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 黄河干流主要测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

站名

集水面积

(万平方公里)

实测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天然年径流

量(亿立方米)

年输沙

量(亿吨)

最大年径

流量(亿立方米)

最小年径

流量(亿立方米)

最大最小径流量比

贵德

13.4

201.9

202.7

0.18

326.3

101.9

3.20

兰州

22.2

316.0

323.6

1.08

524.2

165.4

3.20

河口镇

38.6

247.6

313.0

1.42

550.0

159.8

3.40

龙门

49.8

319.3

386.2

10.8

662.0

197.0

3.40

三门峡

68.8

420.0

500.0

16.0

778.2

240.0

3.20

花园口

73.0

470.0

560.0

14.8

940.3

273.5

3.40

表 2 黄河主要支流概况

河名 发源地 河道长

流域面积

天然年径流量 年输

(公里)

(万平方公里)

(亿立方米)

(亿

白河

四川省红原县查勒肯

269.9

0.55

17.8

黑河

四川省红原与松潘两县交界的洞亚恰

455.9

0.76

18.3

大夏河

甘肃省同仁县东南达布热卡

203

0.72

11.4

0.0

洮河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倾山

673.1

2.55

53.1

0.2

湟水

青海省海晏县

373.9

3.29

5.02

0.2

祖厉河

甘肃省通渭县华家岭

224.1

1.07

1.5

0.6

清水河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六盘山东北麓

320.2

1.45

2.2

0.2

大黑河

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

235.9

1.77

4.8

0.0

窟野河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市巴定沟

241.8

0.87

7.5

1.3

无定河

陕西省定边县白于山

491.2

3.03

14.4

1.7

汾河

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

693.8

3.95

26.6

0.3

渭河

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

818.0

13.48

103.7

5.3

洛河

陕西省蓝田县华山南麓

446.9

1.89

34.7

0.1

沁河

山西省沁源县太岳山东麓

485.1

1.35

18.4

0.0

大汶河

山东省沂源县

239.0

0.91

19.0

0.

注:天然年径流量为 1956~1979 年平均值。年输沙量为各支流控制站实测资料`平均值。

亿。上游草原辽阔,是中国羊毛、皮革和其他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中、下游有广大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是中国农业发源地之一。陕、豫、鲁等省的小麦、棉花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黄河鲤鱼闻名。河口滨海浅海区出产毛虾、对虾等 20 多种水产品。

黄河流域蕴藏有煤、石油和铁、铜、铝、铅、金、银、钨、铬、镁等矿藏,目前已逐渐形成上游水电基地、中游煤炭基地、下游石油基地的能源工业的布局。是中国举足轻重的三大常规能源基地。流域亦为中国重要工业区, 重要城市有西宁、兰州、银川、包头、西安、太原、洛阳、郑州、济南等。有京广、京沪、陇海、兰新、京包、包兰、兰青、青藏、太焦、焦枝、新焦、新济、济石、同蒲、石太、宝成等铁路干线和支线。1949 年前黄河上仅有兰州、郑州、济南 3 座大桥,至 1990 年底已建成桥梁 75 座,沟通了两岸交通。

黄河干流仅部分河段通行木船和小型驳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远在 80 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新石

器时代已有定居农业。距今约 3500 年前,位于黄河流域的商王朝已成为当时世界三大文明中心之一。由夏至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历史灾害黄河的洪水灾害闻名于世。危害最烈的是在下游。黄河一年中有 4 个汛期,夏季的称为“伏汛”,1933 年河南陕县水文站洪峰流量 2.2 万立方米/秒。1958 年河南花园口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达到 2.23 万立方米/秒。据历史洪水调查推算,1761 年和 1843 年,花园口和陕县站出现过 3.2 万和

3.6 万立方米/秒的洪峰;此外,还有 9~10 月的“秋汛”,3~4 月的“桃汛” 和春初的“凌汛”。

伏汛和秋汛通常合称为“伏秋大汛”。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决口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有历史

记载的 2000 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 1500 多次,重要的改道 26 次。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故道”,大体经河北,由今滏阳河道、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从公元前 602 年黄河第 1 次大改道

起,至公元 1855 年改走现行河道。

其间,1128 年以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后走现行河道以南,夺淮河入海。灾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长江下游约 25 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惨重损失,1933 年下游决口 54 处,受灾面积 1.1 万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 360 多万人。1938 年国民党政府扒开郑

州以北花园口黄河大堤,淹死 89 万人,造成著名的黄泛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沟道密度 2~7 公里/平方公里,沟壑面积占土地面积的 30~50%,有的达 60%以上。但黄河的冲刷和淤积却是华北平原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黄河流域旱灾严重。公元前 1766~公元 1944 年,有记载的旱灾即达 1070

多次。公元 1877~1879 年鲁、豫、冀、晋 4 省连续 3 年大旱,饿死 1300 多万人。1929 年黄河流域普遍大旱,灾民达 3400 万人,1942~1943 年,豫、冀、皖等省大旱,仅河南省就饿死数百万人。

治理成就远在春秋战国时代黄河两岸已修筑了堤防。两汉时代,抢险、堵口和保护堤岸的“工程”已经出现。宋代已有简单的报汛方法和防汛制度。公元 1 世纪后半期(东汉永平)的王景,16 世纪后半期(明嘉靖到万历)的潘季驯,17 世纪后半期(清康熙)的靳辅,陈璜等,对于黄河下游的修堤防汛工作,都有重大贡献。

1955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展开了大规模综合治理黄河的工作。下游修防,加高加厚大堤,堤身高普遍达 9~10 米,顶宽 7~11 米,发

现和填实堤身内部的洞穴、裂缝等各种隐患 33 万多处。引黄河水淤平潭坑、洼地,淤高背河地面,增强大堤抗洪能力。大堤上的险工坝岸全部改建为石坝。大堤植树种草,实现了绿化,防止风波和雨水对堤身的冲刷。下游河道也进行了整治,修筑了 170 多处护滩控导工程,同 130 多处险工、5000 多道

坝岸相配合,使山东省东明县高村以下 400 多公里的河道得到控制,高村以上也缩小了主溜游荡范围。还修建了三门峡、陆浑等防洪水库,开辟了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初步组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 改变了单纯依靠堤防守堤防险的局面,并组织了强大的群众防汛队伍,战胜了历年的洪水,特别是战胜了 1958 年花园口站 2.23 万立方米/秒的大洪水, 改变了黄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的险恶局面。

上中游水土流失地区广泛开展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的水土保持工作。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 万多平方公里,取得了减沙增产效果。上中游

地区建成 660 多万公顷防护林。

远在 2000 多年前黄河流域就修建了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 246 年在关中平原修建了郑国渠。汉武帝时在关中修建了白渠、灵轵渠、成国渠、 表 1 黄河干流主要测站年径流量年输沙量 - 图1渠、龙首渠等。在干流宁夏、内蒙古河套地区,支流湟水、汾河、沁河下游也很早都有相当规模的灌溉工程。但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前夕,黄河流域

全部灌溉面积仅约为 80 万公顷,水电事业几乎空白。至 80 年代末黄河干流上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三门

峡等 8 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支流上建起大中型水库 167 座,干支流水电站

总装机 350 万干瓦,1990 年发电量逾 180 亿度,相当于 1949 年全国发电量

的 3 倍多。目前在黄河上游又在兴建装机容量为 200 万千瓦的李家峡水电站。

全河灌溉面积 466 万余公顷,约为 1949 年的 6 倍。过去没有引黄灌溉工程的

黄河下游,现已建成引黄涵闸 76 座和 55 座虹吸、68 座扬水站工程。引黄灌

溉和补源面积达 200 万公顷,成为中国最大的自流灌区。在黄河流域还广泛

开展了水沙的综合利用,下游已累计放淤改造沙荒盐碱地 20 多万公顷,并为黄河流域的城市人民生活和位于下游两岸的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重点工程的工业用水提供了水源。

引黄济青工程通水,不但解决了青岛市居民的生活用水,而且使沿途高氟区 71 万人民结束了喝咸水的历史。

(王长路 童琳琅)

HuangheSanjiaozhou

黄河三角洲(HuangheSanjiaozhou) 黄河口在历次淤积延伸—摆动— 改道过程中形成的扇形地带。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向河口地区输送约 12 亿吨泥沙,大部分淤淀在三角洲上。泥沙使河口不断向海延伸、河床逐渐抬高,淤积到河道不适应泄洪要求时,河水便冲破河堤寻新径入海。历史上黄河下游曾多次摆动于海河与淮河之间,每次改道都在新河口处淤淀出三角洲。广义的黄河三角洲指河南省巩县以东、北至天津、南到废黄河口的广大黄河冲积平原;狭义的即近代三角洲,是 1855 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于山东利津入渤海后形成的扇形地带,以利津以下的宁海为顶点,东南至小清河河口,西北到徒骇河(套尔河)入海处,前缘突出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包括东营市的垦利县、河口区和东营区,及沾化、利津、广饶和牛庄等区县部分地区,面积 1.16 万余平方公里。目前黄河口继续向外

延伸,三角洲面积以年均 150 米的速度向渤海扩展,年造陆面积达 23 平方公里。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也是若干新老套叠河道发育的过程。黄河自改道以来的百余年中,因人为或自然因素的作用,决口、分汊、改道频繁(大改道已达 12 次)。每次改道、摆动,都在三角洲上留下废弃河道。三角洲地势低平,地面高程 2~10 米,中间高、两侧低,西南高、东北低,坡降 0.1~0.06

‰。三角洲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辽阔,土层深厚,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大豆、水稻;20 多万公顷草原生长多种牧草,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天然牧场; 浅海区海底平坦,黄河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盐,饵料丰富,宜于鱼、虾、蟹、蛤等生长繁殖,优质鱼有鲚、鲈、梭、黄姑等 20 余种,素称“百鱼

之乡”。三角洲蕴藏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中国第 2 大油田——胜利油

田的主要产油区。中国第 2 个石油城——东营市已于 1983 年在黄河三角洲上建立。养殖、晒盐、种粮棉、畜牛羊全面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工作已经开始。

(李树德)

HuangpuJiang

黄浦江(HuangpuJiang) 上海市境主要河流。古名东江。上源为拦路港,主源来自淀山湖,过松江后始称黄浦江。公元 3 世纪以前,黄浦江江流很短,向南于杭州湾入海。后几经改道,流向折向东北,流程随之延长,至公元 15 世纪前后渐趋稳定,方形成现今黄浦江。全长 114 公里,流经青浦、

松江、奉贤、上海、川沙 5 县及宝山区和上海市区,在市区汇合苏州河,至吴淞口入长江。因有长江和淀山湖及稠密河网调节,故水源足而水量丰,全

年水位变化较小,具航运、灌溉之利。江宽约 400 米,闵行处宽约 320 米,

至吴淞口增至 800 米。由于潮汐影响,河口段受含沙量较大的长江潮水倒灌的影响,易于淤积,致使下游近河口段稳定性较差。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经多次凹岸及航道疏浚,河道渐趋稳定。同时,因潮汐浥注,拓宽加深了黄浦江河槽,形成优良的通海内河。涨潮时河深达 9 米多,落潮时约 6 米,1~

2 万吨级轮船可直达上海港内各深水泊位,使上海港成为中国优良港口之一。

(陆心贤)

HuangqiaoZhen

黄桥镇(HuangqiaoZhen) 江苏省泰兴县属镇。1940 年著名黄桥战役纪念地。位于县境东部。人口 2.62 万。地处泰兴、如皋、泰县、靖江 4 县之

交,自古为 4 县农副产品交换中心,有“泰兴一县,抵不上黄桥一镇”之说。昔镇中多桥、多庙,有“三步一桥、五步一庙”之说。1946 年一度设黄桥市, 1949 年复称黄桥镇。东进路和十桥街交叉于镇中心,商业繁华。所产黄桥烧饼著名。1940 年新四军渡江挺进苏北,在此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当年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丁家花园已改建为黄桥战役历史陈列馆。建有“苏中第一塔”之称的新四军烈士纪念塔。

(单树模)

HuangShan

黄山(HuangShan) 中国名山,著名风景旅游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90 年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秦称黟山,唐天宝六年(747)改名黄山, 别称“黄岳”。自然风景优美,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赞。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山脉中段,面积约 1200 平方公里,其中有 154 平方公里划为风景区。黄山系江南丘陵的组成部分,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多悬崖峭壁和深谷,形成石柱、石笋等独特的黄山花岗岩峰林地貌。区内有已命名山峰 72 座,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为黄山

三大主峰。莲花峰海拔 1873 米,为安徽省最高点。黄山自然风景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峨眉之清凉,并以山石、青松、云海、温泉为“黄山四绝”;此外有 2 湖、16 泉、24 溪及岩、洞、潭、峰等胜景。全山计有风景点 400 多处,现已开放 140 余处。山上盛夏均温仅18℃左右,山下温泉水温 42℃左右,宜避暑、疗养。

黄山植物覆盖率达 56%,种类多达 1452 种,是华东植物荟萃之地,尤以产黄山松和名茶“黄山毛峰”、名药“灵芝草”驰名中外。植物垂直分布明显,大致海拔 1100 米以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100~1600 米为落叶阔叶林带;1600 米以上为山地矮林和山地草甸带。鸟类有 170 种,兽类 48 种,主要珍禽异兽有白颈长尾雉(山鸡)、猕猴(黄猴)、短尾猴(青猴)、梅花鹿、野山羊、四不象、豹、八音鸟、白鹇鸟、相思鸟等。黄山的旅游事业有很大发展。1979 年以来,每年登山游客都在 40 万人次以上,最高年份达百余万。

(朱孟春)

HuangshanShi

黄山市(Huangshanshi) 安徽省新兴旅游城市,省辖市。位于省境南部、青弋江上游。辖 3 区及歙县、休宁、黟县、祁门 4 县。面积 9807 平方公

里,人口 141.42 万;其中市区面积 2342 平方公里,人口 37.55 万。1983 年以原太平县全部、歙县黄山乡、石台县广阳乡及黄山管理局所辖范围设市。1987 年改为地级市。市境地处皖南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南部黄山山势挺拔雄伟,景色秀丽,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北部太平湖为群山所绕,正在辟为旅游区。太平湖原名陈村水库,因水库淹没区主要在原太平县境内,故改今名。湖泊面积约 88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 40 米,蓄水量达 28 亿多立方米,是安徽省最大人工湖。此外有肖黄山、六角楼(文昌阁)、文峰塔、樵山神仙洞等名胜古迹。工业有机械制造、轻纺、食品、采矿、木材加工、竹编等部门。其中竹编制品工艺精美,造型新颖,远销国内外。农业以林茶为主,尤以产“屯溪绿茶”、“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等茶闻名中外。黄山屯溪机场经改造扩建后已达国际二级标准,成为华东繁华空港之一。

(朱孟春)

HuangshiShi

黄石市(HuangshiShi) 中国著名矿冶城市,湖北省第 2 大城市,省辖市,鄂东水陆交通枢纽。位于省境东部长江南岸。辖 4 区及大冶县。面积

1850 平方公里,人口 130.61 万;其中市区面积 179 平方公里,人口 51.39 万。黄石原为大冶县临江两小镇。1890 年大冶铁矿开采后,发展为铁矿石转运港口,后又相继建成华新水泥厂,富源、富华煤矿和鄂南电厂。1948 年始设黄石镇,人口仅 3.8 万。1950 年置省辖黄石市,1959 年大冶县划入。

市境处在鄂东南丘陵北缘。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一般 300 米以上,其

中太婆尖 840 米,为全市最高峰;中部为一陷落带,海拔一般 100 米以下,

分布有三山湖、保安湖、大冶湖等;北部为岗丘,其中散布有 300 米以上的山峰。长江绕流于北部边境。境内黑色、有色、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丰富, 其中铁山铁矿和铜录山铜矿露天开采,是全国富铁、富铜矿的重要采掘基地。春秋时即已采铜冶炼。

1949 年后已建为以冶金工业为主的矿冶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纺织、机械、建材和电力。大冶铁矿为全国大矿,开发较早; 大冶钢厂是全国著名的特种钢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是采、选、炼联合企业, 粗铜产量居全国前列;华新水泥厂是全国著名大厂。黄石港是长江航线重要港口。武大铁路以此为终点,大沙线以此为起点(至向九线上的沙河街)。有多条公路与周围市县相通,并有全封闭高速公路通向武汉,是鄂东水陆交通枢纽。市内黄石港区为商业、建材工业与交通中心,石灰窑区为钢铁工业区,下陆区为有色金属工业区,铁山区为采矿中心。市辖大冶县采矿工业发达,是武汉、黄石主要矿石原料产地,以铁矿、铜矿、煤矿为主。农业主产稻、麦、玉米和苎麻,亦富水产。县府驻大冶镇人口 2.9 万,有多种工业,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的“大治兵暴”发生地。金牛、保安是著名古镇和战略要地。龙角山、金山店、灵乡和铜山口 4 镇皆为大型采矿地。

(刘盛佳)

HuangtuGaoyuan

黄土高原(HuangtuGaoyuan)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亦为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 7 省区大部或一部。位于北纬 34°~40°,东经 102

°~114°,面积约 30 万平方公里。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 1000~ 2000 米。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

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所罕见。

地质与地貌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地台的西部和祁连山地槽的东部。古地形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以后形成的。高原上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隔成 3 部分:①山西高原。吕粱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 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山岭多呈北北东走向,主峰海拔均超过2000 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主要的河谷盆地有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忻县盆地、运城盆地、榆社盆地、寿阳盆地等。②陕甘黄土高原。吕梁山和六盘山(陇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 1000~ 1300 米。地层出露完整,地貌形态多样,是中国黄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区。

③陇西高原。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 2000 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状起伏的岭谷。

高原沟间地和沟谷地貌迥然有别。沟间地地貌主要类型是塬、梁、峁, 沟谷除河流的干支河谷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

①沟间地地貌。塬是黄土堆积受流水侵蚀残留的高原面,地表平坦,坡度 1~3 度,如泾河上游的董志塬、洛河的洛川塬等。塬面被沟谷强烈侵蚀后称为破碎塬。在大的地堑断陷谷地里,断裂往往呈复式阶梯状。覆盖其上的黄土塬称为黄土台塬。黄土台塬通常保存较完整,如汾渭断陷谷地里的黄土台塬。梁在平面上呈长条形,顶部宽度不大,多数仅长几十米到数百米至数公里,面积约 2 平方公里。梁的横剖面略呈穹状,坡度多在 1~5 度,梁顶以下有明显的坡折。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平面上呈椭圆或圆形,峁坡多成凸形坡,坡度可达 20°左右,面积约 0.25 平方公里。黄土梁峁区亦称黄土丘陵沟壑区。

塬、梁、峁的形成常受黄土堆积前基岩古地形控制。塬的基底多在开阔盆地中,地势较平坦,各时代的黄土呈连续堆积,黄土厚度较大,古土壤层较平坦,因而塬面甚为平缓、梁峁地貌多分布于古盆地的边缘或隆起的高地, 受流水切割,地形起伏较大,后期覆盖黄土遭侵蚀成为丘陵地貌。

梁峁在同一地区内往往交替出现,或以梁为主,或以峁为主。两峁之间地势显著凹下的分水鞍称为墕。若两沟头相向溯源侵蚀成长脊状,称为崾崄, 崾崄也常出现于塬和梁间。

此外,尚有黄土墹。主要分布在陕北白于山和甘肃省东部的河源地区。马兰黄土充填了古河沟长条凹地,尚未被现代沟谷切开,宽几百米至数公里, 长达几公里至数十公里,成树枝状格局组合。黄土墹受现代流水侵蚀沟的破坏,谷坡两侧仍保存着局部平坦地形,则称黄土坪。

②沟谷地貌。黄土高原沟谷发育,沟道密度达 2.35~10.9 公里/平方公里,一般塬面及四周切割密度小于 3 公里/平方公里,广大丘陵沟壑区切割密度达 4~8 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最严重的黄河峡谷的河曲黄道沟一带达 10.9 公里/平方公里。黄土高原主干沟谷切割深度一般都在 200~300 米。黄土覆盖的流域面积和沟谷面积之比均已超过 25%,最严重者可达 56.7%,即被沟谷蚕蚀的面积已达黄土覆盖面积的 1/2。

沟谷地貌按其大小、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可分为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河沟等。细沟是坡面水流在片状侵蚀的基础上最先出现的一种沟形, 横断面宽约 10~15 厘米,深仅几厘米,沟形能被普通耕犁所消除。浅沟多出现在坡长较大的坡地上,随径流汇集成较大的股流,因冲刷能力增大而产生,

横断面似宽三角形,深约 0.5~1 米。坡面水流进一步汇集,流水侵蚀增大, 当沟身切入黄土达 1~2 米以上,开始形成明显沟头时,称为切沟。它具有明显的沟缘线,沟深可达 10 米以上,长达几十米。故细沟、浅沟和切沟均是发育在坡面上的侵蚀沟。冲沟多由坡面侵蚀沟发展而成。按其发展阶段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3 个阶段。河沟是大型的侵蚀沟,河床大多切穿黄土层发育在基岩上,横断面呈梯形,底宽数十米以上。沟床平缓曲折,有常流水,并发育曲流阶地。

沟谷的发育是流水下切、溯源侵蚀和谷坡块体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切加深沟谷,溯源侵蚀延伸沟长,块体运动展宽了沟谷。每当暴雨,溯源侵蚀速度加快,沟坡块体运动活跃,其主要方式有泻溜、崩塌和滑坡等。泻溜多发生在 35°~40°的坡面上,土层因受干湿、寒冷和冻融交替而松动,受重力影响顺坡下溜。崩塌是谷缘陡崖因雨水和径流沿垂直节理下渗,通过潜蚀作用,使土体失去稳定而致。滑坡是谷坡上大量土体沿一定滑动面整体滑下的现象,谷坡上造成圆弧形的陡崖和坡脚庞大杂乱的滑坡体。滑坡体积达数百万乃至成千万立方米,有时堵塞沟谷,截断水流,形成天然湖,称为“聚湫”。黄土高原沟谷重力侵蚀占一定比例,大量物质补给流水,黄土泥流非常活跃。

③黄土微地貌。黄土微地貌是地表水沿着黄土中的裂隙下渗,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的结果,破坏了黄土结构,形成洞穴,并引起地面沉陷,造成黄土特有的潜蚀地貌。常见者有黄土碟、陷穴、黄土桥和黄土柱等。黄土碟分布在平缓地面,形似碟状凹地,一般深 2~3 米,直径 10~20 米,深与直径之比约 1∶10。由于地表水下渗,溶解了黄土中可溶矿物,并把粘土微粒带到土层下部,破坏了土层结构,在重力作用下,土层围绕中心缓慢下沉压实。陷穴是一种较深的圆形或椭圆形洼地,当地表水汇集到节理裂隙中,由潜蚀作用形成洞穴,称陷穴,按其形态可分为竖井状、漏斗状和串珠状。黄土桥是溶蚀和侵蚀形成的地下洞穴受重力作用发生崩塌,残留的洞顶形如拱桥, 故称之。黄土柱是地表水沿着黄土垂直节理溶蚀和侵蚀,残留柱状或塔状的黄土土体,一般高数米或十余米。

气候与水文黄土高原属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雨量稀少,变率大;日光充足,日照时数多,热量条件较优越。高原从西北向东南,年均温变化在 8~14℃,全区日均温 10℃ 以上活动积温为 2000~3000℃,无霜期 120~200 天。气温日较差平均在 10~ 16℃。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东南多于西北。年降水量 200~700 毫米,其中 65%以上集中于 7、8、9 三月。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和冰雹,往往一次暴雨即占全年降水量的 30%甚至更多,最大降雨强度每分钟可达 2.4 毫米,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区域水系以黄河为骨干,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较多,约有 200 条,较大的有洮河、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渭河、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丰,不包括黄河干流,年径流总量 185 亿立方米。大多数河流汛期受暴雨影响,洪峰急涨猛落,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 70%以上。含沙量很高,往往一次洪水含沙量占全年 70~80%以上。高原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贫乏,埋藏很深,多在 50~ 60 米以下,有的达 100~200 米。

土壤与植被高原土层富含碳酸钙和磷、钾、硼、锰等元素,土壤反应多

偏碱性,腐殖质和氮素养分贫乏。主要土类有褐色土、灰褐土、栗钙土、灰钙土和漠钙土。水土流失严重,熟化土壤不断流失,生土裸露,肥力瘠薄。黄土高原因长期滥垦滥伐,土地利用不合理,自然植被残留较少,分布

零散。目前森林覆盖率仅 5%。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森林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子午岭、黄龙山、六盘山等地,为落叶阔叶林及少量针阔混交林。沟谷和荒坡上,草本植物多旱生种类,如白草、委陵菜、狼尾草、碱草、甘草、酸枣、荆条、沙柳、柠条、沙草、沙蒿、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等。高原农业垦殖条件最好的地区,如关中盆地、晋中、晋南盆地等,是中国著名的小麦和棉花产地。陕北、甘肃和晋西北条件差,一般仅能种植耐干寒的莜麦、荞麦、糜子、胡麻、薯类等。

水土流失及其改造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 27 万平方公里,其中最

严重流失面积有 11 万平方公里。高原大部分侵蚀模数在 4000 吨/平方公里,

窟野河神木至温家川区间达 3.57 万吨/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冲走耕地的熟化土层,降低蓄水保墒能力,作物生长不良,产量低而不稳。大量泥沙下泄, 造成渠道、水库淤积和河流淤塞,增大了流域开发治理的困难。陕县三门峡站每年下泄泥沙约 16 亿吨,年最大输沙量 39.1 亿吨(1933),90%来自黄

土高原。水流平均含沙量 37.6 千克/立方米,最大达 666 千克/立方米(1971

年 7 月 27 日),黄甫川曾出现过 1570 千克/立方米的高含沙水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开展了群众性的水土保持工作,设立了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总结历代劳动人民水土保持的经验,根据土壤侵蚀特点和沟道的输沙特性,创造出许多有效的办法。水土保持的方针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具体措施有:①植树造林和种草。在牧荒地、陡坡和退耕的农耕地以及部分支沟里,种植洋槐、柠条等乔灌木,苜蓿和草木樨为主的草类,增加植被,固结土壤,减弱暴雨冲刷,并能提供饲料、燃料和绿肥。②水平梯田。将部分小于 25 度斜坡的沟间地和沟谷的坡地修成水平的台

阶式田块,以便保水、保土和保肥。如韭园沟 1964 年 7 月 5 日一次降雨 129.1 毫米,水平梯田的冲刷量较邻近坡地减少 98%。③淤地坝。在干沟和支沟修筑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土坝,形成坝系,拦蓄径流和泥沙,使荒沟变良田。因沟道的侵蚀基面抬高,从而减少和制止沟谷两侧陡坡悬崖的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据韭园沟 18 年的观测,沟道出口的年输沙量比治理前平均减少 55%, 其中坡面治理减少 9%,317 座淤地坝减少 46%。④引洪淤灌。利用小流量高含沙的特性,修建引洪渠道,将坡面和沟道的洪水和泥沙输送到地形平坦的河滩地和阶地上淤积,既减少输入河流的沙量,又可利用泥沙改良土壤, 发展农业生产。

到 1990 年底,黄土高原上已建立起 8 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总面积占高原耕种面积的 1/4,但粮食产量却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 60%。(参见彩图插页第 30 页)

(李昭淑)

HuangyanShi

黄岩市(HuangyanShi) 浙江省台州地区辖市。黄岩蜜橘产地,有“橘乡”之称。位于省境东南沿海,椒江支流永宁江流贯。面积 1262 平方公里, 人口 92.36 万。唐置永宁县,后改名黄岩县。1988 年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1989 年撤县设市。市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括苍山系,中、东部系温

(岭)黄(岩)平原的组成部分,具水乡特色,是水稻和柑橘的主产区。永宁江上游建有大型长潭水库,灌溉黄岩、温岭、临海 3 县市农田。黄岩蜜橘以皮薄核小、色浓味甜而驰名中外,产量为全省之冠,是全国重点产区之一, 黄岩种橘历史悠久,原集中在永宁江(又名澄江)两岸,1955 年起,开始向山坡和海涂发展。枇杷种植面积多达 2000 公顷。工业以罐头和冷冻食品较发达,近年来精细化工发展很快。传统手工艺品有翻簧、竹雕、麻帽、绣衣等。沿海有渔业。市内有浙江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古迹有灵石寺塔、沙埠青瓷窑址等。1990 年 10 月已开通至广州的民航线。路桥镇在市境东南 17 公里, 是全市最大轻工和手工业集镇,亦为商业和交通中心。

(俞康宰)

HuangShui

湟水(HuangShui) 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包呼图山,流经青海省大通—达坂山与拉脊山之间的纵谷,为羽状水系。至湟源县纳发源于日月山之药水河;至湟中县又纳水峡河;至西宁市,南川河与北川河、沙塘川(沙棠川)分别自南北流入;此下经平安、互助、乐都、民和,汇入的众水更多,以在享堂流入之大通河为最大。至甘肃省兰州市与永靖县间流入黄河八盘峡水库。湟水全长 373.9 公里,流域面积 3.29 万平方

公里,年径流量 46.5 亿立方米。富水力资源和灌溉之利。沿河为青海省的主要农业区。

(魏晋贤)

HuangzhongXian

湟中县(HuangzhongXian) 青海省海东地区辖县,湟水流域粮、油主产区和主要农业县之一。位于湟水中游。县府驻鲁沙尔镇,建有著名的塔尔寺,以藏传佛教圣地著称。县境南倚拉脊山,北为湟水干流所经之黄土区。面积 2250 平方公里,人口 40.47 万,以汉族居多,回、藏族次之。湟中古为羌人游牧之地,汉武帝时设临羌县,宋设倚郭县伏羌堡。1944 年始由西宁县析置。县境由河谷盆地、丘陵、中山和高山组成,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暖半湿润气候,年均温 2.8℃,年降水量 528 毫米,为青海东部农业区降水较丰、受干旱威胁较轻的县。唯水土流失约占总面积的 69%,是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属全国 128 个水土保持重点县之一。耕地面积达 6.6 万公顷, 垦殖指数约为 29.3%,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盛产春小麦、青稞、豆类、油菜籽和蔬菜等;有林地 3 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11.3%。草山 7.8 万公顷, 畜牧业以绵、山羊和黄牛、马、驴等为主。工业有制革、农机制造和修理, 五金制品、水泥及水泥制品、粮食加工、食品、地毯和民用电器等。青藏铁路穿过县境,所有乡、镇和 95%的村通了汽车,交通便利。

(魏晋贤 马鸿良)

HuitongXian

会同县(HuitongXian) 湖南省怀化地区辖县。中国南方著名“杉都”。位于省境沅江中上游山区。面积 2280 平方公里,人口 32.36 万。县府驻林城镇。汉为镡城县地,唐为朗溪县,宋置三江县,后改名会同,以沅、渠、巫、若 4 水过境相会而得名。县境山岭起伏,平均海拔 500 米以上。全县林业用地约占总面积的 68.4%,林木蓄积量 653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62%,居全省前列。人工杉木林则以广坪为中心,所产杉木高大、挺直、少节,质优而高产,享有“西湖木”和“广木之乡”之誉,是中国七大杉木中心产区的种

源区之一。松木、楠竹、油桐、油茶生产较多。商品材占湘西怀化地区首位。会同金矿的开采始于明洪武年间。此外蕴藏有煤。枝柳铁路过境 45 公里,辅

以公路运输。渠水、巫水过境长度分别为 91 和 83 公里,水运方便。

(邓美成)

Hui’anXian

惠安县(Hui’anXian) 福建省泉州市辖县,福建海盐主要产地和“石雕之乡”。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介于湄州湾与泉州湾之间,面积 928 平方公

里,人口 114.51 万;其中回、畲、蒙古族约万亲人,归侨和侨眷 2 万余人。县府驻螺城镇。惠安别称螺城,宋太平兴国六年(981)由晋江划东乡十六里, 设置惠安县。县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以丘陵和台地为主。长乐—南澳断裂带斜贯中部,将地形分为两部:西北部以花岗岩丘陵为主,间有少数孤立的火山岩低山,最高峰大雾山,海拔 798 米;东南部以侵蚀台地为主,其上分布有花岗岩残丘。丘陵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蛋地形,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近年经治理后,面貌改变很大。气候属南亚热带,暖热湿润。风力大,年大风日数可达 110 天。由于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加以土壤保水能力差,旱情较严重,粮食作物以甘薯为主,素有“甘薯县”之称。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渔业较发达,盛产带鱼、鳀、鳁、乌贼、鱿鱼、鳗鱼等,以养殖江瑶贝和海带著名。主要渔港崇武是全省重要渔业基地。工业各部门中,以食品工业产值最大,有制盐、榨油等。山腰盐场是全省主要盐场之一。花岗岩、辉绿岩石雕蜚声国内外。国内重要、宏伟的建筑物都有惠安石匠的精湛工艺品。惠安濒临湄州湾,东北端的肖厝港港阔水深, 系一天然良港。古迹有洛阳桥和崇武城。前者为宋蔡襄所筹建,系中国著名石桥之一;后者由花岗岩砌成,系明代抗倭所建。科山风景区为著名游览胜地。

(赵昭昞)

HuiyangXian

惠阳县(HuiyangXian) 广东省惠州市辖县,广东商品粮基地县,生猪及牛重要产区。位于省境南部沿海,濒临大亚湾,东江下游南岸。面积 2178

平方公里,人口 48.27 万。县府驻淡水镇。东晋太和元年(366),于县南部置欣乐县。陈废欣乐。刘宋时在县东南另置安怀县,隋改称归善县,为循州治。唐改称惠州,宋因之,元为惠州路治。明清时为惠州府治。1912 年改称惠阳县,1958 年析置惠州市和惠东县。县境中部为惠州盆地所据,系东江冲积平原一部分。河道纵横,地面破碎,每每积水成湖,多涝灾。西、北部多平原,南部丘陵广布,地势较高。县东南大亚湾,海岸曲折绵长,形势险要, 为军事要塞。海湾内大小岛屿罗列,有“百岛”之称。农业盛产稻、蔗、黄麻、黄豆、花生等,多生猪和牛,东江沿岸和潼湖之滨养禽业兴旺,沿海盛产鱼盐。惠阳荔枝、香蕉、沙梨等久负盛名,特产有梅菜、绿茶、盐焗鸡等。惠阳锰矿为广东较大矿藏,工业主要有制糖、陶瓷、造纸等。90 年代初以来工业发展较快,土地成片开发,城镇建设规模较大。淡水镇为惠阳县第一大镇。商业发达,尤以竹制品精巧著称,产品销至国内外。惠阳旅居国外和港澳者人数颇多,为广东侨乡。有廖仲凯、叶挺故居、陈列室和纪念碑等。

(徐俊鸣 司徒尚纪)

HuizhouShi

惠州市(HuizhouShi) 广东省辖市,东江流域工业和物资集散中心。辖 1

区及惠东、惠阳、博罗、龙门 4 县。面积 1.1158 万平方公里,人口 221.48

万;其中市区面积 419 平方公里,人口 22 万。唐为循州,宋初始称惠州,明清时为惠州府治,并以西枝江为界,分府城和县城(旧归善县治)两大部分, 1912 年改称惠阳县。因附近有飞鹅岭,故别称鹅城。1958 年设市。翌年撤销,

1964 年复设。1988 年升地级市。市境位于东江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历史上水患严重。50 年代初修筑了防洪堤。西枝江将市区分成桥东桥西两部分。前者为工业中心,后者为商业、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市内有制糖、机械、纺织、电子等工业,多种产品销往省内外。惠州扼水陆交通要冲。惠州大桥南接惠(州)深(圳)公路,北连广(州)汕(头)和广(州)梅(州)公路。广梅汕铁路的常平—惠州段已建成。惠州因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为古今军事重镇。辛亥革命时曾发生惠州起义,大革命东征时进行了惠州之役。惠州又是旅游胜地,城西有著名的西湖,古建筑颇多,还有飞鹅岭等风景点。

(徐俊鸣 司徒尚纪)

HunHe

浑河(HunHe) 辽宁省东部河流。源于清原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等市县,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纳太子河,向南流至营口市附近入辽东湾。全长 415 公里,流域面积 1.14 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 30.52 亿立方米。浑河为不对称水系,东侧支流密集,坡陡谷深,水量丰富;西侧支流很少,水量不大。

HunjiangShi

浑江市(HunjiangShi) 吉林省新兴工矿城市,省辖市,中国人参重点产区与最大的人参出口基地。位于省境东南部长白山西麓浑江上游。辖 3

区及靖宇、抚松 2 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面积 1.784 万平方公里,人口

120.95 万;其中市区面积 5730 平方公里,人口 70.48 万。浑江市原为临江县,始设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县治临江镇。1960 年改名浑江市,1985 年改为地级市。市境内老岭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分岭东、岭西两部。岭西多陡崖峭壁,岭东坡度渐缓。多千米以上高峰。森林面积达 21 万公顷,覆盖率 83.2%,居全省第 1 位。盛产松、楸、椴、杨、桦,临江、三岔子和湾沟为采伐中心,是吉林省重要木材工业基地之一。矿藏主要有煤、铁、铜、铅、锌、磷、金等。1949 年以来工矿业发展迅速。松树、湾沟、石人和砟子为重要煤产地,大栗子产铁。此外还有木材采运加工、电力、纺织、造纸等工业。浑江电厂是吉林省大型火电厂之一;临江刨花板厂为国家重点森工项目。交通有鸭大、长林 2 铁路线连结各矿镇,并通往长白山内地。公路亦发达,可通通化、长白和抚松等市县。市境有亚洲最大的人参种植园。

(王兆明)

HunchunShi

珲春市(HunchunShi) 吉林省东部对外开放与边境贸易城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市。位于图们江左岸。面积 5290 平方公里,人口 17.75 万。珲春满语为“边地”之意。清初属禁山围场。康熙五十三年(1714)设珲春协领,光绪七年(1881)升珲春副都统。1913 年改县。1988 年改为县级市。市境为半山区,北和西南多山;北部磨盘山和西南部南岗山形成天然屏障。老爷岭主峰海拔 1477 米,为全市最高山。东南临近图们江口的防川,海拔仅 5 米,是吉林省最低处,建有航运码头和边境瞭望塔。珲春东邻俄罗斯,南接朝鲜,市境与俄罗斯边界长 232 公里,已开放长岭子口岸;与朝鲜边界长13.95

公里,已开放沙砣子口岸。市境临近日本海,气候受海洋影响较深,夏季多东南风。森林面积 33 万公顷。木材蓄积量 3600 万立方米,为吉林省重要木材产区之一。矿产以煤、金为丰富,有著名的珲春煤矿和砂金矿。土特产有人参、鹿茸、虎骨及蕨菜、薇菜等。黑木耳产量居全省前列,也是延边黄牛主要产地。公路交通发达,已建成 18 条公路运输线。古迹有八连城古城,是唐代渤海东京龙原府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