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猜谜

灯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列

国纷争,一些游说文人为劝说君王,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是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这种古代隐语就是猜谜的萌芽。到了汉代,猜谜活动开始兴起,东汉文学家蔡邕,巧妙地在曹娥碑后题八个字:“黄绢幼妇, 外孙齑臼”,时人都不解其意。有一次,曹操带一班人到这里。大家都猜不破此谜,只有杨修猜出这个谜底:“绝妙好辞。”原来,“黄绢”隐“色丝”

(绝)、“幼妇”隐“少女”(妙)、“外孙”隐“女子”(好)、“齑臼” 隐“受辛”(辞),这则谜离奇曲折,两千年一盛传不衰。

猜谜怎么演变成要谜呢,这里面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有个财主姓胡, 绰号“笑面虎”。有一个春节前夕,他家来了两个要借银的客人,笑面虎乐意把银借给一个穿着华丽的秀才,却把穿着破烂的王少拒之门外。王少心生一计,就在元宵节晚提一盏特大花灯到笑面虎门前。笑面虎出来看灯,只见灯上题四句诗,他不认得字,忙叫人念给他听: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怒骂起来:“好小子,你敢骂老爷!”王少乐呵呵说:“你多心了,这四句诗是个谜语,谜底是针。”笑面虎只好灰溜溜离开。这件事在民间流传开了,第二年元宵,家家都把谜语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这就形成元宵猜灯谜的风俗。

据史籍记载,将各种谜语贴在灯上,供人赏灯猜谜,是始于宋代。《武林旧事》载:“有以绢灯剪写诗句,时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戏弄行人。”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到了当代, 灯谜越来越雅致多样,还有棋谜、音像谜、哑谜等新形式兴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