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桑漫话
北魏时代,出了一个大农学家名叫贾思勰,他把古代北方的农业技术作了大总结,写了一部巨著名叫《齐民要术》,这可说是距今 1400 多年前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有关嫁接方法,已由同一作物的嫁接发展到不同树木的嫁接,由单纯的结大的果实发展到以嫁接方法提早结实,以及利用嫁接手段改良品种,从而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也显示了一定成就。不过,在《齐民要术》时代,桑树尚未实行嫁接措施,那时繁殖桑苗还是用压条和桑种子播种。《齐民要术》卷五第 45“种桑柘”这样写道:
“桑椹熟时,收黑鲁桑(黄鲁椹不耐久。谚曰:鲁桑百,丰绵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即日以水淘取子,晒燥。仍畦种。⋯明年正月,移而栽之。⋯⋯(大都种椹长迟,不如压枝之速。无栽者,乃种椹也)。”
可见在北魏时代北方地区农家对鲁桑的高产优良的性能是推崇备至的, 所谓“鲁桑树一百,多绵又多帛”,形容鲁桑产量高,叶质好。无疑鲁桑也必定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桑种。
《齐民要术》还指出,桑苗繁殖用桑种子播种生长时间长,不如压条来得快,所谓:“种椹长迟,不如压枝之速,无栽者,乃种椹也。”所以只是在没有压条可用时,才种桑椹。显然北魏时代的桑树繁殖,比之西汉时代只知种椹又前进了一大步。同时也清楚地告诉我们古代沿传下来的果树嫁接技术还没有移用到桑树苗木繁殖方面来。
北魏以后,历隋、唐诸代,桑树的繁殖法还一直停留在种子繁殖和压条繁殖阶段。
我国接木技术移用到桑树嫁接方面来,是在两宋期间开始的,更确切一点说是在北宋。北宋末年温革著的《分门琐碎录》“种桑法”记载说:
“浙间植桑,斩其桑而栽之,却以螺壳复其顶,恐梅雨侵损其皮也。二年即盛。”
南宋吴怿撰《种艺必用》中也有上述类似记载,书中还明确指出: “叒上接桑,其叶肥大。桑上接梨,脆美而甘。⋯⋯”
叒与桑同为桑科,用它为砧木接上桑枝的种间杂交来培养新的桑树品种也有了很成熟的经验;用优良桑的枝条嫁品质也早已流行。因此,可以断接在实生桑上用以改良桑树嫁接繁殖,起自北宋,流行于南语,我国接木技术移用桑苗宋。
两宋时代是我们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是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其南移的时代。宋代统治当局诏令纷下,对江南经济开发不遗余力,蚕桑生产同样受到十分注目。宋太祖赵匡胤曾下诏:“有能广植桑辟荒田者,止输旧租, 民伐桑为薪者罪之,剥桑者分首从定罪。”北宋熙宁元年诏:“农桑为衣食之本,民种桑柘,毋得增赋。”破坏桑树竟由皇帝下命令来定罪,可见统治者们搜刮丝绸之心何等急切!嫁接技术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主产技术,这种新的技术首先被社会安定、生产较先进的杭嘉湖地区所接受应用。
一家一户栽植桑树大都是零星分散的,北方自古沿传的栽植形式是高干乔木。据《齐民要术》中记:“率十步为一株”,按这样的稀植法,一亩田只有 60 余株,完全可以粮桑间作。500 年后的宋代这种粮桑间作形式基本上无多大改变(就是直到现代,山东临朐县不少地方还保留着古代沿传的粮桑间作田块)。由于这种高干乔木生存年代很长,因此实际需要添补苗木的为数是很少的,自古以来祖祖辈辈沿传下来的撒子种桑和压条分根茎的老办
法,对于解决为数甚微的新栽被缺已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然而在当时的杭嘉湖地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无论从社会原因和生产技术本身都相应地有了改变。那就是一方面出于宋代统治者贪婪享受的急切需要,所谓“衣被之资悉赖东南”,刺激了杭嘉湖部分地区蚕桑生产迅速上升;与此同时,要多养蚕, 原有的高干乔木已不能适应,不得不从栽植形式和剪定方法上来下功夫,栽植密度相应增加,乔木改成高、中干,并且进行拦头剪(夏伐)定型。南宋文献上记有一种“拳桑”,蚕家们误认为是一种桑种,其实任何桑品种都可作“拳桑”,拳式养成对条、叶增产有显著效果,这就是改变剪定方法的明显一例。由于栽植形式的改变,也就从粮桑间作形式很快地过渡到了以桑为主的专用桑园。尽管直到两宋,北方实际用于生产的桑树嫁接需要量不多, 但由于桑树嫁接是承继北方果树嫁接的经验而来,所以两宋期间北方桑树嫁接还一直处在技术成熟的领先地位。这点可以从灭宋以前就着手编辑的《农桑辑要》中得到证明。《辑要》在“接废树”一节中一开头就指出,接法可传者有四:一、插接:二、劈接;三、靥接;四、搭接。比《农桑辑要》稍晚出的《王桢农书》除上四法又增添“身接”、“皮接”二法。从《辑要》一开头“接法可传者”一句来体察,这种成熟的老树更新的嫁接技术看来历史已相当久了。虽说唐末五代《四时纂要》中还没有作这方面的记载,实际上也许比这种老树更新的嫁接已在应用,因为《纂要》辑述的是桑的繁殖法, 包括了老树更新的内容。在桑树栽培中,埋条、压条仍然是蚕区农家苗木繁殖的中应用相当普遍的方法。嫁接繁殖成为桑树苗木繁殖主要途径是近百年间的事。
“袋接法”这一名称是近代蚕业书刊上的技术名词。在晚清文献中,把早期的“袋接”直称“接桑”或称为“平头接”。杭嘉湖地区农民则称之为“开口接”。“袋接”形成以后,群众有其固有的惯用的形象化俗称,把它称之为“奶接”或“捏皮接”。
袋接技术,从清代后期刊刻的几部有关文献中表明,清乾隆年间桑苗繁殖还处在“可压可接”的阶段,到了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杭嘉湖地区一方面大力宣传桑树嫁接的好处,另一方面搜集民间行之有效的嫁接方法加以总结推广。这正如道光年间刊刻的《西吴蚕略》一书中所记:“家桑少椹叶圆厚而多津,古所谓鲁桑也。⋯⋯野桑若任其长,肥者成望海桑,瘠者成鸡脚桑,蚕家贱之。故莫不用接。”怎样的接法?清咸丰年间(1851~1861 年) 成书的《广蚕桑说》中推荐的就是“平头接”。这个接法可说已到了袋接的前阶段,与后来的袋接还有所差别的地方,一是砧木还是齐地平剪的,故称为“平头接”;二是插口还要划破,故农家也有称之为“开口接”的。因为是开口接,所以还必须“用桑皮绕紧”。虽说切口还要用紧缚、泥封手续, 但比之以往的搭接已简便易行得多了。同时也具备了适用于大量苗木繁殖所需的一些前提条件,因此,“平头接”在生产发展的推动下,成了近代“袋接法”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要大量生产桑苗,就必须讲究繁殖方法。广大苗农在实践中体会到“平头接”要划破桑皮再插接穗,接后要结扎,工效低、速度慢。能不能不要开口,也不用结扎同样能成活呢?实践的回答:能。于是便从砧木齐土平头剪断改成砧木斜剪成马耳形,把划开桑皮改为捏开皮层插入接穗,不用结扎, 接后壅土。
桑苗袋接法就这样在“平头接”的基础上形成了。
是谁做了这样大胆的革新创造?从现有文献看,是 19 世纪末叶的事。至于是哪一位实践家的创造,已无从查考。
在我国蚕桑生产中,桑树“袋接”的应用,是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直到现代,“袋接”仍是我国桑树苗木繁殖中主要方法之一。它一直受到世界各蚕业国家的称道。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生产技术总是不停顿地向前的。精耕细作,体现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桑树嫁接技术的历史演变,也正是沿着这条主线向前发展的。在现代蚕桑生产中,也仍然在继承和发扬“精耕细作”这一优良传统。60 年代以来,袋接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由原来的就地(苗地)袋接,改进为室内苗根袋接和带根接,接着又从这一基础上发展成砧木苗干袋接——一亩多用;近年来江苏淮阴地区群众为避免数量大、接苗期时间紧、劳力集中等方面引起的矛盾,巧妙地把原来必须在早春进行的嫁接移到了冬季进行,嫁接后假植在湿沙中, 在合适的温湿度保护下让接穗愈合妥为存放,等春季栽植。
有关科学工作者告诉我们,不久的将来,袋接法将被更简便易行的扦插繁殖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