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狮子舞

狮子舞,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之一。每逢佳节盛会,舞狮子与跑龙灯、走旱船一样,是民间文娱活动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

狮子原产西域一带,东汉时流入中原。《穆天子传》等我国古书上把狮子称为“狻猊”,古人认为它食虎豹,因而把它当作“兽中之王。”后来, 逐渐演变成“威武”“祥瑞”的象征,广泛出现于舞蹈、雕塑、绘画以及文学作品、姿态,逐渐凝结成一种舞蹈形式。

唐以前的民间狮子舞,规模较小,表演动作也较简单。最初是由一人扮狮子,并且常常与宗教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表演的需要,而是用来吸引观众,以达到宗教活动的目的。北魏《洛阳伽蓝记》一书就曾记述过这种狮子舞的场面:长秩寺前举行法会,抬佛像出行,前面有耍狮子戏作引导,并与吞刀吐火,爬竿走绳等幻术杂技同演,观者如堵,热闹异常。

到了唐代,狮子舞的表演有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表演艺术,并被编入国家大型乐舞——九、十伎之一的“西凉乐”及“太平乐”。

《旧唐书》记载着的五方狮子舞的演出阵容,达一百三四十人之多,还有歌队唱和。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曾详为介绍: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头狮子有 12 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大诗人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对狮子舞也作了详尽的描述,他咏道: “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铃;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唐以后,民间狮子舞愈趋兴盛,规模更大,演出内容更加丰富。在演出阵容上,不但有了大狮、群狮子和狮子郎的表演,而且增添了小狮(即由小孩子扮演的狮子)的表演。从宋代的《百子嬉春图》、明代的《南都繁会图卷》、清代的《北京走会图》等形象资料,不仅可以看出“狮子”的腾跃翻

滚等动势已与今天演出的狮子舞相近似,而且反映出狮子舞已成为流行于民间集会、节日和喜庆场面中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了。

狮舞按色彩分,一般分为舞红狮和绿狮两种,这是以狮头的毛色作为区别。按形体分,可分为舞大狮和小狮之分。“大狮子”亦称“太狮”,由两人合作组成,直立者戴面具构成前肢;后者抱前者之腰躬身构成狮子的身子和后肢。而由一人扮成独身狮者称“小狮子”,或“少狮”。特别是髫龄儿童,装扮小狮子。往返跳跃,尤有情趣。狮子前需有一人扮成武士或侠女, 即“狮子郎”,手持绣球引逗,狮子便随着逗引者的手势和舞姿,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翩翩起舞。“大狮子”的表演难度较大,两人必须配合默契, 才能珠联璧合,融为一体,不致脱节。眼要盯住引逗者的绣球指引,耳朵要倾听锣鼓声的疾徐高低,然后两人以“跺脚”为号,统一行动,昂首纵跳, 俯首匐伏,表演出“滚绣球”、“狮子带子”、“站梅花桩”等精采动人的高难度技艺。无论何种狮舞,都要求舞出狮子的跳、奔、腾、缩等动作,参加者要擅长拳、棍等武术技艺,才能动静得法。

现代的民间狮子舞是在传统狮子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狮子舞一般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主要表现狮子温柔、驯顺的神态及心理活动,轻巧自如,悠然自得,令人陶醉。“武狮”则表现其勇猛、威武的性格,有跳跃、腾转、跌扑、登高、争球、滚球等动作,奇特惊险,场面激烈,令人叹服。无论是“文狮”还是“武狮”,舞蹈程序和动作都已基本上定型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狮子舞成熟的一个标志。现代的“狮子郎”也不光是起引导、挑逗狮子表演的作用,在逗引的同时,还配以精采、独立的武术动作,加强了传统狮子舞中人的因素,可谓锦上添花了。

作为一种舞蹈,整个演出过程配有一定的音乐。唐代的宫廷狮子舞配以

《太平乐》,而民间狮子舞究竟以何种音响为配,已不可考。现代民间狮子舞则主要以大锣、铜钹、台鼓等打击乐器来伴奏。热烈、精绝的舞蹈动作, 配上雄浑、激昂的音响,其声势是十分夺人的。狮子舞演出如同真狮子表演一样引人入胜。

狮子舞在我国流传又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流行地区极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农村逢年过节,每每有“社火”队走村串户地演出。但不论是演大戏还是演小戏,演现代戏还是演历史戏,狮子舞总是少不了的。

舞狮子不仅是年节和其他喜庆日子的民间文体活动,也是我国杂技团的优秀传统节目。“五方狮子舞”是规模最大的狮子舞,五方指东、西、南、北、中,全靠“狮子郎”指挥,狮子舞伴奏的乐队多达 140 余人。近年,在

巴黎举行的有 24 个国家参加的“世界明星杂技节”时,我国的狮子舞荣获了表演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