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出版家的敦促
“毛泽东的一生,是说不尽、写不完的史诗。”
随着“毛泽东热”的不断升温,出版界同广大作家、作者的一致努力, 出版了不少有关毛泽东的书籍,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在毛泽东回归人间的进程中,可以概括为出版家的敦促,或者说出版家的贡献。当然, 也有的把出版毛泽东的书当成“摇钱树”,有利可图就干,只顾经济效益不看社会效益。那种投机书商的卑劣做法,自然另当别论了。
毛泽东回归人间这个概念,不是出自哪一个人的主观想象,更不是由哪一个人随心所欲地杜撰,而是客观实实在在的反映。这种历史的必然,是谁也阻挡不了、谁也否定抹煞不了的。如果谁要是看不到这一点,他就是一个历史的盲人,说不定就要碰壁。
前几年,虽然“高天滚滚寒流急”,在资产阶级自由化大肆泛滥的日子里,歪曲、咒骂、丑化和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妖风四起,气势之猖狂前所罕见, 但是,一切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一切正义善良、真心实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人们,也都没有沉默。他们面对那种不正常的局面,时时在做着适当地反应,在千方百计地进行抗争。这就是说, 他们对无产阶级那些最本质、最宝贵的东西,在千方百计地坚持、继承和捍卫。于无声处春雷动,“大地微微暖气吹”,一股潜在的洪流,在逐渐形成一种催人心腑的热浪,在茫茫中华大地上滚动。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毛泽东热”。我在这里讲的出。版家们所做的贡献,自然和我的“读一点‘毛泽东’”系列文章的继续撰写和编辑出版不无关系。
这几年,我比较集中精力注意选购和阅读了一些有关毛泽东同志的书籍和刊物,也比较注意看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经历为背景的电视和电影。我有一个感觉,就是这些年来,特别是 1989 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之后,围绕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名字,出现了一种读书热、影视热和崇敬热。那些有损于毛泽东等老一辈光辉形象、党的光辉形象的话,听得不多了,或者说听不到了。处处出现毛泽东回归人间的迹象。这能说没有出版家和影视家们付出的辛劳吗?
我手头积累的有关毛泽东等老一辈的书籍不算全,但我自认为,就凭这些和我个人的亲身感受也能说明一点问题。如果说,我的判断不错的话,出版家的努力——这种出版热,是在毛主席逝世后,经过将近 10 年的沉默,到
1986 年开始复苏的。
那是为了纪念毛主席逝世 10 周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一书,文笔朴素而简洁,故事真实而感人。使人读后,顿时钩起一阵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与此同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由邓小平同志题写书名,由龚育之、逢先知、石仲泉等同志撰写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从读书的这个侧面,披露了毛泽东一生不少鲜为人知的史料。内容生动诱人,读后更加激起人们对这位伟人的敬仰之情。印数在7 万以上,人们争相订购,认真拜读,其影响之大,传播之广,是“文革”
10 年后,读书记录上少有的。这年 10 月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玉卿、
张万录撰写的《毛泽东成长的道路》一书,记述了毛泽东自 1893 年诞生到
1920 年前后这个时期,怎样由一个农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由一个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过程。并且着重记述了毛泽东
成长的道路和经验,向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本向毛泽东学习的普及读物,受到热烈欢迎。
在一段时间内,尽管有些人对毛泽东进行种种诽谤和毁伤,制造了许多污浊的空气,但在广大人民的心目中,对毛泽东那种素有的感情还是十分浓厚的。那种感情就如同在一堆堆干柴上,又浇上了层层汽油,一遇到火星就立刻燃烧起来。出版家们出版的有关毛泽东的许多读物,就起到了点燃人们内心感情的作用。经一二年的一段沉寂之后,到 1989 年那种极不寻常的岁月,出版界迎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狂风恶浪,仍然出版了大批关于记述毛泽东斗争生活经历的书籍。可以这样说,在这一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达到了高潮,宣传出版毛泽东传记、回忆录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学术书籍,也针锋相对地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新气象。
这一年,继红旗出版社出版美国作家斯图尔特·施拉姆著《毛泽东》, 昆仑出版社出版陈敦德著纪实文学《毛泽东·尼克松在 1972》等专著之后,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张玉凤等著《毛泽东轶事》,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李银桥著《走向神坛的毛泽东》和权延赤著《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昆仑出版社出版了董志英编《毛泽东轶事》和权延赤著《红墙内外》和肖瑜著《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求实出版社出版了权延赤撰写的《卫士长谈毛泽东》,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陈登才主编的《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出版了李湘文编著《毛泽东世家》,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还有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闽力、刘宁荣等著的《毛泽东斯大林莫斯科会晤前后》,等等 10 几部专著。仅笔者看到
的这一年出版的毛泽东传记、回忆录方面的作品,足有 200 余万字之多。其中,李银桥、权延赤、逢先知等撰写的几部传记文学和回忆文章影响尤大, 特别是权延赤的几部,虽然内容情节略有重复,个别细节略有出入,但仍不失为深受读者欢迎、影响至深的比较不错的作品,原因是作品基本上是真实可信的,注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并楔合了读者的心。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中江出版了一些外国作家撰写的有关毛泽东的传记作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美国作家特里尔著的《毛泽东传》,世界知识出版壮出版的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的后半生》, 华岳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国政治新闻作家克菜尔·霍林沃思著《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以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作家莫里斯·迈斯纳著《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人民共和国史》等。这几部外国人写的毛泽东的作品,在读者中影响较大的是《毛泽东》和《毛泽东传》。至少我以为是这样。但“旁观者清”,甘肃平凉师范张怀宁同志却认为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的《毛泽东的中国》(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译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为上。甚至使他对外国这位作者研究毛泽东所取得的可喜成果产生了“嫉妒”的心理。他说:
在学习过程中,我读了一部分外国学者研究毛泽东的书籍,如弗朗西斯·苏的《毛译东的辩证法理论》,斯图尔特·施拉姆著的政治传记《毛泽东》,罗斯·特里尔著的《毛泽东传》,特别是面前这部《毛泽东的中国》, 与国内学者研究毛泽东的“概述”、“讲话”、“史稿”相比较,联系国人津津乐道毛泽东轶闻趣事的热潮,这一横向比较,让人感慨万千,也引发了我的嫉妒。我不崇洋媚外,但我嫉妒“洋人”研究毛泽东的水平与成果!正如培根说的:“嫉妒总是来自以我与别人的比较,如果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
(见《傅览群书》1990 年第 3 期,第 5 页)。当然,张君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并非完全同意书中的观点。他说,“又如下棋,如果全盘接受旁观者指挥,我们就成了仆人或低能的机器人。”(同上)这些话都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进入 1990 年以来,在原来基础上,不少出版社在和作家们的同心协力下,又陆续出版了不少关于毛泽东的传记、回忆录,如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蒋建农、曹志为合著《走近毛泽东》,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的高菊林、陈峰、唐振南、田余粮合著《青年毛泽东》,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郭思敏编《我眼中的毛泽东》,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彬子编《毛泽东的感情世界》,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华林编《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等著述。在这些作品中,我更喜欢《我眼中的毛泽东》这部书,尽管毛泽东离开人们已有 10 余年之久, 但一曲嘹亮的《东方红》乐曲、一个个他生前留下的镜头,都能唤起人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回忆,毛泽东——人民的伟大领袖、人民的大救星!可是, 以往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毛泽东——虽然他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却知道的甚微,特别是青年人中知道的更少。《我眼中的毛泽东》一书, 通过 10 多个片段,以第一人称纪实性的手法披露了毛泽东自建国以后到逝世前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活动。这些撰稿者,都是以自己的亲历、亲闻、亲见为基础,栩栩如生如实地再卯了毛泽东思想、生活、工作和学习读书的各个侧面。人们通过每个作者的眼睛这个窗口,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当时的心态、举止、个性和好恶,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作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交际风度、骨肉亲情等特点。请看张玉凤同志写的《参加除毅的追悼会》中的一段文字吧:
“1 月 10 日午后,照例,主席要睡一会,但这一天
他却没有睡意。我劝他休息一会,他说到沙发上坐坐, 坐下以后便随手抓起一本书看,他显得那么烦躁。我们不敢多问什么,做完事后就离开了他的房间。过了一
阵,他突然问我,现在是什么时间?我告诉他:‘现在是一点半。’他马上说:‘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主席这个突然决定我一点都没想到⋯⋯ “八宝山公墓礼堂根本没有想到主席会来。尽管总
理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了有关领导同志,毛主席要来参加追悼会,工作人员仍然来不及准备。当主席的汽车到了八宝山时,连个出来接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更来不及提前赶到了。就连张茜及其子女也没料到主席会来的这么快。
“主席下汽车后没看到张茜同志及其子女,他边走边对我说:‘去问同张茜同志和她的孩子来了没有,来了就请他们来。’
“当我把张茜同志引到大厅时,主席这里已经围坐了许多的领导同志了。有周总理、邓大姐、朱老总、康大姐、宋庆龄、叶剑英、李先念等。主席见张茜同志进来,欠身并站起来迎接,却放快步走过来的张茜同志阻止了。张茜同志满脸泪痕哽咽着问:‘主席,您怎么也来了?’毛主席看到张茜同志悲咽,也凄然泪下。他握着张茜同志的手,请她坐在自己身边。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张茜同志看到毛主席能来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心情特别激动。她对主席有多少话要说呀,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喃喃地说:‘陈毅不懂事,
过去反对过主席。’主席打断张茜同志的话,不让她讲下去,主席说:‘不能这么说,也不全怪他,他是个好人。’
“说完之后毛主席又一一问及四个孩子的名字及近况。总理在旁边逐一作了介绍。主席听后勉励他们:‘要努力奋斗,陈毅时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是做出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作了结论了。’”
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最初看了这段文字的时候,同看到毛主席别的方面的记述一样,心里涌起一阵阵的热浪,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我被主席的举止、心情、友谊、风尚感动着。通过《我眼中的毛泽东》,不仅看到毛泽东的平凡,更看到毛泽东的伟大。谁能说这中间没有注入着出版家的心血?
1991 年 4 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外名人的
评说》一书,也是值得一读的一本好书。全书共选编了国内外名家的 86 篇文稿,“既有从大处着眼纵论毛泽东一生功过,也有从小处入手叙述一时一事; 既有记述青年毛泽东的个性魅力,也有描画领袖毛泽东的运筹帷幄,既有反映政治风云中、外交舞台上毛泽东的文韬武略,也有披露日常生活中毛泽东的喜怒哀乐”。总之,你读罢全书,会看到一个真正的毛泽东,一个了不起的伟人的形象,一个少有的民族英雄。同时更会使你相信,他的英名为什么会流芳百世。此书,在毛泽东回归人间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
这年 12 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又出版了师哲同志的回忆录《在历史巨人身边》。这同样是一本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好书。如王震同志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这本回忆录重点刻画了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引人入胜,并系统地介绍了师哲所经历的中苏往来关系的发展变化,其内容都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所以生动、具体、可信,加之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帮助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使内容更加翔实、准确、可靠。
进入 1992 年以来,各出版社的出版家们,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又相继推出了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好作品,现在摆在我面前的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阎长林同志所著的《警卫毛泽东纪事》一书,就是其中比较好的一本。作者作为一名警卫排长,于 1946 年 7 月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历了解放战争的大反攻、决战和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亲眼目睹了这期间毛泽东同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气魄,运筹帷幄、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以及在艰苦转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无畏精神和伟大品格。今天,他运用比较生动的文字尽可能详尽地反映给读者了。又如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赵志超同志所著《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也是一本好书。全书 45 万字, 通过大量的事实,特别是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使人们感受到毛泽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鱼水之情,并看出这位人民领袖形象的崇高与伟大。通过通俗而流畅的文字使人们真正了解了毛泽东生平中的一个侧面和他的内心世界。
另外,近几年来还出版了不少关于研究毛泽东的学术方面的专著和毛泽东的文集。如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辞典》,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新华出版社出版的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版<毛泽东选集>大辞典》,以及《毛泽东农村调查》、《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上下)、《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
泽东早期文稿》、《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毛泽东与文艺传统》、《毛泽东军事思想史》等。每年推出关于毛泽东的新书上百种,印数均在几万至几十万册,有的书一版再版,有多少,销售多少,是任何图书不可比拟的。还有为纪念毛泽东诞辰 100
周年,有关部门计划出版 1—10 卷《毛泽东选集》,毛岸青、邵华主编的纪实文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系列丛书,还有许多出版社计划出版的有关书籍,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毛泽东思想宝库》,以及由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反映毛泽东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大型画册《怀念》,等等。巨型文献群书《中共中央文件选集》收录 1921——1949 年中共中央文献 900 余万字,也是学习与研究毛泽:东的重要史料。特别是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支持与倡导下,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宣传毛泽东,研究毛释东、学习毛泽东,崇敬毛泽东的好势头。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是当前国内形势稳定的表现,同时这种势头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形势的更加稳定以及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毛泽东选集》1—4 卷的再版,征订数上千万套,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另外。不少出版家还出版了大量邓小平同志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论著。特别是出版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及南巡的重要讲话等。这些,都是学习与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位历史伟人,毛泽东一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和教训,是一个由多侧面、多阶段构成的复杂而叉有统一性的辩证整体。对于这个整体,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人们既可以且必要做全过程、全方位的研究和总结,也可以且必要作阶段性和特定角度的研究和总结。如果为毛泽东作政治传记, 那么,就可以且必要有‘全传’和‘侧传’之分:前者对毛泽东一生政治活动做全过程加全方位的考察、记述,它的长处在于全面,后者则只着重于考察记述毛泽东政治生活某个侧面的全貌,它的长处在于专门、详细。早在毛泽东同志生前,国内外就有了不少毛泽东政治传记类的著作,且不乏力作。但是,由于这些著作是在毛泽东生前成书的,因而客观上就不可能是对毛泽东一生政治理论和实践全过程的考察和记述。毛泽东逝世后陆续出的一些同类传记,基本上弥补了这个“过程不全”的缺陷。不过,总起来看,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同类传记著作,大都属于前述的‘全传’类。专门比较详细地研究或记述毛泽东政治理论和实践某一侧面的‘侧传’,十分鲜见。”
这段话可以给人启迪,思索一些问题。从而使我们在撰写毛泽东的“全传”和“侧转”上作出应有的努力,并有可喜的成效。
在毛泽东生前的岁月中,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作家,对这位伟人的一生,即所谓“全传”——伟大思想和光辉实践,的确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和关于这些研究成果的撰写出版。那时,曲于历史的种种原因,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还是取得了
一些成绩的。毛泽东过世之后,对毛泽东的认识和研究,在一段时间内, 虽然受到客观形势的影响,曾表现过消沉或出现过一些偏差,特别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盛行的时期,这种研究曾走向过低谷,但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由于大家的共同努
力,在某种程度上说来,还是前进了一步的。其表现就是,冲破“左”的干扰,对毛泽东的认识更多的是注重于从实际出发了。
尤其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作出公正的评价以后,可以说对毛泽东的认识与研究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当 前,在党中央重新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在“寻找
毛泽东”和在“毛泽东热”的浪潮催动下,对毛泽东的学习、认识和研究,出现了新的气象,并取得了新的、更大的成就。它不但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成为一门“显学”,就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也成为一种抢手的“课题”。同以前相比,现在既有了更客观一些的关于毛泽东的“全传”,也有了
那种更客观一些的”侧传”。在对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方面,既有了比较好的“通史”即整个体系的研究,又有了不少
比较好的“断代史”,即某一侧面内容的研究,并且“研究热”带来了“出版热”、“学习热”。使广大读者通过这些学术作品和传记文学、纪实文学作品,了解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涵,了解了毛泽东的生活、工作、学习、思想和斗争的实践,以至他的心态、举止、个性和习惯、兴趣与爱好, 及骨肉之情、友谊之情。总之,使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全面的毛泽东。更确切一点说,使人们不仅看到毛泽东晚年的过失,而是看到毛泽东一生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重大贡献,不仅看到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上闪烁的光辉,而且看到毛泽东在个人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德,不仅看到毛泽东个人的经历,而更多的是看到他一生同中国革命的成功与新中国的建设那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对毛泽东的认识与评价,大大地前进了一步, 并通过对毛泽东的了解,也就加深了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了解。这种“毛泽东回归人间”的可喜现象,实在是时时地激荡着我们的心,为之感叹,为之兴奋。人们对毛泽东的认识,正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尊敬的读者,您的心情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激动不已,为之感叹,为之兴奋呢?《毛泽东选集》1—4 卷的再版所带来的景象,不是更为令人感叹么!
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在促使“毛泽东回归人间”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家、翻译家、学者和专家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同志感性和理性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往往是首先来自他们对中央精神的正确领会,首先来自他们对毛泽东实事求是地研究,首先来自他们对毛泽东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在这中间,他们其中包括出版家们所起的催化剂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们通过采访、研究和亲自观察所得出的结论。比较他说来,更接近实际,更接近本质,更全面些,更客观些。这是一般人、或仅凭朴素的阶级感情观察问题的人所难以做到的。
有些作家是读者所熟悉的,他们的作品大家也都愿意读,他们对毛泽东的看法就和一般人不大一样,就高于有些人,他们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例如权延赤,他说:
“这些年社会上有关老人家的谣言太多,有的胡说乱传,简直不着边儿。”“有些人拿否定毛泽东当时髦,我不同意这种作法。毛主席毕竟是我们这块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历史巨人,一位民族英雄。否定他, 就等于否定我们民族、否定我们自己,就不配当中国人!我写毛泽东的时候, 我的眼前仿佛有这样一个画面:一片长满嫩草、开遍鲜花的原野上,一个巨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迎着太阳走去,什么荆棘和泥泞都不能阻挡他。他,就是毛泽东。他的伟大,就在于他能在前人没有走过的地方走出路来。我们不能只盯住他的一个脚印找他的毛病,不能因为他在前进中踩坏了一些鲜花嫩
草而批判他、否定他。他是时代的英雄。他曾给我们革命者整整一代人以精神力量。他创建了伟大的共和国。他在现在、在未来仍然给中华民族以精神力量。”
正因为他们有这样好的认识, 所以才写出那样感人的作品。中国作家如此,
外国作家也不乏其人。
我看,英国作家克莱尔·霍林沃恩就是其中一个。他在谈到对毛泽东总体认识的时候这样说:
“作为一个伟大的叛逆者,毛泽东继承了中国古老的游击战思想,用之于 20 世纪的中国,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创造,使之适合于他那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政治纲领。因此,他的名字无疑将永垂不朽。他推翻了腐朽的蒋介石政权,使四分五裂的中国重归统一,因此,毛泽东还将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永远活在世人心中。,基于这种认识,他才得以写出许多观点可以为我们接受的专著——《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因为“作者用以观察、分析、记述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态度也是比较客观的。”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毫无保留地赞同书中的所有观点。
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也是其中之一,他说: “毛泽东现已安息在水晶枢中,但官方仍喊着‘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
旗’的口号。
“明天毛泽东的继承人仍将需要这面旗帜。对许多普通的中国人,特别是在农村,‘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象征。不管是谁,想要在今后年代里控制中国这片辽阔的国土,他就需要运用这一象征。”他还说:“真正的毛泽东,已经与中国融为一体了。”
也正由于他对毛泽东有个基本的看法,所以才得以在他的著作中肯定毛泽东对创建新中国、对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地位的历史功绩,赞扬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仙对毛泽东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也作了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今后需要毛泽东这面旗帜;这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心意的,也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中国人民册望毛泽东回归人间,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当前,出版家们出版的毛泽东的传记、口忆录和一些学术研究作品,也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以为这主要的
是:
其一,至今还没有一部关于毛泽东权威的、或比较权威一点豹“全传”, 就是完全可信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真称得上是精品韵“侧传”也并不多见。外国作家撰写的几部,虽然也是毛泽东砌“全传”,但是因为他们有他们的立场、观点和记述问题的方法,固然有不少可取之处,并不理想。国内作家写的“全传”就更为鲜见。无论是毛泽东的“全传”或“侧传”,比较理想的“精品”,人们在翘首以待。
其二,作者的写作态度不严肃,对毛泽东的经历、特别是经历的重大事件,欠实事求是,缺乏深入地调查研究,在没有搞清史实的基础上,就信口开河,大书特书,所以写出的作品中,不少地方都有失历史的真实。这个问题在国内或国外作家的作品中,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的作品,不但缺乏历史的真实,而且缺乏艺术的真实,那就是离开本人的性格特点,离开
当时历史事件的主要背景,只顾作者个人的主观需要,任意编选离奇古怪的故事情节。从而,在读者(或观众)中造成不好影响,使作品失去可信性。其三、有些作者写作目的不良。他们违背中央《决议》的基本精神,为
了追求“票房”价值,多拿稿费,图名图利,一味迎合一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对毛泽东只写失误,不写成功,只写晚年,不写当年,取其一点,不顾其余。特别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下,百般丑化毛泽东,以否定毛泽东为能事,对抗四项基本原则。这样的问题,在传记作品中有,在回忆录中有, 在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中有,在学术作品中也有。缺乏应有的历史唯物主义起码科学态度。不但损伤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同时也歪曲了党和国家的历史,损伤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有的出版商,为了捞到高额利润,竟不顾国家和民族尊严,大肆销售有损于毛泽东形象的作品。这样做的结果,也否定了作者、出版者自己,引起广大读者的反感,这些做法都是对毛泽东有失公允的,错误的。另外,从出版家们出版的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看来,明显地表现出作者写作的局限性。他们优于国内作家的一条是,一般说来,他们采访的路子比较广,他们可以找更多的高级领导人、或当事人交谈问题;但他们缺少更多的对历史事实的核对机会。在作品中,所运用的史料,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多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有的作者,还热中于运用一些“传闻”、推测、推论,主观想象地联结、构想一些事件。有的对毛泽东的评价, 也不够公正,有的观点同我们则完全相反。这无形之中也就迎合了国内一些落后层读者的胃口,造成不良影响。
但是,应该看到,这些问题的出现,只不过是前进中的支流,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但不会影响我们学习研究与宣传毛泽东的大局。在出版家、作家、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这方面的出版主流是好的,它为“毛泽东回归人间”这个春天的到来,送未了春风,增添了春意,温暖了人们的心。这是有目共睹,都深有体会的。
我深信,这方面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这些日子以来,出版家们出版的关于毛泽东同志的一些好作品,在广大读者中引起的强烈反响,是你坐在书斋里难以想致的。
一位身患癌症到了晚期的青年朋友,看了权延赤写的《红墙内外》等作品,写信给权延赤,说:“我一口气读完你的大作,告别人世前能看到这样的好书,我死也甘心了。”这位青年人被毛泽东的事迹感动了。
有位工人看了《走下神坛的毛泽东》等纪实文学作品,对毛泽东的看法同原来大不一样。他不再认为毛泽东是满身伤疤的人,而是神洲大地上出现的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些书在青年人中影响也是大的,例如有的说,毛主席太棒了,馋了只想吃一碗红烧肉,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谁能比得了。有的把着眼点放在“主席装”上,说一位党和国家的主席,穿衣服也是缝缝补补,和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他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真是没有说的,就是现在也仍然是我们的榜样。有的说,毛主席“离”我们更近了,因为他有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性格,他看戏也掉泪,平时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也发脾气、也骂人,甚至急了的时候还说“老子”呢。有的说,毛主席有魄力,最大的魄力就是敢和旧势力挑战。“下凡”、“回归”的毛泽东, 也为从毛泽东时代走过来的人们,无限深情地回味着,思索着。
这些日子以来,毛泽东在学生中引起的反响更是近年来少年的。这里记述一件我亲眼所见的事情:
1990 年 6 月 11 日上午 9 时半。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光朋日报社、中宣部新闻局联合邀请首都各界人士,就电视政论片《世纪行》举行观摩研讨会。我荣幸地被邀参加。
影视观摩开始,先听到的是刘欢的歌声: 你是一个火种
点燃这块沉睡的土地你是一个预言
画出了人类理想的轨迹你是一面旗帜
飘飘扬扬迎着风风雨雨几度沉浮几度崛起
你诉说一个真谛你是一面旗帜
几度沉浮几度崛起你奉献了一个真理
伴随着主题歌的歌声,莹光屏上出现了字幕: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紧接着就是马克思的肖像:眼睛的特写。马克思逝世后’实际上已成为统领世界无产阶级的大将军——恩格斯的名字和事迹也展现在人们面前。许多历史镜头是鲜为人知的,极为珍贵。人们的情绪镇定了,沉默了。列宁的名字、列宁的事迹映视之后,就是毛泽东的名字、毛泽东走过的路程。进入人们视野的,是关于毛泽东的一个个画面,震动人们耳鼓的是关于毛泽东的一句句旁白: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即使是住进中南海,也仍不忘是人民的儿子。田家英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耳濡目染,曾写下名句:‘一饭高粱颇不薄, 惭愧万家百姓心’。有一年黄河发大水,受灾的百姓爬到树上,衣食无着, 以至于失足落水而亡,遭毒蛇争咬而毙命。毛泽东在电报上用红笔勾出这些不忍卒读的文字,丢开笔,潸然泪下。”
影幕上相映出现的是采访田家英夫人董边的镜头,董边的声音:“主席批电报的时候很难过,流了眼泪,心情很郁闷:解放了,老百姓受这么大的罪⋯⋯。”
接下来,又是旁白: “毛泽东召来田家英,用颤抖的声音念给他听,一个主席,一个秘书,
相对落泪。毛泽东顿足道: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从此,淮河流域就响彻了毛泽东的誓言:‘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毛泽东日夜操劳,淡泊一生,只为人民谋幸福。所
以,我们不难理解,当他听到农民进了食堂,便以为是创举;当他听说人民公社,便连连称好。但当他满面春
风,轻快地走过田野,.真理却与他擦肩而过⋯⋯”
在场的人们看到这一切,听到这一切,好像是顿时进一步认识了毛泽东, 理解了毛泽东。影视厅内只听到机器的嚓嚓声,别的却鸦雀无声。影片四集全长放映 150 分钟,人们聚精会神,坚持始终。影后研讨会上,领先发言的是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名字是汤易、林涛、王正良、郭洪林、黄楚平。他们说,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没有经历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
座大山的欺压,缺乏深厚的历史感,因此在种种现实问题面前往往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也难免产生情绪型的盲动作法,看了这部片子,使我们认识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我听着他们的发言,似乎感受到“毛泽东回归人间”的春有,照样从这一代大学生身上萌生,荡动。
在我们面前明显地摆着这样一种生活的现实,那就是自 80 年代以来,中国大学生探讨和研究的多是西方的学说,他们脑袋里装着的或者说他们经历的,也多是萨特呀,尼采呀,弗洛依德呀,韦伯呀,等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几次同学潮,打的旗帜、喊的口号也基本上是西式的。后来碰了钉子,读了一点“毛泽东”之后,经过一阵痛苦地反思,才感到了震惊,才知道了一些中国的国情。据报道,有位大学生,叫史震平,是大学生中的代表人物。他坦率地承认,在动乱的日子里,他上过街,游过行,也喊过那类口号。他曾经对有些事情不理解。在他终于冷静下来以后,买来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书籍,在床边上码放了一溜儿,一本接一本地认真看下去。结果明白了许多自己原来不懂的道理,心里像开了一扇天窗。最后,他在自己的书签上公公正正地写下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中国人,你应该知道中国!”
如今,《毛泽东选集》1—4 卷再版了,发行了,在他们中凤兴起的读一点“毛泽东”、“寻找毛泽东热”,已不再是困惑、迷茫,或单纯的怀旧情绪的渲泄,而是寻找真实的毛泽东,探求伟大的真理,拾回自己丢失的最宝贵的精神支柱!
对于目前出现的“毛泽东回归人间”这种喜人景象,用什么样的话语来形容,来概括,才叫好呢?我看还是用毛泽东自己写的《卜算子·泳梅》来形容、来概括,还是较为合适一些:“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熳时,她在丛中笑。”
郭沫若同志读了毛主席这首词甚为感慨,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他把毛主席的词译成新体诗:“风风雨雨已把春送回去了,满天的飞雪正把春迎接回来。尽管冻结下了百丈长的冰柱,悬崖上仍然有香艳的花开。花虽香艳,不同谁争夺春天,只是说春天快到了,莫再冬眠。等到满山遍野都开满了鲜花, 梅子在绿阴深处露:着笑脸。”郭老还说,你看,这是多么优美的积极进取的情调呵,悲观消极的影子连一丝一毫也寻不出来。不要以为接连的风雨, 满天的飞雪,把花木都摧残了,因而失望。不,永远不要失望,坏事往往会转变为它的反面但需要有主观的努力来促进这种转变。
请看,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话语呵!
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能不能为“毛泽东回归人间”的这种喜人的局面,再贡献一点什么呀?我想,这对我们的事业是万分需要的,也是每一个作家、学者,乃至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应尽的义务。这时,正好有几位同志建议我把几谈读一点“毛泽东”汇编成册,供出版家们发行,供更多的读者参阅。我。认定,这是个可取的好主意。
于是,我就以“毛泽东回归人间”为题,重新拟定了撰写计划。除了对原来《光明日报》和《中流》杂志发表的“五谈读一点‘毛泽东’”作了加工修改,又加了“四谈”的题目,继续撰写出新的内容。这样,已五谈”加“四谈、成了“九谈读一点‘毛泽东,”。取了个“九九归一”的意思。其中的涵义是,任凭资产阶级自由化怎样大肆泛滥,广大人民群众,还是要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朝着社会主义的锦绣前程继续前进!
韩愈《同冠峡》一诗中称:“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晋书。刘毅传》中称:“丈夫儿踪迹不可寻常,使棍群小中,盖棺事方完矣。”后来变成两句成语:“盖棺论定”或“盖棺事定”。就是说,人死后盖上棺盖, 一个人的一生功过是非才能作出结论。
毛泽东等几位世界公认的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足可以说是“盖棺论定”或“盖棺事定”了。固然在他们身上有许多教训可以总结,可以论证, 可以评说,这或许是自然的,有益的;但是,我却认为,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他们领导革命走向成功的历史经验,充分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大胆维护他们的领袖地位,在当前国内和国际政治形势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百般攻击和严峻考验的情况下,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引用列宁的三句话:
——对于历史人物,判断他“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 2 卷,第 150 页)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列宁选集》第 1
卷,第 26 页)
——“如果评价一位革命家,只看到他遭到的牺牲在表面上是无益的, 往往是无结果的,而不顾他的活动内容,以及他的活动同以前和以后的革命家的联系,如果这样来评价他的活动的意义,那未,这不是闭塞无知和愚昧透顶,就是有意暗中维护反动派的利益,为压迫、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辩护。”
(《列宁选集》第 3 卷,第 823 页)
我在撰写《毛泽东回归人间》这部书稿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所持的态度应该是严肃的,公正的,实事求是的。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我所把握的基本点是:对毛泽东的一生,既要从宏观上去研究探讨,又要从微观上研究探讨,通过微观去说明宏观,又从宏观上去看他的微观,而着重点是宏观,即把握他的全局和整体,既要研究探讨他成功的经验,又要研究探讨他失误的教训,把他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都看成是党的宝贵财富,而着重点则是研究探讨他的成功有益的经验,既要从政治角度上去研究探讨,又要从学术角度上去研究探讨,有时侧重在前者, 有时侧重在后者,有时兼而有之,当前重点应该从政治的视角去研究探讨; 既要从他的理论著述中研究探讨他,又要从他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中研究探讨他;既要研究探讨他的政治思想方面的经历,又要研究探讨他个人生活方面的经历;既要有关于他的“通史”、“全传”的研究探讨,又应该有关于他的“断代史”、“侧传”方面的研究探讨。从面,力求全面、历史、连贯、辩证地看待毛泽东,特别是注意紧密结合党史、军史和国家发展史,去研究探讨毛译东,最终在人们面前再现一位真实的、立体的毛泽东。我的九谈读一点“毛泽东”等篇章,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原则指导下,进行撰写的。它们也正是《毛泽东回归人间》这部书稿的主体部分。我十分感谢出版家的真诚合作,也十分敬佩他们的远见卓识。宋代诗人朱淑贞有诗言:“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我想,当我这部书稿如期出版的时候,广大读者
也一定从心眼里感谢出版家们为“毛泽东回归人间”所做的努力。为此首先我要感谢来自他们的敦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