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姑娘和浣纱女

周朝建立以后,一方面继承了殷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同时也把他们在岐山脚下周原地方世代形成的较先进的农业技术带进了中原。当时, 农作物的品种比商代有了显著的增加;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蚕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诗经》的时代大体上来说上限是在西周初,下限在距今 2500 年前的春秋战国之交。由于“诗”的题材中,往往以蚕桑生产活动为内容,因此给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不少有关周代养蚕生产的现状。在《诗经》“风”、“雅”、“颂”各篇章中,几乎都有有关蚕事活动的记述。

《诗经》中描述西周初期有关蚕桑生产活动的,是《豳风·七月》(豳读若兵)篇。这是反映西周初年人追忆周先公居豳地时的一首农事诗。动人的诗篇记述了农家一年到头辛勤的劳动经过,其中有关蚕桑的几个段落,对当时的蚕桑生产活动作了生动的描述。诗人写道:“⋯⋯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这些诗句的大意是:在那春光明媚的二月艳阳天,树梢上黄莺儿叫声悦耳好听;一群养蚕的姑娘们,背着采桑筐,沿着桑树的行间的小道慢慢走来了,她们在仔细地选摘喂养小蚕的嫩叶。“蚕月条桑,取彼斧叒,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这是说,在养蚕的日子里, 随着蚕儿的长大,就要喂条桑了;这样的枝条,就得用方孔的斧连枝带叶地去砍下来;先剁那些长得太长的高扬的枝条,然后用绳系好枝干拉着采那些细弱桑枝。接着诗人深有感触地提醒人们:“七月鸣采桑姑娘和浣纱女 - 图1,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诗意是,当伯劳鸟的歌声送走五月,一到六月就要忙于缫丝织绸了。不仅要缫好织好,而且要染成黑色的,也可以染成鲜艳光亮的黄色,其中要数朱红色暗花纹绮最漂亮美观了。养蚕人哪有绸衣穿呀,都是为公子爷们忙呀!

《豳风·七月》是共分七章的全年农事诗,这里只将有关蚕桑的部分摘出,从这几组诗里,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事实:周先人自公刘迁居豳(即现今陕西彬县和旬邑县)到古公綝父一共十代居住在豳地,改善了农业,养蚕生产技术也已相当成熟;诗中“沿着桑间小道走来”语意表明桑树已经成片栽植,栽培的树形是高干乔木,但只可惜诗人没有写出如何栽培、怎样管理的经验(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诗歌,不是农事生产的著录)。据诗中描述的桑叶收获法,有剁有砍,道理简明,这大概就是到中古时代北方沿传的“留枝留芽”修剪技术的前身。

《史记》、《吕氏春秋》等史籍中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吴国和楚国边境两个养蚕人家的女儿,在采桑时互相责骂对方偷采了桑叶,两家家长怒而相斗,竟殃成人命,这件事引起了两国边境地方官员的交涉、动武。吴、楚原本仇恨很深,事故报到朝廷,吴国公子光便借此机会率领兵马去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居巢(今安徽巢县)和钟离(今安徽凤阳)两个城市。

另一侧故事出在《左传》。书中这样写道:吴国公子季札,到郑国去报聘,拜访了郑子产,他们一见如故,互相赠送礼品。吴季札就把吴国著名的白绸饰带送给子产;郑子产回敬季札的是郑国著名的细麻织的衣服,双方表示倾心相交。后人把朋友赠礼借喻为“缟紵之交”的典故就出在这里。

吴国是东周年间长江下游一度称霸一方的强国(公元前 518 年后),吴

国的都城吴(即现今的江苏吴县)。从以上两个故事可以概略地了解到距今2500 年前的江苏南部养蚕丝织业也已相当发达。再往南的浙江的情况怎样呢?

大家知道,历史上流传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说越王勾践在公元前 494 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处心积虑要复仇雪耻,每天睡在柴草铺上,头边挂一只苦胆,天天用舌头尖舔一下苦胆,以示不忘受夫差的凌辱。勾践重用谋臣范蠡、文种二人,在他们的进谏下积极进行了富国强兵的谋划,以便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复国雪耻消灭吴国。谋臣范、文二人,原来是楚国人,当时楚国的蚕桑是比较发达的。尤其是文种曾经做过宛令(南阳县),因此他对蚕丝生产是比较熟悉的;同时发展蚕桑生产对国家经济上的重要性也是深有体会的。文种曾向勾践献九条复国大计,第二条就是要重视发展栽桑、养蚕;勾践问范蠡如何确定国策,范也认为:“必先省赋敛,劝农桑”。勾践完全采纳了他俩的意见并带头“身自耕作,夫人自织”。有一天范蠡又向勾践献了一条妙计,这个计就是大家熟知的“美人计”。范要勾践把越国绝色的美人西施送给吴王夫差⋯⋯美人西施与我们的“蚕桑史话”有什么瓜葛呢?原来是这样:西施原籍浙江诸暨县苎罗村人,据说这位具有“沉鱼”之容的美人原是一个缫丝织绸的能手,在她还没有被勾践作为政治赌本送给吴王夫差之前,她经常把织成的细绢薄绸放在苎罗村边的“若耶溪”中去湅洗,由于当地人经常在溪中漂洗绢绸,人们又叫浣纱溪;据说溪边有一块浣纱石是西施和村里的姑娘们常漂洗绢纱的地方,后来由于西施出了名,这块浣纱石像一件古迹一样被后人传为美谈。这块浣纱石有否被保留下来?我们也似无必要去深究它了。总之,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距今 2500 多年前浙江蚕丝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且比较普遍,就连像浙东偏僻的山村也有了养蚕和丝织。

再说西部地区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也很早就有了养蚕业。传说四川养蚕业起于蚕丛氏称王时代。蚕丛氏本是蜀侯,到周代,蚕丛氏自立为王, 开始教民蚕桑。他爱穿青衣(四川人称蓝色衣服为青衣),所以又称为青衣神。后来成都西南立了蚕丛祠、青衣庙,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养蚕创始人。又据《仙传拾遗》一书中记蚕丛氏传授蚕桑时,曾铸几千头金蚕(铜蚕),每年养蚕之前把“金蚕”发给各地养蚕有成绩的农户,拿到金蚕的人, 养蚕就会丰收。这当然多少有些迷信附会的色彩,但在当时对激励蚕桑生产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又说当时人们还没有定居,是游牧式地跟随蚕丛漂移的。蚕丛定出集市贸易的日子,从此便流传了赶“蚕市”的风俗,直到宋代还盛行这种风俗。宋诗人苏辙对他的故乡蚕市盛况,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枯桑舒芽叶渐新,新蚕可浴日清明; 前年器用随手散,今春衣着及春营。

可见每年二月十五,包括买卖蚕具等交易在内的集市贸易,直到宋代还很盛行。

蚕丛氏死后,传了三代,到了开明做蜀王时被秦国的张仪打败,从此蜀国成了秦国的属国,四川和江汉、吴越以及中原地区的交往就日益频繁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