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中取宝蚕和桑

据说河北省东光县全县有专产桑椹的所谓“椹子桑”四百多亩,年产桑椹百万余斤。东光群众中流传着古代沿传下来的这样几句民谣:

桑椹之乡话椹桑,东光自古很兴旺; 人吃桑椹甜如蜜,蚕食桑叶吐黄纱; 桑皮造纸丈官用,桑木雕弓武将拉; 综合用桑价值大,富国强兵要靠它。

桑椹,到过农村的人,对它并不陌生,如果你自小在农村长大,那么一提起吃桑椹,一定会引起你甜蜜的童年回忆:当桑椹成熟时,你的嘴边会因吃桑椹常常染成紫红色。可是生长在江南水乡的人,只能看到和吃过花生米粒般大小的桑椹,如果当你看到河北省东光县五八家、陈家房和燕台一带的大桑椹,你同样会像从来没有见过桑椹般的人那样感到目瞪口呆。因为那里的桑椹比之江南水乡常见的桑椹至少要大上三四倍。按照北方人的口气:“个头最大的有一寸多长。”而且桑椹的颜色不限于紫红色,有什么马铃椹子、江米糕椹子,小白椹子、大黑椹子,枣红椹子等多种。在桑椹成熟的季节里, 你想尝尝那些大椹子的甜味到东光去,从老远看去,不知道底细的,准把那些桑树误认为是什么果树。这些椹子树,具有短而粗壮的主干、开展的树形、茂密的枝叶,但是树上挂的并不是什么枣子或是梨,而是压枝欲折累累成串的桑果。其中大树高两丈余,主干围径粗壮达 4.5 市尺左右,树干方圆达四

丈多。据说像这样的椹子桑中,单株最高的产量曾达到过 800 多市斤!无怪乎在古籍中曾多次记述用桑椹晒干储藏渡饥荒的事迹了。北方桑椹又大又多,含糖份也多,在那兵荒马乱的年头,人民不得不用它来代替粮食解救饥困。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史事:兴平年间(公元 194~195 年),有个名叫杨沛的,在他担任新郑令的时候,他看到长期战乱,再加上不时天灾人祸, 真到了民穷财尽的时刻,杨沛是个比较有见识的官吏,他号召百姓收积桑椹, 晒干储藏,以备饥荒。事有凑巧,那年曹操带了大队人马,行军路过新郑,

缺乏军粮。杨沛便把他收贮的大批桑椹干献给曹操的部队,解救了曹军一时饥困,因而深得曹操的赏识。后来三分定局,杨沛也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和提拔。在三国时代,用桑椹解救饥困的记载,见于史籍的还不止一次。像袁绍、刘备的军队,在绝粮的时候,也都曾用桑椹代替粮食解饥。在那一段战乱连年的时期里,不用说,广大民众也是普遍把桑椹作为渡荒的依靠了。大概是“杨沛蓄椹救曹军”的这一史事影响深远的缘故吧,后来广大人民群众便把收贮桑椹备荒作为一好办法。《齐民要术》种桑柘篇中这样记道:

“今自河以北,大家收(桑椹)百石,少者数十斛⋯⋯饥馑荐臻,唯赖以全躯命,数州之内,民死而生者,乾椹之力也。”

一家收贮桑椹多至百石,别说干椹,即是鲜湿的桑椹一百石也就可观了。家家户户都这样办,可以想见,当时河北许多地方农村中桑林一定很普遍, 椹子桑也一定很多。

按照河北东光的民谣中所歌颂的那样,桑叶能养蚕故不必说。桑椹在正常年景可充水果,在饥馑年景那就把它当作解救饥荒的活命之源了。桑皮能造纸,桑木是良才,能做各种硬器具,民谣以武将做雕弓来概括,衬托出桑树的功用犹如文武全才那样受人敬仰,给人们以无穷的恩惠。总之,那里人们对蚕桑的综合利用一直是停留在直观的功用方面,围绕栽桑、养蚕生产过程,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蚕桑的综合利用,也许一直就是这样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到了近代,由于科学的昌明,蚕桑的综合利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近代蚕桑的综合利用,已越出了蚕桑生产的范围,虽说来源也还是桑、蚕、茧丝为原料,而加工利用却远远超过了蚕业范畴,它牵涉到化工、医学以及食品工业等方面的复杂的科学领域和工艺程序,经过那些不同手段的制成品,已是面目全非,不经说明已无法辨认用的是什么原料。

自古以来,桑叶只用于养蚕,到冬季落叶,枯桑叶搜集起来作为喂牲畜或搅入塘泥做肥料;夏伐枝条则不用说,大都是堆放一起进灶门当燃料,至于桑果,在北方的部分地区,还将大椹子桑当果品出售,而在长江以南除采种繁殖时搜集部分外,大部分任凭儿童采食或任其自长自落。其实桑树的一身除用桑叶养蚕这一正经用途外,其余部分若加以科学技术的加工处理,可说是浑身是宝。

枯桑叶中含有蛋白素(干酪素)43.40%,这种蛋白素的用途很广,是印染工业、塑料工业及医药上的主要原料之一,桑皮可以制人造棉及制皮浆。用桑皮制人造棉,就是经人工及化学药品处理,除去桑皮中的木质素、果胶、树脂及无机盐等杂质,提取其中的纤维素,经过梳棉就成棉花一样的人造棉。如果要将桑皮改作纸张,可制成较高级的白报纸。这一工艺流程的前半部与制人造棉相同,后段工序省掉浸酸、脱氯及软化三个过程,经打浆机打成纸浆,就可按一般造纸法制成高级的白报纸或桑皮纸。此外,桑皮的纤维经化学处理,还可以作人造丝的原料,如果把这种纤维素经 NaOH 处理成为碱纤维,再以一氯醋酸(CICH2COOH)处理,并加以稀盐酸中和,可以制成名叫羧基-甲基的纤维素,这种纤维素制品,是棉纺织方面的上等浆料。

桑果是酿造的好原料。桑果白酒就是选用质量较好的桑果压出果汁,100 斤桑果汁,放酒约 1~1.5 斤,搅拌均匀然后放入封闭的大缸中,发酵 5~6 天。发酵完毕后,取出放入“烧酒蒸馏器内蒸馏,蒸馏出来就是 50 度的桑果

白酒。如果把白酒保持一定温度,继续蒸馏,就可以得到 95 度的优质酒精。你大概没有听说过桑果可以做面包吧。是的,香甜的桑果面包是别有风

味的。如果把桑果晒干后,磨成粉末,和入面粉可以做成香甜的面包;桑果还可以做桑椹膏,是滋补身体的营养品。同时还可以制成桑椹蜜,这种蜜是一种安眠镇静剂,据说可治神经衰弱,习惯性失眠,促进消化润肠等作用。此外,桑果还可以提取果胶,是食品工业中制果冻、果酱以及软糖等不可缺少的原料。

桑叶、桑皮、桑果都有它的新用途,大概剩下的桑杆只好当柴薪了吧? 否。当柴薪那就实在太可惜了。桑杆条除掉用来代替毛竹制成轻巧的手工艺品和盛器外,更可以做高级纸浆和人造丝的原料。经研究试制利用,桑杆为原料制成的人造丝浆,质量合格,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人造丝原料。如果是这样,那末全国 700 多万亩桑田,若以亩产桑杆 500 斤计(桑皮约为 15%已除

外),每年就有近 40 亿斤桑杆,这么庞大的数字究竟可供几个化纤厂作原料? 这就要请化纤工艺方面的工程师来计算了。

蚕沙即养蚕中蚕体排泄的蚕粪,自古以来蚕粪唯一的用途只作农田肥料。蚕沙是否还有别的用途,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去多想过。其实蚕沙和枯桑叶一样含有大量蛋白素(干酪素)。不过它的制取和枯桑叶的工艺流程略有不同。蚕沙中也含有脂肪、蛋白质,还有色素无机盐以及灰分等组织成分, 特别是灰分含量较多,约有 30%~40%左右,因此蚕沙是备制活性炭的好原料!同时脂肪、蛋白质等还可以用来提取混合油,这种混合油经分析含有汽油和煤油的成分,蚕沙能炼汽油这又是多么有意义的事。组氨酸是一种贵重药品,谁都难以想象,这种贵重药品竟然可以从蚕粪中来提取。当然蚕沙还田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可是这里不叫它直接还田,因为直接还田肥效有限。若将蚕沙和以草木灰、粘土、过磷酸钙、蚌壳粉等,配料比例按 3∶3∶2∶3∶ 3,把这些原料混合均匀,就成了上好的蚕沙化学肥料。

叶酸是抗贫血及促进生长的药物,又叫维生素 B2,这种药物就可用蚕沙来提取。此外,蚕沙还可以提取植物生长素(荷尔蒙)和叶绿素。

在古代史籍中,从没有见过对蚕蛹利用的有关记述。因此,古人是怎样

处理蚕蛹的不得而知。大概不外乎喂鸡鸭或作肥料之用吧。在古代养蚕缫丝都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少量蚕蛹也只能便宜行事;而现代化的缫丝生产是在专门的缫丝工厂进行,一日出蛹千斤、万斤,这样大量的蚕蛹还像传统的老办法喂鸡、喂鸭或作家畜的辅助饲料,甚至直接沤制肥料,那就未免太可惜了。

蚕蛹主要由蛋白质、脂肪和肝脏淀粉三种主成分组成。根据分析,蛹体中含有十种以上的水溶性氮素,在干燥蛹 600 克中,可以分离出总量达 95.56 克的各种氮化物。此外,蚕蛹中还有多种含磷化合物。将蚕蛹用种种溶剂浸出其中溶解的磷酸,经定量分析,有十种左右含磷化合物,在 600 克干蛹中

总量达 8.938 克左右,其次还有 5.414 克的灰分。

蚕蛹可以提取哪些制成品呢?蚕蛹通过化工处理,大体上有这样一些产品:

通常蚕蛹可以制造蛹油。蛹油在工业上用途很广,可作为制造精炼生丝用肥皂及化妆品肥皂的原料;蛹油可以代替鱼油作为一种油鞣剂鞣制皮革, 蛹油经硫酸处理后,成为一种硫酸化油,生成的硫酸化油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此外,可以从蛹油中进一步提炼出汽油和柴油。据试验研究,从蛹油或蛹油脚中炼出汽油、柴油、煤油的混合出油率达 60%,其中汽油 7.2%,煤油 4.8

%、柴油 48%。如果操作掌握得好,其混合油的出油率可达到 75.06%。

酪氨酸是一种贵重药品。而这种贵重药物却可以从蚕蛹中提取;蚕蛹中也可以像枯桑叶一样从中提取蛋白素(即蚕蛹干酪素)。此外,从蚕蛹中还可以提取壳糖、味精、化学酱油、活性炭、维生素 B2、尿素、蛋白陈以及盐酸α—氨基葡萄糖。特别是“盐酸α—氨基葡萄糖”不同于一般葡萄糖,是一种贵重药物,据说能治癌症。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在蚕粪利用方面已大有进展,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对叶绿素的提取已建立了一整套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山东益都蚕种场已进一步从糊状叶绿素中提取成铜钠盐,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铜钠盐车间。最近, 该场还从铜钠盐废水处理中成功地提取了三十烷醇(植物生长激素),经各地科研、生产单位大田试验证实,对水稻、玉米、白菜、黄瓜及马铃薯等农作物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对蚕体增丝及桑树增产初步证实也有较明显的效果。

蚕丝自古以来就极受人们珍视。我国古代由商人贩运到罗马去的丝绸价格竟和黄金等值。蚕丝由丝胶和丝质(又称丝素)两种物质组成,这两种物质化学组成,除少量矿物质(灰分)、脂肪、蜡质物、色素等以外,主要由丝蛋白组成。这种丝蛋白,存在于于丝胶中的叫做丝胶蛋白,存在丝质中的叫做丝心蛋白。一般说,一根生丝,丝质占 70%~80%,丝胶占 20%~30

%,其他成分的量是很微小的。蚕茧缫成生丝,再制成丝织物时,大都将生丝用精炼肥皂炼过,因此丝胶、脂肪蜡质物等均被除去,仅存丝质。

丝质是一种丝心蛋白,呈一般蛋白质化学反应。丝质也是胶质物的一种, 如将丝质可溶物放到限外显微镜中去观察,丝质呈微小粒子而起勃朗氏运动、丁氏现象。但丝质粒子远较丝胶粒子为小,所以丝质极难用肉眼观察, 用近于体温的温度使丝质与胰蛋白酶作用,丝质渐起分解生成多缩氨酸及环二肽产物,又以某种细菌作用于丝质,亦可以使它分解。

丝胶为丝蛋白质的一种,存在于生丝纤维的外层,其性状颇似动物胶, 故名丝胶。丝胶是由碳(44.32%~46.29%)、氢(5.72%~6.42%)、氧

(30.25%~32.50%)、硫(0.15%及氮(16.44%~18.30%)等五种元素合成。丝胶加水分解后,所得的氨基酸主要有下列几种;乙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等等。

茧衣是蚕茧最初开始吐丝时的外层浮丝,这种丝既不能缫丝,绢纺的质地也较低,所以它的价值极低,每公担仅值数十元。但是茧衣同样是蚕吐出来的,它含的丝胶比正常的生丝含量还多,因此如果清洗掉附着在茧衣表面的一部分尘埃、蚕沙、盐类约 4.5%以外,在压力器内用加压脱胶法得出的丝胶含量可达 41%~42%之多。比通常的生丝含胶量要多 20%左右。可是以往在作绢纺原料时,必须把它全部拣掉,因此,大量的丝胶就这样当废液白白浪费掉了。缫丝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们和化学工艺专家们有感于从茧衣中固定大量丝胶是大有可为的再生产潜力。怎样使丝胶固定在纤维上面,使它不减少溶解度而达到利用丝胶的目的呢?茧丝科技工作者首先和胶体化学打上了交道,从各方面弄清了它的物理、化学反应的性能,经过一系列试验研究, 总结出甲醛(HCHO35%的水溶液)和丹宁(C14H10O9)都是能使丝胶固定的一种有机物,从而再通过一道道工艺流程,就可制成人造羊毛;用丹宁处理, 颜色极似驼毛,故称人造骆驼毛。

丝氨酸是一种贵重药品。这种丝氨酸也是圆丝氨酸的原料。医学上临床

试验证实,圆丝氨酸是一种具有广泛抗生性的新抗生素,是治疗结核病的特

效药之一。这两种药物,也都可以从茧衣废料中提取。请想,这岂不是名符其实的废物变宝,宝中取宝吗?

蚕丝生产是我国农家的传统副业,丝绸贸易也是古往今来对外贸易上一直极受世界各国人士欢迎的产品。据外贸报道,1978 年我国丝绸出口额是仅次于石油名列第二的大宗商品。在四化建设中,大力发展蚕丝生产,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有重大的意义。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直到印染等过程,是蚕丝生产中一套完整的生产环节,既不能脱节,更缺一不可。在统筹安排好发展计划的同时,如果能相应考虑到上述各个生产环节中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这对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经济效益来说,犹如“锦上添花”。

按 1978 年全国产 336 万担家蚕茧为基数,出丝率平均以 10%计算,即

十担鲜茧缫一担生丝,除去汰头、长短吐下脚,一般说一担茧可得蚕蛹 80

斤左右。这样全年可出蚕蛹 288.8 万担,以 26%的干鲜率计算,就能得到 75 万担干蛹。按照有关试验资料,蛹体中的主成分蛋白质、脂肪和少量磷化物与干蛹成 6∶1 的比例,这就是说可以获 12 万担左右的各种氮化物。这 12 万担左右的氮化物究竟能浸出多少蛹油?提炼多少汽油和柴油?又能合成多少贵重的药物原料?这就要请化工专家们和药物专家们来共同计算了。这样一大注财富吞进鸭肚子里去或甚至白白浪费掉,岂不可惜!40 多亿斤桑杆又是多么庞大的人造纤维原料!10 多亿斤的桑皮又将造多少纸张!至于枯桑合成各种化合物以及丝胶化学合成物也同样是大笔为国家积累资金的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