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上穷竟画些什么

大型电视系列剧《清明上河图》即将搬上屏幕。《清明上河图》原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字正道,山东诸城人)的传世之作,名闻中外。这幅画系绢本,着色清淡。画幅宽 24.8 厘米,横长 528.7 厘米,是我国绘画艺术史上罕见的风俗长卷。被历代誉为“国宝”。

《清明上河图》画幅浩大,艺术精湛。作者对当时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的风土民情非常熟悉。他选择了汴京几处典型景物,如繁忙的汴河漕运、上虹桥的行人、东角子门内林立的店铺等,连缀起来,描绘出京城京郊三教九流、各个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真实反映出当年这个古都城的繁盛和壮丽风光。

展开画卷,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疏林薄雾,几家农舍虚掩柴扉。接着进入动景。一队驮炭毛驴行进在土路上。绿柳丛中,一乘轿子徐徐而来,轿顶

饰有“杨柳杂花”,轿子前后有随从数人,显示出乘人的官绅身份。及后, 画家着墨渲梁:店家林立,摊贩栉比,百业兴旺;虹桥桥头可见棚子摆桌, 算命先生招揽行人,背景又见茶楼酒肆,给人以不尽的联想。据专门研究者统计,全画有形人物有 587 人。动物 13 种、植物 9 种。人物中有官绅、贵妇、文人墨客、奴仆、小贩、酒堂伙计、作坊工人、说书艺人、算命先生、江湖患医、坐堂郎中、理发师、船工、车夫、轿夫、军卒、孩童、行脚僧和乞丐等等。人物大的不足 3 厘米,小者如豆粒,但仔细品察,个个形神兼备,极尽动态情趣。

《清明上河图》卷已存世 800 多年,装裱艺术之精巧,亦为这幅珍品的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