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乡话蚕桑

我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栽桑养蚕。现在除西藏、青海外,蚕桑生产遍及全国 1100 余个县(市)。但主产区又相对集中在四川、浙江、江苏、广东四省。据 1980 年统计,上述四省的产茧量占全国产茧量的 86%以上。其次是山东、湖北、陕西、安徽四省,产茧量占全国产茧量的 9.7%。而湖南、广西、山西、河北、新疆等省区年产茧量各在 1~4 万担之间。蚕桑生产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黄河流域。浙江省嘉兴地区,长期以来是蚕丝业最兴盛的地方。清初康熙皇帝玄烨曾说:“天下丝缕之供皆在江南。”浙江省吴兴县(湖州)的“辑里丝”闻名世界市场,至今吴兴一县产茧高达 27 万担, 是我国产茧最多的县。嘉兴地区既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蚕桑集中产区,由于摆正了粮桑关系,做到相互促进,1980 年蚕茧产量达到 98.3 万担。江苏省过去蚕桑生产集中在苏南沿太湖周围各县;近十年来苏北在古运河、通扬运河两岸及黄河故道各县的蚕桑生产也迅速发展起来,产茧量已超过苏南。江苏、浙江两省利用农田、河道两岸栽植湖桑,以成片成带桑园为主,由于土地肥沃,劳力及蚕室、蚕具较充裕,群众有传统技术经验,蚕桑生产相当发达。四川省也是古老蚕区之一,汉代“蜀锦”丝织品已驰名中外, 目前全省 156 个县有蚕桑生产,其中年产万担茧以上的县有 43 个。近年来,

四川省根据人多地少的特点,充分利用田边路旁、房前屋后栽桑 16 亿株,不与粮、棉争地,蚕桑生产迅速上升,成为全国产茧最多的省。珠江流域主产区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顺德、中山、南海三县,其中顺德县最盛时桑田占农田一半以上。该县九江年产茧 6 万担,是我国产茧最多的地方。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群众填土开塘,创造了“桑基鱼塘”的特殊种植形式,以塘泥肥桑,以桑养蚕,以蚕粪养鱼的经营方式。该地区由于土壤肥沃,雨水充沛, 无霜期长,桑树发芽早、生长快、落叶迟,采用当地荆桑品种,一般亩栽 5, 000~8,000 株的高度密植,全年养蚕 7~8 次,亩产茧高达 300 斤左右。黄河流域主产区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诸省,其中山东省产茧 20

余万担。这些地区年降雨量少,只有长江流域的一半,又多集中夏季,加上温度较低,旱风多,因而桑树品种如山东的鲁桑,河北的桲罗桑、山西的黑格鲁桑都具有抗寒抗旱性能强的特性,适于养成高干或乔木桑,虽栽植株数少,但单株产量高,山东临朐县还保留有五百年树龄的高大鲁桑,每株春季产叶 300 余斤,有的进行粮、桑间作,亩栽桑 40 株左右,达到了“树上百斤茧,树下千斤粮”。山东、山西等省桑树多半栽在农田四边及梯田埂或河川地,一般春季用重修或者春出扦剪伐方法而不采用夏伐方法,全年养蚕 2~3 次,夏、秋季气候不像江南闷热,夏、秋蚕比江南稳产,全年可养多丝量品种。

丝绸历来是我国主要出口商品,最高年产茧量曾达 441.7 万担。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对外贸易不能自主,生丝价格控制在帝国主义外商手里,蚕桑生产的兴衰常受国际市场生丝价格的影响。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主要蚕区沦入敌手,当时粮价飞涨,茧价惨跌,迫使农民挖去大量桑树,蚕桑生产一落千丈;抗战胜利后,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垄断了生丝出口,剥削蚕农,因茧价过低,栽桑养蚕亏损很大,蚕桑生产受到严重摧残,到解放前夕,全国产茧量下降到 61 万担的最低

水平。建国 30 余年来,我国蚕丝事业从恢复到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80

年,全国家蚕茧产量 486 万担,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 1949 年增长近 8 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蚕丝业逐渐萎缩,1980 年产茧量下降到 146 万担, 只及我国的 1/3。现在,我国的产茧量、产丝量和丝绸出口量都占世界第一位,每年丝绸出口换取大量外汇。蚕丝价格昂贵,比值高∶1 吨生丝可换回 3~ 4 万美元,或 100~110 吨钢材,或 180 吨尿素,或 115 吨大米,或 300 吨小麦;4 吨生丝可换取 1 架喷气式飞机;850~900 匹绸缎可换回 1 架喷气式飞机;1 吨丝织品可换回 240 吨钢材。丝绸出口,有力地支援了四化建设。

栽桑养蚕历来是我国农村很好的副业之一。重点产区的养蚕收入一般要占农业总收入的 20%左右。浙江省德清县有桑园 82,737 亩,1980 年产茧12 万余担,蚕茧收入全县平均每个农户可得 300 元以上。当前,国外主要产丝国家如日本,因农村劳动力缺乏,蚕桑生产逐渐衰退。而我国劳力充足, 具有发展密集型手工劳动为主的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发展蚕桑生产大有可为。如果以一个县年产茧 1 万担计算,仅需桑园土地 1 万亩左右,或是利用

闲散土地栽植上千万株桑树,每年收益除了近 200 万元的茧价款外,还可以安排二三千个劳动力就业,取得十几万担桑柴和几百万斤能作为猪、羊、鱼精饲料及高效有机肥料的蚕粪(沙);特别是县、乡还可以设置四五百人规模的缫丝厂,生产 50 多吨生丝,如用于出口可换取外汇 150 万美元。还有蚕

桑副产物可以综合利用。如生产 10 万担鲜茧,可得 3 万担干茧蛹,可制成酪

蛋白 1.8 万担及 0.75 万担蛹油;如以 10 万亩桑园养蚕,可获得 2 万吨蚕粪

作为原料,提取约 500 吨叶绿素,供药用和出口。所产的桑皮可制成 2 万吨粘胶丝。桑树还是绿化的树种,不少地区在路、渠两旁栽植乔木桑,增加国土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促进了生态平衡。

栽桑、养蚕的技术改革,提高了单位面积产茧量,使生产水平有很大提高。在江、浙蚕区,结合农田规划对老桑园有计划地进行改造,稀植改密植, 高干改低干,劣种改良种,狠抓桑园间作绿肥,提高土壤肥力,加强了病虫害防治,改变了低产面貌。如江苏省无锡县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桑园尽可能逐步集中向河港两岸发展,有 60%零星分散的老桑园改成土地平整,能灌

能排,旱涝保收的丰产桑园。集中成片成带栽植,可以避免大田施用农药污染桑叶。亩栽 800~1,000 株,能速成丰产,第三年亩产桑叶可达 3,000 斤。山西省沁水县端氏乡端氏村在山坡上修筑梯田种粮食,利用梯田地坎栽桑,达到粮、桑双丰收。

在养蚕方面,采用优质、好养、高产的蚕品种,注意蚕室、蚕具彻底消毒,防止蚕病蔓延,使每盒蚕种单产平均春季达七八十斤,夏、秋季达五六十斤。过去养蚕只重视春、秋两季,现在春、夏、早秋、中秋和晚秋养蚕 5 次,提高了桑叶利用率和亩桑产茧量。过去老法养蚕每天喂叶 6~8 次,晚间必须起来饲蚕,非常辛苦,现在推行新法养蚕,每天给桑 3~4 次就行了。饲养大蚕也研究采用了平台养蚕和地蚕条桑育等省力的技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在发展区缺乏蚕室、蚕具,采用“室外养蚕”,利用林带或适宜的室外地点搭棚饲养大蚕,节约了房屋和蚕具等养蚕成本。近几年来,各地推广小蚕共育专业化,养小蚕有专用蚕室、蚕具,像把小孩送到托儿所一样,由有经验的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蚕病感染;养到 3 龄期再分发到农户饲养。大

蚕期所需劳力及蚕室、蚕具设备,要比小蚕期增加 8 倍,采用简易蚕室或室外棚架饲养,从而节约设备投资。小蚕集中养,大蚕分散养,这不仅是养蚕技术体系的改革,也是保证养好小蚕达到无病高产的先进措施。采用方格蔟做茧以代替过去稻草制的蜈蚣蔟,改善了蚕儿结茧的环境条件,使条条蚕儿都能结上等茧,减少双宫、黄斑等下脚茧,就可以增加产丝量二成左右。但是我国的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很不平衡,有的地方重养蚕轻管桑,因为桑园肥培差,亩桑产茧量全国不少地方尚未达到百斤茧水平。有的地方虽重视提高产量,却忽视了蚕茧质量。例如,每百斤茧的出丝率我国比日本要低 1/3。日本平均生产 1 斤蚕茧仅用工 1 小时,而我国一般需用工 3 小时以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实现蚕业现代化,要在蚕业科学技术、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上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求每亩桑园年产茧 200 斤以上,上等茧

率 95%左右,每劳动 1 小时生产 1 斤茧以上。这个经济技术指标也就是现阶段实现蚕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根据我国具体条件,第一步先实现桑园管理高产化,小蚕饲养专业化,大蚕饲养省力化,蚕茧品质优良化。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科学技术成果,首先要加强桑园肥培管理,提高每亩桑园的产量。要抓住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多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采养结合,合理用叶,防治病虫害等科学培桑技术环节。浙江省海宁县钱塘江乡共有 4,000 余亩桑园,1979 年亩产茧超过 280 斤,其中云龙村从桑园高产入手,推广科学培桑、养蚕技术,亩产茧不断提高,1964 年过百斤,1968 年达 200 斤,1972 年达 300 斤,1980 年达 341 斤,比全国平均亩桑产茧量要高出 4~5 倍。在新桑发展上,要充分挖掘各方面的土地潜力,因地制宜利用河堤、渠道边、丘陵坡地、溪滩等地栽桑园。发展新桑,首先要自力更生解决桑苗问题,要积极稳步,讲究质量,栽一棵活一棵,栽一亩成一亩,早投产早收益。其次,要推广新法养蚕,简化工序,提高工效。近年推广的少回育、小蚕炕床育、大蚕省力育、自动上蔟等高工效省成本的养蚕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四川省资中县龙结乡二村,大蚕实行地蚕条桑少回育,每人每期饲养 5~6 张种,每公斤茧用工 2.15 小时,接近日本先进水平。无锡县坊前乡协新村采用蚕台育,比老方法提高工效 3 倍,每年每个劳力产茧 1,200 斤左右。第三,要改进上蔟方法和蔟具,在提高养蚕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养多丝量品种,提高蚕茧品质和出丝率。江苏省无锡县张泾

用方格蔟上蔟,提高了蚕茧质量,在中秋蚕期也饲养多丝量品种,上等茧率达 93%,丝长达 1.150 米,出丝率达 17.7%。如果全国都能达到这个指标, 就可以再增加三分之一的产丝量。第四,防治蚕病,减少损失。解放以前, 我国主要蚕区微粒子病、僵病猖獗,蝇蛆病也很严重。随着蚕病研究工作的深入,消毒防病技术的提高,蚕病为害逐年减少。目前,为害生产最严重的蚕病是病毒病,主要是脓病和软化病,尤以夏、秋蚕期较多。加强蚕病防治, 也是养蚕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是蚕桑生产的发源地,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既有丰富的桑、蚕品种资源,又有广大农村充裕的劳动力。在我国最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的地区, 建设一批蚕茧生产基地,我国蚕桑生产必将取得更大发展。在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以后,经营形式也必须因地制宜,既可以适当集中,也可以适当分散, 在房前屋后、“十边”隙地发展桑园,促进家庭副业的发展。只要实事求是地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走上适合国情,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稳定发展的轨道,一定可以把蚕桑生产不断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能够增产更多蚕茧,满足人民生活和出口外贸需要,为“四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