。

植物种质资源 按照遗传学观点,每一植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都应视为不同的种质。现知中国高等植物有 2.7 万多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利于人类的。各种有用植物都归属不同分类单位的科、属、种,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可以进行杂交育种,产生新的优质后代。长期栽培的植物也因不同程度的特化,而往往具有不同的种质特征。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植被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以及局部地方的强烈污染,已使一些植物种类濒危或绝

灭,而种质的损失是不可再造的。因此在中国必须建立有用植物的“种质库”。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应担负起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任务。

(吴征镒 王荷生)

Zhongguo zhonghuagongye dili

中国重化工业地理 ( geography of heavy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in chian) 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包括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

能源工业 中国能源 3 大支柱原煤、油气、水电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72.2%、21.0%和 4.8%(1990)。能源资源分布远离消费区,造成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电东送的状况。

①煤炭工业。在相当时期内,中国煤炭基地的布局以炼焦煤基地建设为重点,并建设了一批供动力、化工和城市居民用的煤炭基地。在地区分布上, 20 世纪 50 年代着重建设了东北、华北、华东的煤炭工业,60 年代转向西北、西南地区和江南诸省,70 年代中期又逐步转回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1990 年全国原煤产量达 10.8 亿吨,居世界第 1 位。

中国已建成的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黑龙江东部、内蒙古东部、沈阳周围地区、开滦、鲁西南、苏北、两淮、豫西、黔西等。今后重点开发以山西为中心包括陕北、内蒙古西南部和豫西在内的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其储量占全国煤炭探明储量的 60%)及苏鲁皖边区等煤炭基地,并综合发展为以能源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基地。

②石油工业。中国目前主要产油区为东部的松辽和华北盆地,西部的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盆地。1949 年以来,石油勘探重点由西北转向东部和沿海大陆架,已建成大庆、胜利、华北(天津以南和河北中部)、辽河、吉林、中原、南阳、克拉玛依、玉门和冷湖等石油和天然气基地,油气田遍及19 省区。1990 年全国原油产量 1.3 亿多吨,居世界第 5 位。

全国已在 24 省区建成 50 多座炼油厂,其中年加工能力 400 万吨以上的有 9 座,主要在东北、华北和长江沿岸地区。东北原油加工能力占全国 40%

(其中辽宁占全国 25%),主要在大庆、抚顺、锦州、大连、鞍山、辽阳等地,大量成品油调入关内。华北石油产销基本平衡,炼油厂主要在北京、天津等集中消费区。华东区炼油厂分布在淄博、上海、南京、安庆、九江等地。中南区炼油厂主要在岳阳、荆门、武汉、茂名等地。西北区有兰州、独山子、乌鲁木齐等炼油厂。西南区炼油能力最小,需大量调入成品油。

③电力工业。中国电力工业的开发方针是尽可能多开发水电,加速建设矿区水电站,适当发展核电站,大力发展电网,同时在网外地区发展小水电、小火电和利用风力等能源。

中国已建水电站大部分在东部地区(东北、华东、华北、中南的一部分), 而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红水河、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澜沧江、湘西和闽浙赣地区等 10 大水电基地总装机容量 1.5~1.8 亿千瓦,年发电量 8400 亿度。青海龙羊峡、云贵交界的天生桥(坝索)、江西万安、陕西安康等大型水电站于 1990 年前相继建成。中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二滩水电站正在建设,

建成后装机容量为 330 万千瓦。三峡巨型水电站建设前期工作也正在进行。根据水能资源分布特点,水电站大中小并举,重点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

中国火电站以煤为主要燃料。50 年代初期,为配合新工业基地建设,火

电站主要建在负荷中心。山西,内蒙古的准格尔,霍林河、伊敏河,渭北, 豫西,两淮、鲁南,六盘山等煤矿均宜建百万千瓦以上坑口电站。目前已建成河北陡河,山西大同、神头,山东十里泉,河南姚孟,陕西秦岭等大型坑口电站。

建设核电站的工作也在积极进行。浙江海盐市秦山核电站(30 万千瓦) 已于 1991 年建成。广东深圳市大亚湾核电站正在兴建。中国核电站建设总规

模将达 500 万千瓦左右,至公元 2000 年将占全国能源结构的 1%左右。

中国电力工业现已进入大机组、超高压、大电网的新阶段。葛洲坝、刘家峡和白山水电站,谏壁、陡河、清河、秦岭、姚孟、石洞口等火电站均已成为超百万千瓦的大电站。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已建成 35 万千伏

和 50 万千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1990 年全国总发电量 6212 亿度,其中水电

1267 亿度。

机械制造业 中国重型机械基地有富拉尔基、德阳、大连、上海、沈阳、太原、北京、天津、洛阳等。大型矿山机械工业多与所服务的对象密切联系, 如鸡西、唐山、大同、洛阳等地生产采煤设备,大庆、兰州、宝鸡等地生产石油机械,大连、吉林、锦西等地生产化工机械。

中国已建成发电设备制造体系,包括“三大”成套发电设备厂(哈尔滨、上海、四川),“三中”发电设备厂(北京电机厂、武汉汽轮电机厂、天津发电设备厂),“十一小”主机厂(南京、杭州、重庆等)和各种辅机厂。

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型厂集中在长春、十堰、上海,年产均在万辆以上。年产千辆以上者分散在 11 个厂。长春、十堰、南京、济南主要生产 3~8 吨卡车,四川主要生产矿山用重型卡车,上海、长春和北京则以生产轿车、吉普和 2 吨轻型卡车为主。80 年代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1990 年年产各种汽车 51.40 万辆。此外,1990 年机车产量 655 台,拖拉机 3.9 万台。

电子工业 中国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广州、南京、无锡等市。无锡江南无线电器材厂将成为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基地。重点建设的微型计算机将建于华东(宁沪杭)、华北(京津保)、华南(广州、深圳)3 计算机生产基地。上海的嘉定和漕河泾,西安的电工城以西咸阳道上,成都的华西坝外围,武汉的武昌文教区外围,广州的石牌附近,北京的清河附近亦将建成中国主要微电子工业区。

化学工业 1949 年以来,中国新建了多个内地化工中心。全国形成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青岛、大连、沈阳、锦西、广州、重庆、武汉、衢州、太原、泸州等化工中心。

①硫酸工业。中国硫酸原料构成中,硫铁矿约占 73%,冶炼烟气约占 11

%,硫磺约占 16%。全国最大的广东云浮硫铁矿 1983 年开始建矿。硫酸工业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连及白银、株洲、铜陵、葫芦岛等地。1990 年全国总产量为 1196 万吨。

②制碱工业。纯碱工业主要有大连、天津、青岛、自贡和应城 5 座大型

碱厂和杭州龙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东等 20 多座中小型厂,北方沿海占总产量 85%,计划在江苏连云港、山东寿光、河北南堡、福建厦门、湖南衡阳等地兴建纯碱厂,并加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碱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电解食盐为基础的烧碱工业多分布于消费区。上海、天津、沈阳、锦

西、大连、衢州、株洲等城市均有大型烧碱厂。1990 年中国纯碱总产量已达380 万吨,居世界第 3 位,其中成碱产量居世界第 2 位。

③化肥工业。70 年代以前中国建立的氮肥厂多以煤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庄利用无烟煤,大连、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兰州用褐煤和重油。70 年代后新建的大型氮肥厂多与石油资源结合,有利用油田气生产氮肥的淄博张店和大庆卧里屯化肥厂,有利用燃料油和炼厂气的辽河、沧州、南京、安庆、枝江、洞庭、广州等化肥厂。西南的泸州、金堂、赤水、安边等化肥厂均以天然气为原料。以晋东南无烟煤为原料的山西潞城化肥厂将建成中国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氮磷复合肥料基地。浙江镇海、新疆乌鲁木齐、宁夏银川三大氮肥厂正在兴建中。

中国磷肥生产集中于南京、铜官山、株洲、柳州、湛江、昆明、成都等地,存在“南磷北运”现象。中国缺少钾矿,钾肥生产缓慢,目前正在兴建青海察尔汗盐湖年产百万吨复合钾肥厂。1990 年全国化肥总产量达 1880 万吨。后世界第 3 位。

④石油化学工业。中国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费区的有北京、上海、南京、岳阳、辽阳等厂,其中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规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经济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庆、吉林、齐鲁、天津。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主要制造合成橡胶,四川长寿维尼伦厂从天然气制取合成纤维。此外还有黑龙江大庆、江苏南京和山东齐鲁各 30 万吨乙烯和吉林化工公

司 11.5 万吨乙烯装置,1991 年全国共产乙烯 157 万吨(全国生产能力 196

万吨,居世界第 8 位)。

冶金工业 以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为主。

①钢铁工业。1990 年中国钢产量达 6635 万吨。钢产量占全国 70%以上的大型钢铁基地分布在东北的鞍山、本溪,华北的包头、太原、京津唐,华东的上海、马鞍山,中南的武汉,西南的攀枝花和重庆。钢铁工业分布有计划地从沿海移向内地。地方中型钢铁企业有辽宁新抚、吉林通化、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江西新余、福建三明、山东济南、湖北鄂城、湖南湘潭和涟源、河南安阳、广东韶关、广西梧州、贵州水城、云南昆明、甘肃酒泉、新疆乌鲁木齐等。

特殊钢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齐齐哈尔、抚顺、大连,中南的大冶、舞阳,西南的江油、成都、贵阳,西北的西宁、西安。吉、辽、川、湘 4 省的铁合金占全国产量的 47%,其中吉林、锦州、峨眉等铁合金厂最为著名。

②有色金属工业。中国蕴藏有多种有色金属资源(见中国矿产资源), 许多有色金属资源与能源资源结合较好,有利于开采和冶炼。

1949 年以来,中国建设了现代化采矿、冶炼工业。如湖南冷水江(锑)、水口山(铅锌)和郴州柿竹园(钨),云南个旧(锡)、东川(铜)、兰坪

(铅锌),江西大庚(钨)、德兴(铜),安徽铜陵和湖北大冶(铜),贵州铜仁(汞),山东张店、河南郑州、贵州贵阳和山西河津(铝)等均为中国大型有色金属工业区。云南、湖南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西北地区结合黄河上游梯级开发水电,建设了 10 多个大中型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区,如白银和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连城、兰州和青铜峡铝厂等,形成了一些以有色金属生产为主的工业城镇。在沈阳、抚顺、锦西、株洲、上海、昆明等地也建有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工业。

建筑材料工业 以水泥及平板玻璃生产为主。

①水泥工业。1949 年前中国的 35 座水泥厂主要分布在东北和沿海。1949 年以后建设了大批水泥厂,主要有甘肃永登、陕西耀县、新疆乌鲁木齐、四川峨眉山、江油、攀枝花、贵州水城、贵阳、云南昆明、湖北黄石、河南洛阳、湖北荆门、广西柳州、广东英德、河北邯郸、山西大同、浙江江山、安徽巢县、福建南平等厂。除天津、宁夏、西藏外,各省区都有大中型水泥厂, 小型厂遍布全国 80%以上县份。1990 年全国水泥总产量为 2.09 亿吨,辽、苏、鲁、川、粤、冀、湘、豫、鄂等 9 省水泥年产量均超过 500 万吨,其中

前 3 省各超过 800 万吨。

②玻璃工业。全国已有 23 省区生产平板玻璃,大中型骨干厂分布在秦皇岛、大连、沈阳、上海、洛阳、株洲、蚌埠、兰州、昆明、太原、杭州、厦门、天津、通辽、南宁等地。

(魏心镇 王缉慈)

Zhongguo ziran dili quyu

中国自然地理区域(physical 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研究,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公元前 5 世纪,《禹贡》一书就划分全国为“九州”,分别阐述其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之后, 陆续出版了《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志》、《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大清一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记要》等等优秀区域地理著作。历代正史中均有较详尽的地理志,而各省、府、县也多编有地方志,初步统计约达万余种。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为发展地理科学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迅速发展,出现了几个较有影响的全国性自然区划方案。如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从 1956 年开始,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工作。1958 年编写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按照大自然区、热量带、自然地区、自然地带、自然省、自然州、自然县等 7 级单位系

统(前二者为零级、最后二级在全国区划中未作具体划分),将全国分成 3 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蒙新高原区、青藏高原区),6 个热量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18 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 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及 90 个自然省。其中自然地带和亚地带是整个区划方案的主要分类单位。这一区划较全面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着重考虑了直接参与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采取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单位出现于一个共同系列的原则,每一级单位都有较明确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并且明确规定以农业为其主要服务对象。并又明确了:第一,采用 10℃以上活动积温的方法,来衡量一地区热量的多寡和农业生产潜力。第二,中国的亚热带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可分为北、中、南三亚带。第三,辽东半岛和辽宁省南部不应属于东北地区而应属于华北地区,改变了过去的旧观念。但是,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规律,对区划的原则、系统和方法乃至具体界线的划分等诸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下面简要介绍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撰写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一书中所使用的区划方案。

3 大自然区 根据中国自然地理环境中最主要的地域差异,即:一、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二、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三、气候主要特征的差异;四、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五、人类活动及自然界的影响及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向之差异。全国首先可分为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等 3 大自然区。亦即为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单位

的第 1 级,其主要自然特征简述如下:

①东部季风区。为人口占全人类半数以上的亚洲季风区的一部分,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 45%,总人口的 96%。与西北干旱区的界线大致为干燥度1.2~1.5 的等值线,与青藏高寒地区则以 2500~3000 米等高线为界。主要自然特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