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区、区名称东部季风区
Ⅰ 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1 大兴安岭针叶林区
-
东北山区针阔叶混交林区
-
东北平原森林草原区 Ⅱ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4
辽东、山东半岛落叶阔叶林区
-
华北平原落叶阔叶林区
-
晋冀山地落叶阔时林森林草原区
-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干草原区Ⅲ 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
-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谷地混交林区
-
北亚热带秦岭、大巴山混交林区
-
中亚热带浙闽沿海山地常绿阔叶林区
-
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
-
中亚热带四川盆地常绿阔叶林区
-
中亚热带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区
-
中亚热带云南高原常绿阔叶林区
-
中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
-
南亚热带、热带台湾岛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区Ⅳ 华南湿润热带地区
-
海南季风林区
-
滇西南季风林区
-
南海诸岛季风林、雨林区西北干旱区Ⅴ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
-
西辽河流域干草原区
-
内蒙古高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区
-
鄂尔多斯高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区/ Ⅵ 西北温带暖温带荒漠地区
-
阿拉善高原温带荒漠区
-
准噶尔盆地温带荒漠区
-
阿尔泰山地草原针叶林区
-
天山山地针叶林区
-
塔里木盆地暖温带荒漠区青藏高寒区Ⅶ 青藏高原地区
-
喜马拉雅山南翼热带、亚热带山地森林区
-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区
-
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区
-
青藏高原中部高寒草原、山地草原区
-
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北翼荒漠区
-
阿里—昆仑山地高山荒漠、荒漠草原区
第一,湿润的季风气候占统治地位,干燥度大部分在 1.0 以下(一部分为 1.0~1.5),全年风向和降水均按季节有明显变化和更替,夏季海洋季风影响甚为显著。
第二,新构造运动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过 2000 米以上的山岭不
多,没有现代冰川,绝大部分地面海拔 1000 米以下。在钦州—郑州—北京—
鸥浦一线以东,是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的地域,大部分地面在 500 米以下, 并有广阔的冲积平原。
第三,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常态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溶蚀等作用,地表水资源丰富,补给以雨水为主,潜水也有相当数量。
第四,天然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由于第四纪冰期没有强盛而广大的冰川作用,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受害轻微,因而生物种类繁多,分布混杂,土壤与其他地面疏松物质也未为冰川破坏。
第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切,可耕地几已全部辟为农田(黑龙江省等少数地方例外),天然森林也已大部不复存在。不论在过去、现在或将来,该区均为中国主要农耕地区。
第六,内部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温度条件,但在华北和东北,湿润程度随离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亦为重要分异因素之一。
② 西北干旱区。为横跨欧亚大陆中心的广大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30%,总人口的 3%。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即为上述干燥度 1.2~1.5 等值线,与青藏高寒地区则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一系列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为界。主要自然特征为:
第一,深处内陆而四周为山岭所环绕,夏季海洋季风影响甚微,以半干旱(干燥度 1.5~2.0)和干旱(干燥度大于 2.0)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 400
(半干旱)~200(干旱)毫米以下,常常连续半年乃至一年以上涓滴不雨。第二,最近地质时期曾有显著的差别上升,大部分地域上升幅度不很大,
形成海拔 1000 米上下的高原和内陆盆地;一部分地域则大幅度上升,形成横
亘高原之中或环绕高原和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天山海拔 3500 米以上,阿尔
泰山在 3000 米以上)。高原和内陆盆地中也有一些较低部分,吐鲁番盆地中心艾丁湖湖面海拔仅-155 米,是全国陆地最低处。
第三,地貌外营力主要为微弱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沙漠和戈壁广布。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平地产生的地表径流几全属源自暴雨的暂时性水流。湖泊较多为咸水。山地径流是本大区主要水资源,补给来源为雨水及冰雪融水。
第四,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已逐渐形成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现有植物大都为周围山地植物逐渐干旱化的结果。植、动物种类远较东部季风区为少。
第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切,但于有水灌溉处,形成许多肥沃而人口稠聚的绿洲。干草原古来即为丰盛的牧场,近 200 年来,又在其东南边缘发展了广阔的半农半牧地带。
第六,内部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干燥度,可分为半干旱和干旱;次为温带及暖温带。
③青藏高寒区。为世界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形成最新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25%,总人口的 0.8%。主要自然特征为:
第一,全区大幅度的近代上升,部分地区并有差别上升,形成了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的高原及多座海拔 7000 米乃至 8000 米以上的极高山错综分布,垂直分布现象非常显著。
第二,由于海拔很高而使空气稀薄,温度低下,冻土广布,风力强大, 太阳辐射强烈。
第三,地貌外营力主要为较强烈的物理风化和物质移动及冰川和流水的搬运与堆积,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古冰川作用广布。大部分地方属内陆流域, 有许多内陆湖泊。
第四,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草甸和灌丛,而森林较少。土壤的母质粗瘠,加以年龄不长(第四纪冰川退却以后才开始), 成土作用缓慢,土壤剖面一般发育很差,土层很薄。
第五,不利自然条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限制都较大,人口密度很低, 人类活动的影响较西北干旱区微弱。
第六,内部地域差异主要为垂直分布现象,其次为从东南向西北的水分条件变化(从湿润半湿润到半干旱和干旱)。(参见彩图插页第 7 页)
7 个自然地区 基于上述 3 大区,全国可以划分为 7 个自然地区。自然地区系指温度条件和水分条件的组合大致相同,并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反映有一定共同性的广大地域。在具体划分上,按照温度和水分的组合情况及 3 大区各自的主导地域分异因素作为划分指标。在命名上,暂采用三名法,即地理位置、水分情况和温度带相并列。
① 东部季风区。主导分异因素是纬度位置和温度带,从北而南可划分为4 个自然地区,即:a.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寒温带由于面积很小, 暂包括在内);b.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与上述温带地区以活动积温(10℃以上活动积温)3200℃等温线为界;c.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 与上述暖温带地区以活动积温 4500℃或平均 1 月温度 0℃等温线(大致相当于秦岭—淮河线)为界;d.华南湿润热带地区(包括亦道带),与上述亚热带地区大致以活动积温 7500℃或 1 月均温 16℃等温线为界。
② 西北干旱区。其主导分异因素为距海远近及由此而产生的水分、植被差异。由东而西,基本上可分为 2 个自然地区,即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暖温带荒漠地区。两者大致以贺兰山—六盘山线为界。
③ 青藏高寒区。其主导分异因素为地势及由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