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府衙——南阳府衙

南阳府衙,坐落于河南省南阳市区,历经元、明、清3个封建王朝,共有199任知府在南阳府衙工作过。现存房屋100余间,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36000平方米。

南阳府衙经明、清两代不断修葺扩建,至清光绪末年,规模宏大。主体建筑依次排在一条中轴线上,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两侧房舍、院落分布有序,布局严谨。

它是清代全国215个知府衙门中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唯一府级官署衙门,南阳府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府衙。

昭襄王始设南阳郡守和府衙

南阳府衙具体建立的时间,是没有定论的。自秦昭襄王设置南阳郡直至隋代以前,南阳地区皆有郡守、西汉景帝时改称太守治所,即郡署。

1226年,开始在南阳设立申州由刺史负责治理,为州署级别。

1271年,南阳由申州升级为南阳府,为府署级别。但元代修建情况与形制已很难考证。

南阳府衙后来存在的建筑基本上是明朝的时候修建的。1370年,明太祖下令让当时的南阳同知修建南阳府衙。

南阳知府衙门建筑保留了元、明、清3代的建筑艺术风格。这些建筑多采用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是殿堂,两侧则为辅助性建筑,布局多路,院落数进的结构模式建立的。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本人非常痛恨贪官污吏,因此,这个时期对官员的腐败问题特别注意。朱元璋多次颁布严刑重典,惩治贪官污吏,发明了剥皮实草之刑,即将贪官酷刑处死后,剥下整张人皮罩在草人身上,放在衙门前作为进出官员的警戒物。

朱元璋晚年醒悟到重典治吏只是权宜之计,剥皮实草之刑,后人不可沿用,隧下旨废除此刑,钦定各级衙署照壁必须绘制“饕餮”吃太阳的图案,以达到警戒的目的。

南阳府衙在修建时,就特别注意了这一点,并且在南阳府衙的照壁上有所体现。

南阳府衙的照壁呈凹形,高5米,宽22米,用青砖砌成,砖上有“南阳府城”和“南阳府”砖铭。古代官署衙门照壁正中通常会画有神话传说中的怪兽“饕餮”。

龙生九子,饕餮为其一,其性贪婪。画面上,“饕餮”的四周和脚下遍布金银珠宝,“饕餮”却仰头啸天,四蹄踩踏文书案牍,张口要吃太阳,岂不知早已身临万丈深渊。

古语说道:“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似水,不榭则滔天”。千百年来,饕餮的狂妄,饕餮的悲剧给人们以明鉴和昭示。

照壁前的左、右两侧现有召父和杜母坊遗址,是为纪念两汉时治南阳政绩卓著的两位贤太守召信臣、杜诗而建的。

“召父”和“杜母”分别指的是召信臣和杜诗,这两人都是汉代有名的南阳太守,召信臣在白河支流上修建了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后人敬称“召父渠”,在南阳市新野县白河古道上仍存有一段“召父渠”遗址。

杜诗发明了著名的“水排”,改进了汉代的冶铁技术,显著提高了劳动效率。这两位太守都为古代南阳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被后人尊称为“召父”、“杜母”。清代知府将古代衙门前的东西辕门改为牌坊,以示效仿。“父母官”一词也由此而来。

南阳府衙的大门前筑女儿墙,两侧是八字墙,墙体内各镶石碑4通。大门位于南阳知府衙门中轴线上,大门是府衙出入口,也是府衙建筑等级的象征。

以府衙门钉和门环为例,根据古代定制,从皇帝宫殿到九品官员府门依次是红门金钉铜门环,绿门金钉锡门环,黑门金钉铁门环。门的颜色分别是红,绿,黑。门环的材料分别是铜,锡,铁。由高到低等级分明。

明代,南阳知府官拜四品,府衙大门黑门金钉锡门环,正是府衙等级与地位的象征。大门是府衙内外空间的过渡,决定着府衙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建筑体量,作为府衙建筑的标志性大门,其特点必然是形状清晰、特征明显、尺度适宜、位置显著。

南阳府衙大门采用硬山式建筑,三间五架,屋面筒瓦,脊饰吻兽,檐用异形替木,这恰似我国山水画长卷之首,品级和风格尽可窥见。

大门之后的第二座门,也就是仪门。仪门形制同大门,唯前坡内侧檐部采用木构卷棚。

仪门之后便是大堂,它面宽5间,进深3间,是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也是第三进院落。檐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梁架奇巧,宽敞明亮。

大堂是知府开读诏书,接见官吏,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南阳府衙大堂高峻威严,气势宏大。

府衙大堂由大堂及前部卷棚两部分组成,坐落在1.2米高的青石基之上,设3级台阶,其前又有堂前月台,再设3级台阶。

大堂宽26米,深16米,大堂主体为典型的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硬山建筑,檐用斗拱,堂内砌上露明做法,显示了府衙大堂规格之高,威仪之严。

大堂在古代又称“黄堂”,有的为申明施政宗旨,谓之忠贤堂,爱民堂,壮丽堂等不一而足。清代南阳府衙大堂称“公廉堂”。

府台大人即知府大人,或以科举考试由吏部铨选入官,谓之“正途”,或以捐纳入官,谓之“异途”,在地理回避和亲属回避定制下,以挚鉴分发各省各府,一般知府的任期为3年。

任期一到,要么调到其他地方继续当知府,要么被调到皇帝身边工作,很少有人被降职或者退休。清朝这种任期制度是为了防止一个官员在一个地方做久了会在当地势力过大,难以控制。

在“民刑不分,诸法一体”的古代封建法制结构形式和封建政体中,知府始终在封建政治司法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堂明间正中设公案,两侧列“肃静”、“回避”及其他仪仗等。根据古代定制,作为四品官之清代知府,其仪仗为青旗四面、杏黄伞一把、青扇一个、铜棍、皮愬各二、回避肃静牌各二。

大堂公案背景设屏风,上面画着一只云雁,在海上向太阳飞去,预示着知府大人前途光明,扶摇直上。

堂前卷棚站立3班衙役。衙门审决案犯,常羁押在堂前月台下刑皂房待审。

知府升堂,师爷随上。东西稍间辟为夹室,记录口供。遇到可以公开审理的重大案件时,府台大人常令仪门大开,允许老百姓堂前观看,以示秉公执法,公正办案。

大堂之后的二堂是府衙长官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有庄重威严的气氛。

南阳府衙第三道门叫做“寅恭门”,也是二堂的大门户。寅恭门意思为恭恭敬敬迎接宾客的大门,实际上也是一种礼仪之门。

南阳府衙寅恭门距离大堂3米,面阔5间18米,进深带前轩后廊3间9米,单檐五檩硬山建筑,前轩为卷棚结构,顶部宝瓶承托梁枋子,上撑罗锅椽,是一种典型的江南轩式做法。

南阳府衙大堂之后的二堂是府台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具有威严庄重的气氛。面宽虽然比大堂少两米,但进深却比大堂多近两米。

因此,二堂看起来更显深邃,整体建筑别具凝重庄严之气氛,而与大堂突出高峻,威严之形象略有不同。

由于二堂内金柱进顶五架梁,而天棚又高设于五架梁间,所以二堂内空间显得高大宽敞,突出了府衙二堂特有的环境气势,显示了府衙建筑刻意创造威势氛围的文化底蕴。

堂匾曾记载为“退思堂”,后改为“思补堂”,为知府顾嘉衡重题。思,考虑,补,补助,燕思,退思,思补皆有深思熟虑,助其不足之意。

根据史料记载,府衙中的重大案件,一般都在二堂审理,誉录房抄完口供后,知府大人常在退堂后从二堂西稍间进入耳房,到师竹轩里签判,然后才可到大堂进行公开审理。

由于二堂是知府的主要日常办公场所,府衙内大部分机构都是围绕二堂设置。东侧的粮捕厅,西侧的理刑厅,东南侧的税课司,西南侧的照磨所等。

二堂东侧靠后有桃李馆,桂香室,虚日轩。二堂西侧靠后又有菊圃,韭园,虹桥水池,为衙署官员在公务之后提供了一个别有洞天的休憩场所。

穿过二堂大门20米,便是三堂,是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公务及燕居的地方。

三堂面阔五间18.8米,进深11.2米,三堂两侧两座配房与厢房构成东西偏院,另外有东西跨院,廊房,整个院落较前各建筑豪华壮丽。

三堂在建筑风格上为清式七架梁带前后单步梁硬山建筑,整体给人以宽敞轩昂和宏丽精致之感。南阳府衙三堂,也称官邸,匾上书写“燕思”两个大字。

三堂内设接待室,书房,更衣室。既是内宅,自然也是符合知府燕居憩息之所。

根据古代形制,府衙建筑都要遵循前堂后寝的格局,府衙三堂东次间辟为知府办理公务的场所,即内签押房,东稍部则设置罩子木床一张,供知府休息之用。

西侧两间则辟为知府书房,室内结构工整,装修精细,摆设考究,古香古色的书架,宽的书桌,精雕细琢的博古架,墙上悬挂的名人字画,都显得文雅大方。

南阳知府衙门三堂后为占地10多亩的南阳府花园。南阳府花园西有小桥流水,东是假山小景。整个园中假山耸峙、绿水穿绕、亭榭掩眏、鸟语花香。春季百花盛开,秋季硕果累累,令人赏心悦目。

靠东侧偏院之后又别植竹园一处,翠竹扶疏,清静雅致,颇有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之匠心意蕴。

知府花园东北脚是知府宅,是一组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正房向南,厢房外东西两侧的房子与正房遥遥相对。院子由4组建筑围合而成,辅以院墙,形成对外密闭,对内开放,轴线明确,左右对称,布局合理的四合院居住状态。

这种四合院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灵活的居住空间,为居者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场所。关上大门自成一统。

“遥知静者忘声色,满月清风未觉贫”。在院中赏花植木,满足了道家循世的渴求,打开大门又可以投身世俗生活之中,实现了儒家出世的愿望,使传统的儒道矛盾在四合院中找到了平衡点。

[旁注]

汉景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原名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他出生于代地中都,是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水排 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公元31年,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这个水排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早于欧洲1000多年。

女儿墙 在古代时叫“女墙”,包涵着窥视之义,是仿照女子爬上墙头窥探的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所以后来便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

诏书 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斗拱 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斗拱也被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

师爷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他们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官员。是帮助官员出谋划策之人,他们为官员参与机要,起草文稿,代拟奏疏,处理案卷,裁行批复,联络官场,简单说就是幕主雇佣帮着处理政务的人。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公元前251)又称秦昭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死,昭襄王与其弟争位;赵武灵王立昭襄王。公元前251年,昭襄王死,享年75岁。史书简称其为秦昭王。

郑板桥(1693年~1765年)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他的诗、书和画堪称“三绝”。

[阅读链接]

击鼓鸣冤的先例是由一位少女所开,被汉高祖刘邦采用并形成定制。

相传汉高祖刘邦登基不久,他有个侄子倚仗皇势为非作歹调戏妇女,因而被一个见义勇为的大汉不小心给杀了。

刘邦听闻此事,下令将大汉捉拿归案,定处死刑给侄子报仇。被救的女子脱险后得知恩公将被问斩,深感不安,决定敲着铜锣去闯金銮殿。

见到皇上后,她便把皇侄的劣迹一一陈述。继而这名女子恳切地说:“万岁切莫屈杀英雄,小女冤枉事小,朝廷声誉事大呀!”

刘邦觉得此言有理,就下令放了那个大汉。此后,刘邦特下圣旨,命各级衙门必须左右各置一鼓一钟,规定钟鼓一响,官员必须登堂,击鼓鸣冤的告状形式就流传下来。